万里长城地资料知识简介
万里长城简介和历史
万里长城简介和历史
万里长城的简介和历史背景介绍如下:
1、万里长城的简介: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2、长城的历史背景: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
(实用版)
目录
1.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
2.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
3.万里长城的象征意义
4.万里长城的旅游价值
正文
一、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
万里长城,又称长城,是中国古代为了抵御外族侵略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结晶的象征。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 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明等朝代的修建与扩展,总长度达到 2.3 万公里,因此得名“万里长城”。
二、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
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势险要:长城选址充分考虑了地势因素,往往依山傍水,利用险要地势来增强防御能力。
2.结构坚固:长城主体采用青砖、石块等材料砌筑,城墙底部宽厚,向上逐渐收窄,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3.烽火台:长城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烽火台,用于传递战争信息,迅速调动兵力。
三、万里长城的象征意义
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坚固的军事防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及对外来侵
略的抵御能力。
四、万里长城的旅游价值
如今,万里长城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长城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长城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游览长城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
2.文化价值: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独特魅力。
3.风景名胜:长城沿线风景秀丽,游客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总之,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旅游胜地之一。
万里长城的资料
万里长城的资料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规模和辉煌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万里长城的建设始于公元前7世纪的战国时期,经过几个朝代的不断修筑和加固,最终形成了如今人们所称的“万里长城”。
1. 起源与修建长城的修建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防御需要。
早在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敌国入侵,开始筑墙以防守。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下令将各国的防御墙连接起来,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长城。
随着历代帝王的不断修建,长城逐渐扩展到了今天的规模。
2. 规模和地理位置万里长城横贯中国北方,总长度约为21,196公里。
它纵横于中国的北方边境,穿越山脉、河流和平原,连接起了各个边境要塞。
长城的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形成了一道宏伟壮丽的防线。
3. 结构和建筑长城主要由砖、石、土和木材等材料构建而成。
它的建筑形式有山地长城、平原长城、河套长城等,各有其特点。
长城的主要结构包括城墙、城楼、烽火台和箭楼等。
城墙用以限制入侵者的行动,城楼和烽火台用于巡视和通讯,箭楼则是守军进行射击的据点。
4. 防御体系长城不仅是一道巨大的防御工程,还包含了丰富的防御设施。
如箭楼上设置了箭孔,方便守军向敌人射击;城楼上设有守军驻扎点,用于巡视和防守;烽火台用以传递重要信息,以应对突发情况。
这些防御设施构成了一个完备的防线体系,保护着长城沿线的领土。
5. 历史意义和遗产保护万里长城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边塞文化和军事防御的发展历程,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
长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由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长城及其周边地区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长城的原貌,包括禁止开发和破坏,在维修过程中保持原始风貌等。
总而言之,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不仅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和军事技术的发展。
长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万里长城的资料
万里长城的资料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
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千米,约13000里,故称“万里长城”。
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之前,(即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
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一直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代所建。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
著名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居庸关,有“天下第一关”美誉的山海关,有自古以来称为“天下雄关”嘉峪关等。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
长城修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虽已失去防御上的作用,但仍巍然屹立,显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与聪明才智,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此外,以长城作为历史标尺,可为研究长城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和自然事件提供参考。
长城工程浩大,规模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
古老的长城经过修整,许多区段成为游览胜地。
山海关、八达岭和嘉峪关3处长城区段于1961年被定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2007年7月9日评选为新七大奇迹之首。
注:世界“新七大奇迹”是中国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印度泰姬陵。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介绍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介绍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汉朝和明朝又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修建。
万里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绵延万里。
长城依山带水,随山形地势修建,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历经2500多年的修筑和考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古代建筑之一。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万里长城在古代就是一个传奇。
传说秦始皇用了近百万人力修建了长城。
从公元前214年开始施工,到公元前221年全部完工。
但是当时修筑长城并不是为了防御敌人,而是为了秦始皇自己统治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陕西黄河以南地区)和河套地区(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之后又在北方修筑了万里长城。
—— 1 —1 —。
如何介绍万里长城(精选10篇)
如何介绍万里长城(精选10篇)如何介绍万里长城篇1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周鑫,今天,我来给你说一说长城,请跟我来,这就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中国的长城共有近一万公里东起河北秦皇岛的海关,西到嘉峪关,这是明代修建长城的第二个最大的关口。
请大家跟我去长城的上面去,长城的大部分是公元1540年前后,明代时修建的,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所以我们要爱护长城。
下面,大家跟我一起做车到八达岭去看看,这就是八达岭,它是北京比较著名的长城,它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撩望口和射口,共撩望和射击用。
长城为什么这样伟大?下面由我给你们解释。
古代交通运输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特别是它不是一般的墙,而是整齐大条石和结实的青砖切成的。
有人计算,如果把长城所用的砖石和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千米高的围墙,可是绕地球一周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过去的劳动人民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好了,现在可以自由的玩了,不过大家要注意安全,祝你们玩的开心。
如何介绍万里长城篇2长城,位于中国首都北京,长城从辽东虎山到嘉峪关,总长为21196.18千米,长城每隔100米便设有一座长方形石台作为瞭望之用。
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亦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又因有上万华里,又堪称举世无双在巨作,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长城又与故宫、泰山肯兵马俑同为中国的第一批世界遗产,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成万里长城。
后经汉、明等王朝建筑。
长城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__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同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万里长城的资料基本介绍
万里长城的资料基本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北方广袤土地上的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的长墙,长达一万多里,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长城是中国以及全世界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这项浩大的工程在中国以及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准确地说,___不只有一座。
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城。
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
明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
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
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
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
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
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
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护长城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长城位于北京的八达岭(西北方)。
特点是大、长、历史远久。
它是被___下令修建的,历经风雪,立尽苍山,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长城越过辽宁省、甘肃省、山西省和陕西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高大坚固、气魄雄伟,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的激烈对抗。
长城是中国和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之一。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长度达多千米,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这庞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万里长城的知识
关于万里长城的知识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沿着中国北方的山脉、平原和沙漠地带延伸,起于东部的山海关,止于西部的嘉峪关。
以下是一些关于万里长城的知识:
1. 建造目的: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族侵扰和保卫中国的边疆而修建的防御工事。
2. 建设历史:万里长城的修建开始于公元前7世纪的战国时期,经历了秦、汉、明等多个朝代的陆续建设和修复。
3. 长度和覆盖范围:万里长城的总长度超过2万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防御工事。
它贯穿中国北方的山脉、平原和沙漠,横跨多个省份,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地。
4. 结构和类型:万里长城由城墙、城堡、烽火台、关隘等组成,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石筑长城、土筑长城和混合筑长城等不同类型。
5. 文化和旅游价值: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万里长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6. 名言:“不到长城非好汉”是中国的一句名言,用来形容对抗困难和挑战的决心与勇气。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和工程技术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它不仅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还承载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
万里长城的基本信息和介绍
万里长城的基本信息和介绍
一、万里长城的基本信息
万里长城:又名长城、万丈长城,中国古代为防御军事侵略而始建的城墙,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从内蒙古西部至山西、河北和陕西的河西走廊,总长约六千三百公里。
二、万里长城的历史沿革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强大的军事防护工程,由秦朝始建,功成后被称为“万里长城”,它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工程。
万里长城沿袭着先秦时期各国开辟高地或山岗做防御的先例,秦始皇在其三十六岁时,派遣大臣建设“长城”,全面围绕疆域,既可抵御西域少数民族的入侵,又可保护中原安定,也就是将中原与西域的“长城”贯通,并由此凝聚着秦朝的武力。
三、万里长城的结构特点
万里长城分为内城和外城,整个长城由若干I类、II类和III 类城池组成,其中I类城池是最大的,每座城池都有护城河、城墙、城垣之类的防御工事。
内城为上部朝城和公孙城,外城为贺兰山城、大清城、临潼城、大雁塔城、耶律齐城等。
这些城池一般以石头为主,高达十米,城垣向内可建置多的垛台,以便两个垛台之间可互射,外有陡坑和道路,配有盔楔和箭口,并有一座座观音楼。
四、万里长城的历史意义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抵御外敌入侵、界定中国版图、象征中国
民族精神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它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军备和安全的精英,是中国古代发展的泰斗,它的建造使得秦朝与外敌的战役变得更加激烈,秦朝外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万里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它曾被奉为中国古代军备安全防护的一个巨大伟大的工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力。
中国|长城历史文化、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中国|长城历史文化、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它位置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横贯中国北部数省。
始建于公元前3 世纪。
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长城史话长城位于中国北部,因其长约一万两千多华里,故而得名“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它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凝聚着祖先的血汗。
长城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大部分在崇山峻岭之上建造,气势磅礴,宛如巨龙盘旋。
各地的长城中,以北京八达岭长城保存得最完好,此外还有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古北口长城等。
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天津黄崖关长城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
公元前7世纪左右,战国时代的楚国,率先将西北、北、东北方向的烽火台和城堡用防御城墙串连起来,总长约500千米,称为“方城”。
公元前5、6世纪,齐国又修筑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墙。
到了公元前4世纪,秦、燕、韩、赵、魏等国,也各自在领土上修筑了长达几百千米的城墙,作为相互防御的工事。
大约在同一时间,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如东胡、匈奴等,经常南下侵犯燕、赵、秦的领土,抢夺牲畜和粮食,甚至将人民抓去作奴隶,因此这三国除了在与邻国的边境上筑城墙,另外又在北方建城墙,这便是以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基础。
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后,根据《史记·蒙恬传》的记载:“始皇二十六年,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秦长城的西段是沿秦昭王的旧城修缮而成,北面、东面则是连接赵、燕的旧城,西起高阙,东到造阳,再东行,抵达辽东。
修筑时间从秦始皇三十年伐匈奴开始,以八年时间筑成。
当时的长城长一万余华里,等于5000多千米,因此这一时代的长城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呼。
秦始皇时代的长城虽已达万里规模,可是汉朝的长城更加宏伟,长度达10000多千米,是历史上将长城修筑到最长的时代。
万里长城知识点
万里长城知识点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万里长城的知识点。
一、历史背景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公元前7世纪,结束于公元16世纪,跨越了多个朝代。
最早的长城修建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真正形成规模的长城始于秦朝。
二、修建目的1. 防御功能:万里长城最初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而修建的,起到了重要的国防作用。
2. 统一功能:万里长城的修建也是中央政权统一国土的象征,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
三、长城的位置与分布万里长城横跨中国东北、北部、华北地区,总长度约为21,196.18千米。
长城的分布地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省份。
四、建筑特点1. 材料:万里长城主要采用石块、夯土和木材等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不同地区的长城在材料上有所区别。
2. 结构:长城通常由城墙、城门、堡垒和建有烽火台的高地组成,可以进行有效的防御和通信。
3. 规模:万里长城包括了许多分支和边墙,长城的规模因朝代不同而异,有些修建较为精细,有些则较为简陋。
4. 样式:长城的样式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是堡垒式的,有些是关隘式的,还有些是烽火台式的,每种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五、保护与修复为了保护和传承长城的历史文化,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长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包括开展文物保护科研、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修复破损部分等。
六、文化价值万里长城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长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造建筑物之一”。
长城也成为了游客们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景点之一。
七、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重要文化和历史遗产。
这也进一步促进了长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总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辉煌成就,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地理长城知识点总结
地理长城知识点总结一、长城的地理位置长城的地理位置非常广泛,横跨中国北方平原、黄土高原、沙漠地带和山地地带。
它的主要沿线包括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河南地区、山西地区、河北地区、北京地区、天津地区、内蒙古地区等。
长城的东端起自山海关,西端至敦煌,全长超过2万公里。
二、长城的历史长城最早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国家为了对抗外来侵略者,应用土方筑墙的方式进行边防工程。
公元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率先进行了大规模的长城建设,这也是中国长城建设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修筑。
而真正形成规模庞大、结构完整、气势宏伟的万里长城则要从明代开始,明初僧人圆梦,吴三桂、世袭。
长城一直具有对外抵御侵略的功能,经历了数百年的修建和修缮。
三、长城的类型根据地理位置、用途、结构和时代的不同,长城可分为多种类型。
大致主要有筑于山地的砖石墙、筑于草原的土筑、筑于戈壁沙漠的黄土墙、筑于水上的水上长城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长城因地域和环境的不同,都各具特色,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四、长城的功能长城的主要作用是进行防御,遏制敌人的侵犯。
它也被用来进行边界标示,作为军事通道,以及交通运输线的功能。
长城的建设和修缮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安宁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长城也给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增添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五、长城对中国的影响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城的修建和保护促进了社会发展,维护了国家安全,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六、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中国长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同时,长城也成为了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
七、长城的保护与修缮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长城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多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修缮古迹、加固城墙、加强环境保护等。
万里长城文化遗产的介绍资料
万里长城文化遗产的介绍资料
一、背景介绍
1.1 万里长城的地理位置
1.2 长城的历史渊源
二、长城的建造和演变
2.1 第一次修筑
2.1.1 前秦长城
2.1.2 北齐长城
2.2 明朝时期的重建与扩建
2.2.1 长城的结构与设计
2.2.2 明长城的建设过程
2.3 长城的后期修缮与保护
2.3.1 清朝修缮与保护
2.3.2 当代保护与修缮工作
三、万里长城的文化内涵
3.1 长城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
3.2 长城的军事功能与意义
3.3 长城与民间文化的传承
四、万里长城的旅游资源
4.1 长城的重要景点
4.1.1 八达岭长城
4.1.2 鸦儿窝长城
4.2 长城旅游的发展与创新
4.2.1 长城文化旅游节
4.2.2 长城徒步活动
结语
参考资料
注:此文章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自行查证为准。
关于中国万里长城的资料
关于中国万里长城的资料
关于中国万里长城的资料
一、长城的历史和地理背景
中国长城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工程之一,其历史悠久,最早的生建筑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
长城的修建地点横跨中国的北方边境,在南北方的抵抗和缓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城的主要分布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二、长城的建造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它不仅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长城主要由夯土、砖石、石灰等原材料修建而成,具有很高的防御性能,将北方外敌拒之于境外。
三、长城的功能和价值
长城在古代中国扮演着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作用,它不仅是国家重要的防御系统,还是古代中国重要的货物贸易线路。
长城的筑成,也促进了东西文化和物资的交流和互通,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长城的现状和保护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长城的保护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维护和保护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国政府将长
城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长城的保护和修复。
五、长城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
长城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节点,也是现代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长城的建造和历史还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着全球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总之,长城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杰作之一,它不仅拥有极高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还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应该被认真保护和珍视。
万里长城的资料
万里长城的资料•相关推荐关于万里长城的资料在生活中,大家听说过万里长城吧,但是你知道它的来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万里长城的资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万里长城简介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
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尝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准确地说,长城不只有一座。
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城。
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
明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
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
明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
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
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
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
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护长城是文化遗产。
介绍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
雄伟壮观的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跨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
最初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好似一条巨龙,奔腾于广阔无疆的神州大地。
长城主体部分的城墙底部,一般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做基础,其墙体两侧用大块的城砖包砌,中间填以碎石和黄土。
介绍万里长城的资料
介绍万里长城的资料
万里长城(Great Wall)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
以下是关于万里长城的一些资料:
1.建造历史:万里长城的建造始于公元前7世纪,持续了几个世纪。
最早的长城建设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现存的大部分长城建筑是在明代(1368年-1644年)修建的。
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北部边境免受外族侵略。
2.总长度:万里长城的总长度大约为21,196公里(13,171英里),因此得名“万里长城”。
这个数字包括了主墙、支墙、山墙和防线的长度。
其中,主要的建筑是主墙,它是连接各个要塞和堡垒的主要部分。
3.地理分布:万里长城穿越了中国的多个省份,跨越了山脉、平原和沙漠等地形。
最著名和最受游客欢迎的部分是位于北京市境内的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
4.建筑特点:万里长城的建筑风格因地域和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大部分长城采用了砖石结构,以及城墙、城楼、烽火台、观察塔等防御设施。
在山区,长城遵循地势起伏,沿着山脊蜿蜒而建。
而在平原地区,长城通常是直线或轻微弯曲的。
5.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万里长城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备受瞩目。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壮丽和工程的伟大,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许多部分的长城已经被修复和开放供游客参观,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总之,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杰作,代表着中国古代的
边防防御和文化遗产。
它的壮丽景观和历史意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中国最具标志性的景点之一。
万里长城的简介
万里长城的简介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这15个省区市。
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长城的历史: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
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
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实用版】目录1.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2.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3.万里长城的主要景点4.万里长城的文化价值5.万里长城的旅游攻略正文一、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万里长城,又称长城,是中国古代为了抵御外族侵略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7 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历经数代王朝的修建与扩展,直到明朝时期,长城才达到今天的规模。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万里长城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与荣耀。
二、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城墙、城楼、烽火台等方面。
城墙采用砖、石、土等材料依山势而建,既坚固又美观。
城楼则是用于士兵驻守、观察敌情的建筑,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
烽火台则是传递战争信息的重要设施,一旦有敌情,烽火台上的烟火便传递给下一个烽火台,以此类推,直至中央政权得知消息。
三、万里长城的主要景点万里长城的主要景点包括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金山岭长城等。
其中,八达岭长城是长城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慕田峪长城则以险峻著称,金山岭长城则保存较为完好,均是游客领略长城风光的好去处。
四、万里长城的文化价值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它既是古代中国军事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体现。
同时,长城沿线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五、万里长城的旅游攻略游览万里长城,建议提前了解各个景点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游览路线。
此外,游客还需注意保护长城,不要乱丢垃圾,不要在城墙上乱涂乱画。
在游览过程中,可以听取导游的讲解,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更好地领略这一世界奇观。
总结: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经过数代王朝的修建,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资料简介500字
万里长城资料简介一、背景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它是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二、历史概述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最早的灵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然而,真正完整的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修筑。
长城的建造持续了几个世纪,历经多次修缮和延长。
三、地理位置万里长城横跨中国的北方平原、草原和山区,穿越了15个省级行政区,全长约21,196千米(13,171英里)。
它起于中国的东部海岸线,向西南延伸至中国的西北边境。
四、建筑特点万里长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以山石和砖石为主要材料。
大部分长城由土坯和石头构成,而有名的“砖石长城”则是使用砖头建造的,更坚固耐久。
长城的宽度和高度因地理条件而异,最宽处可达15米(49英尺),最高处可达8米(26英尺)。
五、意义与功能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防御工程,它还起到了统一中国文化、经济和交通的作用。
在古代,长城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要道之一。
同时,长城也扮演了重要的军事角色,为中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万里长城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长城的保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长城的原貌。
如今,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七、结论万里长城的建造历时几个世纪,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军事价值。
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城虽然已有些残损,但其辉煌的历史与壮丽的景色依旧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里长城的资料知识简介万里长城的资料知识简介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
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修筑了长数百千米的非封闭性城墙,叫作方城。
战国时,燕、、、、等都在边界筑起了长城。
始皇统一天下后,把燕、、原有的北方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长万余里。
今北部,岷县城西等地均有长城遗址。
西汉沿河西走廊一带向西增筑朔方长城和河西长城,经玉门关延伸到今境,以保护河西走廊。
北时西部柔然人满为患,又兴筑长城以防柔然人南侵。
北齐也多次修筑长城。
隋代为防御突厥、吐谷浑,数度修筑长城。
明朝建立后,大将徐达曾18次在居庸关修筑长城。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主体是城墙。
东面至山海关一段,断面下宽上狭,平均底宽6米,高逾6.5米,外砌整齐条石和特大城砖,部夯土。
城墙顶部用三、四层砖铺砌,最上一层是方砖,用石灰勾缝,十分平正坚实,连野草也难以生根,平均宽5米,可容5马并骑10人并进。
墙顶两侧还砌有砖墙,侧砌成约高1.5米的矮墙,外侧砌成约高1.5米的垛墙,每一垛牙上面有了望孔,下面有一射击眼。
城墙上有排水沟、吐水嘴等设施,在关口和险要的地方还设有凸出的罗城。
修筑长城的工程浩大,筑长城所用土方如所来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
筑长城一般就地取材,大型城砖和石灰是就地烧制的。
在高山峻岭,则开采石料,用石砌筑。
在沙漠中,用红柳枝条和芦苇与砂石层层相间铺砌,可砌到6.5米以上。
在黄土地区,大都取土垒筑,在重要地段的城墙一般用砖砌和条石镶砌。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世界少有的奇迹。
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
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其中、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现在我国、、、、、、、、、、、、、、、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峰火台的遗迹。
其中仅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边长城和三关长城。
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与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
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
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自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
据记载,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除运土、运砖可以用毛驴、山羊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
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据粗略估计,仅以明朝修筑为例,若将其砖石、土方用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余。
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那就能绕地球三四周了。
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总计10万里来计算,则这道长墙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绕地球三四十周。
因地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
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
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
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有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
在境,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
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准确地说,长城不只有一座。
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城。
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
明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
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
明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
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
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的激烈对抗。
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
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护长城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
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
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
如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
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
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
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
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
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涵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
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外写就。
随着长城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函。
战国时代牧在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八达岭长城中国长城的一段。
位于市延庆县西南部。
八达岭地处居庸关关沟北口,地势高峻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
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
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
京公路从城门过,为通向的咽喉。
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
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
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
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部填以黄土和碎石。
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镃望和射击敌人。
城墙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于险要处筑一堡垒式堡台。
堡台建筑于山脊的高处、城墙的转角处或险要之地。
堡台有高有低。
高的叫作敌楼,上层有垛口可以镃望射击,下层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击、屯储火药和粮食。
低的为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于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原来上面还有房屋建筑用于士兵休息,现仅存地基。
在八达岭城墙向外眺望,远处还有零散的烟墩,上筑垛口,是守卫八达岭长城的警戒设施。
出北门锁钥关门不远,有明隆庆五年(1571)筑成的一座砖城,名岔道城,是八达岭前哨指挥处所在,可驻军 800 余人,并可储备大量的军械于此。
八达岭长城在明代盛极一时,到清代后就失去其防御的历史作用,不再修葺。
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而日渐荒芜。
1949年以后曾多次整修八达岭关城、关门及南北各4个敌台。
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关外镇的城楼。
八达岭居庸关,翠岭重叠,花木葱茏,早有居庸叠翠之称,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八达岭长城在古代就享有天下九塞之一的美称。
明末学者顾炎武曾两度登临,并赋诗盛赞雄托朔地当年大,不断城自古长。
对于八达岭这一名称的由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兼而有之,考证起来非常有趣,同时也足见八达岭长城载誉天下的盛名。
长城关口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城、马水口、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铁门关、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北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得胜口、镇宏堡口、平远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长城、长城南起点、定边城、高家堡、镇北台、统万城、城长城、黄甫川堡、齐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