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组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制氧事故应急预案
![制氧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ac925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8.png)
一、目的为保障公司生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制氧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制氧事故的应急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制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氧气泄漏、设备故障、火灾、爆炸等。
三、事故分类及应急响应1. 氧气泄漏事故(1)事故分类:轻微泄漏、中等泄漏、严重泄漏(2)应急响应:1)轻微泄漏:立即关闭泄漏点阀门,加强通风,隔离泄漏区域,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中等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泄漏区域,切断事故源,加强通风,并报告相关部门。
3)严重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紧急撤离,切断事故源,隔离泄漏区域,加强通风,并报告相关部门。
2. 设备故障事故(1)事故分类:一般故障、重大故障(2)应急响应:1)一般故障:立即通知维修人员,根据故障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重大故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故障区域,切断事故源,并报告相关部门。
3. 火灾、爆炸事故(1)事故分类:初期火灾、较大火灾、重大火灾(2)应急响应:1)初期火灾: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初期灭火,并报告相关部门。
2)较大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火灾区域,切断事故源,加强灭火,并报告相关部门。
3)重大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紧急撤离,切断事故源,加强灭火,并报告相关部门。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设备隔离、事故处理等工作。
3. 应急保障小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人员调配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应急救援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4. 人员疏散:组织人员按照预案要求,有序撤离事故现场。
制氧站事故应急预案
![制氧站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cd7e9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0.png)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制氧站应对各类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稳定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4.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5.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站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液氧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
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1. 成立制氧站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 指挥部组成:(1)指挥长:由制氧站站长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副指挥长:由生产副站长、安全副站长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设备管理员、值班人员等。
3. 指挥部职责:(1)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实施。
(3)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4)负责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保障。
(5)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五、事故预防与预警1. 定期对制氧站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建立事故预警机制,及时掌握事故发展趋势,做好应急准备。
六、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1)发现事故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类型、损失情况等。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到位。
2. 应急处置(1)现场救援1)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关闭事故设备,切断事故源。
3)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2)医疗救护1)立即组织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
2)联系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
(3)环境保护1)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污染扩散。
2)采取必要措施,降低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制氧机突发事故预案
![制氧机突发事故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fa26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1.png)
一、总则为保障制氧机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确保生产秩序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制氧机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
二、事故分类1. 液氧泄漏事故2. 设备故障事故3. 电气火灾事故4. 爆炸事故5. 其他突发事故三、事故应急预案1. 液氧泄漏事故(1)发现液氧泄漏时,立即停止操作,关闭液氧阀门,隔离泄漏区域。
(2)组织人员佩戴防毒面具,用砂土、泡沫等堵住泄漏点。
(3)报告车间领导,启动应急预案。
(4)对泄漏区域进行检测,确保无泄漏后,恢复正常生产。
2. 设备故障事故(1)发现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止操作,关闭相关阀门。
(2)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维修。
(3)对故障设备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4)维修完成后,经检验合格,恢复正常生产。
3. 电气火灾事故(1)发现电气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报告车间领导,启动应急预案。
(3)组织人员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火灾扑灭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
4. 爆炸事故(1)发现爆炸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切断相关阀门。
(2)报告车间领导,启动应急预案。
(3)组织人员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对事故现场进行检测,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恢复正常生产。
5. 其他突发事故(1)发现其他突发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切断相关阀门。
(2)报告车间领导,启动应急预案。
(3)根据事故性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事故处理完毕后,恢复正常生产。
四、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后,车间领导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 应急救援人员应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到达现场,进行事故处理。
3. 事故处理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4. 事故处理完毕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制氧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制氧机室应急预案
![制氧机室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c5028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8.png)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制氧机室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制氧机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机室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窒息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制氧机室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制氧机室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协调救援力量、组织人员疏散等工作。
(2)抢险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设备故障排除、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救治、医疗救护等工作。
(4)警戒疏散小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
(5)通讯联络小组:负责应急信息收集、发布、上报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 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3. 抢险救援小组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 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必要时将伤员送往医院。
5. 警戒疏散小组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6. 通讯联络小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协调救援力量。
六、应急保障措施1. 设备保障:确保制氧机室设备完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灭火器、消防水带、防护用品等。
3. 人员保障: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信息保障:建立完善的应急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更或新情况,应及时修订。
制氧机应急预案
![制氧机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9a01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d.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制氧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机在生产、操作、维护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火灾、泄漏、中毒、窒息等。
三、事故分类及应对措施1. 设备故障(1)故障现象:制氧机设备出现异常声音、振动、温度异常等。
(2)应对措施:①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
②检查故障原因,如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等。
③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④修复后,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2. 火灾(1)火灾现象:制氧机设备附近发生火灾。
(2)应对措施:①立即启动消防系统,扑灭火源。
②组织人员进行灭火,确保火势得到控制。
③切断事故区域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④对事故区域进行隔离,确保人员安全。
3. 泄漏(1)泄漏现象:制氧机设备发生泄漏,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2)应对措施:①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切断泄漏源。
②组织人员进行泄漏处理,如修复泄漏点、更换泄漏设备等。
③加强通风,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④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防止人员进入。
4. 中毒、窒息(1)中毒、窒息现象:人员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出现中毒、窒息症状。
(2)应对措施:①立即将中毒、窒息人员移至空气新鲜区域。
②进行急救处理,如吸氧、心肺复苏等。
③联系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④对事故区域进行通风,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厂部领导。
(2)副总指挥:生产部、安全部、设备部等部门负责人。
(3)成员:各车间、班组负责人。
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安全部负责人。
(2)成员:消防、医疗、设备、保卫等部门人员。
3. 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处理、人员疏散等工作。
(3)各车间、班组负责人负责本车间、班组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制氧应急救援预案
![制氧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cf445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4.png)
制氧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制氧作业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业企业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车间及其周边区域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1.4 指导思想本预案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快速反应的原则,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制氧应急救援指挥部,由车间主任担任指挥长,安全员、技术人员、班组长等为成员。
2.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救援预案;(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3)检查监督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组织救援行动,协调各方力量;(5)组织应急救援结束后的事故处理和总结评估。
2.3 应急救援队伍职责(1)迅速响应突发事件,进行初期处置;(2)协助指挥部完成应急救援任务;(3)参与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
三、风险评估与预警3.1 风险评估对制氧车间及其周边区域的危险源、危险目标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
3.2 预警信号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预警信号及发布机制,包括声音、光信号、电话、短信等方式。
四、应急救援措施4.1 初期处置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初期处置,包括报警、疏散、扑救、救援等。
4.2 救援行动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指令后,迅速赶到现场,按照预案和指挥部的要求开展救援行动。
4.3 协调配合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和支持力量,共同完成应急救援任务。
4.4 事故处理与总结评估应急救援结束后,对事故进行处理,总结评估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救援资源保障5.1 人力资源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氧气爆炸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氧气爆炸重大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a30c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5.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氧气爆炸重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氧气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中发生的氧气爆炸重大事故。
三、事故等级划分1. 一般事故:造成1人以下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的事故。
2. 较大事故:造成1-3人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事故。
3. 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4. 特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事故调查等工作。
3. 应急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物资保障、交通疏导等工作。
4. 应急信息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流程1. 报警:一旦发生氧气爆炸事故,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2. 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本预案,并通知各应急小组。
3. 现场救援: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赴现场,进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事故调查等工作。
4. 应急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设置警戒区域,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2)组织专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3)启动应急物资保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组织伤员转移、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5. 应急恢复: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现场清理、环境监测等工作。
6. 总结评估:事故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应急处置、损失评估等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六、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氧气瓶、呼吸器、防护服、消防器材等。
2. 人员保障: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制氧机应急救援预案
![制氧机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e3e4b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02.png)
制氧机应急救援预案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制氧机运行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迅速、妥善地处理制氧机应急事故,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事故特征1. 制氧机事故主要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
2. 事故危害主要包括人员中毒、冻伤、火灾、爆炸等。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组织体系(1)成立制氧机应急救援指挥部,作为应急处置事故的最高决策机构。
(2)设立应急救援小组,包括抢险救援组、警戒疏散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
2. 应急职责(1)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整个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各部门力量,制定、修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负责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
(3)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指挥本小组的工作,确保应急救援任务顺利完成。
(4)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确保自身安全和事故现场安全。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警(1)发现事故时,立即按下事故报警按钮,启动应急预案。
(2)事故报警同时,通知相邻岗位和应急指挥部。
2. 事故评估(1)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对事故进行评估,确定事故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
(2)根据事故评估结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 应急救援(1)应急救援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集结,携带救援设备、物资前往事故现场。
(2)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扑灭火源等。
(3)警戒疏散组:负责设立警戒区,疏散无关人员,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4)通讯联络组:负责与上级部门、相邻岗位及救援队伍保持通讯畅通,传递信息。
(5)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救护,为受伤人员提供急救措施,并转送至医院。
(6)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车辆等保障。
4. 事故处理(1)应急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制氧机应急预案
![制氧机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f9b65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9.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制氧机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制氧机在生产、运行、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泄漏、火灾、中毒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制氧机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设备抢修、技术指导等工作。
(3)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通讯联络、车辆调度等工作。
(5)信息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小组开展应急处置。
3. 现场救援组负责:(1)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并送往医院。
(3)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4. 技术支持组负责:(1)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抢修方案。
(2)组织抢修人员开展设备抢修。
(3)指导现场人员正确使用应急设备。
5. 警戒疏散组负责:(1)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对交通进行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6. 后勤保障组负责:(1)提供应急物资保障,如急救药品、防护用品等。
(2)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3)调度救援车辆。
7. 信息发布组负责:(1)收集事故信息,及时上报。
(2)根据事故情况,发布事故信息。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1)现场救援演练。
(2)设备抢修演练。
(3)人员疏散演练。
(4)通讯联络演练。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应及时修订。
制制氧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制制氧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49477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0.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制氧机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火灾、泄漏、中毒等。
1.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快速反应,高效处置;(4)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制氧机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理的全面工作。
2.1.1 指挥部组成(1)指挥长:由厂部领导担任;(2)副指挥长:由生产、安全、技术等部门负责人担任;(3)成员:由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2.1.2 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理工作;(2)决定应急响应级别;(3)发布应急指令;(4)组织应急物资的调配;(5)对事故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2.2 各应急小组2.2.1 抢险救援组(1)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抢救、设备抢修和灾情控制;(2)组成:由生产、安全、技术、维修等部门人员组成。
2.2.2 警戒疏散组(1)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疏散和交通管制;(2)组成:由保卫、消防等部门人员组成。
2.2.3 医疗救护组(1)职责: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和救护;(2)组成:由厂医务室、附近医院等人员组成。
2.2.4 后勤保障组(1)职责: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事故处理工作的后勤保障;(2)组成:由后勤、物资等部门人员组成。
2.2.5 通讯联络组(1)职责: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通讯联络;(2)组成:由安全、通讯等部门人员组成。
三、应急响应程序3.1 信息报告3.1.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3.1.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3.2 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应急指挥部决定响应级别。
3.3 事故处置3.3.1 抢险救援组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开展现场救援工作;3.3.2 警戒疏散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疏散和交通管制;3.3.3 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和救护;3.3.4 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和后勤保障;3.3.5 通讯联络组保持信息畅通,及时上报事故处理情况。
制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制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aca4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0.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制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7. 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制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机械伤害、触电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统一指挥、协调事故应急工作。
(2)副总指挥:由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协助总指挥工作。
(3)成员:由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等组成。
2. 应急救援小组(1)灭火救援组:负责火灾、爆炸事故的灭火、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窒息事故的现场救护和伤员转运。
(3)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警戒和现场处置。
(4)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到位。
2. 事故响应(1)灭火救援组:根据火灾、爆炸事故的性质和规模,迅速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对中毒、窒息事故的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并及时转运至医院。
(3)现场处置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防护、警戒,确保人员安全。
(4)通讯联络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对外发布事故信息。
3. 事故处理(1)根据事故性质和规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
氧气爆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氧气爆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742e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2.png)
一、预案背景氧气是一种具有高度助燃性的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引发爆炸火灾事故。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氧气爆炸火灾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有序地应对氧气爆炸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做好事故现场处置,防止事故扩大。
3. 加强事故原因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氧气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火灾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氧气爆炸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置,包括人员疏散、灭火、救援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
(3)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4)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汇总、报送。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人员调配等。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指挥部报告。
2. 指挥部迅速组织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交通保障组、信息报送组、后勤保障组开展工作。
3. 现场处置组迅速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同时,组织灭火、救援工作。
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5. 交通保障组对事故现场周边交通进行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6. 信息报送组及时收集、汇总、报送事故信息。
7.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人员调配等。
六、事故处置1. 灭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2. 救援: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确保生命安全。
3. 人员疏散: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有序地疏散事故现场周边人员。
4. 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七、后期处置1. 调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
2.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
3.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完善应急预案。
4.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八、预案实施与更新1. 本预案由氧气储存、运输、使用单位负责实施。
氧气爆炸应急预案范文
![氧气爆炸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7172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4.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预防和减少氧气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环境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氧气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氧气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调配、信息收集等工作。
3. 技术支持小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技术支持、事故调查等工作。
四、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氧气设备、管道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严格执行氧气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严禁在氧气设备附近进行动火作业,如需动火,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4. 加强氧气泄漏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氧气泄漏问题。
5.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发生氧气爆炸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2. 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防止火势蔓延,避免人员伤亡。
3. 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切断氧气泄漏源,降低事故危害。
4. 组织人员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5. 指挥消防队伍进行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6. 指挥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
7. 组织技术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查找事故隐患。
六、后期处置1. 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4.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秩序。
5. 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接受调查和处理。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各部门、各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确保公司安全生产。
制氧厂突发爆炸事件应急预案
![制氧厂突发爆炸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c804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4.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保障制氧厂在发生突发爆炸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厂在正常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发生的突发爆炸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气体泄漏、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的爆炸。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制氧厂突发爆炸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调度和协调。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转运。
(3)警戒保卫小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
(4)通讯联络小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发布。
(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调配和保障。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接受指导和监督。
(4)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应急救援方案。
四、应急救援措施1. 现场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关闭事故区域相关设备,切断事故源。
(3)使用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进行现场灭火和救援。
(4)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尽快送往医院。
2. 医疗救护(1)成立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转运。
(2)联系附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对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
3. 警戒保卫(1)设立警戒区域,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2)对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顺畅。
(3)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 通讯联络(1)确保应急指挥部与其他小组、单位之间的通讯畅通。
(2)及时收集、整理应急救援信息,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五、应急响应等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1. 级别一:发生一般性爆炸事件,影响范围较小,可自行处置。
制氧机室应急预案
![制氧机室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62496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a.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制氧机室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机室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的应急救援。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制氧机室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和决策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调度。
(2)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3)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和交通管制。
(4)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5)通讯联络组:负责现场通讯联络和信息传递。
(6)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保障。
四、应急救援程序1. 发现事故: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 启动预案: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通知各小组到位。
3. 现场救援:抢险救援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灭火、堵漏、排险等。
4. 人员疏散:警戒疏散组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5.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送往医院。
6. 通讯联络:通讯联络组确保现场救援信息的及时传递。
7.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保障。
8. 现场清理:事故处理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秩序。
五、注意事项1.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4. 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制氧机室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的修改、废止和解释权归制氧机室应急救援指挥部所有。
氧气爆炸应急预案
![氧气爆炸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8f826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b.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在氧气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氧气使用场所,包括氧气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氧气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
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事故处置、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
(2)抢险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抢险、灭火、救护等工作。
(3)警戒保卫小组:负责现场警戒、保卫、秩序维护等工作。
(4)信息报送小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报送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流程1. 报警(1)一旦发现氧气爆炸事故,立即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2.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抢险救援小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迅速切断氧气供应,防止事故扩大;②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③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④协助现场警戒保卫小组维护现场秩序。
3. 人员疏散(1)现场警戒保卫小组负责现场警戒,确保人员疏散安全。
(2)现场指挥小组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4. 信息报送(1)信息报送小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报送。
(2)事故信息报送内容包括事故基本情况、救援进展、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 资金保障:公司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事故救援和应急物资储备。
3.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灭火器材、救护设备等。
制氧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制氧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df4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d.png)
制氧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一、概述制氧火灾爆炸是一种因液氧、固态氧等制氧设备、氧气瓶、管道等氧气贮存装置及配套设施出现泄漏、燃烧、爆炸等危险情况而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制氧火灾爆炸具有燃烧速度快、温度高、容易扩散、难以控制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
为了做好制氧火灾爆炸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领导指挥部:由上级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并由专业救援单位负责协助。
2. 救援指挥部:负责具体的火灾爆炸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3. 现场救援队:由专业救援单位、消防部队和其他相关单位组成。
4. 应急处置专家组:包括制氧设备专家、医疗专家、安全专家等组成的专家组。
5. 政府宣传部门:负责向社会公众发布紧急通告和预警信息。
6. 医疗救援队:由医疗救援单位和医院组成的医疗救援队。
7. 安全部门:负责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及事故预防。
三、应急预案1. 应急预警制氧设备发生泄漏、燃烧或爆炸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警程序,向社会公众发布紧急通告和预警信息,提醒公众迅速撤离现场,并及时组织救援力量前往事故现场。
2. 现场救援一旦发生制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救援队应迅速赶往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防止爆炸、扑救火灾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切断氧气供应管道,减少危险因素。
3. 防护措施现场救援人员要佩戴专业防护装备,进行有效隔离,确保自身安全。
同时,要对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4. 氧气瓶处理对未爆炸的氧气瓶进行分类清点,妥善处理。
已爆炸的氧气瓶要进行安全隔离处理,防止二次伤害。
5. 医疗救援医疗救援队要迅速赶往事故现场,组织人员进行伤员救治及转运。
同时,要对附近医疗机构进行调度,做好收治伤员的准备工作。
保障伤员的及时救治。
6. 安全隐患排查事故后,要对周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制氧站火灾爆炸处置预案
![制氧站火灾爆炸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3c8de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a.png)
一、预案概述为保障制氧站安全生产,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爆炸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站内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事故类型及危害1. 事故类型:(1)氧气泄漏引发火灾爆炸;(2)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爆炸;(3)违规操作引发火灾爆炸;(4)其他意外事故引发火灾爆炸。
2. 危害程度:(1)人员伤亡:火灾爆炸事故可能造成人员烧伤、中毒、窒息等严重伤害;(2)财产损失: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生产中断、原料和产品损失等;(3)环境污染:事故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指挥部,由站长担任总指挥,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火灾爆炸事故的现场救援工作;(2)疏散组: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疏散工作;(3)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工作;(5)通讯保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发布;(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供应。
2. 各小组职责:(1)现场救援组:迅速评估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灾爆炸事故,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2)疏散组:按照预案要求,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警戒组: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4)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送往医院;(5)通讯保障组:及时收集、传递和发布事故信息,确保各部门信息畅通;(6)后勤保障组:调配应急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迅速到位。
2. 现场救援组:(1)迅速切断事故现场氧气供应,防止火势蔓延;(2)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遇氧气泄漏,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3)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火势扩散;(4)协助疏散组进行人员疏散。
3. 疏散组:(1)按照预案要求,组织人员有序疏散;(2)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避免拥堵;(3)对疏散人员进行安抚,避免恐慌。
制氧厂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制氧厂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6904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4.png)
一、前言为确保制氧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泄漏、触电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制氧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厂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2)制定、调整应急救援预案;(3)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调配;(4)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5)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各部门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和人员疏散;(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现场设备的隔离和停机;(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4)人事部门: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5)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保障和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
四、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4. 做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5.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事故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3. 事故现场处置:(1)现场警戒: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人员疏散:组织事故现场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3)事故隔离: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4)设备停机:对事故设备进行停机,切断电源、水源和气源;(5)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制氧机组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制氧机组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9a73a7fab069dc51220154.png)
制氧机组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1 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1.1.1危险源辨识制氧过程中,分馏塔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是乙炔及其它危险物质在液氧中积累引起的爆炸。
风险评估:液氧中富集了过量的易燃、易爆物质,主要是乙炔、碳氢化合物、油及其热裂解的轻馏分,其次还有氮氧化物、臭氧和硫化物等,可引起爆炸,风险等级为三级。
1.1.2危险程度分析(1)爆炸威力强大,可引起厂房坍塌,人员伤亡。
(2)爆炸使氧气、氮气大量飘散,可以起人员中毒和窒息。
(3)爆炸使氧气大量溢出若遇明火,可引起燃烧和爆炸,产生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害。
1.2制氧设备爆炸部位及成因1、导致分馏塔爆炸的主要原因是液氧中富集了过量的易燃、易爆物质,主要是乙炔、碳氢化合物、油及其热裂解的轻馏分,其次还有氮氧化物、臭氧和硫化物等。
其来源一是由于空气不清洁而带进了杂质,二是空压机或膨胀机润滑油的热裂解产物带进了精馏塔中。
液氧系统若富集有机物会引起分馏塔爆炸。
2、分馏塔中较易达到化学爆炸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存在可燃物,如乙炔等碳氢化合物爆炸性物质;二是存在助燃物氧;三是引爆源,包括: 1)爆炸性固体微粒杂质相互磨擦或与器壁摩擦产生火花,2)静电放电,液氧中含有少量冰粒、固体二氧化碳时静电荷迅速增加,3)气、液体冲击或气蚀现象引起的压力脉冲造成局部压力升高,4)化学活泼性很强的臭氧、氮氧化物等的存在,使液氧中的可燃混合物的爆炸敏感性增大。
3、空分装置的爆炸事故发生的时期,一般冬季多于夏季,大多发生在设备开车初期,停车排放液氧时,运转不正常造成液氧液面迅速下降或有较大波动时。
此外液氧从设备泄漏到可燃物质上,遇明火也可能发生猛烈爆炸。
分离装置发生爆炸的部位,一般在辅助冷凝器、液空吸附器、上下塔液空入口处、液氧排放管、可逆式换热器冷端的氧管道、辅冷后的乙炔分离器等处。
4、此外,液氧的电阻较大,极易造成静电积聚,特别是含有固体二氧化碳和其他固体颗粒时,静电电压会迅速增至数千伏,此时排放液氧速度过快,可引起燃烧、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氧机组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1 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1.1.1危险源辨识
制氧过程中,分馏塔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是乙炔及其它危险物质在液氧中积累引起的爆炸。
风险评估:液氧中富集了过量的易燃、易爆物质,主要是乙炔、碳氢化合物、油及其热裂解的轻馏分,其次还有氮氧化物、臭氧和硫化物等,可引起爆炸,风险等级为三级。
1.1.2危险程度分析
(1)爆炸威力强大,可引起厂房坍塌,人员伤亡。
(2)爆炸使氧气、氮气大量飘散,可以起人员中毒和窒息。
(3)爆炸使氧气大量溢出若遇明火,可引起燃烧和爆炸,产生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害。
1.2制氧设备爆炸部位及成因
1、导致分馏塔爆炸的主要原因是液氧中富集了过量的易燃、易爆物质,主要是乙炔、碳氢化合物、油及其热裂解的轻馏分,其次还有氮氧化物、臭氧和硫化物等。
其来源一是由于空气不清洁而带进了杂质,二是空压机或膨胀机润滑油的热裂解产物带进了精馏塔中。
液氧系统若富集有机物会引起分馏塔爆炸。
2、分馏塔中较易达到化学爆炸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存在可燃物,如乙炔等碳氢化合物爆炸性物质;二是存在助燃物氧;三是
引爆源,包括: 1)爆炸性固体微粒杂质相互磨擦或与器壁摩擦产生火花,2)静电放电,液氧中含有少量冰粒、固体二氧化碳时静电荷迅速增加,3)气、液体冲击或气蚀现象引起的压力脉冲造成局部压力升高,4)化学活泼性很强的臭氧、氮氧化物等的存在,使液氧中的可燃混合物的爆炸敏感性增大。
3、空分装置的爆炸事故发生的时期,一般冬季多于夏季,大多发生在设备开车初期,停车排放液氧时,运转不正常造成液氧液面迅速下降或有较大波动时。
此外液氧从设备泄漏到可燃物质上,遇明火也可能发生猛烈爆炸。
分离装置发生爆炸的部位,一般在辅助冷凝器、液空吸附器、上下塔液空入口处、液氧排放管、可逆式换热器冷端的氧管道、辅冷后的乙炔分离器等处。
4、此外,液氧的电阻较大,极易造成静电积聚,特别是含有固体二氧化碳和其他固体颗粒时,静电电压会迅速增至数千伏,此时排放液氧速度过快,可引起燃烧、爆炸。
5、当设备部液氧管道泄漏,液氧泄漏到保温材料珠光砂中,检修前,未进行加热气化放散,在扒出珠光砂的过程中,液氧气化,产生高浓度的氧气,此时若遇静电或明火,可发生爆炸。
6、制氧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如超温超压,引发氧泄漏,可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7、物理爆炸。
根据制氧生产工艺和操作参数,制氧生产在输送液态氧、氮、空气的设备装置、气动用风系统,以及采暖、加热的蒸汽系统等,大多属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设备、
管道本身安全性能不足或超压时,有发生物理爆炸的可能性,并继而引发坍塌、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其它次生事故。
1.3制氧设备爆炸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1、控制空气不清洁而带进了杂质,保证纯化器工作正常,分子筛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防止空压机或膨胀机润滑油的热裂解产物带进精馏塔中。
3、空气进气口远离乙炔、或其他有碳氢化合物产品生产的生产场所。
4、保证油水分离器工作正常。
5、分馏塔所使用的各种管道、阀门、阀兰、垫圈、紧固件等,必须是符合安全规定的标准件且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是有资质的作业单位。
6、制氧岗位操作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有关部门安全培训,考核合格上岗操作。
7、制氧岗位操作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排放液氧,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8、检修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加热放散,防止误操作发生事故。
3 预防与预警
3.1 危险源监控
3.1.1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
对制氧设备分馏塔中的液氧实行24小时连续乙炔等烃类物质的
在线监测,定时排放液氧。
密切注意上塔、下塔压力,防止超压。
CO2在线监测装置保证完好有效。
3.1.2 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1)在线监测设施必须保证可靠;保证保险信号等装置及设备性能的完善,加强保险信号和装置的保养、维护和检修,使之有效好用。
(2)对职工加强遵章守纪教育和管理,杜绝违章行为。
加强职工生产技术的培训和训练,使之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做到精心操作,持证上岗。
加强技术管理,健全规章制度。
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有技术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3)加强对压力容器、管道等特种设备的管理与检测工作,并加强管理和巡检,杜绝超压、超负荷运行,
(4)加强对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表、安全阀、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定期检测与校验工作,确保安全附件灵敏可靠,并按照计量法要求,制定严格的检测计划,并严格执行。
(5)加强制氧机组的设备管理,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按照标准定时排放液氧,加强液氧中乙炔等烃类物质的在线监测,并加以严密监控。
(6)对易燃、易爆岗位增加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
(7)成立义务消防组织,并定期进行救援训练和演习,不断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保证安全事故出险后的应急救援。
(8)定期对各种消防器材、防护器材、通讯、报警、检修器材进行检查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9)按时交纳工作保险,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
(10)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意识。
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实施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安全素质,加强操作规程执行的检查和考核,克服违章作业的侥幸心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1)实施标准化作业。
3.1.3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当安全事故发生时,所在岗位应立即向氧气车间领导报警,同时立即向分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1)报警时应讲清:
A、发生事故的地点、泄漏部位、泄漏物质及泄漏量。
B、爆炸或爆炸燃烧的物料、火势情况。
C、事故破坏程度及现况。
D、中毒、受伤人数情况。
E、报警人姓名、。
(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警后,可根据预警级别,迅速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5.3处置措施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操作人员应急措施的及时、正确与否,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故的发展事态。
(1)报警:一旦发生事故,当班班长负责报告车间应急指挥部和动力调度台,车间报告公司指挥部,保护好现场,组织撤离伤员,疏散人员。
(2)停车:值班人员接到当班班长指令后负责切断气源,必要时停止生产,防止事故扩大。
(3)启动使事故局限化的车间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4)班长组织力量利用现场设施,采取相应手段进行灭火、堵漏。
(5)疏散:开展自救与互救,疏散时注意人数的清点,有组织地撤离危险区域,在事故围外指定安全地点集合,接受治疗和提供所了解的现场情况。
5.3.1 报警和通讯
(1)动力调度台当班调度在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命令事故相关单位停车停电,事故现场灯火管制,若事故在夜间发生,应通知电力部门为疏散通道和事故现场提供安全的备用照明和电源。
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各专业队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场。
(2)指挥部成员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
(3)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容:
①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
②事物类型:火灾、爆炸、泄漏(暂时状态、连续状态)
③估计造成事故的物质量
④必要的补充:
(a)事故可能持续时间
(b)健康危害与必要的医疗措施
(c)对方应注意措施,如疏散
(d)联系人姓名和
5.3.2现场抢险
(1)对于泄漏事故各专业队的任务有:
①抢修组排除二次事故。
②营救、寻找、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人员。
③通讯组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指导人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自救。
④治安组控制事故区域的人员车辆进出通道。
⑤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市消防支队及友邻单位支援。
(2)对于火灾、爆炸事故各专业队的任务有:
①消防组根据危险品的性质确定灭火介质进行扑救,并对其它具有火灾、爆炸性质的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
②抢险阻排除二次事故,保护和转移危险品。
③医疗救护组和消防组人员混合编组,分片履行救护任务。
营救、寻找、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受伤人员。
④通讯队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组织、引导无关人员进行疏散。
⑤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⑥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事故继续扩大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友邻单位支援。
5.3.3爆炸引起人体伤害的急救措施
(1)对因爆炸产生高温引起的灼伤,可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然后立即送医院救治。
(2)对因爆炸引起的外伤,若骨折,可用夹板固定,若出血量大,可立即用纱布紧缠伤口动脉上端,减少出血量,然后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3)使伤员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进行人工呼吸,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