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德育渗透方案08-09下
小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小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生命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发展。
在小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探讨一些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多角度渗透生命教育1. 教学内容在小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需要从教学内容入手。
除了传统的数学、语文、科学等学科知识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关于健康、安全、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朗诵一些关于健康、坚强、友谊等主题的诗歌;在科学课上,可以介绍一些关于身体结构、营养知识等内容;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讲述一些生活中的道德故事。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渗透生命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感分享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体验,深入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科学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的奥秘;在体育课上,可以开展各种户外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体魄。
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生命教育的魅力,增强他们的身心素质。
3. 教学环境在小学教学中,教学环境的营造对于渗透生命教育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制作展板、设置角落等方式,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角落里设置一个“成长园地”,展示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感悟等内容;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标语,激励学生努力成长。
通过这样的环境营造,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二、培养生命教育的意识除了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外,培养学生生命教育的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生物教师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生物教师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生物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员,需要将德育理念融入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本文旨在制定生物教师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为生物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指导。
二、目标概述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通过生物教学,促进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自觉和自立发展;3.通过德育渗透工作,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工作内容1. 设计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生物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生物教学中,设计德育渗透工作计划,将德育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中,通过生物教材、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情操。
2.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生物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独立思考、批判精神等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生物教学中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伟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制定德育渗透课程生物教师可结合生物教学内容,设计德育渗透课程,选取生物教材中的一些案例、文献、实验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生命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4. 生物实验中的德育渗透生物教师可以通过规划生物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法、实验精神和实验道德,引导学生遵循实验规范,尊重生命,关爱动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辅导学生科研项目生物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生物科研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德育渗透教案
初中生物教学德育渗透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学中的道德观念,认识生物学对人类道德的启示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或给出一个道德难题引起学生思考,如“人类是否有权利干涉自然界的规律?”
二、讲解(15分钟)
1. 概述生物学对人类道德的启示,例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态平衡的维护
2. 分析生物学中的一些道德问题,如动物权益、基因编辑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选择一个具体的生物学案例,让学生讨论其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一些生物领域中的道德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相互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讨论的道德问题,鼓励学生思考生物学对于人类的道德启示,并强调培养道德意识和品质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比如写一篇关于生物学与道德的作文或者就课堂讨论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教学心得:本节课以生物学为切入点,通过讨论生物领域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对于人类道德的启示。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质,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种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年级地方课德育渗透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德育渗透计划
三年级地方教材有,《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这三门学科。
通过学习《生命教育》这门课程培养同学们的生命意识、呵护生命尊严、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幸福,打开了一扇观照生命成长的窗口。
生命教育是一门体验性课程。
通过多种多样的生命体验活动,积累生命经验,提升生命的感悟水平与实践能力。
学习《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时刻注意安全,安全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从交通安全、校园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卫生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入手,教育学生保护自己的方法,学会在危险来临时的安全自救和互救方法,通过安全演练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学习《国防教育》这门课,引导和教育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1 / 1。
生物教学德育渗透教案
生物教学德育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态观。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分析3.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的基本原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的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阐述生物适应环境的基本原理。
3. 分析实例:展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4. 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态观。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并谈谈自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原理的理解,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问题、正确分析实例,表明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表明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准备工作1. 准备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收集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用于课堂分析。
3. 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用于课堂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的原理。
2. 第3-4周:分析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
初中政治德育渗透教案
初中政治德育渗透教案年级学科:初中政治课时:1课时教材内容: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珍爱生命》,第一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生命的多样性,珍爱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提高关爱生命的道德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PPT,展示不同生物的生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如何珍爱生命?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关爱生命的具体做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关于生命救助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珍爱生命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珍爱生命的感悟文章。
2. 制定自己的生命计划,关注身心健康,关爱他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感悟,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关爱生命的道德行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道德素养得到了提高。
生命教育课德育渗透方案08-09(1)
生命教育课德育渗透方案(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健康相处、和谐相处”思想意识,教育他们走好人生之路,我决定在生命教育课上开展“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主题教育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为宗旨,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
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不断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把生命意识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二、活动背景众所周知,学校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财富,安全就是幸福。
师生身心安全是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基本条件。
牢固树立教师们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感非常必要。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触目惊心的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警钟。
每年3月26日是全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日”,每每议起这一话题,都显得十分沉重。
中小学生人身伤害的第一因素是意外伤害,其中发生在校园中的伤害事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楼道拥挤造成学生受伤、课间追跑打闹造成划伤或骨折、交通事故造成伤亡、实验过程中被烫伤、溺水身亡等,这些意外事件并非防不胜防,只要措施得法就会防患于未然,使伤害降低到最低点。
所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主题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德育渗透课《生命 生命》
德育渗透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慨:飞蛾求生──生命的欲望;瓜苗生长──生命的顽强;心脏跳动──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
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积极的人生态度。
本文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但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难度较大。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成了本课的难点。
为此,我将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和“生命”相遇,让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之中,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进而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动弹、欲望、糟蹋、珍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通过导读品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1.按教学重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每人搜集一两条有关“生命”的名言。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1.教师导入:“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生命教育德育实施方案
生命教育德育实施方案生命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则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于生命教育和德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生命教育德育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生命教育德育实施方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
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命素养,包括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的关爱和保护等。
而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使其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因此,生命教育德育实施方案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这些教育目标,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导。
其次,生命教育德育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
这包括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确保生命教育和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需要建立起家校社合作的教育模式,使生命教育和德育不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中,而是能够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再次,生命教育德育实施方案需要注重实践教育。
生命教育和德育不是简单的口号和理论,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道德观。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伟大、道德的力量,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道德观。
最后,生命教育德育实施方案需要注重评估和反馈。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才能及时发现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对生命教育和德育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对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全面的实施,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生命素养和道德情感的目的,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真对待生命教育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教育德育渗透教学计划
生命教育德育渗透教学计划一、教学背景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的存在。
而德育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将生命教育与德育相渗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如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网络诱惑等,这些都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开展生命教育德育渗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和独特,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和情感。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会应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
4、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生命的起源与发展通过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生命的特征与多样性介绍生命的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以及生命的多样性,包括不同的物种、生态系统等,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尊重生命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生命、不伤害他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4、关爱生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命,如爱护动物、植物,关心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5、生命中的挫折与应对讲述一些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坚强不屈的人物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要勇敢面对,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应对挫折。
6、生命的终结与意义探讨死亡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有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有意义的人生。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对生命教育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高中生物教案德育渗透
高中生物教案德育渗透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过程;
2.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与生长条件;
3.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关注植物的生长环境,并提倡爱护大自然。
教学内容:
1.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与生长条件;
3.植物的生长环境与人类的保护责任。
教学步骤: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引起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二、学习任务(15分钟)
1.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过程,与学生一起探讨植物的生长需要和生长条件;
2.学生分组探讨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状态,并汇报讨论结果。
三、德育渗透(2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污染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环境?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相关建议,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四、课堂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
五、课后作业(5分钟)
学生自觉收集和整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资料,并撰写一篇小结。
评估方式: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2.检查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
3.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
拓展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环保行动、参观植物园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于植物生长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验,实践德育渗透。
教师德育与生命教育方案
教师德育与生命教育方案导言教师德育和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生观的重要环节。
本文着重探讨教师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生命教育方案,以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履行育人使命。
第一部分:教师德育的重要性教师作为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使命。
教师德育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在道德行为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德育不仅涉及到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更尤其重要的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教师德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第二部分:教师德育的目标教师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
具体来说,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公正心、友爱心和勇气,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学生将能够在社会中健康成长,并为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第三部分:教师德育的方法实施教师德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其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深化他们对道德问题的理解。
第四部分: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是教授学生有关生命的知识和价值观的过程。
通过生命教育,学生将学会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和关注社会问题。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部分: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进化、生命的保护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并形成尊重他人生命的观念。
第六部分:生命教育的实施方式实施生命教育需要结合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生物学课程、组织生态考察等方式来传授有关生命的知识。
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关注动物保护和环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七部分:教师德育与生命教育的结合教师德育和生命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可以相互融合。
生物教学德育渗透教案
生物教学德育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能运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2. 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教学难点: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3. 第三课时:生物的分类与命名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教学难点:生物命名的规则和技巧4. 第四课时: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教学重点:生物的生殖方式和发展过程教学难点:生物发育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5. 第五课时: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和措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点。
3. 实践操作:安排相应的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的特征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或观察活动中的表现,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教学教材及相关辅助材料。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片、实验植物等。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渗透探究之生命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渗透探究之生命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并且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人文内涵包含了对人生存状况、生命意识与价值的关照与思考。
显而易见,最具有人文气息的语文学科正是感悟生命意识的最好所在,鉴于如此厚重的历史使命,语文学科应该与生命意识的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地感受生命,认识生命,珍爱生命。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的素材,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身语文教学发挥德育功能,主要靠挖掘教材及教学活动中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的优秀道德传统,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达到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看这个世界”,生命的意义和内涵是广博而丰富的,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目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生命的意义和内涵。
如: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飞向太空的航程》,必修二《短歌行》、《兰亭集序》、《赤壁赋》、《我有一个梦想》,必修三《蜀道难》《老人与海》,必修四《热爱生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必修五《边城》、《滕王阁序》、《逍遥游》《归去来兮辞》等。
二、创设跨越时空的情境,让学生多角度地体验生命教育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素材随处可见,但要想从根本上使同学们有真切深刻的认识,使不同年代里的文章能够发挥现实意义,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教学中注重调动主体内在的真实情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多方位思考,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就成了一个有力的平台。
如我们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时,五位英雄已是烈士,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战争年代距离同学们已经久远,对于这些90后的学生们身处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享受着物质丰厚的生活,我们惯常的英雄教育已经趋于类型化、脸谱化,那些英雄们是作为神被人敬仰的,距离让学生们心理上是不以为然接甚至是不接受的,要想勾起同学们的怀念之情,树立为人类、为人生、为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情操,就必须在意识里使学生恢复文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使学生清楚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于是我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如果说是由于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社会形态造就了英雄,那么在当今社会,发生在你身边、带给你最震撼的、最触目惊心的关于生命逝去的事件又有哪些?学生们的答案很多,生命的逝去因为生病的、溺水的、车祸的等等原因,但答案最多的集中在2008年5月12日那场令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大地震,一个个生命的骤然离世,人类是如此的渺小,讲到这全班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那是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思考,接着我进一步启发:如果说人在灾难面前的死是无可奈何的,那英雄们为什么献出生命?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承接第一个问题学生对逝去的生命认识调动起了学生的主观情感,再结合正常情况之下人人都怕死的观念反过来讨论英雄们的精神,他们为了人类、为了祖国献出了生命是何等的高贵,在此基础上建立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就是水到渠成了,而此文章的现实意义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摘要:生命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活动,是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平安长大的重要保障。
渗透生命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对生命教育工作进行探索,不断完善生命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生命教育;有效途径1生命教育在课程中呈现的应用原则1.1价值性原则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生命教育时,教师一般会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实际体验,选择适合的素材。
这些素材的挑选要能激发学生生命思维,案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活动形式可以有辩论与思辨,但是以积极向上的正面价值为主要原则,吸引学生能通过情景中素材展示,收到正面启迪并主动挖掘生命的力量,实现生命教育的内化。
1.2真实性原则根据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道德与法治课程往往选择的内容和素材都需要还原学生生活,与他们能有密切的联系,因为这样他们才能根据素材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学习,获得情感的共鸣。
用真实发生或时事案例能体现出生命教育,通过鲜活的人物、事例、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同与接受生命的意义及进行深刻反思,又能达成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1.3阶段性原则由于受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各学段学生接受课程任务及案例的程度各不相同,低年级段适合绘本、故事等形式,通过卡通人物或是符合他们年龄段的事例来引导他们认识生命的重要性。
中年级段的学生接受力相对有所提高,教师可采用实际案例,引发他们对珍爱生命的反思。
例如,残奥会上中国健儿身残志坚,坚持比赛等,都是他们熟悉并乐于接受的人物,更能在这样的案例中激发他们探究生命的欲望。
对高年级段的学生,案例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更喜欢寻找身边的榜样,通过伙伴阐述小组调查研究的成果,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接受度也更高。
分年段、分目标的教学形式能达成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帮助他们通过学习进行思维训练,达成对生命教育的不同级别的思考。
1.4典型性原则综上所述的“价值性、真实性、阶段性”三种原则是教师设计时需要考虑进去的,但是生命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重要地位,课堂的教学设计和任务布置中体现的生命素材还需要拥有典型性。
德育渗透计划生物
德育渗透计划生物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将以生活德育、情境德育总体思路为指导,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突破,用美术的形式切实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结合全员育人有关精神,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以“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同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寓德育于生活之中、寓德育于情境之中”,全面加强学生的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审美情操的陶冶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重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锻炼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重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情感成长。
二、目标措施:1、加强德育工作贯穿整个美术教学中的思想。
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学中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死记硬背、轻创新能力的培养,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思想,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放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
2、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与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根据各学科德育工作要点,把德育内容扎扎实实的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在美术备课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德育渗透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环保教育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脑动口动手等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意志品格。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做到德育与美术学科教育的渗透。
如:环保方面,让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让学生爱护大自然,亲密大自然。
3、深入探求生活德育、情境德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营造各种德育灵活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和成长。
让各班、各年级积极行动起来,用学生美术经验来丰富校刊、校园网、黑板报、走廊文化等各种德育活动。
八年级生物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八年级生物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薰陶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生物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生物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物活动,使对于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
监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生物活动如朗诵比赛,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
这些活动丰富学生德生物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例如生物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当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挖掘生物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涉过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如何把生命安全教育与德育渗透相整合
如何把生命安全教育与德育渗透相整合摘要]关于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向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个学期开学,无论是在全校老师大会上,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领导安排安全教育工作首当其冲。
这个工作较重要的一环就是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而且还要提前备好相关教案。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德育渗透关于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向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个学期开学,无论是在全校老师大会上,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领导安排安全教育工作首当其冲。
这个工作较重要的一环就是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而且还要提前备好相关教案。
下面就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1 校园安全1.1 课堂上课堂上存在的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指生生间、师生间可能存在的一些矛盾引发的。
学生也好,老师也好,都是人,人与人之间相处就肯定会有矛盾,有矛盾就得磨合。
而在磨合的过程中,肯定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甚至因此而发生口角。
照这样说一个班加上任课老师将近六十人,怎样有效的解决这些隐形的矛盾隐患,我认为全在于班主任的调节能力。
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利用晨会、班会和我的语文课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疏通和引导。
1.2 课间课间存在的生命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学生在室内追逐打闹的现象。
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嬉戏打闹本属天性,在所难免,但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非观念不清,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一个不小心或一时冲动就有可能导致互相之间的人身伤害。
班主任在耐心地从他(她)们的切身利益(人身安全)出发加以规劝和引导的同时,还要经常阶段性地安排学生集体学习《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还要注意及时清理和收置班里一些废弃不用的拖把,桌凳腿,或者是维修桌凳用的锤子和钳子一类的有可能作为行凶工具的器物,以免在发生意外恶性打架事件时让这些东西成为人身伤害的帮凶,较好是让班干部用班费购置一些室外活动器械。
1.3 在体育课上和实验室的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课上各类实验课上不要任性妄为,要严格按照课本和老师的指导进行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教育德育渗透方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
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为宗旨,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通过生命教育专题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阳光自己每一刻,关爱他人每一天,健康幸福过一生”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心里健康知识,学会调试心理的方法,珍爱自己,关爱他人,乐观进取,健康成长;教育学生学会紧急避险和自护自救;积极创建安全、优质、和谐校园。
三、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四、主要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15日)
利用国旗下讲话、橱窗板报、电视、班团队活动等广泛宣传“生命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和意义,理解生命的珍贵,热情地参与到生命教育活动中来。
(二)、具体活动阶段(4月16日――6月30日)
1、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处在健康、明朗的阳光下。
2.各班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
班主任可为学生创设受挫情境,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
也可先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在家中体验、尝试,开展“今天我当家”、“怎样解决生活难题”等班队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
3.教师组织各班学生观看生命教育影片或图片。
如:《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晚会、“防火与逃生”系列片、交通安全教育片、励志教育片等影片、图片,让学生从中真正认识生命的可贵。
4.组织全校四年级以上学生开展“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征文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