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分析
最新整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

最新整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分析一、中国对外贸易及所面临的摩擦的现状中国正处于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与令人注目的成绩相伴随的是日益严峻的贸易环境和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
目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进程放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贸易摩擦呈现出进一步加剧之势。
下面是一组来自权威机构的统计数字:1980—1989年,我国被外国投诉倾销共65起,占国际反倾销总数xxxx8起的4.7%。
1990—1999年,我国被国外投诉倾销共308起,占国际反倾销总数2321起的13.3%。
2000年—20xx年,我国被投诉反倾销586起,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2225起的26.3%,其中,仅20xx年—20xx年,我国被投诉反倾销338起,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974起的34.7%。
20xx年-20xx年9月,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58起,涉案金额684亿美元。
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以上数字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可谓迅猛增多,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变成世界贸易摩擦大国。
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及被施加反倾销措施的数量居世贸组织各成员国之首,中国是现行反倾销措施的最大的受害国。
特别是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遭遇各国加强自我保护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特保案的案件数量、金额、涉案产品的品种呈大幅扩大的趋势。
二、贸易摩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一)关于反倾销摩擦根据世贸反倾销的规定:一国出口商品的出口价低于其成本价,或低于国际市场售价,则构成倾销。
然而欧美国家不是依据世贸关于倾销判定的一般规则,而是基于“替代国政策”这一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判定的特殊规则,对中国出口商品倾销与否作出裁定的。
在替代国政策下,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平的成本和价格,由于受国家干预,不反映真实的市场价值,不能被用来作为判断倾销的依据。
2024年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对策论文

2024年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对策论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对外贸易摩擦也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而不断增多。
这些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对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对外贸易摩擦,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现状与特点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呈现出数量增多、领域扩大、手段多样等特点。
从贸易摩擦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
从涉及的产业来看,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钢铁、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但也逐渐扩展到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这些贸易摩擦不仅来自发达国家,也来自一些发展中国家。
三、对外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对外贸易摩擦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外部因素,也有国内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内部因素。
从外部因素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等都是导致贸易摩擦增多的重要原因。
从内部因素来看,我国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出口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话语权不足等也是导致贸易摩擦频发的重要因素。
四、应对对外贸易摩擦的策略与措施针对对外贸易摩擦的现状与成因,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与措施来有效应对。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对低价竞争的依赖,从而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
多元化市场布局,分散贸易风险。
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降低贸易风险。
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提高应对能力。
建立健全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国际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和政策指导。
加强国际话语权建设,提升国际形象。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原因及应对措施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原因及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3-050-02摘要在全球贸易中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但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已形成重大障碍。
一些国家和地区转向采用更具隐蔽性、针对性和表面合法性的新贸易壁垒,使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
随着贸易摩擦多发期的到来,今后中国不得不直面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
关键词贸易摩擦反倾销争端解决一、中国贸易摩擦现状自我国出口的铜版纸、服装等产品相继遭到贸易救济调查。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不少专家在去年做出的“2010年我国产品将遭遇更多贸易壁垒”的预测已成真,而作为我国出口主力产品,纺织、服装等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
贸易调查步入“全球化”,中国企业如何破解困局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危机导致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加剧相对美国、欧盟等热衷于调查我国产品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危机让发展中国家对贸易救济调查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
阿根廷、印度、土耳其等国去年便曾破纪录地对我国发起多起调查,据世贸组织统计,在阿根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有1/4针对中国产品。
阿根廷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报告说,2009年中国和阿根廷的双边贸易额为88.29亿美元,和2008年相比下降了35.8%。
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农产品(14.91,0.00,0.00%)出口目的地。
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阿根廷对进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被认为是造成去年中阿双边贸易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发达经济体频繁“出手”除了阿根廷,上周欧盟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将在未来15个月内对中国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做出最终裁决。
本月初,美国方面曾表示,要对中国内地产的礼物盒以及包装丝带征收最高超过231%的反倾销税。
(三)出口主力产品成重灾区去年曾有不少专家认为,尽管2010年全球经济逐渐回暖,但中国产品仍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救济调查。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一、我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近年来,中外贸易摩擦频繁发生,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潮”。
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摩擦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全球贸易摩擦近十年内数量大幅度上升。
据统计,从1995年至2002年6月,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1,979起,反补贴调查147起,保障措施案件(截至2001年底)114起。
1995~2003年,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共立案275起。
涉及全球范围的贸易摩擦有日美“汽车战”、欧美的“香蕉战”,以及2002年3月份美国实施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引发的全球钢铁贸易战等。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近两年来中外经济摩擦明显增多。
根据香港《文汇报》2004年2月22日的报道,2003年中国企业遭遇出口应诉案件60起,其中反倾销案件47起。
虽然案件数量和上一年不相上下,但涉案金额分别高达25.93亿美元和18.7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剧增228.5%和315%。
(二)摩擦对象扩大。
中外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
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次数较多。
中国每年发生的国际经济摩擦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引起的,或是针对发达国家的;二是金额较大。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每次涉及的金额都很大。
中外经济摩擦之所以主要发生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是由中国的贸易格局决定的。
中国与国外的经济摩擦过去还主要集中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中,但现在,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摩擦也在增多。
在有些领域,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摩擦虽在金额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在发生次数上却大幅增加,甚至超过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摩擦发生次数。
仍以反倾销为例,近年来,中国遭受反倾销行动最多的不是来自发达国家而是发展中国家。
根据WTO统计,1995~2003年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为226起,占中国所遭受反倾销立案总量的63.5%,而同期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为130起。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1. 引言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然而,贸易摩擦问题也随之增加。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在对外贸易中面临了诸多的摩擦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2.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2.1 贸易逆差问题中国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贸易摩擦之一是贸易逆差问题。
由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较低以及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这引发了许多贸易伙伴国家的担忧和不满。
2.2 贸易壁垒和关税限制许多国家实行贸易壁垒和关税限制,阻碍了中国商品的进入其市场。
这些壁垒包括关税提高、限制性质量认证等。
这对中国的出口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3 智力贸易纠纷问题智力贸易纠纷在当前对外贸易摩擦中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产品提起质疑并采取行动。
3. 对外贸易摩擦的对策为了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对外贸易摩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3.1 主动拓展多元化市场中国应该加强对贸易伙伴国家以外的市场的开拓。
这样可以减少对少数贸易伙伴国家的依赖,降低贸易逆差问题的压力。
同时,多元化市场还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有效应对贸易壁垒问题。
3.2 加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通过加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这可以减少贸易摩擦的潜在风险。
中国可以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3.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相关制度,同时加大执法力度。
这样可以有效应对智力贸易纠纷问题,增加国际伙伴对中国产品的信任度,减少贸易阻碍。
3.4 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国可以主动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与其他国家签订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
这样可以降低关税限制和贸易壁垒,提升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一直扮演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压力。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以及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分析1.出口表现:中国的出口一直占据国际市场份额较大的位置,但是近年来出口增速放缓。
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增加等因素造成的。
2.进口表现:中国的进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进口产品多样化。
中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以扩大进口,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
但是进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进口结构尚需优化。
3.贸易结构:中国的贸易结构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利用低成本劳动力进行加工再出口。
这导致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附加值较低,对贸易形势的变化较为敏感。
4.贸易摩擦:中国在与一些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中面临着压力。
特别是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两国之间的关税战对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对策分析1.创新驱动:中国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贸易产品的附加值。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
2.多元市场拓展: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依赖度较高,因此需要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拓展。
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拓宽贸易渠道,减少对少数市场的依赖。
3.优化进口结构:加大进口力度,提高进口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鼓励国内企业与外国公司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进口产品的附加值。
4.处理贸易摩擦:加强与贸易伙伴的沟通合作,寻求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同时,扩大对外投资,建立自由贸易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5.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水平。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对外贸易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也有一些对策可以采取。
通过创新驱动、多元市场拓展、优化进口结构等手段,可以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应对当前复杂的贸易环境。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当前,我国国际贸易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贸易逆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贸易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针对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促进贸易平衡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一、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1.贸易摩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
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贸易伙伴国之间经常因为贸易政策、贸易壁垒等问题而发生争端和摩擦。
这种贸易摩擦不仅仅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还对我国的进口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
2.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增强。
一些国家采取了一些非关税措施,如贸易限制、贸易配额、反倾销措施等,对我国的产品进行限制和打压。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使得我国的出口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对我国的贸易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3.贸易逆差我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存在,并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虽然我国的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是进口总额也在不断增长,导致贸易逆差问题日益严重。
这种贸易逆差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对我国的贸易平衡和经济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应对策略探讨1.加强国际合作面对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我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组织,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权益保障。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推动各国之间建立更加公平和开放的贸易体系,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和持续增长。
2.提高贸易竞争力为了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逆差问题,我国需要加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这既包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也包括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通过提高贸易竞争力,可以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逆差问题,确保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利益。
3.优化贸易结构为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我国需要优化贸易结构,加大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这包括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出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实现贸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问题1. 外贸结构单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存在着外贸结构单一的问题,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产品为主,而进口产品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
这种外贸结构的单一性使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2. 外贸环境恶化由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
贸易壁垒增多、贸易摩擦增加等现象使我国对外贸易难度加大,增加了贸易成本,降低了出口竞争力。
3. 外贸企业竞争力不足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总体竞争力不足,技术含量低、品牌影响力小是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4. 金融支持不足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在银行对外贸易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使得对外贸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解决办法1. 调整外贸结构为了化解外贸结构单一带来的风险,必须调整外贸结构,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外贸易的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加强外贸环境优化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需要通过国际贸易谈判来打破外贸壁垒,维护国际贸易规则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我国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展市场,并在国际贸易中积极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3. 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对外贸易企业的技术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些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及应对策略

关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及应对策略一、贸易摩擦的形成原因与趋势近年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出现了不少的摩擦,主要是因为中国出口商品价格过低,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受到挤压,还有中国长期依赖低价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模式给自身和贸易伙伴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提高自己的产业链水平,争取更高的国际竞争力,故而对中国的低端产业的反倾销措施和出口限制等的诉求增多。
二、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制度和政策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包括调整外贸方式,建立货物进出口贸易平衡机制,实行依法合作共赢的原则,对国际贸易规则的遵守,并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交流机制。
三、中国的贸易摩擦应对方案中国针对贸易摩擦可以采取的多种措施,以帮助增进本国对外贸易利益。
一是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二是优化产业布局;三是疏通内外贸发展的通道;四是拓宽出口产品的领域;五是推动自主创新产业的发展等。
四、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内需和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国内市场、扩大消费和对外投资等措施,发展中国家有助于享受更高品质的服务和商品,加快升级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但同时也应警惕贸易保护主义,积极促成国际贸易的自由和公平化。
五、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和合作面对贸易摩擦,国际社会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吸纳中发贸易摩擦的沟通现状,有针对性地解决难题,以更好地促进贸易和协同发展。
1.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在贸易领域,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分歧十分深刻,特朗普政府摆出霸道、无理和打压中国的姿态,严重影响两国经济发展。
针对此类摩擦,中国采取了倡议“一带一路”、加强利用境外市场、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和保护国家对外贸易利益。
2.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摩擦近年来,印度对于来自中国的进口货物采取了很多限制措施,为打破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开展各种营销活动,积极搜集市场情报,推动中国企业与印度本土企业合作,实现国际贸易的互利共赢。
3.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摩擦巴西对从中国进口的许多产品实行数量限制或征收高额关税,中国进行了多项积极措施来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包括促进进口优质产品、优化贸易结构,并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截止2010年我国已经超越美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但中国对外贸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自1978年以来,每年两位数的递增速度让世界震惊同时中国也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比起庞大的对外贸易数量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原有的以及新的贸易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贸易摩擦应对等。
1.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大。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中国的对外进出口从1978年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22072.7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总值更达到29727.62亿美元,再创新高。
2.经贸格局发生了变化,但实质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
以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加上香港的转口贸易,对美贸易占到中国总贸易的25%以上)为例。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尽管数量巨大,但是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
在2009年中美两国的贸易结构中,在前十位产品中,有一半产品为玩具、服装和箱包等。
而电机、电气、音响设备及其零附件为美国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进口总额为729.45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24.6%。
整体而言,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这些商品的特点一是技术含量不高,二是市场替代性较强,三是消费弹性小。
调查可以发现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前八大类商品都具有替代性强。
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市场主要有三个,一是北美自由贸易区里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加拿大和墨西哥靠近美国,享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殊优惠政策;二是欧盟和日本等传统制造业强国,其产品技术含量高,熟悉美国市场环境,竞争力不容质疑;三是东盟和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他们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与中国出口商品存在竞争性和替代性。
另外,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得也很快,开始和中国争夺相关产品的出口市场。
单从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信类产品出口份额在上升。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及对策一、形势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重要一环。
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3.9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12.29万亿元,进口11.62万亿元。
然而,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频发,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很大压力和挑战。
此外,COVID-19疫情的爆发也致使全球贸易大幅下滑,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新的冲击。
二、进出口结构变化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方面,我国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对原煤、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进口量不断上升,同时出口产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制造业产品转移;另一方面,我国对出口市场的依赖度逐步降低,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不断增长。
三、应对措施面对国际贸易形势的挑战和变化,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1.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投资、科技合作,推进中等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
3.加强国内市场建设,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扶持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推动内需稳定增长。
4.深化自贸区改革,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国际优质资源进入我国市场。
5.加强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理能力,提高外贸经济抗风险能力。
规范市场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海关反制措施执行。
同时,加大对我国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中国对外贸易形势严峻,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扩大内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和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五篇范文]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bac5d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0.png)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五篇范文]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描述,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最后就如何改善我国贸易现状提出对策。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内部问题外部问题对策1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
从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
在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消耗、高投入、高依赖、低收益的现状。
而且由于美国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一系列冲击,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而临着一些新的突出问题与隐患。
而对这些问题和隐患,该如何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维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一个重要课题。
2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内部问题2.1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产品的整体层次较低,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即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种情况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从贸易总额上体现出的贸易利润,其实并没有数据反映的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增加数量来扩大利润,就会导致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
在此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下降又会导致利润的下降,这样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出现,短期贸易中即使可以获得一定利润,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还是危险的。
这是因为在长期进程中,如果竞争对手有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就会彻底消除我国贸易竞争优势,这会损害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2从产业结构理论与贸易机构来看近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与我国贸易结构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对外贸易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且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31.5万亿人民币,较上年增长3.4%。
贸易结构方面,中国的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产品以原材料、机电设备和高技术产品为主。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增加,贸易争端频发,这对中国的出口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
其次,中国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强,对外贸易需求需要更多关注中高端产品。
再者,国际市场对于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的要求提高,中国在加强环境和劳工保护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积极拥抱全球化,加强多边贸易合作。
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通过加入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建立开放、透明、包容的贸易体系。
其次,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向中高端产品升级,以适应消费升级和国内经济转型的需求。
再者,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和落实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
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实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保护,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和形象。
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减少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中国应进一步减少关税、非关税壁垒,简化贸易审批手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提升中国的贸易环境。
同时,中国可以推动贸易多元化,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以减少对传统贸易伙伴的依赖。
我国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我国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一、我国贸易摩擦现状1、我国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增幅加大,案件涉及的金额有所增加2、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已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制裁的国家和地区只有2个,即欧共体和美国;20世纪80年代,指控我国出口商品倾销的国家和地区增为7个,主要集中在欧共体、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到了90年代,这一数字急剧上升到了近40,除了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韩国、智利、乌拉圭等都纷纷加入指控我国出口商品倾销的行列;2005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29起,占案件总数的66%。
3、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不断扩大二、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1、从我国内部经济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2)企业盲目生产,出口秩序混乱,对外低价竞争。
为了争夺国外市场,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各自为政,不顾整体利益,多头对外,出口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相互压价,以低价销售的手段扩大销售量和占有市场,而大量出口企业的竞争压价,造成出口价格的连续降低,给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留下了低价倾销的印象。
(3)国内技术标准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差异引发贸易摩擦。
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底子薄等原因,我国的技术仍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国际上现行的技术标准是由发达国家制定和主宰的,而我国只有40%左右的国家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这种差距势必造成我国出口企业按照国内标准生产的产品很难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从而增大了贸易摩擦的几率。
2、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贸易自由化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冲突加剧了贸易摩擦。
经济民族主义是从一国经济利益出发,强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其在对外贸易政策中的表现是关税和非关税保护主义。
近年来世界经济体都发生经济衰退或增长速度缓慢,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各国争夺市场的竞争白热化,经济民族主义大势抬头,各种新贸易保护主义相继产生,左右着政府贸易政策的制定。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
然而,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总结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们来看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现状。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增长3.4%。
但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新的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减弱导致出口下滑;另一方面,国际保护主义倾向增强,贸易摩擦频发,进出口环境不稳定。
这些都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针对当前的形势,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
首先,我国可以继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这对于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非常重要。
同时,我国还应加大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除了传统的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我们还应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如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地区。
这样可以减少对其中一市场的依赖风险,提高对外贸易的稳定性。
其次,我国可以加强贸易便利化措施,提高贸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例如,简化进出口手续,提高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等。
这样可以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具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应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自由化程度。
此外,我国应加强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和持续。
当前的国际贸易体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国要积极履行国际贸易规则制定者的责任,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和完善。
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
最后,我国还应加强国内消费需求的培育和引导,加快培育内需市场,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通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民众消费环境,增加消费能力和需求,可以实现我国在全球市场上的贸易平衡。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

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强化风险评估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
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市场信息、政策 法规变化等,及时发现潜在的贸易摩擦 风险。
VS
强化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
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团队,对贸易摩擦风 险进行全面、深入评估,为政府和企业提 供决策依据。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出口秩序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企业出口行为 ,防止恶意竞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
加强出口监管
加大对出口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 违法行为,维护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
推动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贸易 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国际贸易秩序的健康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措施增多。
多样化领域
贸易摩擦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从传统的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知 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拓展。
全球化背景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纷纷 加强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作为世界 第二大贸易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压 力加大。Biblioteka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主要领域和国家
主要领域
贸易摩擦主要涉及钢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领域,这些领域是中国出口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贸易伙伴采取限制措施的重点对象。
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提升贸易摩擦应对能力
1 2 3
人才培养
加强高校、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对国际贸易人才 的培养,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国际视野。
实践锻炼
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国际贸易人才在实际 工作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提高应对贸易摩擦 的实战能力。
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势与对策分析

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势与对策分析在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对这一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一、形势分析自2018年以来,全球范围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特别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大挑战。
美国政府频繁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征关税、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等举措,对中国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除了美国之外,一些其他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的出口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需求不足,也给中国对外开放带来了困难。
1.2 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在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是贸易壁垒增加,市场准入受限,产品出口难以实现多样化和降低成本,影响了中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中国出口面临着市场萎缩和订单减少的困境。
国际投资流动性下降,对中国吸引外资、扩大外贸形成了压力。
最后是自身转型升级艰难,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中国对外开放也面临着诸多机遇。
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大国,参与国际分工深度增强,以谋求市场与资源优势的不断扩张和互补。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和商品贸易国,仍然具备丰富的劳动力、高效的生产能力和强大的产业链优势,有望在国际市场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二、对策分析2.1 优化外贸环境,扩大市场准入中国应继续优化外贸环境,降低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准入,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为中国产品打开更多市场。
在国内方面,持续完善内部环境,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引导国内企业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竞争力产品。
2.2 多元化出口市场,拓展国际贸易中国应鼓励企业多元化出口市场,减少对某一特定市场的依赖,拓展国际贸易渠道。
在东盟、非洲、拉美等市场,中国应加大对其的开拓,扩大中国产品在这些市场的份额。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
一、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问题1.贸易逆差问题近年来,我国的贸易逆差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为421.5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5%。
而且,逆差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对部分商品的进口依赖较大,而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竞争力下降,导致贸易逆差难以有效缩减。
2.贸易壁垒问题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部分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包括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壁垒等,限制我国产品的进入,给我国出口造成一定的困难。
美国近年来频频对我国产品加征关税,给我国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3.贸易结构问题我国的贸易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品为主,而且对原材料和能源的进口依赖性较大。
这种贸易结构导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并且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造成贸易不稳定,难以实现贸易平衡。
4.贸易规则问题国际贸易规则是国际贸易活动的基础,但是由于国际贸易规则不够完善和透明,导致我国的国际贸易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如WTO的多边谈判陷入僵局,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缓慢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5.贸易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中,贸易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物流、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
我国在贸易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包括跨境支付不便、物流成本较高、市场准入不畅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二、应对策略探讨1.优化贸易结构为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我国应调整贸易结构,加大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出口比重,提升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实现贸易平衡。
2.加强贸易保护在面对贸易壁垒问题时,我国应该采取坚定有力的措施,通过国际多边和双边贸易规则的机制,争取更大的贸易利益,维护国家的贸易权益,促进公平贸易。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分析与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分析与对策探讨1. 引言1.1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摩擦局势。
国际贸易摩擦是指各国在经济合作中因利益分歧、政治纷争或竞争等因素而产生的贸易争端和争议。
当前,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之间发生了一系列贸易争端,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给我国的出口导向经济和对外贸易带来了严峻挑战。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不容忽视。
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既是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考验。
如何有效化解和抵御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需要审慎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寻找有效措施应对挑战,促进贸易合作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2. 正文2.1 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1. 外部环境变化: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导致我国出口受到冲击。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2. 贸易逆差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导致国际贸易伙伴对我国出口产生不满,引发贸易争端和摩擦。
3. 技术壁垒: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形成了技术垄断和壁垒,我国在这些领域遭遇技术封锁和限制,导致贸易摩擦升级。
4. 贸易规则不平等:国际贸易体制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规则和制度,对我国出口造成阻碍,加剧了贸易摩擦的发展。
5. 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的变化和影响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导致我国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和挑战。
以上是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为了有效化解贸易摩擦,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和策略来保护自身利益并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
2.2 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第一,加强外贸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

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外贸易摩擦问题也愈发严重。
对外贸易摩擦是指出口和进口国在商品、服务、投资、技术等领域发生的各种争端和纠纷,主要表现为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如何应对对外贸易摩擦问题,已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对外贸易摩擦的现状当前,全球对外贸易摩擦问题尤其突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波动剧烈,各国受到的经济压力也加大。
不少国家对外贸易披露了更强的敌对心理,普遍采取一系列的贸易措施对本国企业进行保护,希望借此缓解国内的经济问题。
2.贸易逆差加剧:不少国家出口的产品价格上涨,国内外企业价格差距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贸易逆差加剧,加大了对外立场的敌态。
因此,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很难改变当前的贸易逆差形势。
3.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随着国际贸易规则日益完善,贸易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各国之间在贸易政策、保护自身利益等方面的分歧开始渐渐明显,相互关系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的环境显得更加复杂,对外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
二、对外贸易摩擦的对策针对当前对外贸易摩擦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利益和稳定和相互关系的团结。
1.营造平等贸易环境。
我国主要应对途径既是积极推动自由贸易进程,促进平等、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
同时,应当依据独立的法规和条款,解决贸易纠纷,确保我国在国际贸易环境下的公平竞争。
2.调整出口对下游产业依赖。
首先要解决技术问题,快速推进创新、升级以及节能降耗。
其次,出口企业对下游产业依赖过度,有必要促进国内品牌及科技对出口品质的较高要求。
3.强化贸易品牌和质量认证。
加强贸易品牌的建设是对贸易保护主义有力的反击手段之一。
我国应该加大对商品质量和商标保护方面的进一步投入,加快现代化的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
4.主动参与贸易义务。
我国应积极加入国际贸易规则机构,不断扩大参与贸易活动的领域,同时推动市场开放,促进贸易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中国对外贸易及所面临的摩擦的现状
中国正处于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与令人注目的成绩相伴随的是日益严峻的贸易环境和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
目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进程放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贸易摩擦呈现出进一步加剧之势。
下面是一组来自权威机构的统计数字:
1980—1989年,我国被外国投诉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倾销共65起,占国际反倾销总数1388起的4.7%。
1990—1999年,我国被国外投诉倾销共308起,占国际反倾销总数2321起的13.3%。
2000年—2009年,我国被投诉反倾销586起,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2225起的26.3%,其中,仅2005年—2009年,我国被投诉反倾销338起,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974起的34.7%。
2003年-2012年9月,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58起,涉案金额684亿美元。
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以上数字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可谓迅猛增多,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变成世界贸易摩擦大国。
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及被施加反倾销措施的数量居世贸组织各成员国之首,中国是现行反倾销措施的最大的受害国。
特别是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遭遇各国加强自我保护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特保案的案件数量、金额、涉案产品的品种呈大幅扩大的趋势。
二、贸易摩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一)关于反倾销摩擦
根据世贸反倾销的规定:一国出口商品的出口价低于其成本价,或低于国际市场售价,则构成倾销。
然而欧美国家不是依据世贸关于倾销判定的一般规则,而是基于“替代国政策”这一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判定的特殊规则,对中国出口商品倾销与否作出裁定的。
在替代国政策下,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平的成本和价格,由于受国家干预,不反映真实的市场价值,不能被用来作为判断倾销的依据。
而是另外找一个市场经济第三国(替代国)的价格,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品倾销与否的判断依据。
欧美国家基于这个政策对中国出口商品倾销与否做出的裁定,很多情况下是有失公允的,因为他们经常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作为中国的替代国,人为地夸大了中国出口商品的倾销幅度。
欧美国家反倾销法的另一个显著的不公正之处当属“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定”问题了。
尽管入世以来中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欧美国家以种种苛刻的理由,一直未在总体上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实际上欧美国家利用论文联盟,使其成为限制中国的手段,事实上导致了对中国企业的不公正待遇。
(二)关于“特保”引发的摩擦
“特殊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所允许的对市场进入的限制,根据这一条款,但特定产品的进口增加对成员国国内工业造成严重损害和损害威胁时,进口国可以对其征收临时关税或数量限制。
中国在入世时签署了特别限制条款,据其规定,世贸成员国有权以“造成市场混乱”为由,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2009年4月,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
经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为中国轮胎进口扰乱美国市场,随后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限制性关税。
对从中国进口轮胎湿湿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30%,第三年25%。
但美国对中国轮胎的设限,并没有完全遵循世贸规则的相关规定,世贸组织要求特保措
施的启动,不仅要证明进口增长,还要证明在增长的前提下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存在市场扰乱,并威胁、阻碍了贸易的有序发展。
美国此次对中国出口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是违背承诺、违背规则、违背事实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首先,中国输美轮胎与美国国产轮胎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美国国产轮胎主要是原装轮胎,中国输美轮胎主要是替换轮胎,他们是不同用途的产品,中国轮胎出口美国不是美国轮胎也受损的直接原因。
事实上,美国轮胎行业的萧条由来已久,主要是由于其产业处于结构调整时期,而金融危机又加剧了行业的重组,造成部分轮胎生产企业关闭和工人失业。
对中国轮胎实施特保措施是美国政府屈服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所致,这种做法背离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避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国际共识,并对两国利益都造成了损害。
此外,美国政府是在缺乏事实的情况下作出上述加征关税的决定,是有违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的。
(三)技术性贸易摩擦分析
2002年以来,中国71%的企业和39%的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损失金额达到总贸易额的17%,成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技术贸易摩擦频发,其中重要的因素是由于中国自身的原因,即中国现行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发达国家的标准有差距。
中国在技术标准研制、环境控制、检验、检疫和认证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技术标准和坏境标准也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手段。
三、关于应对贸易摩擦挑战的思考
贸易摩擦的增加是一个国家在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贸易摩擦将成为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的急剧增加,必然与其他国家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是一种“合理对撞”。
该如何应对这一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以为:
第一,处理贸易摩擦,我们首先要树立规则意识。
对内,我们应努力加强商、协会职能,制定商协会法,确立商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以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的规范贸易;对外,不仅要在既定的规则下解决已发生的贸易争端,而且应积极参与制定规则、改进国际贸易规则。
从规则上消除对我国出口不利的根源,从源头上降低贸易摩擦的风险。
变被动为主动,变后期应对为前期预防。
第二,处理贸易摩擦,不仅需要政治智慧,更需要专业精神。
为此,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平常心:一是认识到贸易摩擦的发生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常态,不抱怨,更不害怕。
态度上既不轻视怠慢,又不把危害无限夸大。
二是对付贸易摩擦要有一个常态的相对成熟稳定而又专业的应对机制。
对政府来说,要提高利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也是执政能力的体现。
政府应加强培育对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强化国际贸易谈判与交涉作用,提高因应各种摩擦的主动性,并尽可能把一些可能产生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三,处理贸易摩擦,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和制度。
首先,我们应积极收集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制定我国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摩擦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大、涉及面广,各国都非常重视。
美国和许多国家都主动向国际组织和重点国家派出代表,调查研究相关组织和国家的标准、技术法论文联盟;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特别重视各国标准化和认证工作的发展动向,以便研究对策。
因此,我国应建立专门的机构,收集研究主要贸易国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特别是那些正在制订中的规则。
同时,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点的窗口作用,收集相关的信息,了解各成员政府、工商及经贸团体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规则,及早得到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信息,制定我国的应对策略。
第四、处理贸易摩擦,要求更深刻的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更缜密的企业国际化的战略,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回顾中国的外贸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过去中国走的是规模导向型道路。
这对中国外贸额的迅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以中国现在的贸易规模,如果再走这样的路子,不仅世界难以承受,而且中国自身的资源条件也难以长时间地支撑下去。
这样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效益导向型转变,就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出口企业应尽快转换现有的竞争战略及策略。
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学会运用商标、包装、公关、广告等非价格竞争手段,在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汇率上下功夫,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其实处理贸易摩擦,根本出路就在于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竞争优势的升级与转移。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全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的海外市场,降低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并达到避免反倾销调查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