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风向标人教版化学一轮基础知识反馈卡:第2讲 化学用语
2013年高考风向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四单元第27基本营养物质
![2013年高考风向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四单元第27基本营养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28e25b07bed5b9f3f90f1cfa.png)
nH2N—CH2—COOH。
可逆的物理变化 ③盐析:是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于提纯蛋白质。
Na2SO4、(NH4)2SO4 等轻金属盐的浓溶液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 度,用其浓溶液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 重金属盐 甲醛 乙醇 紫外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下 不可逆的化学变化 发生变性,蛋白质的变性是_________________。 ⑤颜色反应:某些具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遇浓 HNO3 变性, 产生___色不溶物。 黄 ⑥灼烧气味:灼烧蛋白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烧焦羽毛的气味 颜色反应或灼烧,闻气味 (3)蛋白质的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鉴别毛料
无 的多聚体,均___还原性;在硫酸或酶作用下都能水解,最终生
葡萄糖 蓝 成__________;淀粉遇碘(I2)变___,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
二、油脂
1.概念 液态 不饱和 (1)油:常温下呈_______的油脂,含有较多__________高 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如植物油。 固态 饱和 (2)脂肪:常温下呈_______的油脂,含有较多_______高级 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如动物油。 (3)油脂: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属于酯类,由 C、H、
(3)性质。
①两性。 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
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成肽(或脱水)反应。
NH2CH2COOH+H—NHCH2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 ________。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第2讲 化学用语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第2讲 化学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7670eba6b0717fd5360cdc93.png)
3.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_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发生 电解质
的式子。要能正确书写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总反应式;
电解池的阴、阳极反应式,总反应式(详见第 21 讲)。 6.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 HCl 的形成过程:
考点1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用于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概念及含义 示例
元素 表示元素的 1 个或两个拉丁字母,代 C 表示碳元素、一 符号 表元素种类、元素的一个原子 个碳原子 元素符号左下角、左上角分别表示核 核素 素所含质子数、中子数的符号。AX 表 Z 1 H、2H、3H 1 1 符号 示质子数为 Z、质量数为 A 的 X 原子, 1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离子 元素(或原子集团)符号右上角表示离 NO-、PO3-、O2-、 3 4 2 + + 符号 子所带正、负电荷的符号 NH4 、Ca2
(1)对于离子化合物,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等于该元素的一
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化合价的正负与离子所带电荷一致。 (2)对于共价化合物,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等于该元素的一 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化合价的 正负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的。共用电子对偏向哪一种原 子哪一种元素就显负价,共用电子对偏离哪一种原子哪一种元 素就显正价。 (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第 2 讲 化学用语
考纲定位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 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013高考风向标人教版化学一轮课时知能训练:第21讲 电化学基础.pdf
![2013高考风向标人教版化学一轮课时知能训练:第21讲 电化学基础.pdf](https://img.taocdn.com/s3/m/eaf794f0ddccda38366baf60.png)
第12课《雷雨前》 ⊙收获平台 一、分别用一个字概括文章四个部分中人们对大雷雨前后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清早起来本应是空气清新、令人惬意,清晨在人们眼中也是最有希望的。
然而一开头作者就强调清晨起来就感到了闷热,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枝头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这一句有什么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
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
”句中“幔”和“刀口”分别象征什么?从这句话你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空间 火 光 柯罗连科……其实却还远着呢!…… 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
一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闪发亮,令人神往——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
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
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
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注]柯罗连科(1853-1921):俄国作者、革命者,他写本文时俄国还正处在黑暗的沙俄专制时代。
1. 文中“黑夜”和“火光”分别象征什么? 2. “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
《走向高考_化学》人教版_高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以及课后题答案和详解
![《走向高考_化学》人教版_高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以及课后题答案和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ee326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7.pn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请将第Ⅰ 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Mg —24 Al —27 Si—28 S—32 Ba—137 Ag —108 Fe—56 Cu —64 Cl —35.5 Br —80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 (此题包含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 (2014 ·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北)以下实验现象不可以说明有关结论的是 ()A.将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说明浓硫酸拥有酸性B.将金属钠投入冷水中,钠熔为小球,说明钠与水的反响为放热反响且钠的熔点低C.向 AgCl 浊液中滴加Na2S 溶液,白色积淀变为黑色,说明AgCl 的溶解均衡正向挪动D.向 Al(OH) 3积淀中滴加 NaOH 溶液或盐酸,积淀均消逝,说明 Al(OH) 3是两性氢氧化物分析:此题考察化学实验现象与有关结论的剖析,意在考察考生对化学实验原理的剖析能力。
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 SO2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这表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 A 项错误。
答案: A2.(2014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统考)已知 A 、B、C 为中学化学中常有的单质。
室温下, A 为固体, B 和 C 均为气体。
在适合的条件下,它们能够按如图进行反响。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 、B、C 中三种元素的随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型可能是氧化物B.A、B、C 中三种元素的随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型必定不是碱C.假如 E 溶液是一种强酸,则 E 溶液为硫酸D.A、B、C 中有一种金属且为B分析:此题考察物质间的转变及基本观点,意在考察考生的剖析能力。
A 项,当 A 为 Mg 、B 为 Cl 2、C 为 H2时,切合题给信息和框图转变, A 、B、C 中没有氧元素, A 项错误; B 项,碱起码有三种元素构成, B 项正确; C 项,常温下, B、C 均为气体单质, E 溶液不行能为硫酸, C 项错误;D 项,金属在常温下不为气体, D 项错误。
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d5dc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e.png)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3页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化学 ( 配人教 实验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解析:Ag+、Al3+、Ca2+、Mg2+共存时,加入盐酸 与Ag+反应生成AgCl沉淀,其余三种离子存在于溶液中; 加氨水时,Mg2+、Al3+都会生成沉淀,溶液中剩余了Ca2 +、NH4+,再加Na2CO3溶液,则会生成CaCO3白色沉淀; 向(2)所得Mg(OH)2、Al(OH)3沉淀中加NaOH溶液, Al(OH)3会溶解,Mg(OH)2不会溶解。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化学 ( 配人教 实验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17页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化学 ( 配人教 实验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依据框图理清工艺流程,分 析各步中物质转化,然后再结合题目的要求详细解答。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化学 ( 配人教 实验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0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化学 ( 配人教 实验版)
答案:(1)Al2O3+6H+===2Al3++3H2O (2)SiO2+2OH-===SiO32-+H2O (3)硫氰化钾(合理答案即可)
《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以及课后题答案和详解3-1
![《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以及课后题答案和详解3-1](https://img.taocdn.com/s3/m/9ac83e4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5.png)
一、选择题1.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 B C D用品有效NaCl Na2CO3Al(OH)3Ca(ClO)2成分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抗酸药做消毒剂解析:小苏打的主要成分为NaHCO3,故B项错误。
答案:B2.(2013·龙岩模拟)现有一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为检验该固体是否部分变质为碳酸钠,先将固体样品溶解于水得到溶液,并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A.测所得溶液的pHB.取溶液少量,向其中滴入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取溶液少量,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D.取溶液少量,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解析:钠溶于水得到的NaOH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于水亦呈碱性,因此A、B项中的措施均无法实现实验目的。
CuSO4与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反应均生成蓝色沉淀,故D项中的措施无法实现实验目的。
答案:C3.(2013·荷泽模拟)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C.上述反应中无水CuSO4表现了还原性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解析:反应中CuSO4被还原为Cu,无水CuSO4表现的是氧化性。
答案:C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客观事实理论解释A Na+比Na原子稳定Na+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而Na只有1个B 熔化状态下NaCl能导电而NaCl晶体不能导电熔化状态下的NaCl中存在离子而NaCl晶体中没有离子C 钾原子比钠原子更易失去电子钾的核电荷数比钠的多D 纯碱溶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纯碱能电离出OH-而使石蕊解析:8电子结构为稳定结构,A对;NaCl晶体中也有离子,只是不能自由移动,B错;钾比钠更易失去电子的主要原因是钾的原子半径比钠的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较弱,C错;纯碱不能电离出OH-,D错。
《高考风向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高考风向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4921b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9.png)
(9)外界因素的影响 ①温度:温度高时,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均 增强。如浓 H2SO4 具有强氧化性,热的浓 H2SO4 比冷的浓H2SO4 氧化性要强。 ②浓度:浓度大时,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均 增强。如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只有H+显示弱氧化性。 ③酸碱性:如 KMnO4 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强氧化性。
3.已知Co2O3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Co2+,Co2O3、Cl2、 I2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3H2O+Cl2↑ D.2Fe3++2I-===2Fe2++I2
图 1-2-2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 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2)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 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转移电子数目,不需 标明得失。例:
注意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 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1.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化合价变化是表现 形式。决定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是不是看得失电子多少?难失 电子的物质是不是一定易得电子?
答:决定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不是看得失电子的多少, 判断的依据是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 得电子,如稀有气体。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作氧化剂吗? 答:不一定,例如:Cl2+NaOH===NaCl+NaClO+H2O 中 氯气也作还原剂。
(3)临位转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价态变化是临位中。例如:H2S 与浓H2SO4 的反应,H2S 一般被氧化成S,浓硫酸一般被还原成SO2。
2013高考风向标人教版化学一轮基础知识反馈卡:第6讲 钠及其化合物.pdf
![2013高考风向标人教版化学一轮基础知识反馈卡:第6讲 钠及其化合物.pdf](https://img.taocdn.com/s3/m/96f03c524028915f814dc25e.png)
2、泰山日出 一、基础识记1、试试看,你能读准这些字音吗?饱饫( ) 醒豁( ) 飒飒( ) 驰骋( ) 横亘( ) 消翳( ) 四隅( ) 无餍( ) 2、下面的句子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哎呀( )这普彻的欢声( )看呀( )这普照的光明( )A、 , ! , ! B、 ! ; ! 。
C、 , ; , !D、 ! , ,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醒豁时约略的映象。
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辩认得出。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的兽形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地向着我们朝露染青的馒形小岛冲洗。
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换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4、你能给小豆豆介绍几篇(部)徐志摩先生的作品吗? 二、理解运用 我躯体无限地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地在飘荡。
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在,在,在默默地;在,在,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的作用是( )A、转折B、解释、说明C、总结上文D、递进、补充 三、综合分析 雾 ①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
②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什么名儿。
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
那时我的房里还没有电灯,每晚上在暗中默坐,凝望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
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黑黝黝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缈的思想的。
③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
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着一簇房子,其余的仅只有树;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的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④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
⑤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
《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以及课后题答案和详解1-2《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
![《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以及课后题答案和详解1-2《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a92491a45177232e60a27f.png)
一、选择题1.(2013·湛江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1mol溶质的任何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配制1mol·L-1NaCl溶液1 L,其方法是:将58.5g NaCl溶于1 L水中即可C.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一定相同D.1 L 0.5mol·L-1 CaCl2溶液中,Ca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5mol·L-1解析:A选项未指明溶液的体积,故A选项错误。
B选项中,虽然58.5g NaCl恰好是1mol,但用的是1 L水,而不是最后形成1 L NaCl 溶液,故B选项错误。
C选项中,不论是非电解质还是电解质,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必相同,故C 选项正确。
D选项中,CaCl2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电离成Ca2+和Cl-,在1 L 0.5mol·L-1CaCl2中,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5mol·L-1和1mol·L-1,故D选项不正确。
答案:C2.(2013·佛山模拟)配制100 mL 0.1mol·L-1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解析:不能用容量瓶溶解固体,A错误;加入100 mL蒸馏水所得溶液体积并非100 mL,B错误;配制溶液时,要将玻璃棒和烧杯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中。
答案:D3.(2013·吉林实验中学摸底)配制100 mL 1mol/L NaCl溶液,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一样的纸,然后将氯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B.把称得的氯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移入容量瓶中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D.沿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解析: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在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时,需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走向高考】2013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2-3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
![【走向高考】2013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2-3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f7d4b0ce0c22590102029de4.png)
升价总数和降价总数 相等。 ②二等: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定:确定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④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质量 守恒和____ 电子守恒。 ⑤五查:检查反应前后是否遵循_____
得到 电子, 降低 , (1)MnO2 在反应中______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还原 ,发生_______ 还原 反应,作_______ 氧化剂 。 被______ 失去 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升高 , (2)HCl 在反应中______ 还原 剂。 氧化 ,发生_______ 氧化 反应,作______ 被______
-
)
B.I2+SO2+2H2O===H2SO4+2HI
- C.H2O2+2H++SO2 4 ===SO2↑+O2↑+2H2O
D.2Fe3++2I-===2Fe2++I2
解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SO2 的还原性强于 H2O2 的还原 性,不能用弱还原剂制强还原剂,C 选项中的反应不可能发 生。
2.常见还原剂 物质类 型 活泼的 金属单 质 Zn Zn2+ 对应 举例 氧化 产物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某一方 面的性质。
【思考· 归纳· 探究】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 原产物一定不同吗?
提示: 不一定,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 剂可能是同种物质,也可能是不同的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 产物也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或不同的物质。如反应 Cl2 + H2O===HCl+HClO 中,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又如 反应 2FeCl3+Fe===3FeCl2 中,FeCl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 原产物。
2013高考风向标人教版化学一轮基础知识反馈卡:第22讲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组成与结构.pdf
![2013高考风向标人教版化学一轮基础知识反馈卡:第22讲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组成与结构.pdf](https://img.taocdn.com/s3/m/197999e9168884868762d6f4.png)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碳的不同单质的不同结构,从而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而现象是反映性质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制作C60的模型,深刻理解C60的结构。
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觉。
2.通过木炭、活性炭吸附性质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吸附性质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通过学生自己制作C纳米管的经历,促进学生对碳纳米管结构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动手制作化学中分子结构的乐趣和成就感。
2.让学生感受分子立体结构的美感。
3.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中实验的奇妙现象,赞赏化学本身的丰富多彩师:一学生讲科学故事:我最近听说一个小故事,说一个科学家在偶然的机会下拿着放大镜,在阳光下研究金刚石的折光性质,结果当太阳光被放大镜聚焦成一点照到金刚石上的时候,金刚石消失了。
你知道为什么吗?书上解释说,太阳光被聚焦后产生很高的温度,金刚石在高温下燃烧变成二氧化碳了,你说,这神奇不神奇? 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想想,金刚石是什么元素组成的啊? 生:回答:碳元素 师:讲述:金刚石确实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也就是说它只由碳一种元素组成,它也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五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含有杂质的金刚石带棕、等颜色,同时播放幻灯片,展示一些钻石。
师:提问:你知道金刚石是哪里来的么? 生:回答:开采出来的。
师:那么刚刚开采出来的金刚石就是那么光彩夺目的么? 生:猜测 师:呵呵,当然不是了,有句广告词:“某某钻石,优质切工钻石!”那就说明,好的钻石是—— 生:切割、打磨得来的 师:播放幻灯片:钻石打磨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钻石,最贵重的宝石,那么坚硬的金刚石除了做装饰之外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生:还可以做玻璃刀、钻头! 师:展示玻璃刀,有句话叫做“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为什么金刚石可以用来切割玻璃呢? 生:因为它是最硬的物质啊。
《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以及课后题答案和详解3-2
![《走向高考·化学》人教版 ·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以及课后题答案和详解3-2](https://img.taocdn.com/s3/m/a6a177ef524de518964b7d8d.png)
一、选择题1.(2013·山东卷·9)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解析:根据Al与NaOH溶液、稀硫酸、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存在的定量关系,分析消耗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NaOH溶液、稀硫酸、盐酸与金属铝反应时,存在关系:2Al~2NaOH,2Al~3H2SO4,2Al~6HCl,因此等物质的量的Al与上述物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少。
Al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NO和H2O,得不到H2。
答案:A点拨:知识:半定量分析Al与酸、碱溶液的反应;活泼金属Al 与稀硝酸反应的规律。
能力: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迁移应用能力。
试题难度:中等。
2.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
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C.1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mol 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解析:该物质不属于氢氧化物,是纯净物,A、B选项错误;C 选项1mol NaAl(OH)2CO3应该最多消耗4mol H+,错误;D选项,此药物与胃酸反应生成CO 2气体,可能引起胃溃疡病人胃穿孔,正确。
答案:D3.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解析:B 选项,熔化的铝不滴落是因为其表面有熔点高的氧化膜,错误;C 选项,明矾只能净水,但不能消毒,错误;D 选项,钝化是浓硫酸和浓硝酸把铁和铝表面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了金属与浓酸的接触,错误。
答案:A4.实验室制备硝酸铝[Al(NO 3)3·9H 2O]可使用下列方法:铝片――→适量NaOH 溶液澄清溶液――→饱和NH 4HCO 3溶液过滤、洗涤白色沉淀适量HNO3――→Al(NO3)3·9H2O溶解、蒸发、结晶反映上述反应有关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2Al+2OH-+2H2O===2AlO-2+3H2↑B.HCO-3+AlO-2+H2O===CO2↑+Al(OH)3↓C.NH+4+AlO-2+2H2O===NH3·H2O+Al(OH)3↓D.3H++Al(OH)3===Al3++3H2O解析:B选项,NaAlO2溶液显碱性,与HCO-3混合后一定不会生成CO2,应该为:HCO-3+AlO-2+H2O===CO2-3+Al(OH)3↓,错误。
【高考风向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单元能力提升课件
![【高考风向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单元能力提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ae287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a.png)
(3)任何微粒中的有关微粒之间遵循如下关系:质子总数+ 中子总数=质量数之和,质子总数=核外电子总数+所带电荷 (阳离子所带电荷为正整数,阴离子所带电荷为负整数,原子、 分子、基团等所带电荷为零),微粒的摩尔质量=其质量数之和 ×g·mol-1 等。
3.正四面体等特征结构 单质分子为正四面体的是白磷(P4);化合物分子呈正四面体 结构的有甲烷(CH4)、四氯化碳(CCl4)等,呈三角锥形结构的有 氨气(NH3);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的有铵根离子(NH+4)等。
Mg2+、Al3+、NH+ 4 、H3O+等;③阴离子:N3-、O2-、F-、OH-、 NH- 2 等。
(2)核外电子总数为 18 的微粒。 ①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 等;②阳离子:K+、Ca2+等;③阴离子:P3-、S2-、HS-、O22-、 Cl-等。
(1)D 元素处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族。 (2)B2A2 对应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Y 的电子 式为______________。 (3)液态 X 类似 B2A,也能微弱电离且产生电子数相同的两 种离子,则液态 X 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二 基本概念六 氧化还原反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的规律及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二 基本概念六 氧化还原反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的规律及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22077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49.png)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1步 高考真题试水1.(2014·大纲全国卷)已知:将Cl 2通入适量K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 、KClO 、KClO 3,且c Cl -c Cl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 (KOH)=a mol 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 Cl -c ClO -=11,则溶液中c ClO -c ClOo\al(-,3)=12B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 mol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 12a mol≤n e ≤56a mol 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 mol解析:A 项,可设溶液为1 L ,n (Cl -)=11 mol ,n (ClO -)=1 mol ,则反应中n (得电子)=11 mol ,生成1 mol ClO -时只失电子1 mol ,故应生成2 mol ClO -3(失电子10 mol),即c ClO-c ClOo\al(-,3)=12,A 正确。
由KCl 、KClO 、KClO 3中n (Cl)=n (K)=n (KOH)=a mol 可推知n (Cl 2)=a2mol ,B 正确。
Cl 2通入KOH溶液中,可发生⎩⎪⎨⎪⎧①Cl 2+2KOH===KCl +KClO +H 2O②3Cl 2+6KOH===5KCl +KClO 3+3H 2O ,当n (KOH)=a mol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范围:12a mol(只发生反应①)≤n e-≤56a mol(只发生反应②),C 正确。
若只发生反应②,KClO 3可达最大理论产量a6mol ,D 错误。
答案:D2.(2013·福建卷)NaHSO 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 3氧化,当NaHSO 3完全消耗即有I 2析出,依据I 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 3的反应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反馈卡·第2讲
时间:20分钟 分数:60分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aCl 2、聚苯乙烯、HD 均为化合物
B .CH 2O 2、
C 3H 6O 2、C 4H 8O 2互为同系物
C .明矾、冰醋酸、硫酸钡均为电解质
D .SiO 2、NaCl 、S 8、Cu 均能表示物质分子组成
2.以下有关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D 2O 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B .热稳定性:H 2S >HF
C .HCl 的电子式为
D .NH 3的结构式为
3.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A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是一种单质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S 2-的结构示意图:
B .NaCl 的电子式:
C .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D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黄铁矿煅烧:2FeS 2+5O 2=====高温
2FeO +4SO 2
B .石英与石灰石共熔:SiO 2+CaO=====高温CaSiO 3
C .氨的催化氧化:4NH 3+5O 2=====高温4NO +6H 2O
D .氯气与石灰乳反应:2Cl 2+2Ca(OH) 2===CaCl 2+Ca(ClO)2+2H 2O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NaCl 中含有1 mol Na 原子和1 mol Cl 原子
B .1 L 1 mol/L 的CuCl 2溶液中含有1 mol Cu 2+
C .Fe 的摩尔质量是56 g
D .1 mol P 4含有6 mol P -P 键
7.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 .I 2O 3
B .I 2O 4
C .I 4O 7
D .I 4O 9
8.实验室制Cl 2的反应为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还原剂是HCl ,氧化剂是MnO 2
B .每生成1 mol C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 .每消耗1 mol MnO 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 消耗4 mol
D .生成的Cl 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 杂质
9.(2009年广东高考)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
的是( )。
A.Na+的结构示意图:
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C.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10.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
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
基础知识反馈卡·第2讲
1.C 解析:A 中HD 为单质;B 中有机物会有同分异构体,所以它们结构不一定相似;D 中Cu 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无分子,SiO 2仅表示其化学式。
2.D 解析:A 中D 2O 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10;B 中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顺序为:HF >H 2S ;C 中HCl 为共价化合物,没有阴、阳离子,电子式错误。
3.A 解析:如O 2和O 3 、金刚石和石墨。
4.D 解析:A 中硫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原子核应为+16;B 中NaCl 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要有阴阳离子;C 中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 ≡CH ,要将碳碳三键表示出来。
5.C 解析:A 中产物应为Fe 2O 3;B 中石灰石的化学式为CaCO 3,同时产物还有CO 2气体;D 中产物为Ca(ClO)2。
6.D
7.D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由碘酸碘联想到KIO 3,再由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可知碘酸碘的化学式为I(IO 3)3。
8.C 解析:由4HCl(浓)+MnO 2=====△
MnCl 2+Cl 2↑+2H 2O 可知,氧化剂是MnO 2,还原剂是HCl ,每生成1 mol C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每消耗1 mol MnO 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 消耗2 mol ,在反应中伴随Cl 2的放出,还会带出一些水蒸气、HCl 等杂质。
9.C 解析:聚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 CH 2—CH 2 ,CH 2===CH 2表示的是聚乙烯的单体乙烯的结构简式。
10.A 解析:A 项都是根据其组成而划分的;B 项根据组成分为一元酸,而依据不同性质可分为强酸和挥发性酸;C 中的难溶性碱、中强碱是根据其不同性质划分的;D 中Al 2O 3依据不同性质可分别属于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