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瓶子的形状、材质和用途。

2.观察不同瓶子的特点,并探索其中的原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进一步了解瓶子的形状和材质。

2. 观察不同瓶子的特点,并探索其中的原理。

教学准备:1. 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瓶等不同材质的瓶子各两个。

2. 水、沙子、石头、纸片、橡皮等小物品。

3. 用于观察和探索的实验工具,如放大镜、秤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唤起幼儿对瓶子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瓶子,如圆柱形、圆锥形、椭圆形等,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瓶子的形状。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提出问题和想法。

2. 导入课题:教师介绍本课的课题《神奇的瓶子》,告诉幼儿今天的主题是观察瓶子。

并引导幼儿思考,瓶子有什么种类?有什么用途?二、探究(20分钟)1. 观察不同材质的瓶子:教师逐个出示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瓶等不同材质的瓶子,并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外观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各种瓶子的不同之处,包括颜色、手感等。

2. 探索瓶子的原理:教师逐个提出问题,指导幼儿用观察和想象回答:“瓶子是怎么装东西的?”“瓶子的底部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瓶子的底部是的形状?”等问题。

并引导幼儿一起探讨瓶子的原理。

三、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强调不同瓶子的形状和材质有不同的用途,并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教师巩固幼儿对瓶子形状和材质的认识,询问幼儿今天学到了什么。

二、实验探索(25分钟)1. 用不同材质的瓶子进行实验:将两个同材质但不同形状的瓶子放在桌上,由幼儿选择一个瓶子并注水,然后倒扣在另一个瓶子上。

观察瓶子之间的情况并记录。

2. 分享实验结果:幼儿依次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描述水的情况,并讨论出现的现象和原理。

3. 其他实验探索:教师提供一些小物品,如沙子、石头、纸片、橡皮等,并让幼儿在不同材质的瓶子中放入这些物品,观察结果,再次分享实验结果并讨论。

小班语言教案:酸奶瓶的故事

小班语言教案:酸奶瓶的故事

小班语言教案:酸奶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和说出酸奶瓶的名称。

2.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学习爱护环境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表达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教学准备
1.酸奶瓶实物
2.故事《小瓶子的冒险》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酸奶瓶实物并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酸奶瓶”。

然后老师介绍即将要讲的故事《小瓶子的冒险》。

讲故事(15分钟)
老师讲述故事《小瓶子的冒险》,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发现酸奶瓶在回收后可以变成新的物品,从而让学生明白“垃圾也有用”。

同时,故事中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讨论故事(10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帮助学生回忆故事的情节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学习新单词(10分钟)
老师再次拿出酸奶瓶实物,让学生重复表达“酸奶瓶”这个单词,并通过游戏形式掌握新单词。

练习环节(20分钟)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将酸奶瓶装饰一下,最后展示自己的成果。

总结(5分钟)
老师请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请让家长帮助孩子们为家庭回收使用的酸奶瓶做一些环保小手工。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能够说出酸奶瓶的名称,能够理解回收利用的重要性,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酸奶瓶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通过讲述酸奶瓶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酸奶瓶、图片、卡片、故事书等。

2.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域。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展示酸奶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3.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酸奶瓶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3 角色扮演:教师选取故事中的角色,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谈论故事中的情节,提问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制作酸奶瓶:教师带领幼儿用酸奶瓶制作手工艺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环保教育: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酸奶瓶的环保意义,教育幼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4.3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酸奶瓶,并拍照记录,下次活动分享。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5.3 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5.4 评价幼儿在制作手工艺品和环保教育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5.5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6.2 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和行为,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6.3 尊重每个幼儿的表达和意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

6.4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语言,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酸奶瓶:用于展示和制作手工艺品。

7.2 图片和卡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和表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对美术作品《酸奶瓶》的添画培养与锻炼幼儿的组合能力促进幼儿组合想像力的发展活动准备1.材料:酸奶瓶图片、画笔、颜料、图画纸2.环境:布置一面墙饰――《我让塑料酸奶瓶变成了新东西》和《我编出的新故事》展示幼儿的作品3.前期经验:幼儿已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班上开展过图形组合的活动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画着一个小朋友在看着一个塑料酸奶瓶)师:你们从这幅画上看到了什么?幼:一个小孩师:还有?幼:一个酸奶瓶师:一个小朋友在看着一个塑料酸奶瓶他为什么这样看着酸奶瓶呢?原来他在想:我能把这个酸奶瓶变成什么呢?你们都来帮这位小朋友想想这个塑料酸奶瓶到底可以变成什么呢?幼儿听了没有作出回答只是双眼看着老师在观察了孩子们的表现后.我进行了分析: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没有反应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幼儿没有理解我的问题所以不能作出反应;一个是幼儿听明白了我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过此方面的经验.加之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能马上回答出来针对这种现象我调整了自己的故事讲述顺序紧接着出示了第二幅图为幼儿做扩思训练的铺垫2.教师出示第二幅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像(画面上画着小朋友坐上了用酸奶瓶改装成的“汽车”)幼:哇变成汽车了(幼儿看到图画马上有了积极的反应)师:原来这个小朋友把酸奶瓶和车轱辘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小汽车你们会把酸奶瓶变成什么呢?3.请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想像说出来并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平面制作幼1:我想把它变成飞机师:你就能把它变成飞机呢?幼1:在瓶子的两边加上两个硬纸片做成翅膀就行了这是用结构组合的方法来实现的老师与幼儿的对话目的是帮助幼儿明确怎样才能把酸奶瓶改变成自己想像的东西幼2:我要把酸奶瓶做成斑马的腿师:要做成斑马的腿做呢?幼2:用四个瓶子口在下面底在上面再安上一个身子师:斑马身上会有什么呢?才能一看就知道是斑马呢?幼2:加上一道黑一道白孩子的组合想法有些出人意料不过.她能提出这种大胆、新颖的想法.正是我们目前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所努力追求的效果她的想法似乎给了其他幼儿一些启发在后来的表述中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想法幼3:我想把酸奶瓶当成尖房顶师:什么样的房顶?房子用什么做呢?幼3:我用盒子当房子把瓶子放在上面当房顶孩子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我们在努力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如果能够鼓励幼儿用美工制作或是绘画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这样的一个成果肯定会对幼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幼4:我想把酸奶瓶做成火箭师:你打算做火箭呢?幼4:上面加个尖下面加上火就像火箭了师:你想得太棒了(我为孩子的想像不由自主地欢呼起来)幼5:我想要用好多的瓶子接起来当火车师:火车太棒了还要在车身上贴上……幼5:轱辘幼7:我要做小人师:就做成小人了呢?幼7:酸奶瓶当身子再加上头、胳膊和腿就行了这都是用结构组合的方法实现的我们千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评判幼儿的想法正是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越来越清楚地体验到只要采用适当的组合方法.就能使一个事物发生改变变成自己想像到的许多其他事物这种通过组合实现的思维发散是最为可贵的4.利用幼儿自己制作的平面图画鼓励幼儿运用图片进行自由组合并根据自己的组合简单地创编并讲述故事当幼儿用语言表述了自己想把塑料酸奶瓶所变成的东西后我请幼儿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画面接下来我把这些图画都展示在教室的墙饰上并鼓励幼儿把这些图片自由组合起来创编一个故事并讲述出来于是有的孩子把图1、图2组合在一起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妈妈一起出去玩他们坐着飞机到了很远的地方后来又坐着飞机回来了有的孩子把图1、图2、图3组合在一起讲述:明明要去奶奶家奶奶家很远明明坐了火车又坐了飞机才到了奶奶家在飞机上明明看见了云彩还有的孩子把图1、图2、图3、图4组合在一起讲述:小斑马坐着火车来到了动物园住在漂亮的房子里有一天还坐着火箭出国了……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自主地进行图片的任意组合创编出一个个故事一个幼儿的讲述又启发了其他幼儿的想像开拓了思路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新组合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幼儿大胆地突破时空限制并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去变换童话形象的位置或做童话形象的重新组合用这些再造的童话形象构造出新的童话故事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的组合能力乃至其他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汪老师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为己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了《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组合与变通能力》的“十一五”课题的研究从培养小班幼儿创新意识人手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篇小班语言活动设计及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思考和幼儿的表现即是她研究的一部分活动有一些独到的地方值得大家借鉴首先是选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既要适合幼儿当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酸奶瓶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对故事的关注而且故事内容简单人物动作和物品形象突出、单纯故事过程就是由酸奶瓶变东西过程简单线索清晰又留有一定的想像空间很适宜新小班幼儿观察、思考、想像、创新其次是教法一个好的内容能否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使孩子们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教法很重要这是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的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到开始的培养是艰难的因为新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加上在理解他人语言和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方面都还比较弱等因素誊当教师提出问题希望引发幼儿主动思考和学习并和教师展开互动时常常得不到回应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启发幼儿唤起贴近幼儿生活的已有经验开启幼儿的思维使他们知道如何去想像和创新在这个活动的开始教师并没有完整地讲述故事而是根据培养幼儿组合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的目标出发出示了一幅画面让幼儿观察并提出请幼儿帮助想想“能把塑料酸奶瓶变成什么?的问题看到幼儿半天不语的情况教师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尝试为幼儿搭建适宜的台阶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像第二幅图的出现让冥思苦想不知答案却又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幼儿恍然大悟找到了思考的路径然而巧妙的是教师并没有仅让幼儿说出变成了什么而是引导幼儿观察变的酸奶瓶是如何和其他物品组合的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就为以后幼儿有目的地想像和表达奠定了基础这个难点的突破自然地让孩子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大胆想像出飞机、火箭、斑马、火车等每一次想像教师都给予鼓励并请幼儿说清怎样使用酸奶瓶怎样组合等不断地帮助幼JL明晰自己的思路避免幼儿的想像漫无边际为幼儿展开创造活动铺路因为幼儿操作能力有限教师特意根据幼儿的想像提供了一些平面材料:如酸奶瓶图片、其他一些几何图形、彩色底纸让幼儿将自己的想像不仅用语言;还用图形拼摆组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将想像变成现实再次鼓励他们想像和创新而后;又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将自己的创作贴在墙上鼓励幼儿将小朋友的画任意组合成新的故事进行再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幼儿表达创新的兴趣幼儿争相讲述互相感染创新呈现出层出不穷的趋势非常喜人幼儿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教师不仅在教学上帮助幼儿突破了难点更在于教师活动后的思考和设计、对环境的创设给幼儿提供了想像和创造的空间让幼儿有了充分表达自我及和同伴交流的空间。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酸奶瓶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酸奶瓶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酸奶瓶的故事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的色彩概念和识字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1.酸奶瓶模型:准备一些幼儿宝宝酸奶瓶的空瓶子。

2.彩绘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故事书《酸奶瓶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酸奶瓶,了解酸奶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提问:“你们平时都喝过酸奶吗?喝酸奶会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回答。

如:“喝酸奶可以长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二、故事讲述(15分钟)1.讲述《酸奶瓶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酸奶瓶的故事。

酸奶瓶在垃圾箱里度过了很久的时间,直到有一天,一位小朋友拿着空瓶子,将它带回了家。

小朋友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给酸奶瓶洗了个澡,然后小朋友给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酸奶瓶变成了一个玩偶。

它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读故事,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小朋友还用酸奶瓶做成了花盆,种上了花草。

酸奶瓶很开心,它感觉到了自己的重要性。

它明白了一件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使用,任何物品都会有新的用途。

2.提问:-小朋友觉得酸奶瓶的故事讲了什么?(酸奶瓶可以被重新利用)-酸奶瓶在故事中变成了什么?(玩偶、花盆)三、手工活动(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位带队教师,每组给一瓶幼儿酸奶瓶和绘画工具。

2.引导幼儿围绕主题“酸奶瓶变身”,自由想象和创造,绘制属于自己的酸奶瓶形象,如小动物、彩虹等。

3.鼓励幼儿在绘制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展示和分享(15分钟)1.每组选择一位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绘制的酸奶瓶形象,并分享自己是如何想象和创作的。

2.教师引导其他幼儿对展示的作品进行欣赏和点评,并鼓励其他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五、小结(10分钟)1.教师总结幼儿的表现和作品,表扬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引导幼儿回顾故事,谈谈酸奶瓶的变化和重要性,强调每一个物品都有被重新利用的可能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酸奶杯》设计意图:在工地的游戏中,废旧的酸奶杯是最受孩子喜欢的一种的材料。

为了让孩子在游戏中更好的体验搭建酸奶杯的快乐,喜欢探索,愿意在活动中和同伴合作游戏,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借用废旧酸奶杯一物,让孩子探究酸奶杯的多种玩法,充分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其中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小狮子引出酸奶杯从而引发幼儿对酸奶杯的兴趣,认识酸奶杯,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

游戏环节主要是通过探究尝试酸奶杯可以怎样玩,集体感受两个酸奶杯怎么玩到多个酸奶杯在一起怎样玩,尝试初步合作,体验合作搭建的快乐,最后萌发小班幼儿的一个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回收利用。

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活动有层次的开展和进行,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做游戏的快乐。

目标:1.探究酸奶杯的多种玩法。

2.与同伴合作进行搭建游戏。

3.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尝试的精神。

重点:探究酸奶杯的多种玩法。

难点:尝试利用平铺,垒高等方式进行搭建。

准备:酸奶杯,照片。

过程:一、小狮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一)认识酸奶杯。

二、和酸奶杯做游戏(一)两个酸奶杯的玩法1.两个酸奶杯放在地上可以怎么玩?(二)多个酸奶杯的玩法多个酸奶杯放在一起可以怎样玩?三、尝试合作搭建游戏。

(一)小狮子迷路了,它不记得回家的路长什么样了,它想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找到回家的路。

还给你们准备了线索哦!(二)幼儿根据线索分组搭建(鼓励幼儿合作完成)小组一:引导幼儿把酸奶杯摆放一排,一个挨着一个。

小组二:引导幼儿把酸奶杯摆放两排,或直直的或弯弯的。

小组三:引导幼儿将酸奶杯口朝下叠高搭建。

(三)送小狮子回家,获得礼物。

四、探索新玩法,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一)认识其他可搭建的废旧材料。

(二)回教室继续搭建。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知酸奶瓶的外观特征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1. 酸奶瓶若干个,装有不同颜色的水。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音乐CD、故事书《酸奶瓶的故事》。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酸奶瓶,引导幼儿说出酸奶瓶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 故事分享:《酸奶瓶的故事》。

通过讲述酸奶瓶的旅行经历,引导幼儿了解酸奶瓶的用途和环保意义。

3. 绘画环节:发给每个幼儿一个酸奶瓶和画纸,引导幼儿用颜料在酸奶瓶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4. 歌曲欣赏:播放音乐CD,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酸奶瓶之歌》,感受欢乐的氛围。

5. 总结: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教育幼儿学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将幼儿绘制的酸奶瓶作品放在家里进行展示,鼓励幼儿向家人和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2.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垃圾处理站,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社会实践:邀请家长参与,带领幼儿到公园或者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环保行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酸奶瓶特征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绘画环节的表现,评估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环保行为表现。

4. 通过社会实践环节,观察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确保幼儿安全使用绘画材料。

3. 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进展,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七、活动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酸奶瓶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绘画指导法:引导幼儿观察酸奶瓶的特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

3. 音乐欣赏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想象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酸奶瓶的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二、活动准备:1. 酸奶瓶一个,水彩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图书。

3. 音乐CD《环保小卫士》。

三、活动过程:1. 引入:展示酸奶瓶,引导幼儿观察酸奶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讲述故事《酸奶瓶的故事》,通过图片或图书,让幼儿了解酸奶瓶的经历。

3. 讨论:故事中酸奶瓶经历了哪些事情?幼儿们认为酸奶瓶还可以做什么?4. 创意绘画:邀请幼儿用水彩笔、颜料等绘画材料,为酸奶瓶装饰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5. 环保教育:引导幼儿认识到酸奶瓶可以回收利用,教育幼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废弃的酸奶瓶,进行环保创意活动。

2. 环境体验: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或环保设施,让幼儿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 关注幼儿在创意绘画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环保行为表现。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参与活动,培养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观念。

难点:让幼儿理解酸奶瓶的回收利用和环保意义。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的倾听和想象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3. 实践法:通过创意绘画和环保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环保的意义。

八、活动步骤:1. 引入:展示酸奶瓶,引导幼儿观察酸奶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讲述故事《酸奶瓶的故事》,通过图片或图书,让幼儿了解酸奶瓶的经历。

3. 讨论:故事中酸奶瓶经历了哪些事情?幼儿们认为酸奶瓶还可以做什么?4. 创意绘画:邀请幼儿用水彩笔、颜料等绘画材料,为酸奶瓶装饰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瓶盖变超人》教案(1)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瓶盖变超人》教案(1)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瓶盖变超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瓶盖变超人》。

通过讲述一个小瓶盖通过努力变成超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努力和坚持的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超人玩具、瓶盖、彩笔、画纸等。

2. 学具:每组一个瓶盖、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超人玩具,创设一个超人救人的情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讲述自己心中的超人。

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讲述《瓶盖变超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瓶盖努力变超人的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故事中的瓶盖为例,引导幼儿思考:瓶盖为什么能变成超人?它付出了哪些努力?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瓶盖,讨论如何让这个瓶盖变成超人,并分享讨论成果。

6. 创意画(10分钟)每个幼儿用瓶盖和彩笔,创作一幅关于“瓶盖变超人”的创意画,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瓶盖变超人》2. 内容:故事梗概:瓶盖努力变超人故事道理: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实现目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关于“瓶盖变超人”的创意画,并简单描述画中的故事。

答案示例:我画的瓶盖超人正在拯救一个掉进河里的小猫,它用强大的力量把小猫救了上来。

2. 作业要求:作品需充分发挥想象力,颜色搭配合理,故事描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实现目标。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5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5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活动1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二)情感与人格目标1.通过讲述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

2.通过穿衣比赛,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二、教学准备(一)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二)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

(三)材料准备实物投影机、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带扣的衣服三件。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儿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入课题。

1.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有谁,她在做什么。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师: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旺旺,她可能干了。

看,她来了。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说一说。

1.出示图片一:"旺旺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说些什么,我们猜一猜。

"(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勇敢地说出来)2.出示图片二、三:"旺旺可讲卫生了,你看,她在干什么?"(自己刷牙、自己洗脸)3.出示图片四:"旺旺多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

看,她现在在干什么?"(自己吃饭)"她自己吃饭吃得真干净!"(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旺旺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2.游戏"穿衣扣纽扣比赛"。

"原来小班的小朋友也这么能干。

小班语言教案:酸奶瓶的故事

小班语言教案:酸奶瓶的故事

小班语言教案:酸奶瓶的故事本教案适用于小班学生,旨在通过“酸奶瓶的故事”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正确朗读故事;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所表达的意思;3.学生能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4.学生能够通过讲述故事,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故事书、酸奶瓶、绘本图片、道具等。

学生:学生手册、酸奶瓶玩具(如果有的话)。

三、教学步骤1.引入展示酸奶瓶,并问学生们是否知道酸奶瓶是做什么用的。

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通过观察酸奶瓶的形状、特征等,了解它的用途。

2.故事阅读教师将故事《酸奶瓶的故事》读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方式,了解酸奶瓶的发明和用途。

读完后,教师可对故事中的语言和情节进行解释和讲解。

3.角色扮演教师选取故事中的几位角色(如发明家、消费者、商人等),让学生依据角色扮演其中一位,并将故事中的情节简单地表演一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表演中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问答解析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让学生简单回答一些问题,如发明酸奶瓶的人是谁?为什么要发明酸奶瓶?酸奶瓶可以用来装什么?等等。

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解析和补充,让学生对故事中的情节有更深刻的理解。

5.绘本欣赏教师将绘本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绘本中的精美图案,并通过绘本图片了解酸奶瓶的特征和使用方法。

6.课后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后安排一些相关的活动,如手工制作酸奶瓶、画酸奶瓶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酸奶瓶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学生们对酸奶瓶及其发明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成为思维灵活、创造力强的小人物。

同时,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瓶子;
2. 能够理解瓶子的用途和功能;
3. 能够观察和描述瓶子的特征。

二、教学准备:
1. 带有不同类型瓶子的图片;
2. 不同类型的瓶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出示不同类型的瓶子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瓶子,引发学生对瓶子的兴趣。

2. 研究瓶子:给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瓶子,让他们仔细观察和探索。

指导学生发现瓶子的特征,如形状、材料、大小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种类型的瓶子。

让学生围绕瓶子的特点进行讨论,然后报告给全班。

4. 整理和总结: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帮助他们整理和总结所学内容:
- 瓶子有哪些种类?
- 瓶子有什么用途?
- 瓶子有什么特征?
5. 拓展活动:让学生找一种自己喜欢的瓶子,描述它的特点。

可以画画或写文字来表达。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瓶子,了解了瓶子的用途和特征。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瓶子可以是很多种形状和材料的呢?瓶子可以装水、盛东西、瓶装饮料等,真是用途广泛。

希望同学们喜欢这节课,了解更多关于瓶子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观察和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对瓶子产生了兴趣。

分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最后的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整体上,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酸奶瓶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通过讲述和讨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酸奶瓶、图片、卡片、故事书等。

2.2 环境布置:在活动室布置一个温馨的环境,贴上与酸奶瓶相关的图片和海报,营造一个舒适的故事氛围。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酸奶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它是什么做的?它是用来做什么的?”3.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酸奶瓶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提问:“酸奶瓶的主人是谁?它为什么会离开主人?它在森林里发生了什么?”3.4 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制作酸奶瓶:教师指导幼儿用废旧材料制作酸奶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环保教育:教师向幼儿讲解环保知识,教育幼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4.3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进行环保创作。

5.1 回顾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2 评价: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

5.3 下次活动预告:教师预告下次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的期待感。

第六章:活动步骤6.1 故事回顾: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讲述的《酸奶瓶的故事》,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和角色。

6.2 观察图片:教师展示一系列与酸奶瓶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6.3 讲述故事:教师继续讲述《酸奶瓶的故事》的后续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6.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提问:“酸奶瓶在森林里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如何帮助酸奶瓶找到主人的?”6.5 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幼儿园三等奖《“酸奶盒”的故事》教育随笔

幼儿园三等奖《“酸奶盒”的故事》教育随笔

幼儿园三等奖《“酸奶盒”的故事》教育随笔引言在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教育。

本文将讲述一个幼儿园三等奖的“酸奶盒”的故事,探讨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

“酸奶盒”的来源有一天,幼儿园里举办了废物利用的比赛,每个孩子都被要求带来一个废弃物品并加以再利用。

小明带来了一个装满泥土的酸奶盒。

“酸奶盒”的故事小明解释说,他看到这个废弃的酸奶盒时,想到了种植植物。

于是,他在酸奶盒内填充了泥土,种下了一颗小树苗。

他告诉老师,只要用心呵护,这棵小树苗将会茁壮成长。

教育启示1.创新意识:小明能够将废弃的酸奶盒再利用并用于种植植物,展现了他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2.责任心:小明种下树苗后,表示愿意负责照料它,这表现出他的责任心和爱心。

3.环保教育:通过这个故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还培养了他们对废物再利用的观念。

教育随笔这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只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关爱,他们就能展现出惊人的潜能。

同时,作为教育者和家长,也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结语“酸奶盒”的故事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却值得我们深思。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小明一样,用心看待身边的一切,并从中汲取教育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添砖加瓦,让他们茁壮成长,为社会的未来贡献力量。

以上是本文《“酸奶盒”的故事》的教育随笔,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感谢阅读!。

2023年幼儿园酸奶杯教案

2023年幼儿园酸奶杯教案

2023年幼儿园酸奶杯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幼儿园酸奶杯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体会到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2、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好,吃水果,喝牛奶。

3、学说句式:“请喝杯**牛奶”吧。

活动准备:纸杯图纸、水果图、ppt及视频活动过程:一、播放画外音,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

1、“哞哞”听,谁来了?今天老师想跟你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一头牛的故事。

2、有个主人养了一头特别的牛,别的牛都吃草它可不是,看看身上的图就能知道,它吃的是什么呢?这头牛却专吃水果,除了苹果还有哪些也是水果呢?于是主人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吃水果的牛”。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

1.这是一个森林。

森林里长满了什么?(在一个长满各种水果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吃水果的牛……)2.主人每天给这只牛喂好多好吃的水果,有什么水果呀?(逐页翻:西瓜、木瓜、还有像星星一样的杨桃)3.这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突然刮起了一阵冷风)4.主人着凉了,生病了。

生病的人会怎样?(咳嗽、打喷嚏)5.除了主人,所有的邻居也都感冒了。

6.谁没有生病?(吃水果的`牛)它还在吃什么呢?(草莓)(突然,奶牛的肚子里咕噜噜咕噜噜的翻滚)怎么回事呀?(吃水果的牛竟然挤出了一杯美味的草莓牛奶。

)7.它把牛奶给生病的主人喝。

(并说:请喝杯草莓牛奶吧)(还有香蕉牛奶、苹果牛奶、菠萝牛奶、柿子牛奶、石榴牛奶等,牛每天都挤各种水果牛奶给主人喝,)主人喝了以后会怎样呢?(感冒渐渐好了)8.奶牛除了能挤草莓牛奶,还能挤什么牛奶呀?9.这些水果牛奶给谁喝了?(主人又请牛把水果牛奶送给村子里的人喝,)10.邻居们喝了牛奶后怎么样了?(都恢复了健康)11.吃水果好不好呀?有什么好处呀?(有营养)现在人们都知道了,他们都成了吃水果的人。

小班语言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小班语言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小班语言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各种瓶子、制作并欣赏环保小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学习用糨糊在瓶子上粘贴眼睛、嘴巴的技能,培养幼儿对粘贴活动的兴趣。

3.让幼儿体验变废为宝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瓶子。

2.用蜡光纸剪好的眼睛、嘴巴若干。

3.沙、小石子、糨糊。

4.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环保小制作
1.告诉幼儿这是哥哥姐姐的作品。

2.请幼儿说说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请幼儿说说废弃物成垃圾后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主要是让幼儿意识到有些废弃物还能再利用)
(二)“变戏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空瓶子,问:“这是什么?”接着出示已做好的瓶娃娃。

2.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看,瓶子变成了摇晃娃娃;听,什么声音?哦,这是个会唱歌的瓶娃娃。

小朋友想要吗?我这里有许多小朋友收集来的瓶子,我们把它变成会唱歌的瓶娃娃好吗?”
(三)幼儿制作瓶娃娃,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1.教师示范,提出要求。

(先在瓶子合理的位置贴上眼睛、嘴巴,再用沙子或小石子装入瓶子,最后拧紧瓶盖,摇晃即可。

2.幼儿制作瓶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3.玩一玩:谁的瓶娃娃唱歌最动听。

(放些音乐)。

变废为宝的酸奶瓶教案

变废为宝的酸奶瓶教案

变废为宝的酸奶瓶教案教案标题:变废为宝的酸奶瓶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了解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将废弃的酸奶瓶转化为有用的物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资源:1. 废弃的酸奶瓶2. 剪刀3. 胶水4. 彩色纸、彩笔、颜料等装饰材料5. 植物种子或小植物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废弃的酸奶瓶还能用来做什么吗?”- 鼓励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的想法。

2. 知识讲解(10分钟):- 向学生介绍一些废弃物的再利用例子,重点介绍酸奶瓶的再利用方法。

- 解释如何将酸奶瓶变废为宝,例如制作花盆、小工具盒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废弃的酸奶瓶和其他装饰材料。

-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将酸奶瓶转化为有用的物品。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设计和装饰方式,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设计理念和使用目的。

-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反馈,以促进交流和学习。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总结他们从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 提醒学生再次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物品带回家使用,并观察其实际效果和作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废品回收中心或环保展览,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3.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积极参与废品分类和再利用的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废弃物的再利用过程,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案中的延伸活动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环保视野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奶瓶的故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和表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美术作品《酸奶瓶》的添画,培养与锻炼幼儿的组合能力,促进幼儿组合想像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材料:酸奶瓶图片、画笔、颜料、图画纸。

2.环境:布置一面墙饰――《我让塑料酸奶瓶变成了新东西》和《我编出的新故事》,展示幼儿的作品。

3.前期经验:幼儿已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班上开展过图形组合的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画面上画着一个小朋友在看着一个塑料酸奶瓶。

)
师:你们从这幅画上看到了什么?
幼:一个小孩。

师:还有吗?
幼:一个酸奶瓶。

师:一个小朋友在看着一个塑料酸奶瓶。

他为什么这样看着酸奶瓶呢?原来他在想:我能把这个酸奶瓶变成什么呢?你们都来帮这位小朋友想想,这个塑料酸奶瓶到底可以变成什么呢?
幼儿听了没有作出回答,只是双眼看着老师。

在观察了孩子们
的表现后.我进行了分析: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没有反应,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幼儿没有理解我的问题,所以不能作出反应;一个是幼儿听明白了我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过此方面的经验.加之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能马上回答出来。

针对这种现象,我调整了自己的故事讲述顺序,紧接着出示了第二幅图,为幼儿做扩思训练的铺垫。

2.教师出示第二幅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像。

(画面上画着小朋友坐上了用酸奶瓶改装成的“汽车”。

) 幼:哇!变成汽车了。

(幼儿看到图画,马上有了积极的反应。

) 师:原来这个小朋友把酸奶瓶和车轱辘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小
汽车,你们会把酸奶瓶变成什么呢?
3.请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想像说出来,并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平面制作。

幼1:我想把它变成飞机。

师:你怎么就能把它变成飞机呢?
幼1:在瓶子的两边加上两个硬纸片,做成翅膀,就行了。

这是用结构组合的方法来实现的。

老师与幼儿的对话,目的是
帮助幼儿明确怎样才能把酸奶瓶改变成自己想像的东西。

幼2:我要把酸奶瓶做成斑马的腿。

师:要做成斑马的腿,怎么做呢?幼2:用四个瓶子,口在下面,底在上面,再安上一个身子。

师:斑马身上会有什么呢?怎么才能一看就知道是斑马呢?
幼2:加上一道黑一道白。

孩子的组合想法有些出人意料,不过.她能提出这种大胆、新颖的想法.正是我们目前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所努力追求的效果。

她的想法似乎给了其他幼儿一些启发,在后来的表述中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想法。

幼3:我想把酸奶瓶当成尖房顶。

师:什么样的房顶?房子用什么做呢?
幼3:我用盒子当房子,把瓶子放在上面当房顶。

孩子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我们在努力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如果能够鼓励幼儿用美工制作或是绘画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这样的一个成果肯定会对幼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4:我想把酸奶瓶做成火箭。

师:你打算怎么做火箭呢?
幼4:上面加个尖,下面加上火,就像火箭了。

师:你想得太棒了!(我为孩子的想像不由自主地欢呼起来。

) 幼5:我想要用好多的瓶子,接起来当火车。

师:火车!太棒了!还要在车身上贴上……
幼5:轱辘。

幼7:我要做小人。

师:怎么就做成小人了呢?
幼7:酸奶瓶当身子,再加上头、胳膊和腿就行了。

这都是用结构组合的方法实现的。

我们千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评判幼儿的想法,正是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越来越清楚地体验到,只要采用适当的组合方法.就能使一个事物发生改变,变成自己想像到的许多其他事物。

这种通过组合实现的思维发散,是最为可贵的。

4.利用幼儿自己制作的平面图画,鼓励幼儿运用图片进行自由组合。

并根据自己的组合简单地创编并讲述故事。

当幼儿用语言表述了自己想把塑料酸奶瓶所变成的东西后,我请幼儿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于是。

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画面。

接下来我把这些图画都展示在教室的墙饰上,并鼓励幼儿把这些图片自由组合起来,创编一个故事并讲述出来。

于是,有的孩子把图1、图2组合在一起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妈妈一起出去玩,他们坐着飞机到了很远的地方,后来又坐着飞机回来了。

有的孩子把图1、图2、图3组合在一起讲述:明明要去奶奶家,奶奶家很远,明明坐了火车,又坐了飞机才到了奶奶家,在飞机上明明看见了云彩。

还有的孩子把图1、图2、图3、图4组合在一起讲述:小斑马坐着火车来到了动物园,住在漂亮的房子里,有一天还坐着火箭出guo了……
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自主地进行图片的任意组合。

创编出一个个故事。

一个幼儿的讲述,又启发了其他幼儿的想像,开拓了思路,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新组合。

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幼儿大
胆地突破时空限制。

并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去变换童话形象的位置,或做童话形象的重新组合。

用这些再造的童话形象构造出新的童话故事。

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的组合能力乃至其他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汪老师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为己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了《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组合与变通能力》的“十一五”课题的研究,从培养小班幼儿创新意识人手,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篇小班语言活动设计及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思考和幼儿的表现即是她研究的一部分。

活动有一些独到的地方值得大家借鉴。

首先是选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既要适合幼儿当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酸奶瓶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对故事的关注。

而且故事内容简单。

人物动作和物品形象突出、单纯,故事过程就是由酸奶瓶变东西,过程简单,线索清晰,又留有一定的想像空间,很适宜新小班幼儿观察、思考、想像、创新。

其次是教法。

一个好的内容能否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使孩子们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教法很重要,这是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的。

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到。

开始的培养是艰难的,因为新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加上在理解他人语言和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方面都还比较弱等因素誊当教师提出问题希望引发幼儿主动思考和学习,并和
教师展开互动时,常常得不到回应。

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启发幼儿,唤起贴近幼儿生活的已有经验,开启幼儿的思维,使他们知道如何去想像和创新。

在这个活动的开始,教师并没有完整地讲述故事。

而是根据培养幼儿组合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的目标出发,出示了一幅画面让幼儿观察,并提出请幼儿帮助想想“能把塑料酸奶瓶变成什么?,的问题。

看到幼儿半天不语的情况,教师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尝试为幼儿搭建适宜的台阶,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像。

第二幅图的出现。

让冥思苦想不知答案却又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幼儿恍然大悟,找到了思考的路径。

然而,巧妙的是,教师并没有仅让幼儿说出变成了什么,而是引导幼儿观察怎么变的,酸奶瓶是如何和其他物品组合的,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就为以后幼儿有目的地想像和表达奠定了基础。

这个难点的突破自然地让孩子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大胆想像出飞机、火箭、斑马、火车等,每一次想像,教师都给予鼓励,并请幼儿说清怎样使用酸奶瓶,怎样组合等,不断地帮助幼JL明晰自己的思路,避免幼儿的想像漫无边际为幼儿展开创造活动铺路。

因为幼儿操作能力有限,教师特意根据幼儿的想像提供了一些平面材料:如酸奶瓶图片、其他一些几何图形、彩色底纸,让幼儿将自己的想像不仅用语言;还用图形拼摆组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将想像变成现实,再次鼓励他们想像和创新。

而后;又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将自己的创作贴在墙上。

鼓励幼儿将小朋友的画任意组合成新的故事,进行再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幼儿表达创新的兴趣。

幼儿争相讲
述,互相感染,创新呈现出层出不穷的趋势,非常喜人。

幼儿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表现。

是因为教师不仅在教学上帮助幼儿突破了难点,更在于教师活动后的思考和设计、对环境的创设,给幼儿提供了想像和创造的空间,让幼儿有了充分表达自我及和同伴交流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