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意外事件的措施
![预防意外事件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2d02d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c.png)
预防意外事件的措施标题:预防意外事件的措施引言概述:意外事件时常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预防意外事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预防意外事件的措施,匡助人们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一、加强安全教育1.1 提高安全意识:人们应该意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1.2 提供安全培训:各行各业都应该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让员工了解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意外。
1.3 定期演练:定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急救培训等活动,提高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减少意外伤害。
二、保持环境整洁2.1 清理障碍物: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通道畅通,清理障碍物,减少跌倒和碰撞的风险。
2.2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家用电器、车辆等设备的安全性能,及时更换老化部件,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
2.3 妥善处理危(wei)险品:正确存放化学品、易燃物品等危(wei)险品,避免因危(wei)险品泄漏引起火灾或者中毒事件。
三、遵守交通规则3.1 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保持车辆良好状态,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3.2 步行安全: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注意交通信号灯,穿着璀璨衣物,提高行人被注意的概率,减少被车辆撞伤的风险。
3.3 骑行规范:骑行时应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车辆和行人,减少自行车事故的发生。
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4.1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4.2 锻炼身体: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反抗力,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3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疾病,及时治疗,减少因疾病引起的意外事件。
五、建立应急预案5.1 制定应急预案:家庭和单位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火灾逃生、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5.2 预留应急物资:准备急救药品、食品、水等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5.3 定期演练: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让家庭成员和员工了解应急程序,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防止意外伤害
![防止意外伤害](https://img.taocdn.com/s3/m/d51333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e.png)
防止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伤害,甚至丧失生命。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 安全意识教育教育是预防意外伤害的基石。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职场,我们应加强对安全知识的传授。
例如,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尖锐工具、避免玩火以及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等。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2. 家庭安全措施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核心,因此家庭安全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定期检查家电设备:确保家中使用的电器设备正常运行,防止电器故障引起的火灾或触电事故。
- 儿童安全防护:为家中的儿童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安全护栏、使用儿童座椅等,防止他们意外坠落或受伤。
- 防火安全:在家中设置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定期检查电线以及燃气管道,保障家庭的火灾安全。
- 储存药物和有毒物品:将药品和有毒物品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防止误食或接触。
3.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以下几点措施可帮助我们预防交通意外伤害:- 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防止交通事故的基本要求。
包括守红绿灯、不闯红灯、不超速、佩戴安全带等。
- 正确认识行人权益:作为行车者,应该给予行人足够的尊重和保护,避免因为驾驶不当导致的意外伤害。
- 酒驾和疲劳驾驶禁止:无论是酒后驾驶还是疲劳驾驶,在道路上都是危险的行为。
应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 足够的车辆维护:定期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轮胎、照明设备等,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4. 工作场所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对于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工作场所安全的措施:-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对于一些特定工种的员工,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 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工作场所的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伤害。
摔、扭、挫、擦、刺、割伤等防范措施
![摔、扭、挫、擦、刺、割伤等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9ca05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e.png)
摔、扭、挫、擦、刺、割伤等防范措施摔、扭、挫、擦、刺、割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措施。
一、摔伤的防范措施摔伤是指因不慎摔倒或跌倒造成的损伤。
为了避免摔伤,我们需要保持地面的清洁和平整度,避免出现障碍物和不平整的地面。
在行走时要保持稳定的姿势,小心脚下,避免急转弯或突然停下。
在冰雪天气中要小心地面的滑倒情况,可以使用防滑鞋或者在路面上撒一些盐来增加摩擦力。
二、扭伤的防范措施扭伤是指由于关节过度伸展或扭曲而导致的损伤。
为了防止扭伤,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和姿势。
在运动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让关节和肌肉充分准备好。
在户外活动中,要选择平坦的路面,避免不平整或有障碍物的地方。
如果感到疲劳或不适,要及时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关节。
三、挫伤的防范措施挫伤是指皮肤或组织表面的损伤,通常是由于外力摩擦或撞击造成的。
为了防止挫伤,我们需要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减少身体与外界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
在户外活动中,可以选择穿着长袖长裤来保护皮肤。
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可以佩戴护具或保护装备来减少挫伤的发生。
四、擦伤的防范措施擦伤是指皮肤表层的刮擦或磨损伤害。
为了预防擦伤,我们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
在户外活动中,可以涂抹防晒霜或者润肤霜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伤害。
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可以穿着合适的防护服装和手套来保护身体。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时清洁和消毒擦伤的伤口。
五、刺伤的防范措施刺伤是指尖锐物体刺入皮肤或组织内部造成的损伤。
为了避免刺伤,我们需要注意周围环境,避免接触锋利的物体或工具。
在进行家务或工作时,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并注意正确使用姿势和手法。
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避开有尖锐物体的地方,如钉子、玻璃碎片等。
六、割伤的防范措施割伤是指尖锐物体切断皮肤或组织造成的损伤。
为了预防割伤,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并注意正确使用姿势和手法。
如何预防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
![如何预防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2a8af5e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6.png)
如何预防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意外伤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故之一。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我们都需要注意预防这些事故的发生。
接下来,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预防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
一、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之一。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遵守交通规则。
尤其是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要等行人过完再行驶等交规。
2、驾驶员要掌握好车辆的控制能力,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做到精神饱满的状态下驾驶。
同时要时刻注意道路情况和周边环境。
3、乘车人员要系好安全带。
如果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站稳扶好扶手避免坐地铁时手机或包等物品悬挂在车门口把持。
二、火灾事故火灾事故往往给人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亦更加危险。
为了预防火灾事故,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注意用火安全。
用电和用气都要注意。
尤其是在做饭时,不要让火太大,不要让锅具离开火源太近。
2、注意消防设备。
每个家庭都应该配备常规的消防设备,比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等。
同时,要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可用。
3、注意停电等不常见的情况。
防万一,家庭要备一些蜡烛、手电等紧急照明器械。
三、跌倒事故跌倒事故也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故,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孩子,都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故。
为了预防跌倒事故,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保持房间清洁。
特别是孩子家中要整洁。
2、注意家庭装修。
家庭装修在选择地板、瓷砖等材料时应选用防滑的,同时避免地面不平整。
3、选择合适的鞋子。
鞋底要有防滑纹,可以避免滑倒。
四、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比较危险的一种事故。
电器用品越来越多,因此要加强电器用品的保养,注意安全。
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电器用品要定期检查。
电线要经常检查是否漏电,用电线不好的家电可以及时更换。
2、注意电器使用时的安全。
避免在湿润的地方使用电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手部不要接触金属部分。
3、金属物品和水不要混合在一起。
比如洗手,最好把电器关闭之后才进行。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与预防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9bc38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b.png)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与预防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然而在这个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意外伤害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幼儿园应急处理及预防常见意外伤害的能力对于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措施和预防方法。
一、擦伤与擦破皮肤擦伤与擦破皮肤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当孩子们在玩耍时,常常因不慎摔倒或碰撞而导致皮肤受损。
幼儿园要做好应急处理,包括立即清洗伤口,使用适当的消毒药水进行处理,并及时覆盖伤口,以防感染。
此外,幼儿园应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应对擦伤与擦破皮肤的能力。
二、跌倒摔伤跌倒摔伤是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幼儿们的协调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成熟,跑跳时容易不稳定,导致跌倒。
幼儿园应急处理时,首先要判断伤势轻重,如果仅有轻微擦伤,可进行简单的消毒和包扎,若伤势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
为了预防跌倒摔伤,幼儿园应保持教室和走廊的环境清洁整齐,加强幼儿们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训练,以增强其身体稳定性。
三、碰撞伤幼儿们在玩耍时,经常会因为不小心与其他孩子或物体发生碰撞而导致伤害。
幼儿园要及时应急处理,观察受伤部位是否有肿胀或疼痛,可以冷敷或使用止痛药进行缓解。
为了预防碰撞伤,幼儿园应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帮助他们养成注意周围环境、文明游戏的好习惯。
四、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是幼儿园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之一,食品不当处理或保存不当会引起食物污染,导致孩子们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幼儿园应急处理时,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送孩子们去医院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为了预防食品中毒,幼儿园应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教育,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条件,并定期进行食品检测,杜绝食品中毒的发生。
五、溺水事故幼儿溺水是导致儿童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游泳季节。
幼儿园应急处理时应立即施救伤员,注意保护孩子的呼吸道,如果孩子没有呼吸,应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溺水事故,幼儿园应当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规定游泳时间和区域,同时配备专业救生人员,并进行常规的安全检查。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知识(3篇)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知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4a8d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1.png)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强,活动量大,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因此,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园急救安全知识,以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及处理方法1. 切割伤(1)观察伤口情况,若伤口较小,可先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
(2)若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压迫止血,并尽快就医。
2. 烧伤(1)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降低烧伤程度。
(2)若烧伤面积较大,应立即就医。
3. 摔倒(1)观察孩子是否受伤,若受伤,应立即给予适当的处理。
(2)若孩子意识模糊,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4. 食物噎住(1)若孩子食物噎住,可尝试让孩子站立,轻轻拍打背部,帮助其将食物咳出。
(2)若无效,应立即就医。
5. 头部受伤(1)观察伤口情况,若出血较少,可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
(2)若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应立即就医。
6. 蚊虫叮咬(1)用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减轻红肿。
(2)可使用清凉油、花露水等外用药物。
三、幼儿园急救安全知识教育1. 教师培训(1)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急救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2)邀请专业医生或急救人员为教师讲解急救知识和技能。
2. 儿童教育(1)通过故事、游戏、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传授基本的急救安全知识。
(2)教育幼儿如何避免危险,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家园共育(1)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2)定期举办家长讲座,让家长了解急救安全知识。
四、幼儿园急救安全设施的配备1. 急救包(1)配备急救包,内含纱布、消毒棉球、止血带、剪刀等常用急救用品。
(2)定期检查急救包,确保急救用品齐全、有效。
2. 急救电话(1)在幼儿园显眼位置张贴急救电话,以便紧急情况下快速拨打。
(2)确保幼儿园内所有教职工都熟悉急救电话。
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14138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0.png)
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在我们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可预见的意外发生,如车祸、家庭跌倒、触电等等,这些事件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学会预防和应急处理。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
一、意外伤害预防方法1. 汽车安全汽车正常的维护和修理对于预防意外事故非常重要,为了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致故障,我们需要定期检查汽车。
另外,安全带是救命保护装备,在行驶中,乘客一定要系好安全带,特别是儿童。
2. 家庭安全家庭是我们最亲密的场所,家里的安全须要我们反复提醒和维护。
预防跌倒的措施包括防滑、不摆放破损的器具、放置手扶把手等。
另外,我们需要定期巡视家里的电线、维修断路器等电气设备。
3. 工作安全工作是我们的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存在各种危险。
我们需要正确佩戴个人保护装备,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检查使用的工具和设施。
二、应急处理方法1. 判断伤情在面对意外伤害时,需要判断伤情,包括出血、呼吸困难、中风等情况。
在判断伤情后,我们需要紧急地呼叫急救中心或者采取自救措施。
2. 紧急措施在采取紧急措施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
此外,我们需要清晰地了解医药箱内的药品和急救用品,以便于需要时获取并使用。
3. 拨打急救电话面对紧急情况时,我们需要及时地拨打急救电话,告诉医生出现的症状或者意外伤害信息。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我们不要将受伤者单独留在一旁,应该陪伴在受害者身边并安慰他们,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三、结语意外伤害往往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出现,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防范和应急处理的知识。
本文提供的相关方法和措施,应该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贯彻和实施。
向医护人员请教学习和开展相关的急救培训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希望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保护我们自己和周围人的生命和安全。
《婴幼儿急救课件常见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
![《婴幼儿急救课件常见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cc13aa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1.png)
分组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急救技能。演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五、作业设计解析
1.编写婴幼儿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流程:
-学生需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案例,编写一个针对特定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流程。
-流程应包括症状识别、紧急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
《婴幼儿急救课件常见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婴幼儿急救护理》教材第四章“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与预防”,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分类、症状识别、紧急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重点讲解烧烫伤、骨折、异物窒息等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及症状。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以及流程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2.分析婴幼儿意外伤害案例:
-学生需分析案例中的错误处理方法,并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分析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症状识别、紧急处理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细节。
-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学生识别和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6.作业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7.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语言表达、课堂管理等方面,如何进行改进。
8.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语言语调
1.讲解理论知识时,语言要清晰、准确,语调要平稳,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2.在引入实践情景和案例分析时,适当提高语调,增加语气的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理论知识讲解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整节课的1/3左右,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预防日常意外伤害的措施
![预防日常意外伤害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7d3963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4.png)
预防日常意外伤害的措施意外伤害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然而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意外伤害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防日常意外伤害的措施,并分点列出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步骤一:制定安全规范1.1 家庭安全规范- 确保家中有可靠的防盗锁和安全门,并养成锁门的习惯。
- 定期检查家中电线、插座和家电的使用情况,避免电器老化导致的电火灾。
- 学会正确使用厨房和厨具,及时清除油脂积聚,避免火灾。
- 小孩子和宠物要远离楼梯、厨房和危险物品等区域。
1.2 公共场所安全规范- 出门前检查路况和天气情况,避免去危险地带或者极端天气条件下出行。
- 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不闯红灯、不酒驾。
- 避免走夜间偏僻的街道或独自行走,尽量与他人结伴而行。
步骤二:保持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2.1 居住环境- 保持家中干净整洁,避免摆放杂物堆积,以减少跌倒和碰撞的风险。
- 定期清洁和维护家中的排水管道,避免发生漏水和细菌滋生的情况。
2.2 工作环境- 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规定和指南,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头盔、安全鞋、手套等)。
- 定期检查工作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维护。
步骤三:教育和培训3.1 儿童和青少年教育- 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教导他们不接触陌生人、不随意乱扔物品等基本安全常识。
- 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安全培训课程,学习急救知识与技巧。
3.2 成人培训-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
- 参加性别、年龄和职业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并应对相关安全风险。
步骤四:采取安全措施4.1 家庭安全措施- 安装烟雾报警器和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在家中设置急救箱,并确保家人了解其使用方法。
- 对于有游泳池的家庭,安装围栏或安全网,以确保儿童的安全。
4.2 公共场所安全措施- 遵循安全标志和指示,尤其在建筑物、游乐场等地方。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应对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7a637bd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6.png)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应对意外伤害是指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活动中意外发生的伤害,包括交通事故、跌倒受伤、游泳溺水、火灾等。
意外伤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一、意外伤害的预防1. 学会正确的自我保护技能自我保护技能是一种必要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帮助我们自己保护自己。
例如,正确使用安全带、穿戴安全头盔以及在火灾发生时,学会正确的逃生技能等。
2.保持清醒、警觉注意力分散经常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和清晰头脑。
在进行任务时不能受到任何不必要的干扰,并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
3.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是意外伤害中致命的,因此,我们需要时刻遵守交通规则,不逾越红灯和越过斑马线。
4. 安全操作工具和设备使用危险的工具或设备时,我们需要将其运用到最安全的程度上,并遵守操作规程以避免伤害。
如果需要保护耳朵或眼睛,那么我们需要使用相关设备,如耳塞或护目镜。
5. 着装身体的保护是整个预防意外伤害的重中之重。
穿戴安全的鞋子并加强皮肤的清洁均是保护身体的重要手段。
同时,合理地穿戴适当的衣服也是保护身体的必备措施。
6.维持家庭舒适尽管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自然灾害和突发状况,但是,我们也需要时刻在家中保持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
确保我们的家庭安全,消除潜在的安全漏洞和隐患,使我们能够安心休息。
二、应对意外伤害当意外伤害发生时,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 遭遇小伤后的处理很多时候,我们会遭遇一些小伤,如轻微切伤或擦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物品来进行治疗,如碘剂等。
2. 知道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呼叫紧急救护车或消防车等,并保持冷静以得到最佳的救助。
3. 接受心理咨询意外伤害可能不仅仅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而且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心理咨询和协助来恢复心理健康。
《婴幼儿急救课件常见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
![《婴幼儿急救课件常见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b7d0aa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b.png)
《婴幼儿急救课件常见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主要依据《急救知识普及教材》第5章“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与预防”。
详细内容涉及: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窒息急救、烧伤和烫伤的处理、跌落伤处理、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常见异物卡喉的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的正确操作方法。
2. 学会识别并处理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如窒息、烧伤、跌落伤等。
3. 了解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掌握初步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步骤、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难点: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技巧、窒息急救处理、异物卡喉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心肺复苏模型娃娃2. 纱布、碘伏、棉签、烫伤膏等急救药品3. 异物卡喉急救模型4. 投影仪、电脑、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并认识到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步骤、窒息急救、烧伤和烫伤的处理、跌落伤处理、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常见异物卡喉的处理。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并处理意外伤害。
4.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心肺复苏术(CPR)为例,进行操作步骤的讲解和演示。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术(CPR)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心肺复苏术(CPR)窒息急救烧伤和烫伤处理跌落伤处理中毒事故预防与处理异物卡喉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婴幼儿意外伤害处理案例分析。
要求:分析案例,给出处理步骤和理由。
答案:案例1:幼儿误食硬币,出现窒息症状。
处理步骤: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案例2:婴儿洗澡时不慎烫伤。
处理步骤: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涂抹烫伤膏,就医。
预防意外伤害内容
![预防意外伤害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d3401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e.png)
预防意外伤害内容
预防意外伤害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意外伤害的常见措施:
1. 家庭安全:确保家中地板、楼梯、电线、地毯等表面平整、无障
碍物,减少摔倒、滑倒的风险;安装防滑垫和扶手;定期检查家中
的燃气管道、电线等设施是否安全,避免火灾和电击事故。
2. 道路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红绿灯和斑马线的信号,不闯红灯;
穿戴安全的交通装备(如头盔、反光背心等);注意车辆行驶方向,避免行人和自行车发生碰撞。
3. 儿童安全:保持儿童周围的环境整洁和安全,确保没有尖锐的物体、有毒的药物等危险物品;家中的插座和电源都应该安全地遮盖;儿童在泳池或者水边玩耍时必须有成人的陪伴。
4. 预防火灾:定期检查家中的烟雾探测器和灭火器,确保其正常工作;不乱丢烟蒂,谨慎使用明火;避免使用不安全的电线和插座。
5. 预防溺水:不单独离开儿童在水中;不在没有救生设备和监护人
的情况下游泳;避免在深水和未知的水域游泳,了解当地的潮汐情
况和危险水域。
6. 室内安全:确保家中的地毯、地板、走廊等没有松动的地板或不平整的表面,避免跌倒;使用防滑垫;将家居用品和药物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使用合适的梯子和脚手架,确保其稳定性。
7. 工作场所安全:在工作场所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规定和流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记住,预防注重细节,尽量做到事先预防,这样能大大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如果发生了意外伤害,及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
如何预防和应对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如何预防和应对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2640b2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e.png)
如何预防和应对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
然而,由于他们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会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伤害,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预防和应对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类型1、运动伤害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如跑步、打球、跳绳等,可能会发生扭伤、拉伤、骨折等伤害。
2、交通事故上下学途中,学生可能会遭遇交通事故,如被车辆碰撞、刮擦等。
3、溺水事故在夏季,学生喜欢去游泳,如果没有成人的监护或者在不安全的水域游泳,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4、烧伤烫伤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会接触到热水、热油、明火等,导致烧伤烫伤。
5、跌落伤在玩耍、上下楼梯或者攀爬高处时,学生可能会不小心跌落,造成摔伤。
6、食物中毒学生如果食用了不洁食物或者过期食品,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二、预防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和家庭都要重视安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教育学生在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避免过度运动;教育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到危险水域玩耍等。
2、改善学校设施学校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校园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比如,检查体育器材是否牢固,楼梯扶手是否完好,教室门窗是否安全等。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规范校园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的管理。
例如,在课间安排教师值班,维护校园秩序;加强对校门的管理,防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组织学生有序上下楼梯,避免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4、加强家校合作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学生在家中的安全,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
安全教育的意外伤害预防学习如何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安全教育的意外伤害预防学习如何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https://img.taocdn.com/s3/m/841ad1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e.png)
安全教育的意外伤害预防学习如何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交场合,意外伤害都可能发生。
因此,学习如何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安全教育内容。
首先,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是预防的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跌倒、烧伤、切割、触电等意外伤害是比较常见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来减少这些意外伤害的发生。
例如,在使用锐利工具时要小心操作,家中有小孩时要注意防止烫伤等。
其次,安全教育需要强调的是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意外伤害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预防来避免的。
比如在驾驶车辆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不酒后驾驶;在户外活动时,注意携带急救包和通讯工具等预防措施都可以有效地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另外,安全教育也需要强调正确的急救知识。
在意外伤害发生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比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救助伤者。
此外,安全教育还需要加强对特定人群、特定场合的意外伤害预防。
比如在儿童安全教育中,重点防范跌倒、触电等意外伤害;在户外活动中,要加强山水安全、野生动物防范等特定场合的安全意识。
只有明确了特定场合的潜在危险,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总的来说,安全教育的意外伤害预防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
通过了解常见意外伤害类型、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预防措施、学习急救知识以及针对特定场合的安全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只有不断地加强安全意识,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健康。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意外伤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学生常见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措施
![学生常见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e5e79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a.png)
学生常见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措施学生时代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然而,与其伴随而来的是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
这些意外伤害不仅会给学生的健康带来威胁,还会对他们的学业和未来产生影响。
因此,学生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和进行紧急处理。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在校园或家庭中,学生可能遭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意外伤害。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跌倒、切割、烫伤和撞伤。
为了预防这些意外伤害,学生应该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在走动时小心观察周围环境,并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
此外,使用刀具、热水壶及其他可能引起烫伤的物品时,要格外小心。
第二节:运动和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伤害运动和体育活动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们也是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的来源。
例如,运动场上的跌倒、扭伤、拉伤和撞击都是常见的伤害类型。
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学生应该正确佩戴运动装备,如头盔、护膝、护具等,并注意做好热身和拉伸。
第三节:实验室和工作室中的意外伤害对于科学和艺术类学生,他们在实验室和工作室中进行一系列活动。
然而,这些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例如,化学品的泼洒、电路的触电以及工具的错误使用可能导致严重伤害。
在实验室和工作室中,学生应该戴上防护眼镜、手套,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立即关闭电源或向老师寻求帮助。
第四节:交通意外伤害学生上下学途中常常需要使用交通工具,如公交车、自行车或步行。
然而,交通意外伤害却是学生伤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减少交通意外伤害的发生,学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时注意安全、戴好头盔、不骑车冲红绿灯等。
第五节:水上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对于一些喜欢水上活动的学生而言,水上意外伤害可能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溺水是一个重大风险,尤其是对于不会游泳或不熟悉水域的学生。
因此,学生参与水上活动时,应该确保有成人的监督,并且学会游泳。
另外,良好的安全设施和紧急救生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与建议
![学生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092bd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1.png)
学生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与建议引言学生意外伤害是指由于突发事件或不慎行为造成的学生身体、精神或财产上的损害。
对于学生来说,意外伤害可能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处理学生意外伤害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预防和处理方法,并提供相关建议。
学生意外伤害的预防方法1.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安全责任,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风险。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演练,培养学生的紧急情况应对能力。
2. 提供安全环境学校和家庭应确保学生的生活环境安全。
学校需要定期检查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家庭则需要保持家居安全和卫生。
3. 管理学生活动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管理。
例如,组织合理的课外活动,明确活动规则和安全要求,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4. 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学校和家庭应该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学生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与建议1. 紧急救援在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时,首先应该迅速判断情况是否紧急。
如果学生受伤严重,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如按压止血、心肺复苏等,并尽快将其送往医院。
2. 安抚学生情绪学生在受伤后可能会出现恐慌和焦虑的情绪,教师或家长应及时安抚学生,保持冷静,并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和焦虑感。
3. 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在学生受伤后,学校或教师应立即通知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并向他们说明学生的伤势情况和治疗方案。
4. 学生康复和心理辅导对于那些因伤势而需要康复的学生,学校和家长需要提供必要的康复措施,保证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同时,学生也可能需要接受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对意外伤害的负面情绪影响。
5. 事故调查与防范措施学校和家长需要对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的意外再次发生。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加强安全教育、修理设备等。
结论预防和处理学生意外伤害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提供安全环境、管理学生活动以及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是预防学生意外伤害的有效方法。
常见的意外伤害预防
![常见的意外伤害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e9925ba844769eae109ed05.png)
常见的意外伤害预防一、道路交通伤害1.系安全带、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科学依据: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的第一位伤害死因,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道路交通伤害已被证实是可以通过各种策略和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健康行为:(1)乘车或驾车时要系安全带;儿童应使用安全座椅,安全座椅应安装在后排左侧(在司机后方),严禁儿童单独或由家长抱着坐在副驾驶位置。
(2)驾驶摩托车时要佩戴头盔,要系好带子,而不是简单地把头盔扣在头上。
购买头盔时,要选择符合标准的、适合自己头部大小、颜色鲜明的头盔。
(3)不超速驾驶。
(4)自己酒后不开车,同时要劝阻喝了酒的亲友不开车。
(5)禁止无证驾驶和疲劳驾驶。
(6)注意步行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增加自身的可视性(如佩戴反光材料)。
(7)注重车辆维护保养。
二、溺水1.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科学依据:儿童溺水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暴露于“危险”的水体。
这些水体包括游泳池、水井、池塘、水库、湖泊、江河等,还包括家中的浴缸、浴盆。
健康行为:(1)5岁以下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应该做到:•绝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里,或呆在开放的水源边,不能把儿童独自留在卫生间和浴室。
•无论儿童在家里、室外或其他地点的水中或水旁,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分心,如打电话、聊天、做家务。
•儿童一定要由成人监管,不能将5岁以下的儿童交给未成年人看护。
•在儿童乘船、嬉水、学习游泳时,家长应为儿童准备并使用合格的漂浮设备,如救生衣等;•带儿童在设有专职救生员的公共游泳场所游泳,救生员可提供救援和复苏急救,也可减少游泳儿童发生溺水的危险行为。
•浴桶和浴池在没有使用的时候应把水放尽。
•建筑房屋时在地上挖的坑也应该把雨水排尽或填上以防止积水。
小的容器如洗涤盆应妥善保管,以防止雨水留存。
(2)不去江、河、池塘等开放性水域中游泳、捉鱼或在旁边玩耍和打闹;即使在游泳池,也不能单独游泳,绝不能在无成人监管下游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幼儿发现蜂类从身边飞过时,最好站立不动,保持镇静,观察现场 环境或让蜂自行飞走。如果用手拍打,虽然毒蜂可能被赶走,但是后来 的人也许就成为受害者。
十一、食物中毒
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或未煮熟的食物,幼 儿可能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症状:大多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 症状的腹泻,一日可泻数次,常常伴有脱水 和酸中毒。
2.急救措施
轻度的烫烧伤可在皮肤患处涂以甘油、凡士林等烫伤药膏,如果有水泡 可用消毒注射器将水抽出,然后洒上消炎粉,再用凡士林纱布包裹。不 要自行挑破水泡,防止皮肤感染;如果烫伤严重,面积较大,应尽快把 烫湿的衣服去掉,不要涂药,用干净被单将伤者包裹起来,尽量少碰, 立即送医院治疗。如果被生石灰烫伤,必须将其除去,才可以用水冲洗。
预防:培养爱耳的意识,不随便挖耳垢。不要将小物件塞入耳 内。
二、惊厥
高烧惊厥较常见。症状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 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的时间可由 1~2 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
处理措施: (1)让幼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 (2)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 (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幼儿上下牙之间(或者放根筷子等比较 硬的东西),以免幼儿咬伤舌头。 (4)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的上1/3 处。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护理技术与突发事件 的处理
处理方法:小异物,用手指按住无异物的鼻孔,用 力擤鼻。如果不能排出异物,则应去医院处理。医 院里医生使用取异物的工具,可顺利取出异物。
3.异物入咽
咽部异物有鱼刺、骨头渣和枣核等。以鱼刺为多。
处理方法:患儿对着阳光或灯光,张大嘴巴,用筷子压舌板,将舌头压下 去,让其发“啊”音,然后用镊子将鱼刺取出。 如果骨头渣、鱼刺、枣核等扎在嗓子上,发生异物梗喉,要去医院处理。 喉部有异物,要将幼儿抱起,使其头低臀高,并用手拍背,让幼儿咳出异 物。如果不能咳出,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八、常见外伤
1.擦伤
擦伤是由于身体一部分受到磨损引起的组织表层的损伤。因为血管神经 等受损伤,有出血疼痛、上皮剥离、出现水泡等情况,一般都是皮肤擦 伤。 原因: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跌倒,很容易蹭破膝盖、胳膊肘,尤其是 穿衣较少的夏季更为常见。
处理方法: (1)如果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伤口 较深,有出血,应该先用肥皂将手洗净消毒,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 伤口或取干净棉花沾温开水或过氧化氢液洗净伤口污物,无须包扎。 (2)如果表皮剥落者,涂红药水或碘酒(注意,两者不可同时涂用, 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七、晕厥
晕厥是由于一时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而 引起短暂的意识丧失。常常由于情绪紧张、恐惧、闷热、站立 时间过长,或因各种穿刺、注射、拔牙等引起。
晕厥时可进行以下急救: (1)让幼儿平卧休息,头略低,以利于脑部恢复足够的血液供 应。 (2)可按压人中穴,帮助幼儿清醒。 (3)若怀疑晕厥是由低血糖引起,应立即给患儿饮糖水,提高 血糖浓度。晕厥好转恢复后应去医院诊断查明原因。
处理方法:尽可能地保持原来状态,迅速送医院, 切不可贸然试行复位。
预防: (1)幼儿园的门不要装弹簧,以免夹伤幼儿的手 和脚。 (2)教师对幼儿要“放手不放眼”,防止跌伤。 (3)成人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幼儿的手臂, 不能用粗伤,如碰伤鼻子;幼 儿挖鼻孔损伤了鼻黏膜;发热时鼻黏膜充血肿胀, 血管脆性增加;鼻腔异物等。
4.异物入耳
常见的入耳异物可分为生物性异物和非生物性异物。生物性异 物有苍蝇、小飞虫等昆虫类异物,非生物性异物有水、纸团、 小纽扣等。
处理方法:教师洁净双手后,若为生物性异物可用光诱法或闷 淹法。 光诱法,到暗室用手电筒照射耳孔,虫子顺着光线爬出。 闷淹法,耳道口朝上,滴入油3~5 滴,几分钟后虫子会被淹死, 死虫随油液流出。 如水入耳,可用脱脂棉球吸出。 小豆粒、小弹丸之类入耳,身体弯向有异物的耳朵一侧,单脚 跳跃即可。以上方法均无效时,应立即就医。
单元三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 学习目标
• (1)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详细说 出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 (2)学生能简单护理幼儿,具备处理突发事 件的应急能力。
•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 心。
第一节 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一、异物入体
1.异物入眼
3.预防
(1)教育幼儿不要玩火,炉子周围应有围栏。 (2)开水、热饭、热汤要有专人看护,以免幼儿打翻;要等饭凉了以 后再递给幼儿。 (3)给幼儿用饮水机接水时,先接凉水再接热水;给幼儿准备洗澡水 时,要先倒凉水,后倒热水。
四、骨折
1.症状
(1)疼痛:因断骨刺伤周围的组织,有剧烈的疼 痛和局部明显的压痛。 (2)功能障碍:骨折后失去正常的功能,如指骨 骨折,不能握物;下肢骨折,不能站立行走。 (3)出现畸形:骨折后,原来附着在骨骼上的肌 肉失去平衡,组织肿胀,局部出现畸形。 (4)青枝骨折:由于幼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 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这类骨折容易被忽 略,而未能送去医院治疗,骨折未经复位长好以后, 肢体就会出现畸形。所以,小孩肢体受伤后,即便 痛得不十分厉害,也要到医院做检查,查看是否发 生了骨折。
十、蜇伤
夏季蚊虫增多,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被蜇伤的概率也随之增多,较常 见的蜇伤有蜜蜂蜇伤、黄蜂蜇伤等。
处理措施: (1)如果被蜜蜂蜇伤,幼儿伤口处疼痛红 肿。可先用橡皮膏将皮肤中的刺粘出来,然 后再用肥皂水涂于被蜇伤部位。 (2)如果被黄蜂蜇伤,因黄蜂毒呈弱碱性, 可将食醋涂于被蜇伤部位,缓解疼痛。 (3)如果幼儿被蜇伤后疼痛难忍,应马上 送医院处理。
处理方法: (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低。 (2)捏住鼻翼5~10 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 前额(指压法)。 (3)2 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4)如果仍无法止住,可以用脱脂棉塞进鼻孔止血。 (5)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
注意:
如果幼儿鼻部已经不流鼻血了 ,但发现幼儿仍总是吞咽“口水”,要让 幼儿将“口水”吐出来,以防止幼儿鼻后部出血,幼儿把鼻血咽下去。 另外,如果幼儿经常鼻部出血,一定要带幼儿去医院做全身检查,因为 出鼻血可能为冰山一角,幼儿可能有其他疾病。
异物入眼多为尘埃、小飞虫等,粘在眼结膜 表面或者角膜上,也有进入眼睑结膜囊内的 情况。
处理方法:用温开水滴入眼中,用干净柔软 的毛巾手帕或者棉签轻轻拭去。
预防:平时注意培养幼儿形成爱护眼睛的意 识,不用脏手揉眼睛,不互扔沙子,不要玩 尖锐的物品。
2.异物入鼻
幼儿在玩耍中可能将纸团、小珠子、豆粒、果核等 塞进鼻孔,形成鼻腔异物。小的东西塞入鼻内,往 往可以随鼻涕流出;比较大的东西,则可能发胀而 不易流出;尖利的东西会引起化脓、出血、溃烂, 流出脓水。
玩耍时跌落后经常摔伤头部,有时出血,有时不出血。 处理方法: (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并及 时送医院。 (2)摔伤后未见出血,要对幼儿进行24 小时地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 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① 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② 受伤后有意识丧失的 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③头部剧烈疼痛;④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 症状;⑤ 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
4.挤伤
原因:幼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 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处理方法: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 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 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5.头部摔伤 原因: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 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1/4 以上,幼儿
2.扎刺
原因:幼儿周围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带刺的花草、木棍、竹棍等。竹 刺、木刺扎入皮肤后,有时有一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
处理方法: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 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瘀血,然后再 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
九、扭伤
幼儿的脚扭伤,一般会出现红肿,局部会出现肿 胀、疼痛和功能障碍,不久会出现瘀血斑等。此 时不能马上按摩、热敷或贴敷伤筋膏,因为软组 织损伤后,局部肌肉、韧带及腰肌等软组织会有 不同程度的撕裂和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处理措施: 在急性脚扭伤的初期(24 小时内)立即进行冷敷, 如冲凉水、敷冰袋等,而且越早越好,在较短时 间内使受伤的地方温度降低,局部血管收缩,阻 止进一步的内出血和疼痛。 冷敷(24 小时)以后再热敷。
1.烫(烧)伤程度的区别 (1)Ⅰ度烫(烧)伤。
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数天后可自愈,不留疤痕。
(2)Ⅱ度烫(烧)伤。
真皮烧伤,有水泡,明显水肿,剧痛。如不发生感染, 一般在两周内可以愈合,愈合后不留疤痕。
(3)Ⅲ度烫(烧)伤。
全层皮肤坏死,甚至波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有 的患儿还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受伤处颜色苍白或 呈焦痂状,无痛感,干燥,无渗出液,如皮革坚硬且 无弹性。2~3 周后,焦痂下有液体渗出,易感染,愈 合极慢,且留下严重疤痕。
注意:
幼儿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惶失措,不可 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在急救处 理的同时,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当幼 儿因发烧导致的惊厥时,切忌包裹过严、过 厚,否则会使体温持续上升,导致惊厥加重。
三、烫伤
烫(烧)伤多由火焰、开水、蒸汽等因素致伤。儿童 皮肤嫩薄,故同等热力在其身上造成的损伤比成人要 严重。
3.划伤
原因:幼儿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璃器具、 陶器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
处理方法: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 的酒 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被玻璃器皿扎伤, 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再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