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简介
【武汉会战简介】武汉会战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却依然节节败退
【武汉会战简介】武汉会战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却依然节节败退当时保卫武汉的军事部署是这样的:第一部分是守黄河的,第一战区用一部分兵力防守黄河及在豫东、鲁西和豫北游击,把主力用在确山、汜水之线,置重点于禹县附近,相机转移攻势,并用一部分兵力在前方诸要点迟滞敌人;但须另有一部分兵力集结在泌阳附近,作为战区预备队。
第二部分是阻敌西进的,第五战区在逐次抵抗后,淮北兵团集结在商城附近,准备侧击向西南突进的敌人;淮南兵团派一部分兵力集结在舒城、桐城、霍山、六安等地,阻止向西进入的敌人;另派一部分兵力固守安庆、无为、庐江等地,准备侧击沿长江西进的敌人。
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均须确保大别山根据地和苏北,并向津浦路南段游击。
第三部分是江防的,第三战区应速整备江防。
尤其在东流和马当间备战,阻止敌人登陆,或援助安庆方面的战事。
派地方团队及民夫在杭甬与浙赣两铁路、杭徽及京赣各公路附近构筑工事,同时在上述各交通线上集结适当兵力,随机攻击敌人。
第四部分是城防的,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把主力放在广济、平靖关之线的主阵地上,置重点于武胜关、麻城和广济各公路附近,相机转移攻势;并派一部分兵力在信阳、罗山、宿松各要点与第五战区协力消耗敌人。
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部的六个师担任江防,置重兵于马当,逼迫敌人的主力在鄱阳湖以东作战。
武汉城防用八个师。
第五部分是守平汉路的,豫鄂边区总司令汤恩伯部在随县、襄樊、南阳间地区集结,准备侧击由平汉路南下的敌人,帮助武汉卫戍总司令部作战。
敌人如由陇海路南向西或向西南突进时,则派有力的部队协助第一战区作战。
此外,空军集中在汉口及南昌机场,昼夜轰炸长江中的敌舰,并袭南京、芜湖、安庆一带沿江的日军飞机场。
海军防守马当、湖口、田家镇、葛店等沿江要塞,适时布放机雷与漂雷,防止敌舰西进。
当时,中国从海外买到飞机100余架,炮(轻榴弹炮、野炮、高射炮、战车防御炮)100余门,正在庐山、幕阜山、大别山各要隘及武汉附近构筑纵深工事。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武汉会战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残酷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武汉会战被认为是重要的战役之一,对于整个战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背景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瞄准中国的重要经济和政治中心,将目标对准了武汉。
这一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不仅控制着长江交通要道,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基数。
因此,武汉成为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
二、战役经过1. 准备阶段为了准备武汉会战,中国抗日联盟武汉市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国军队展开了战斗力的提升和调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汉抗日根据地成为了重要的组织和活动基地,为后续战斗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武汉会战开始1938年5月,日军发起了对武汉的进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中国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虽然中国军队在兵力和装备上明显处于劣势,但他们用血肉之躯和明志义气,与日军展开了顽强对抗。
3. 战役转机武汉会战的转机出现在1938年底,中国军队发动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武汉保卫战,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中国军民的坚韧意志和英勇斗争的精神,在武汉保卫战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4. 会战结果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残酷战斗,中国军队最终在武汉会战中取得了胜利。
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中国军队成功挫败了日军的进攻,武汉成功保卫住了。
三、会战意义1. 民族尊严的彰显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和抗争精神,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这对于激励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提振士气,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2. 改变战局武汉会战的胜利改变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态势,使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武汉会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汉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提升和巩固,为日后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3. 国际影响力武汉会战作为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西方国家和国际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人民的抵抗力量和决心,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背景
• 中国方面: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但由于运 输不及的问题,实际党政军主要机构和大 部分战略物资都在武汉,是当时政治、经 济、军事中心。
• 日本方面:因为国内兵源匮乏和经济原因, 日本想与中国进行最后决战,“陆军为汉 口作战倾注了全力,没有应变之余力” (日军文件)迫使中国屈服,结束战争。
失利原因
• 国民党内部腐败,派系林立,相互倾轧严 重,军法执行不严
• 国民党战略思想存在错误,一味与敌人进 行阵地消耗战,在战术指挥上也不够成熟
• 我军装备较差,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
谢谢大家 敬请指正!
•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 出武汉而宣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 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 ,取得了胜利。
主要战果
• 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 • 日本国力损耗过巨急剧表面化 • 为战略物资和人员的撤离争取了时间 • 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暇
顾他,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 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万家岭战役是在1938年于武汉会战序列 中,在万家岭一带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 国民革命军围歼日本军队第106师团大部、第 101师团,国民革命军成功围缴歼灭第106师 团主力大部,此次战役是抗日以来(接近) 全歼灭整个日本师团。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 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 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 三,盛名当垂不朽。”
指挥官
VS
中方指挥官:陈诚
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指挥官:畑俊六
武汉会战过程
• 中日双方布阵 • 波田支队序战 • 长江南岸作战 • 长江北岸作战 • 大别山北作战 • 日军突袭广州
结果
武汉会战的发生经过介绍
武汉会战的发生经过介绍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武汉会战的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武汉会战的经过武汉会战经过可以通过划分五个战场来描述,首先是波田支队序战,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方面军第二十七军团被日军一夜之间逐出安庆,随后蒋介石要求将领杨森反攻安庆,杨森以二十六军团无法抵挡日军的攻击,被迫放弃安庆为由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由此安庆失守。
波田支队占领安庆后,继续向长江以西进攻,六月底就抵达江防,在江防要塞,国军与日军相持数月后还是被日军攻陷。
武汉会战的第二次主要战役是长江南岸作战,在日军攻占九江之后,长江南岸的国军兵分两路,一路沿着长江南岸继续向德安进攻,另一对则沿着长江向西进攻,主要攻击地点是瑞昌。
同年八月日军在瑞昌东北的港口登陆成功,并且攻破了国军第12军的防守,随后双方在瑞昌进行多次激战,最终中国军队占领了瑞昌。
成功守住瑞昌后,因为国军高层策略的失误,日军最终成功的开通了武汉到长江的水路。
之后的战役中国军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万家岭一战中国军通过空中侦察发现了日军的意图,由此开始与日军一个月的激战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次胜利,国军不仅打破了日军攻占武昌的意图,同时还给了日军以致命的打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
这是武汉会战经过中最精彩的一幕。
此外还有长江北岸作战、大别山北作战和日军突袭广州,在突袭广州战役中,日军成功的占领了武昌以及汉口,武汉保卫战结束,以上就是武汉会战经过。
武汉会战的伤亡武汉会战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是我国保卫武汉、防御日军侵略的一次大型会战,此次会战规模很大,共发生了数百场战斗,作战双方在武汉会战伤亡都十分惨重。
据统计武汉会战伤亡达数十万人,其中防御方中国军队的伤亡就达到了40多万人,日本军队的伤亡也达到26万人。
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都休养了很长时间。
在参战的部队这方面,中国的兵力总共近110万人,其中包括50个军和14个集团军的兵力,损失了40万人,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国在这次会战中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
武汉会战情况汇报
武汉会战情况汇报1944年5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武汉会战正式打响。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的一次重要胜利。
下面,我将对武汉会战的情况进行汇报。
武汉会战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武汉会战的发起,是为了打破日军对华中地区的封锁,解放被占领的城市,夺回失地,削弱日军在中国的势力,为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赢得更大的胜利。
武汉会战的胜利,得益于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和英勇战斗。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发扬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取得了一系列战略上的重大胜利。
在战斗中,中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武汉会战的胜利,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打破了日军对华中地区的封锁,夺回了失地,也削弱了日军在中国的势力,为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赢得更大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会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决心。
武汉会战的胜利,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扬。
国际社会纷纷表示对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表示敬佩和支持,纷纷对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和赞扬。
武汉会战的胜利,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武汉会战的胜利,得益于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和英勇战斗,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汉会战的胜利,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扬。
武汉会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决心。
武汉会战的胜利,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也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的一次重大进展。
武汉会战——
4、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 军事上,新四军在皖、苏、豫东地区积 极游击,广泛开展交通破袭战,大量歼 敌,拖住大量日军守备兵力,也阻滞了 日军攻击兵力的长驱直入 • 政治上,新四军在华中地区有力牵制日 军西进,八路军则牵制了华北日军30万 的及大部分,使正面战场大大减轻了压 力 • 经济上,新四军不仅消耗了日军大量战 争资源,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而且牵 制了日军的进攻,掩护了战区内居民的 物资财产、工厂企业
李宗仁
陈 诚
长江南北的作战
• 长江南岸地区作战 • 长江北岸地区作战 • 大别山北麓地区作战
长江南岸地区作战(日军左路)
6月11日 日军在安庆下游登陆 6月15日 安庆沦陷 6月24日 日军偷袭香山香口阵地, 并进攻马当要塞, 26日 马当要 塞失守 6月29日 日军攻陷彭泽 7月2日 日军进犯湖口,5日湖口 沦陷
武汉会战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 抗敌御侮挽救民族危亡,国共合作出现第 二个武汉时期 • 文艺界宣传保卫武汉举行化妆游行 • 抗战将士忠勇报国 • 抗战救国,匹夫有责,感召着所有爱国主 义者
•
武汉保卫战 ——
武汉会战 (1938.6.12~10.25)
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 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 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 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 名国民革命军在 蒋介石的 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 畑 焌 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 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 横跨 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及 湖北省,该战役 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 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结果及意义
结果: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 出武汉而宣告结束。 意义:1、 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 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 2、但战略方面,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 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 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 代价,毙伤日军20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 量 ,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 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 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回顾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回顾武汉会战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中期,日本侵略者企图迅速攻克华中地区的武汉。
武汉作为当时最大的军事重镇,具备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重点。
武汉会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一场激烈战役。
一、敌我双方态势分析1938年初,日军共分六个方面组织了合围武汉的行动,动员了约33个师团的兵力,总人数超过40万。
而中国军队充分利用地形和人民支持,搭建了坚固的中国工事,主动布置了合理的防线。
中国军队调集了数十万官兵,初期力量相对薄弱,但仍然努力抵挡住了日军的攻势。
二、战役推进过程武汉会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始于1938年10月中旬,日军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展开进攻,试图切断武汉与汉阳地区的联系。
中国军队全力抵抗,展开了顽强的战斗。
进入第二阶段时,日军放弃了南方的进攻而将目光集中于北方。
由于该地区地势复杂,中国军队凭借地利人和的优势,依靠顽强抵抗,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三、战役结果分析武汉会战的决定性阶段始于1938年中旬,到1938年底为止。
中国军队充分利用地形,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保住了武汉。
武汉这一阻击线的形成对中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展示了强大的抗战意志,为后续的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对抗战的意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胜利,它不仅守住了敌人向心脏地带的侵略步伐,还显示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精神。
这场战役促使了抗战进入新的阶段,壮大了中国军队的信心,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稳定。
五、总结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它在中国抗战的历史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军队以顽强抵抗和勇气击退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守住了武汉这一重要城市,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武汉会战不仅仅是一场决战,更是中国军队和人民的重要奋战之地,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这场战役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成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一页。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
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
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
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
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
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
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
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
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
武汉会战中
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
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
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
己。
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名称武汉会战主要指挥官蒋介石,冈村宁次
时间1938.6.11-1938.10.27 地点安徽、河南、江西、湖北
参战方中国,日本参战方兵力国军110万人,日军30万
结果日军获胜,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伤亡情况中国40余万,日本25.7万,苏军100人。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武汉地区抗击日军进攻的防御战役。
此战,历时两个多月,是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中国军队由于处处设防,分兵把守,且未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破坏对方交通线,因此未能重创日军。
但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也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行动。
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
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长江南岸地区作战武汉会战--中方部署战争方案第九战区以第1兵团在鄱阳湖西岸地区,第2兵团在江西星子、九江至码头镇之线组织防御。
日军第11集团军主力沿长江南岸地区进攻,7月23日,波田支队在九江东面的姑塘登岸。
守军第2兵团以第70、第64军等部协同第8军实施反击,由于日军第106师团继续登岸,26日九江失守。
波田支队沿长江西进,8月10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登岸,向瑞昌进攻。
第3集团军在第32军团增援下奋力抗击。
后因日军第9师加入战斗,守军力战不支,24日瑞昌失守。
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继续沿长江西进,同时以第27师团向箬溪方向进犯。
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逐次抗击,相持月余,至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陷湖北辛潭铺(属阳新),向金牛(今属大冶)方向进犯。
在此期间,守军第31集团军和第32军团等部在瑞昌以西地区节节抵抗沿长江西进的日军,至9月24日,码头镇、富池口(属阳新)先后陷落。
第2兵团组织第6、第54、第75、第98军和第26、第30军团等部在阳新地区加强防御,战至10月22日,阳新、大冶、鄂城(今鄂州)相继失守,日军第9师和波田支队向武昌逼近。
武汉会战
马当要塞
湖口要塞
湖口要塞沦 陷后,日军 又攻击湖口 下游的火龙 山和复兴镇
• 但此时的蒋介石仍然采取 堡垒战术,步步设防,而 师劳兵疲,又不去组织群 众参战,结果日军长驱直 入,占领了马当彭泽和湖马当要塞相 同,蒋介石同 样在长江北岸 田家岭要塞派 重兵把守,但 是在日军飞机 大炮的狂轰滥 炸下,田家岭 还是沦陷了。
总结
武汉会战是抗战中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虽然战役以蒋介石主 动放弃武汉,武汉被日军攻陷告终,但这次的战役改变了日军的战 略方向,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粉碎了日军三月攻占中国的战 略企图。总体来说中国军队是英勇抗战的,但是蒋介石的指挥缺陷 直接导致了战役的失败。 回顾历史,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从而避免重蹈 覆辙。
武汉会战背景
• 日本方面:由于1937年开始的诸次军事行 动逐渐迫使日本增兵,再加上前线开销使 得日本平时经济体系无法负荷;军费的开 销使日本正式进入战时经济体制。但是战 时经济体制并非长久之计,日方急欲在短 期内迅速逼垮国民政府,以便聚集更多资 源以便进行北进以及南进政策,迫使中国 投降。因此日本对武汉会战倾举国之力, 孤注一掷。
谢 谢 观 看
作战战略 简述:
1937年12月5日, 蒋介石把抗战 最高统帅部— —国民政府军 事委员会设在 武昌,本人坐 镇武汉,指挥 武汉大会战。
• 放视频
战前准备
1937年12月13日,以蒋介 石为领导核心的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 作战计划。在徐州失守后, 即调整部署,先后调集约 50个军130个师和各型飞 机200余架、各型舰艇及 布雷小轮40余艘,共100 万余人,利用大别山、鄱 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有利 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 汉。
• 由于日军采取迂回战略并 采用毒气战,马当很快失 守,蒋介石闻后命令军队 马当要塞作为武 迅速收复香山,马桑,并 汉一夫当关万夫 规定克复此二地者各赏银 莫开的军事要地, 蒋介石任命原军 5万元;如有作战不力, 事参议员总务厅 畏缩不前者,即以军法处 长,军事委员会 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中将高参王锡焘 出蒋介石指挥作战有失军 为要塞司令派重 心。 兵把守马当要塞。
武汉会战--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标志
武汉会战--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标志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北岸,江北战场划归第五战区由李宗仁指挥下辖23个军,主力部署北起大别山以北蜿蜒而下止与长江北岸,江南战场由武汉卫戍总司令兼新成立的第九战区司令陈诚指挥辖27个军,主力配属与武汉以东长江南岸,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战线长达400余公里,南北两军共117个师总兵力达1100000人,这些部队一半是徐州会战突围保存下来的,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由于中国军队的坚强抗击,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用于进攻的编制人员约25万人,会战期间曾补充四五次人员,投入的总兵力当在30万人左右),发挥了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苦战4个半月,不但没有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更没有使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和战斗力有所减退,反而使日军的有生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据日军发表的统计资料,第11军伤亡21886人,第2军伤亡9600人,连同海军及陆海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约3.55万人。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
很显然,日本发表的数字偏低,而军令部发表的数字则偏高。
武汉会战以后,本来就感兵力不足的日军,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防守。
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则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由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由以主要兵力进行正面战场的作战,改为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治安”作战。
《武汉会战勇士谱》陈玉先绘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武汉会战
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 “老虎仔”,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人。早年参加粤军,逐 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时有 抗日“战神”之称,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爱国将领,军事家。抗 日战争中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被认为是 “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曾获美 国总统杜鲁门颁授自由勋章,为中国近代著 名的百战名将之一。 后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任海南防卫总司 令,战役失败后撤退至台战长空的中国空军:
1938年2月18日12时许,日军轰炸机12 架在驱逐机26架掩护下进袭武汉。中国空 军驻汉口、孝感的第4驱逐机大队所属3个 中队,在大队长李桂丹率领下先后起 伊—15、伊—16型驱逐机29架迎击。12时 45分,第21中队伊—16型驱逐机10架从汉 口机场起飞,上升至2000米高度,在机场西北与日军12架轰炸机、10余 架驱逐机遭遇,经几番空战,日机向东逃逸。中国 空军飞行员奋勇追击,击落日机3架,击伤2架。同 时,第22、第23中队亦与日机展开激战,中华民国 空军击落日军飞机10架,击伤2架。大队长李桂丹 等5人阵亡,损失飞机5架,伤5架。
1938年4月29日,日军出动轰炸机、驱逐机共39架偷袭武汉。 中国空军对此预有防备,集中飞机67架,以伊—15型驱逐机 编队钳制日驱逐机,伊—16型驱逐机集中打击日轰炸机,经 激烈奋战,中国空军击落日机21架,被 日机击落12架,牺牲飞行员5人,其中陈 怀民击落1架日机后,在被敌包围,飞 机多处受伤情况下,仍向敌机猛冲过去, 与敌同归于尽。 日军遭此惨败后,又于1938年5月31日出动轰 炸机18架、驱逐机36架再袭武汉。中国空军和 苏联空军志愿队英勇抗击,再次粉碎了日军空 袭企图。中国空军在保卫武汉的空战中,连战 皆捷,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 民的抗日斗志。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规模战役) - 史实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规模战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
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名称:武汉会战地点:安徽、河南、江西、湖北时间:1938.6.11-1938.10.27参战方:中国,日本结果:日军获胜,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参战方兵力:国军110万人,日军30万伤亡情况:中国40余万死伤(中方统计)日本25.7万死伤(中方统计)苏军100人死伤(中方统计)主要指挥官:蒋介石、陈诚;冈村宁次、畑俊六武汉会战前夕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在粤汉铁路建成后,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
日军侵占南京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国民党政府虽然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
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认为“攻占汉口作战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最大机会”“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统治中国”。
12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作战计划。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中旬,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了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也规定了战略方针,主要目的一是在于以空间换取时间,内、外战线结合,消耗、挫败敌人;二是及早内迁工厂、内运物资、整备军队、加紧生产,作长期抗战准备;三是争取国际上同情和支援,期待国际战场的开辟以彻底战胜日军。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中国一般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的领导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抗击由华中方面军总司令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等广阔地域,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日加列夫、特霍尔率领苏联航空志愿队支援。
1938年6月12日,日军波田支队在安庆登陆,很快占领安庆,武汉会战正式开始。
9月6日,广济失陷。
29日,日军攻陷长江要塞田家镇。
至10月下旬,武汉三镇全部沦于敌手,武汉会战结束。
武汉会战包括有:马当战役、九江战役、黄梅战役、广济战役、田家镇战役、瑞昌战役、马头镇战役、星子战役、万家岭战役、富金山战役、信阳战役。
背景1937年7月7日,日军对中国实施全面入侵,北平及天津不到一个月落入日军手中,整个华北平原暴露在日军面前,11月12日日军攻占上海,南京有陷落的危险,国民政府于是宣布迁都重庆市,在上海、南京沦陷后,中国政府及民营部门、大批难民、以及各种战略物资大举西迁至西南重庆,其中大部分因运输不及仍滞留于武汉。
加上武汉原有的工业、经济、文化基础,到1937年底,武汉已成为国民政府的实质首都。
因此在1938年,武汉周边集结了国民政府的大量资源,包括自苏联所得到的军事及技术援助(苏联航空志愿队)。
日本方面,由于1937年开始的诸次军事行动让日本感到兵源匮乏开始逐步增兵,增兵加上前线开销使得日本平时经济体系无法负荷;军费的开销迫使近卫文磨于1938年改组内阁,并于同年5月5日发布国家总动员法,日本自此正式进入战时经济体制。
战时经济体制的推行虽然减缓了日本财政破产的速度,但是长久下去并非办法,加上对苏联军事实力的顾虑,日方急欲在短期内迅速逼垮国民政府,以便聚集更多资源以便进行北进以及南进政策。
武汉会战时间及经过 武汉会战爆发的历史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武汉会战时间及经过武汉会战爆发的历史原因导语:武汉会战是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在皖中-皖西、赣北-赣西北、鄂东、武汉会战是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在皖中-皖西、赣北-赣西北、鄂东、豫南等广阔地域抗击日军进攻的大会战。
日军侵占南京(参见南京战役)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
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作战计划。
在徐州失守后,即调整部署,先后调集约130个师和各型飞机200余架、各型舰艇及布雷小轮40余艘,共100万余人,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
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7月中旬~9月中旬由白崇禧代理)指挥所部负责江北防务;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指挥所部负责江南防务。
另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今北京一汉口)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杭州一株洲)向粤汉铁路(广州一武昌)迂回。
1938年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决定先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另以一部沿长江西进。
后因黄河决口,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汉的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
6月初,第6师从合肥南下;波田支队(相当于旅)由芜湖溯江西进,向安庆进攻。
守军第26、第27集团军节节阻击。
12日波田支队攻占安庆,继续沿江西进。
13日第6师攻占桐城后,转向西南方向进攻,17生活常识分享。
武汉会战对抗战的影响 抗日战争陷入了战场僵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武汉会战对抗战的影响抗日战争陷入了战场僵局导语: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
要了解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首先要了解一下武汉的地理位置。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其次要了解会战前双方投入兵力以及当时的形式。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
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
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47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00万人。
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加紧构筑工事,进行防御准备。
为了进行武汉作战,日军大本营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的兵力。
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是第2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共9个师的兵力,约25万余人,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生活常识分享。
武汉会战简介
武汉会战简介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战,此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使其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未能实现。
此战过后,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武汉会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武汉会战分析中文名称:武汉会战参战部队:国军、日军战争结果:日本获胜,武汉沦陷时间:1938年6月11日~10月27日地点:安徽、河南、江西、湖北人物:蒋介石陈诚冈村宁次畑俊六武汉会战详情波田支队序战1938年6月11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波田支队在攻占安庆后,继续搭乘海军舰艇沿长江西进,6月下旬抵达了江防要塞马当的封锁线外。
6月24日凌晨,日军在16军的防地东流登陆成功,然后顺利地攻下了既无准备,又无主官指挥的香山、香口等地。
后连马当炮台也跟着丢了。
波田支队在打退国军反扑后,与来增援的106师团一起直扑彭泽,彭泽失守。
见情况严重,陈诚严令驻扎湖口的李汉魂64军反攻彭泽。
经过一番拉据战,日军不但打退了李汉魂的进攻,还乘势扑向了湖口,湖口陷落,64军退往九江。
106师团在舰炮掩护下向纵深推进,配合正面进攻的波田支队包围九江。
见整体态势不利,张发奎命令第2兵团转进,放弃九江,退往二线阵地金官桥一带防守。
长江南岸作战攻战九江后,南岸的日军兵分两路,松浦的106师团则沿南浔路攻向德安。
波田支队和海军陆战队搭乘海军舰艇继续沿江西进,攻击下一个要点瑞昌;8月11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强行登陆成功,并击破守军孙桐萱的第12军的反击,向瑞昌进攻。
8月24日攻占瑞昌。
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逐次抗击,相持月余,至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陷湖北辛潭铺(属阳新),向金牛(今属大冶)方向进犯。
战至10月22日,阳新、大冶、鄂城(今鄂州)相继失守,日军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向岳阳急进,以其截断粤汉铁路。
当西进日军进攻瑞昌的同时,第106师团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昌-九江)南犯。
武汉会战:中日国运分水岭,从此:日本不败而败,中国不胜而胜
武汉会战:中日国运分水岭,从此:日本不败而败,中国不胜而胜武汉会战分为两期,第一期作战从日军6月12日攻占安庆开始,到8月下旬日军在九江等前进基地集结完兵力止,目的在于夺取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和集结兵力。
1、武汉会战的影响第二期作战从8月22日日军全面进攻武汉开始,到10月25日中国军队撤出武汉三镇为止。
这是保卫大武汉的高潮时期。
保卫大武汉的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攻占安庆起,到10月25日日军占领武汉止,历时4个半月。
中、日双方在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分五路展开激战,战线扩及皖、豫、赣、鄂四省数千里。
日军动用了14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3个航空团、1个海军航空队、海军舰艇140余艘,作战中补充达四五次,兵力达40万之众。
当武汉会战告终时,日本投入中国内陆的师团多达20个半,国内只留下一个近卫师团,还准备必要时来华作战。
中国方面投入会战的部队有120多个师,调用了所有的精锐部队,以及海军与空军的部分部队。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在如此广阔的地域上,运用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进行的大会战。
在这场会战中,日军死伤达20万,另有15万人病倒。
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低劣,素质良莠不齐,伤亡倍于敌人。
几十万忠勇的将士以血肉之躯,抵抗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凶猛进攻,舍身殉国,埋骨青山。
他们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消耗了日军巨大的有生力量,使其战略进攻的势头大大减弱,从武汉失守到1944年豫湘桂作战为止,正面战场形成拉锯对峙状态。
2、武汉会战中的海陆配合在整个武汉保卫战中,中国海军配合陆军的防御作战,也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
海军承担的任务是,堵塞长江水道,实施水雷作战,封锁港口,协同陆军进行要塞守备战。
自马当至武汉附近,中国海军敷设大量水雷,封锁长江水道,阻制日军舰艇沿江进攻的行动。
马当沦陷后,水雷战区域转到九江以上、汉口以下地区。
中国海军协同陆上作战,在众多布雷区和预设布雷区加紧敷设大量新式水雷,炸毁炸伤敌舰艇众多,迟滞了日军沿江跃进作战,有力地配合了陆上的防御作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会战简介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战,此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使其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未能实现。
此战过后,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武汉会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武汉会战分析中文名称:武汉会战
参战部队:国军、日军
战争结果:日本获胜,武汉沦陷
时间:1938年6月11日~10月27日
地点:安徽、河南、江西、湖北
人物:蒋介石陈诚冈村宁次畑俊六
武汉会战详情波田支队序战
1938年6月11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波田支队在攻占安庆后,继续搭乘海军舰艇沿长江西进,6月下旬抵达了江防要塞马当的封锁线外。
6月24日凌晨,日军在16军的防地东流登陆成功,然后顺利地攻下了既无准备,又无主官指挥的香山、香口等地。
后连马当炮台也跟着丢了。
波田支队在打退国军反扑后,与来增援的106师团一起直扑彭泽,彭泽失守。
见情况严重,陈诚严令驻扎湖口的李汉魂64军反攻彭泽。
经过一番拉据战,日军不但打退了李汉魂的进攻,
还乘势扑向了湖口,湖口陷落,64军退往九江。
106师团在舰炮掩护下向纵深推进,配合正面进攻的波田支队包围九江。
见整体态势不利,张发奎命令第2兵团转进,放弃九江,退往二线阵地金官桥一带防守。
长江南岸作战
攻战九江后,南岸的日军兵分两路,松浦的106师团则沿南浔路攻向德安。
波田支队和海军陆战队搭乘海军舰艇继续沿江西进,攻击下一个要点瑞昌;8月11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强行登陆成功,并击破守军孙桐萱的第12军的反击,向瑞昌进攻。
8月24日攻占瑞昌。
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逐次抗击,相持月余,至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陷湖北辛潭铺(属阳新),向金牛(今属大冶)方向进犯。
战至10月22日,阳新、大冶、鄂城(今鄂州)相继失守,日军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向岳阳急进,以其截断粤汉铁路。
当西进日军进攻瑞昌的同时,第106师团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昌-九江)南犯。
守军第1兵团第29军团李汉魂和欧震第4军、李玉堂第8军等部依托庐山两侧及南浔铁路北段的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抗击,日军进攻受挫。
在整个赣北地区的作战中,第1兵团较好地完成第九战区所赋予的阻止日军向南扩展的任务,不仅打破了日军攻占武昌的企图,而且给日军第11军的第106、第101师团以歼灭性打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
长江北岸作战
1938年6月初,日军第六师团从合肥南下;突破了徐源泉26集团军的防御,13日攻占桐城后,转向西南方向进攻,17日陷潜山。
至7月初,日军在江北占领太湖、望江以东,在江南占领江西湖口以东的长江沿岸地区。
7月24日,日军第11军第6师团在稻叶四郎指挥下从安徽潜山向太湖进攻,一路血战,相继突破第31、第68军、84军防线,先后攻占太湖、宿松、8月4日经过激烈的巷战终于占领了广济的门户黄梅。
后在广济展开一番激烈的厮杀,国军最后不支撤退。
大别山北作战
8月27日,第2军同时向大别山的门户六安和霍山进攻。
攻占六安、霍山后,第2军兵分两路。
左路第13、16师团穿越大别山北麓直逼武汉,右路直捣罗山、信阳,迂回武汉。
中国守军节节抵抗,最后因伤亡惨重只好撤离阵地,转移到沙窝、小界岭一线阵地。
日军乘胜追击国军,连占叶家集和商城,逼近小界岭防线。
守军三个军利用地形优势,顶住了日军一轮又一轮的猛攻,从9月18日一直打到10月下旬,第13和16师团终于突破了小界岭防线,穿越了大别山,于10月25日占领麻城,可是这时国军已经放弃武汉了。
日军突袭广州
月11晚,日军7万多人,2.7万匹马在广州大亚湾登陆成功,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淡水、惠州、博罗和增城,21日已经攻到广州近郊。
余汉谋的12集团军仅仅10天就被日军打败,乃下令广州守军撤退,广州于21日下午沦陷。
广州一失,粤汉铁路被切断,武汉
就更不值得用重兵防守了,面对这种情况,蒋介石又吸取南京保卫战的教训,不做孤城困守,决定放弃武汉,10月25日弃守该城。
日军26日占领武昌、汉口。
27日,占领汉阳,武汉保卫战至此结束。
武汉会战失败的原因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阵亡将士人数,军事委员会统计为254628人,加上负伤超过40万),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与日军拼消耗。
首先在军队防卫方面,中国军队采取了分兵把守的策略,但是并没有强大的预备队,同时也没有发动群众,破坏对方的交通线。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只是死守,并没有对日本军队造成严重的损失。
之后在武汉被日军包围后,中国方面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从武汉撤兵。
因此武汉会战为何守不住,本质来讲是中国军队要保存自身的实力。
其次日军在中国的侵略速度非常的快,国民政府方面并不能很好的做出应对,更多的时候只能消极应战。
并且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跟日本军队的差距非常的大,这也是失败的一个原因。
另外在作战方式上,国民党方面并不擅长指挥大规模的兵团集体作战。
这使得在武汉会战中,中国方面军应对非常的被动,同时也失去了战争的主导权。
最后则是因为在武汉会战之前的淞沪会战结果是失败的,这使得战士们的亡国情绪非常严重。
情绪低落对于战争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国方面军应战非常的消极,没有必胜的心态,反而
是在战争还没开始就已经在主观上认输。
这也是武汉会战为何守不住的重要原因。
武汉会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