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苏科版(有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B.同一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kg的棉花比1kg的石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
2.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
A.酱油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3.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与下图中最相似的是
A.西红杮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4.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毛皮
A.失去一些电子 B.得到一些电子 C.失去一些质子 D.得到一些质子
5.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到重力、摩擦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6.“高空王子”阿迪力在水平钢丝上行走时,有以下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人对钢丝的压力和钢丝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钢丝对人的支持力和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人要向右倾倒时将手中的竿子向左移;
④人要向右倾倒时将手中的竿子向右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B.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8. 立定跳远测试中,小明想: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西向东,那么地球自转的方向会影响跳远成绩吗?对此,
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向东跳有利
B .向西跳有利
C .向南或向北跳有利
D .向各个方向跳都一样
9.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两个力的方向相同.那么,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A .一定不变 B .一定改变 C .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船中,一切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此时如果一个宇航员将一个玻璃杯轻轻举到空中再松手,这个玻璃杯将
A.留在原处
B.匀速直线下掉
C.加速下掉
D.减速下掉 11.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小球A 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运动到B,这时列车正在
A .加速行驶,方向不变
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D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12.在一辆小车的车厢顶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且光滑的车厢壁刚好接触,如图所示。

则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小球只受到两个力作用且这两个力不能相互平衡 A .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B. 小车向右作匀速运动 C. 小车向右作加速运动 D. 小车向右作减速运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 ▲ ,(2)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___▲_____,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0.5 ▲ ,(4)空气密度约为1.29________▲____。

14.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 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 和C ,发现B 被排斥,C 被吸引,则 ▲ 带正电(选填“B ”或“C ”);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这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摩擦,从而带电,而带电体具有 ▲ 的性质;用手不停地捋图4中的塑料细丝,会越捋越 ▲ (选填:“蓬松”或“靠拢”),这是因为 ▲ 。

15.如图5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则甲的密度是 ▲ g/cm 3。

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 ▲ (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 ▲ 。

16.如图所示,是小亮所做“筷子提米”实验的照片,实验中,将米和杯子提起来的力是__▲__摩擦力(填滑动、滚动、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
17.小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为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在裂缝的 ▲ (同一/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从夏季到冬季,由于温度降低,该缝隙会变 ▲ (宽/窄).为便于车辆通行,裂缝内应填补 ▲ (硬度大/弹性好)的材料.
18.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 ;若将甲切去1/3,乙切去3/4,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 .
19.一体积为30dm 3
的铁球,质量为79千克,则该球是 ▲ (选填“实心”或“空心”);空心 部分的体积为 ▲ dm 3
;若在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则该球的总质量是 ▲ 。



=7.9g/cm 3
,ρ
酒精
=0.8g/cm 3
)
20. 小明家准备装修房屋,他和爸爸、妈妈一同到商店买木地板.售货员向他们宣传:硬度大的木地板质量比较好,他同时拿出A 、B 、C 三种不同品牌的木地板样品,用刀在三种木地板上刻画,然后推荐其中划痕最浅的C 品牌地板.请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影响木地板划痕深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是:① ▲ ;② ▲ .而售货员所做演示中存在的问题是: ▲ .
21.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摩擦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图象,如图(甲)所示。

刚开始时,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此时受到的摩擦力 ▲ N ;接着比较图像中A 、B 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① F A ▲ f A
② F B ▲ f B ;小梦知道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她留意到火柴的擦然就是一例,如图(乙)中所示。

火柴盒侧面已由以前的图(a )替换成图(b )的式样,这样设计的现实意义是 ▲ 。

三、解答题(共47分)
22.(6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一个重为40N 的铅球在地面上向右滚动,请在图9中画出铅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10所示,小车受到大小为60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作 用,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这个拉力.(作用点在A 点)
(3)如图所示,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

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 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滑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

v
图(乙)
图(甲)
23.(6分)一辆质量为1.5t 的汽车,当它以72km/h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3倍 (g 取10N/kg) ,求:
(1)汽车1min 内通过的路程; (2)汽车受到的支持力; (3)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24.(4分)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为8.9 kg ,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 2。

已知铜的密度是 8.9×103
kg/m 3。

求:⑴铜线的总体积为多少?⑵这捆铜线的长度为多少?
25. (4
(甲) (乙) (丙) (丁)
(1) 如图(甲),比较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总体积,说明: ▲ 。

如图(乙),图示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 。

如图(丙),用该装置探究得到的结论是: ▲ 。

如图(丁),图中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 ▲ 。

26.(6分)小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了探究 :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小军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 衡螺母向 ▲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②图2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 ▲ g ; ③如图3所示是他用量筒测合金块体积时的情景,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请指出“在量筒内装适量的水中“适量”的确切含义: ▲ ; ▲

4所示.由图像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比;
(2)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5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
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
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选填图5中“乙”、“丙”或“丁”)
27.(4分)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表二: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___▲____(选填“长“或“短”).
(2)若分别使用甲、乙两弹簧制成A、B两弹簧测力计,要求所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尽可能大一点,则所制成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大的是__▲_(选填“A”或“B”下同)测力
计,精确度较高的是___▲____测力计.
28.(7分)小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

(1)如图甲所示,图示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该错误后,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是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知识。

(甲) (乙)
(2) 如图乙所示,老师给聪明的小明提供了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和B(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且都带有拉环),并巧妙地用定滑轮改变了拉力的方向进行实验。

请你与小明一起参加探究:
①如图,当匀速拉动B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将A叠放在B上,再匀速拉动B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发现F2> F1,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关。

④小明想要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他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匀速拉动正方体A和B来测量它们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他发现“匀速拉动体积大的物体A时,所用的拉力大”,于是他认为“接触面积大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

老师指出小明的做法欠妥,请你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在步骤②的基础上,帮助小明完成以下探究: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填A和B的位置关系),再匀速拉动___▲_____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测量结束后,你将如何分析数据,判断小明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6分)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
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
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
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
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利用图丙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0.(4分)用如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图13
实验中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图中实验现象可以推断:假如物体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提醒:以下两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3) 关于该实验,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A.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前运动时,惯性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
D.通过三次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4) 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试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
B.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作用
C.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加速时木块仍保持匀速向右运动
D.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突然减速时木块会向右倾倒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6BADACB 7——12ADBACC
二、填空题:
13.(1)g (2)N (3)dm3 (4) kg/m3
14. B 吸引轻小物体蓬松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5. 1 甲 3:5
16.静筷子竖直向上
17.不同宽弹性好
18.1:1 1:2
19.空心 20 95 kg
20.刻画力量的大小地板的硬度售货员没有控制刻画力量一定
21. 0 = > 增大摩擦
三、解答题:
22.略
23.(1)1200m (2)1.5×104N (3)4.5×103N
24.(1)1000cm3(2)40m
25.(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变滑动为滚动
26.(1)①左② 34 ③合金块放进去后要能完全浸没合金块放进去后液面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正(2)丙
27. (1)①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②长(2)A A
28.(1)拉力没有沿水平方向二力平衡
(2)②在接触面越粗糙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③不能④将B叠放在A上 A 若F2<F3,则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若F2=F3或F2>F3,则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29. (1)相反;钩码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能否平衡;(3)A;能
30.(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匀速直线运动(3)B (4)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