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2知识总结:置换反应
初三化学下册8-12单元知识点总结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使用铝制品使用合金知识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化学方程式发出耀眼的白2Mg+O22MgO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 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稀盐酸稀硫酸产生大量Mg+2HCl MgCl2+H2↑Mg+H2SO4MgSO4+H2↑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且产生淡蓝色产生溶液仍为Zn+2HCl ZnCl2+H2↑Zn+H2SO4ZnSO4+H2↑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且产生淡蓝有气泡产Fe+2HCl FeCl2+H2↑Fe+H2SO4FeSO4+H2↑溶液由无色逐渐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且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紫2Al+3CuSO4Al2(SO4)3+3Cu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Cu+2AgNO3Cu(NO3)2+2Ag知识点4:置换反应1.定义: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可表示为A+BC AC+B。
2.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比较见表4。
C+O2CO2CO2+H2O H2CO3A+B+… C2KMnO4K2MnO4+MnO2+O2↑CaCO3CaO+CO2↑C A+B+…合物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C+2CuO2Cu+CO2↑Zn+H2SO4ZnSO4+H2↑A+BC AC+B易错警示单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或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都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如2H2O22H2O+O2↑与CH4+2O2CO2+2H2O都不属于置换反应。
知识点5: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见图1)。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铁的冶炼原理。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汇总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汇总(下册课本)一、置换反应(1)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1、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ZnSO4 + H2↑2、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MgSO4 + H2↑3、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Al2(SO4)3 + 3H2↑4、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2 + H2↑5、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2 + H2↑6、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2AlCl3+H2↑(1-6)现象:都有气泡产生,但是剧烈程度不相同。
7、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FeCl2 + H2↑8、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铁单质参加置换反应,铁元素由“0”价变为“+2”价,生成“某亚铁”(7-8)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金属单质+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9、铁与硫酸铜反应:Fe + CuSO4=Cu + FeSO4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所指的是此反应)1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1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Cu = Cu(NO3)2 + 2Ag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12、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Zn=Zn(NO3)2+ 2Ag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13、铁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Fe = Fe(NO3)2+ 2Ag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固体间置换反应)14、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4Fe + 3CO2↑15、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2Cu + CO2↑16、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17、氢气与四氧化三铁反应:Fe3O4 + 4H23Fe + 4H2O18、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2Fe+3H2O现象:红色(氧化铁)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化学反应1、置换反应:(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2、复分解反应: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②碱+酸→盐+水;③酸+盐→新盐+新酸;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⑤盐+碱→新盐+新碱。
必背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1价:K+、Na+、H+、Ag+、NH4+;+2价:Ca2+、Ba2+、Mg2+、Zn2+、Cu2+、Hg2+、亚Fe2+;+3价::Fe3+,Al3+;-1价:Cl-、OH-、NO3-;-2价::O2-、S2-、CO32-、SO42-;-3价::PO43-。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奇偶配平法(1)找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3)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推导并求出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为止。
2、归一法(1)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
3、观察法(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4、最小公倍数法(1)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课堂例题笔记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的金属则不能。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①置换时如有铁参与,铁在生成的化合物中显+2价,例②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一般不会生成金属。
例: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③若盐溶液中含有许多溶质,而某金属又能同时置换此盐溶液中的多种金属时,按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置换。
例:当把铁投入到含有溶质AgNO3和的溶液中时,由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因此铁先置换银,把银置换完后再置换铜。
考点1: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溶液或盐溶液发生反应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原因,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和氯化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铁和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因此,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3)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锌的后面,因此铜不能和氯化锌反应。
(4)。
考点 2. 根据几种不同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例: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Y、Z则不能,但有下列反应关系:,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 Z>Y>XB. X>Z>YC. X>Y>ZD. Z>X>Y解析:只有金属X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只有金属X的活动性位于氢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1金属与氧气、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备课素材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素材一新课导入[情景导入][展示] 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片。
[问题情景] 为什么有的保留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制品表面却有较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复习导入]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我们知道有些金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请你回忆一下哪些金属可以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呢?你还能回忆起这些反应发生的现象吗?[故事导入]有一位收藏爱好者,经人介绍去买一尊金佛像,为了不上当受骗,他专门学习了利用密度测定真假黄金的方法,但最后还是被骗去几百万,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还会用其他方法帮助他辨别真假黄金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层辨别真假黄金的神秘面纱。
素材二教学建言[建言1] 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过去大多采用提问式回忆、引导得出结论的方法,现在将其变为图示展示复习,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条件的难易:铝常温反应;铁点燃反应;铜加热反应;金不反应。
根据金不反应,其他几种金属反应的条件不同,很容易引导学生认识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铝、铁、铜、金。
[建言2]金属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时,建议用点滴板做实验,可以方便进行对比来判断出金属反应速率的快慢,也可以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分甲、乙两个大组:甲组学生做金属(镁、铁、铜、锌)与盐酸反应,乙组学生做这四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结合实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金属与氧气反应难易程度不同,那和酸反应的速率快慢一样吗?需要控制什么条件?(2)实验中金属如何放入,酸如何添加?量不能超过多少?(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能发生反应的金属有哪些?不能反应的金属有哪些?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4)有气体生成,猜想可能是什么气体?若是氢气如何检验?(5)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出化学方程式和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化学)

置换反应(化学)《置换反应知多少》一、概念: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实质:氧化还原反应二、置换反应类型:(一)中学常见的置换反应(1)活泼金属与冷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2)碳、铁等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置换出氢气。
镁与热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3)氟气与水反应置换出氧气。
(4)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以前的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等置换出氢气(5)较活泼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6)较活泼的非金属与无氧酸或盐溶液置换出不活泼非金属(7)氢气、碳单质与金属氧化物的置换反应(8)碳单质还原SiO2制粗硅。
(9)铝等活泼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10)镁与CO2的置换反应。
(二)按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1、同周期元素之间的置换第二周期:如2F2+2H2O= 4HF+O2第三周期:如Cl2+H2S=2HCl+S2、同主族元素之间的置换第ⅠA族:如2Na+2H2O=2NaOH+H2↑第ⅣA族:如SiO2+2C== Si+2CO↑第ⅥA族:如O2+2H2S=2H2O+2S第ⅦA族:如Cl2+2KBr=2KCl+Br23、不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Mg+2HCl=MgCl2+H2 ↑ 2Al+6HCl=2AlCl3+3H2 ↑2Mg+CO2 ==2MgO+C 2F2+2H2O= 4HF+O2C+H2O==CO+H2Cl2+H2S=2HCl+S3Cl2+8NH3=6NH4Cl+N24、过渡金属参与的置换Fe+CuSO4 =FeSO4+CuH2+CuO=Cu+H2O 2Al+Fe2O3==Al2O3+2Fe3Fe+4H2O(g)==Fe3O4+4H2Zn+2HCl= ZnCl2+H2 ↑Cu+2AgNO3=Cu(NO3)2+2Ag(三)按单质的类别1、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2Al+Fe2O3==Al2O3+2FeFe+CuSO4 =FeSO4+Cu2、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2Na+2H2O=2NaOH+H2↑3Fe+4H2O(g)==Fe3O4+4H2Zn+2HCl= ZnCl2+H2 ↑2Mg+CO2 ==2MgO+C2Al+Fe2O3==Al2O3+2Fe 3、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H2+CuO=Cu+H2OC+FeO==Fe+CO4、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2F2+2H2O= 4HF+O2Cl2+H2S=2HCl+SCl2+2KI=2KCl+I23Cl2+8NH3=6NH4Cl+N2 (四)按化合物类别1、氧化物参加:2Mg+CO2 ==2MgO+CSiO2+2C==Si+2CO↑H2+CuO=Cu+H2O 2Al+Fe2O3==Al2O3+2Fe 2、水参加:3Fe+4H2O(g)==Fe3O4+4H22Na+2H2O=2NaOH+H2↑C+H2O==CO+H22F2+2H2O= 4HF+O2Mg+2H2O=Mg(OH)2+H2↑3、酸参加:Mg+2HCl= MgCl2+H2 ↑Cl2+H2S=2HCl+S↓Cl2+2HBr=2HCl+Br24、盐溶液参加:Fe+CuSO4 =FeSO4+CuBr2+2KI=2KBr+I2Cl2+Na2S=2NaCl+S↓三、高考题中的置换反应1、(2006年全国理综I卷—27)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2)=单质(2)+化合物(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2)6种单质分属于6种不同的主族 2、(2006年全国理综II卷—28)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其中,氧化物(I)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II)、(III)、(IV)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初三化学课《置换反应》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课《置换反应》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课《置换反应》知识点总结置换反应1、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3、农药波尔多液的成分为:硫酸铜和熟石灰4、含铁的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含铝的矿石主要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铜的矿石主要是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和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5、冶炼原理:Fe2O3+3CO高温3CO2+2Fe6、注意:(1)实验前应先通CO把装置内空气排干净,然后再加热;反应完成后,须待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
(2)反应完毕后,把得到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观察,并试验它能不能被磁铁吸起,以判断反应中是否生成了铁。
7、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工业上炼铁时,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总结: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置换反应知识点总结

置换反应知识点总结一、置换反应的定义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与另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交换位置,从而形成新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在置换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了位置上的改变,从而产生了新的化合物。
二、置换反应的分类置换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单一置换反应:只涉及一个元素或原子的位置替换。
2. 双重置换反应:涉及两个元素或原子的位置替换。
3. 还原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是指一个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通常涉及与氧或氢的置换反应。
三、置换反应的特点置换反应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原子或离子位置替换:在置换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会发生位置上的替换或交换,从而形成新的化合物。
2. 化学键的改变:由于原子或离子的位置替换,化学键通常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化合物。
3. 形成新物质:置换反应通常会生成新的物质,这些新的物质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化学成分。
4. 电子交换:在置换反应中,通常涉及原子或离子之间的电子交换,从而形成新的化学键。
四、置换反应的例子置换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置换反应的例子:1.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例如,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铁(II)盐。
2. 金属与金属盐的置换反应:例如,铜和银的置换反应,铜可以置换银,生成铜盐和银。
3. 非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例如,硫和盐酸的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
4. 金属氧化物与酸的置换反应:例如,铜(II)氧和盐酸的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铜(II)和水。
5. 金属与水的置换反应:例如,钾和水的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
五、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遵循以下格式:A + BC → AC + B。
其中,A表示位置发生替换的元素或离子,BC表示参与置换反应的另一种物质,AC表示生成的新化合物,B表示原来的位置被替换的元素或离子。
六、置换反应的影响因素置换反应的进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温度:温度对化学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会增加。
置换反应总结【新人教版】

置换反应总结置换反应总结一、按元素的性质划分:(一)金属置换出金属1、Zn+CuSO4=ZnSO4+Cu (说明:还原性强的把还原性弱的置换出来)2、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 (说明:Al元素的的还原性比Fe元素的还原性强。
同理Al 与V2O5、CrO3等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也称为铝热剂。
发生类似反应,说明Al比V、Cr等金属还原性强。
)3、工业上制取金属钾的原理:Na+KCl===NaCl+K↑。
(说明:这个反应发生,不能说明Na的还原性比K强。
其原因是,在熔融状态下,金属钾已经变为蒸汽,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来说,及时将生成的钾蒸汽从平衡体系中抽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所以反应能进行到底。
)反应Mg+2RbCl=MgCl2+2Rb↑的原理相类似。
(二)金属置换出非金属1、2Na+2H2O=2NaOH+H2↑2Na+2CH3CH2OH=2CH3CH2ONa+H2↑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3、2Mg+CO2====2MgO+C4、3Fe+4H2O(g)===Fe3O4+4H2(三)非金属置换出金属(在干态条件下反应)H2+CuO===Cu+H2O;此反应不能说明H2的还原性比Cu强。
因为发生反应的条件比较特殊,在干态高温条件下,生成的H2O脱离了反应体系,从而使反应能进行到底。
同理炼铁发生反应:3C+2Fe2O3==4Fe +3CO2(四)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1、卤素间的置换反应:Cl2+2NaBr=2Na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Br2+2KI=2KBr+I2;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的氧化性强2、2F2+2H2O=4HF+O2;说明F2的氧化性比O2的氧化性强3、2H2S+O2=2H2O+S↓;说明O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2H2S+Cl2=2HCl+S↓;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4、C+H2O==CO+H25、2C+SiO2===Si+2CO(此反应产物一定是CO,而不是CO2)二、按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划分,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与不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一)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1、第I A 族元素:2Na+2H2O= 2NaOH+H2 Na+KCl= NaCl+K2、第IVA 族元素:2C+SiO2= Si+2CO3、第VIA 族元素:2H2S+O2 =2S+2H2O4、第VIIA 族元素:Cl2+2HI=2HCl+I2 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二)不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1、 Mg+2HCl= MgCl2+H2 2Al+6HCl= 2AlCl3+3H22、2Mg+CO2=2MgO+C3、2F2+2H2O= 4HF+O24、C+H2O= CO+H25、H2S+Cl2 =S+2HCl6、2H2+SiCl4= Si+4HCl 4NH3+3O2=2N2+6H2O 3Cl2+8NH3=6NH4Cl+N2(三)主族元素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H2+CuO= Cu+H2O 2Al+Fe2O3=Al2O3+2FeC+CuO=Cu+CO 2Al+3Hg2+ =2Al3++3HgNa+TiCl4 =4NaCl+Ti(四)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主族元素单质3Fe+4H2O(g)= Fe3O4+4H2 Zn+2H+ =Zn2++H2(五)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Fe+CuSO4 =FeSO4+Cu三、按物质类别划分,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和单质与非氧化物间的置换。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置换反应 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8.2 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金属离子的带电性质以及金属质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金属离子置换反应的判断和写反应式的方法。
4.发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
2.置换反应的判断规律。
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金属离子的带电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
3.金属离子置换反应的判断规律。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老师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一段闪光的镁带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并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步骤二:概念解释通过引入实验现象,老师向学生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并解释金属离子的带电性质和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步骤三:置换反应实验1.将铜硫酸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将锌片放入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2.将铁片放入铜硫酸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3.将银片放入铜硫酸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步骤四:置换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金属离子置换的规律。
并进行学生的互动讨论,确保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步骤五:练习在黑板上列出一些金属及其离子的测试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规律来判断并写出反应式。
五、教学辅助手段1.稀盐酸、闪光的镁带、试管、铜硫酸溶液、锌片、铁片、银片等实验设备和材料。
2.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教师可以引入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的实验,与金属离子置换反应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2.教师可以补充金属的腐蚀和防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金属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现象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置换反应规律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和深入地理解金属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条件、化学肥料人教四年制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条件、化学肥料人教四年制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条件、化学肥料二. 重点、难点1. 反应条件的理解和应用2. 铵根离子的检验三. 具体内容第一部分:复分解反应条件1. 反应物的要求2. 生成物的要求3. 各种物质的溶解性、常见的沉淀4. 复分解反应包含哪些第二部分:置换反应条件1. 金属和酸反应的条件2. 金属活动顺序表3. 金属和盐的反应条件第三部分:化学肥料1. 补充哪些元素是肥料2. 各种肥料的用途和种类3. 复合肥料4. 铵根离子的检验【典型例题】[例1]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加入适量()A. 稀硫酸B. 稀盐酸C. 硝酸银溶液D. 氯化钡溶液答案:BD解析:考虑复分解反应条件和除杂的原则。
[例2] 向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不溶物A和滤液,则A 的组成不可能是()A. 只含有Zn、CuB. 只含有Fe、CuC. 含有Zn、Fe、CuD. 只含有Cu答案:A解析:考虑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的顺序。
[例3] 过量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A. 滤液中只有硝酸亚铁,滤纸上有铜和铁B. 滤纸上有铁和银,滤液里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C. 滤纸上有铁铜银,滤液里只有硝酸亚铁D. 滤纸上有铜和银,滤液里有硝酸亚铁答案:C解析:注意金属和盐的置换反应顺序。
[例4] 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介绍的三种金属Mg、Ti(钛)、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1)Ti金属活动性比Mg强,(2)Mg金属活动性比Cu强。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请回答:(1)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A. 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B. 使表面不平整,易反应C. 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D. 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2Ti Mg Cu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结论原假设中不正确(填“a”、“b”或“ab”),理由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答案:(1)A;(2)没有气泡放出;a;与酸反应,Mg放出气泡速度比Ti的快;Mg>Ti>Cu解析: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应掌握其相关的推断。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置换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置换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两种物质发生相互交换,形成新的物质。
本文将会介绍置换反应的定义、特征、分类以及实际应用。
一、置换反应的定义置换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两种物质之间进行置换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在这种反应中,原子、离子或者它们的基团在物质之间进行交换,反映了物质的重排,而不是分解或者合成。
一般来说,置换反应是指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
二、置换反应的特征置换反应有以下几个特征:1. 反应物中至少有两种物质参与反应,且反应物之间发生原子、离子或者基团的交换;2. 反应产物形成了新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与反应物有所不同;3. 置换反应通常发生在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之间;4. 置换反应可以是单一置换反应,也可以是双重置换反应。
三、置换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应类型和产物特征,置换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金属与非金属的置换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发生置换反应,常见的例子是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2. 非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元素之间发生置换反应,常见的例子是卤素之间的置换反应,例如氯气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气和氯化钠。
3. 原子团之间的置换反应:原子团之间发生置换反应,例如羧酸的酯化反应中,酮与羧酸的酯基之间发生置换反应。
四、置换反应的实际应用置换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金属腐蚀:金属与氧气或者酸等发生置换反应,导致金属腐蚀的过程就是一种置换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即铁锈。
2. 电池反应:电池中的化学反应也是一种置换反应,通过金属离子的置换反应来产生电能。
例如,锌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在电池中产生电流。
3. 食品的加工与保存: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利用置换反应来改变食品的性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例如,盐腌制食品时,食品中的水被盐离子所置换,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置换反应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置换反应【—总结之置换反应】关于置换反应的知识,同学们需要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AC+B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必须符合金属活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ba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钡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
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代替酸中的氢,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代替酸中的氢,也不能与酸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排在后面的金属
跟
前排金属的盐溶液不起反应。
注:在置换反应中,元素铁总是以+2价变成亚铁
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按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由小到
大排列:al(9)mg(12)ca(20)na(23)fe(28)zn(32.5)k(39)
我希望以上对位移反应知识的总结和学习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学习这些知识。
我相信学
生们会学得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反应中一种游离态元素将另一种元素从其化合物中替换出来,使其变为游离态,因而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必定各有一种单质出现。
例如:
Zn+H2SO4(稀)==ZnSO4+H2↑
Fe+CuSO4=FeSO4+Cu
二是反应的发生必定伴有某些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如上述两例:
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是发生在水溶液里的置换反应,主要有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这两种反应都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而进行。
1.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必须是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
金属的位置愈靠前,置换反应愈容易进行。
例如:
Mg+H2SO4(稀)=MgSO4+H2↑很快
Zn+H2SO4(稀)=ZnSO4+H2↑平稳
Fe+H2SO4(稀)=FeSO4+H2↑较慢
Cu+H2SO4(稀)不能反应
酸:必须是可溶性的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磷酸等。
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等不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这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与金属发生的是另一种类型的反应。
例如: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此外,碳酸(H2CO3)、氢硫酸(H2S)等很弱的酸,虽然能与氢前面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但其反应不够典型或难以进行。
硅酸(H2SiO3)是微溶性酸,难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盐:反应生成的盐必须是可溶的,否则,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盐会沉积在金属表面,阻碍反应顺利进行。
例如下列反应因生成难溶的硫酸铅,反应很难顺利进行。
Pb+H2SO4(稀)=PbSO4+H2
Pb+CuSO4=PbSO4+Cu
2.金属+盐──→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金属: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这两种金属的位置相距愈远,反应愈容易进行。
但应注意,K、Ca、Na等很活动的金属在与其它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时,是先置换水中的氢,而难以置换盐中的金属。
例如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2Na+2H2O=2NaOH+H2↑
3NaOH+FeCl3=Fe(OH)3↓+3NaCl
盐: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盐都应是可溶性的。
以上讨论的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
此外,在初中化学里还接触到一些不是在水溶液中而是在干态下发生的置换反应。
例如:
CuO+H2Cu+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