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清着《生物全息诊疗法》第二掌骨侧诊疗法
生物全息学说原理
生物全息学说原理生物全息学说原理全息生物学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一门生物学新学科,在20世纪生物科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21世纪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
全息生物医学是专门研究人体各相对独立器官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并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张教授发现在人手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他称之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第二掌骨的远心端是头部,近心端是足部,其骨侧的穴位分布结果,恰恰像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缩影,也就是说第二掌骨侧包含着人体整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图2-3)。
生物全息疗法认为:人体有8个部位分布反应全身状况的全息穴位群,分别在头部、躯干部、上臂、前臂、手部、大腿部、小腿部和足部,它们都分别反映头、颈、上肢、心、肺、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12各区域的生理状况。
上述这些全息穴位群代表人体各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
也就是说,生物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小到一个细胞分子,都隐藏着整体生命最初形态的基本特征。
生物体的每一个局部,实际上是一个缩小了的整体,以周围的部分有明显的界限。
因此,人体的双足有70多个反射区,与机体各个相对的脏器组织相关联,而且各反射区间有较明显的界限。
这些反射区的病理变化(压痛反应或组织变异)能准确反应其相关脏腑器官的疾病。
例如:人体肝脏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只有在其右足肝反射区有明显的压痛和出现组织变异,而在左足同样的位置是心脏的反射区(左心脾、右肝胆),在此按压就没有上述情况出现。
这就说明,机体各组织器官有无病理变化,只有在各自的反射区内加以按摩判断,在其他反射区是无法判断的。
因为人体每一个组织器官在其双足只有单一的反射区,一般不会超出这个区域。
足部按摩临床上就是根据这些区域的精准位置来诊断疾病和治病保健的。
摘自《足部反射区按摩法---丁元根》p97。
张颖清着生物全息诊疗法第二掌骨侧诊疗法
第二掌骨侧诊法本节重点介绍已普遍用于临床的特色诊法。
现按照张颖清著《生物全息诊疗法》一书和全国各地医者的研究情形,将第二掌骨侧诊法的诊断方式介绍如下。
一、诊断原理中医学以为,人体体表的每一个穴位均是体内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之所在。
按照穴位与脏腑对应的原则,凡是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有病,就必然会在特定的穴位上有所反映。
因此通过按压这些穴位的感觉,就可以诊断内在脏腑的病变。
张颖清发觉的第二掌骨侧的新穴的散布形式与它们所对应的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散布形式相同(如图5-4)。
图5-4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散布,恰象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
头穴与足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中间两点依次为颈穴上肢穴。
肺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
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6等份,从胃穴端算起,五个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第二掌骨节肢系统包括着整个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此群穴位被称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这些穴位所对应的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和器官,而且还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临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
如:头穴:对应头、眼、耳、鼻、口、牙;颈穴:对应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上肢穴:对应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肺心穴:对应肺、心、胸、乳腺、所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段、背;肝穴:对应肝、胆;胃穴:对应胃、脾、胰;十二指肠穴:对应十二指肠、结肠右曲;肾穴:对应肾、大肠、小肠;腰穴:对应腰、脐周、大肠、小肠;下腹穴:对应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腿穴:对应腿、膝;足穴:对应足、踝。
因此,临床通过按压第二掌骨侧上述穴位的病理反映,就可诊断其相对应的组织和器官的病变。
二、诊察方式临床运用第二掌骨侧诊法时,以测患者右手第二掌骨侧为例,测试者与患者相对,用右手托起患者右手,患者右手如松握鸡卵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厘米。
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临床应用
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临床应用关键词生物全息第二掌骨侧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有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段,背.-只要从头穴至足穴依顺序按压1次或数次双手第二掌骨侧的穴位,根据压痛点的有无和位置就能确定在整体上哪些部位或器官有病无病,这是第二掌骨侧速诊法.在第二掌骨侧的穴位上针刺或按摩,就能治疗人体对应部位或器官的疾病,这就是第二掌骨侧疗法.二者统称为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2临床资料我应用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治疗头痛,腰痛,鼻炎,肩痛病人70例,疗效显著.生物全息诊疗法是一种新的中医诊疗方法.这种疗法简便易学,疗效高.其中尤以第二掌骨侧诊疗法更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它疗效显著,容易记忆,便于推广.笔者以此法治疗几种病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第二掌骨侧诊疗法在我们的第二掌骨侧分布着一些新的穴位群.第二掌骨骨节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肺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六等份,从胃端算起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第二掌骨侧新穴分布的结果,恰好象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图中所标的点实际上代表着以该点为中心的一个小区域,因而这些穴位所对应的就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而是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他部位或器官.如头穴,穴位所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有头,眼,耳,鼻,口,牙;上肢穴所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有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肺心穴所对应的疾病头痛腰痛鼻炎肩痛合计第二掌骨侧头穴第二掌骨侧腰穴第二掌骨侧头穴或肺穴第二掌骨侧上肢穴3典型病例张某某,男,45岁,干部.初诊时主诉:腰痛1个月,因搬重物扭伤所致.开始感到疼痛不甚,近3天突然腰痛加重,直立起来不能行走,弯腰困难,卧床翻身疼痛.第二掌骨侧速诊法右手第二掌骨侧腰穴有压痛,遂针刺此穴.约2min,患者自诉疼痛减轻.每隔5min左右捻转针1次.捻动3次时,疼痛基本消失.留针60min疼痛完全消失.第2天又出现疼痛,但明显减轻.按上法再针1次,疼痛消失.以后未见复发.4体会4.1找穴要准确寻找穴位时,患者手呈半握拳状态,虎口向上,医生用拇指尖在患者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长轴的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可觉有一浅凹长槽,穴位即分布在此槽内,某些部位或器官有病可找到相应的压痛点.4.2"少针穴准针感强"为原则取与患部处于同侧的那只手的第二掌骨侧穴位,一般用一根针在单手掌骨侧的一个穴位上针刺或用两根针在两手第二掌骨侧的同名穴位针刺.穴少但时间要长些,留针1h左右.4.3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易于记忆,使用方便,不仅临床医生可用它来治病,一般人也能用它来自我治疗,使疾病被治愈在初起之时.4.4这一诊疗法在临床应用的同时,对病人的诊断也有应用价值.尽管B超,CT,磁共振,数字显影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医学上广泛地运用,但并没有使误诊率下降,据统计我国目前临床误诊率在30%左右.在初期诊断上生物全息诊疗法可以作为防止发生误诊的一个方法.总之生物全息诊疗法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和治疗价值.生物全息诊疗法的临床应用(节选)Aud Aardal (挪威)全息生物学作为非常简单的基本原理,自古以来就被部分和不完整地观察到和描述过。
最新张颖清着《生物全息诊疗法》第二掌骨侧诊疗法
张颖清着《生物全息诊疗法》第二掌骨侧诊疗法第二掌骨侧诊法本节重点介绍已广泛用于临床的特色诊法。
现根据张颖清著《生物全息诊疗法》一书和全国各地医者的研究情况,将第二掌骨侧诊法的诊断方法介绍如下。
一、诊断原理中医学认为,人体体表的每一个穴位均是体内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之所在。
根据穴位与脏腑对应的原则,凡是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有病,就必然会在特定的穴位上有所反映。
因而通过按压这些穴位的感觉,就能诊断内在脏腑的病变。
张颖清发现的第二掌骨侧的新穴的分布形式与它们所对应的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分布形式相同(如图5-4)。
图5-4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恰象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
头穴与足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中间两点依次为颈穴上肢穴。
肺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
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6等份,从胃穴端算起,五个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第二掌骨节肢系统包含着整个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此群穴位被称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这些穴位所对应的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和器官,而且还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
如:头穴:对应头、眼、耳、鼻、口、牙;颈穴:对应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上肢穴:对应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肺心穴:对应肺、心、胸、乳腺、所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段、背;肝穴:对应肝、胆;胃穴:对应胃、脾、胰;十二指肠穴:对应十二指肠、结肠右曲;肾穴:对应肾、大肠、小肠;腰穴:对应腰、脐周、大肠、小肠;下腹穴:对应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腿穴:对应腿、膝;足穴:对应足、踝。
因此,临床通过按压第二掌骨侧上述穴位的病理反应,就可诊断其相对应的组织和器官的病变。
二、诊察方法临床运用第二掌骨侧诊法时,以测患者右手第二掌骨侧为例,测试者与患者相对,用右手托起患者右手,患者右手如松握鸡卵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厘米。
生物全息理论
生物全息理论生物全息理论为山东张颖清教授所创,其中手部全息穴位简便易记,取用方便,疗效肯定,且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第二掌骨体挠侧从远心端的头穴到近心端的足穴依次排列12穴,第五掌骨尺侧从远心端的头穴到近心端的生殖穴依次排列8穴,可以拇指端或指甲向掌骨体按掐为主要手法治疗相应脏器的疾患。
现分别介绍如下。
1.手部第H掌骨挠侧全息穴位(1)头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小头挠侧。
主治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急性结膜炎及头面、眼、耳、鼻、口、牙、脑等部位疾病。
(2)颈肩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端挠侧,头穴与上肢穴之间。
主治颈肩、甲状腺、咽喉、气管上段、食管上段等部位的疾病。
(3)上肢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心段桡侧,颈肩穴与心肺穴之间。
主治肩、上肢、肘、腕、手及食管中段的疾病。
(4)心肺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心段挠侧,头穴与脾胃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心、肺、胸、乳房、气管下段、食管下段及背部疾病。
(5)肝胆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挠侧,脾胃穴与心肺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肝胆疾病。
(6)脾胃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脾、胃及胰脏疾患。
(7)十二指肠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十二指肠及结肠右曲部疾患。
(8)腰腹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挠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腰扭伤、腰腿痛、大肠与小肠疾病。
(9)肾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脾胃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肾、输尿管、大肠、小肠疾病。
(10)下腹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肾穴与腿穴之间。
主治下腹部、骶尾部、子宫、膀胱、结肠、直肠、阑尾、卵巢、阴道、睾丸、尿道、肛门等部位疾病。
(11)腿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端挠侧,下腹穴与足穴之间。
主治臀部、股部、膝关节等下肢疾病。
(12)足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基底部桡侧,第一、二掌骨侧近拇指侧的交点处。
主治足、踝部疾病。
2.手部第五掌骨尺侧全息穴位(1)头穴定位位于第五掌骨小头尺侧。
第二掌骨侧诊疗法
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
(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
张颖清于1973年发现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该穴位群是不同于中医学经典经穴系统的新的线型有序穴位群,如果以其对应的人体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的解剖学名称来命名,则穴位的分布顺序与人体从头到足的结构模式相同:其远心端是头穴,近心端是足穴;在从“头”到“足”的线段上依人体各解剖器官的位置分别可测得头、颈、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等穴位。
从理论上说,穴位排布的结果使第二掌骨系统成为以第二掌骨为脊椎的人体的缩形或胚胎,包含着人体整体的生物学信息。
第二掌骨侧诊法
第二掌骨侧诊法主要采用压痛法,依据中医学的藏象原理和经络原理,体表穴位和体内的宏观部位存在信息双向通路,当机体某器官病变时,在体表对应穴位有压痛反射或其他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因此,第二掌骨侧某穴位的压痛反应,表征着其在体内对应部位发生病变,由此可作出相应的诊断。
第二掌骨侧治法
在治法上,可以通过给该有特异性反射的穴位以刺激信号,来调理其在身体上对应部位的病理变化。
给予刺激信号的具体技术有针刺,按摩、磁压、激光针、电针、电冲击、割治,埋线、压豆、穴区药物透入或注射等。
其具体诊疗过程要求遵循生物全息律指导下的全息元对应原则,同侧对应原则、两极对应原则、脏腑所主原则等。
而穴准强刺是该疗法取效的关键。
谈谈针灸全息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谈谈针灸全息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展开全文全息理论,要说学全息理论首先应该从第二掌骨侧疗法看起。
也就是张颖清先生提出的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
首先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一个客观事物的一种具体的表现。
从全息论的角度,信息是事物的特征,或者是事物的模式,每一个事物都包含有信息。
大家要注意信息的潜在和显化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诸内必形之于诸外”,有诸内者就是潜在信息,这些潜在信息在一定条件都会显现在外面,显现在外面以后就是我们诊断治疗疾病非常重要的信息。
每一个事物都包含两种信息,一部分是潜在的,一部分是显化的。
我们看到的这种区别的、不同的、千差万别的大千世界,看到的是显化信息。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虽然千姿百态,但是它们又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统一的基础就是潜在信息和显化信息的总和。
所以任何一个事物包含的信息都是相同的,潜在信息和显化信息就构成了事物的总和。
这个概念大家一定要树立起来。
树立起潜在信息和显化信息的概念以后,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取穴就很简单。
第二个概念,就是全息的概念。
全息,就是全部信息。
全息最早来源于物理学的概念——激光照相术。
激光照相术照的照片,在一定条件下把这个照片撕碎了,仍然能从碎片上还原照片整体的图像,只是这个图像比原来整体的图像要成比例的缩小。
所以这一个部分就可以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这就是全息的最早的含义。
所以,全息是一个局部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
打个比方,大家可以从镜子上得到启发。
当我们照镜子时看到的是镜子里面是我,如果不小心把镜子打碎了,把任何一个碎片拿起来照时,在碎片里面,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仍然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我。
也就是说碎片中包含的信息和整个镜子包含的信息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全息现象。
全息现象我们用一个定义来规范的话,可以这么描述,事物之间所包含的信息相同,或者信息的相似程度较大,这就是全息。
通俗的讲就是部分是整体的缩影,部分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这就是全息最根本的含义,大家树立了“部分是整体的缩影,部分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这样一个概念以后,我们再看人体时,会发现人体确实是非常奇妙的。
生物全息诊疗法
穴位所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
头 穴 颈 穴 上肢穴 肺心穴 肝 穴 胃 穴 十二指肠穴 肾 穴 腰 穴 下腹穴 腿穴 足穴 头、眼、耳、鼻、口、牙 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 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 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管下段 肝、胆 胃、脾、胰 十二指肠、结肠右曲 肾、大肠、小肠 腰、脐周、大肠、小肠 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 尿道、肛门、骶 腿、膝 足、踝
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头穴与足 穴连线的中心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心点为肺心 穴。肺心穴与头穴连线分为3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 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 为肝穴。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6等份,从胃穴端算起的 5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生物全息诊疗法
生物全息理论是张颖清在1973年首先提出。 全息学说认为手是一个全息元,手掌、第 二、第五掌骨又各是一个次级全息元,它 们均能反映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信 息,刺激一定的全息穴(或区),可调整 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 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第二掌骨全息图(简图)
第二掌骨全息图
全息穴共12个,分布在第二掌骨桡侧掌面临近 的软组织中。取穴时,自掌骨小头至掌骨底分为 11等分,各穴距离相等,依次为头、颈肩、上肢、 心肺、肝胆、脾胃、十二指肠、腰骶、肾、下腹、 腿、足穴。
诊断方法
以测患者右手第2掌骨为例,测试者 与患者相对而坐或相对而立,测试者 用右手托着患者右手;患者右手放松, 向内弯曲如握鸡蛋状,虎口朝上。测 试者用左手拇指尖在患者右手第2掌 骨的拇指侧与第2掌骨平行处,紧靠 第2掌骨且顺着第2掌骨长轴的方向 轻轻来回按压可觉有一浅凹槽,第2 掌骨侧的穴位即在里面;逐穴按压时 测试者左手拇指尖按图所示姿势,顺 序按压,如有压痛反应则说明相应部 位或器官有疾病。
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
三、留针法:第二掌骨侧针法,一般留针45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如针感逐渐减弱,可每隔5~10分钟略转动或提插几下即可。
(4)心肺穴
定位位于第、肺、胸、乳房、气管下段、食管下段及背部疾病。
(5)肝胆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挠侧,脾胃穴与心肺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肝胆疾病。
(6)脾胃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脾、胃及胰脏疾患。
(7)十二指肠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十二指肠及结肠右曲部疾患。
(8)腰腹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挠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腰扭伤、腰腿痛、大肠与小肠疾病。
(9)肾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脾胃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肾、输尿管、大肠、小肠疾病。
(10)下腹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肾穴与腿穴之间。
主治下腹部、骶尾部、子宫、膀胱、结肠、直肠、阑尾、卵巢、阴道、睾丸、尿道、肛门等部位疾病。
二、配方
第二掌骨侧针法在配穴上强调少针穴准的原则,即组方的穴位以精少为贵。可采用上述单一或结合两种取穴法取穴配方,但一般不宜超过两穴。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泛控系统,向这个系统从较少的方向输入强的信息可以调动整体对这个信息的较强的响应,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只有取穴准确,才能保证输入信息的可靠性。
操作方法
神奇的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
神奇的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拥有健康就是拥有幸福!心动不如行动,信息可以从网络获得,行动靠你自己把握!全息搭起认知桥梁,传统养生走近你我;阅读获取信息,交流改变观念,行动创造健康;每天阅读十分钟,每天互动半小时,每天行动一小时;我命在我不在天,我的健康我做主。
在前面《全息是什么东西?》中曾给大家简要的介绍过张颖清教授的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
现把详细的应用方法介绍给大家,一方面大家可用于自我诊断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自我按摩治疗一些常见的慢性病。
张教授在1973年发现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这些新穴的分布恰象是一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
通过大量试验,张教授发现在第二掌骨节肢系统里包含着全部整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
他将这套穴位群命名为“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
通过这套穴位群可以诊、治全身疾病,这便是生物全息诊疗法。
这套诊疗法经过全国很多医生和患者实验,效果真实有效,我也曾经试验过不少人,效果很明显。
从诊法来说,如果患者穴位对应的器官有病,用指尖按压该穴位时,患者会有超出正常痛感的非常强烈的酸麻痛感,许多人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抽手的动作,所以可以说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了解和判断自己身体状况的诊断方法。
而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自我按摩或针灸,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自我保健方法。
具体效果大家可以自己试验,至于这个穴位群可以诊治疾病的原理后面会向大家介绍。
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恰象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
头穴与足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中间两点依次为颈穴上肢穴。
肺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
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6等份,从胃穴端算起,五个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第二掌骨节肢系统包含着整个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此群穴位被称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这些穴位所对应的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和器官,而且还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
运用“生物全息诊疗法”诊治疾病的临床报道
运用“生物全息诊疗法”诊治疾病的临床报道
田景灿
【期刊名称】《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4
【摘要】笔者一年多来采用山东大学张颖清副教授发明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又称“第二掌骨侧诊疗法”)诊治565例患者,经临床证实,其诊断准确率为93.8%,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6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85岁;男322例,女243例;以各种疼痛为主症的疾病389例。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田景灿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9
【相关文献】
1.生物全息针刺疗法在痛证中的运用 [J], 袁道文;刘广义
2.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在运动性疾病中的应用 [J], 张锐金;林青云
3.运用生物全息诊疗法治疗腰椎增生性关节炎21例 [J], 王宏亮
4.生物全息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165例 [J], 卜庆峰;卜现伟
5.运用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疗法治疗失眠症36例 [J], 熊银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顈清先生说
張顈清先生說:「測試者用左手拇指尖在患者右手第二掌骨的拇指側與第二掌骨平行處,緊靠第二掌骨且順著第二掌骨長軸的方向輕輕來回按壓即可覺有一淺凹長槽,第二掌骨側的新穴即分布在此淺凹長槽內,逐穴按壓時,測試者左手拇指尖須垂直於淺凹長槽的方向施力按壓,並略帶以第二掌骨長軸為軸的順時針方向旋轉30度角的揉的動作。
從而使指尖的著力點扺達以第二掌骨為脊柱位置的小人的內臟的位置。
」东方神珠全息诊疗法在痛证中的应用杨天权孙瑾曾丽英东方神珠全息诊疗法是作者将东方神珠和生物全息诊疗法这两项发明组合起来诊治疾病的新方法。
现将我们应用东方神珠全息诊疗30例痛证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受试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
年龄17~78岁,其中男9例,女21例。
头痛4例,胃痛、肩痛、胸痛、关节痛各3例,癌痛、牙痛、咽痛、落枕、腰痛、足痛各2例,舌痛、下腹痛各1例。
1.2 方法第二掌骨侧速诊法:患者右手如松握鸡卵状,肌肉自然放松,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cm。
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分布于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之浅凹长槽内,测试者用一颗滚珠在此凹槽内垂直于此长槽方向施力按压,并略带以第二掌骨长轴为轴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揉压动作。
按全息穴位分布图,在第二掌骨侧从头穴到足穴用滚珠以大小适中且相等的压力顺序揉压一次。
如揉压某穴时有酸、麻、重、胀、痛之感觉的反应者,为压痛反应。
①若某一穴位是压痛点,则此穴所对应的同名部位或器官有病,或该部位邻近的其他部位或器官有病。
这称为部位对应原则,②左右手某一侧穴位的压痛反应较对侧手的同名穴强,表明整体是某一侧病重,或病在某一侧。
这称为同侧对应原则。
③与压痛点所在的穴位的对应脏腑密切相关的部位有病。
如肺穴压痛除提示肺有病外,还可推断相关的皮、牙有病,肝穴压痛除提示肝有病外,还可提示眼有病;肾穴压痛除提示肾有病外,还可推断耳有病等。
这可称为脏腑所主原则。
④若哪一穴无压痛,则此穴对应的部位无病。
第二掌骨侧无压痛点则表示全身可能无明显疾病。
全息疗法:第二掌骨侧诊治法
全息疗法:第二掌骨侧诊治法古人云:‘’体诊没有面诊快,面诊没有骨诊快”,一个身体好不好,只要摸摸第二掌骨立马就知道,因为第二掌骨就是整个人体的缩影,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第二掌骨都有相应的全息点,小编提示各位网友,虽然摸第二掌骨能迅速检查出人的健康,但是一定要掌握摸骨的一些诀窍,才能一摸就知道。
当你摸到第二掌骨的时候,你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就全面、清晰地显现出来。
这是什么原因呢当你沿着第二掌骨头的部位轻轻往下推至靠近腕部的时候,就能非常清晰地摸到一根比较硬的骨头。
1:如果这根骨头上没有赘肉,也没有疙疙瘩瘩的凸起与凹陷,就说明这个人非常健康,而且不缺钙,骨质很硬朗。
说明他小的时候营养全面、均衡,身体锻炼得不错,到现在身体素质还很棒。
如果这种人出现了身体不适,说明他并不是身体不好,而是由于外在因素对身体的干扰造成的。
比如说,是不是抽烟、喝酒,生活没有规律?是不是最近比较忙,严重缺少睡眠?是不是心情不好,事业、家庭不顺?这个时候只要提醒他排除外部事情的干扰、多到室外运动,再教给他一些饮食、按摩和保健的方法,他的身体就会很快恢复。
2:如果骨质摸上去较软,肉和骨头含含糊糊地连在一起,骨头上到处疙疙瘩瘩的,就说明这个人从小就生病,一直病病歪歪走到今天。
这种人自己就能给你说出他身上的好多毛病来。
遇到这类人时,你不要管他现在哪个病重,哪个病轻,只要去调理他的脾胃,告诉他不仅要安排好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还要将食物尽量做的软、细、烂,以便于消化吸收,并嘱咐他每天晚上临睡前要用热水泡脚,以增加血液循环,并通过饮食及时地补足血液。
这种人千万别让他多锻炼身体,散散步就可以了。
另外,在睡觉前做一些利于睡眠的简单按摩,如耳部的按摩、梳头、拍肩、搓膀子,这对身体虚弱的人很实用。
时间一长,血补足了,睡眠好了,他许多的毛病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消失。
你并没有单独去治他哪个病,可是整体提高了他的身体素质,增强了他的抵抗力。
不过,这种人身体不适的消失只是暂时的,他的身体底子差,只有靠每天的精心照顾和维护,才能不生病。
针刺第二掌骨侧穴治疗各类疼痛
针刺第二掌骨侧穴治疗各类疼痛发表时间:2011-07-18T16:50:42.923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冯培智[导读] 该疗法具有简单易行,容易掌握且疗效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冯培智(甘肃省永昌县人民医院甘肃永昌737200)【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1-0067-01 笔者从1988年至今用张颖清教授《生物全息诊疗法》一书介绍的第二掌骨侧穴疗法治疗各种疾病所致痛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较全的93例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在93例疼痛证中,男56例,女3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6岁,头痛10例,牙痛32例,胃痛20例,胆囊炎和胆石疼痛5例,癌症疼痛横0例,肾绞痛5例,急性腰扭伤8例,心绞痛3例。
2 治疗方法取穴先按《生物全息诊疗法》一书介绍的穴位找到对应疾病部位的压痛点,然后压痛点用75%酒精消毒后进针,针刺一般用26号1寸针,进针深度约2cm,注意头穴是斜刺,针成约30°角刺入。
3 疗效标准从93例疼痛证治疗效果观察,统计结果表明:痊愈经一次或多次针刺疼痛消失者;有效经一次或多次针刺疼痛明显减轻者;无效经一次或多次针刺疼痛减轻不明显或无缓解者。
4治疗效果痊愈68例,占73.11%,有效23例,占24.71%,无效2例,占2.15%,总有效率97.82%。
5 典型病例例1 安某,男,55岁,工人。
患者因间歇性右侧头痛四年加重来诊。
自述头痛较剧烈,牵引眼部胀痛、头晕、恶心、口干苦,经运用多种止痛药物效果不佳,查脑电图正常,诊断为偏头痛,治疗选用左第二掌骨侧穴,头穴向上斜刺30°角进针,进针后强刺激捻转1分钟,头痛消失。
例2范某,男,68岁。
患者自述右侧腰部胀痛牵引至会阴部剧烈痛六小时,院外诊断为肾绞痛,经注射阿托品,杜冷丁等药物后头痛无明显缓解。
查:神志清,精神差,心率70次/分,律齐腹平软,上腹部脐右侧深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右侧肾区叩击痛,诊断为肾绞痛,治疗首先去第二掌骨侧肾穴经常规消毒后进针约2cm,行强刺激约1分钟,右侧肾区头痛渐缓解,约四分钟后头痛消失。
第二掌骨侧全息理论简介
第二掌骨侧全息理论简介最初接触第二掌骨侧全息疗法是在高树中老师所著的《一针疗法》中,初读我也只信三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自己的医疗实践中也证实疗效拔群,尤其在治疗痛症方面。
在此将第二掌骨侧全息理论介绍给各位,不论是否从事医疗行业皆可学习,只要耐心看完推文就能掌握。
本文主要对张颖清教授发表在《中国社区医师》的文章进行汇总整理,相关论文见最后网盘。
一、概述第二掌骨侧全息理论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创立的全息生物学中关于中医诊法的一门小分支。
全息生物学还包括全息胚学说、人体生理病理相关部位分布的全息胚律、穴位全息律、全息胚诊疗法或生物全息诊疗法、泛胚论、生物全息律、全息胚针灸理论、全息胚针麻理论、子基因组理论、全息胚定域选种法、全息胚定时选种法等。
生物全息疗法简单来说是人体某一局部区域存在与人体各组织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人体某一部位或者器官发生病变,在该区域内与病变处对应的点位会出现压痛反应或者其他异常的病理反应,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局部异常反应进行疾病诊断,而且可以通过刺激该点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973年张颖清教授发现第二掌骨侧存在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与人体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分布形式相同,像等比例缩小的人体,第二掌骨侧全息理论应运而生。
二、分区第二掌骨桡侧自远端至近端共12个穴位,分区如下:1、第二掌骨桡侧远端为头穴,近端为足穴2、头穴与足穴连线中点对应为胃穴3、头穴与胃穴连线中点为肺心穴4、头穴与肺心穴连线三等分,两个节点自头穴向下依次为颈穴和上肢穴5、肺心穴与胃穴连线中点为肝穴6、胃穴与足穴连线6等分,五个节点自胃穴向足穴依次为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这12个穴位在实际上代表着以此穴位为中心的小区域,这样的小区域可以称之为穴区,第二掌骨侧的无数位点可以简化为可数的穴区,将人体的各个部分或器官划分于第二掌骨节肢各自所对应的区域中,从而这些穴位所对应的就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还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他部位或器官。
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疗法治痛630例
沿着 第二 掌骨拇 指 侧 面 的边 缘垂 直 于拇 指食 指 所 在 的平面刺 人 2m( c 头穴 斜刺 针 成 3 。刺 人 1 5 O, . ~ 2m) 取准 穴立 即会 有 较 强 的针 感 , 无 , 将 针 c , 若 则 尖 稍 变换 方 向 , 寻 针感 最 强 的 点 留针 4 mi , 探 5 n 每
维普资讯
一
2 一 4
中
国 民 间 疗
法
20 年 1 07 0月第 1 5卷第 1 0期
3 .按摩 方 法 : 医者 用 拇 指 尖 以相 应 穴 位 为 圆 心 做小 圆周运 动 , 、 时 针均 可 , 压要 有 力 , 顺 逆 揉 以
在 穴位深 层组织 有 较强 的酸 、 、 、 、 麻 重 胀 痛感 为 宜 ,
骨 侧敏感 点治各 类疼 痛 , 收效颇 佳 , 报道 如下 。
一
摩 1次 即痛 止 , 愈 的 可能性 很 大 , 果 1次不 愈 病 如 可再 治疗几 次 ( 每天 1次 ) 慢 性 病 ( 往 需 要 较多 ; 往
的治疗 次数 ) 每 天 1 , , 次 7天 为 1 个疗 程 , 息 2 休 ~ 3天再继续 第 2个 疗 程 。 如有 效 , 在 治 疗 1 3 则 ~ 天 即看 出较好 的效 果 。
胃穴连线 中点 为肝穴 , 胃穴 与足 穴的连 线分 为六等
经上 扰 , 顶痛 。予针 刺 右侧头 穴 , 巅 头痛 稍减 , 加刺 右侧 肝穴 , 患者不 自主 躲 闪 , 手 臂针感 极强 , 诉 头部
份 , 胃穴 端起 依 次 是十 二 指肠 穴 、 从 肾穴 、 穴 、 腰 下 肢穴 、 腿穴 , 每个 穴 位这 样 的点 代表 着 此 穴 为 中心 的小 区域 , 即穴 区 , 这便 是 第 二 掌骨 侧 的 全 息穴 位 群 。当人 体某一 部位 或器官有 病 时 , 医者 用上述 寻
张颖清生物全息论
张颖清生物全息论一、张教授生平简介:张颖清,1947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一个普通职员家庭。
和他的同龄人一样,张颖清1966年高中毕业后没有机会上大学,而是下到大草原插队落户。
1973年张颖清教授发明生物全息诊疗法,是近代兴起的生物学新技术。
它具有简单、方便、用途广、疗效高、诊治速度快等特点。
人体第二掌骨侧的穴位分布形式,恰与这些穴位所对应的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分布形式相同,根据压痛点的有无和位置就能确定整体上哪些部位或器官有病或无病;在第二掌骨侧等全息穴位群上针刺或按摩,就可以治疗人体对应部位或器官的疾病。
这样的诊法和疗法统称为生物全息诊疗法。
应用生物全息诊疗法可诊治各种疾病,是一种无创伤性治疗法。
人人都可应用于诊治自己的疾病。
1982年,张颖清全息生物学的奠基性著作《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出版。
同年,慧眼识人才的山东大学把这位只有电大毕业文凭的青年调入,一年后将他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0年又晋升为教授。
1990年张在山东大学创建了全息生物学研究所,任所长。
张于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0年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上,张被选为国际全息生物学会终身主席。
张发明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几十年来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使上百万人受益。
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胡克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的细胞。
1985年,张颖清发现了细胞和生物个体之间的一个新的独立功能构造单位:全息胚。
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理论著作《全息生物学》、《生物全息疗法》、《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新生物观》等多部专著,在国际上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和应用。
中国的多所大学开设了全息生物学课。
张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成果对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正是张1985年创立的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从而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掌骨侧诊法本节重点介绍已广泛用于临床的特色诊法。
现根据张颖清著《生物全息诊疗法》一书和全国各地医者的研究情况,将第二掌骨侧诊法的诊断方法介绍如下。
一、诊断原理中医学认为,人体体表的每一个穴位均是体内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之所在。
根据穴位与脏腑对应的原则,凡是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有病,就必然会在特定的穴位上有所反映。
因而通过按压这些穴位的感觉,就能诊断内在脏腑的病变。
张颖清发现的第二掌骨侧的新穴的分布形式与它们所对应的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分布形式相同(如图5-4)。
图5-4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恰象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
头穴与足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中间两点依次为颈穴上肢穴。
肺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
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6等份,从胃穴端算起,五个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第二掌骨节肢系统包含着整个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此群穴位被称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这些穴位所对应的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和器官,而且还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
如:头穴:对应头、眼、耳、鼻、口、牙;颈穴:对应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上肢穴:对应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肺心穴:对应肺、心、胸、乳腺、所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段、背;肝穴:对应肝、胆;胃穴:对应胃、脾、胰;十二指肠穴:对应十二指肠、结肠右曲;肾穴:对应肾、大肠、小肠;腰穴:对应腰、脐周、大肠、小肠;下腹穴:对应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腿穴:对应腿、膝;足穴:对应足、踝。
因此,临床通过按压第二掌骨侧上述穴位的病理反应,就可诊断其相对应的组织和器官的病变。
二、诊察方法临床运用第二掌骨侧诊法时,以测患者右手第二掌骨侧为例,测试者与患者相对,用右手托起患者右手,患者右手如松握鸡卵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厘米。
测试者用左手拇指尖在患者右手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长轴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可觉有一处凹长槽,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即分布在此浅凹长槽内。
测试者以左手拇指尖逐个按压穴位,指尖垂直于浅凹长槽的方向施力,并略带以第二掌骨长轴为轴的顺时针方向旋转30°角的揉压动作,从而使指尖的着力点抵达相应内脏的位置。
按照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的分布图,在第二掌骨侧从头穴至足穴用拇指尖以大小适中且相等的压力顺序揉压一次(如果一次测试结果不明显,可再重复揉压(1~2次)。
在揉压时观察到患者有明显的麻、胀、重、酸、痛的感觉时,可在此穴稍用力揉压或按压,这时,如果患者反应强烈,则称此为压痛点。
如果测试患者左手,则以左手托患者左手,用右手拇指尖以第二掌骨长轴为轴作逆时钟揉动。
手法和步骤与测试患者右手相同(图5-5)。
三、临床应用临床上测试者可根据第二掌骨侧穴位压痛点的有无及位置作出结论:1.如果某一穴位是压痛点,则指示此穴所对应的人体上的同名部位或器官,或这一部位所处的横截面上的以及邻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有病。
这可称为部位对应原则。
2.左手第二掌骨侧穴位压痛反应较左手的同名穴位强,表明人体左侧病重或病在左侧;右手第二掌骨侧相应穴位压痛反应较左手的同名穴位强,表明人体右侧病重或病在右侧。
这可称为同侧对应原则。
3.与压痛点所在的穴位对应腑脏密切相关的部位有病。
如肺穴压痛除说明肺有病外,还可以推断相关的皮、牙有病;肝穴压痛除说明肝有病外,还可以说明眼有病;肾穴压痛除说明肾有病外,还可以推断耳有病等。
总之,其病变部位遵循着由中医学所揭示的脏腑所主的部位或器官的规律。
这可称为脏腑所主原则。
4.如果哪一穴不是压痛点,则此穴对应的人体上的相应部位无病。
第二掌骨侧没有压痛点则表现全身无病。
对医师来说,第二掌骨侧诊法是一种可以采用的诊断新法。
此法可以防止误诊和漏诊。
如果遇到在多个部位有疾病症状的患者,医者可根据第二掌骨侧最敏感的压痛点来确定疾病的最主要部位,从而分清主次,对主要疾病部位给予优先和重点治疗。
即使并非医师,一般人也可随时使用此法简便地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健康状况。
凡疾病部位在身体上的位置比较明确的疾病,此法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而在全身疾病定位不明确的疾病,则压痛穴位亦不确定,准确率低。
此外,这种方法只能确定有无疾病以及病之部位,而不能提示为何种疾病。
5.根据现代医学生理、病理学理论进行分析如十二指肠溃疡时在耳廓上的反应主要以消化系统为主,强信号集中在十二指肠。
除此之外,现代医学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有关,所以皮质下常出现阳性信号。
本病多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胃泌素增加,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故在测试交感、神门穴时信号反应较强;再由于疼痛的放射,而在肩、背、腰等穴也会出现阳性反应等。
所以在信息诊断中要首先了解这些变化,以便判断疾病时灵活掌握。
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临床、实验研究均证实了体表穴位与体内脏腑的对应关系。
现代实验观察证实手少阴心经的刺激感传可以上传耳廓,表明心耳之间确实以经络为媒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事实上,耳下确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与脑及人体各部组织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医者从神经生理学、神经体液学、生物控制学说、生物电学说等角度亦证实了耳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第二掌骨侧针法该针法是生物全息律在第二掌骨侧的具体运用。
具有与传统体针疗法相似的功效和适应症。
【第二掌骨有穴位群】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
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胃穴。
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穴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是上肢穴。
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
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六等份,从胃穴端算起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整体上的部位可以更详细的划分,并且在严格的意义上说,整体可以划分为无数的部位,从而在第二掌骨侧对应着这些无数部位的穴位也是无为无数的(见图)。
如整体的肺还可分为上、中、下,从而对应地在第二掌骨侧肺心穴附近又可以有上肺穴、中肺穴、下肺穴,这样就可以认为以肺心穴为中心存在着一个小的区域,可称为肺心区。
其他穴位如头、肝、胃、腰等也是如此。
每个穴位点在实际上代表着以此区为中心的小的区域,这样的小区域可以称为穴区。
第二掌骨侧的穴位群这样无数的位点简化为一些有数的穴区。
如果将人体的各个部分和器官画在它们于第二掌骨节肢各自所对应的区域中,那么,第二掌骨节肢就成了以第二掌骨为脊柱位置的立体的小整体了。
所以这些穴位所对应的就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而且还包括着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他部位或器官。
针刺这些穴位就能治疗相应部位或器官的疾病。
【器械】26号1寸毫针。
【操作方法】1.取穴原则:通常,对应于疾病部位的穴位正好是非常敏感的压痛点,这样的压痛点正好是需要进行针刺的穴位,穴位的选取遵循部位对应原则,同侧对应原则,脏腑所主对应原则、少针穴准原则。
(1)部位对应原则:按照表12 所列,如头、眼、耳、鼻、口、牙等部位的疾病可以取头穴、胃、脾、胰的疾病可以取胃穴等。
(2)同侧对应原则:在部位对原则的基础上,还可以再考虑遵循同侧对应原则,即取与患部同侧的手的第二掌骨侧的穴位。
患部在人体的左侧,取左手第二掌骨侧对应着疾病部位的穴位。
反之亦然。
(3)脏腑所主对应原则:即根据中医学脏腑经络学说及其生理病理关系选穴,如“心藏神”,“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在窍为舌”。
所以神智、血脉、舌的疾病可以考虑取第二掌骨侧心穴。
(4)少针穴准原则:少针穴准而得强针感疗效较佳。
一般用两根针在两手第二掌骨侧的同名穴位针刺,或者只针一只手。
2.针法:先找到对应疾病部位压痛反应最强的点,然后在此压痛点常规消毒后进针。
施术时患者的手要自然放松。
术者在患者第二掌骨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其长轴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即可觉有一浅凹长槽,就在此长槽内取穴进针。
针沿着第二掌骨指侧的边缘,垂直刺入,深度为2cm。
头穴用斜刺法,可刺入1.5~2cm。
取准穴,针入立即会在所刺部位有较强的胀、麻、重、酸感,且往往沿桡尺骨节肢将这种感觉向上传导,或向其他手指放射,或二者兼而有之。
针有时被向下吸引,使针眼处表皮凹陷成一小坑。
针入后如无强针感,则须将针尖稍度换一下方向(不必拔出针),以探寻感最强的点。
如果在不拔出针的情况下,始终找不到针感最强点,且针入如刺棉絮,应立即起针,重新找准穴位进行。
3.留针与疗程:留针时间通常为45分钟左右。
因留针期间针感会逐渐减弱,故隔5~10min略转动或提插几下,以重新寻到针感最强的点。
如果针感始终很强,留针期间可不必再动针。
这样,在针刺的整个过程中,持续保持着强针感。
用此法通常不必捻转提插刺激,是因为找准了穴位而一直保持着最强的针感,这种针感比传统的体针穴位要强。
针后出现微热或则疗效较佳。
一般每天针1次,7天为1疗程,休息2~3天后再继续第二疗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面肌痉挛、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失眠、落枕、肩周炎、神经性耳聋、鼻炎、癫痫、荨麻疹、胆结石、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偏瘫等。
【注意事项】应用本法时,个别病人会出现晕针现象,故针刺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一旦发生晕针须及时处理。
全息针疗法主要刺激区一、常用穴第二掌骨侧的常用穴共六个。
1、头穴【定位】第二掌骨远心端侧面处。
【主治】头、眼、耳、鼻、口、牙的病症。
2、足穴【定位】第二掌骨近心端侧面处。
【主治】足、踝部病症。
3、胃穴【定位】头穴与足穴连线之中点处。
【主治】胃、脾、胰的病症。
4、肺心穴【定位】为头穴与胃穴连线之中点。
【主治】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道、背等部位之病症。
5、肝穴【定位】肺心穴与胃穴连线之中点。
【主治】肝、胆部病症。
6、腰穴【定位】胃穴与足穴连线之中点。
【主治】腰、脐周、大肠、小肠等部位之病症。
二、新增穴1、颈穴【定位】头穴与肺心穴连线之上1/3与中1/3交界处。
【主治】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道上段之病症。
2、上肢穴【定位】头穴与肺心穴连线中1/3与下1/3交界处。
【主治】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道中段之病症。
3、十二指肠穴【定位】胃穴与腰穴连线上1/3与中1/3交界处。
【主治】十二指肠及结肠病症。
4、肾穴【定位】胃穴与腰穴连线中1/3与下1/3交界处。
【主治】肾、大肠、小肠等病症。
5、下腹穴【定位】腰穴与足穴连线上1/3与中1/3交界处。
【主治】子宫、下腹、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等部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