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七月的天山的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4.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七月天山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天山吗?知道天山有什么特点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七月的天山的课文,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出美感。

2.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三、课堂讲解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七月天山的印象。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七月天山有哪些特点?b.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七月的天山如此热爱?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七月的天山》。

2.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深入分析a.课文中的天山与七月有什么关系?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c.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作者的情感。

2.各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七月的天山》,让学生感受到了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色,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课堂讲解和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同学表现较为紧张,需要教师在课后多加关注和指导。

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缎、涧”等 8 个生字,会写“缎、俯”等 14 个字,正确读写“白缎、山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天山的美景,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边疆,有一条连绵数千里的大山脉,那就是天山。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就会立刻感到秋天般的凉爽。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走进七月的天山,去领略那里的独特风光。

(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七月天山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三)精读课文,感悟美景1、学习第 1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引导学生理解“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这句话,感受天山的凉爽。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1 自然段。

2、学习第 2 自然段(1)自由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抓住“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这句话,体会雪峰的高、大、美。

(3)让学生找出描写雪水的句子,感受雪水的清凉、欢快。

(4)指导学生朗读第 2 自然段,读出雪峰的美和雪水的欢快。

3、学习第 3 自然段(1)指名读第 3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引导学生理解“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案1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意,易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同时,课文中的丰富想象和幻想,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美景和情感。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天山的了解可能局限于地理知识,对于天山的美景和神话传说可能了解不多。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天山的美景和神奇,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自己的习作。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的想象和幻想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呈现课文中的景色和情景。

2.准备生僻词语的解释和例句,方便学生理解和运用。

3.准备小组合作的活动材料和习作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关于大自然的课文,如《草原》、《西湖》等。

b.提问:你们对天山有什么了解?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c.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天山的美丽和神奇。

2.呈现(10分钟)a.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b.教师逐段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c.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想象和幻想,如“天山的神话传说”、“天山上的仙境”等。

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场景,用课文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描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20200210111924)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20200210111924)

七月的天山教材内容分析:《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还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和热爱之情。

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适宜扶放结合,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会认“缎、涧”等8个生字,正确读记词语。

2.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它们有什特点?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5.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做课前预习.2.分配好上课学生的任务.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课1.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那就让我们随同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去游一游吧!2.板书课题《4*七月的天山》,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笔下的天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再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

用大屏幕出示字词,指名认读。

3.默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找出有关地点变换的句子。

4.课文主要描写的哪些景物?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1.分配学习任务第一组学习骑马上天山第二组学习天山途中第三组学习天山深处2.小组交流、汇报出示:七月,骑马上天山,“我”----------第一小组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获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这片美景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诗意,充满了浓郁的天山风情。

本文的生字词较多,涉及一些地理、民族等常识,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天山这一题材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了解天山的特点和民族风情。

同时,学生对诗意的表达和美的感悟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对美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感悟课文中诗意的表达,培养对美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天山美丽景色的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天山美丽景色的图片和音乐。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习作纸张:准备习作纸张,供学生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天山美丽景色的图片,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天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诗意的表达。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七月的天山》教案篇一教材简析:天山,我心中一片纯洁的净土,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冰山、雪峰、溪流、野花、羊群和牧羊女,饮马溪边,策马奔腾,大气而不乏精致,粗犷而不失娴静,好一派奇异的北国风光。

《七月的天山》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月底教学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师生共同品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深层次对话的形式之一。

《七月的天山》一文的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应让学生自主去品读,通过读,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其次,在各自品读中,让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对话,通过对话,来互相启发,相互感染,共同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1、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1、天山风景的图片,《天山景物记》序的音像材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思维小游戏,(板书:新疆)齐读,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联想和交流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西北风情,并且多少有些向往,是吗?我也一样,一说起山,我就会想起这样一座山,板书天山,自然,我就会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文章一开头,作者这样写道:(播放录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在我们这儿,七月是最炎热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么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描绘七月份的天山风光,展示了天山神奇、美丽、富饶的一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成语以及修辞手法方面仍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对祖国的美丽河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学会欣赏自然风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成语以及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天山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3.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僻词汇、成语及修辞手法。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美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成语及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6.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神奇——美丽——富饶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4.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觉优美词句并积累。

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思虑沟通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北国天山的美景,培育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课重、难点:能说出天山光景的特色,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觉天山的美景从中感觉到美的熏陶。

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莽云海间。

”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向往。

那就让我们伴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起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2、解题,认识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绘山川光景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光景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主要描绘了哪些光景,它们有什么特色。

假如有兴趣,还能够把自己喜爱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三)依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述的旅行次序,指引理解内容1、学生依据提示自读课文;2、指引阅读:(1)课文是依据什么次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址变换的句子。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变换 , 次序从山的外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描绘了哪些光景?主要采纳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谈论,而后沟通)(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丛林、野花等美景。

描述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沉寂。

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绽放的“白莲” 。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丛林。

指引学生思虑沟通:这段抓住丛林的哪些特色来写的?(4)朗诵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自读沟通: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色进行描述的?(学生用笔在书籍上做出标志)(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假如由外到里,由高到低。

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七月的天山》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让他们通过诗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
1.预习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山的风景,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对天山有什么了解?你们对夏季的天山有什么想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导读诗歌
教师朗读《七月的天山》这首诗,让学生听一遍,然后再由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段解读
4.赏析诗歌
5.创作活动
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想象自己是在天山的夏季,通过诗
歌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想法。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
自己的《夏日天山》。

6.总结评价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
处并加以改进。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手段:
1.讲课
2.朗读
3.分组讨论
4.创作活动
5.总结评价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七月的天山》这首诗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欣赏能力,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大自然的美丽。

四下《4.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下《4.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下《4.七月的天山》教案
备注:略读课文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练习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授新课
(一)导入课文
离开那美丽的南国的桂林山水之后,你是否还想再深入中国西北边陲,去感受一下祖国壮丽的民族风情?如果你愿意的话,那么就跟着老师一起继续跋涉,去探寻那美丽的西北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
(1)找人逐句读诗。

(2)纠正字音。

(三)内容讲解(共11段)
第1段:综述七月骑马去天上是最理想的方式。

第2段:初进天山,看到天山七月的水景。

第3段:往里走,看到天山七月的原始森林。

第4段:走进天山深处,看到天山七月的花海。

第5段:赞美天山七月的景色。

问题一: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第2段:
雪峰(高耸、巨大、像白缎)
雪水(像银链、白莲)
小溪(鱼儿欢跃、溪水清澈)
第3段:
树(像巨伞、幽静)
第4段:
花海(五彩缤纷、像锦缎、像霞光、像彩虹)
三、作业布置
今日作业
1.笔记抄写一遍。

2.学完本课之后,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不少于3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文章。

文章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这里美景的喜爱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充满了诗意,是进行语言训练和情感教育的良好教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词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天山美景的喜爱之情;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天山的美丽风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掌握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掌握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示范指导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天山的图片和音乐。

2.黑板:准备好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语和写作方法。

3.教学用具:准备好课文和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天山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五、课时安排:1——2课时六、学习过程:(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

《七月的天山》小学语文课堂教案

《七月的天山》小学语文课堂教案

近年来,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新教材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其中就包括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天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于新疆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了新疆的文化和风貌,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

本文将对《七月的天山》的课堂教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教学目标1、语言技能:学生了解新疆地区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及风景名胜,并能够复述文章内容,运用所学词汇、语言表达新疆美丽的风光以及人民的生活和善良。

2、阅读理解:通过本文对新疆地区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新疆的文化艺术特色,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核心内容。

3、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本文和探究新疆文化,使学生对多元文化心生敬意、多元文化初步认识,强化孩子们尊重、理解和欣赏不同人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语言表达:本文中词汇和句式、大量形容词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感悟自然的价值和美。

2、人文底蕴:全文融入了新疆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也为学生对当下世界,不同文化习俗和传统、历史背景等现象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三、具体实施1、导入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入主人公上太阳岭、第一个看到漫漫的天山雪峰的情节,激起学生们的浓厚情感,使他们能够高度关注本文内容。

2、讲解通过对文章的整体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全文的整体思路,协助他们构建文章的结构,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可以在教学中适当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文本细节,以此强化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3、词语讲解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对生词和常见生疏的词组上李凤霞所生活的地方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词汇,也能让学生对新疆地区有更加准确的了解。

4、阅读素养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操练的方式,检验我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1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充满诗意,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本文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

同时,他们也对自然景色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相联系。

然而,对于一些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天山景色的赞美之情;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2.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能够进行类似的景物描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天山景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写作教学法:通过仿写、改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PPT,展示天山景色的图片和相关音乐。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句子。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供学生阅读和朗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天山景色的图片,同时播放相关音乐,营造生动的氛围。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对天山的印象,从而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教学难点:读文理文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积累好词好句,抓取主要内容知大意,搭建知识迁移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略读课文的一般教学步骤是:读提示,明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表达方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朗读1、2,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似的盛开饮马”三词反馈倾听的情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4、5,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3、请1—2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

缎duàn 涧jiàn 俯f蹄tí 溅jiàn 延yán鞍n4、组织小组开火车赛读重要词语,检查识字状况,在反馈中纠错并反复纠读。

锦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马鞍高耸透射寂静增添细碎柔嫩绚烂白皑皑重重叠叠斑斑点点5、要求学生标画含生字的词语之后,组织学生接龙朗读课文,看是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

教师注意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反馈预习情况,组织学生查字典标注:高悬峭壁断崖银链鳞光绚烂无边繁花6、教师过渡: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仅仅满足于借助字典认识一些生字,是远远不够的。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七月的天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缎、涧”等8个生字,正确读记词语。

2.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它们有什特点?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二、教学重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难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天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欣赏天山(课件出示)。

引问:在我国新疆有一条著名的山脉,连绵几千里,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炎暑逼人,而一进入这里,便凉爽宜人,想看看这个奇特的地方吗?2.指名说说感受。

3.教师导学:刚才我们欣赏了天山的旖旎风光,感受了天山的美,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碧野的脚步,细细地感受七月的天山独特的风韵吧。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天山的位置,初识天山美景,以至产生迫切学习的愿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

3.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4.学习生词。

(课件出示)作者文章写得非常美,他的用词也非同一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戈壁滩白缎山涧洄水涡饮马重重叠叠五彩斑斓白皑皑五彩缤纷5.学生自由读、领读、齐读生词。

6.读完这些词,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戈壁滩上酷暑难耐,天山雪峰像白缎一样美丽、山涧的雪水飞泻下来,洄水涡里的小鱼游来游去,重重叠叠的枝丫和五彩缤纷的野花交相辉映,美丽极了。

)7.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

引问:天山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景物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直线把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画出来。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2篇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2篇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0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要求:1.标注自然段,识记注音词语。

2.朗读课文,由慢到快,至少三遍。

3.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检查预习师:(出示地图)在中国的西北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地方,叫新疆;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条很大很大的山脉,叫天山。

那里终年积雪,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七月的天山》师:让我们通过文字跟随作者“骑马上天山”,去感受一下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象。

课前我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

分享你们预习的收获,分别出示:白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离鞍白皑皑饮马重重叠叠无限生机五彩斑斓细碎日影锦缎绵延五彩缤纷峭壁断崖师:“细碎日影”特别有画面感,读读这个句子就明白意思了。

出示: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生:太阳照在森林里,光线透在地上有斑斑点点的光,就是细碎日影。

师:(出示与语境相关的画面)师:(这一组词语里)请找到一组近义词。

生:“五彩缤纷”“五彩班斓”师: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出示: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生填空后:五彩缤纷就是色彩很多,很耀眼,很绚烂的。

师:你联系上下文很好理解了词语,这“缤纷”还有一种动态的感觉,(指“绵延”)很多的色彩耀眼、绚烂,而且一直绵延。

那么“五彩斑斓”又是什么意思呢?生:阳光照在水里,石头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师生共同品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深层次对话的形式之一。

《七月的天山》一文的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应让学生自主去“品读”,通过读,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其次。

在各自“品读”中,让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对话,通过对话来互相启发,相互感染,共同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

3、积累优美词句。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通过充分地朗读来感悟。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观察到的景物描写具体、形象、生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2、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课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感情思想)
教学活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的确美妙神奇,引人入胜。

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碧野一同走进七月的天山,看一看,游一游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简介作者碧野。

2、检测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饮马溪俯视似的盛开)师生评价。

还有不理解的吗?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2、课件出示: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学生齐读。

师:这是全文的开场白,简洁明了,却又统领全文,想一想,你感觉到了什么?
3、出示课件;有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设计意图]:在学生情绪刚刚调动起来的时候,适时插入一些图文并茂的对天山的介绍,则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投入地在课文中感受天山的美。

4、难怪作者碧野说(生接读……)那就赶紧骑马上天山吧!请同学们自由地、放松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5、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寒山暑气,会使你感到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⑴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⑵原来,上天山不是登上天山的顶峰,而是骑在马背上,从天山之外走到天山深处,记下一路上所看到的独特的风景,你知道这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吗?(游记。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就是作者浏览的行踪)
6、骑在马背上,从进入天山,一直到天山深处,一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请默读课文,用恰当的词语给2、3、4自然段拟一个小标题,可以是文中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概括的词语。

(完成板书)
三、品读感悟,欣赏景点。

1、每一处风景都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象,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抓住某个景点,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品读,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句子: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露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设计意图]:
品与读结合,在反复读中品,在品的基础上进行好朗读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自读自悟,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来汇报交流,讨论对语句的理解,交流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四、结尾产共鸣。

1、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最后一段。

2、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春天胜似春天,难怪作者感叹(生齐读):虽然天山这时并不
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比繁花呢?
3、如果你身临其境,你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生感叹。

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胜似春天,难怪你也会感叹(生齐读):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比繁花呢?
4、总结:是啊,这就是天山,作者碧野先生用丰富的想象、恰当的修辞、准确的词句把我们带到七月的天山,同学富有激情的诵读,让奇异的天山充盈我们整个教室,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五、总结写作方法。

1、讲究写作的顺序。

2、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细腻的描写。

3、运用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七、诵读积累:
这是一篇美文,作者用精当、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我们一辈子也难见的美景。

常言道:“学习语文重在积累。

”让我们快速记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看谁记得多。

学生展示。

师生评价。

六、作业设计:请你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喜欢的作业。

1、请把你喜欢的优美语句找出来,并摘抄在积累本上。

2、请你运用本文学过的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描写你最喜欢的一
处风景。

3、请你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你去过的一处地方。

推荐阅读:《天山景物记》
板书设计:
七月的天山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