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正儿中国文学理论史_三个时期_观点的形成_李勇
中国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中国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国文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学之一,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文学从古代的经典文学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多元化文学形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第一阶段:古代经典文学中国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经成为了中国文学的开山之作。
《诗经》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的读者。
此后,古代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经典作品,如《楚辞》、《汉赋》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阶段:唐宋诗词的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诗词达到了巅峰,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最爱。
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众多文人墨客,以其婉约的词句和深情的表达,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第三阶段:元曲与明清小说的兴起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创新。
在元代,戏曲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元曲则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曲以其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多样的题材,深受观众的喜爱。
同时,明清时期的小说也开始兴起。
《红楼梦》、《西游记》等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阶段:近代文学的崛起近代以来,中国文学面临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个时期,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渗透到中国,启发了一批新的文学思潮。
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巨匠的出现,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创作了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五阶段:当代多元化文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形式并存,而作家们的创作主题也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文学史概览概述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和重要时期
文学史概览概述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和重要时期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概述,重点介绍其发展和重要时期。
一、古代文学时期中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古代文学时期,中国文学主要以口头传承方式存在。
口头文学包括传说、神话、歌谣等形式,它们通过民间艺术家的演绎传递给后世。
这些作品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等。
二、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时期。
在先秦时期,文学与哲学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繁荣。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经》、《楚辞》等,这些作品传达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政治理念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在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文化多元的影响,文学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
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文选》等,其中包含了大量魏晋时期的诗词和散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思想变迁。
四、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辉煌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唐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唐代著名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等,他们的作品以雄浑豪放、情感真挚而著称。
宋代则以词为代表,著名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和对社会命运的关切。
五、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后期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多次变革。
元代是中国古代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元曲的出现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形式和题材。
明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著名的小说家有施耐庵、罗贯中等,他们的作品《水浒传》、《西游记》等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清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受到了政治压力的限制,但仍有不少杰出作品问世,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静业学习网
鲁迅创作了划时代的《狂人日记》和后来结集在《呐喊》《彷徨》中的诸篇小说, 叶绍钧、冰心、郁达夫等一大批新文学作家也创作了内容和形式全新的小说。 ②诗歌 出现了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刘大白等众多的白话新诗人。他们以白话新诗动 摇了千百年来旧体格律诗的正宗地位,尤其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以其内容 和艺术的特有气势,开创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一代诗风。 ③散文 散文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小说和诗歌,体现在鲁迅、李大钊等人创作的大量文 艺短论(即随感录和杂文)和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许地山等人创作的抒情 叙事散文(即“美文”)中。 ④报告文学 瞿秋白创作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等通讯报道,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 最初萌芽。 ⑤话剧 胡适、洪深、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创作的白话剧本,在中国首先尝试了话剧这一 新文学样式。 (4)特征 五四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 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 这一时期的所有创作都以新的题材、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形象和新的语言形式, 呈现出开创一代文风的崭新气象,充满了破旧立新的五四时代精神。反封建是这 一时期文学创作最突出的主题。
来源:静业学习网
理、孙犁、丁玲、周立波以及《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具有典型民 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作家和作品不断涌现出来,显示了实践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所 取得的重要成就。 ②国统区和沦陷区 a.特征 在国统区和沦陷区,作家的创作主要围绕反侵略、反压迫的民主革命运动展开, 出现了大量具有讽刺性、揭露性的作品。 b.代表 茅盾的《腐蚀》、巴金的《寒夜》、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陈白尘的《岁 寒图》《升官图》、钱钟书的《围城》等作品影响较大。 c.意义 第一,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体裁,全面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国统区的黑 暗现实。 第二,张爱玲、徐讦、无名氏等风格独特的作家作品,也显示了现代文学的多向 度发展。 第三,国统区很多作家在艺术风格上努力向民族形式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 (二)总特征 1.文艺思想斗争 除了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的 30 年,也是在激烈和复杂的思想斗 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1)表现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txt2008太不正常了,一切都不正常!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男足挺身而出,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男足还是正常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基本知识点(选择题)1,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2,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
4,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
5,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
6,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7,《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
8,《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
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
9,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
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10, 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
11,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
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
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3,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
中国文学简史中国文学的系统性历史梳理
中国文学简史中国文学的系统性历史梳理中国文学简史中国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学之一,它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文将对中国文学的历史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从古代的经典文学到现代的文学派别,展示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一、古代文学的辉煌时期古代中国文学有着辉煌的时期,最为人熟知的是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等经典之作。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纯粹的表达方式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
《楚辞》则是以抒发壮志豪情为主题的浪漫与激情并存的辞章集,激发了后来文人的创作灵感。
随着封建社会的到来,汉代文学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此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叙述了从上古到西汉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史著作的典范;《汉赋》则以其华美的辞藻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成为后世文人模仿的对象。
二、古典文学的巅峰时刻唐宋时期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时刻,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杰作和文人墨客。
唐代的诗人杜甫、李白等被尊为“诗仙”,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社会哲理和壮美情怀;而宋代的词人李清照、苏轼等则以其婉约之美和冷艳之姿成为后世文坛的楷模。
除了诗歌和词曲之外,古典小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
《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精湛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成为世人瞩目的经典之作。
另外,《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也在这一时期涌现,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题材和风格。
三、现代文学的多样化中国现代文学则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涌现了众多文学派别和代表作品。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文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鲁迅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凭借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探索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二十世纪以后,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阶段,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相互交织,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象。
例如,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讨论,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的代表之作;而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则通过叙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真实面貌。
中国古代文论中文学意义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文论中文学意义的演变过程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文学史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在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论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从古代文学的基本规范和文学价值观的形成,到文学批评理论的兴起和成熟,中国古代文论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和深化的过程。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起始阶段。
在这个时期,古代文学的基本规范和文学价值观逐渐形成。
诗经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它是当时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这为后来的文学批评理论提供了基础。
同时,孔子和《庄子》等先秦学者的思想也对古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有教育意义和价值观的引导。
《庄子》则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点,对于文学表达的非言语化、隐喻化也有所启示。
进入汉代,中国古代文论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
汉代的文论批评理论主要集中在文体和写作风格上。
刘向的《新序》是汉代文论批评的典范之作,他认为文学作品要具备“文名、风质、意义、行亲、事功”五者之德。
汉代的文学批评理论不仅注重文章的形式美,也强调作品要贴近人民生活,有社会意义。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到来,中国古代文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文人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王卓的《文心雕龙》提出了“气势权短长”、“文体之文,皆有气象之变”等理论,强调文学作品要有独特的风格和气势。
刘勰的《文心雕龙》则对文学表达的技巧和修辞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后来的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文人学者不仅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也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文论理论。
杜甫的《舆情》和李白的《将进酒》等唐代作品,以及苏轼的《赤壁赋》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宋代作品,都成为了后世文学批评的重要范本。
唐宋时期文人学者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包括文人自转、兴化、比兴、借物、跨界等,这些理论为后来的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木正儿中国文学理论史“三个时期”观点的形成
《 中国文学 思想史 》 ,并 未对 其理论 创见 和研究 方法 广义“ 文艺 ” 的基础 上确 立 , 并且形 成 了用音 乐 、 画 绘 进行深 入分 析 。例 如在 《 中国文 学批 评史 研究 》 一书 来 阐释 文学 的思维 习惯 .因此对 中 国文学理论 的分 中 , 者较为详 细地 论述 了郭绍 虞 、 著 罗根泽 、 朱东 润 、 析 必须 考虑 到文学 与绘 画 、音乐 的相互 关 系。例如 方孝岳 等前 辈学者 的研究 成果 , 而对 青木 正儿 、 铃木 《 周汉 的音乐 思 想 》 《 代 的美 术 思想 》 《 、周 、 诗文 书 画
李 勇t , 2
(. 京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 1 北 北京 10 7 ;. 阳 师范 学 院 文学 与 传 播 学 院 , 西 咸 阳 7 2 0 ) 0 85 2咸 陕 10 0
摘 要 : 木正 儿在《 青 中国文学思 想 史》 书 中提 出“ 个分期 ” 一 三 的观 点 , 图从 全新 的 角度 力 对 中 国文 学理 论 史进 行 时期 划分 。着重分析 “ 个分期 ” 点 的 内涵和 理论 突破 , 三 观 并从 日本 中国 学京都 学派 的 学术 背景 中论 述此观 点的形 成过程 。
LI n Yo g 0
( .o ee f i rt eB in r aUnvr t B in 0 8 5 1 l g Lt a r, eig m l iesy eig10 7 ; C l o e u j No i, j
中国现代文学章节复习习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1答:(一)近代知识界的形成:知识分子角色的转换、近代报业的兴起、学会的涌现。
(二)白话的兴起:黄遵宪 (1848~1905)引俗话入诗,宣称“我手写我口”;梁启超(1873~1929) 创制了“新文体”,向着白话文迈出了第一步;裘廷梁(1857~1943)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发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三)文学界的观念变革: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变革,首功应归诸梁启超。
他首先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2答:三界革命是指梁启超提出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诗界革命,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
“文界革命”是指在吸纳西方希腊罗马的雄辩体与英法近代随笔体的基础上,结合魏晋文章的狂放风格,把古文从“义理、考据、词章”中解放出来,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经典章句的义理,以丰富的世界进化维新的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
“小说界革命”是这是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现象,梁启超充满激情地夸示小说的社会功能,把自古被视为小道的卑贱文体——小说,提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第二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1答:八事:一曰,不用典。
二曰,不用陈套语。
三曰,不讲对仗。
文当废骈,诗当废律。
四曰,不避俗字俗语。
不嫌以白话作诗词。
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
(形式之革命)六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七曰,不摹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
八曰,须言之有物。
(精神上之革命)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2答: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未名社、莽原社、南国社、弥洒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新月社等。
3答:五四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旧文学的终结,新文学的诞生,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首先,文学观念的全面更新。
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文学起源于约公元前1000年的古代文字,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古代文学、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三个阶段。
古代文学始于商周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以神话、祭祀文学和歌颂君主的歌辞为主。
在《尚书》和《易经》中可以见到一些早期的文学作品,如《乾坤》和《诗经》。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唐宋之前各个时期的民间诗歌,以其形式简洁、言辞深刻的特点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
这一时期古代文学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秦代虽然统一文字,但推行焚书坑儒政策,大量的经典和古籍被毁,因此古代文学遭受了严重压抑。
到了西汉时期文学逐渐出现复苏,以史籍为主的史学文学开始兴起。
西汉时期诗歌以《楚辞》为代表,楚辞以其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意象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列女传》、《史记》等作品是西汉时期史籍的代表,它们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国时期至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样。
魏晋时期,文人雅士推崇清虚之道,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世说新语》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散文集,以魏晋文化的繁荣为背景,以描写人物为主线,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南北朝时期文学形式多样,主题较为宽泛,文学作品涉及到诗词、散文、小说等各个方面。
进入唐代,古典文学迎来了不朽的黄金时代。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其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李白、杜甫等众多诗人被誉为唐诗的巨星。
他们的作品表现了时代的激荡和人民的悲喜,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散文也是唐代的重要文学形式,李贺、韩愈等散文家以其章法严密、语言简练的风格成为大家。
宋代文学呈现出绚烂多样的特点。
宋代诗歌追求咏物写景的真实性和感情的真诚性,以陶渊明、杜牧、杨万里等诗人为代表,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宋代散文流派繁多,其中以欧阳修、苏洵、苏轼等文人的作品最为杰出。
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和分期
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和分期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人文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一)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这派文论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
此时为政文合一的社会,西周诗歌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部分。
“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
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意识。
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值任务的。
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
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
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点。
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者和依靠对象。
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就决定了他们不在于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
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
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政治,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
这样,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是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
中国文学史之思——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思想史》与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史之思
青木正儿 《 中国文学思想史 》与郭绍虞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廖先怀 ( 华 南师 范 大学文 学院 广 东广 州 5 1 0 0 0 6 )
摘要 :中国文学 史为 东方文 学史之重要 一笔 ,亦为世界 文学 史 其 可变 可 塑之 处 ,内亦 有 不变之 脊 。此 之不 变 因素 ,青木 T -《 中
之 不 可 忽 视 之 重 要 一 环 。再 者 , 东 方 各 国 受 中 国文 学 之 风 影 响 亦颇 国文 学思 想史 》前 部 已论及 ,即为儒 道 之折 中之 道 。儒道 折 中之 大,欲顺 东方文学之脉络 ,中国文学史实为其 关键 。然不 同著者对 中 道 ,首先 深入 民众 尤 为文人 之 心 ,而其 创作 之追 求亦 有所 定 也 。
国文学史的观 点各 有差异 ,虽文学史的 内容上 大致相 同,而梳理脉络 儒 道 中脊 之论 ,也 可 于另 一方 面得 以佐 证 :即唐 诗宋 词 之交 时 , 与 文学价值观 实有 不一 ,现取青木正儿与郭绍虞二 者进行对 比. . 欧阳修 之 主张 诗作 理应 简洁 ,避 免 文辞之 艳 。 可见 “ 欧 阳修 等人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史;青木正儿 ;郭绍虞 提 倡 韩 柳 之 古 文 以来 ,宋 人 对 于 文章 之 主 要 思 想 其 显 著者 有 二 项 : 一为将 作 文之 模 范本诸 周代 之 经传 ;二 为上 占之 文概 简 质 , 《 中 国文学 思想 史》 与 《 中国文 学批评 史 》定位 之异 同 尚简 为要 ” 。然 欧公之 主 张为 诗论 ,在 宋代 之词 为代 表之 下,欧 (‘ ) 内容定位 公之 词亦 难避 免辞 藻之 弊 。其 原 因为何 ?此 因 一 个之 力 与一 代文 中 文学 思想 史 ,概 町认 为 其 立足 于 历代 之 主 要 “文 艺 思 学主 潮之 较量 !欧之 复古 诗歌 主张 ,乃 一 人之 说 ,他 人 应 和而终 潮 ”亦 同 丁 “ 文学 ”。与 诸 多编订 中 国文 学史 之著 者类 同,欲 于 成 一 文学 流派 ;然 宋词 之 兴 ,非欧 一人之 主 打 。故于 宋词 下 ,欧 中 国文 学 思 潮 历 程 中求 索而 得 其 要 略 ; 并 集 中于 文 学 与 艺术 两 就 ‘ 人之 力敌 一文 学流 派 。欧 时之 作词 主张 , 并非 复古 。故 欧公 点 ,成其 为可 能 贯通 的文 艺思 潮之 历 程 。另外 ,虽 此 书开 篇有 明 之 词 亦难避 免 辞藻 之弊 。 另 ,郭绍虞 先 生 《 中 国文 学批评 史 》一 说 分 内 、外二 篇 ,实 就 中国 自古之 文 学思 想 、文艺 思想 理 论而 论 书 ,则其 上卷 多 为分 说各朝 代之 文 学观 念理 论 ,下卷 则 是 文学融 也 ;或为 各主 张流 派 之争 与此 消彼 长 之态 。反 而 ,愈 至后 期 ( 元 合观 。其 论 “ 中 国文 学之批 评 ,大 体上 说 :北宋 以前 以文学 观念 明清 ), 自成 家之 流得 以凸显 。 为 中心 ,南宋 以后 以文 学 批评 本身 的理 论 为中 心 ……假 使说 文学 青木 《 中 国文 学 思 想 史 》 其特 点及 主 要 论 点 有 六 。 其 , 观 念 的演进 期 为 正, 则复 古期 为反 ,而 本书 下卷 为合 。一 町见 , 采 用 总分 式结 构 ,例 : 首章绪 论之 四大点 总起 而论 二 至七 章 ;又 文学 发展 融合 之历 程 ,是顺 应 时代 之演 进而 为 。虽有 反 复期 ,但 如 第 二章 之周 汉之 文 学思 想 ,其 目下 设 “ 原始 审美 意 识及 古代 文 究其 实质 ,乃为 一 种拟 古之 手段 ,实 非全盘 归古 。 学观 、诗 经所 见 诗之 观念 、孔 门之 教 诗 ”等子 篇 ;其 二 ,此书 亦 再者 ,青 木 之 《 中 国 文 学 思想 史 》定 位 于 文 学 思 想 ; 而 郭 依 时代而 分 论其 说 ,细分 为 “ 上 古 ,中古 及近 古 ” ,且其 汲取 每 之 《 中 国文学 批 评史 》则 在于 文 学批评 。虽两 者 皆为 “ 史 ”, 则 时代 之 F具代 表性 之 文学 流派 、文 学 思潮 抑或 文学 特色 加 以罗 列 书之框 架 有其 历 史之分 期毋 庸 置疑 。然 其框 架构 建 则有所 差 异 。 与分 析 ;其二 ,重朝 代之 特色 ,亦 即 重 区别相 异之 处 。尤 以文 学 青木 之书 重于 思想 流派 之 说 ,虽其 为文 学主 张 ,然 书 中论述 概 围 与政 治 之 干 系 为 重 点 论 述 。政 治 力 量 规 定 其相 应 的统 治 性 文 化 绕 主 张流 派之 下 的思想 内容着 手 。郭绍 虞先 生之 《 中 国文学 批评 ( 功 利 主 义性 的德育 教条 化之 目的 )、文 学创 作之 阶 层 。概 因最 史 》 则重 于 文 学 理 论之 演 进 反 映 文 学 之发 展 。可 谓 “ 史 实 ” 与 初 之 文 学起 于 上 层 ,故 政 治 之影 响亦 不 可 忽 视 。然 傅 斯 年 言 : “ 论 说 ”之相 合 。故 ,青 木之 书读 之颇 有流 畅 之感 ,而 郭 书则给 “ 我 们 总不 便把 政 治的 时代 作 为文学 的 时代 。 ”即文 学之 断代 , 人宏 大之貌 。 理 应 依据 文学 本 身 的发展 演变 而来 ,顺政 治 时间 贸然 分之 则不 利 二、 《 中 国文学 思想 史》 与 《 中国文学 批评 史 》之辨析 于理 清 文学 的发 展史 。其 四,文 学 、审美 与修 辞达 义 之演 进为 主 青木 之 《 中 国文 学思想 史 》 多截取 各朝 代 下主 要文 学创 作主 要潮 流 。此 体现 青木 采用 对 比之法 。首先 其立 足 “ 儒 家 、道 家 ” 张流 派 ,围绕 各 文学 主张 争论 进行 分论 。这无 疑能够 抓 住朝 代 中 两 大体 系之 下文 学所 异之 要 点 ,后有 分论 辅助 之 有文 学文 辞 ( 内 最具 有代 表性 的文学 思潮 主张 ,也能够 通 过争 论 的此起 彼 消贯 穿 容 )与 达义 ( 思想 )之对 立 、诗 歌真 情 与道 义情愫 之 相争 以及 文 文学 史的发展 过 程 ,但是 忽略 了其间 砦 边缘 化 的声音 。 如其 住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一、孕育了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散文——甲骨卜辞诗歌——《诗经》、《楚辞》小说——神话传说、《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楚辞》(另,骈文的对偶也有出现)(追溯到)二、孕育了文学的思想基础。
儒道思想: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审美价值文学观念的提出:“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三、士大夫作为创作主体和接收对象,文字作为传播媒介的基本格局奠定。
(宋代出现市民文学,这个格局才发生变化)上古第一段:先秦1.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如《诗经》是群体的歌唱,到第一位诗人屈原,经过几百年)2.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先秦散文也包括《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历史著作)和《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哲学著作)例,《诗》305篇都可和乐歌唱,《九歌》是用于祭祀与乐舞配合的歌曲3史从巫中分化。
士的兴起和活跃。
上古第二段:秦汉1.创作主体聚集于帝王诸侯周围形成作家群体,以铺张扬厉的赋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学凝重呆滞。
3.四言诗僵化,汉乐府民歌(五七言诗)酝酿出新的诗歌形式。
中古期:魏晋到明中叶一、文学自觉二、语言由奥古转向浅近三、诗词曲的鼎盛四、文言小说——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成熟。
白话短篇——宋元繁荣白话长篇——宋末明初:《三国演义》、《水浒传》五、出现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新的传媒形式六、创作主体和对象,包括宫廷、士林、乡村、市井各方面中古第一段:魏晋至唐中叶诗(主导地位)“三曹”—“七子”—陶渊明—谢灵运—庾信—“四杰”—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李白、杜甫1、古体繁荣发展达到鼎盛,近体诗兴起、定型、达到鼎盛2、文向诗靠拢——诗话的骈文,赋向诗靠拢——骈赋3、头——“建安风骨”,尾——“盛唐气象”,确立后人诗歌范式。
【学姐带背】古代文学知识点梳理(四)名词解释
【学姐带背】古代文学知识点梳理(四)名词解释古代1、三大传奇: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的三部传奇作品。
它们分别是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篇、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的到来。
2.神韵说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
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3.,格调说1.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热闹起来。
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2.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
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4.,肌理说1.清代作家翁方纲认为王士禛的“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
2.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5.,性灵说1.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
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
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2.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
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6,阳羡派1.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
“他山之石”: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2018年6月第33卷第11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June 2018Vol.33 No. 11【语言文学研究】他山之石”: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学术价值李勇(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咸阳712〇00)摘要:随着中国古代文论与比较文学两个研究领域的参与,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已然成为学术热 点。
然而,如果回溯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就会发现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早在20世纪30年代 就已经开展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了。
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采纳了 “文学思想”这一更为开放 包容的概念,从“文艺”或“杂文学”的立场出发,坚持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会贯通,旨在呈现文学发展 的历史趣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对国内当前 的文学思想史研究仍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青木正儿;文学思想史;文学趣味;杂文学;文人生活中图分类号=1109.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5128 (2018) 11-0048-06收稿日期=2018-03-01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情趣”与青木正儿的中国学研究(16YJC752012);咸阳师范学院“青蓝人才”资助项目(XSYQL201504)作者简介:李勇(1980—),男,陕西蒲城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 海外汉学、比较文学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起,“文学思想史”的研究 模式在国内学界渐成热点,尤其是中国古典文论与 比较文学两个学术圈对此有浓厚的兴趣。
罗宗强 先生是首先系统地进行“文学思想史”理论阐发与 研究实践的学者,其标志性的理论著作是《隋唐五 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和《魏 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
对思 想文化语境和士人心态的强调,拓宽了中国文学批 评史的研究视野,随后在中国古典文论研究领域有 大量文学思想史研究论著问世。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
3.中国当代文学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性发展, 各阶段分别体现出怎样的历史特征? 4.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与时代密切联系、由一 元走向多元、探索与困惑并存的文学面貌, 请对此加以论述。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 进程及主要特点
○“五四”时期文学 ○“左联”时期文学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文学 ○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一、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十年
(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文学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 1927),通常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因 为“五四”文学革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 容。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的文学发展
第二个十年的文学(1928—1937), 也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通常也称“左联”时期的文学。左翼文学 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高涨,并成为文学 发展的主潮。
(三)第三个十年(1938—1949)的文学发展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1938—1949), 通常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 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得到了进一步 的加强。
近十年来文学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包罗万象,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立场公 开呈现。文学潮流的淡化是最近十年的文 学现象之一。
二、当代文学的重要特色
(一)文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 (二)由一元到多元的文学格局 (三)探索与困惑并存的发展态势
思考题
1.现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承前启后的独特一段, 体现出怎样的总体性根本特征? 2.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是开拓和奠基的 阶段,请具体论述这一开创性特征具体体 现在哪些领域。
二、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一)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承传 (二)中外文学的相互交融 (三)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名物学与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研究范式
1 与训诂 学混杂不 分的名 物 学 . 名物 学起 初 是 和 训 诂 学 紧 密 地 结 合 在 一 起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重大项 目( 8J 7 17 ) 0 JD 5 00 作者简介 : 李勇(90一) 男, 西蒲城县人 , 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 学院, 18 , 陕 成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 士研 究生, 研究方向 : 海外汉学与 东亚比较 文学。
学 史韵 研究 模 式 已经成 为 通 行 天 下 的研 究 方 法 ,
木正 儿 的学 术 研究 而 言 , 两 大研 究 模 式 值 得关 有
注 。其 一是 文 学 史 的研 究 模 式 。“ 学 史 ” 文 的写
作, 当然是 为 了描 述 中国文学 发展 演变 的历 史 , 但 其 最根 本 的 任 务 是 “ 着 科 学 的手 段 、 回溯 的 借 以 方 式对 民族 精 神 的一 种 塑造 , 目的在 于 激 发爱 国 情 感 和 民族 主 义 ” 。】 是 最 早 编 撰 中 国文学 史 但
收 稿 日期 :0 0—1 21 0—1 8
实物 是 什么样 的 , 么 就 不 是 真懂 书本 上 所 以记 那 载 的事物 。 L 1 ”3。 由此可 见 , 物 学类 似于 考 古学 , J 名
其 目的并 不重 于意 义 的 阐 释 , 而是 在 于 事 物 本来
面貌 、 状态 的还 原 。为 了更 清 晰 地 阐 释 名 物 学理
昌吉学 院学报
21 00年第 6期
名 物 学 与 青 木 t 的 中 国 文 学 研 究 范 式 J L
李 勇
( ,. 12 北京 师范 大学文 学院 北京 107 ; 0 8 5
东瀛汉学的回响:青木正儿对新文学革命的评介
Echo From Japanese Sinology: Aoki Masaru' s Introduction to and Comment on New Literature
Revolution
作者: 李勇
作者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出版物刊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77-81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 青木正儿;新文学革命;反复古主义
摘要: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虽然研究重心是中国古典文学,但是仍然极为关注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发展动态。
早在1920年,青木正儿就将新文学革命的思想主张介绍到日本学界。
他不仅详细梳理了胡适、陈独秀、刘半农等文学革命旗手的文学观念,而且客观理性地反思了新文学革命的理论缺失和视域偏差。
他能够认同进化论与反复古主义的文学思想,支持戏曲、小说等俗文学的地位提升,青睐道家文艺观,却拒绝将儒家文艺观否定到底,坚持内容与形式兼备的文学观念。
青木正儿与中国文学研究管窥
青木正儿与中国文学研究管窥
王魁伟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年(卷),期】1992(000)001
【摘要】在现代日本学术界,青木正儿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汉学家。
能象他那样对中国文学艺术有全面而深入理解的人是不多的。
他主要从事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尤其以研究明清戏曲史见长。
其主要论著大都有中译本,有的甚至有多种译本,如他的《中国文学概说》既有隋树森译本,还有郭虚中译本(书名《中国文学发凡》)。
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初名《明清戏曲史》)既有王古鲁的全译本,另外还有郑震的编译本;有的译本还多次再版,如隋译本《中国文学概说》一九三八年初版,一九四七年再版,一九八二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王魁伟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731.3
【相关文献】
1.名物学与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研究范式 [J], 李勇
2.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化乡愁 [J], 马宝民
3.青木正儿的《文心雕龙》研究——以文体论和修辞论为中心 [J], 陈多友;王梦如
4.五四时期中国儿歌的越境与海外接受——以青木正儿对《歌谣》周刊的译介为例[J], 魏晨
5.“风俗”如何“图谱”——关于青木正儿与《北京风俗图谱》 [J], 陈平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ies on Aoki Masaru and His Theory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LI Yong 1,2(1.College of Literatur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2.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Abstract :Aoki Masaru divide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to three periods.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heory was based on the collective research of Koyoto School.Although the theory was finally posed by Aoki Masaru,it also had deep relationship with relevant theories of Suzuki Torao and Naitou Konan.Key words :three periods;Aoki Masaru;Suzuki Torao;Naitou Konan[文艺理论研究]收稿日期:2009-04-04作者简介:李勇(1980-),男,陕西蒲城县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助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0年1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an.2010第25卷第1期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Vol .25No .1青木正儿(1887-1964),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继狩野直喜、铃木虎雄之后又一位专攻于中国文学研究并卓有成就的中国文学研究大家,《中国文学思想史》(岩波书店,1935年)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此书把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上世时期(周、汉);第二时期,中世时期(魏晋南北朝、唐);第三时期,近世时期(宋、元、明、清)。
对各个时代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概括,分别为“实用娱乐时代”、“文艺至上时代”、“仿古低徊时代”。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创建性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框架。
然而,国内学界并未真正重视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思想史》,并未对其理论创见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一书中,著者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方孝岳等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而对青木正儿、铃木虎雄、狩野直喜、盐谷温、儿岛献吉郎等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只字未提。
[1]98-155因此,对日本中国学相关理论成果的总结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日本中国学、特别是京都学派的理论构架上,对青木正儿中国文学理论史“三个分期”观念的形成进行论述分析。
一“三个时期”的内涵及其分期依据总体来说,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一书中,青木正儿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梳理。
第一方面,探讨儒、道、禅宗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组成部分,儒、道、禅宗在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形成了各自的文艺观。
例如《中国文艺和伦理思想》、《道家的文艺思潮》分别论述了儒家和道家的文艺观。
第二方面,探讨美术、音乐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文艺观,是在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等广义“文艺”的基础上确立,并且形成了用音乐、绘画来阐释文学的思维习惯,因此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分析必须考虑到文学与绘画、音乐的相互关系。
例如《周汉的音乐思想》、《周代的美术思想》、《诗文书画中的虚实之理》等着重论述不同文艺领域的互渗影响关系。
第三方面,探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演变的内部规律。
在《在支那文学研究中的日本学者的立场》一文中,青木正儿认为,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要借用西方传来的崭新的学术方法和体系,来开拓中国文青木正儿中国文学理论史“三个时期”观点的形成李勇1,2(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2.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青木正儿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一书中提出“三个分期”的观点,力图从全新的角度对中国文学理论史进行时期划分。
着重分析“三个分期”观点的内涵和理论突破,并从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学术背景中论述此观点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三个分期;青木正儿;铃木虎雄;内藤湖南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14(2010)01-0082-04第1期李勇:青木正儿中国文学理论史“三个时期”观点的形成·83·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其核心的观念就是“文学的历史研究法”(文学の史的研究法)。
[2]46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一书中,青木正儿运用“史学的观念”,从“创造主义”和“仿古主义”两个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
可以说,中国文学理论“三个分期”思想就是青木正儿对第三方面研究的直接理论成果。
另外,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一书中,青木正儿所论述的文学思想,主要是诗歌和散文的理论,小说和戏曲的理论只被稍加提及。
之所以如此,并不是青木正儿的理论构架的缺陷,恰恰体现了青木正儿对中国文学实际情况的谙熟。
中国文学自古以来以“诗文”为尊,小说和戏曲并未真正具有正统文学的地位,因此中国文学理论以诗歌、散文理论为主,小说和戏曲的理论被忽视。
那么,青木正儿中国文学理论“三个分期”观点的理论依据何在呢?青木正儿指出:“若对仿古主义和创造主义从古今文学发展的大的趋势来进行研究,主要在诗文方面,从周代到唐代,代代都有新体诗产生,显示出创作的活力很旺盛,可以说到这时,各体诗文大致都已完备。
正因如此,宋以后的文人多以唐代以前的作者作为学习榜样,这种风气,一般说来是比较盛行的。
”[3]14换言之,从“创造主义”和“仿古主义”的视角出发,中国文学史可首先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创造阶段”,从周代直至唐代;第二阶段是“仿古阶段”,包括宋、元、明、清。
在此基础上,青木正儿把从周代至唐代的“创造阶段”划分为“实用娱乐时代”(周、汉)和“文艺至上时代”(六朝至唐)。
虽然此两时期都属于文艺创造革新的时代,但是却有自觉与非自觉的区别。
从上古到汉代,文学艺术并未获得独立的地位,其发展亦非自觉;虽然各个时期的文艺观在不断进步,但概括看来,不脱实用主义的窠臼。
在原始社会,文艺“源于人性中美意识的表露”,其“把人类的快乐当作目的”,因为美意识使人身心愉悦,由此可见,文艺是作为原始人最重要的娱乐形式而存在的。
[3]10在周代,文艺成为道德教化和政治统治的工具,这种实用主义的文艺观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后来成为汉朝的正统文艺观。
而在六朝,在道家思想的激发下,“文艺被认为是脱离了道德羁绊,有了自身独立的价值”,因此,文艺至上的文艺观在六朝时代开始形成。
而“唐代可以说是六朝文艺的完成时期。
它继承了前代自觉的文运,并使之更进一步发展,于是为了努力追求‘美’而竟至呈现出文艺至上的黄金时代,趋脱了徘徊于尚古的思想范畴。
”[3]11如上所述,青木正儿结合文艺“创造”与“仿古”、“自觉”与“非自觉”的两大标准,把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发展史划分为三大时期。
然而,青木正儿关于中国文学理论史的“三个分期”观点,和通行的中国文学史的历史分析法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30年代,中外学者在撰写中国文学史时,时期划分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
其一是按朝代来划分。
比如青木正儿多次提到的英国汉学家翟理斯(H.A.Giles)就按照朝代来划分时期,在《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1901)一书中,他把中国文学史划分为八个时期:封建时代(公元前600-200)、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
另外,胡云翼的《新著中国文学史》(此书在1941年被译介到日本,高山书院出版),也使用了朝代划分法。
因为简便易行,所以朝代分期法成为最流行的分期标准。
然而,此分期法也有着难以掩盖的缺陷,即遵守朝代分期法的中国文学史结构松散,较难凸显中国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和演进规律。
其二是引进援用西洋历史的划分法,以“古代”、“中世纪”、“近代”来进行中国文学史划分。
比如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中华书局,1930年)就把中国文学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上古文学(五帝时期到秦代)、中古文学(汉代到隋代)、近古文学(唐代到清代)。
郑振铎著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朴社,1932年)也参照了西洋历史划分法,同样把中国文学史划分为三大时期:古代文学(西晋以前的中国文学)、中世文学(东晋到明正德年间,317-1521)、近代文学(明嘉靖年间到清代,1522-1911)。
比较谢无量和郑振铎的划分法,我们会发现其显而易见的差别,虽然同样是对西方历史划分法的运用,但是两位学者的划分结果却是如此不同,可见文学史家对西洋历史划分法的理解和运用并未达成共识,甚至整个学术界都是如此。
在混乱和迷惑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西洋历史分期法适合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具体国情吗?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曾指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次言中国文化停滞不进,社会历久鲜变一点。
这涵括两问题在内。
一是后两千年的中国,竟然不见进步之可怪;再一是从社会史上讲,竟难判断它是什么社会之可怪。
因为讲社会史者都看人类社会自古迄今一步进一步,大致可以分为几阶段,独中国那两千多年,却难于判断它为某阶段。
两问题自有分别,事情却是一件事情。
”[4]12在梁漱溟先生看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状态,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进步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本属异质,因此西方文化的演进模式对中国文化来说并非适用。
换言之,按照西洋历史“古代”、“中世纪”、“近代”的分期法来划分中国文学史,必然纰漏百出。
可见,不管是朝代分期法,还是援用西洋历史的分期法,都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瑕疵。
那么,到底怎样的历史分期法才更符合中国文学发展演进的规律呢?在《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郑振铎提出了中国文学史的分期原则:一是和一般历史的发展规律相同的,二是和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步调相一致的,三是有它的若干特殊性或特点的。
[5]76此三原则无疑具有启发意义,不仅对解决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至关重要,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时期划分的总原则。
换言之,中国文学理论史的时期划分,即要参考中国文学史、中国历史的时期划分,又要参照文学理论发生、发展的文化环境,还要兼顾文学理论自身进化、演变的特点,如此的时期划分才会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