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3 告别贫困奔小康》_8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3 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_3
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告别贫困奔小康》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的第三课。
这一课从走出紧缺的年代和向小康迈进这两方面,让学生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
本课内容侧重于关注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发展的关注,促进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⒈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知道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小康”有一个基本认识。
⒉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知道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
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课所讲的内容知道得非常少,因为学生从懂事之日起,已经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对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人们生活状况及当时特有的计划经济产物—票证,更是知之甚少,学生没有生活经历,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教学准备:1、调查、询问爷爷、奶奶童年时的生活;爸爸妈妈童年时的生活。
重点从衣、食、住、行方面了解并做好记录。
2、收集用过的票证。
教学过程:照片导入:三代人的差异。
出示孩子照片:出示自己照片:出示母亲照片:学生找出不同和感受生活上的差异。
走出紧缺的年代:教师展示粮票。
学生小组交流收集的粮票的信息。
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粮票的发行的资料。
交流其它票证和图片。
学生讲收集到的粮票的小故事。
教师出示票证的故事视频。
交流其它方面的生活图片。
向小康迈进。
播放《春天的故事》。
认识邓小平。
小组交流调查表。
全班交流。
出示统计图。
出示临江变化的图片。
出示现代小康生活图片。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奔小康》 教学设计 公开课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告别贫困奔小康》是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贫困的原因和危害,认识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对于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也有待进一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生活现状,以及国家采取的措施,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贫困的原因和危害。
2.让学生认识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贫困的原因和危害。
2.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贫困地区的生活现状。
2.调查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调查,了解贫困地区的生活现状,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3.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具体的贫困地区改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贫困地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调查问卷,引导学生进行调查。
3.准备贫困地区的改善案例,进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贫困地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贫困地区的生活现状,引发他们的同情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贫困地区的生活现状。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填写调查问卷,然后汇报调查结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贫困地区的改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国家政策的意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品德与社会人教六年级上册《告别贫困奔小康》教案2
《告别贫困奔小康》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已过去,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2、知道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小康”有一个基本认识。
3、通过回忆,让学生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难点:知道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
活动一票证的故事1、师:同学们,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一些生活必需品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只能限量供应。
因此,那时候买一些商品不仅要用钱,还要用票证。
我们的爷爷奶奶辈的人都用过呢。
下面,我们来听听“票证的故事”吧。
2、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听完后的感受?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需及时纠错。
4、师: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所听到的票证背后的故事吧。
5、小组讨论:6、全班交流:把你的票证故事告诉给大家听听。
活动二今昔对比1、师:我们来看看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及人们对生活的愿望。
(引导学生看课本P74内容)2、师:同学们,看完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和小伙伴们谈谈吧。
3、小组内谈感受,并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全班交流问题。
5、师:同学们,根据我们课前对家庭成员的调查,一起来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活动三我家今昔小调查1、学生完成下表。
3、全班交流。
4、课堂交流。
作业设计找找家中的老照片,和家人说说老照片的故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让学生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三找找过去生活的影子1、师:同学们,我国著名作家王安忆先生在《明报》1999年第11期杂志上发表的《过去与生活》这篇文章就描述了过去的生活。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3.3告别贫困奔小康 人教新课标
•
3.人生的目标不应是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
•
4.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着我们。
•
5.给时间一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
•
6.痛苦对每个人而言,只是一个过客,一种磨练,一番考验。
账。这可是全家赖以生存的粮食啊,
家里兄弟姐妹六人,父
够吃,每次捱不到发粮票, 母亲总要
去同事家先借点以渡难关
么能够空手回家呢?于是她在粮店里理
论争吵,当时粮
果闹到七点多,粮店还没下成班,最
后是把片区的
不得不拿出偷的20斤 粮票才了事。
这个故事,在当时的中国,
绝对不是特例。如
时候,很多人都乐于回忆
当时的故事:有些
人民教育出
当今结婚四大件
过去结婚四大
教师展示
同一片天空下 不一样的生活
人民教育出
他们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走向共同富裕
人民教育出
我们一起富裕起来!
课后作业
你愿意为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做些 什么?
人民教育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了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
2.别让过去的悲催,或者未来的忧虑,毁掉自己当下的快乐。
地攒粮票;有些人用粮票包红包,
也是很受欢迎的礼金;有些
可不掏钱,但必须掏粮票;那时缝纫机票之类的工业票更是珍贵的,一个单位一
谁头上谁都跟中奖了一样兴奋。
生活小调查
生活的变化
人民教育出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人民教育出
出行有地铁
听演唱会
今非昔比
话谈小康
人民教育出
我眼中的小康 是……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3 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_15
走出紧缺年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3、让学生自己感悟到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看待生活的变化。
难点:通过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悟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是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三、教学过程:每当节假日的时候,想必同学一定不会忘记各大商场超市里面琳琅满目丰富至极的商品,而时光倒流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同样的节日,人们考虑的却是怎样用几张限量发放的票,给餐桌上添些油水。
这些各式各样的票证,又有什么样的用途呢?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1老师我从教材书72页找到了相关的资料。
1票证是购买生活的必需品,票证成为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
2发行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为了解决供与需的矛盾,我国发行了票证。
3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对呀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蔬菜票等等。
4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还有化纤票,棉花票哦,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
5.用的还有手帕,肥皂,手指,洗衣粉,火柴,抹布票。
商品购买证,自行车票,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6大部分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什么样的商品就用相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
在当年,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都没法过。
票证在当时人们的生活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票证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
人们走出了物质匮乏的年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月中假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任务,搜集我们身边有关票证的故事,哪组同学要来和大家分享呢?1我在教材书中看到了一篇报道:早上去买菜,得带上一种购菜卡,根据卡上的购菜限量标准,没人可以买上二两或四两。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3 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_7
《按满手印的契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2、能力目标:知道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小岗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能够用简单的话说明原因。
3、情感目标: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在这三个目标中,知识目标学生很容易掌握;能力目标对学生来说要稍微难一点,在必要时老师要给学生讲解;情感目标是建立在对能力目标理解的基础上,是内容的升华。
二、教学准备:1、这一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对这部分史实资料有比较全面的把握。
先让学生预习,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查找相关的资料。
三、教学活动及过程:(一)、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畅所欲言: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或者你从这首歌曲中得到什么启示?师答:这首歌,唱的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崇敬之心。
(二)、改革开放使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有“中国十大名村”的美誉,它从前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活动:按满手印的契约(图片)2、讲解:什么是“大包干”以农户为单位,根据统一计划,承包一季或多季的生产任务。
在承包期间,农户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积累外,余下的全归承包者所有。
农民把这种方式概括为“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提问:在没有实行改革开放之前,小岗村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讲解:小岗村“大包干”前隶属于凤阳县梨园公社,当时仅仅是一个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
它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3告别贫困奔小康》7
《辞别贫穷奔小康》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认识我国不一样期间人们的生活情况,感觉人们生活水平易生活质量的不停提高,知道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小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养成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感情。
3、仔细学好各门文化课,确实打好知识基础。
在学习中弘扬勤奋勤苦的精神教课要点:使学生领会到,在生活中真是地体验到我们已经告别贫穷,迈向小康社会。
教课难点:鼓舞学生关怀社会祖国建设,发奋长大投身到建设祖国的队列中去。
教课准备:、检查、咨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童年的生活;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童年的生活。
要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并做好记录。
2、采集用过的粮票、面票、油票、肉票、布票等票证。
教课过程:活动一认识票证一、运用实物1、展现人民币和票证师:假如你有100元钱想买些什么?生:零食、课外书、玩具、美丽的衣服师:购物方便吗?生:特别方便。
师:你知道在25多年前买东西不单需要钱并且还需要这样的票证吗?教师出示粮票。
咨询粮票的用途。
不不过买粮食要粮票,穿的用的都要用票证。
(课件展现各样各样的票证,在展现察看中认识票证的用途和有关知识)学生经过与尊长沟通、采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一些风趣的故事,认识各样票证的用途2.举案例: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生:我这个故事是听妈妈说的,那个时候买布需要布票,很不简单。
她就只能长久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
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谈谈自己听到的故事?生:我听爸爸说:“他年青的时候,吃糖就是一件很豪侈的事情,不过得了病人材能凭医院的证明吃到一点供给的白糖。
”设疑:国家为何要刊行这样的票证?指引学生感觉票证的出现,是过去物质缺少,一些生活必要品知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只能限量供给。
小结:票证在我国有4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计划经济期间极具时代特点的产物,在20世纪90年月渐渐消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活动二今昔对照二、师生学习,沟通感觉(一)此刻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对照父辈和自己生活的年月衣食住行、家用电器的变化,讲讲自己家的故事要求:对照图册上不一样期间人们的生活图片。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3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16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3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16《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能力: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知识: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知道当前我们正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小康”有一个基本认识。
学情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贫困到温饱,从单一到丰富。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这种变化,他们可以通过对长辈的调查中获得对比而有所体验,但是对于生活结构仍然较单一的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容易认识,难以产生共鸣。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小康”有一个基本认识。
教学难点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各种票证。
学生准备:了解票证背后的故事,调查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小时候的衣食住行和我们今天比起来都有哪些不同。
课时安排1课时。
完成话题“告别贫困奔小康”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活动一歌曲引发的话题[播放音频: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首歌主要歌唱谁?小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从那以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歌中的这位老人——邓小平,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步步从贫困奔向了小康。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告别贫困奔小康进行讨论。
(板书:告别贫困奔小康)【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歌曲引发话题。
】活动二票证的故事[播放课件:中国票证]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的收集调查,交流讨论: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非得要用票证才能买到东西?你从长辈那里还听到哪些关于票证的故事?通过对票证的观察,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票证上的各种区域标志,了解这些票证的用途。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复习资料第一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1)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
1932年(刘长春)作为第一名中国选手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第十届奥运会。
(2)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这次奥运会中国共获得(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
(3)2004年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110米栏奥运会纪录,并平了世界纪录。
(4)我国运动员(邓亚平)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5)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总数(100)枚;(6)第三十届奥运会是(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中国获38枚金牌,居第二位。
(7)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署了(《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
(8)(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参与国际重大事务的讨论。
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9)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我国的(上海)举行,各国首脑,身穿(唐)装。
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
亚洲论坛设在我国(海南博鰲),它是亚洲各国共同商讨重要事务的场所;(10)(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
(11)中国2010年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12)到2003年,中国已同世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交流与合作。
第二课《日益富强的祖国》(1)我国用占全世界不到(10%)的耕解决了占世界约(21%)人口的吃饭问题;(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于(1978)年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3 告别贫困奔小康》_7
《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知道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小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养成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3、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
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真是地体验到我们已经告别贫困,迈向小康社会。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关心社会祖国建设,立志长大投身到建设祖国的行列中去。
教学准备:1、调查、询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童年的生活;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童年的生活。
重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并做好记录。
2、收集用过的粮票、面票、油票、肉票、布票等票证。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票证一、运用实物1、展示人民币和票证师:如果你有100元钱想买些什么?生:零食、课外书、玩具、漂亮的衣服……师:购物方便吗?生:非常方便。
师:你知道在25多年前买东西不仅需要钱而且还需要这样的票证吗?教师出示粮票。
询问粮票的用途。
不仅仅买粮食要粮票,穿的用的都要用票证。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票证,在展示观察中了解票证的用途和相关知识)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一些有趣的故事,了解各种票证的用途2.举事例: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生:我这个故事是听妈妈说的,那个时候买布需要布票,很不容易。
她就只好长期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
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说说自己听到的故事?生:我听爸爸说:“他年轻的时候,吃糖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是得了病人才能凭医院的证明吃到一点供应的白糖。
”设疑:国家为什么要发行这样的票证?引导学生感受票证的出现,是过去物资缺乏,一些生活必需品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只能限量供应。
小结:票证在我国有4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产物,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消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3 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_6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步伐,体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从而在心中拥护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
能力目标:学会从图片、表格、资料中获得有效信息,将图片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综合利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观察身边生活,采集相关资料,比较紧系变化,形成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正确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春天”。
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大致进程。
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理解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
教学准备:1.《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歌曲VCD。
2.有关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些图片资料。
3.课前调查、了解家乡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课前播放《春天的故事》。
2.师:同学们,一曲《春天的故事》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1978年。
在那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迎来了一个经济建设的春天,改革开放为中国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改革开放给我们家乡以及全国带来的变化。
3.出示课题:《春天的故事》二、从下图中找出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以及后来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
三、汇报调查情况,看家乡巨变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分小组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调查了解了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现在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把调查的内容进行梳理,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学生在小组交流四五分钟,对本组调查的内容进行再整理)师:现在我们进行全班交流,请各组同学请出代表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其他组如果有同学对这方面感兴趣也可以补充。
第一组向大家介绍家乡商业的变化。
(以超市、百货大楼、购物广场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说明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变化)第二组向大家介绍家乡道路的变化。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3 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_11
3 告别贫困奔小康第二课时向小康迈进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养成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2、通过调查、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3、从身边感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知道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认识什么是“小康”。
4、知道全国人民携手发展中西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
教学重点:从身边感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基本认识什么是“小康”。
教育学生珍惜幸福的生活,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丰富,基本认识什么是“小康”。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回家调查以前和现在人们在住、行、教育、医疗方面发生的变化。
以及周边的人们有哪些文化活动。
2、学生回家找旅游的相片,并带回学校交流。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同学们,重阳节刚过去不久,你们有和家中的老人庆祝吗?在我们身边,有不少退休的老人家,他们生活得可好啦!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2、了解了老人家的生活活动,你有什么想说的?3、看来现在的老人经常给自己的身子骨加加油,越活越精彩,越活越健康。
老人们不仅吃饱穿好了,生活也健康、愉快了,退休生活还过得有滋有味呢。
同学们,像他们这样的生活就是小康生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告别贫困奔小康的第二课时:向小康迈进。
(板书课题)二、向小康迈进1、什么是小康生活?小康生活的其中一条标准就是人均寿命预期70岁,那我国现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PPT)请同学们翻开书本76页,阅读“小资料”思考:你认为中国人均寿命延长的原因是什么?(经常锻炼,身体健康,住进住宅小区,追求舒适生活……)2、从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来看看,以前与现在对比,人们在居住、出行、环境、教育、医疗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呢?(PPT)拿出你们课前做的调查表交流一下。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3.3告别贫困奔小康|人教新课标(共10张PPT)
么能够空手回家呢?于是她在粮店里理
论争吵,当时粮店应该是五点半关门,结
果闹到七点多,粮店还没下成班,最
后是把片区的支左部队闹过来了,那人
不得不拿出偷的20斤 粮票才了事。
这个故事,在当时的中国,
绝对不是特例。如今,当温饱不再是难题的
时候,很多人都乐于回忆
当时的故事:有些人为了娶媳妇,一两一两
地攒粮票;有些人用粮票包红包,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 六年级 | 上册
当今结婚四大件
过去结婚四大件
教师展示
同一片天空下 不一样的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第三单元 · 腾飞的祖国
告别贫困奔小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票 证 时 代
票证的故事
在父辈的记忆中,票证是与物资极度 匮乏的艰难岁月联系在一起的。今年53岁的王颐安记得自己
少年时期干得最英勇的一件事情,就是
英勇捍卫了20斤粮票。那是6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
话谈小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我眼中的小康 是……
我向往的小 康是……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0:59:47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人们“吃”的变化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生产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日益富强。
2、情感目标: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在比较现在与过去生活的差异中,感受今天生活的美好!
3、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获得信息,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景象并为之自豪。
教师准备:
1、反映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活条件变化的图片、录像资料。
2、制作表格
3、课件
的变化”相关教材内容,为第一课时。
活动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下面先让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播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四:拓展延伸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2、日益富强的祖国
吃不饱
吃的变化吃饱,饮食品种和结构单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吃出花样,营养、健康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