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城广场案例分析
广州花城广场景观工程调研

项目简介
中央广场的重头戏是人工景 观湖区。梭形的湖面上点缀 着五座小岛,分别布置宫粉 紫荆和桃花,用单一品种的 开花乔木营造出个性鲜明的 花岛形象,也给市民创造出 了春季赏花的观景点。湖水 以镜面水景为主,平静无波 的水面倒映出周边造型各异 的城市建筑,强化城市映像 的景观深度。湖水中种植了 多种水生植物,体现了生态 化的设计理念,同时增强了 景观的趣味性。
广州花城广场景观工程调研
09景观 王东川茂 蔡嘉洁
项目简介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 广场 “花城广场”。 位于黄埔大道以南、华夏路 以东、冼村路以西、临江大 道以北,广场最宽处250米, 总面积大约为56万平方米。 周边规划建有39幢建筑,其 中,少年宫、大剧院、图书 馆、博物馆等8幢已建成。 设计方:广州市城市规划勘 测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园林 建筑规划设计院组成的联合 体
—木栈道
木材,边缘木材封口 钢板分隔带 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
满足设计基础的地基
地面材料
—石材汀步
地面材料
—休息椅子地面
地面材料
—水中石景
地面材料
—地下室入口
地面材料
1. 环形主园路—红色沥青 2. 木栈道
3. 石材汀步
4. 休息椅地面
5. 水中石景
6. 地下室入口
地面材料
—红色沥青主园路
彩色沥青,又名彩色胶结料,是筑路材料的一种,目前有两种: 1、以无色胶结料加色粉,无色胶结料可以是由沥青脱色而得,也可以由 石油树脂等浅色聚合物调配而得; 2、通过沥青直接改性而得,这种胶结料具备沥青的抗老化能力强的特点, 颜色为棕红色。
地面材料
—红色沥青主园路
地面材料
—红色沥青主园路
65mm多孔沥青混凝土
浅析广州花城广场规划与景观设计

浅析广州花城广场规划与景观设计摘要:广州新中轴线在形式上贯穿广州市南北,但实际上由于规划的不同步等原因,新中轴线除了花城广场一段以外,其他的整体性较弱。
作为城市中心以及标志性绿轴,花城广场在宏观的城市规划中起到焦点的作用,不仅仅是线性的花园广场,更是广州未来发展以其为中心发散而开。
关键词:中轴线;广场;规划;线性;新旧对比一、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广场—花城广场(一)广州花城广场花城广场--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广场,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以南、华夏路以东、冼村路以西、临江大道以北,广场最宽处250米,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
广场最南端是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图书馆四个公建所在地。
此处以北为长约1.1公里的榄形轴线广场。
弧形道路两边是公园式绿化,绿化两边是高层商业建筑。
(二)新城市中轴线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南海心沙岛,以新电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全长12公里。
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
北段有3个重要节点,分别是核心商务区、海心沙、新电视塔。
北边“山水城”自成一格,强调宜居、生态;中段则主打“花城绿轴”牌,定位为“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并分五大功能区。
行走在花城广场中,体验大都市中轴线的魅力。
临江边的海心沙广场以及相对而建的四大公建围合而成中轴线最重要的节点也是其浓墨重彩的中心。
此处成为广州现代化的新标签,与老珠江相辉映。
作为轴线设计的最重一笔,无疑达到了意义上的程度。
广州新中轴线在形式上贯穿广州市南北,但实际上由于规划的不同步等原因,新中轴线除了花城广场一段以外,其他的整体性较弱。
作为城市中心以及标志性绿轴,花城广场在宏观的城市规划中起到焦点的作用,不仅仅是线性的花园广场,更是广州未来发展以其为中心发散而开。
二、广州新旧中轴线对照(一)广州历史中轴线广州古城区有一条北自越秀山,南至珠江水的传统中轴线,俗称“一条扁担担起山和水”;广州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中,似乎总有一条通过官府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古城中轴线一直于此不太大的地段内平移延伸。
广州花城广场规划分析讲解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地区地下空间立体分析
2019/6/8
2019/6/8
2019/6/8
2019/6/8
2019/6/8
THANK YOU
2019/6/8
地下空间设计
花城广场的地下空间设计是由下沉景观广场系类、商业购物廊、下沉庭院以及用于联 系周围建筑地面空间的人行通道系统等几个主要设计要素组成的 。
下沉景观广场沿中轴线布局, 串联起整个地下商业购物中心。 下沉景观广场、大型坡道和楼梯, 将大自然引入地下。
下沉庭院是为了提升地下功能 空间的质量,营造舒适安静的空 间氛围。(下沉庭院属于一个过 渡区域)
5
5. 庆典广场 南接海心沙,面对着宽阔的珠江,是大型庆典集会的场所。
视点分析
2019/6/8
线轴主 图点节
绿化结构
2019/6/8
花城广场设计中心以绿化为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将周围建筑地面的景观也纳入广场设计中。在整个 核心区内形成了“中轴+侧翼+区段+节点”的一种 空间顺序。
人行系统
根据市民到达广场的方式不同, 将不同到达方式的行人通过广场 地面人行系统、人行天桥、下沉 广场并与核心地区的人行通道周 边建筑地下通道及地面架空二层 人行步廊连接为一体。从而形成 一个立体,开发的人行系统。
3. 双塔广场 在标志性建筑西塔和东塔之 间,椭圆形的广场上旱喷时时
3
泻玉飞珠,无 论日间还是夜晚都吸引了大量游人驻足。
4. 文化艺术广场 联系着珠江新城四大公共建筑:广东省博物馆、广州
图书馆、市少年宫和歌剧院。大面积的广场通过铺装材料和地灯形成
4
的线性图案,打通各建筑之间的视线通廊,导引人流聚散。
浅谈广州亚运会期间花城广场景观装饰设计

浅谈广州亚运会期间花城广场景观装饰设计摘要: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在“花城”广州胜利召开,亚运期间为营造盛大、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节日气氛,广州市政府对全市重要要道路、公园、广场、交通枢纽、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广场等位置增设时花的摆设、花灌木种植,重点对亚运景点、比赛、训练场馆、道路节点等工程进行精细化设计与管理,以保证绿化和时花的景观效果为首要任务,构建了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欢乐祥和的城市形象。
花城广场毗邻海心沙亚运公园(亚运开幕式场地),作为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城市空间,为了更好地展示广州城市形象,亚运期间花城广场的景观装饰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结合亚运前后期工作实践情况对花城广场景观装饰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描述了景观装饰方案、景观元素和植物品种选择,及所采取的措施确保了优良的景观装饰效果,这为重大节假日期间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装饰设计提供有力探索,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关键词:亚运花城广场景观装饰时花设计花城广场亚运主题景观装饰图1. 工程简介花城广场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CBD 核心区,花城广场地下空间建筑是目前全国一次性开发规模最大、功能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地下空间建筑共三层,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
主要功能以地下公共服务配套为主,包括解决珠江新城核心区交通疏导的地下交通系统、公共人行系统、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及配套综合商业设施和设备用房。
它与周边建筑地下层整合建设、统筹考虑,将构成具有以地下步行系统连通城市公交枢纽与轨道交通枢纽功能的城市地下综合体,达到疏导交通、共享地下空间资源、商业发展的目的。
地下空间顶上建设成城市中央公园——花城广场,范围从黄埔大道以南、华夏路以东、冼村路以西、临江大道以北,最宽处达250米,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
花城广场主要建有园林绿化景观区、人造景观湖区、大型喷泉、灯光广场,并种植有上百株大树,成为广州面积最大、品种最多、造型最美、花城特色最鲜明的城市公共空间和花卉观赏场所。
广州花城广场规划分析教学提纲

地下空间设计
花城广场的地下空间设计是由下沉景观广场系类、商业购物廊、下沉庭院以及用于联 系周围建筑地面空间的人行通道系统等几个主要设计要素组成的 。
下沉景观广场沿中轴线布局, 串联起整个地下商业购物中心。 下沉景观广场、大型坡道和楼梯, 将大自然引入地下。
下沉庭院是为了提升地下功能 空间的质量,营造舒适安静的空 间氛围。(下沉庭院属于一个过 渡区域)
广州花城广场规划分析
1
2
3
4
5
6
7
燕岭公园
东站广场 体育中心 宏城广场
花城广场
海心沙
广州塔
广场位置
新中轴线北起瘦狗岭,南至广州电视塔并继续南延至珠江后航道上的南海心沙岛。新中轴线串联沿线系列绿地,形 成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的绿色珠链。其中花城广场是新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开放性绿地,绿色珠链上的华彩篇章,被誉 为广州城市客厅。
1
广场结构
广场最宽处250米。总面积大约为56万平方米。
2
1. 市民广场 是花城广场的北入口,种植了 整齐的加拿列海枣, 体现南 亚热带的地域性特点,也是入口区有 导向意味的标志性植物景观。
2. 中央广场 的重头戏是人工景观湖区。梭形的湖面上点缀着5座小岛, 用单一品种的开花乔木营造个性鲜明的花岛形象。湖水以镜面水景为 主,平静无波的水面倒影出周边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强化城市映象的 深度。湖中种植各种水生植物,体现生态化理念,也增添了趣味性。
5
5. 庆典广场 南接海心沙,面对着宽阔的珠江,是大型庆典集会的场所。
视点分析
主
节
轴
点
线
图
绿化结构
花城广场设计中心以绿化为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将周围建筑地面的景观也纳入广场设计中。在整个 核心区内形成了“中轴+侧翼+区段+节点”的一种 空间顺序。
花境布置的施工与养护管理——以广州花城广场为例

花境布置的施工与养护管理———以广州花城广场为例李艳玲(广东中科琪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10)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景观中各种形式的花境运用越来越广泛,细微到城市脉络中微小的变化,在公园、道路、广场、商业街区、酒店等重要节点上,各种形态的花境悄然而立,这就是给市民带来最切身的感受。
通过对花城广场、海心沙花境设计、施工、养护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对花境植物的配置及应用提出了优化宿根花卉和花灌木植物使用、乡土新优品种运用、增强长效节约型花境推广应用等建议。
关键词:花境布置;施工养护要点;花城广场;海心沙中图分类号:S68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3)16-0031-030引言花境是模拟自然界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设计成自然样式的花带,形状各异,大小各异,经过艺术提炼而成的花境[1]。
花境最早起源于英国,是从最初在城市公园、广场、道路、庭院、展园等广泛应用的私家庭院植物景观设计,再发展为公共场地的空间设计手法,由一种单纯实用的修道院植物培育而成[2-3]。
广州具有独特且良好的自然气候环境,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花境的推广应用也十分广泛。
花城广场、海心沙作为广州天河CBD 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核心区域,是集中展示广州国际都市形象的窗口,也是集中展示现代都市的重要区域,位于广州城市中轴线上[4]。
笔者通过对花城广场、海心沙花境设计、施工与养护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对花城广场、海心沙区域花境植物的配置及应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1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广州市花城广场与海心沙,总面积约16021m 2,其中花城广场花境约2902m 2,海心沙花海位置约13119m 2。
2花境布置2.1花境布置形式本项目花境景观布置中采用直接突出花境本身,或借用花境突出其他景观要素,或各景观要素之间相互衬托、和谐共生等表现手法。
植物是花境中最重要的基本元素,花境植物应用的合理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5]。
广州花城广场规划分析知识分享

人行系统
根据市民到达广场的方式不同,将 不同到达方式的行人通过广场地面 人行系统、人行天桥、下沉广场、 核心地区的人行通道周边建筑地下 通道及地面架空二层人行步廊连接 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开发 的人行系统。
地下空间设计
花城广场的地下空间设计是由下沉景观广场系类、商业购物廊、下沉庭院以 及用于联系周围建筑地面空间的人行通道系统等几个主要设计要素组成的 。
广场结构
1
广场最宽处250米。总面积大约为56万平方米。
1.市民广场 是花城广场的北入口,种植了整齐的加拿列海
枣,体现了亚热带的地域性特点,也是入口区有导向意味的
2
标志性植物景观。
2.中央广场 重点区域是人工景观湖区。梭形的湖面上点缀
着5座小岛,用单一品种的开花乔木营造个性鲜明的花岛形
象。湖水以镜面水景为主,平静无波的水面倒影出周边的城
地下二层设计
地下二层主要是公共停 车场、设备功能空间以 及集运系统站厅和设备 空间且该层与周围建筑 的地下车库相连接。
地下三层设计
地下三层是集运系统站台和集运系统隧道以及通往整个核心区的集中 供冷管道。
设备房达4000平方米,保证了足够的面积与高度。通过利用共同构造 确保高效的供应路线,而且还利用珠江水实现节能的目的。
1
2
3
4
5
6
7
燕岭公园
东站广场 体育中心 天环广场
花城广场
海心沙
广州塔
广场位置
新中轴线北起瘦狗岭,南至广州电视塔并继续南延至珠江后航道上的 南海心沙岛。新中轴线串联沿线系列绿地,形成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的 绿色珠链,而花城广场就像绿色珠链上的华彩篇章。它不仅是广州新 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开放性绿地,也被誉为广州的城市客厅。
广州花城广场案例分析

谢谢观赏
依中轴线而生,临珠 江而立。耗资60亿,楼高 103层,身长440米,设计 意念为“通透水晶”。建 钢网交织,水晶加身。建 筑节能上采用世界领先水 平的“低反射、高透明” 遮阳系数、传热系数比普 通玻璃较优,隔热效率高, 可有效隔热和减少空调消 耗、降低噪音;反射率只 有20%,较普通镜面玻璃反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二、广场概况
1.市民广场 是花城广场的北入口,
种植了整齐的加拿列海枣,体 现南亚热带的地域性特点,也 是入口有向导意味的标志性植 物景观。 2.中央广场
重头戏是人工景观湖。梭形 的湖面上点缀着5座小岛,分 别配置紫荆和桃花,用单一品 种的开花乔木营造个性鲜明的 花岛形象。湖水以镜面水景为 主,平静地水面倒影出周边造 型各异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强 化了城市映象的景观深度。湖 中种植的各种水生植物,体现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建筑外轮廓则采用 凹凸不平的立面,具有 丰富的文化内涵。以 “植根于粤, 寓意于博, 蕴形于馆,凝神于藏” 为设计原则的广东省博 物馆新馆,位于天河区 珠江东路,花城广场内。 主要展出广东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文物、资料, 是广东省最大的博物馆。 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花城广场位于核心商务区珠江 新城是珠江新城的交通枢纽, 联系地上地下多层次交通。花 城广场建有三层地下空间:负 一层是地下市政通道;负二层 是以小汽车为主的停车场;负 三层是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地上部分则是城市绿化广场, 总面积78hm,其中绿地面积 超过40hm,最宽处超过250m。 花城广场北接黄埔大道,南 面正对标志性建筑——广州 电视塔,平面为宝瓶状,两 条人行通道贯穿南北,联系 组成花城广场的广场群。广 场群从北往南分别是:市民 广场、中央广场、双塔广场、 文化艺术广场、庆典广场, 各广场根据使用要求和周边 环境设计了相应的主题和形 式。开敞的规则式广场和曲 径通幽的自然式绿地交替出 现不同广场空间的张驰收放,圆形广场上的旱 喷音乐喷泉,最高射程高达65米,相当壮观,远看和广 州塔登高。所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能留住游客的脚步。
基于五感设计理念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改造研究——以广州市花城广场为例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11年1月8日修正版)[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01):64-68.[3]常学礼,邬建国.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J].生态学报,1998(03):3-10.[4]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2007(05):85-91.[5]刘汉湖,黄润秋.汶川桃关震区生态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与生态地质环境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20(02):104-111.[6]王绪高,李秀珍,贺红士,等.1987年特大火灾后不同树种种植比例对大兴安岭森林景观的长期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05):855-861.[7]苏珊.K.韦勒,刘博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康复花园[J].中国园林, 2015,31(1):18-23.[8]乔昕,张德顺.药用植物在康复花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以新加坡植物园康复花园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4(02):222-226.[9]雷艳华,金荷仙,王剑艳.康复花园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园林,2011,27(4):31-36.[10]李霞,李剑峰.传染病医院规划的特点———由北京地坛医院总平面规划谈起[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08):53-56.[11]高相铎,陈天,胡志良,等.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5,31(11):63-66.[12]黄锡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医院及应急医疗设施设计[J].新建筑,2004,(4):5-8.[13]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2009,25(8):7-11.[14]赵文斌,史丽秀,李存东.传染病医院景观环境设计———以北京地工程为例[J].建筑技艺,2009,(07):114-119.王钧(1987-),男,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景(1988-),男,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高颖(1972-),男,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广州花城广场调研报告

06
结论
花城广场的游客数量和满意度较高,大部分游客表示愿意再次前往。
花城广场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广场周边的交通配套和服务设施完善,方便游客的出行和消费。
广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合理,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研究的主要发现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方法
01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游客的基本信息和旅游体验,了解游客对花城广场的认知和满意度。
02
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对花城广场的环境、设施和服务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02
广州花城广场概述
花城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中心地带,具体位置为东起冼村路,西至广州大道中,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新城。
广场周边拥有众多知名景点和商业中心,如珠江新城、广州塔、天河城等。
服务人员是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01
提供多元化旅游服务
除了基本的游览服务外,还可以提供多元化旅游服务,如文化体验、餐饮、购物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02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花城广场的旅游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2
3
通过设置游览指示牌和导游图,引导游客有序游览花城广场,避免拥堵和混乱。
引导游客有序游览
为了方便游客进出,设置明显的出入口,并加强进出口管理,避免游客流失。
设置明显的出入口
根据花城广场的特点和游客需求,规划合理的游览线路,让游客可以更好地游览和欣赏广场风光。
规划合理的游览线路
03
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定期清理和维护广场设施
冲击视觉的广州花城广场地标建筑群

冲击视觉的⼴州花城⼴场地标建筑群特⾊和个性是建筑品位、建筑⽔平的重要体现。
不同风格的建筑形成城市的特⾊,代表城市的品质与形象。
地标性建筑,简称“地标”。
其基本特征就是⼈们可以⽤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看到它就可以联想到其所在城市乃⾄整个国家。
地标性建筑就是⼀个城市的名⽚和象征。
城市与建筑⽂化通常包涵两重含义:⼀是城市、建筑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是可见的建筑⽅式和与之相应的⼈类⽣活⽅式。
地标性建筑不仅要体现地理区域优势,建筑本⾝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帜的。
地标性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整个城市中所有建筑的主⾓。
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
地标性建筑代表的不仅是建筑本⾝,更是⼀种⽣活⽅式,⼀种新思潮的体验。
⼴州花城⼴场位于⼴州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核⼼节点,是⼴州最⼤的⼴场,被誉为⼴州“城市客厅”。
花城⼴场区域,建有能代表⼴州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分耀眼的地标性建筑群,成为到⼴州的必游之处。
来到花城⼴场,⾸先要提的就是⼴州双⼦塔——东塔/西塔。
东塔即周⼤福⾦融中⼼,2016年建成,位于位于珠江新城CBD中轴线上,⾼度530⽶,是⽬前⼴州最⾼的⼤厦。
与东塔相对⽽望的西塔,即⼴州国际⾦融中⼼,2009年建成,⾼度440⽶,东塔之前的⼴州最⾼⼤厦。
⼴州东塔和西塔被成为⽬前世界最特殊的双⼦星塔,⼀⽅⼀圆、⼀⾼⼀矮,屹⽴于珠江边,形成⼀道独特的风景线。
靠近西塔的⼴州⼤剧院,是⽬前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
⼴州⼤剧院由第⼀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性、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宛如两块被珠江⽔冲刷过的灵⽯,奇特的外形充满奇思妙想,整个⼤剧院竟然没有⼀⾯垂直的墙。
《今⽇美国》评其为“世界⼗⼤歌剧院”,英国《每⽇电讯》称其为“世界最壮观剧院”。
⼴州⼤剧院与⼴州图书馆、⼴东省博物馆、⼴州市第⼆少年宫共同构成⼴州市新中轴线上的“四⼤公共建筑”。
广州花城广场规划案例

广州市珠江花城广场及 周围地下空间立体分析
地下一层设计
地下一层是广场地下空间体系主要层面,商业购物空间联系了地下空间的各个区域。 (四大公共建筑入口,停车库)
地下二层设计
地下二层主要是公共停车场、设备功能空 间以及集运系统站厅和设备空间且该层与 周围建筑的地下车库相连接。
地下三层设计
地下三层是集运系统站台和集运系统隧道以及通往整个核心区的集中供冷管道。设备房达 4000平方米,保证足够的面积与高度。通过利用共同沟确保高效的供应路线。此外,通过 利用珠江的江水实现节能的目的。(下表是花城广场地下空间的面积统计)
夜景灯光
照明设计是以“盛世 自然境,流光不夜城”为 主题,以绿色、低碳、节 能为设计理念。将人、景、 城相融合一,所以有人称 花城广场的夜景为“月光 宝盒”。给人一种梦幻迷 情流连忘返的感觉。
使用过程
不足之处
改造区域分布
场 地 概 况 调 研 框 架 整 体 调 研 主 题 调 研 案 例 分 析
绿化规划情况
花城广场植物种类繁多, 数量惊人,仅大树就有600多 棵,且多为乡土植物。 此外,在广场北部营建 的3个樱花岛,2个桃花岛, 岛上分别植有樱花和桃树, 配上柳树,以植物的多种类 衬托花城美誉,营造桃红柳 绿的意境。将打造成广州面 积最大、品种最多、造型最 美、花城特色最鲜明的花卉 观览场所,做到四季花开、 群芳争艳。
广州花城广场规划分析
********** 姓名:*** ********** 姓名:***
广东 中国
广州
花城广场
花城广场概况
广州城市的新中轴线广场,在亚运会开幕前被正式命名为“花城广场”, 花城广场位于位于黄埔大道以南、华夏路 以东、冼村路以西、临江大道以北,广场最宽处250米,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是人民公园面积的8-10倍。周边规 划建有39幢建筑,目前,少年宫、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8幢已建成。广场地面建有人造景观湖区,大型喷泉、 灯光广场,冷雾降温系统,并种植600多棵大树。在花城广场的北端,有5个花岛,其中3个为樱花岛,2个为桃花岛, 配上柳树,以植物的多种类衬托花城美誉,营造桃红柳绿的意境.
对花城广场交通思考-图文

对花城广场交通思考-图文摘要近年来,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向地上地下综合体方向发展,以求更加立体更加有效的利用城市空间。
同样,城市中心广场在城市中心区内,规划设计也向立体化的发展。
广场被誉为城市的客厅,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有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的开放空间。
花城广场处于广州珠江新城的核心区,也是广州CBD的中心,如何解决车流、人流在这个区域内的运转,也是花城广场设计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以广州花城广场为例,对现代城市中心公共空间的交通规划作出思考。
关键词花城广场交通规划1花城广场交通与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近年来,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向地上地下综合体方向发展,以求更加立体更加有效的利用城市空间。
同样,城市中心广场在城市中心区内,规划设计也向立体化的发展。
城市中心广场与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商业街综合设计,形成了多功能的综合环境。
在1998年颁布的《广东省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指引中》,关于地下空间的利用,也做了指导:“城市广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广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地下空间可用以安排辅助设施、停车场和商业设施等。
当地下空间的开发未能纳入广场建设计划时,地下管线的安排应集中,以便于将来对地下空间的开发。
”根据《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的要求,核心区市政交通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公共交通为主体、结合其它交通形式并行以及完善的人行系统和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并且实现快慢交通分离即过境交通和进出地块交通分离,公共通道、停车场等资源共享的目标。
””图12花城广场交通规划现状2.1总体交通特征花城广场处于广州珠江新城的核心区,也是广州CBD的中心,规划设计交通需要车流、人流在这个区域中的运转。
所以花城广场采用了三层交通系统:人行交通由地下、地面和空中走廊共同形成立体化的步行系统;地面车行系统由一大循环加三个小循环组成;地下交通以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为主;APM线与地铁三号线实现无缝换乘。
2.1.1轨道交通设计花城广场通过地铁三号线、五号线轨道交通及其站厅、地下集运系统(APM线)、核心区地下空间的结合设计,大大提高了整个核心区进出人流利用轨道交通体系的疏导能力。
广州花城广场案例分析

•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建筑外轮廓则采用凹凸 不平的立面,具有丰富的文 化内涵。以植根于粤, 寓意 于博,蕴形于馆,凝神于藏 为设计原则的广东省博物馆 新馆,位于天河区珠江东路, 花城广场内。主要展出广东 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文物、 资料,是广东省最大的博物 馆。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 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 分。
• 地上部分则是城市绿化广场,总 面积78hm,其中绿地面积超过 40hm,最宽处超过250m。花城广 场北接黄埔大道,南面正对标志 性建筑——广州电视塔,平面为 宝瓶状,两条人行通道贯穿南北, 联系组成花城广场的广场群。广 场群从北往南分别是:市民广场、 中央广场、双塔广场、文化艺术 广场、庆典广场,各广场根据使 用要求和周边环境设计了相应的 主题和形式。开敞的规则式广场 和曲径通幽的自然式绿地交替出 现不同广场空间的张驰收放,形 成了花城广场起伏的节奏。
一、花城广场简介
• 花城广场名字的由来
由于广州地处南亚 热带,其背山面海的地理 特点,是全国少有的四季 常青,终年有花的城市, 所以素有南国花城的美誉。 花城是广州的别称,在全 国乃至海外都享有较高的 知名度,所以为了容易理 解,便于传播,才把广州 城市新中轴线广场正式命 名花城广场。
• 花城广场位于核心商务区珠江新城 是珠江新城的交通枢纽,联系地上 地下多层次交通。花城广场建有三 层地下空间:负一层是地下市政通 道;负二层是以小汽车为主的停车 场;负三层是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广州花城广场案例分析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广州最大市民广场—花城广场
案例分析
目录
一、花园广场简介 二、广场概况 三、主要建筑
1. 广州歌剧院 2. 广东省博物馆新 馆 3. 广州国际金融中 心 4. 广州第二少年宫 四、绿化规划情况 五、园林小品
一、花城广场简介
? “花城广场”名 字的由来
由于广州地 处南亚热带,其 背山面海的地理 特点,是全国少 有的“四季常青, 终年有花”的城 市,所以素有 “南国花城”的 美誉。“花城” 是广州的别称,
?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建筑外轮廓则 采用凹凸不平的立 面,具有丰富的文 化内涵。以“植根 于粤, 寓意于博, 蕴形于馆,凝神于 藏” 为设计原则的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位于天河区珠江东 路,花城广场内。
?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依中轴线而生, 临珠江而立。耗资60 亿,楼高103层,身 长440米,设计意念 为“通透水晶”。建 钢网交织,水晶加身。 建筑节能上采用世界 领先水平的“低反射、 高透明”遮阳系数、 传热系数比普通玻璃
? 花城广场位于核心商务 区珠江新城是珠江新城 的交通枢纽,联系地上 地下多层次交通。花城 广场建有三层地下空间: 负一层是地下市政通道; 负二层是以小汽车为主 的停车场;负三层是旅 客自动输送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地上部分则是城市绿 化广场,总面积78hm, 其中绿地面积超过 40hm,最宽处超过 250m。花城广场北接 黄埔大道,南面正对 标志性建筑——广州 电视塔,平面为宝瓶 状,两条人行通道贯 穿南北,联系组成花 城广场的广场群。广 场群从北往南分别是: 市民广场、中央广场、
?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市第二少年 宫占地面积为1653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达46008平方米。南 面弧形建筑首层采用 架空的开敞空间处理 方式,这是一个“探 索宝殿”设计方案, 整体建筑给人由内而 外的通透和明亮感, 立面和屋顶可以作为
四、绿化规划情
况
花城广场植物种类繁
多,数量惊人,仅大树就
有600多棵,且多为乡土
植物。
此外,在广场北部营 建的3个樱花岛, 2个桃花 岛,岛上分别植有樱花和 桃树,配上柳树,以植物 的多种类衬托花城美誉, 营造桃红柳绿的意境。将 打造成广州面积最大、品 种最多、造型最美、花城 特色最鲜明的花卉观览场 所,做到四季花开、群芳 争艳。
花城广场植物多样,造景丰富,既有利用数种不同叶色、花色的草本植物
? 广州歌剧院 有世界著名设计师主持设计而成,
其形如“圆润双砾”,就像置于平缓山 丘上的两块砾石,在珠江边显得十分特 别。由于采用钢-钢砼混合结构,相当于 中国国家大剧院穹顶用钢量的两倍。建 筑中的两块石头一大一小相互衬托,大 石头里主要是1800座的大剧场和录音棚 等,而小石头里则是400座的多功能剧场。 它被人们誉为“会唱歌的两块石头”的 广州歌剧院。
4. 文化艺术广场
联系着珠江 新城四大公共建 筑。大面积的广 场通过铺装材料 和地灯形成的线 形图案,打通各 建筑之间的视线 通廊,引导人流 聚散,景观设计 则呼应了建筑的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讲究“ 宁
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的 精髓。
5.庆典广场
南接海心沙,主要是举行大型庆典集会。
、主要建筑
四座文化设施并列于广州新城区中轴线上,与中央林荫大道、滨江绿化带共 同形成广州文化艺术广场,将构成广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广场概况
1.市民广场 是花城广场的北入
口,种植了整齐的加拿 列海枣,体现南亚热带 的地域性特点,也是入 口有向导意味的标志性 植物景观。 2.中央广场
重头戏是人工景观湖。 梭形的湖面上点缀着5 座小岛,分别配置紫荆 和桃花,用单一品种的 开花乔木营造个性鲜明
3 .双塔广场
在标志性建筑西塔和东塔之间,椭圆形 广场上的旱喷音乐喷泉,最高射程高达65米, 相当壮观,远看和广州塔登高。所以无论白 天还是晚上都能留住游客的脚步。
拼成美丽的花台图案,如选用一串红、鸡冠花、四季海棠、皇帝菊和彩叶草等; 也有利用数种甚至数十种高矮不同的乔木、小乔木和灌木构成层次多样的植物造 景,如选用小叶榄仁、洋紫荆、黄槐和金叶假连翘等。
、园林小品
雕塑小品
六、夜景灯光
照明设计是以“盛 世自然境,流光不夜 城”为主题,以绿色、 低碳、节能为设计理 念。将人、景、城相 融合一,所以有人称 花城广场的夜景为 “月光宝盒”。给人 一种梦幻迷情流连忘 返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