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要求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一,应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基础首先,浯文教师应该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苏霍姆林斯基亦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精工巧匠。
”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要具有合理知识结构。
不仅要熟知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学习,研究文学名著,追踪语文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从研究语文的高度,丰富专业知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其次,语文教师要具有广博的语文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成为“通才”“全才”。
随着教材改革,“社会科”教材的出现,语文学科与邻近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
因此,语文学科应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沟通,形成“大语文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拓宽知识视野,博学而多才,尤其要加强文科知识的学习,并加强对经济,艺术及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
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再次,语文教师应具有基本的教育科学理论修养。
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内部因素,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个性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第二,要具备适应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能力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苏霍姆林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新理念
1、重视学生的多元发展: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心理和情感发展,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思想感情,增强自我信心、自信获得感,从而探究语文的真谛,让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得到良好的统一,塑
造整体的人格和全方位的发展能力。
2、强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
创新理解、表达语文,用创新思维解决文言文和诗歌中的跨越性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创新思维模型,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强调实践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技能,注重学生文字实践能
力的增强,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活动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能力,逐步掌握以文字为载体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技巧。
4、强化情景交流能力: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景交流,注重学生在
情景中自主学习,利用各种文体表达和交流思想,形成良好的语文习
得自律学习能力。
2023年小学语文课程新要求
2023年小学语文课程新要求
2023年,教育部对小学语文课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研究
新的课程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课程内容将更加丰富,包括汉字的基本构造、基础语法规则、基本句式和常用成语等。
同时,教育部也强调,教师需要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研究。
二、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的要求也强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将设置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语文表演、朗诵比赛等。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增加了文化素养的培养
新的课程要求还增加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课程将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等内容,使学生在研究语文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
四、鼓励阅读
新的课程要求将会鼓励学生阅读。
课程将设置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包括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现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五、注重能力的评估
新的要求也强调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评估。
教育部将推广新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总的来说,2023年小学语文课程新要求旨在通过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文化素养、阅读能力以及科学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公民。
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
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3.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4.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2.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连贯地说几句或一段连贯的话,能完整地复述一件事,能具体地讲述故事,能简要地转述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2观察与发现
1、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学习写观察日记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143中外童话了解童话的特点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谈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论文摘要:“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写在《前言》中的话对高中语文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就要求长期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语文老师,改变观念,走下讲台,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为自己定位,让自己由课堂的垄断者成为课堂的合作者。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角色定位角色,原本是指戏剧或电影、电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也用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现在已被用于社会学、心理学之中,成为一个专业术语,专指一个人根据社会的舆论。
规范和习俗,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它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而教师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所以在这里论及的是就是在教育及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是由多种社会角色构成的。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不断的进行角色变换、角色适应、角色调整等,从而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教育界的一场大革命,教师的传统地位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
一、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一)传统社会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传统教育中,社会赋予教师的角色似乎很完美。
古代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把教师放在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
现代则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吐丝的春蚕"、“燃烧的红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七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
首先,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多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朗读、演讲、写作等,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课、课外阅读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最后,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多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学鉴赏课、文学作品的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七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
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是指2022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大纲。
本次修订是对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次全面更新,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下面将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目标和任务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旨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正确使用和正确评价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知识体系和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语文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鉴赏三个方面。
语言文字知识包括汉字、词语、句子和文章等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文学鉴赏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多样,包括讲授、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
同时,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评价和考核方法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提出了新要求。
评价要从多维度和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语文水平,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考核时要注意平衡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教师角色和能力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学习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六、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新课程标准强调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学生语文发展的重要性。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发展提供保障。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出台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素质
色转变》 ,北京 ,教 育科 学出版社.
2 0 年 9月 02
2 基础教育新概念》 育科 学 . 《 教
出版 社 ~ 9 9 9年
3郑其恭 、 . 李冠乾主编《 师的 教 能力 结 构 》 广 东教 育 出版社 . 9 , 1 3 9
一
T 成 长为轻松 l高效 的班主任 呢? f l i 『 l j 纵观现在 的教 育 . 教育 面临三 大 困难 : 一 、 第 大多数 孩 子是独 生 子 女 , 生 惯 养 。 二 、 庭 教 育跟 娇 第 家 不上 , 家校互动不够。第三 、 媒体报 道学 生 教师 管理 不 当出现 的案 例, 使班 主任深受束缚 。那面临这 些 困难 . 我们怎样运用 智慧轻松地 解决咙? 换 个 角 度 对 待 娇 生 惯 养 的
、
现 在 和 未 来 ,更 应 该 与 时 俱 进 . 不 断 以新 的知识充实 自己 . 为热爱 成 学 、学会 学 习和终 身学 习 的楷 模。” 3 . 学科研 素质 2教 语义教 师教学 科研 素质 的高 低 。直 接影 响教 育教 学任务 的完 成 ,影响教学效果 和人才 的培养 。 教师 不仅耍 具 备渊博 的 知识 和合 理的知识结构 . 而且还必须具 有吸 收 、 化知识 的特殊能力 教 师必 转
要具备 良好 的教 师素质 : 有健全而 崇高的道德情操 . 爱学生和教育 热 事业 ; 创新 的教 育观 念 , 阂循 有 不 守 I。 【 同时还应有创 造型的教学技 ] 巧 。当然 . 教师还要 具备当代的科 学与人文 的基本 知识 、 育科学与 教 研究能力 . 熟练掌握 专业学科与工 具 学 科 的 知识 和应 用技 能 参考文献 : 1 课 程 实施 过 程 中培 训 问题 新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新课标提出的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更新理念,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调整,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的工作。
一、教师应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灵活的改造者、开发者。
英语新教材以开放性的板块形式出现,这样的安排便于教师自主操作,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灵活组合,又同时要求教师对新教材有开发设计。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
也就是说,要由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
二、教师应由知识权威者转变为知识的不断学习者日教材一用很多年不变,很多教师熟悉教材,缺乏学习更新知识的动力;而新教材时代性很强并涉及各个领域的各种话题,教师若想样样精通是不可能的,对于自己不熟悉甚至很陌生的内容,教师必须主动去查阅各种资料,这样上课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现在我们正处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信息社会,学生很容易从各种途径获得信息和知识,有些方面的知识甚至比教师还广,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教好现在的学生。
三、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
随着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日益突出,教师应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学也不再是教师讲授式的满堂灌,而是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对话。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师应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研究者过去很多教师都只是埋头于自己的教学,每天拼命于备课,上课,批作业,然而这样教书匠已经适应不了现在的新形势了。
新课程倡导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和资源共享,加强联系相互学习。
平日里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这样可以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认识学生,认识自己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导言新一轮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以育人为本,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强调德育融入课程,倡导开放、灵活的教学。
新标准以现代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导向,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科学的教学理念,引领语文教育改革。
一、总体目标新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研究中,能够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获取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欣赏和创作文学艺术,体会和传承文化的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1.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能够正确、准确、流畅地运用汉语普通话和规范的书面语进行交际。
2. 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包括理解、感受、鉴赏、表达和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
3. 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使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获取所需信息,包括阅读、观察、询问等,并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和使用。
4. 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尊心,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以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活与社会、人与自然四大模块为主,每个模块都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方式新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个体差异,倡导自我评价和互评,形成评价与教学、评价与研究的良性互动。
新的课程标准,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开放、多元和人性化的教育新时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发布,意味着小学语文教育将迎来一次全面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指导,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探讨其核心理念、教学要求和实施路径,以期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核心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审美能力、文化意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新课程标准将培养语文素养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根本目标,强调要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要求1.注重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帮助他们通过语文学习感知美、领悟美、表达美,增强情感认知和审美修养。
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深入体验和感悟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2.强调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取信息、获取快乐、获取知识。
3.提倡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4.强调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5.培养文化意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具备对语文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对民族传统的认同和传承。
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文化内涵,启发他们发现文化之美。
三、教学实施路径1.多元教学手段新课程标准倡导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拓展、科技融入等多种形式。
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完整版)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完整版)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版】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中,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课程标准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及框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语文素养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加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对语文常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语文课程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选取富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评价方法与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评价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语言水平,还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
通过个人口头表达、课堂参与、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力。
四、与其他学科的联动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应用意义。
例如,在历史学科中学习了古代文学作品,语文课堂可以拓展相关的文学知识,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五、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压力过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听写比赛、朗诵比赛等;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保证他们能够在舒适的学习状态下进行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六、教师的角色与能力提升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吸取新知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思考: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意味着什么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思考: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意味着什么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
对语文教师来说,把握好语文教育的“变”与“不变”,是用好新课标的关键。
Part.1认识新课标的理念·时代新要求新课标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代表党和国家对语文教育的“刚性需求”。
一是顶层设计。
教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要遵循教育科学规律,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有政治属性,不是纯学术问题,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坚持”和“六个下功夫”,最终指向“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提高质量。
老百姓过去最关心的是“有学上”,现在要求“上好学”,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三是解决问题。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如学段纵向有机衔接不够,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规定,教学的深度广度缺少科学依据,课程实施要求不够明确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改革新目标新课标的理念是“全面育人,面向全体;素养导向,加强综合;突出实践,减负提质”,实际上蕴含着改革的“三大导向”。
一是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即通过“三种文化”培育“三有新人”。
三种文化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语文教育理当发挥自身优势,确定目标导向,规划课程内容,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是问题导向。
新课标特别强调幼儿园与小学、小学与初中不同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提升科学性、系统性。
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
语文教育是用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通过符合学生特点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多读书、勤思考、多实践,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等能力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浅谈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青年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代 , 网上 搜 索 出 一 套 套 的 教 案 是 非常 方 在
便的 。我 们 不能 只 图省 心 , 图方 便 。照搬 只 那些 现 成 资 料 而 不 去 独立 思考 , 会 贯通 。 融
程 中要 勤 得 其 所 , 避 免 无 效 劳 动 。 要 其 次 ,要 有 扎 实 的 语 文 教 学 功 底 。有 人说 , 当教 书 匠 , 当 教 育家 。其雄 心 壮 不 要 志 可敬 可佩 。不过 , 由教 书 匠到 教育 家 。有 个 量 变 到 质 变 的 飞 跃 过 程 。不 当 教 书 匠, 怎能 成 教 育家 。应 该 是 先 当教 书 匠 , 再 成 教 育 家 。能 当教 书 匠 ,就 是 一 个 合 格 的 语 文 教 师 。要 有 良 好 的 基 本 素 质 ,例 如 能 使 用流 畅 的 教 学 语 言 , 用 自己 的 优 美 的 能 语 言 直 接 熏 陶感 染 学 生 ; 写 出 下水 作 文 , 能 你 的文 章 也 就是 学 生 的 样 板 ;应 该 有 准 确
的 课 程标 准提 出 了 课 程 整 合 问题 。课 程 整 合 就 是 打 破 原 有 各 门 课 程 之 间 的 封 闭 状 态 , 强各 门 课 程 之 间 的沟 通 和 互 补 。例 加 如, 在语 文 课 程 学 习 中 , 可以 利 用 美 术 的直 观 形 象 功 能 、音 乐 的熏 陶 感 染 功 能 ,也 可 以利 用 计 算机 网 络 搜 集 信 息 的 功 能 来 丰 富 学 生 的语 文素 养 , 高语 文 学 习 的 效 率 。 提 第 三 ,要 形 成 自 己 的 科 学 教 育 理 念 。
科 教 创 新
C; d aO Io£ n…【 ha u tnn vv rd n E O 1 n a… H a t el I O l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革新传统的观念,语文教学观念应该发生变革。
这要求老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不断学习,追求卓越,与新科标同步,不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大潮。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激流勇进,走在时代的前列。
要告别昨天,转变传统意义下的语文角色。
在语文教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键词】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创新第一,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更新思想,按照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提升业务素养。
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的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转化教学观念。
要充分认识高中课程的选择性要求和学分制管理的特点,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要求。
用现代的教育观念要求自己,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教学实践。
第二,要从传统的教师转化为新时代的教师。
改变过去一支粉笔教书的现象,教师严格按照课本,不敢质疑,不许学生有其它的想法。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能教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而事实上,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
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我们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
第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
同时,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语文研究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三)强调跨学科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研究文字和语言,更是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注重跨学科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在语文研究中掌握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四)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研究特点和能力水平。
因此,语文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三、课程目标和要求一)语言能力方面1.掌握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正确地使用汉语语言。
2.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各种类型的文本,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文本分析和评价。
3.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语言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4.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和交流。
二)思想道德方面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3.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三)科学文化素养方面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教学内容1.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研究。
2.各种文本类型的阅读理解和分析。
3.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4.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5.科学文化知识的研究和应用。
6.信息素养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发现知识。
2.合作研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有所变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来适应这些要求。
一、语言能力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教师自身应该成为学生的语言榜样。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以便能够传授给学生优秀的文学知识。
二、文化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教师应该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文学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和运用文化知识。
三、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思维能力来引导学生。
教师应该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的设置和解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四、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践、观察、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中学习。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五、教育敬业精神除了具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投入到教学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应该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设计有如下要求:
1. 体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共同性是语文学科所具有的思想内容、学科特点及普遍的教学规律,差异性则是根据特定教学内容,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特点而取舍或调节。
2. 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照顾其学习的心理平衡。
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既有年龄特征,也有性别特征。
此外还有生源状况、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生源差异。
教学目标设定时,要考虑年段特点、课文特点和学段特点,使之区别明确,要求逐步提高。
3. 明确教学目标,要求重点明确、难易适度。
教学重点要重点突出,难点也要攻破。
4. 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明确。
设置的教学目标既要全面,又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还要有明确的达成度。
5. 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具备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6. 教学目标应包含语文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能够满足学生全面的语言需求。
7. 教学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表达,要求教师可以准确地描述目标和实现方式,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接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一,应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基础
首先,浯文教师应该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苏霍姆林斯基亦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精工巧匠。
”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要具有合理知识结构。
不仅要熟知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学习,研究文学名著,追踪语文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从研究语文的高度,丰富专业知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其次,语文教师要具有广博的语文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成为“通才”“全才”。
随着教材改革,“社会科”教材的出现,语文学科与邻近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
因此,语文学科应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沟通,形成“大语文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拓宽知识视野,博学而多才,尤其要加强文科知识的学习,并加强对经济,艺术及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
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再次,语文教师应具有基本的教育科学理论修养。
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内部因素,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个性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第二,要具备适应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给学生,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做到:准确清晰,具有科学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2.较高的创新能力
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
创新型的语文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善于吸取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并且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
3.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
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老师,无论基础知识多么渊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组织能力具体表现在:
(1)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灵活调节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注重学生学习语言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合理处置偶发事件等。
(2)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开辟语文学科的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语文学科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第三,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素质教育的实际执行者,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
要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学会做人,教师就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应教,为人师表。
第四,要具有敏锐的时代意识
首先,更新教育观念。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必须改变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特征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实现师生互动,创设学习新情境,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次,要自觉进行教学改革。
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进行教学改革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语文教师应主动探索教学改革,掌握创新教育的艺术,结合教学实际,博采众家之长,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教育模式。
与此同时,还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将现代媒体引入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从“静态”向“动态”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认识的内驱力,启迪思维,强化效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增强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素质,以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李长兴,山东邹城中心店镇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