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Carbon dioxideCAS:124-38-9分子式:CO2分子量:44.01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GHS危险性类别:无危害分类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280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防范说明:•预防措施:——无•事故响应:——无•安全储存:——无•废弃处置:——无物理和化学危险: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健康危害: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新鲜空气,休息。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给予医疗护理。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立即就医。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
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不燃。
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防止容器受热爆炸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大量泄漏: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
泄漏场所保持通风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
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
二氧化碳、乙炔、氨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
-77.7
相对密度(水=1)
0.82(-79℃)
沸点(℃)
-33.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0.6
分子式
NH3
分子量
17.03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4.7℃)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11.40
对人体危险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救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名称
含量
CAS编号
氨
7664-41-7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乙炔(电石气)Acetylene 易燃易爆 CH 22CAS号 74-86-2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81.8(119kPa) 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沸点(?):-83.8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 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相对密度(水=1): 0.62爆炸上限%(V/V): 80.0 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爆炸下限%(V/V): 2.1 质。
危险性描述现场急救措施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话缙云县消防中队缙云县消防中队:119 3MAC(mg/m):未制定缙云县人民医院缙云县人民医院:120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氧气Oxygen 助燃 O2CAS号:7782-44-7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218.8 本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沸点(?):-183.1 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化学品英文名:carbon dioxide,compressed or liquid;carbonic anhydride化学品别名:碳酸酐CAS No.:124-38-9EC No.:204-696-9分子式:CO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气体可能会引起头晕或窒息。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高压气体,压缩气体;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麻醉效应,类别3。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可能造成昏睡或眩晕。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事故响应:求医/就诊。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高压压缩气体,遇热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可能引起瞌睡和头昏眼花,可能伴随嗜睡、警惕性下降、反射作用消失、失去协调性并感到眩晕。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
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 SDS 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DS 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爆炸
危险
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产物: ——
爆炸极限(体积%):无意义
火灾危险性:戊类
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接触
限值
中国PC-TWA (mg/m3):9000;PC-STEL(mg/m3):18000
美国((ACGIH)TLV-TWA:5000ppm;TLV-STEL:30000ppm。
健康
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恶心等,脱离接触后较快恢复。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操作
注意
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
注意
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不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相对密度(水=1):1.56(-79℃)
饱和蒸汽压/kPa:1013.25(-39℃)
二氧化碳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库的先发放使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和附件破损。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二氧化碳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
标识
中文名:二氧化碳;碳酸酐
英文名:carbon dioxide
分子式:CO2
分子量:44.01
UN编号:1013
危险货物编号:22019
RTECS号:FF6400000
CAS号:124-38-9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不燃烧、不助燃,可压缩至高压的气体
熔点/℃:-56.6(527kPa)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佩带供气式呼吸器;应急或有计划进入浓度未知区域,或处于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状况: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逃生: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侵入途径:吸入
急救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就医。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二氧化碳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二氧化碳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
标识
中文名 :二氧化碳;碳酸酐
英文名:carbon dioxide
分子式:CO2
分子量:44.01
UN编号:1013
危险货物编号:22019
RTECS号:FF6400000
CAS号:124-38-9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不燃烧、不助燃,可压缩至高压的气体
熔点/℃:-56.6(527kPa)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灭火剂 :水
毒性
接触限值:中国MAC:18000 mg/m3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LVTN:OSHA 5000ppm,9000mg/m3; ACGIH 5000ppm,9000mg/m3
TLVWN:ACGIH 30000ppm,54000mg/m3
职业危害分级:Ⅳ级,低度危害;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库的先发放使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和附件破损。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二氧化碳安全告知牌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防护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皮肤接触
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在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就医。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名称பைடு நூலகம்
二氧化碳
警示标志
防护措施
类别
不燃气体
危险等级
3级
危险性
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致人窒息死亡,若遇高温,可致容器开裂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
当二氧化碳少时对人体无害,但超过一定量会影响人的呼吸,导致血液中碳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产生酸中毒,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为1%时,感到气闷、头晕、心悸;4-5%时感到眩晕;6%以上使人神志不清、呼吸逐渐停止以至死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乙炔(电石气)Acetylene 易燃易爆 CH 22CAS号 74-86-2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81.8(119kPa) 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沸点(?):-83.8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 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相对密度(水=1): 0.62爆炸上限%(V/V): 80.0 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爆炸下限%(V/V): 2.1 质。
危险性描述现场急救措施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话缙云县消防中队缙云县消防中队:119 3MAC(mg/m):未制定缙云县人民医院缙云县人民医院:120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氧气Oxygen 助燃 O2CAS号:7782-44-7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218.8 本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沸点(?):-183.1 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二氧化碳)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不燃!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CO2
CAS号:124-38-9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56.6
沸点(℃):-78.5
相对密度(空气=1):1.53
饱和蒸气压(kPa):1013.25(-39℃)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忠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中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固态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现场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即时使用。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浓度
MAC(mg/m3):1800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市消防大队
电话: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二氧化碳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
二氧化碳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标识中文名:二氧化碳;碳酸酐英文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分子量:UN编号:1013危险货物编号:22019 RTECS号:FF6400000 CAS号:124-38-9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不燃烧、不助燃,可压缩至高压的气体熔点/℃:(527kPa) 溶解性: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沸点/℃:(升华) 相对密度(水=1):(-79℃)蒸气压/kPa:(-39℃) 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温度/℃:31 燃烧热(kJ·mol-1):无意义临界压力/mPa :最小引燃能量/mJ:无意义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烧、不助燃燃烧分解产物:无意义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爆炸极限(体积分数)/%:无意义稳定性:稳定自燃温度/℃:无意义禁忌物:丙烯醛、胺类、氧化铯、锂钾等金属粉尘危险特性: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与水接触生成碳酸。
多种金属粉末、如镁、锆、钛、铝、铬及锰悬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时,能被点燃,并能引发爆炸。
干冰与钠、、或钠钾合金能形成对震动敏感的混合物。
液体或固体二氧化碳能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
建规火险分级:戊灭火剂:水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18000 mg/m3 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LVTN:OSHA 5000ppm,9000mg/m3; ACGIH 5000ppm,9000mg/m3 TLVWN:ACGIH 30000ppm,54000mg/m3职业危害分级:Ⅳ级,低度危害;LCL0: 9000 PPM/5分(人吸入)对人体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二氧化碳MSDS气体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中文名称:碳酸酐CAS No.:124-38-9分子式:CO2分子量:44.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二氧化碳124-38-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易燃、可燃物。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液化的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急救方法
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
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不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建规火险分级
1.53
临界温度(℃)
31.0
临界压力(MPa)
7.38
沸点(℃)
-78.5
蒸气压(kPa)
1013.25/-39℃
溶解性
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健
康
危
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
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危险特性
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
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
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搬运
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
液化的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
识
中文名:二氧化碳[液化的]
危险化学品序列号:642
英文名:Carbon dioxide,refrigerated liquid
UN编号:2187
二氧化碳危害安全告知卡
好好学习社区德信诚培训: 管理培训、认证咨询 危险化学品危害安全告知卡:二氧化碳 急性中毒,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危害性描述1.1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1.2爆炸危害:本品不燃。
1.3环境危害:暂无资料。
1.4职业接触限值:PC-TWA :9000mg/m3,PC-STEL :18000 mg/m3。
急救措施 2.1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2.2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2.4食入:无资料。
消防措施3.1危险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2有害燃烧产物:无。
3.3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泄露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和储存 5.1操作: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易。
液化的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员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戴全身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
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查后再用。
灭火方.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法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燃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产物
/
爆炸危险性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
爆炸下限v%)(
/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危险特性
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
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
分子式:CO2
分子量:44
CAS号:124-38-9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液化气体。
熔点(℃)
-56.6
空(相对密度=1)气
1.53
临界温度(℃)
31.0
临界压力()MPa
7.38
沸点(℃)
-78.5
kPa(蒸气压)
1013.25/-39℃
溶解性
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健康.
侵入途径
吸入。
危害
健康危害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化学品管理和安全技术
二氧化碳的化学品管理和安全技术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工业生产、食品加工、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如果管理不当,二氧化碳也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因此,对于二氧化碳的化学品管理和安全技术,应该引起重视。
一、化学品管理对于二氧化碳管理,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管控。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和相应的责任制。
其次,应该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类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记录。
对于不同种类的二氧化碳,需在储存、使用、运输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标识和区别。
此外,必须对储存条件和环境进行控制。
将二氧化碳储存在专门的仓库中,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确保储存安全。
同时,还需采用适当的储存容器和管道,确保不会出现泄漏或爆炸等危险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对于不同用途的二氧化碳,应制定相应的使用规程,明确安全操作要求。
同时,还需定期对设备和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安全技术为了保障二氧化碳储存和使用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和监测系统。
例如,设立气体泄漏报警器、安全阀等保障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和管道的完好性。
此外,还应设置紧急停车按钮等控制设备,以便在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其次,需对二氧化碳进行有效的防护和保护。
例如,在二氧化碳储存和使用场所,应设置喷淋系统、防火墙等消防设施,以便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灭火。
同时,还应配置适合的防护装备,例如防毒面具、防爆手套等,以供操作人员在必要时使用。
总之,对于二氧化碳的化学品管理和安全技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只有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下,才能确保二氧化碳的安全储存和使用,且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二氧化碳)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二氧化碳)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二氧化碳;碳酸酐;碳酸气;碳酐英文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分子量:44.01CAS号:124-38-9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化学类别:非金属氧化物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无警示特性。
低温时为压缩液化气体,或白色固体(干冰,薄片或立方体)主要用途: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第三部分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更高浓度时还有麻醉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在生产中是否存在,目前无定论。
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造成局部低温,可引起皮肤和眼腈严重的低温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
就医。
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
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注意:可发生酸中毒。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有条件给高压氧治疗。
食入: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燃建规火险分级:戊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危险特性: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与水接触生成碳酸。
多种金属粉末、如镁、锆、钛、铝、铬及锰悬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时,能被点燃,并能引发爆炸。
液化的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化的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标中文名:二氧化碳[液化的 ]危险化学品序列号:识642英文名: Carbon dioxide ,refrigerated UN 编号: 2187liquid分子式:CO2分子量: 44CAS号: 124-38-9理外观与无色无臭液化气体。
化性状性熔点-56.6相对密度(空 1.53质(℃)气 =1)临界温度31.0临界压力7.38(℃)( MPa)沸点-78.5蒸气压( kPa)1013.25/-39(℃)℃溶解性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健侵入途吸入。
康径危健康危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害害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 -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慢性影响 :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急救方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法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烧物爆闪点/爆炸上限/炸(℃ )( v% )危引燃温度/爆炸下限/险(℃ )( v% )性建规火险戊稳定稳聚合危不能出分级性定害现危险特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性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运条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库内件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与泄漏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处理名,注意验瓶日期;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戴全身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查后再用。
二氧化碳(液体二氧化碳)理化特性及储运技术要求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保护
一般不需特殊保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工业手套
其它
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理化性质
熔点(℃)
-56.6(527kPa)
沸点(℃)
-78.5升华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将空瓶与满瓶分开存放。避免过量存储和存储时间过长。使用先进先出系统保持好的库存纪录.
相对密度(水=1)
1.56(-79℃)
相对密度(空气=1)
1.53
饱和蒸汽压(KPa)
1013.25(-39℃)
燃烧性(KJ|m01)
无意义
临界温度(℃)
31
临界压力(Mpa)
7.39
溶解性
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辛醇|水分配系数相对数值
无资料
稳害
不聚合
燃烧(分解物)
空气二氧化碳主要组成与性状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嗅气体主要成份高纯二氧化碳体积9999主要用途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
二氧化碳(液体二氧化碳)理化特性及储运技术要求
标识
中文:二氧化碳;碳酸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核二三建设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方家山核电工程
MSDS 材料安全数据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MSDS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一、成份辨识资料:
中(英)文名称: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压缩气体,无色,无味。
二、危害辨识资料:
紧急概要:此气体以高压方式灌裝于钢瓶内,为一无毒、无味、无色、不可燃之气体.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
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甚至窒息。
吸入: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眼睛、皮肤接触: 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
的冻伤。
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境影响:无。
三、急救措施: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四、灭火措施:
特殊灭火程序:本品不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五、泄露处理方法:
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3.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4.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清理方法:允许排至大气。
六、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 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易燃、可燃物。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七、曝露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皮肤及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