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社会学:外国社会学史考点三
社会学:外国社会学史考点三1、名词解释客观可能性正确答案: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蕴含着文化价值,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社会科学中没有规律可言,只有具体的因果关系,规律具有必然性,具体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可能性”。
2、(江南博哥)多选社会交换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霍曼斯B.帕累托C.布劳D.默顿正确答案:A, C3、多选科层组织的基本特征是()A.权威分层、职务分等B.因公设职、专职专人C.任人唯贤、赏罚分明D.照章办事、公平无私E.公文往来、空口无凭正确答案:A, B, C, D, E4、名词解释《社会和社会》正确答案:又译《共同体和社会》,在该书中,他围绕自己提出的“社区”和“社会”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形式的、超历史的范畴体系,并根据其历史哲学思想,勾画了一条联结“社区”和“社会”的发展路线。
他在书中还指出,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对立着的时代:“社会”时代和“社区”时代,而后者为前者所取代。
5、名词解释自杀正确答案: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致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
6、名词解释准群体正确答案:即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
7、名词解释现实冲突正确答案:那些为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的对抗行动。
8、名词解释布劳正确答案:美国社会学家,布劳主要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探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问题。
结构主义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
9、名词解释萨姆纳正确答案:美国的大学中最早教授社会学的学者之一,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接受“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思想,并用来解释社会现象。
其最著名的理论为“合作对抗论”,认为合作与对抗决定着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讲授社会学课程的人。
10、名词解释《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正确答案:是米尔斯最具影响的代表作之一。
他以敏锐的眼光剖析了20世纪老中产阶级在美国的没落,以及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并描述了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的特征,在较大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中白领人士作为其成员生活于其间的生活结构草图。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简介
米尔斯 Charles Wright Mills (1916~1962)
生平: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1916年8月28日,卒于1962年3月20日。
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师从H.格斯和H.贝克尔,1941年获博士学位。
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逝世。
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
主要思想:米尔斯批判了50~60年代在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大理论”和以P.F.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的经验主义”,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学正面临着深刻的理论危机。
为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米尔斯倡导社会学的想象力,强调社会学要加强对历史的研究,加强对社会心理的研究。
他继承了K.马克思和M.韦伯的传统,深刻分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阶级、政治和权力结构。
他指出,美国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商业、军事和联邦政府的官僚组织的典型代表,广大民众的权力的丧失恰好体现出上层社会权力精英们的专横跋扈。
评价:米尔斯深受德国古典社会学理论和G.H.米德的实用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在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内颇有建树。
米尔斯的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并具有浓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主义色彩,对后来的冲突变迁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产阶级的标配变迁
中产阶级的标配变迁作者:赵宁宁来源:《世界博览》2014年第23期导语:中产阶级跟具体的收入金额数目关系其实不大,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处理生活中涉及金钱的方方面面的能力高低。
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和舆观调查网曾发起过一项名为“美国人最想回到20世纪哪个十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调查者欢迎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有18%的人表示愿意回到那个二战后消费主义、保守主义、冷战思维盛行的经济繁荣时代。
而也正是这个时代被经济学家认为是现代社会定义的所谓“中产阶级”出现的时代。
五十年代:蓬蓬裙、福特汽车和彩色电视机从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内,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上升了40%。
美国人开始无需过多工作便能享有一定的生活水准。
“男人们不管到哪都戴礼帽,打领带。
女人们的时髦服饰则是衬衣加蓬蓬裙,……1951年10月15日《我爱露西》在电视上首演,接着12月罗伊·罗杰斯,唱歌的牛仔亮相。
”这是比尔·布莱森在他的畅销书《闪亮的日子》中对那个充满新奇时代的描述。
众多的经济数据表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个中产阶级社会,这一色彩要比20年代的美国要强烈得多,也要比今天强烈得多。
也是在1951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出版了《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他首次提出“白领”和“中产阶级”的概念,并推介到了全球,并使之泛化成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社会学家迈克尔·哈林顿也认为从50年代开始,贫困已不再是多数美国人的处境,而且富人的富裕程度大大降低了。
他说,中产阶级出现的数量和速度令人吃惊。
人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处理越来越多的财富,只有买更多更好更新型号的产品。
仅1950年一年,美国新建房屋就达150万栋。
丰富的物质也带动了时尚、音乐、电影以及各种科技发明。
“新出现的或即将发明出来的东西有圆珠笔、快餐、冷冻食品、电子开罐器,大型购物中心、高速公路、超市、隐形眼镜、信用卡、微波炉已经有了,但重达七百磅。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2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2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考博参考书目:一、全球史《全球通史》(中英)两卷本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全球通史》十二卷本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吉林文史出版社《世界通史》六卷本崔连仲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六卷本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全球史》两卷本(美)本特利、齐格勒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文明史》两卷本(美)拉尔夫商务印书馆《世界文明史》十一卷本(美)威尔·杜兰特华夏出版社《世界史纲》两卷本(英)H·G·查尔斯上海世界出版社北京大学西学影印丛书——希腊史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史新全球史历史思想史。
二、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启能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流派》徐浩、侯建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西方史学名著导读》萧圣中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外国史学名著导读》赵立行复旦大学出版社《史学概论》离隆国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著作史》(美)J·W 汤普森商务印书馆《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陈启能江苏人民出版社《西方史学史》张广智复旦大学出版社《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商务印书馆《历史研究》(美)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历史哲学》(德)黑格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马克思的历史、国家和社会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德)亨利希·库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大学翻译西方历史理论系列——历史的观念译丛三、西方文明史《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中国青年出版社《西方的没落》(德)斯宾格勒上海译文出版社《西方世界的兴起》(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华夏出版社《国外文明理论研究(上、下)》(世界文明通论)姚介厚、王逢振、杨深福建教育出版社《文明衰落论: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赫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资本主义文明的衰亡》(英)锡德尼·维伯、比阿特里斯·维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通史美国通史(六卷本)刘绪贻、杨生茂人民出版社美国史新编杨生茂、陆镜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国史概通论何顺果学林出版社《美国史——从威尔逊到肯尼迪》(法)安德烈·莫鲁瓦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利坚文明论——美国文明与历史研究》何顺果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国内战史》刘祚昌人民出版社《美国史讲义》刘祚昌天津古籍出版社《美国人》(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美国历史简介、政府简介、地理简介、经济概貌(中英文)》美国大使馆文化处编译出版《美国史论文选》杨生茂天津人民出版社《美国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2)》四川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会《美国志——五十州现状》(美)尼尔·R·彼尔斯、杰里·哈格斯特洛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美国政治史《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美国政府与政治》(美)查尔斯·A。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 2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考博参考书目:一、全球史《全球通史》(中英)两卷本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全球通史》十二卷本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吉林文史出版社《世界通史》六卷本崔连仲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六卷本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全球史》两卷本(美)本特利、齐格勒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文明史》两卷本(美)拉尔夫商务印书馆《世界文明史》十一卷本(美)威尔·杜兰特华夏出版社《世界史纲》两卷本(英)H·G·查尔斯上海世界出版社北京大学西学影印丛书——希腊史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史新全球史历史思想史。
二、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启能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流派》徐浩、侯建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西方史学名著导读》萧圣中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外国史学名著导读》赵立行复旦大学出版社《史学概论》离隆国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著作史》(美)J·W 汤普森商务印书馆《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陈启能江苏人民出版社《西方史学史》张广智复旦大学出版社《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商务印书馆《历史研究》(美)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历史哲学》(德)黑格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马克思的历史、国家和社会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德)亨利希·库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大学翻译西方历史理论系列——历史的观念译丛三、西方文明史《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中国青年出版社《西方的没落》(德)斯宾格勒上海译文出版社《西方世界的兴起》(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华夏出版社《国外文明理论研究(上、下)》(世界文明通论)姚介厚、王逢振、杨深福建教育出版社《文明衰落论: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赫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资本主义文明的衰亡》(英)锡德尼·维伯、比阿特里斯·维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通史美国通史(六卷本)刘绪贻、杨生茂人民出版社美国史新编杨生茂、陆镜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国史概通论何顺果学林出版社《美国史——从威尔逊到肯尼迪》(法)安德烈·莫鲁瓦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利坚文明论——美国文明与历史研究》何顺果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国内战史》刘祚昌人民出版社《美国史讲义》刘祚昌天津古籍出版社《美国人》(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美国历史简介、政府简介、地理简介、经济概貌(中英文)》美国大使馆文化处编译出版《美国史论文选》杨生茂天津人民出版社《美国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2)》四川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会《美国志——五十州现状》(美)尼尔·R·彼尔斯、杰里·哈格斯特洛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美国政治史《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美国政府与政治》(美)查尔斯·A。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读后感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读后感白领一般衣着光鲜地出现在都市的街头,傲然行走,神情淡漠。
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涌向“高尚工作园区”;一尘不染的皮鞋踏出急促的脚步,时刻提醒着路人他们有许多工作要做,很忙;电脑、电话、传真是他们最亲密的工作伙伴;他们的竞争对手不计其数,所以他们时刻准备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为步入金领储备能量;他们公私分明,下班时间很少办公,他们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用来休闲充电,娱乐健身。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出身于白领职员家庭,以对美国社会的激进批判和权力斗争的理论分析而著称。
他站在激烈的社会批判立场上,关注美国的社会冲突和矛盾。
米尔斯从白领研究入手,探究了美国阶级关系的演变,运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形成了本书特有的分析批判立场。
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依托分析了白领阶层的社会生活,又以韦伯的科层理论为线索,分析了白领世界的社会地位、职业特征及政治态度。
米尔斯按照权力、财富和声望三个指标将白领职业者划入新中产阶级。
白领阶层中三个最大的职业团体是经理、挣工资的专业人员、推销人员和办公室的人员组成。
米尔斯在书中运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分析新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劳动把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人们又通过各自劳动表达自己的人性。
但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却使人们通过劳动表达人性日益困难,人们正在从自身中,从他人那里,从自然之中分离出来。
Mills认为白领者们是一些牺牲品式的英雄,作为小人物,从事的往往是一些并非自己本意的活动,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满足和成就感。
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在办公室或商店里他们从来不敢大声说话、和别人顶嘴、或站着不干活,他们的劳动和其生产的产品之间是异化的。
自我异化在他们身上是与劳动的异化比肩而来的。
《白领》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揭开了美国社会的真面目,打碎了旁观者对于完美美国的幻想,天堂般的社会形象不再成立,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结队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下层群众以及如无脑丧尸般茫然踟蹰的白领阶层。
2024年读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读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特点。
以中产阶级占主体,富人和穷人占比重小的分配格局。
而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中描述的中产阶级的特征是:①依附庞大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②无固定资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③靠知识与技术谋生,又稳定丰富的收入;④思想保守,但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
然而我们知道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占比重不大的橄榄型格局。
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格局的区别金字塔型。
底座庞大,塔尖细小;其中低收入者占主体,而高收入者少,中产阶级比重。
哑铃型:两头大,中间细长;其富人和穷人多,但同样的,中产阶级少倒丁字型。
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状似一块平纹的又长又宽的板子,而高收入者和超高收入者却占比重很少。
那样我们应该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呢。
我们离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多远呢。
贯彻落实____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精神和既定大政方针的迫切需要,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促进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维护社会稳定,按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
这些都是我国当前所面对的问题,换言之,我们离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中等阶层的界定标准是: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较稳定的社会群体,同时是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的社会群体。
其必备的素质是: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职业技能,富有管理经验。
同时,中等收入阶层拥有基本相近或相同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守岗敬业,文明礼貌,较强社会责任心。
三、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实现途径1.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2.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更多能产生中等收入的职业和岗位3.建立更广泛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4.加大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收入,为扩中提供基础从以上途径我们可以看出,____差距大,廉价劳动力的存在性,以及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的普及化,学历水平的高低,都时刻影响着中产阶级所占比重,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阅读书目
《西方社会学理论》阅读书目1.孔德:《论实证精神》2.斯宾塞:《社会学研究》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4.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5.迪尔凯姆(或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或《社会学方法的准则》)6.迪尔凯姆(或涂尔干):《社会分工论》7.迪尔凯姆(或涂尔干):《自杀论》8.迪尔凯姆(或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9.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或《社区与社会》)10.齐美尔(或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11.齐美尔(或西美尔):《货币哲学》12.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3.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14.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5.韦伯:《儒教与道教》(或《中国的宗教》)16.韦伯:《支配社会学》或《支配的类型》(二选一)17.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18.韦伯:《学术与政治》19.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20.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21.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22.库利:《社会过程》2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2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25.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26.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27.默顿:《科学社会学》(上下)28.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29.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30.米尔斯:《权力精英》31.达伦多夫:《现代社会冲突》32.Ralf Dahrendorf(达伦多夫).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33.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34.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35.柯林斯:《互动仪式链》3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37.George C. Homans(霍曼斯).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38.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39.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40.米德,乔治:《心灵、自我与社会》41.Herbert Blumer(布鲁默).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42.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43.Harold Garfinkel(加芬克尔).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44.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与康华德合著)45.布迪厄(或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46.布迪厄(或布尔迪厄):《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与帕斯隆合著)47.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与帕斯隆合著)48.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49.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实践感》50.Pierre Bourdieu(布迪厄).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51.吉登斯:《社会的构成》5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53.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54.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55.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56.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57.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58.福柯:《知识考古学》59.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60.福柯:《性经验史》(或《性史》)61.福柯:《疯癲与文明》62.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6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64.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或《沟通行动理论》)(2册)65.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66.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2册)67.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68.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2册)69.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3册)70.瑞泽尔:《社会的麦当劳化》71.贝克:《风险社会》72.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73.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74.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
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悖论的社会形态
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悖论的社会形态作者黄宗智发表2008年06月30日16:00:00 文章访问量 864来源: 载《领导者》,2008年6月,总第22期。
亦载《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韦伯中间阶层“旧”、“新”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美国模式摘要:中国的社会形态不应简单地套用“中产阶级”占最大多数的“美国模式”来理解,也不应等同于“无产阶级”占最大多数的古典马克思主义模式。
中国的社会实际与两大模式的关键差别在于其小资产阶级。
“旧”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农民和工商个体户,今天仍然占据中国社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至于“新”的小资产阶级,亦即“白领阶层”/“中产阶级”,在经济收入上确实远高于“旧”小资产阶级,但他们只占中国社会的较小比例。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结构中,低收入的旧小资产阶级,加上低收入的工人阶级,明显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从经济收入来考虑,中国的社会结构明显仍然是金字塔型的,而不是橄榄型的,并且将比较长时期如此,绝对不应混淆于美国模式。
但是,如果从政治意义上来考虑,中国社会则确实具有相当庞大的“中间阶层”。
正如马克思和韦伯同样指出,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分歧,新旧小资产者同样是个“中间阶层”。
在当今中国,两者合起来要占到全国从业人员的70%。
这个占70%的政治意义上的“中间阶层”,绝对不可混淆于只占15%的经济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把两者等同起来,等于是抹杀了旧小资产阶级大规模存在的现实,等于是在建构一个完全不符合中国实际的美国模式或“中产阶级”“神话”。
使用“新”、“旧”小资产阶级的范畴则既能表达两者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同,也能表达两者在政治意义上的共同。
正是小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多元性和政治不确定性;如此的不确定性可以看作弱点,也可以看作创新的机遇。
中国的社会形态既有其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美国中产阶级理论两大经典模式的一面,也与它们十分相悖。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3版重排本)章节题库-社会冲突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章社会冲突理论一、概念题1.强制性协调组合答:强制性协调组合是指一切具有权威结构的社会成员的结合形式。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起源于权威地位的缺乏,权威结构是形成冲突团体的最终原因。
在强制性协调组合中,权威地位的分配依从两分法,即各个地位或者被赋予权威,成为统治地位;或者是完全丧失权威,成为服从地位。
这样,一个强制性协调组合就由两类人构成,一类是统治者,一类是服从者,社会冲突就在他们之间产生。
强制性协调组合是对团体冲突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权威只有在这一基本单位中才呈现出清晰的分化层次。
2.辩证冲突答:辩证冲突是指冲突是辩证的一种冲突,通过产生一系列新的对抗利益而得到解决,而这些新的敌对利益是在某些条件下将产生进一步的冲突,是达伦多夫提出来的。
达伦多夫提出辩证冲突论与他的社会观及对功能主义的批评是密切联系的。
他的社会观及对功能主义的批评是辩证冲突论的理论前提。
达伦多夫的冲突论基本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冲突思想批判、吸收和改造基础上,他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冲突状态之中,并假定这种冲突因利益对抗而产生,认为利益对抗倾向于分裂为两个冲突群体,是一种辩证冲突。
3.社会冲突论答:社会冲突理论在美国是作为对结构功能理论的反思和对立物提出来的,该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一段时期里流行于美国和个别西欧国家。
社会冲突论指出社会冲突和变迁是社会的常态,不应将之视为社会的病态,并且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的积极作用,是社会思潮中激进派别的代表。
代表人物有米尔斯、科塞和达伦多夫等。
二、简答题1.简述米尔斯对白领阶层的分析。
答:米尔斯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中分析了美国社会阶级关系。
米尔斯所说的白领是指在企业家和工人中间形成的、作为缓冲带的中产阶级。
这个中产阶级已经成为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由经理、领薪水的雇员、专业职员、售货员以及各种办公室的办事员构成。
米尔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白领阶层:(1)以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为依托分析白领阶层的形成和他们的社会生活①异化理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劳动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人们通过作为一个农民、铁匠、医生或一个店员的劳动,表现出他们的人性。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47页文档
中等收入阶层
提高人口素质
促进生产力发展
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 分配格局意义重大
5.按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
构建“橄 榄型”分 配格局
2020年
◆消除三大差别 ◆民主完善、法制健全 ◆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全民素质明显提高
1.《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温家宝 《求是》4月1日
2.《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等四篇系列文章
《人民日报》 5月17日、 5月24日、 5月31日、6月7日
3.《七个怎么看》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4.《四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
(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 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
哑铃型:
两头大 中间细长
倒丁字型
(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 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
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 状似一块平放的又宽又长的 板子,而高收入者和超高收 入者则状似一根上下粗细差 不多的棍子。
(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 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
人数少 地位高 财富多 人数少 财富不多
金融保险业 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 公共管理等行业
(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职业分布
不同职业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比重
职业分类
人数(人)
所占百分比(%)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3087
31.0
专业技术人员
2504
25.2
共同 富裕
聚焦中西中产阶级论
由 于中西 发展水平不同, 界定标准 经济 从而 及 生活方式 也有所不同 在西 “ 产阶级” . 方,中 人数
众多, 是其民主政体的支柱, 但却难于掌权, 人 数明显在缩小。在中国, 这一阶层呈过渡状, 人 数不算多, 但在各阶层人数中的比重将逐渐扩
大.
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时, 就会增强他们对 社会和领导阶级的认同感, 减少社会冲突激化
“ 中产阶级” 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 中出现
关健词: 中产阶级; 阶级; 橄榄型社会; 金
字塔型
中国为例: 目前,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 经济发展 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也明 显的高于我国, 这是勿庸置疑的。那么, 美国的 戈分标准就不能应用于中国。 U 有消息指出, 国家
统计局公布了一份最新调查结论 : “ 年收入 6 万 元至 50 万元, 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人群
二战以后, 在科技革命的影响下, 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尤其在经 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 实力更是遥遥领先于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一
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面对无产阶级出现的新特
体年家庭收人( 以家庭平均人口3 人计算) 的标
准。 虽然后来统计局公开表示未公布过相关数 ” 据, 其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无法评价, 但中西 划分标准有别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中产阶级” “ 是不能一刀切的,必须结合各国的具体国情区 别看待。 三、 生活方式 由于有了经济能力的保障,中西 “ 中产阶
治管理的内心渴求。各个国家的“ 中产阶级” 都 可以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
1951 年,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 斯在《 白领— 美国的中产阶级》 一书中把“ 中 产阶级” 的概念推介到了全球, 并使之泛化成一 个全球性的话题。“ 中产阶级” 称谓不一, 又常
论中产阶级的消费主义精神——读《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后
18 7・
塞亟渔
论中产阶级的消费主义精神
读《 白领—— 美国的 中产 阶级》 后
王 卓梅 周海霞 鲍情 圆
摘 要 :本文通过对 中国中产阶级 消费行为的分析 , 费主义。 中国中产 阶级 适 得 应 中 国 国情 需要 出现 了 必 需性 的奢 侈 品 或 奢 侈 性 的 必 需 品 的 消 费特 征 。 关键词 :中产阶级 ; 地位 恐慌 ; 消费主义 ; 消费文化 中图 分 类 号 :9 C1 文 献 标识 码 : A
一
文 章 编 号 :0 6—0 6 2 1 O O 7 0 10 2 X(0 1)2一 1 8— 2
问题 的 提 出 “ 白领阶层 ” 2 世纪最后 的二 十年 中在中国出现 的的特 殊社会 阶 是 ( 】 层 。他们在中国人 口中数量虽然不多 , 然而他们是一个全新 的、 颇具典 型 代 表 的社 会 阶层 。 中国中产阶级 , 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果 , 是 也标 志了社会逐渐走 向了成 熟 。“白领 阶层 ” 多 数 年 龄 介 于 2 大 0—4 O岁 之 间 , 过 良好 的 教 育 从 而 受 可 以以自己的知识作为“ 软资本” 来进行市场竞争 , 进而获得竞争优势取 得财富收入。他们 职业 、 生活方式对 肖费观念 , 生了很大 的影 响。中产 产 阶级作为新的阶层追求一种全新 的生 活方式 , 渴望 拥有私人 的独特 的生 活文化空间。中产 阶级是或必将是“ 消费社会 的最 主要的群体” 。 二、 消费社会学的理论前沿 从米尔斯( 国) 齐美尔 ( 美 、 德国 ) 布迪厄 ( 国 ) 、 法 到福赛 尔 ( 国) 美 、 鲍德里亚 ( 法国) 对中产阶级的消费及其生活 品味 的阐述 中, 我们 了解生 活在消费社会的西方 中产 阶级的消费主义精神。 美 国 社 会学 家 米 尔 斯 指 出 , 新 中产 阶 级 在 经 济 地 位 上 是 工 资 劳 动 “ 者 , 雇 员 阶层 , 没有 独 立 的 财 产 , 且 “ 客 观地 位 上 , 们 看 到 白领 是 并 并 在 我 太众在结构中的地位和普通工人越来越相似 , 两者都没有财产 , 收入也越 来越接近 , 白领 区别 于普通工人的所有地位因素 , 使 如今都无可挽 回地 削 弱 了。’ ”进而 , 米尔斯认为 , 中产阶级 和普通的工 人在雇佣地 位上虽然 新 致, 但在意识 上中产 阶级并不认同于普通 工人 阶级 , 中产阶级在心理感 受与经济地位上 出现 了不一致的情况。出于对地位 的恐慌导致 白领 阶层 “ 位 消 费 ” 因此 , 于 社 会 中 间层 的 中 产 阶 层 对 于 时 尚有 非 常 强 烈 的 地 。 处
白领是什么意思
白领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是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又称白领阶层。
读音:bái lǐng
解析:白领一指有较高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与蓝领对应,白领一般都有稳定收入,二指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政府公务人员等,他们工作时多穿白色衬衫。
出处:最先在世界上叫响白领,是美国已故学者米尔斯。
1951年,他出版的第一部成名作就叫《白领》。
他根据战后欧美社会结构的变化,宣告:一个新生的中产阶级已经悄然降临世界,其突出象征便是“白领”(WhiteCollar)。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白领一般衣着光鲜地出现在都市的街头,傲然行走,神情淡漠。
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涌向“高尚工作园区”;一尘不染的皮鞋踏出急促的脚步,时刻提醒着路人他们有许多工作要做,很忙;电脑、电话、传真是他们最亲密的工作伙伴;他们的竞争对手不计其数,所以他们时刻准备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为步入金领储备能量;他们公私分明,下班时间很少办公,他们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用来休闲充电,娱乐健身。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出身于白领职员家庭,以对美国社会的激进批判和权力斗争的理论分析而著称。
他站在激烈的社会批判立场上,关注美国的社会冲突和矛盾。
米尔斯从白领研究入手,探究了美国阶级关系的演变,运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形成了本书特有的分析批判立场。
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依托分析了白领阶层的社会生活,又以韦伯的科层理论为线索,分析了白领世界的社会地位、职业特征及政治态度。
本书写于1951年,五十年代的美国处于二战后的经济繁荣时期。
二十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促使各社会阶级的结构、社会地位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蓬勃发展,资产垄断剥夺了老式的中产阶级个人自由的基础——资产所有权,剥夺了他们赖以自立的手段,因此也就改变了老式中产阶级的人生计划和心理。
随之而来的是白领阶层队伍的迅速扩大。
米尔斯按职业界定的方法将农场主、小商人和自由职业者归为老式中产阶级。
美国中产阶级的形成是其19世纪自由经济发展的产物,他们改变了旧的生活方式,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将中产阶级从旧社会中分离出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农场主为代表的老式中产阶级,由早期私有财产的占有者,逐步转变成为美国工业化发展中的利益受损者。
美国在经济发展之初,依靠农产品出口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伴随着国内人口稳定,国外市场缩小,先进技术推广,农产品过剩与工业原料的缺乏形成鲜明对比。
到了20世纪30年代,“生产过剩危机”尤为突出,许多人因无法成为所有者或看不到升至完全所有者的机会而离开了农村,走进城市。
研究社会结构的作品
研究社会结构的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乡土中国》:费孝通的代表作,基于其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中国社会结构。
书中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就是在这本书中提出和论证的。
《社会的构成》:安东尼·吉登斯的作品,他在该书中确立了“结构二重性”理论,即社会结构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又是行动得以建立的桥梁和中介。
这本书打破了以往的二元方法论,对社会结构的理解提出了全新的视角。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米尔斯的代表作,书中详细研究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构成、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理解美国社会结构具有重要价值。
《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达伦多夫的代表作,他在该书中详细分析了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对于理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也是安东尼·吉登斯的作品,他在该书中深入探讨了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
此外,还有《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历史与阶级意识》、《保卫马克思》、《结构人类学》、《原始人的心智》、《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单向度的人》等多部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结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以上只是部分研究社会结构的作品,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秀作品值得一读。
这些作品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结构、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结构功能论社会学和其他主流社会学的发展,把“冲突”当作建立社会秩序的不正常现象,并当做一种消极因素加以忽视。
从50年代起,随着帕森斯功能论社会学势力的减弱,以及欧洲各种社会学思潮在美国的影响的扩大,再加上美国本土社会学家对美国社会学发展史的不断反思,以科塞和达伦多夫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分别提出了新的冲突理论,为美国社会学理论在60年代后的多元化发展和重建增添了新的活跃因素。
冲突理论可视为响应结构功能理论的一种发展。
但必须指出的是,冲突理论也有其他根源,和马克思理论和齐美尔对社会冲突的论述。
20世纪50、60年代,冲突理论与结构功能论抗衡,后来被新马克思理论所取代。
事实上,冲突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它为美国奠下更忠于马克思论述的基础。
马克思论述在社会学里吸引了广大观众。
冲突理论的基本的是:它从未能成功地与自己的结构功能理论的根源充分分离。
它更像是一种反面的结构功能论,而不似真正的社会批判理论。
但无论如何,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描述。
一、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战后美国社会以及社会思潮的发展从40年代中后期至50年代,二次大战后的美国社会经历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历史时期,是美国的黄金时代。
而进入60年代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美国社会发展开始了新的阶段。
国际方面: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东西方进入对峙的冷战状态;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兴起;欧洲和日本发展壮大,撼动着美国的霸主地位;通货膨胀加剧和工人失业日益严重,酝酿着新的资本主义危机。
国内社会矛盾尖锐:黑人运动、越战危机、民权运动、青年运动等各种运动此起彼伏。
美国面临着大动荡,对此,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反应。
全社会最一致的倾向是:抨击现实,摒弃保守主义,激烈倡导社会改良。
社会冲突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
当时,激进主义思潮成了美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激进的理论家们关注现存制度的不合理方面,关心社会的各种冲突,倡导改良甚至革命,以谋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美一线大城市的中产白领生活之比较
中美一线大城市的中产白领生活之比较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或者是进入大学任教职,或者是进入工业界做科学家或工程师,起薪5万~7万美元不等,一般工作两三年后挣到8万~10万美元,有博士学位的会挣得更多些。
留学生毕业了留在美国,年收入10万美元是很平常的收入,不过高于15万美元的就不多见了。
10万美元的收入是典型的中产阶级收入,处于中产的中间水平。
如果你浏览天涯,经常会看到这个收入段的留学生“吐槽”。
当然生活得如何没有客观标准,主要看心态,但其中折射出的中产者的财务状态却有着普遍性。
有一位网友居住在纽约皇后区,年薪10万美元,自称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他月收入9000美元,每月所得税预扣2200美元,医保自付额300美元,房屋按揭2500美元,地产税 400美元,房屋保险100美元,水电费400美元,地铁和通勤火车票共300美元,汽车月付350美元,汽车保险120美元,汽油费240美元,电话费100美元,手机费150美元,有线电视和上网费100美元,孩子校车费240美元,孩子中文课200美元。
每个月固定支出已经达到7700美元,只结余下1300美元供全家吃穿用,难怪这位移民抱怨没钱下餐馆,没钱买数码产品,日子过得“猪狗不如”。
也有夫妇都工作的,收入相对高些。
一位网友年收入16.5万美元,处于美国人前6.5%的高收入,还活得紧巴巴。
因为属于高收入,其税率较高,纳税即占到家庭收入24%,其中联邦税12%,州税约5%,剩下的是社会保险税。
补充养老金又占到收入的20%,医疗保险占到4%。
这两块大支出之后就是养房养车的费用、水电煤气和交通等费用。
因为这户家庭两个人工作,需两辆汽车,在住房和子女教育上投入相对多一些,故而算下来每年也鲜有结余。
当然,他们的养老金缴费多,意味着退休后有更好的保障。
以上两例“吐槽”表明,无论生活在哪里,无论收入多寡,没有额外收入,没有家底的第一代移民的日常生活大概如此:收支相抵,需要量入为出地生活。
第七讲 冲突论——米尔斯
• 精英的教育经历 • 私立学校(男子预备学校、女子寄宿学校)——常青
藤名校的俱乐部——大城市的绅士俱乐部
• 收集资料的方法 • 例子:对1900年、1925年和1950年三代富豪共275人名
单的选取与搜集
• 三、社会学的想象力
• 《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 • “人们只有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 一起认识,才能真正地理解它们。然而,人们一般不是 根据历史的变迁与制度的冲突来确定他们所遭受的困扰。 他们一般不将自己所享受的幸福生活归因于他们所处社 会的大规模起伏变动。因为他们对自身生活模式与世界 历史的潮流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几乎一无所知,普通人 往往不知道这种联系对于他们将要变成的那种类型的人, 对于他们或许要参与其中的构建历史的过程意味着什么。 那些对领会人与社会之间,个人生活与历史之间,自我 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或缺的心智方面的品质,他 们并不具备。他们不能通过诸如控制通常在其身后发生 的结构性变迁的方式,处理好那些个人的困扰。”(米 尔斯,2001:1-2,《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
第四讲 冲突论——赖特· 米尔斯
主要内容
• 一、异化与科层制 • 二、权力精英 • 三、社会学的想象力 •
赖特· 米尔斯(C. Wright Mills,1916-1962)
• 米尔斯在美国德克萨斯出生长大, 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渉 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 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50年代 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一举成名,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 学社会学系。1962年因心脏病逝 世于纽约,年仅46岁。代表作有 《社会学的想象力》、《白领》、 《权力精英》等。
•
•
“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 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 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 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 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我想要描 述的正是这种品质,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会被记者 和学者,艺术家和公众,科学家和编 辑们所逐渐期待,可以称之为社会学 的想象力。”(米尔斯,2001:3)
浅述美国的中产阶级与中国的中产阶层
民主意识 和群体利益 冲突意识 ,但 目前阶段他们仍希望维持社 会的稳定 和支持渐进 的改革策略 。 虽然我国的中产 阶层一 直在稳 步扩 张 , 但其在 我 国总人 口中所 占比例仍然较低。 中国社会 目前还是以农 民和工人 占绝 大多数 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 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 一个相 当长的时期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二 、 中 国 的 中 产 阶 层
“ 阶级 ”一词在我 国人们 的记忆 总是与残 酷 的政 治运动 相关联 。阶 级表 明的是一 种以资源占有关系为基础的结构位置 。“ 中 国的中产阶级” 并非指 马克思 主义 旧所有 制关系上的阶级 ,而是指社会上具 有相近 的 自 我评价 、生活方式 、价值 取 向、心理 特征 的一个 群体或 一个社会 阶层 。 所 以,我 国的 “ 中产 ”更恰当 的描述应该是 中产 阶层 。 收入水平是划分 中产 阶层 的重要指标 ,国内学者尤其倾 向于采取收 入指标进行 中产 阶层分类 ,然而 ,至今 为止 ,还没有一个公认 的数字标 准 ,能确定多少收入 以上算 中产 阶层 ,但从 分类 的技术操作 角度 来说又 需要有一个分类标准 。 经济收入 的唯一 标准 是不 是 中产 阶级 ,分 此外 ,有职 业 ,文 化程 度 ,声誉和社会地位 的因素。 中产 阶级不 优秀 ,也 不是社会 的最底 层 ,
收入水平是划分中产阶层的重要指标国内学者尤其倾向于采取收入指标进行中产阶层分类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数字标准能确定多少收入以上算中产阶层但从分类的技术操作角度来说又需要有一个分类标准
浅 述 美 国 的 中产 阶级 与 中国 的 中产 阶层
刘 爽
摘 要 :本文通过 阅读米 尔斯的 《 白领 :美国的 中产阶级》 一书,对美国的中产阶级群体 的形 象及特征 作 了总结。进 而联 想到我 国的 中产 阶层 ,当前我 国的中产阶层人数还非常有限 ,且其认 同感主要取 决于收入 的高低 。中产阶层 的 出现 ,极 大地增 强了社会发展 的活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领一般衣着光鲜地出现在都市的街头,傲然行走,神情淡漠。
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涌向“高尚工作园区”;一尘不染的皮鞋踏出急促的脚步,时刻提醒着路人他们有许多工作要做,很忙;电脑、电话、传真是他们最亲密的工作伙伴;他们的竞争对手不计其数,所以他们时刻准备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为步入金领储备能量;他们公私分明,下班时间很少办公,他们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用来休闲充电,娱乐健身。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出身于白领职员家庭,以对美国社会的激进批判和权力斗争的理论分析而著称。
他站在激烈的社会批判立场上,关注美国的社会冲突和矛盾。
米尔斯从白领研究入手,探究了美国阶级关系的演变,运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形成了本书特有的分析批判立场。
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依托分析了白领阶层的社会生活,又以韦伯的科层理论为线索,分析了白领世界的社会地位、职业特征及政治态度。
本书写于1951年,五十年代的美国处于二战后的经济繁荣时期。
二十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促使各社会阶级的结构、社会地位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蓬勃发展,资产垄断剥夺了老式的中产阶级个人自由的基础——资产所有权,剥夺了他们赖以自立的手段,因此也就改变了老式中产阶级的人生计划和心理。
随之而来的是白领阶层队伍的迅速扩大。
米尔斯按职业界定的方法将农场主、小商人和自由职业者归为老式中产阶级。
美国中产阶级的形成是其19世纪自由经济发展的产物,他们改变了旧的生活方式,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将中产阶级从旧社会中分离出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农场主为代表的老式中产阶级,由早期私有财产的占有者,逐步转变成为美国工业化发展中的利益受损者。
美国在经济发展之初,依靠农产品出口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伴随着国内人口稳定,国外市场缩小,先进技术推广,农产品过剩与工业原料的缺乏形成鲜明对比。
到了20世纪30年代,“生产过剩危机”尤为突出,许多人因无法成为所有者或看不到升至完全所有者的机会而离开了农村,走进城市。
这样的资本主义发展路径,促使美国老式中产阶级逐渐没落,新中产阶级悄然兴
起。
随着工业化的蓬勃发展以及科层制的广泛应用,资产垄断剥夺了老式的中产阶级个人自由的基础——资产所有权,剥夺了他们赖以自立的手段,因此也就改变了老式中产阶级的人生计划和心理,随之而来的是白领阶层队伍的迅速扩大。
在城市,美国内战之后,随着其经济的迅猛发展,美国工业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通过工业合并,一系列大的公司或工业组织涌现,并开始住在美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
各种公司多且规模大,在资产集中化浪潮中,老式中产阶级被挤压成碎片,自然要求大量的办公室工作人员。
尤其是那些大公司的系统化管理——科层制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引进使得公司部门专业分工精细,需要大量职员多方搜集资料、撰写详细的报告和处理往返信件等,这些带动了职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工业人口逐渐超过农业人口,其中白领阶层增长速度最快。
于是,雇员国家应运而生。
米尔斯按照权力、财富和声望三个指标将白领职业者划入新中产阶级。
白领阶层中三个最大的职业团体是经理、挣工资的专业人员、推销人员和办公室的人员组成。
米尔斯在书中运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分析新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劳动把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人们又通过各自劳动表达自己的人性。
但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却使人们通过劳动表达人性日益困难,人们正在从自身中,从他人那里,从自然之中分离出来。
Mills认为白领者们是一些牺牲品式的英雄,作为小人物,从事的往往是一些并非自己本意的活动,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满足和成就感。
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在办公室或商店里他们从来不敢大声说话、和别人顶嘴、或站着不干活,他们的劳动和其生产的产品之间是异化的。
自我异化在他们身上是与劳动的异化比肩而来的。
作者认为,现代社会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售货场,在这个场域里,人格成为服务于异己者的工具,在雇员社会中,标准化的商业面孔替代了最原初自然的人性化,微笑不再是发自内心的表情,而是成为一种专业化训练和不得不为之的表现。
于是,在售货员身上便发生了自我的异化。
自我的异化:
1.人格市场化。
人的微笑、诚实和礼貌成了工作所必须培训具备的品质。
这种异化造成了其心理上的忧郁和迷乱,可能正是由于一切可变的因素太多,他们不清楚自己将向何处,他们的行为才表现的狂乱而匆忙,当然由于不知道威胁他们的东西是什么,所以他们对恐怖的反应也
是麻木的。
2. 疯狂地投向大规模地休闲活动。
他们虽然在工作中没有快乐,但是为了休闲活动,寻找真正的生活,他们必须以工作为代价换回休闲的资本。
这种工作休闲的交替活动耗尽了他们的精力,为了用钱买回周末和晚间的“快乐”,人们每天都在逐渐地出卖着他们自身。
团体和个人的权力地位一般取决于阶级、地位和职业要素。
作为收入的来源,职业和阶级地位相互联系着。
对收入是如此,对名望来说也是这样:各白领职业团体的分化是社会性的,这比起工资劳动者和企业主来说可能更加明显。
白领雇员成功地赢得社会尊敬是他们重要的阶层特征之一。
他们的心理状态往往可以认为就是要求追求名望。
白领工作比普通工作更需要动脑子而少花费体力,这已成为要求名望的一个标准的、历史性的依据;学习白领工作要求的技能所花的时间和学会这些技能的途径是白领人士要求名望的有一个重要依据;比技能的类别更重要的问题是,许多白领工作的技能是在学校而不是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的。
但是,办公室和商店的合理化动摇了靠经验和教育形成的特殊技能的基础。
雇员的训练期缩短了,也更容易替换,这不仅削弱了雇员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且降低了他的名望,使白领职位向受过较少教育的人敞开了大门,因而破坏了白领工作在受教育方面的名望。
米尔斯称白领职业者为牺牲品式的英雄,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表现在政治上的冷漠。
在米尔斯看来,对美国政治形势所作的最中肯的论断,无过于广大群众不关心政治这个事实,它如今比忠诚和造反的意义都要重大得多。
究竟这种对政治的冷漠感是如何产生的呢?究竟有哪些因素制约着今日美国的政治异化现象呢?不解释清楚为什么如今美国各阶层人民多少都存在着对政治不关心的问题,就无法理解白领阶级的政治作用。
虽然白领阶级的数量很大,但是他们的政治愿望却很麻木,原因有三个:
1.中产阶级内部分化,使得他们没有共同的忠诚和象征,也没有共同的要求和希望。
2.新中产阶级所处的美国社会结构里,新中产阶级关注的是经济利益,在他们的眼里,政治仅仅是获取并保护经济目标与实践的手段而已。
3.个人和权力中心的距离越来越大,个人开始有一种无权感。
在政治希望和政治现实之间,横亘着两大政党和联邦政府的官僚机构。
作为政治手段,它们往往好像在打击对政治有直接兴趣的人的勇气。
一个阶层人数的增长绝不意味着权力的必然增长技术上的不可或缺性决不可能意味着一个阶层会有权力。
白领工人具有更多的是幻想而不是理智,是现代人忧虑的痛苦而不是对自由的向往。
他们抑郁的社会生活方式显然不会给个人或社会带来自由和理性。
他们不可能成为“政治上的中产阶级”。
他们没有公共的地位,他们的个人地位决定着各人发展的方向,但是,作为个人,他们又不知道往何处去。
他们的社会比例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相应的政治权力。
在这个社会里,工会是谋求利益的工具。
在绝大多数的白领职业者身上体现了政治上的犬儒主义,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政治冷漠,而是追求权力的无望。
《白领》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揭开了美国社会的真面目,打碎了旁观者对于完美美国的幻想,天堂般的社会形象不再成立,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结队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下层群众以及如无脑丧尸般茫然踟蹰的白领阶层。
令人厌倦的工作,追逐在闲暇时间表现出高人一等的经济能力并从中获得满足感,模仿明星偶像的生活,空虚并对现实感到无力,感觉上升机会越来越少,在层次化的职场环境中为了升职而勾心斗角,米尔斯描述的这一切与当今中国白领社会有太多的重叠与相似。
窦文涛曾追问,为何当下的年轻人将自己归类为屌丝,以嘲弄自己为乐?我们也可以同样发问,为什么当今网络中盛行如此多的低俗文化,人们不再尊崇高雅圣洁?原因恰恰就是这一代人无力改自己生活的情境与社会体验。
就好像在六十年前的美国经历的那样,无意义的工作掩盖了生活的真正含义,一代人的灵魂正经历最无力更改的异化。
历史总是会惊人的相似,先锋者走过的路,我们还会再走一遍。
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趋利避害,借鉴别人的历史去疏通自己的前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