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部董氏奇穴
董氏密穴——精选推荐
董⽒密⽳⽴竿见影的头痛失眠奇⽳拇指背⾯末节中央. 毫针垂直刺⼊, 刺⼊深度为1cm 左右, 留针30 分钟. 每⽇⼀次. 连⽤1-6 次. 该头痛奇⽳, 对枕⼤神经痛, 紧张性偏头痛有奇效, 对颈椎病引起的后头部昏胀痛也有良效, 对安神治失眠及晕厥有奇效,应⽤该⽳治疗顽固性失眠基本都能让患者当天得到有效有睡眠. 总之该⽳有安神定痛, 开窍醒神的效果显著.治失眠奇⽳⽳位:在⼿背中指掌指关节最⾼点(即拳尖处)。
针法:直刺或向上斜刺2-3分深,针感:有痛胀感即可,留针法15分钟左右,临睡前针效果更佳。
对治疗长期失眠的患者均有奇效。
⼗七椎治疗腰腿疼痛[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
⽅法是⼀根针沿⽪下进针,进针约1⼨时捻转让针⾝被肌纤维缠绕,感觉针⾝有沉紧感时向下压,这时⼀般会出现针感向下传导,那条腿疼痛针感就会传到那条腿,⽤的好的话能够传导到⾜底。
这个效果不错,急性疼痛效果最佳,可收⽴杆见影之效。
顽固性腰间盘突出针灸对那些顽固性的经多种⽅法治疗⽆效的病例,应⽤此法,可有针到病除之效。
[取⽳]1、腰五龙2、承⼭3、环跳4、昆仑5、委中上图:[转载]神针绝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针针灸( 针灸五龙针法主治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质增⽣、颈椎综合症、肾亏、肾虚、肾寒、腰肌酸软、胸背疼痛沉⽊、肩胛风寒、脊柱炎、脊髓空洞症、脑供⾎不⾜。
胸五龙针⽳位:1风门:位于第⼆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厥阴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腰五龙针⽳位:1三焦俞:位于第⼀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命门:位于第⼆腰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痛,各种痛都可以⽌,效果神奇!⼈⾝上任何⼀个地⽅痛,都在⼿指上有⼀个压痛点。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2018-10-27 21:53:53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董氏奇穴详解图文
• 1---20图解 • 21---25.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简介
• 26—27.董氏刺血针法之特点 • 28---31. 特色诊法 • 32---43.治疗特色 • 44---62.精华董氏奇穴特效配穴 • 63---79.董氏72绝针 • 80.---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歌诀
1
2
3
4
33
• 二、董氏奇穴之命名
• 董师虽然创见奇穴甚多,但从无一穴以自己姓名命名,他认为医 学为救人之利器,为社会之所需,不应私秘而主张公开,编写奇 穴之汇,亦无一丝名利之图,其伟大精神令人钦佩,反观时下偶 有一见,尚未定论,恐或为别人所据,即迅速冠以某某合谷,某 某血海、某某三阴交者,又岂可以道理计。至于那些剽窃别人创 见将穴改名,企图偷天换日之人,则又岂能不觉愧耻。
30
• 五、治疗特色 • 董氏奇穴针灸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
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 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等,均有意想 不到的疗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又如肾关穴 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 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 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 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重治暴聋; 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屡验不爽,不 一而足。在患侧四花中穴、四花外穴附近若有瘀络,刺血 对缓解肩关节疼痛极有效验。
• 运用董氏奇穴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掌握一些特效的招 式,形成一系列疑难专科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董氏先祖 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卓有成效的治疗经验,必须首先 掌握。第二层次,由董氏奇穴完整的实践及理论体系切入, 参透针道原理,把握一身阴阳规律,形成以静制动、以不 变应万变的整体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临床 问题时,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找到最佳治疗对策。可以 说,董氏奇穴将中国传统针灸之精粹发挥得淋漓尽致。为 学者须沉潜入微,真积力久,方可慧然独悟。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董师善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绝不在局部针刺,其治病常采对应取穴,效果卓着。
董师常用之对应取穴法有下列八种:(一)等高对应: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施针,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痛可针右曲池。
这与物理学说之共振理论,有其相合之处,而采用单侧或双侧共穴针刺。
(二)手足顺对: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对应:即肩对髋、上臂对大腿、肘对膝、下臂对小腿、手对脚。
如髋有病可取肩部穴位(例:肩中穴)施治: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肘后歌)施治(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穴位施治,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
个人常以小节穴治脚踝痛,即系此一对应之运用。
(三)手足逆对: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
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治),董师常取手上灵骨、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个人亦常取支沟、外关治大腿痛酸,均系此一原理之应用。
(四)手躯顺对法: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
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病可取手部穴治疗(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穴位施治)。
董师以大闾等五间穴治疝气即与此一原理有关。
(五)手躯逆对法:将上肢舆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与头(颈),前臂与胸(背)脘,肘舆腰),臂舆下腹(或腰骶),肩舆****。
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如用内关或董氏奇穴火串、火陵治心悸、胸闷等),下腹有可病取上臂穴位施治(反之前臂及上臂有病,亦可取胸脘及下腹位施治)。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稿)一一部位1、大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左外开三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小肠气、疝气(尤其特效)、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左三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心脏分支神经;正下2~2.5分大小肠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小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高二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枝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心跳、膝盖痛、小肠气、疝气、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上二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治心脏,1~2.5分肺分支神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3、浮间穴部位:食指第二节中央线外开二分,去第三节指横纹三分三。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食指第二(中)节正中央外开(向大拇指)二分去第三(末)节指横纹三分四处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4、外间穴部位:食指第二节正中线外开2分,去第三节横纹六分六。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外开2分,去第三指横纹六分六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5、中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本节)正中央。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
主治:心跳、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
取穴: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是穴(手掌向上)。
手术:针深1~2.5分。
效用:(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治疗疝气之特效针,单手取穴可也。
注意:禁用两手同时取穴。
6、还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治流产、安胎。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胡光医师医案中常用的董氏奇穴(资料来源:董景昌先生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绘图:鸿儒.张林杰一、手指部1.还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通鼻气。
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一至三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心膝穴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分支神经。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二穴。
手术:针深半分。
3.木火穴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
)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
手术:横针皮下半分。
注意:第一次限用五分钟,五日后限用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钟。
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
4.胆穴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
解剖:桡尺神经皮下枝,胆神经。
主治:心惊、小儿夜哭。
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二穴。
手术:以三棱针扎出血。
5.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
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鹅掌风。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半分。
6.眼黄穴部位:在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
解剖:尺神经、胆神经。
主治:眼发黄、黄疸病。
取穴:当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是穴。
手术:针深半分。
7.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解剖: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二分,一用两针。
8.制污穴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2手背、二指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2手背、二指二、手背部0.三叉三穴,在2.3.4指、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共三穴。
这是本人的常用穴。
主治:重感冒、头晕头昏(特效),坐骨神经痛(特效),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肾盂炎、肾病水肿(特效)。
1.灵骨穴,在手背虎口处,即第一、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常用穴。
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月经不調、经闭、经痛、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肠痛、头昏脑胀。
针深五分至二寸,可透过重仙穴。
亦可向外斜刺二至三寸。
孕妇禁针,此穴有强烈收縮子宮之功能。
2.木火四穴(七十二绝针之一)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分别为1234穴。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斜刺,由上往下斜针十五度,入针一~二分。
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
3.八关(前)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内外侧各五分的下二分半处、共八穴。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肺及肝分支神经、肾神经。
中风、半身不遂;脑贫血、耳鸣。
八关三四穴(七十二绝针之一)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由上往下斜刺)、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由下往上斜刺)八关,位于手背,相邻两指之指蹼缘。
左右手各4穴。
(叉穴)主治:疟疾,大热,睛痛,指痛。
八关之后,是八邪【标准定位】在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
【取穴】患者握拳取穴。
【功用】祛风通络,清热解毒。
【主治病症】1、手指关节疾病,手指麻木。
2、头痛,咽痛。
【刺灸法】向上斜刺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4.七华穴,手背,食、中、无、小指,二节横纹内外侧各一,共七穴,加少白穴(在小指近大拇的侧端),称八华穴。
*直刺一分~三分。
头痛、头昏、三叉神经痛、脑鸣、脑胀痛、五脏不安。
脑瘤(特效)脑炎。
董氏奇穴【大白穴】【灵骨穴】
董⽒奇⽳【⼤⽩⽳】【灵⾻⽳】
【⼤⽩⽳】
部位:在⼿背⾯,第⼀掌⾻与第⼆掌⾻之间,贴近第⼆掌侧桡侧,距灵⾻⽳1⼨处。
? 解剖:肺⽀神经。
主治:⼩⼉⽓喘、发⾼烧(特效)、坐⾻神经痛。
⼿术:⽤⼀⼨半针,针五分⾄⼀⼨深,治坐⾻神经痛;⽤三棱针治⼩⼉⽓喘、发⾼烧及急性肺炎(特效)。
注意:孕妇禁针
【灵⾻⽳】
部位:在⼿背⾯第⼀掌⾻与第⼆掌⾻结合处,与重仙⽳相通。
解剖:肺⽀神经。
主治:肺机能不够之坐⾻神经痛、腰痛、脚痛、半⾯神经⿇痹、半⾝不遂、⾻骼胀⼤、妇⼥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鸣、⽿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
⼿术:⽤⼀⼨五分⾄⼆⼨针,针深可透过重仙⽳(过量针)。
注意:孕妇禁针。
发挥: ? 本⽳⽇⼈称为泽⽥合⾕,但泽⽥仅⽤治偷针眼,⽽董公则⽤之治全⾝许多⼤病。
本⽳调⽓补⽓温阳作⽤极强,以灵⾻为主,⼤⽩为辅的倒马针为治愈⾼棉前总统龙诺半⾝不遂之主⽳。
临床治疗半⾝不遂,皆以灵⾻、⼤⽩为主(针健侧),或配风市或配肾关,间以背部五岭⽳点刺,效果⾮⼗四经正⽳所能⽐拟。
本⽳有活脑部⾎⽓之功。
针头针后再针本⽳(久留针),可使头针之效果加强甚多。
依临床经验,绝对胜过朱⽒之抽⽓法、进⽓法或焦⽒之快速捻针之效⼒。
灵⾻配⼤⽩治疗坐⾻神经痛亦极特效。
治脚难举抬(⽆⼒)、腹胀、⼩便不节(次数过多),⼩便痛亦极有效。
灵⾻⽳单⽤治肘痛、⿏蹊胀痛、头晕等症有特效。
? 灵⾻⽳单⽤尚可治肩痛不举、⾷欲不振、脱肛、背痛、膝痛、腰痛、脊椎痛、⽿鸣(听⼒不⾜)等,效果亦颇好。
董氏奇穴(珍藏版值得收藏)
董氏奇穴(珍藏版值得收藏)1.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尺侧。
针深半分。
主治:肝火旺、脾气燥。
说明:①木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临床多半只取一穴,一般而言,以下穴为准;②木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③木穴治疗鼻涕多、手掌皱裂病尤其有特效。
2.心膝位置:中指背面第二节中央两侧中点处各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本穴治疗脊椎疼痛及膝关节炎,临床运用之效果极佳。
配膻中治疗膝无力特效3.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背面尺侧。
五分针,针深两分,一用两针。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经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说明:①妇科穴位于大指第一节尺侧,计两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②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
4.还巢位置:无名指小指側正中央,赤白肉际处是穴。
主治:子宫痛、子宫肌瘤、盆腔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频数、阴门发肿、安胎。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忌双手同时取穴。
运用:本穴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穴,且疗效显著。
其穴多与妇科穴相伍,左右交替,即左妇科伍右还巢,右妇科伍左还巢。
不唯治妇科诸症颇佳,治疗不孕症亦有特效。
【8.15杭州】李茂发达摩手法绝技治疗疑难病(痛风、心血管疾病、乳腺增生等)5.五虎穴部位:在大指阴掌第一节之桡侧,针深两分。
主治:全身骨痛。
说明:①五虎穴位于阴掌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用六分点法,处自上而下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②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6.二角明位置: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距离两指节间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前额痛。
针法:五分针,皮下针向小指方,横刺二至三分。
运用:本穴治疗上述诸症,疗效颇著。
本穴与火串共用,治疗闪腰岔气者,莫不立时见效。
【董氏奇穴】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90%的人不知道!
【董氏奇穴】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90%的人不知道!当你身体稍有不适,可以通过手掌穴位进行调整达到治病强身目的,可以用按摩,也可以用手针疗法。
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功效。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身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手为上肢末端,为手三阴、三阳经络气血交会联络的部位。
手部经脉与全身经脉密切相连。
因此手掌穴位按摩疗法,针刺手部特定穴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能对全身各部的病痛进行治疗。
手掌侧穴位1.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
2.疟疾点: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3.哮喘、咳嗽点:手掌食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7.足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足跟痛。
8.定惊点: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
主治高热、惊厥。
9.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二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10.肺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1.大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2.脾点:位于掌面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3.心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心血管病。
14.小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小肠病。
15.腎点:同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16.命门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6后背分枝穴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6后背分枝穴
六、后背
1.分枝上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在后背上部。当肩脾骨与肱骨叉口直下一寸五分。
*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分泌神经、肝之神经。
药物中毒、蛇、娛蛤等蟲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疯狗咬伤、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梅毒、食物中毒、服毒自杀(轻者可治、重者难医)、胸痛。
分枝下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在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也就是小肠经的肩贞穴
分枝中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在分枝下穴向內横开六分。
【董氏奇穴】手部穴位
【董氏奇穴】手部穴位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
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
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
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
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2、《浮间穴、外间穴》浮间穴、外间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如刺出黄水神效。
特效主治: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可配合李白穴、云白穴,(功效倍增)。
双手取穴不忌。
浮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
放血法。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外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治疗睪丸疾病特效。
对疝气、陰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陰囊水肿、陰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阴门肿痛。
人阳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
董氏奇穴-手背部
董氏奇穴-手背部手背部董氏奇穴:共39个手背部手指部位1.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处、三穴。
主治:恶性肿瘤、久年恶疮、痈疽、或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结痂者。
以三稜针点出黑血立即见效。
特效主治:外科肿瘤。
配穴:配外三关穴、止瘤穴治外科肿瘤(效佳)。
2.妇科五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平背,大拇指第一节尺侧,距中央二分半处,掌指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下,合计五穴。
计量:使用三稜刺出血。
直刺二~三分主治:子宫癌、子宫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不、痛、月多或过少、痛肿痛、赤白带下、吹、后(症)。
特效主治:痛经。
配穴:妇科五穴配门金穴治痛经(特效)。
3.止涎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桡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2分1六共五穴上一寸。
剂量: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患者流涎、小孩流口水、胃寒胃痛、虚泄、结摸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4.珠圆穴:在拇指背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各五分处、共二穴。
剂量:直刺二~五分。
主治: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弱视。
5.八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正中央内外侧各五分的下二分半处、共八穴。
剂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脑贫血、痿症、肩臂痛、耳鸣、耳聋、手足风湿病。
特效主治:中风。
特效配穴:八关穴配正会穴。
6.七华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及小指第一、二节横纹尺侧的尽头,共七个穴。
剂量:直刺一分~三分主治:头痛、头昏、三叉神经痛、脑鸣、脑胀痛、五脏不安。
脑瘤(特效)脑炎。
特效主治:脑瘤。
七华穴有提神醒脑之作用、对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确具(奇效)。
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七华穴治脑瘤(特效)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
配穴:七华穴配少白穴名为八华穴,有提神醒脑之作用、对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确具(奇效)7.木火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指三重穴——董氏针灸一一手指部位
指三重穴——董氏针灸一一手指部位
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
定位手背無名指第二節中央外側三分線上,共三穴。
主治驅風、臉面神經麻痹、乳頭腫大、肌肉萎縮,乳瘤、乳癰。
針法與應用針深一至二分。
三穴宜並用成為倒馬針法。
【指三重穴】
穴位:指三重二穴—手背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外侧三分。
指三重一穴—在指三重二穴下二分半处。
指三重三穴—在指三重二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尺神经、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活血除瘀,疏风消肿。
主治:乳臃、乳瘤、乳头肿大、肌肉萎缩、驱风、脸部神经麻痹。
针刺法:斜刺一—二分。
应用:配肩峰穴治乳癌、乳瘤特效。
说明:董公书中取穴部位为无名指中节中央线名二分,未指明指背,恐为遗漏,今胡师修订为外侧三分,以符董公所传。
区别:(一)三重穴有二,一为指三重,一为足三重,主治两者类同,而足三重范围更广,在临床上,足三重用得更多,效果较佳。
(二)三重穴与足三关穴皆是治疗肿瘤要穴,而三重穴主治较三关穴多,但专对肿瘤而言,两者可互相轮流使用。
董氏奇穴—手指部位奇穴(2)
董氏奇穴—手指部位奇穴(2)
董氏奇穴,源于董氏一门针灸学派,系董氏家传绝学,由于它具有用穴少、疗效快的特点,现已广泛流传。
本节继续给大家分享董氏奇穴。
1、木炎穴
【定位】:手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指间距离三等分,取中间两点是穴,共计2穴。
【主治】:各种肝炎、肝硬化、两协痛、足底痉挛。
【针刺】:直刺0.2-0.3寸。
【按摩】:手拇指缘掐按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2、心常穴
【定位】:在手中指第一节正中线偏外侧,指间距离三等分,取中间两点是穴,共计2穴。
【主治】:心悸、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肺癌、肺结核。
【针刺】:直刺0.2-0.4寸或以三棱针点刺放血。
【按摩】:手拇指缘掐按,轻度力量,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晚睡前3-5分钟。
3、还巢穴
【定位】:无名指第二节外侧正中央,赤白肉际处。
【主治】:子宫痛、子宫肌瘤、盆腔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阴门发肿等妇科疾病,为治疗妇科疾病的特效穴。
【针刺】:针深0.2-0.3寸,忌双手同时取穴。
【按摩】:用一根嵌针插上,多揉按即可。
董氏奇穴治疗富贵手(手掌及感冒流涕)特效经验
董氏奇穴治疗富贵手(手掌及感冒流涕)特效经验
木穴为董氏奇穴在手掌上之超级穴位,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中央线与食指内侧黑白肉际线之连线中央,两指纹之间上1/3及下1/3处各一穴。
本穴董师原用于治疗肝火旺脾气燥,故名木穴,个人常用于治疗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等皆有疗效,其效果绝不逊于十四经穴。
个人用治手皮发硬,手皮肤病,尤其是手掌皱裂(富贵手)尤具特效,尝治数十例富贵手,平均3至4次即愈。
(甚至有一二次即愈者)
木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
治疗手皮肤病及富贵手以患侧为主,治疗鼻涕则以健侧为主。
本穴能清泻肝火,与龙胆泻肝汤结合应用,尤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手背部董氏奇穴手背部董氏奇穴董氏手部穴位是看得见、摸得着、易自疗,且疗效显着,是董氏奇穴重要的组成部分。
单用董氏奇穴的手穴或与 14 经的穴位结合应用,既可用于日常保健又可有效的防治多种疾病。
施术方法:⑴手掌部针刺一般可 1—3 分,留针 15 分钟以上(一般是左病右取)。
⑵可用三棱针扎出血。
⑶可用五根木牙签捆绑在一起,剪平尖端,每穴点刺 2-3 分钟以上。
⑷按穴位图、找到痛点即可下针或按摩,穴位不准也绝无副作用,建议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试用。
5)挠侧是大指一侧,尺侧是小指一侧,这里的所有的手指宽度均按一寸计。
手背部董氏穴位详解:40 个穴组手指部位:28 个穴组(包括手指叉口)1、止涎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桡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 2 分 1 穴共五穴上一寸。
剂量: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患者流涎、小孩流口水、胃寒胃痛、虚泄、结摸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
2、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处、三穴。
1/ 18剂量:使用三棱针点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二分。
主治:恶性肿瘤、久年恶疮、痈疽、或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结痂者。
以三棱针点出黑血立即见效。
特效主治:外科肿瘤。
配穴:配外三关穴、止瘤穴治外科肿瘤(效佳)。
3、妇科五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平背,当大拇指第一节尺侧,距中央二分半处,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下,合计五穴。
剂量:使用三棱针点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三分。
主治:子宫癌、子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特效主治:痛经。
配穴:妇科五穴配门金穴治痛经(特效)。
4.珠圆穴:在拇指背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各五分处、共二穴。
剂量:直刺二~五分。
主治: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弱视。
5.八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正中央内外侧各五分的下二分半处、共八穴。
剂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
---------------------------------------------------------------最新资料推荐------------------------------------------------------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脑贫血、痿症、肩臂痛、耳鸣、耳聋、手足风湿病。
1 / 63/ 18特效主治:中风。
特效配穴:八关穴配正会穴。
6.七华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及小指第一、二节横纹尺侧的尽头,共七个穴。
剂量:直刺一分~三分主治:头痛、头昏、三叉神经痛、脑鸣、脑胀痛、五脏不安。
脑瘤(特效)脑炎。
特效主治:脑瘤。
七华穴有提神醒脑之作用、对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确具(奇效)。
特效配穴:七华穴治脑瘤(特效)特效主治: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
配穴:七华穴配少白穴名为八华穴,有提神醒脑之作用、对用脑过度、失眠引起之头昏、头胀、头痛确具(奇效)。
7、木火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二、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是穴、共四个穴。
剂量:使用三棱针点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二分。
主治:半身不遂、(木火二穴曾用于治疗高棉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三棱针点出血穴效果加倍。
临床上应用可任取一穴使用,一般习惯大都取木火二穴(中指)下---------------------------------------------------------------最新资料推荐------------------------------------------------------ 针。
8、指肺穴:手背食指第一节中央偏挠侧三分及处上下二分半处是穴,共三穴。
剂量:直刺一分~三分。
主治:皮肤病、小腿痛、咽喉炎、支气管炎、腰痛、坐骨神经痛。
9、三仙穴:手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共三穴。
剂量:由下往上斜刺一分。
主治:皮肤因挫伤而肿痛、过敏性皮肤炎、疥疮、湿疹。
10、指千金一,二,三穴:手背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尺侧三分处是一穴。
上二分半处是二穴。
下二分半处是三穴(不知何因、有的录像资料中说只有两个穴,把上面的穴叫指五金穴,下面的叫指千金穴)。
剂量:直刺一~二分。
主治:急慢性肠炎、下腹痛、鱼刺鲠喉、肺虚畏冷。
11、指驷马穴:手背,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尺侧三分处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个穴。
剂量:直刺一~二分。
主治:肋膜炎、皮肤病、脸上黑斑、雀斑、鼻炎、耳鸣、中耳炎、胸痛。
12、指胃穴:手背朝上,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点偏挠侧三分及上5/ 18下二分半处、共三个穴。
剂量:直刺一分~二分。
主治:胃炎、胃溃疡、肺热咳嗽、肺虚畏令、皮肤病。
13、胆穴:手背中指第一节正中央挠侧五分处是胆一穴,尺侧五分处是胆二穴。
剂量:由内向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惊悸、小儿夜哭(胆虚故也)腹胀、腿酸胀、小腿神经痛、头痛、头昏、黄胆病。
特效主治:黄胆病。
胆一穴治疗腿胀痛,针下(立愈)。
配穴:胆一穴治疗黄胆病配木黄穴(神效)。
2 / 6---------------------------------------------------------------最新资料推荐------------------------------------------------------ 14、二角明穴: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距第二节横纹三分处一穴。
六分处是二穴。
剂量:由上往下斜刺一~二分。
主治:眉棱骨酸痛,眼压太高之胀痛、腰痛、鼻骨酸痛、闪腰岔气。
15、肺心穴:中指背第二节正中央是肺心二穴,上二分半处是一穴,下二分半处是三穴。
剂量:由上往下斜刺一~二分。
主治:脊椎骨骨刺、颈项骨刺、项紧痛、小腿胀痛、肋膜神经痛、胸痛、背痛、大拇指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后脑头痛。
16、心膝穴:手背中指第二节正中央挠侧五分处是一穴,偏尺侧五分处是二穴。
剂量:由内向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膝盖痛、肩脾痛、颈项痛、小腿胀痛及酸痛。
心膝二穴配肩中穴效果更佳。
17、膝灵穴:手背中指指甲根挠侧二分处(距指甲根挠侧尽头向内二分)是一穴。
对面的尺侧指甲根二分处是二穴。
剂量:直刺半分。
主治:膝盖痛、关节炎、心脏性之风湿病、脚趾神经痛。
特效主治:膝盖风湿关节炎。
7/ 18配穴:膝灵穴在临床上效果优于火膝穴,配肩中穴治疗膝盖风湿关节炎(特效)。
18、健脾穴:手背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偏挠侧三分处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穴。
剂量:直刺二?三分。
主治:脾肿大、胰脏炎、脸部肿痒症、青春痘、粉刺、气喘。
特效主治:皮肤疾病。
特效配穴:健脾穴配驷马穴治疗皮肤疾病(效佳) 19、指肾穴:手背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尺侧三分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穴。
剂量:直刺一~二分。
治胸背痛宜三针同时取用。
主治:肾亏、心脏衰弱、背痛、口干、心脏性气喘、胸痛。
特效主治:心脏扩大,心脏积水。
特效配穴:指肾穴配地宗穴治心脏扩大,心脏积水(神效)。
20、正土穴:手背无名指第二节中央点挠侧三分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穴。
剂量:直刺一分~二分。
主治:腹痛、直肠癌、十二指肠炎、胃炎、呕吐、胰脏炎、皮肤过敏、气喘、偏头痛。
特效主治:肠癌。
特效配穴:其门、其角、其正三穴为治疗肠癌之(特效)穴。
加配外三关穴、三重穴效果更为显著 21、指三重穴:手背无名---------------------------------------------------------------最新资料推荐------------------------------------------------------ 指第二节正中央尺侧三分及上下二分半处,共三穴。
剂量:斜刺一~二分。
主治:脸面神经麻痹、乳瘫、乳瘤、乳头肿大、肌肉萎缩、驱风。
特效:乳癌、乳瘤。
配穴:指三重穴配肩峰穴治乳癌、乳瘤(特效)。
22、正水三穴:手背小指第一节正中央及内外侧三分处,三穴。
剂量:斜刺二分。
3 / 69/ 18主治:腰酸痛、背痛、腿骨酸痛、腿外侧扭伤、肾盂炎、膀胱炎、尿道炎。
(正水穴配中白穴使用效果显著。
) 23、少白穴:手背小指第一节与第二节关节横纹中央偏挠侧三分处是穴。
斜刺二~三分。
主治:腰脊椎骨刺、坐骨神经痛、腰痛、痔疮。
24、水腰三穴:手背小指第二节正中央及内外侧三分处,三穴。
剂量:直刺一分~二分。
主治:头昏、偏头痛、腰痛(特效)、坐骨神经痛、角膜炎、结膜炎、眼压过高胀痛。
特效主治:腰痛 25、火膝穴:手背小指第二、三节横纹挠侧端处是穴。
剂量:直刺一分。
主治:膝盖内侧痛、膝扭伤、眼球痛。
26、三叉一穴(七十二绝针之一):手背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
剂量:从叉口进针至两掌骨间端可达两寸。
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特效),腰痛、坐骨神经痛(有卓效),眉棱骨酸、胀痛(特效),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痿症。
针感:局部酸胀麻电感。
27、三叉二穴:手背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中央点处是穴。
---------------------------------------------------------------最新资料推荐------------------------------------------------------ 剂量:从叉口进针至掌骨骨缝上缘,可达两寸。
主治:脾肿大、胰脏炎,半身不遂(特效),坐骨神经痛,手脚麻痹(特效),肝弱。
特效主治:半身不遂 28、三叉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手背小指与无名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
剂量:从叉口进针直抵手掌骨叉口上缘,可达两寸。
主治:重感冒、头晕头昏(特效),坐骨神经痛(特效),长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肾盂炎、肾脏病水肿(特效)。
特效主治:长骨刺手背之掌面部位:12 个穴组 29、三肩穴:握拳取穴。
手背于大拇指掌骨外侧正中央是二穴,下三分处(近虎口处)一是穴,上三分处是三穴。
剂量:直刺五分?一寸半。
解剖位置:掌指侧固有神经溨Γ 畏种窠洝⒛I 之神经。
主治:五十肩(手臂不举奇效)。
颈项痛、肩胛骨痛。
特效主治:五十肩 30、重魁穴:握拳取穴。
手背食指内侧,于第二中手骨头正后方上二分半处。
大白穴下二分半处。
(三间穴上二分半处)(手掌骨全息之头颈部)。
剂量:贴骨下直刺二?五分。
11/ 18解剖位置:桡骨神经溨Α ⒄猩窠洔枝、心肺神经分支。
主治:退烧、头痛、偏头痛、感冒(重魁穴为感冒发高烧之要穴)、咳嗽、气喘、三叉神经痛、4 / 6---------------------------------------------------------------最新资料推荐------------------------------------------------------ 眼红肿痛(眼疾、麦粒肿也有效果)、高血压(对高血压症,每针一次可降二~五度)、拔牙麻醉用(拔牙麻醉透大白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