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研究述评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动机与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动机与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行为日益频繁,引起了投资者、学者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或债务融资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股票的行为。
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复杂多样,而市场对其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通过对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动机与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金融现象,为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的监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动机(一)提升股价当公司认为其股票价格被低估时,通过回购股票减少市场上的流通股数量,从而提高每股收益和股价。
这向市场传递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信心,吸引投资者买入,推动股价上涨。
(二)优化资本结构公司可以通过股票回购调整资本结构,降低权益资本比例,提高债务资本比例。
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债务融资可以利用利息的税盾效应,提高公司的价值。
(三)增加股东财富股票回购可以增加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直接为股东创造财富。
对于那些没有更好投资机会的公司,将资金用于回购股票可能比进行低回报的项目投资更有利于股东。
(四)实施股权激励公司回购股票后,可以将其作为股权激励的股份来源,激励管理层和核心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好的业绩。
(五)防止恶意收购通过回购股票,减少外部投资者可获取的股份数量,增加收购方的收购难度和成本,从而保护公司的控制权不被恶意收购者夺取。
二、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市场反应(一)股价上涨在大多数情况下,股票回购公告会引发股价的短期上涨。
投资者将回购视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业绩的信心,从而积极买入股票,推动股价上升。
(二)交易量变化股票回购通常会导致短期内交易量的增加,因为投资者对公司的行为做出反应,买卖股票的活动更加频繁。
(三)长期影响从长期来看,股票回购对股价的影响并不一致。
如果公司回购股票是基于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财务状况,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回购后的资金,那么股价可能会持续上涨。
企业并购相关研究综述
企业并购相关研究综述袁显平;周满【摘要】为了探明企业并购未来研究方向,运用统计分析法,从文献检索统计、并购理论以及并购绩效研究等视角,对国内外企业并购相关研究进行了统计分析,侧重回顾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1990年以来,有关企业并购的英文期刊文献多达1 018篇,其中40篇是探讨中国企业并购的.西方国家并购较早出现,理论相对丰富,大致形成了以西方企业为主的并购动因、并购效应等理论体系,国内则相对较少.学术界多运用事件和财务指标研究法来考察并购绩效,但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以及财务指标的可取性有待进一步验证.21世纪以来,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国内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难以做到资产的有效配置.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与主题.【期刊名称】《技术与创新管理》【年(卷),期】2015(036)003【总页数】6页(P258-263)【关键词】企业并购;并购绩效;财务指标;资本市场【作者】袁显平;周满【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1西方企业从19世纪到21世纪共经历了5次较大并购浪潮,已有百余年历史,现已建立了完善的并购机制。
国外学者对企业并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美国经济学家Stilger认为:“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是通过并购重组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发展起来的。
”相对西方国家而言,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不够规范,资本运作经验欠缺,但近些年来企业并购愈演愈烈,不仅国内并购事件众多,众多企业还参与了跨国并购。
据清科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并购活跃度与规模量双双突破2013年总交易量,企业并购的“黄金时代”已经全面而至。
鉴于我国企业并购事件越来越多,需要经验总结和相关理论支持。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述评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述评摘要:国内外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并购的绩效存在差异。
本文对并购绩效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原因进行综述,并在对综述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控股股东特质、股权性质和所有者财务等理论为基础对并购绩效进行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并购绩效控股股东特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曾说过:在当今美国,没有一家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起来的。
而如今,不仅是美国,全世界各国的企业并购活动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其中也不乏跨行业,跨国界的并购活动。
所谓并购,是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统称,经常用m&a表示。
兼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一家或更多的企业。
兼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收购指通过任何方式获取特定财产实质上所有权的行为,可以是股权收购,也可以是资产收购,收购后目标公司仍具有法律上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独立的法律地位。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的综述企业并购的历史悠久,国外的学者对并购绩效的研究也可以追溯到1913年。
当年代格特和斯特等论述了太平洋铁路公司通过证券市场于1900年对南太平洋公司进行的并购,并对其并购效率和合法性进行了论证。
戴文(1921)对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因为当时的并购基本采取横向并购,通过同行业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并购,因此得出了并购后企业绩效更好的结论。
利文莫(1935)以1888-1905年期间的兼并企业为对象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是半数的兼并企业是比较成功的,兼并后还能有效继续经营并至少维持了25年;作者还对1915年至1930年间出现了大量的行业兼并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有效率的。
罗纳尔德(1971)探讨了在企业进行并购时应该采用一些新的会计计量方法以确定其并购绩效。
斯特格斯,布雷等(1984)通过对54家英国公共公司的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对横向、纵向和混合并购的绩效进行了比较研究。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成为了当前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对企业自身产生影响,也会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一、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首先,对于被并购或重组的上市公司,该行为势必会对公司自身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公司的所有权股份会发生变化,原有的股东可能会被收购方剥夺掉一部分股份,从而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其次,公司的整体业务和经营方向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加入新的业务领域或剥离旧有业务。
最后,公司的管理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收购方可能会调整公司的管理层人员,以达到更好地整合和控制公司。
但与此同时,被并购或重组的上市公司也可能会从中受益。
首先,收购方的资金注入会弥补公司资金方面的短板,提高公司的财务实力。
其次,收购方的管理层和技术团队会带来新的资源和能力,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最后,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还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机会和潜在利润空间,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并购重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除了对公司自身的影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还会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对于被并购或重组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由于公司整体业务和发展方向的可能调整,公司的股票价格可能会波动。
其次,公司的财务实力、管理团队和技术资源等因素的提升,也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于公司的信心和投资意愿,进而影响公司股票价格。
对于收购方的股票市场,由于公司的并购行为,投资者对于新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可能会产生质疑和担忧,影响新公司股票价格的稳定性和市场反应情况。
但如果并购行为被市场看好,收购方的股票价格也可能会出现上涨。
此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还可能会对股票市场的整体环境产生影响。
由于我们所处的股票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市场,市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情绪等因素。
因此,当某个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时,其所处的行业板块或相关股票也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股票市场的变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市场情绪、资金流动和价格水平等因素。
《2024年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上市公司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并购后的绩效表现。
因此,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企业并购实践、提高并购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反应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包括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如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对并购绩效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本文假设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且并购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近五年内完成并购活动的公司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公开的财务报告和市场数据。
(三)变量定义与测量本文选取了财务绩效、市场反应等指标来衡量并购绩效,同时考虑了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通过构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一)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反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在并购活动完成后,财务绩效和市场反应均有所改善。
其中,财务绩效指标如净利润、总资产等在并购后得到提升;市场反应则通过股票价格变化来衡量,表现为短期内股价上涨。
(二)回归分析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发现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对并购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股权并购可行性探讨
股权并购可行性探讨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股权并购作为企业扩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股权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权,以实现对其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交易行为。
然而,股权并购并非简单的买卖交易,而是涉及众多复杂因素和潜在风险的战略决策。
因此,在进行股权并购之前,对其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
一、股权并购的优势股权并购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新的市场或业务领域。
通过收购在特定领域具有成熟经验和资源的目标企业,并购方能够节省自行开拓市场所需的时间和成本,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
其次,股权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
当并购双方在业务、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互补性时,通过整合资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再者,股权并购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扩大规模、丰富产品线或提升技术水平,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得以巩固,更有能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挑战。
二、股权并购的风险然而,股权并购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
其中,估值风险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对目标企业的估值过高,并购方可能支付过高的价格,导致投资回报率降低甚至亏损。
文化整合风险也是常见的挑战。
不同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和管理风格,如果在并购后无法有效地整合文化,可能会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法律和合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在股权并购过程中,如果未能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法律纠纷和监管处罚。
此外,财务风险也是需要谨慎考虑的因素。
例如,并购可能导致企业负债水平上升,增加财务压力;或者目标企业存在未披露的债务和财务问题,给并购方带来经济损失。
三、股权并购的可行性分析要点要评估股权并购的可行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是战略契合度。
并购方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并评估目标企业是否与这一战略相匹配。
包括目标企业的业务领域、市场定位、发展潜力等是否能够与并购方形成协同效应,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购变得越来越普遍。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并购能够扩展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实现资源共享等多种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然而,并购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如合并难度、文化冲突等问题也会影响企业的表现。
因此,对企业并购的绩效进行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本文综述了当前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的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一、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数据收集、建模和实证检验,来探究企业并购绩效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类:财务方法、市场方法和多维度方法。
1. 财务方法财务方法是通过财务数据来评估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
研究者通常会选择一些财务指标,如公司价值、利润、盈利能力等,来计算企业并购绩效。
其中,比较常用的指标为“累积股票超额回报率”和“亏损率”。
邓丽芳等(2018)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和影响因素,利用累积股票超额回报率作为绩效指标,将并购分为成功、一般和失败三种情况,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行业竞争对手数量、并购方式等因素对并购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2. 市场方法市场方法是通过股票市场反应来评估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并购完成后的股票价格和交易量来推断市场对并购绩效的评价。
张京涛等(2019)以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为基础,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企业并购对股价的影响,发现并购对应该公司股价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行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显著性。
3. 多维度方法多维度方法是将财务方法和市场方法结合起来,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全面评估的方法。
目前多维度方法已经成为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手段之一。
韩志国等(2017)利用财务指标和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并以独立性理论为分析框架,将并购分为独立性并购和非独立性并购两种类型。
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并购后的负面效应,非独立性并购比独立性并购更容易导致财务绩效下滑,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
点 。 目前 提 出 的 各 种 理 论 看 , 没 有 出 现 一 种 理 论 或 从 还
模 型 能 够 高 度 概 括 经 济 生 活 中 的 企 业 并 购 现 象 但 为 了 便 于 说 明 , 将 对 其 逐 一 讨 论 仍 1 效率理论 效 率 理 论 对 企 业 并 购 M 经 济 学 意 义 E进 行 丁 解 释 , 认 为 企 业 并 购 有 潜 在 的 社 会 效 益 , 常 包 含 r管 理 层 业 通 绩 的 提 高 或 获 得 某 种 形 式 的 协 同 效 应 。 体 形 式 有 下 具 几种: (1】 于 并 购 双 方 管 理 能 力 有 差 异 , 并 就 能 提 由 兼 高 管 理 效 率 。 2) 于 并 购 双 方 经 济 上 的 互 补 l 、 模 ( 由 生 规 经 济 或 范 围经 济 , 并 成 一 家 公 司后 , 成 收 益 增 大 或 合 造 成 本 减 少 。 3) 业 并 购 可 将 企 业 外 部 融 资 转 化 为 内 ( 企 部 融 资 , 而增 加 了财务 协 同 , 低 了融 资风险 、 从 降 (41 企
维普资讯
企 业 弄 购 理 论 研 究 谇 述
0 张 维 齐 安 甜
摘要
本 文 在 分 析 相 关 文 献 的 基 础 上 , 从 一 个 独 特 的
尚需 深入 考 虑 和分 析的 。 2.信 息 理 论 该 理 论 主 要 从 信 息 不 对 称 角 度 来 研 究 , 为 作 为 认 内 部 人 的 经 理 层 , 有 比 局 外 人 更 多 的 关 于 公 司 状 况 的 拥 信 息 , 业 并 购 能 够 表 现 和 传 递 这 些 信 息 如 果 一 家 企 企 业 被 收 购 , 么 市 场 认 为 该 企 业 的 某 种 价 值 还 没 有 被 局 那 外 人 掌 握 , 认 为 该 企 业 未 来 的 现 金 收 入 将 增 加 , 而 或 从
并购动因及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旨在分析并购的动因,并对并购案例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并购动因分析1. 市场需求(1)市场扩大: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2)市场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需要通过并购来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2. 技术进步(1)技术领先: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2)技术整合:并购可以实现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
3. 产业政策(1)产业政策支持: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2)产业整合:并购有助于推动产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
4. 资源配置(1)优化资源配置: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并购,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5. 企业战略(1)多元化经营: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2)产业链整合:并购有助于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并购案例财务分析1. 案例背景某A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A公司面临销售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
为应对市场竞争,A 公司决定通过并购来拓展业务领域,提高盈利能力。
2. 并购动因(1)市场需求:A公司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满足消费者需求。
(2)技术进步:A公司希望通过并购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3)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进行产业升级。
3. 并购方案(1)目标企业:B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智能家居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2)并购方式:A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B公司全部股权。
(3)并购价格:A公司支付给B公司股东的总对价为5亿元。
4. 财务分析(1)并购前后盈利能力分析并购前,A公司营业收入为10亿元,净利润为1亿元;并购后,A公司营业收入为15亿元,净利润为2亿元。
《2024年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范文
《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篇一一、引言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企业并购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评述,分析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
二、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企业并购的起源可追溯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购逐渐成为企业扩张、资源整合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
在企业并购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将并购作为一种战略工具,以期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企业并购理论的主要内容企业并购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并购动机、并购方式、并购效应及并购后的整合等。
1. 并购动机理论:包括效率提升动机、市场份额扩大动机、管理者帝国建设动机等。
这些动机促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份额和实现管理层个人利益等目标。
2. 并购方式理论:主要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主要针对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并购,纵向并购涉及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间的并购,而混合并购则涉及不同行业间的企业间的并购。
3. 并购效应理论:主要研究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包括协同效应、规模效应、财务效应等。
这些效应有助于企业在并购后实现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并取得更好的经营绩效。
4. 并购后整合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在完成并购后如何实现组织、文化、人员等方面的整合,以确保并购后的企业能够顺利运营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企业并购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
首先,从研究方法上看,企业并购理论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其次,从研究成果上看,企业并购理论在解释企业并购动机、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实务界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
例如,关于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管理层决策与市场反应的关系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股权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
股权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股权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者合并目标公司的股权来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由于股权并购能够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因此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股权并购已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
本报告旨在分析股权并购的可行性,帮助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目标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估股权并购的可行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潜在风险分析;2)股权并购后的预期收益和风险;3)股权并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4)股权并购后的整合计划。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数据、市场地位等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与风险;其次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行业环境、竞争对手、法规政策等进行定性分析,以评估股权并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 目标企业分析(1)经营状况与潜在风险分析目标企业为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和汽车配件。
其在行业内地位相对较稳固,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然而,由于行业竞争激烈,目标企业采购成本增加、市场需求下降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使得其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同时,目标企业主要依靠少数大客户来维持业务,客户流失风险较高。
在此基础上,本报告对目标企业进行了风险评估。
结果发现目标企业在市场需求下降、成本增加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大客户流失可能会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2)财务状况与企业价值评估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其近几年的盈利状况较为稳健,资产负债率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现金流稳定。
基于此,本报告对目标企业进行了价值评估,得出其基本价值为XX亿元。
5. 股权并购可行性分析(1)预期收益与风险分析本报告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进行了投资回报率(IRR)、资产收益率(ROA)等指标计算,得出股权并购后的预期收益率为XX%。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方法述评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4年7月109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方法述评北京理工大学 陈晨摘 要:并购是企业外部扩张的重要形式,而绩效则是评价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对并购绩效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上市公司 并购绩效 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F7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7(c)-109-02自上世纪起,并购已成为企业对外扩张, 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规模效应的重要手段。
随着并购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对并购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围绕并购绩效展开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
并购绩效是评价企业并购成败的重要准则,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发展。
我国学者在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以及个案研究法,也有一些学者尝试使用其他方法考察上市并购绩效,值得关注。
1 国内外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1.1 事件研究法事件研究法是由Fama 、Fisher 等人在1969年提出的。
选择并购公告发布前后某个短期时间段(如-1天,+1天),用超额累计收益率(CAR)来测量并购事件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Bradley 、Desai 和Kim(1988)用事件研究法计算出宣告期内目标公司和主并公司股东加权收益率为7.43%。
Gregor Andrade 等(2001)选用1973~1988年间发生并购的3688个样本同样得出目标公司和主并公司股东权益增加的结论。
Hackbarth Dirk 和Morellec Erwan(2008)选用美国1985~2002年间1086起并购重组事件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出主并公司股东的超额累计收益率为-0.52%。
而Ma Jianyu 、Pagan Jose 和Chu Yun(2009)以2000~2005年发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个亚洲新兴国家的1477起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计算出主并公司股东的超额累计收益率平均值为1.28%。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综述作者:朱哲来源:《商场现代化》2021年第21期摘要:鉴于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并购交易数量不断增加,并购交易风险的产生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对并购绩效的分析评价也应该提上日程。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对企业并购绩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将绩效的研究分为类型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并购绩效的类型是从长短期窗口视角、财务和非财务视角进行分类,绩效的影响因素是以整个并购过程为视角,着重梳理并购规划阶段、交易阶段、并购整合阶段的影响因素,并补充了企业外部能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
本文总结了当前学者的主要观点,厘清并丰富了现有的并购绩效研究逻辑,为以后的企业并购案例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并购绩效;绩效类型;影响因素一、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规模和次数逐渐增大。
据普华永道统计,2010年我国并购交易数量达到5300多起,并购交易涉及规模巨大。
迄今为止,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投资活动,是企业扩大规模、寻找新的盈利点和丰富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之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发起并购,并购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因此对并购绩效进行深入研究就变得迫切起来。
本文就是基于此,总结了前人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文献对并购绩效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同时归纳总结了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希望为以后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提供启示。
二、企业并购绩效类型1.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并购绩效从长短期窗口视角来看分为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夏扬、沈豪,2018)。
并购的短期绩效一般表现为并购公告日后几天或者几十天,并购企业股价变动,一般采用事件研究法来分析,根据股票市场上的收益情况来检验并购事件对公司所带来的影响。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构建市场估计模型,通过建立合适的窗口期计算预期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检验短期内并购市场对该并购事件的反应,进而评价企业短期并购绩效。
并购的长期绩效通常被认为是并购发生后两年到三年或者更长時间的企业经营成果,主要通过并购前后会计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
证券行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分析
证券行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分析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证券行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是追求规模效益、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证券行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进行深入分析。
一、证券行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动因分析证券行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动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规模和效益的追求: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规模的扩大与效益的提升。
合并各种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规模经济,在合并后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升竞争力。
2. 资源整合:各证券公司拥有自身的优势资源,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整合资源,形成互补与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综合实力。
3. 市场份额扩大:并购重组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占有率,增加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4. 实现战略布局: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战略布局与结构调整,优化业务结构与业务范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证券行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利与弊证券行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既带来利益,也存在一定弊端。
下面将就其利与弊进行分析。
1. 利益:(1)资本优势: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强强联合,整合资本优势,提升公司实力,提高盈利能力。
(2)规模效应:并购重组后,企业规模扩大,可以带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升企业竞争力。
(3)资源整合:并购重组可整合各方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 弊端:(1)文化冲突:不同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存在差异,合并后可能产生文化冲突,影响企业运营和员工积极性。
(2)管理问题:并购重组涉及到多方资本的整合,可能会导致管理团队层级复杂,管理难度增加。
(3)财务压力:并购重组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一定的压力,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三、证券行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证券行业的典型并购重组案例:1. 招商证券与长城证券合并:招商证券与长城证券合并后,整合了两家企业的资源优势,实现规模扩大和成本降低,提升行业地位。
《企业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6100字》
企业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目录企业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1.2.1国外文献综述 (1)1.2.2国内文献综述 (2)第二章企业并购动因理论及企业并购相关概念 (4)2.1 并购的含义及分类 (4)2.1.1 并购的含义 (4)2.1.2并购的分类 (4)2.2 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 (5)2.2.1 协同效应理论 (5)2.2.2 多元化理论 (5)2.2.3委托代理理论 (6)2.2.4市场势力理论 (6)2.2.5价值低估理论 (6)2.2.6 估值套利理论 (6)2.3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7)2.3.1 事件研究法 (7)2.3.2 财务指标法 (7)2.3.3 非财务指标分析法 (7)参考文献 (7)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外文献综述(1)企业并购动因的国外文献综述在国外,并购活动很早之前就开始进行了。
但是经过研究,学者们发现企业并购动因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难以归纳成一个确定概念。
就算是一家企业,在不同时间进行并购的目的也是有差异的。
Halil Kiymazh和TarunK.Mukherjee(2000)[1]通过对并购公司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公司为获得正的协同效应,增加股东利益而选择并购。
Kode,Ford等(2003)[2]认为企业发起并购也可能是想降低风险。
由于并购后被并购方的投资机会及融资由外转内,企业的融资成本风险会减小。
而Capron(1999)[3]通过研究得到了另一种结论,他们认为企业并购的动因在于取长补短,进而提高企业价值,也使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及地位提高。
Heaton(2002)[4]使用了一个简单模型,分析指出:当公司的决策者过于自信,会认为资本市场对本公司的股价低估了,或者高估项目的收益。
在情况一下,当必须用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决策者会放弃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
在情况二下,会导致决策者其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
我国上市企业并购驱动IPO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企业并购驱动IPO的实证研究摘要:并购驱动ipo理论有两类——市场反馈假说和融资假说,但这些理论大都用于国外上市公司的研究。
本文采用1993-2005年ipo的数据和1998-2010年并购的数据,运用logit模型验证市场反馈假说和融资假说是否适用于我国上市企业。
结果表明,市场反馈假说和融资假说在我国都是成立的,价值突变越大,ipo成本越高,ipo后5年内进行并购的可能性越大。
而对于ipo后5年内进行并购的公司来说,ipo筹集的资金越多,ipo后在股票市场再融资的金额越多,现金并购的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ipo;并购;市场反馈假说;融资假说一、引言ipo与并购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两个热点话题,国内学者在研究ipo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ipo的发行抑价,新股定价,新股初始投资收益和ipo长期市场表现。
并购问题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并购绩效,控制权市场,金融中介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和跨国并购等方面。
国内学者都是孤立地研究ipo与并购,并未注意到ipo与并购之间的联系,而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ipo与并购是紧密相关的,ipo能够便利企业并购。
此类研究结论可分为两类:市场反馈假说和再融资假说。
那么,我国企业的ipo与并购是否存在联系?我国企业是否也存在为了并购而进行ipo的动机?再融资假说和市场反馈假说是否也适用于我国的上市企业?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lyandres(2008)以及hovakimian和hutton(2009)的模型,利用我国1993-2005年ipo数据和1998-2010年并购数据分析了两者间的关系,验证市场反馈假说和再融资假说,以期为ipo和并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理论分析lyandres等(2008)提出了市场反馈假说,若收购方是私有的,不知自身的真实价值,收购企业也就无法执行最优的并购策略从而获得并购价值的最大化。
若企业公开上市,真实价值通过股票市场反映出来,消除了价值不确定性,进而企业可以在最佳时机执行并购决策,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股权并购可行性分析报告
股权并购可行性分析报告股权并购可行性分析报告,使用中文回答。
一、背景分析股权并购是指通过购买或交换目标公司的股权,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或支配权的获取。
企业进行股权并购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扩大自身业务规模、实现战略转型或获取市场份额等。
在进行股权并购前,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评估并选择最适合的并购目标,并保证并购能够带来预期的效益。
二、市场分析首先,需要对目标公司所处的市场进行分析。
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格局等。
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可以判断目标公司是否有较好的增长潜力和盈利能力。
三、财务分析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查是股权并购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步骤。
主要包括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和合理收购价格,并确保并购后能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四、风险评估股权并购涉及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目标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同时,还需要对并购后整合过程中所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了解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五、技术与管理能力分析技术与管理能力是企业进行股权并购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目标公司的技术实力、研发能力以及管理团队的分析,可以评估并购后是否能够实现技术或管理的优化。
如果并购后能够将双方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进行整合,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六、合规性评估在股权并购过程中,合规性评估是重要的一环。
包括对双方企业的股权结构、财务报告、相关合同等的审查。
合规性评估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并购过程中确保合法合规。
七、综合评估最后,需要对以上各项分析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综合评估,可以确定股权并购是否可行,并给出对股权并购的建议意见。
同时还需要考虑并购后整合的时间、资源、成本等因素,确保并购的成功实施。
综上所述,股权并购可行性分析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对市场、财务、风险、技术与管理能力以及合规性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企业并购动因、并购绩效及并购风险文献综述共3篇
企业并购动因、并购绩效及并购风险文献综述共3篇企业并购动因、并购绩效及并购风险文献综述1企业并购动因、并购绩效及并购风险文献综述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以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的行为。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并购的频率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
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并购被视为一种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加强产品或服务线以及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企业并购动因、并购绩效以及并购风险三个角度来探讨企业并购的相关文献。
一、企业并购动因企业并购的动因多种多样,包括战略、财务、组织和人力资源等因素。
战略因素是企业实现业务和市场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进入新市场和增加产品和服务线。
财务因素也是企业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结束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另外,企业并购的组织和人力资源因素也很重要。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获得更多的员工、技术和知识产权等,从而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
二、并购绩效企业并购绩效是评估企业并购战略成功或失败的重要指标。
并购绩效可以通过很多方面来衡量,其中包括财务、市场份额、员工满意度和产品创新等。
财务绩效是评估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财务绩效,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融资机构。
此外,并购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提高员工的生产率和满意度。
最后,企业并购还可以通过增加产品和服务线来获得创新和竞争优势。
三、并购风险企业并购不仅存在机会,还存在诸多的风险。
企业并购的风险包括财务、运营、人力资源和战略等。
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财务资金,如果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投资,企业并购可能会失败。
运营风险是企业并购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风险。
企业并购需要协调不同的业务和组织,如生产、销售和市场等。
人力资源风险也是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
企业并购需要吸引和留住大量的员工,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来保证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并购股权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股权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愈发频繁。
并购是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股权并购是一种经济活动,旨在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来实现资本整合,促进两家企业资源的整合,实现更大规模的运营。
然而,并购股权涉及较大的风险和难度,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确保并购的可行性和成功实施。
二、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对一家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分析其并购股权的可行性,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目标公司的产业背景、市场规模和竞争环境,评估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潜力;2. 研究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对其盈利能力和稳定性进行评估;3. 分析目标公司的管理团队、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评估其管理能力和组织架构;4. 对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股权结构和知识产权进行评估,考察其潜在价值和风险因素;5. 综合以上内容,对目标公司的并购股权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和访谈调研等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研究和评估。
具体研究步骤包括:1. 收集目标公司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包括财务报表、经营数据、公司背景等;2. 分析目标公司的产业背景、市场规模和竞争环境,评估其发展潜力和市场地位;3. 研究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对其盈利能力和稳定性进行评估;4. 访谈目标公司的管理团队和关键员工,了解其管理能力和组织文化;5. 对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股权结构和知识产权进行评估,考察其潜在价值和风险因素;6. 综合以上内容,对目标公司的并购股权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目标公司的产业背景、市场规模和竞争环境分析目标公司是一家在智能科技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公司,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巨大。
企业并购对股市的影响研究
企业并购对股市的影响研究企业并购是指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合并两个或多个企业的行为,是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和市场扩张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股市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交易形式,其走势往往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企业并购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研究企业并购对股市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并购对股价的影响企业并购往往会导致双方公司股价的剧烈波动。
对于被收购方,其股价通常会因为领先企业提出收购报价而大幅上涨。
而对于收购方,则因为需要承担收购方的债务和承担收购事务的风险而可能导致其股价下跌。
例如,2018年美国康卡斯特收购迪士尼,导致康卡斯特的股价下跌10%。
然而,对于整个股市而言,企业并购对股价的影响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虽然被收购方公司的股价有可能上涨,但是整个市场的波动性也可能增加。
这是因为在大型企业并购的情况下,市场交易的规模会变得更加庞大并且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导致市场的风险性增加。
二、企业并购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企业并购活动的公告往往会引起投资者的持续关注和市场波动。
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会通过对新闻报道和市场反应的关注来确定他们的股票价格是否受到影响。
此外,在并购执行的过程中,市场交易会更加活跃,投资者和操盘者将会更加谨慎,更加关注潜在风险和潜在收益。
由于市场的波动极可能会影响短期投资者的盈利,因此他们可能会对整个市场的表现变得更加警惕。
同时,长期投资者也会有所关注,因为并购活动可能会导致一些股票价格的剧烈变动。
因此,企业并购对于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
三、企业并购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企业并购的时候往往需要公众资源的支持,这包括政府和证监会的支持和措施。
同时,在并购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双方公司进行合法的监管和审查。
因此,公共政策也是企业并购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并购可能会导致一些公共政策的调整和法规的改变。
例如,在美国2002年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给证券交易所复杂严苛的审核程序,导致许多企业被迫取消上市计划,甚至在审核前就暂停上市证券交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研究述评胡开春[内容摘要]并购动机理论是并购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出发,学者们提出了股票市场驱动并购(SMDA)的并购动机理论模型,这个模型回答了诸如 谁收购谁、 现金收购还是换股收购、 并购浪潮怎么产生等等问题。
本文比较全面地总结了SMDA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的成果,并做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股票市场;并购动机理论;资产价值伴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在有效市场理论框架内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了新的答案。
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出发,学者们提出了股票市场驱动并购(Security Market Drive Acquisition,以下简称SMDA模型)的并购动机理论模型,回答了Breadley和Myers在其∀公司金融原理#中提出的尚未获得圆满解释的 如何解释并购浪潮的问题。
根据SMDA的思想轨迹,发生在股票市场上的并购驱动因素,可以理解为诸如 谁收购谁、 现金收购还是换股收购、 收购后收购双方的股价运动趋势是什么等等问题。
在众说纷纭的并购动机理论中,SMDA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它没有排斥其他有生命力的理论,而是蕴含或佐证了其他理论,并将触角伸向了其他理论没有触及的盲区,而这就是SMDA理论的力量所在。
SMDA理论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吸引了理论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国内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中,西方成熟的并购动机理论拿到国内往往有 水土不服的问题,国内学者也没有完整地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并购动机理论。
陆正飞(2004)认为,现有并购动机研究的最主要缺陷在于尚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机的深层次分析。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而且深入分析下去,就会涉及到制度问题,这就不免有些老生常谈了。
但是,制度变迁仍然是不容回避的。
股权分置改革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步骤,它使我国股票市场作者简介:胡开春(1974!),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博士生。
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进入了新的起点,其中最主要的客观效果之一就是为市场化的并购奠定了基础。
我国属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即使在全流通的环境下,上市公司普遍规模小、股票价格波动大、市场定价不够准确,根据SMDA理论,上述条件恰恰是市场驱动并购的催化剂。
在这样的一个时点上将SMDA理论引入国内,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并购,而且为规制此类并购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一、并购动机理论的分类研究并购的动机首先是从单个企业开始的,侧重于探讨企业发起并购的原动力。
和经济学的许多研究一样,并购动机的研究也有从微观向宏观靠近的趋向。
学者们希望通过提取能够反映众多企业并购动机中存在的共同因素,构造现实中并购浪潮的解释框架。
现有的几种理论,∃除了SMDA理论以外,侧重于解释单个企业并购的动力机制。
(一)效率理论效率理论最基本的思想是两个企业的并购可以达到1+1>2的效果。
企业并购的效率改进来源于不同的方面。
一方面,并购双方存在经营协同,如横向并购中的规模经济效应,纵向并购中的交易成本节约效应,混合并购中的范围经济效应;另一个方面是财务协同,包括:有现金流而没有正净现金流项目的企业与一个有正净现金流项目而缺乏现金流的企业的并购实现了资金利用的效率,盈利企业收购亏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税盾效应,合并后负债能力的增加,以及更低的资本成本。
(二)代理理论代理问题是并购动机理论中广为讨论的方面。
詹森和麦克林(1976)在他们的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代理问题,认为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必然产生代理问题,并定义了代理成本的概念。
他们认为,在所有组织以及合作中都存在代理问题。
在一个股权分散的企业中,股东和主要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最为重要,负责做出并购决策的董事会,其成员避免不了作为代理人牟取自身利益的动机,大量的收购往往不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而是为代理人创造了价值或者分散了风险。
[1]马里斯(1964,1998)首次论断增长是管理者的目标,而穆勒(1969)认为并购可能是代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假设管理层的收益是企业规模的单调增函数,管理层的报酬、津贴、地位和权力与公司规模相联系,管理层并购扩张的原动力是最大化其私人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
另一方面,管理层通过收购与本企业业务不相关的其他企业实现混合经营,目的在于分散自身持有本公司没有分散的异质的风险,增强工作的保障系数和收益的确定性。
(三)自大理论罗尔(1986)提出 狂妄自大假说,它假定市场是有效的,而经理层是无效的。
并购方的决策层并不是完全的理性,而是有限理性,他们过于自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通过控制其他企业获取收益,因此往往会高估目标公司,支付更高的价格。
例如,在敌意收购中,往往会出现支付了高出市场价格很多的收购报价。
有效的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过度扩张并不满意,它会给收购方一个更低的估值水平,而并购双方的收益之和为零。
%(四)多元化&美国上世纪60年代兴起了多元化的浪潮,很多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不同行业企业实现多领域的扩张,我们称之为多元化并购。
对以多元化为目的的并购有不同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多元化能够以比投资者更低的成本分散非系统风险,进而能够增加财务杠杆;另外一种观点是多元化建立了企业内部资本市场,通过企业内部的行政命令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经营单元转移,具有交易成本节约和信息优势。
尽管一般的多元化研究得出多元化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结论,但也有学者指出,在资本市场不发达和管制的环境中,分散化可以创造价值,这种观点对发展中国家很有现实意义。
二、SMDA理论综述股票市场驱动并购模型是一个新的模型,但是市场错误定价是并购市场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的观点并不是新的(Dong等),最早可以追溯到尼尔森(1959)。
在方兴未艾的行为金融学看来,与企业真实价值无关的噪声影响了股票价格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
企业管理者利用股票价格的高估最大化股东价值并不局限于对外收购,还包括股权融资。
目前,SMDA理论从数学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都有发展。
(一)理论模型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的基本思想最早由Rhodes-Kropf等(2000)提出,后Shleifer和Vishny(2003)明确地将这种思想概括为 股票市场驱动并购。
Fried man(2004)[2]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重新构建了表达类似思想的模型。
Friedman的模型遵循Shleifer和Vishny(2003)的思路,不同的只是放弃了企业管理者诚信的假设,引进了管理者的私人收益,因此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前两个模型。
1 SMDA早期模型[3]Rhodes-Kropf和Viswanathan于2000年发展了一个模型,在模型中他们没有提出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的正式表述,因此我们称之为SMDA早期模型。
该模型的假设条件是:(1)收购方了解自己的价值和与目标方合并后的价值,目标方了解自己的价值;(2)收购方和目标方的市场价值并没有反映其真实价值,市场的错误定价来自于两个方面,与单个企业有关的部分和与整个市场有关的部分;(3)目标方根据自己的信息评估合并的协同效应。
他们认为最终的收购价格采用第二密封拍卖的定价方式,理由是:口头递增拍卖在战略上等同于第二密封拍卖,而且第二密封拍卖更容易处理。
目标公司对收购方的真实价值:V i=X T(1+s i)X T为目标公司的真实价值,s i为协同因子,s i>-1。
收购方只知道V i,不知道X T或者s i,所有参与者知道s i独立同分布于F s(s)。
(1+s i)=(1+ )(1 + i), 为市场因素, i为个体因素。
收购方的真实价值为X i:X i=M i(1-i)(1-!),其中!代表市场的错误定价,i是个体错误定价,!和i<1,且服从零均值的独立同分布F!(!)和F (),M i为目前市场价值,它独立同分布于F M(M)。
E[X i|M i]=M i,即平均而言,市场能够正确地定价。
同收购公司一样,目标公司的真实价值为:X T=M T(1-T)(1-!)收购公司支付∀i比例的合并后公司股权收购目标公司,则如果目标公司接受报价,收购公司股东的价值为(1-∀i)(X i+V i),目标公司股东价值为∀i(X i +V i)。
鉴于目标公司和市场不知道X i和V i,他们估计收购方出价为E[∀i(X i+ V i)|#T]和E[∀i(X i+V i)|#M],这里#T和#M分别为目标公司和市场的信息集。
目标公司根据竞争收购方的报价评定收购方的排名,排名最高的将获得目标公司。
目标公司的评价规则是其私人信息和所有竞争收购者报价的函数,即: Z i∋g(∀i,#T)∋g(∀i,M i,∀j,M j j(i,M T,X T)(1)可以得到此时收购方的出价为:∀i=V i/(X i+V i),意即收购方报出目标公司对自己的真实价值。
诚信义务要求目标公司接受最高报价,当∀i=V i/(X i+V i)时,Z i=g(∀i, #T)=E[∀i(V i+(1-∀i)∀i/V i|∀i,#T]=E[V i|∀i,#T]。
最终收购方支付的价值是:V2(1-1)/[X1(1-2)+V2(1-1)]均衡时,收购成功的条件是:E[V i|∀i,#T]>X T,也可以写作:E[(1+s i)|(1+s i)/(1-i)(1-!),(1+s i)(1-j)/(1-i)(1 +s j)j(i,(1+s i)(1-T)/(1-i)]>1(2)当整个市场高估(即!大)时,上式成立的可能性越大,收购更容易发生。
当收购方溢价高、协同效应大(即i和s i大)时,上式更可能成立,低溢价的公司成为被收购方。
由(2)式还可以推出,当并购信息宣告时,目标公司股价上升或下降,收购公司股价上升或下降,假如目标公司的保留价格不是固定的,则第二高报价的收购者的股价将下降。
对于并购浪潮,(2)式给出的解释是:最初市场实现的错误定价越高,则并购浪潮越可能发生,持续的时间会更长;假如协同因子中有一个共同的部分,那么市场错误定价引起的并购浪潮需要协同效应体现出来后才结束。
反之,没有共同的部分,则并购浪潮结束得要早。
2 SMDA模型[4]Shleifer和Vishny(2003)提出了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的正式模型,此后的研究均称之为SMDA模型。
相比前一个模型要简洁明了,但在解释能力上并不逊色。
SMDA模型的前提条件是:(1)短期内,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实际有效价值存在偏离,市场价格反映了投资者的感知;(2)长期内,所有的资产价格满足一价定律;(3)资本市场虽然是缺乏效率的,但是管理者完全理性并拥有完全信息,他们知道资产短期的市场价格如何偏离有效价值、对协同的感知是什么以及资产的长期价格;(4)存在两种类型的股东和管理者,分别为短期和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