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5.1.2垂线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5.1.2垂线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5.1.2垂线学案一、课前自主学习: (一)填空题: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 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2.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EOD =40°,∠BOC =130°,那么射线OE 与直线AB 的位置关系是 .4.如图(2),如果想要把河水引到水池C 中可过点C 画AB 的垂线段CD ,然后沿CD 开渠,则能使所开的渠最短,这种设计的理论依据是 .5.如图(3),,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6.如图(4)将一个长方形纸片一角斜折,使顶点A 落在A ′处,BC 为折痕,BD 平分∠A′BE ,则∠CBD = .(二)选择题:7、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B 到AC 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 到AB 的垂线段是线段ACC.线段AD 是点D 到BC 的垂线段;D.线段BD 是点B 到AD 的垂线段 8.(6)如图,CA ⊥BE 于A ,AD ⊥BF 于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的余角只有∠B B. α的邻补角只有∠DAC C. ∠ACF 是α的余角 D. α与∠ACF 互补9.(7)如图,∠PQR=138°,SQ ⊥QR ,QT ⊥PQ ,则∠SQT 等于( ) A.42° B.64° C48° D.24°O ED C BAB A αF ED C B A P R TS Q A /E D CB A DC B A OED C B A (1) (2) (3) (4) (5) (6) (7) (8)10.如图(8)所示,直线EO ⊥CD ,垂足为点O ,AB 平分∠EOD ,则∠BOD 的度数为( C ) A.120° B.130° C135° D140° (三)解答题11.如图(9)所示,已知DO ⊥BO ,OA ⊥CO ,OE 是∠COD 的平分线,∠AOB=120°,求∠DOE 的度数.课前自主学习答案:1.互相垂直,有且只有,垂线段最短;2.点到直线的距离;3.垂直;4.垂线段最短;5.6,8,10,4.8;6.90°;7.C ;8.D ;9.A ;10.C ;11.30°. 课堂互动探究(1)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5.1.2《垂线》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5.1.2《垂线》教案

《垂线》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学习难点:垂线的画法学具准备:相交线模型,三角尺,量角器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预习疑难:。

2、填空:①如果∠α与∠ β互为余角,∠ α=37°,那么∠ β=。

②已知∠ 1 与∠ 2 互为余角,∠ 1 与∠ 3 互为余角,那么∠ 2 与∠ 3 的关系是。

二、探索与思考(一)垂线的定义C1、观察思考:转动相交线模型,观察两条直线所成的夹角的变化。

当夹角变化到°时,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两条直线垂直。

A O B2、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它们的交点叫D做。

3、符号表示:①如果直线 AB、CD互相垂直,记作AB⊥ CD,垂足为 O。

② 由两条直线垂直,可知四个角为直角。

记为∵AB⊥CD(已知)∴∠ AOD= 90°(垂直定义)由两条直线交角为直角,可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记为∵∠AOD=90°(已知)∴ AB⊥ CD(垂直定义)4、总结:①垂直是相交。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②垂直是一种相互关系,即a⊥ b,同时 b⊥ a③ 当提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射线与直线的垂直情况时,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5、生活中的垂直关系: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很常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二)垂线的性质一1、垂线的画法有两种:利用或者。

2、探究:完成教材 4 页探究问题。

3、垂线性质:。

4、对应练习:教材 5 页练习 1、 2(在书上完成)(一)垂线的性质二1、思考: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2、探究:上面思考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P 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已知直线 l 和直线外一点P,连接点P 到直线 l 上各点 O,A1,A2,A3,其中 PO⊥ l(我们称 PO 为点 P 到直线 l 的垂线段)。

最新人教版最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教案

最新人教版最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垂线的定义和作图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垂线的唯一性和尺规作图技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垂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旗杆的高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使用尺规作图工具作出垂线。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学生们也提出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说明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求知。但同时,我也反思自己,是否在授课过程中讲解得不够透彻,导致学生还存在疑问。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垂线这部分内容。
3.使学生理解垂线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培养其坐标几何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将垂线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垂线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垂线的定义及性质: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关系,掌握垂线的唯一性、垂直角的性质等;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作图方法,注意作图过程中尺寸的准确把握;
(3)垂线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理解垂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理解坐标系中垂线方程的推导过程,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4)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垂线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最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节,主要内容包括:

【原创】5.1.2 垂线 教案

【原创】5.1.2 垂线 教案

5.1.2 垂线【课标解读】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材分析】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特殊的用途,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后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基础,也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

【学情分析】在前面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垂直的定义和垂线的画法,也经历过将图形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此对将垂直的图形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的理解以及作垂线并不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垂线的概念及表示、垂线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测量方法.3.正确使用几何符号、几何语言,逐步熟悉一步推理的格式.数学思考:通过作图,把抽象的几何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平面模型,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问题解决:提高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几何语言能力、画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变式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爱学、会学、学会.【重点难点】重点:垂线的概念、画法和垂线的两个性质难点:垂线的画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问题1:如图,(1)∠AOC的对顶角是哪个角,这两个角的关系怎样?(2)∠AOC的邻补角有几个,是哪几个角?问题2:如图5-1-53,当∠AOC=90°时,∠AOD,∠DOB,∠BOC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怎样?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相交线的模型,演示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是如何变化的?三、实践探索,交流新知1.垂线的定义(1)如上图,直线a不动,当直线b转到什么位置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转动木条b时,它和不动的木条a互相垂直的位置有几个?(3)当a,b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三个角呢?通过模型展示及学生交流应使学生明白:当b的位置变化时,α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α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α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引导学生概括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辨析:“互相垂直”与“垂线”:“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其中一条直线必定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2.垂线的符号表示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垂直于”.如图,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AB ⊥CD,垂足为O,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3.用垂线的定义进行推理(1)如上图,你能说出由什么条件能知道AB与CD互相垂直吗?板书:∵∠BOC=90°(已知),∴AB⊥CD(垂直的定义).(2)如果AB⊥CD,那么可得到什么结论?(填空)∵AB⊥CD于点O(已知),∴________________(垂直的定义).4.课堂练习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如图,已知一条直线l,画出它的垂线:作图工具:直尺、三角板.垂线的作图方法:如图5-1-57,把直尺放在直线上,三角板的直角边紧靠直尺上面,然后移动三角板到需要画垂线的位置,画出所需垂线,最后标注字母和直角符号,直线a就是直线l的垂线.口诀:一放二靠三移四画五标学生练习画图:(1)经过直线AB上一点P,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多少条?根据垂线的画法,按照一放二靠三移四画五标的作图方法完成.(2)如图5-1-38,经过直线AB外一点P,分别在两图中画出过点P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这样的垂线分别能画出多少条?【探究3】垂线的性质由上述画图操作,师生探究,得到一个关于垂线的基本事实: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如图5-1-60,点A是直线l外一点,AB与直线l垂直,点B为垂足,点A到直线l上各点的距离长短不一,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最短的线段应该是AB.线段AB叫做点A到直线l的垂线段.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探究4】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5-1-39,线段AB 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思考:在体育课中,怎样正确量出跳远的成绩?四、开放训练,体现应用例1 ①直线AB垂直于CD,垂足为O,则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记作______,此时,∠AOD=∠______=∠______=∠______=90°.②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垂线.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例2 如图,分别过点P作AB的垂线例3 如图,过点P作AB的垂线.例4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地开往B地,M,N是分别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例5①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Q点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AB上分别画出点P和点Q的位置;②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时,在公路AB的哪一段,距离M,N两村庄都越来越近?在哪一段路上距离村庄N越来越近,而离M越来越远?分析:①当汽车距离M最近时,相当于过点M画直线AB的垂线,垂足就是P点的位置,同理,过点N画直线AB的垂线,垂足就是Q点的位置;②可以观察图形发现,当处于AP路段时距离两村庄都越来越近,在处于PQ路段时距离M越来越远、距离N越来越近.例5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1)若∠1=∠2,求∠NOD的度数;(2)若∠1=14∠BOC ,求∠AOC 和∠MOD 的度数.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对待已解问题与未解问题的对比分析能力;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到解答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见解.五、课堂总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六、课堂作业七、课堂反思。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2垂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2垂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垂线【教课目的】知识技术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观点,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观点,并会胸怀点到直线的距离.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几何符号,几何语言进行推理,逐渐熟习一步推理的格式.过程性目标1. 培育提升学生察看、理解能力,几何语言能力,绘图能力,抽象思想能力. 运用知识解决实质问题能力.2.经过创建情境,利用变式训练,多种教课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建成功的时机,使他们爱学、会学、学会 .感情态度目标培育学生辩证唯心主义思想及不停发现研究新知识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会用两直线垂直的定义判断两条直线垂直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观点.难点:用定义判断两条直线垂直及作图.【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1. 这是两幅草坪的图案. 在绿色的草坪上,画着两条交错的道路. 你感觉甲、乙两图哪幅更美丽、更均匀.这是什么原由?演示自制教具,这两条订交线有没有特别地点?什么状况下它们的地点特别?图甲是两条直线订交的一种特别状况,它在生活、生产实质中应用比较广,你有没有见过?2.学生察看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虑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指出:“垂直”两个字对大家其实不陌生,但是垂直的意义,垂线有什么性质,我们不必定都认识,这但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二、新知研究研究点 1:垂线的定义及记法学生察看课本P3 图 5.1-4思虑: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 b 的地点变化时,a,b 所成的角α 是如何变化的?此中会有特别状况出现吗?当这类状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别关系?【教师在组织学生沟通中,应使学生理解:当 b 的地点变化时,角α 从锐角变成钝角,此中∠α是直角是特别状况. 其特别之处还在于:当∠α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 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 】重点概括: 1. 定义:两条直线订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相互垂直. 此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符号表示:①假如直线 AB, CD相互垂直,记作 AB⊥ CD,垂足为 O.②由两条直线垂直,可知四个角为直角. 记为因为 AB⊥ CD(已知 ) ,因此∠ AOD=90°( 垂直的定义).. 记为因为∠ AOD=90°( 已知) ,由两条直线交角为直角,可知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因此 AB⊥ CD(垂直的定义 ).【微点拨】①垂直是订交的一种特别状况.②垂直是一种相互关系,即a⊥b,同时 b⊥ a.③当提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射线与直线的垂直状况时,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 .研究点 2:垂线的画法及性质【研究】 ( 教材 P4 研究 ) 并指引学生思虑:这样画出的为什么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做一做】学生自主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在学生娴熟地画出各条垂线以后,提出:(1)过 P 点作 AB 的垂线有没有?(2)过 P 点作 AB 的垂线有几条?重点概括: 1. 用三角板画垂线的基本方法:重申用两条直角边“一贴”:贴住已知直线,“一靠”:靠住已知点再画线.2.垂线的性质公义: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微点拨】①“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独一”②“过一点”的点在直线外,或在直线上都能够③画射线和线段的垂线 . 过已知点,画已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对线段加以延伸,作延伸线的垂线 .研究点 3:垂线段的定义、性质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思虑】教材 P5( 思虑 ) 在浇灌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 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研究】如图,连结直线 l 外一点P与直线 l 上各点O,A1,A2,A3,,此中PO⊥ l (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 l 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1,PA2,PA3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重点概括: 1. 垂线段定义 .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全部线段中,这个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2.垂线段的性质: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全部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可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例题解说例如图,直线AB, CD订交于点 O,OE⊥ AB,∠ AOD=125°,求∠COE的度数 .分析∵∠ AOD=∠ BOC,∴∠ BOC=∠AOD=125°.∵OE⊥ AB,∴∠ BOE=90°,∴∠ COE=∠BOC-∠BOE=125° - 90°=35°三、检测反应1.判断以下语句能否正确 (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两条直线订交,如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2)若两条直线订交所组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3)一条直线的垂线只好画一条.()(4)平面内,过线段 AB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垂直 .()(5)连结直线 l 外一点到直线l 上各点的 6 个线段中,垂线段最短.()(6)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过这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的距离.() (7)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2.选择题(1)如图,点 P 为直线 m外一点,点 P 到直线 m上的三点 A,B,C 的距离分别为 PA=4 cm,PB=6 cm,PC=3 cm,则点 P 到直线 m的距离为()A.3 cmB. 小于 3 cmC. 不大于 3 cmD.以上结论都不对(2)如图, AC⊥ BC于点 C, CD⊥ AB 于点 D, DE⊥BC于点 E,能表示点到直线 ( 或线段 ) 的距离的线段有()A.3条B.4条C.7条D.8条3.解答题(1) 按要求绘图:如图,过 A 点作 CD⊥ MN,过 A点作 PQ⊥EF 于点 B.(2)已知: OA⊥ OC,∠ AOB∶∠ AOC=2∶3. 求∠ BOC的度数 .(3)已知:如图,三条直线 AB, CD, EF订交于点 O,且 CD⊥ EF,∠ AOE=70°,若 OG均分∠ BOF.求∠ DOG.四、本课小结1.垂线的定义的理解(1)在垂直的定义中重申只有一个角是直角就能够了,不用说四个角都是直角,因为其余三个角能够推出来 .(2)说到垂线必定是两条直线的地点关系.(3)定义拥有两重性,可做正反双方面推理.2.垂线的画法,重申画线段的垂线,有时需延伸线段,垂足是在延伸线上.3.垂线的两个性质,第一个性质是绘图的依照.4.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观点 .五、部署作业讲堂作业:课本第5页练习 2 第 8页第3,4,5 题课后作业:课本第8页第 6,10, 11,12题第 10 页察看与猜想六、板书设计七、教课反省垂线是小学阶段所学的初步几何知识之一,也是学生最难接受和掌握的知识之一 . 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一知识重点 .我没有按课本上的观点和定理说教,而是从实质生活中提出问题,指引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 让学生认识并知道生活中的垂线. 经过学生着手操作认识垂线的特色. 我是从以下几点进行教课的.1.学生着手引出垂线,我在讲这一课以前让学生自制学具,也就是用两根本条或硬纸条制成能旋转的活动角.让学生将准备好的学具放在桌面上,旋转此中的一根,使此中一个角成直角,再量一量其余三个角,看是不是都是直角 . 由此引出两条直线订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互垂直,此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2. 学画垂线先学画过直线上随意一点画它的垂线,再学过直线上给定的一点画垂线,最后学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这样由易到难,顺序渐进,便能瓜熟蒂落. 指导学生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再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 ②画垂线时应先重合边后重合点.) 本节课学生因为对垂线早有接触,大多数学生学习时较轻松特别是作垂线、垂线的一些简单推理掌握得很好. 在指引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获取悉识的同时,向学生浸透分类、比较的数学思想,经过数学思想的浸透,培育学生擅长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灵巧地思虑问题,让学生获取可连续发展的动力.不足之处:讲堂上时间分派不当( 前松后紧 ) 致使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实质运用不够灵巧、部分题目在教师的点拨下才能达成 . 针对讲堂出现的这些问题,只好在课后对部分特别的学生进行指导、纠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爱学习数学. 而我在进一步伐换学生的踊跃性方面也做得不够好,讲堂氛围略显得沉闷 . 假如能对学生收集一些垂直的有关实例实时评论,并多渠道地对学生的表现展开竞赛,成效会更好.。

部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5.1.2 垂线》1

部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5.1.2 垂线》1

部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5.1.2 垂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垂线》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直线、射线、线段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垂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证明垂线的性质,进而运用垂线解决相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对直线、射线、线段有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垂线的实际应用场景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垂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垂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能运用垂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和证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垂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难点:垂线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现实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索和证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推理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对垂线概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学具:每人一套几何画板、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物、电线杆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垂直?垂直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垂线。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垂线的特点。

同时,教师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垂线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线。

3. 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第一课时) 教案

5.1 相交线5.1.2 垂线(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的概念.2.理解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难点: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课前准备相交线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四个角,这四个角会产生4对邻补角和2对对顶角.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定义吗?学生回答,老师纠正.教师: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的特殊关系?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5.1.2垂线(第一课时))导入二:教师:同学们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相邻的两边,黑板面相邻的两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学生回答,教师指出:“垂直”这两个字对大家并不陌生,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垂直”,对于“垂直”的知识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今天,我们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垂直”.(板书课题:5.1.2垂线(第一课时))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引出垂直,通过新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探究点一:认识垂线和垂直教师:拿出相交线模型,如图1,演示模型,提问学生: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什么量随之发生变化?学生:当b 的位置变化时,a,b 所形成的四个夹角的度数随之发生变化. 教师:在b 转动的过程中,当a ,b 所形成的夹角∠α=90°时(如图2所示),木条a 与b 所形成的其他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为什么?图2学生:另外三个角也是90°.教师:这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即∠α=90°时,我们就说a 与b 互相垂直.我们身边存在大量的形如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实例,请同学们举一些例子.学生发言,教师肯定.教师追问:根据前面的活动,你们能说出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吗? 师生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说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得出其他三个角也是直角.教师总结并板书垂直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教师强调:“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是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必定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那么它们必定“互相垂直”.设计意图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所形成的四个角之间的关系,需要由“邻补角和为180°”“对顶角相等”得出.相交线模型的演示与有关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对垂直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垂直的理解.教师:许多几何图形都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例如,角用“∠”表示,三角形用“△”表示等等,垂直也有它自己的符号.教师:垂直用符号“⊥”表示,如图3所示,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垂足为O ,就可记为“AB ⊥CD ,垂足为O ”.(教师板书)图3教师:根据垂直的定义,结合图3,当AB⊥CD时,∠AOD是多少度?学生:∠AOD=90°.教师:我们如何用几何推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结论.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引导并板书:因为AB⊥CD,所以∠AOC=90°(垂直的定义).教师:把这个推理倒过来,当∠AOC=90°,直线AB,CD具备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学生:垂直.教师:如何用几何推理语言描述这个结论.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因为∠AOC =90°,所以AB⊥CD(垂直的定义).设计意图教学中在明确给出垂直的定义后,借助图形用符号语言来表示,让学生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不同角度来认识垂直,实现了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符号感.探究点二:垂线的画法及性质教师:根据垂直的定义,我们知道要想画垂线,必须有直角,我们的学习用具中有存在直角的吗?学生:三角尺、量角器中存在直角.教师:现在我们就开始研究用三角尺和直尺或者量角器画垂线的方法,出示课本探究.如图4所示.(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1) (2)图4学生独立尝试,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面填空和思考:1.垂线的画法:第一步:靠,即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第二步:过,即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过;第三步:画,即画出垂线.2.(1)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能画条.(2)经过直线上一点能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经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组织两名学生用三角尺演示第(2)(3)问,并展示上述填空.教师:如果把(2)(3)两条结论合并在一起,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表达.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得出垂线的性质并板书.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任务,除了让学生掌握垂线的性质外,还应让学生在探究性质的过程中,掌握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它是几何作图中的一种常用的基本作图,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虽然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垂线的作法,但要在各种情境中熟练作图,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过已知点作线段的垂线.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来感受、体会、总结、训练垂线的作法,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演示总结用三角尺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一靠,即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已知直线也就是与已知直线重合;二过,即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已知点;三画,即画出垂线.使学生能够顺利突破难点.新知应用例1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1)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若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一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4)过一点可以任意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答案:(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师生活动教师读题,学生抢答.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由角的关系来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强化对垂直概念的理解..或线段AB的垂线.图5师生活动找三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自己动手画图,画完之后请同学们点评.(1) (2) (3)图6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熟练作图,通过此练习,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来感受、体会、总结、训练在各种条件下垂线的作法.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当堂达标”)参考答案1.C2.B3.D4.B5.C6.D7. 垂直 AB ⊥CD DOB BOC COA 8.30° 9.解:OD ⊥OE.理由:∵ OD 平分∠BOC ,∴ ∠COD =12∠BOC.∵ OE 平分∠AOC ,∴ ∠COE =12∠AOC. ∴ ∠EOD =∠COD+∠COE=12(∠BOC+∠AOC)=12×180°=90°,即OD ⊥OE.10.解:(1)∠AOD =120°.(2)∠AOD =110°.(3)猜想∠AOD 与∠BOC 互补.理由如下:如题图①,∵ ∠AOD =∠AOC+∠COD =∠AOC+90°,∠BOC =∠AOB-∠AOC =90°-∠AOC ,所以∠AOD+∠BOC =180°,即∠AOD 与∠BOC 互补.(见导学案“课后提升”)参考答案1.解:∵ OE 平分∠BOD ,∴ ∠DOE =∠BOE. ∵ ∠AOD ∶∠DOE =4∶1,∴ ∠AOD ∶∠DOE ∶∠BOE =4∶1∶1.又∵ ∠AOB =180°,∴ ∠DOE =∠BOE =180°×16=30°,∴ ∠COB =∠COD-∠DOE-∠BOE =180°-30°-30°=120°. 又∵ OF 平分∠COB ,∴ ∠COF =∠BOF =12∠COB =60°,∴ ∠AOF =∠AOB-∠BOF =180°-60°=120°. (此题解法多种,只提供一种)2.解:有可能有三个或两个或一个.如图7所示.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线以及垂足的概念和垂线的一条性质.2.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射线、线段的垂线.3.要关注三种语言,即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布置作业教材第8页习题5.1第3,4,5题板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1《垂线》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1《垂线》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1《垂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1《垂线》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垂直线性质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探究两条直线垂直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垂线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为后续学习直线、平面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本概念,对平面几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垂线时,可能对垂线的定义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生活中的垂线现象有所了解,但如何将生活中的经验转化为几何知识,仍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垂线的定义,理解并能够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垂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2.突破策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从而深入理解垂线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垂线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垂线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垂线模型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册、铅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垂线现象,如房檐、电线等,引导学生关注垂直线。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垂线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从而引出垂线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提问:垂线有哪些性质?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5.1.2垂线
垂线的定义:交角为90°的两直线互相垂直
b
如图直线a⊥b,则∠a=90°,反之当∠a=90°, b
a
则直线a⊥b
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教学反思:
目标: (1)、理解垂线的概念,知道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会用三角尺或 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2)、通过自学、探究、交流等实践活动,初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建立符号感,培养 语言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两线垂直的过程中,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 策略和方法。 目标解析:
看书说明垂 线的表示方 法
思考感悟回 答问题
为学生提供参与 数学活动的时间 和空间,培养学 生的动手操作能 力.
经历观察-操作说理等活动,感 受几何的研究方 法,培养学生观 察猜想的能力.
及时进行学法指 导,注重方法规 律的提炼总结.
(1)已知直线 L(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L),画出直 线 L 的垂线.待学生上黑板画出 L 的垂线后,教师追 问学生:还能画出 L 的垂线吗?能画几条?通过师生交 流, 使学生明确直线 L 的垂线有无数多条,即存在, 但有不确定性.教师再问:怎样才能确定直线 L 的垂 线位置?在学生道出:在直线 L 上取一点 A,过点 A 画 L 的垂线,并且动手画出图形. 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过点 P 画射线 MN 的垂线,Q 为垂足; (2)过点 P 画射线 BN 的垂线,交射线 BN 反向延 长线于 Q 点; (3)过点 P 画线段 AB 的垂线,交线 AB 延长线于 Q 点. 学生画完图后,教师归结: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 线, 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2 垂线备课资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2 垂线备课资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 5.1.2垂线知识点1:垂直的定义1. 垂直:直线a,b相交于点O(如图),当有一个夹角为90°时,称直线a,b互相垂直,记作a⊥b 或b⊥a.在图中我们用⊥作为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标识,它们相交的交点O叫做垂足.日常生活中,如墙角、黑板、窗框、书边、课桌等都给我们垂直的形象.2. 垂线段: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如图,过直线l外一点P,作PO⊥直线l,垂足为O,则线段OP叫做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知识点2:垂线的画法1. 垂线的画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作图之一.那么如何才能画出呢?具体地说来,可以有下面的三种方法:(1)利用三角板;(2)利用量角器;(3)利用直尺和圆规.运用(1)或(2)两种工具作图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操作:①一贴: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贴于已知直线(或是将量角器的0°线与已知直线重合);②二过:使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或是使量角器的90°线经过这一点);③三画:沿着已知点所在的这条直角边画出所求直线(或者是沿量角器90°线所在直线画出).如图所画的PQ就是直线AB的垂线.2.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在上图中,PQ的长度就是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注意:(1)垂线、垂线段的垂足都要作垂直符号;(2)垂线段和表示距离的线段要画出端点,而垂线则可向两方延伸;(3)作线段(射线)的垂线时,如果垂足在其延长线(反向延长线)上,则应将其延长(或反向延长),并且用虚线表示.知识点3:垂线的性质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里的“过一点”的点既可以在直线上,也可以在直线外;“有”表示存在,“只有”则表示唯一,意思是说,肯定有一条并且不能多于一条.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的说成:垂线段最短.考点1:利用垂直定义求角度的大小【例1】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EOD∶∠BOD=3∶1,求∠COE的度数.解:∵OE⊥AB,∴∠EOB=∠AOE=90°.∵∠EOD∶∠DOB=3∶1,∴∠BOD=∠EOB=×90°=22.5°.又∵∠AOC=∠BOD=22.5°,∠COE=∠AOC+∠AOE,∴∠COE=22.5°+90°=112.5°.点拨:垂直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而90°是一个角的大小,垂直定义建立起两直线垂直与90°的角之间的联系.由于∠COE=∠AOC+∠AOE,∠AOE=90°,因此只需求出∠AOC即可,又因为∠AOC=∠BOD,故将求∠AOC的度数转化成求∠BOD的度数,又由于∠EOD∶∠BOD=3∶1,∠EOD+∠BOD=90°,从而可求出∠BOD的度数.考点2: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例2】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 cm,PB=5 cm,PC=2 cm,则点P 到直线m的距离( )A.为4 cmB.为2 cmC.小于2 cmD.不大于2 cm答案:D点拨: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个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虽然垂线段最短,但是在PA,PB,PC 中并没有说明PC是垂线段,所以垂线段的长可能小于2 cm,也可能等于2 cm.考点3: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例3】如图,点A表示小明家,点B表示小明的外婆家,若小明先去外婆家拿渔具,然后再去河边钓鱼,怎样走路最短?请画出行走路线.解:如图,连接AB,作BM垂直河边于点M.折线A-B-M即为所求.点拨:从点A到点B的最短路线是线段AB,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点B到河边的最短路线是点B到河边的垂线段,理由是“垂线段最短”.。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预习导学(甲)(乙)这是两幅草坪的图案。

在绿色的草坪上,画着两条交叉的道路。

你觉得甲图、乙图那幅更漂亮、更匀称。

这是什么原因?演示自制教具,这两条相交线有没有特殊位置?什么情况下它们的位置特殊?图甲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比较广,你有没有见过?例如:书本相邻的两条边、窗户框相邻的两边、红十字等,因此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特殊情况二、新课探究(一)垂线的定义直线a不动,当直线b转到什么位置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转动木条b时,它和不动的木条a互相垂直的位置有几个?当a、b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三个角呢?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和地面(水平面)垂直。

(二)符号表示“⊥”读作“垂直于”如AB⊥CD垂足为O,含义: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垂足是O你能说出由什么条件能知道AB与CD互相垂直吗?∵∠BOC=90º(已知)∴AB⊥CD (垂直的定义)其它三个角中的一个角等于90º,能不能得到AB⊥CD 呢?反过来,如果AB⊥CD,那么可得到什么结论?(填空)∵AB⊥CD于O (已知)∴________________(垂直的定义)(三)垂线的画法(1)已知直线l,有多少条直线与已知直线l垂直?(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如图2中,过点A画直线BD的垂线B ·A DAD 图1 B在学生画出垂线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用三角板画垂线的基本方法强调用两条直角边“一贴”:贴住已知直线,“一靠”:靠住已知点再画线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画出的为何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四)发现垂线的性质在学生熟练地画出各条垂线之后,1、过A点作BD的垂线有没有?2、过A点作BD的垂线有几条?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概括出:垂线的第一个性质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注:①“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五)垂线的第二个性质1、量跳远的成绩时有人想多量点,都采取了什么手段?为什麽?2、用刻度尺量一量下列垂线段OP与线段PA、PB、PC的大小PA B O C(1)什么是垂线段?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六、点到直线的距离要把水渠的水引到水池C,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请你十分钟小测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两条直线相交,有一条角是直角,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5.1.2垂线(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5.1.2垂线(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5.1.2 垂线(第一课时)垂线(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学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研究垂直等有关概念1.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 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垂直”两个字对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垂直的意义,垂线有什么性质,我们不一定都了解,这可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2.教师出示相交线的模型,演示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 当b 的位置变化时,a 、b 所成的角a 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bb a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中,应学生明白:当b 的位置变化时,角a 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 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a 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 、b 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 3.师生共同给出垂直定义.师生分清“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

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 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

4.垂直的表示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 垂足为O”,则记为AB ⊥CD,垂足为O ,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O DCBA5.简单应用(1)学生观察课本P6图5.1-6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 并再举出生活中其他实例.(2)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二、画图实践,探究垂线的性质1.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1)已知直线L(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L),画出直线L的垂线.待学生上黑板画出L的垂线后,教师追问学生:还能画出L的垂线吗?能画几条?通过师生交流, 使学生明确直线L的垂线有无数多条,即存在,但有不确定性.教师再问:怎样才能确定直线L的垂线位置?在学生道出: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过点A画L的垂线,并且动手画出图形.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从中你又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教师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所得两条结论合并成一条,并板书: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变式训练,巩固垂线的概念和画法,如图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画射线MN的垂线,Q为垂足;(2)过点P画射线BN的垂线,交射线BN反向延长线于Q点;(3)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AB延长线于Q点.PM A NPBPBA学生画完图后,教师归结: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 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三、小结本节学习了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 还学习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画法,并得出垂线一条性质,你能说出相关的内容吗?四、作业1.课本P7练习,P9.3,4,5,9.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一、判断题.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 )2.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为垂直.( )二、填空题.1.如图1,OA⊥OB,OD⊥OC,O为垂足,若∠AOC=35°,则∠BOD=________.(1)ODC B A (2)O DCBAE(3)O D CBA2.如图2,AO ⊥BO,O 为垂足,直线CD 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3.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那么射线OE 与直线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1.已知钝角∠AOB,点D 在射线OB 上. (1)画直线DE ⊥OB;(2)画直线DF ⊥OA,垂足为F.2.已知:如图,直线AB,垂线OC 交于点O,OD 平分∠BOC,OE 平分∠AOC.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E ODC BA3.你能用折纸方法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吗?评价与反思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新课的开始首先复习了研究垂直所需要的邻补角、对顶角的有关知识,为下面的活动的开展做好了准备,在教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练习、反馈等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的意识。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5.1.2垂线(第2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5.1.2垂线(第2课时)

课题:5.1.2 垂线(2)【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

2.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自主学习】1.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什么什么最短”的几何知识,还记得吗?。

2.思考课本P5图5.1-8中提出问题: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 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3.自学课本P5-6页的内容后,你能解决2中提出的问题吗?若不能,有哪方面的困惑?【合作探究】1.问题转化如果把小河看成是直线L,把要挖的渠道看成是一条线段,则该线段的一个端点自然是农田P,另一个端点就是直线L上的某个点。

那么最短渠道问题会变成是怎样的数学问题?(提示:用数学眼光思考:在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 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2.学具感受自制学具:在硬纸板上固定木条L,L外有一点P,另一根可以转动的木条a一端固定在点P,使木条a与L相交,左右摆动木条a,会发现它们的交点A随之变化,线段PA 长度也随之变化.观察:当PA最短时,直线a与L的位置关系如何?用三角尺检验一下。

3.画图验证(1)画直线L,在L外取一点P;(2)过P点出PO⊥L,垂足为O;(3)点A1,A2,A3……在L上,连接PA、PA2、PA3……;_l_P_a_AED C B A(4)用度量法比较线段PO 、PA 1、PA 2、PA 3……的大小,.得出线段 最小。

4.归纳结论.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简单说成: .5.知识类比(1)垂线段与垂线有何区别联系?(2)垂线段与线段有何区别与联系?6.解决问题:此时你会解决课本P 5图5.1-8中提出的问题吗?在图形中画出“最短渠道”的位置。

7.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1) 学习课本P 6第二段内容回答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默写一遍: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1.2垂线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1.2垂线教案

一、情境导入大家都看到过跳水比赛,下面几幅图片中是几种不同的入水方式,你知道哪个图片中运动员获得的分数最高吗?在获得分数最高的图片中你知道运动员的身体和水面之间的关系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有关这种关系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垂线的概念问题1:两条直线如何才算垂直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四个角的大小各如何呢?问题2:你能借助下图写出问题1的推理过程吗?例1.(1)如图1,若直线m、n相交于点O,∠1=90°,则______;(2)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B⊥CD,那么∠BOD =______;(3)如图2,BO⊥AO,∠BOC与∠BOA的度数之比为1∶5,那么∠COA=____,∠BOC的补角为______.方法总结:两条直线垂直时,其夹角为90°;由一个角是90°也能得到这个角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例2 如图,直线BC与MN相交于点O,AO⊥BC,∠BOE=∠NOE,若∠EON=20°,求∠AOM和∠NOC的度数.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垂直的概念,得到度数为90°的角,然后根据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决.探究点2:垂线的画法及基本事实问题3:(1)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能画几条?(2)过直线l上的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3)过直线l外的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解析:分别根据垂线的定义作出相应的垂线即可.方法总结:垂线的画法需要三步完成:一落: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使其与已知直线重合;二移: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直角边经过所给的点;三画: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探究点3: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4:如图,从A点向已知直线 l 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 (1)线段AB, AC, AD , AE谁最短?(2)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个结论吗?知识要点:(1)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2)线段AD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做一做】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掘能使渠道最短?请画出图来,并说明理由.方法总结:在利用垂线的性质解决生活中最近、最短距离的问题时,要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来解决.三、课堂练习1.下图中过点P 向线段AB 所在直线引垂线,正确的是()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AB叫做点B到直线AC的距离B.线段AB的长度叫作点A到直线AC的距离C.线段BD的长度叫作点D到直线BC的距离D.线段BD的长度叫作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方法总结: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第2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条直线垂直的是( )A. 有两个角相等B.有两对角相等C. 有三个角相等D.有四对邻补角4.如图, AC⊥BC, ∠C=90° ,线段AC、BC、CD中最短的是 ( )A. ACB. BCC. CDD. 不能确定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EF⊥AB于E,若∠CEF=58°,则∠BED的度数为 .6.如图,AO⊥FD,OD为∠BOC的平分线,OE为射线OB的反向延长线,若∠AOB =40°,求∠EOF、∠COE的度数.四、课堂小结垂线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线的画法借助三角尺画垂线的步骤:(1)放;(2)靠;(3)移;(4)画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作业设计教科书第5页练习第2题,习题5.1第4,5,6题同步解析与测评P3-5板书设计5.1.2垂线垂线⎩⎪⎨⎪⎧垂线的定义⎭⎪⎬⎪⎫垂线的作法⎩⎪⎨⎪⎧一落二移三画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求最短距离例题练习课堂总结教学反思6+。

5.1.2垂线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1.2垂线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垂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垂线的判定方法。

学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并能解决与垂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并能正确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垂线性质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和性质。

垂线的判定方法和画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垂线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掌握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及其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垂线的教学内容、图形和练习题。

三角尺、量角器等几何教学工具。

教室布置,便于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

2. 学生准备:数学课本和练习本。

几何学习工具,如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心理准备。

四、教学过程【导入】(约5分钟)1.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生活中与垂线相关的实例,如建筑物、道路标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

2.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这些实例中的线有什么特殊之处,引出垂线的概念。

3. 揭示课题: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垂线”,并简要介绍学习目标和重要性。

【新课讲解】(约25分钟)1. 知识点详细讲解(约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垂线的判定方法和画法。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并归纳其性质。

强调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交通等领域。

师生对话: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垂线吗?生:两条线相交成90度角!师:对!那垂线有什么性质呢?生:垂线段最短!师:很好!那谁能告诉我怎么画垂线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和完善)设计意图:通过对话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垂线的定义、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5.1.2 垂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5.1.2 垂线
教 学 反 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 题
5.1.2 垂线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
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
垂线的画法
教学方法
性质2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四)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上图,PO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
例1
(1)AB与AC互相垂直;
(2)AD与AC互相垂直;
(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4)点A到BC的距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段AD;
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问题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三.练习拓展
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对顶角有怎样的性
前面我们复习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5)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
(6)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
C. 3个D. 4个
解:A
例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解:略
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垂线
教学过程
自能预习温故知新
一、垂直的定义
1、文字语言两条直线a, b相交成直角,我们说
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a⊥b ,其中一
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
垂足.
2、图形语言
3、符号语言
∵∠1=90°(已知)
∴a⊥b ( 垂直的定义 )
导学激趣获取新知
二、垂线的画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法:一靠,二移,三画
三、垂线的性质
垂线的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如果你是设计师,请你告诉工人该怎样去挖.
垂线的性质1: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
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的性质2: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
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题示范,应用新知
自能拓展,能力提升
有奖闯关
1、如图,点O在直线AB上,且OC⊥OE,若∠1=36°,则∠2的大小为____。

2、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已知线段并且经过这条线段中点的垂线有无数条()
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垂线只有一条()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如图,三角形ABC中,∠C=90°,
AC=6cm,BC=8cm,
AB=10cm.
(1)点A到直线BC的距离;
(2)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3)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