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综合:有趣的照片
幼儿园小班《照片》教案
![幼儿园小班《照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ae7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7.png)
幼儿园小班《整理照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照片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幼儿对照片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幼儿能够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
二、教学内容:1. 照片的认识和理解2. 观察照片,展开想象3.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 整理照片的方法和技巧5.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照片,包括幼儿自己的照片、家庭成员的照片、朋友的照片等。
2. 准备一个照片夹或者相册,用于整理照片。
3. 准备一些画笔和颜料,用于幼儿在照片上进行装饰。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张照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照片上的人或者事物。
2. 讲解照片的作用和意义,让幼儿理解照片的重要性。
3. 展示其他照片,让幼儿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教授整理照片的方法和技巧,让幼儿学会整理照片。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照片进行装饰,并将其整理到照片夹或者相册中。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照片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听取幼儿的表达和想法,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观察幼儿整理照片的方法和技巧,评价幼儿的整理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幼儿带回家自己的照片,与家人分享照片的故事和回忆。
2. 组织一次照片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幼儿分享照片的背后的故事。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照片制作书签、日历等实用物品,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耐心引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程度,思考如何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思考如何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幼儿园手影戏美篇
![幼儿园手影戏美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9c19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4.png)
幼儿园手影戏美篇幼儿园手影戏美篇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正在兴致勃勃地参加着一项精彩的手影戏活动。
他们手里拿着着色笔,摆出各种可爱的造型,让人不禁流连忘返。
手影戏,是一种古老而又有趣味性的娱乐方式。
它可以通过手掌的大小、形状、色彩等来创造出各种动物、人物、景象等形象,让人们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正在为手影戏创意搏命。
有一个小男孩,他用两个拢着的手,赋予了生命见证。
这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耳朵竖着,嘴唇长长的。
小男孩小心地把它放到浅灰色纸板上,展示给老师和小伙伴们观赏。
接着,一个小女孩拿起了一张红色纸板,用力地刮齿状刕,发出一声惊人的“啪”声。
她的手影象是一只绵羊,毛茸茸的。
她把它放在墙上,和大家分享她的乐趣。
这时,又一个小盆友拿起了绿色的牌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她创造出了一个天鹅的形象。
它的长颈搭在白色的身上,还带着一个优美的弯曲的头。
幼儿园里的每个人都展示了自己的风格和创意。
他们的小手,用色彩和造型,创造了许多非常可爱的事物,让我们都不禁为他们引为自豪。
在手影戏的表演中,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得以充分体现。
他们的小手掌,有时候可以扭转变形,有时候可以化身飞鸟,更可以创造出怪诞的形状和生灵。
不仅如此,手影戏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小朋友们可以通过手影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结交朋友,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都在自己的方式上一个接一个,探索和发现性别差异,在互相学习和支持的过程中一起成长。
在幼儿园教育中,手影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发扬才华,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增强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自控力,让他们掌握重要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手影戏,看起来简单,但是却蕴含了无限的乐趣和学问。
在幼儿们的心中,它也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活动。
愿我们的小朋友们在今后的成长中,能够继续创造更多的手影戏,让我们一同见证他们的神奇和成长。
巧用“照片书”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巧用“照片书”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61266cf5ef7ba0d4a733ba4.png)
巧用“照片书”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作者:张乃会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8期小班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从幼儿进入小班起,我们就应该引导孩子爱说话、会说话,培养他们敢说、爱说、会表达的能力,为他们乐于发言创造良好的机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4岁正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同时又指出“幼儿园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 但是小班幼儿因为刚入园,进入陌生的环境,看不到熟悉的家人和朋友,表现得异常焦虑,不爱说话,或者只会哭来表达自己的无助和反抗。
那么,该如何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呢?开学初,通过观察和积极与家长沟通,我得知:幼儿对教师建立的班级微信群每天上传的在园生活照片非常感兴趣!尽管有的幼儿白天在幼儿园表现得比较沉默、情绪不好,但回到家就会拿出父母的手机,看着老师发的照片或视频,兴奋地与家长交流幼儿园的生活。
如“这是张老师”“我们在娃娃家做饭”“今天老师带我们玩了游戏”等。
面对这些照片,幼儿情绪高昂,表达积极。
于是,我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尝试性地在班级里开展了“亲子共制照片书”的活动。
希望通过亲子共制“照片书”、家园共用“照片书”的活动来帮助幼儿能够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逐渐消除分离焦虑。
一、制作“照片书”为幼儿积极用语言表达创造了条件年轻的父母,总是因工作繁忙等各种原因不能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为了弥补对孩子的情感欠缺,大部分家长通过给孩子买各种高档玩具和图书送给孩子,来进行心理上的自我安慰。
然而这些冷冰冰的玩具代替不了幼儿需要的正常的情感沟通和语言交流。
我引导家长以幼儿园生活照片为素材,和孩子共同制作“照片书”,为家长和幼儿间的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制作“照片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家长和幼儿一起商量,确定“照片书”的主题,然后围绕既定主题挑选合适的照片,和制作的所需材料。
小班综合教案《幼儿园是我家》
![小班综合教案《幼儿园是我家》](https://img.taocdn.com/s3/m/2ecf85e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2.png)
小班综合教案《幼儿园是我家》(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教案大全、计划总结、说课评课、观察记录、特殊课程、毕业课件、班务材料、主题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plan summaries, lesson commentary, observation records, special courses, graduation coursewares, class management materials, theme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班综合教案《幼儿园是我家》小班综合教案《幼儿园是我家》1、小班综合教案《幼儿园是我家》活动设计背景小班的新生刚入园,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一切都是陌生的,有些幼儿情绪不稳定,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有些则说不清楚自己是哪个幼儿园的,不知道自己班级的名称、班上老师的称呼,讲不清楚老师是谁,遇到困难时,不知道找老师帮助解决。
小班 爱上幼儿园主题下《拍个好笑的你》教案
![小班 爱上幼儿园主题下《拍个好笑的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7186f69ec3d5bbfd0a74a1.png)
活动名称:拍个好笑的你(综合活动)活动目标:1、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尝试观察一些有趣的现象。
2、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尝试观察一些有趣的现象。
活动难点:尝试观察一些有趣的现象。
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拍过照片的经验。
2、物质准备:PPT课件,IPAD若干台。
活动过程:一、看看教师的好笑样儿——萌发对搞怪照片的兴趣1、教师拿出自己的照片。
2、提问:猜猜这是谁的照片?——幼儿可能A:阿姨的照片。
——幼儿可能B:老师的照片。
3、追问:你们看了以后为什么都哈哈大笑?4、关键提问:老师的照片怎么了呀?(变形了)追问:哪里变了?原来是怎样的?现在又变成怎样的了?——幼儿可能C:脸变形了。
小结:(出示IPAD)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搞怪相机,用它拍出来的照片都是和原来样子不一样的,十分有趣。
过渡句:你们想不想玩玩这个搞怪相机?二、看看朋友的好笑样儿——大胆猜测朋友的搞怪样貌,体验与朋友游戏的乐趣1、出示班级幼儿的照片。
2、提问:他是谁?——幼儿可能D:小朋友的照片。
3、关键提问:如果把他的照片放到搞怪相机里会变成什么样呢?请你们来猜一猜!4、质疑: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5、出示幼儿的搞怪照片6、引导语:和你们猜的一样吗?他的哪个部位变化了?7、追问:变成了什么样子?8、幼儿操作:幼儿拿着搞怪相机拍摄朋友照片,同伴可以摆出各种姿势,看一看、说一说搞怪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是怎么样的?小结:哇,这个搞怪相机真好玩呀,让我们都哈哈大笑了。
三、看看自己的好笑样儿——观察、表述自己有趣的样子1、请把搞怪相机拍出来的照片给旁边的好朋友看看,互相说说这有趣的照片。
2、请幼儿自由学一学照片上的样子,教师以拍照的形式(把两手的食指和拇指交叉相搭,成照相机状)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并与幼儿分享快乐。
3、照照自己的好笑样儿。
提问:你们刚才都看到了别人的好笑样儿,现在想看看自己的吗?4、教师为幼儿拍摄搞怪照片。
1、请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变成什么样了,其他小朋友变成什么样了。
小班科学教案:活动拍个好笑的你
![小班科学教案:活动拍个好笑的你](https://img.taocdn.com/s3/m/553935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4.png)
小班科学教案:活动拍个好笑的你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3.提高幼儿动手实践能力;
4.增强幼儿对科学活动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拍照设备(手机或相机);
2.遮阳伞、简易拍照棚或其它形式的遮挡物;
3.小班幼儿以及班级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合作。
教学内容
1.引入:
老师和家长一起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样的照片可以让人产生好笑的感觉。
引导
幼儿们说出他们认为好笑的场景。
2.实践:
以几个小组为一组,让他们分别想象一幕有趣的场景,如爬树、沙发拍照、吃
饭拍照、假装困倦拍照等,然后利用遮阳伞或简易拍照棚来制造适宜的光线环境,让幼儿们在一起制造出自己想象的场景,并利用设备拍摄到幼儿满意的照片。
3.分享:
当每个小组完成照片的拍摄后,把照片打印出来,供其他小班幼儿围观,分享
他们制造出来的好玩、有趣的场景和角色,以便所有孩子可以参与其中。
4.反思:
以班为单位,首先反思幼儿拍照的过程,回忆当中的难点和亮点。
然后,再与
幼儿一起回归幼儿园生活,让孩子们顺着自己拍摄照片的点滴,连载出了一幅幅有趣的生活画面。
最后展示幼儿精彩的照片,整体回顾幼儿园生活,让幼儿从中得到了快乐。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不仅学到了拍照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科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时刻,我们还需要学会发现生活中有趣、好笑、
值得回忆的点滴,并通过拍照的方式把这些点滴永久珍藏下来,让生活更精彩,也会因此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好玩的洞洞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好玩的洞洞](https://img.taocdn.com/s3/m/fea5425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0.png)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好玩的洞洞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洞洞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分享和快乐,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洞洞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2. 手工制作洞洞游戏。
3. 洞洞主题的歌曲和故事。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洞洞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2. 直观法:通过展示洞洞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洞洞。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洞洞图片、实物、手工制作材料等。
2. 环境:宽敞的游戏空间,舒适的座位。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洞洞游戏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认识洞洞(10分钟):教师展示洞洞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洞洞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3. 手工制作洞洞游戏(10分钟):教师分发手工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制作洞洞游戏。
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洞洞作品。
4. 洞洞主题的歌曲和故事(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唱洞洞主题的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快乐。
讲述一个关于洞洞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和思考。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洞洞作品。
6.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的动作,如深呼吸、轻柔的音乐等,让幼儿平静下来,结束本次活动。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洞洞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创意和技巧运用。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满足感。
七、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洞洞,如孔洞、洞穴等,并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画,下次活动时分享。
小班“我的幼儿园、好朋友”主题网络图
![小班“我的幼儿园、好朋友”主题网络图](https://img.taocdn.com/s3/m/d8d658db168884868662d677.png)
集体活动
个别化学习
其他相关活动
你玩我玩大家玩
1、胖熊吹气球(故事)
2、你玩我玩大家玩(社会)
3、过生日(科学)4、源自小铃(音)1、排排队做游戏
2、玩泥:做蛋糕
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相互分享交流。
玩具要回家
1、玩具放放好(科学)
2、小象要回家(语言)
3、保护嗓子有一套(健康)
4、哥哥姐姐的画(艺术)
朋友在哪里
1、谁来了(语言)
2、大家一起玩(社会)
3、找朋友(音乐)
4、一对好朋友(科学)
1、朋友在一起
2、谁来了
3、猜朋友
4、猜猜我是谁
5、好朋友拼图
外出活动:去朋友家做客 生活:你帮我来我帮你
(各班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做相关调整)
1、送玩具宝宝回家
2、蜡笔宝宝找家
3、添画:哥哥姐姐的画
在游戏活动后学习将玩具宝宝送回家。
一起去春游
1、小猪胖胖(故事)
2、小猪的野餐(社会)
3、快乐大转盘(艺术)
4、郊游去(数)
1、花背心
2、小猪的背包
3、小老鼠奇奇
4、找朋友做客
在亲子等活动中学习与他人正常交往的技能,鼓励孩子互相谦让、友好共处。
一起去春游1小猪胖胖故事2小猪的野餐社会3快乐大转盘艺术4郊游去数1花背心2小猪的背包3小老鼠奇奇4找朋友做客在亲子等活动中学习与他人正常交往的技能鼓励孩子互相谦让友好共处
“我的幼儿园好朋友”主题网络图(参考)
主题目标
1、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能遵守简单的集体规则。
2、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成长册小班童年趣事
![成长册小班童年趣事](https://img.taocdn.com/s3/m/b8e7ac8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e.png)
成长册小班童年趣事
童年是一副画,画里有我们的愿望与憧憬;童年是一首歌,唱出生活的点点滴滴;童年是一袋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儿;童年更像一盘五味俱全的菜,酸甜苦辣咸,令人回味无穷。
说起童年,不禁让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睡得正香,忽然听见一阵“哗啦哗啦”翻东西的声音。
我条件反射地坐了起来,原先以为是小偷,正在害怕之时,又听见爪子抓地的声音。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老鼠来我家找东西吃呢!
我拉开卧室的小台灯,一步一步,摸索着进入客厅。
走到客厅灯光的总按钮前,猛地一按开关,客厅立刻变得雪亮。
一个黑影“嗖”地钻进沙发底下,我更肯定那是老鼠。
我关上大灯,打开装饰灯。
在微弱的灯光下,我的眼睛犹如夜猫那样明亮。
我的武器是一把长尺和个小桶,“人鼠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我又像个侦探一样拍打着沙发,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蛛丝马迹。
果然,老鼠受到惊吓想从门边逃走,我逮着机会用小桶往下一盖。
可这老鼠很机智,它灵敏地躲开,跳到我身后。
气急败坏的我,管它三七二十一,迅速转身,拿起尺子用力打下去。
“哎呦喂,”一只大手抓住我的手腕,未等我反应过来,又有声音响起,“我是你爸爸!”“啊?”我定睛一看,嘿!还真是爸爸!看着爸爸脸上红红的尺子印,我挠挠后脑勺,傻傻的笑了。
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以后可不许这样了!”语罢,和我一起笑了。
童年是个摇篮,摇出千万人的回忆,摇出千千万万的欢笑。
幼儿园小班成长记录册的探索与研究
![幼儿园小班成长记录册的探索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60221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1.png)
幼儿园小班成长记录册的探索与研究《小班幼儿成长记录册》是通过收集、分析3—4岁处于幼儿园小班幼儿的作品、照片、行为,记录小班幼儿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水平、特长、进步和成就的一种新评估方法。
为小班孩子建立成长记录册,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小班孩子与众不同的年龄特征、学习方式、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进而制订相应的教育措施,有效地促进小班孩子的发展。
一、《小班幼儿成长记录册》的内容选择小班幼儿成长记录册的内容选择,区别于中大班,突显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以个性活动项目为主,主题活动项目为辅选择入册内容。
(一)个性活动项目小班幼儿成长记录册中的个性活动项目,主要包括:情绪情感、兴趣需要和行为表现。
(1)关注小班幼儿情绪情感小班幼儿情绪易变化,易转移,易受外界情绪感染。
所以,在成长记录册中要特别关注小班幼儿的情绪情感。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对周围环境和老师感到陌生、害怕,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情绪很不稳定,影响了他们在幼儿园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教师用成长册真实地记录了小班孩子开学第一天面对新环境时,在情绪、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表现,理解孩子不同的情感表达,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并思考如何以孩子喜爱的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我们记录了不同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同情绪:情绪平稳,用玩具和游戏活动分散与父母分离的痛苦和焦虑;情绪焦虑,将老师视为可以依靠的对象,紧随其后,一步也不愿离开;情绪激动,长时间哭泣,拒绝别人的安慰与帮助;情绪失控,大喊大叫,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2)发现小班幼儿兴趣需要了解幼儿的兴趣,是尽早地给幼儿提供支持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小班孩子一次又一次选择去做的事情,如孩子自主选择的标记、选择的小组、选择的伙伴、选择的游戏材料等,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他们兴趣、能力等方面的视角。
经过多次观察记录下的照片,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发现孩子所具备的独特兴趣和才能,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给予其适宜的挑战,满足个体“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幼儿园小班孩子爱玩的23个趣味游戏
![幼儿园小班孩子爱玩的23个趣味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437f9b3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e.png)
幼儿园小班孩子爱玩的23个趣味游戏1000字1. 打瞌睡游戏:让孩子们躺在垫子上,逐步放松身体,试着让他们入睡。
在最后一个睡着的孩子把他们都吓醒,让大家一起嬉笑打闹。
2. 快乐跳舞:选取一些欢快的儿童歌曲,让孩子们跟着音乐随意跳舞。
加入一些有趣的动作和手势,让孩子们尽情享受音乐和舞蹈的快乐。
3. 捉迷藏游戏:孩子们分成两组,一个组负责藏,另一个组负责寻找。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藏和寻找,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精神。
4. 大力士运动会:玩这个游戏需要几个小小的力气,赢得了不仅是胜利,还会有愉悦的笑声。
孩子们可以在场地上表演各种力量竞技,比如:跳远、推举等等。
5. 玩转单车:在学校的教学区域设立一个安全且干净的单车赛道,教孩子们在赛道上自由地骑行、刹车和转弯。
6. 织花环: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采集美丽的花朵,然后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将花朵编成花环。
7. 制作小礼物:孩子们可以手工制作一些可爱的小礼物,例如:折纸、线团和挂牌等等,送给他们的家人或好朋友。
8. 森林里的游戏:孩子们可以请求家长带他们去附近的森林旅行。
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拾取自然界的物品制作简单的游戏,例如:捉虫子、寻宝、石头跳河等等。
9. 面具剧:孩子们可以制作自己的面具,然后进行一场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小剧本演出。
10. 静态游戏:孩子们可以在用胶带固定的区域内静静地坐在一起,然后观察和记得他们身边的物品。
11. 演说比赛:孩子们可以在小组内分享一些话题,并通过词汇和非语言交流竞争进行比赛。
12. 推理游戏:孩子们可以分成小组进行推理游戏,例如猜测是什么声音、可见图形的推测等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
13. 烘焙比赛:孩子们可以参加一场美食法国队,制作可爱美味的小西点,让孩子们更好地认知烹饪和美食。
14. 计算机游戏比赛:孩子们可以尝试运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参加包括文件夹和文件的比赛,让自己更加聪明灵敏。
15. 讲故事玩具角色游戏:孩子们可以自己制作自己想象的玩具角色,然后进行创意童话故事的编排。
幼儿园小班教案《照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照相》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d56e9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1.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照相》含反思艺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材《快乐摄影》第二章《有趣的照相》,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照相机,了解照相的基本过程,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拍照对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知道照相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语言描述拍照对象。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拍照对象。
重点:认识照相机,了解照相的基本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照相机、图片、多媒体课件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照相机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张有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他们对摄影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认识照相机:展示照相机,让幼儿观察其外观,了解其基本结构。
(2)照相的过程: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照相的步骤,让幼儿了解整个拍摄过程。
(3)描述拍照对象: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3. 实践活动:(1)分发照相机模型,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拍摄的乐趣。
(2)组织幼儿进行“小小摄影师”活动,让幼儿相互拍摄,学会观察和描述。
4.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纸、彩笔、贴纸等材料,创作自己的摄影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照相》2. 内容:(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2)照相的过程(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拍照对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拍摄一张你认为最美的照片,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答案示例:我拍了一张妈妈在花园里浇花的照片。
妈妈穿着漂亮的裙子,手里拿着水壶,正在给五颜六色的花朵浇水。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大胆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摄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拍照》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拍照》](https://img.taocdn.com/s3/m/3a99dc3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3.png)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拍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教材,主要涉及的内容为《拍照》。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照相机和拍照的基本原理,学习拍照的姿势和表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和拍照的原理,知道拍照是一种记录美好瞬间的方式。
2. 培养幼儿在拍照时,能够主动摆出可爱的姿势和自然的表情,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3. 通过拍照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拍照的原理,学会拍照的姿势和表情。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拍照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照相机、投影仪、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拿出照相机,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照相机的基本构造。
(2)教师现场为幼儿拍照,让幼儿观察拍照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拍照的姿势和表情。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拍照姿势和表情,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拍照背景。
(2)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名模特,其他成员为其设计拍照姿势和表情。
(1)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拍照心得。
(2)教师对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拍照》2. 内容:(1)照相机的基本构造(2)拍照姿势与表情(3)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拍照姿势和表情,并模仿。
(2)与家人一起,设计有趣的拍照背景,拍照留念。
2. 答案:(1)拍照姿势和表情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模仿。
(2)拍照背景可自由发挥,如在家中的客厅、卧室、阳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认知能力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知能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41193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7.png)
幼儿园小班认知能力教案幼儿园小班认知能力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出生日期。
2. 通过游戏和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颜色、形状等概念。
3. 通过观察和比较,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数量概念和大小比较。
4.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加强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教学准备:1.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 幼儿认知能力相关教材和游戏资料。
3. 彩纸、画笔、蜡笔等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认识我自己1.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出生日期,并在黑板上写出来,让幼儿看一看。
2. 给每个幼儿发一份自己的照片,让幼儿认识自己,加深对自己的印象。
二、学习颜色和形状1.出示红色的苹果、蓝色的天空等事物,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2. 给幼儿展示各种颜色的彩纸,让他们用自己熟悉的颜色来描述彩纸,同时让幼儿体验不同颜色搭配的美感。
3. 引导幼儿分辨简单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并在黑板上画出来。
4. 配合教材和游戏,让幼儿通过剪纸、贴纸等方式,学习和巩固颜色和形状的概念。
三、掌握简单的数量概念和大小比较1. 让幼儿比较不同数量的玩具、糖果等物品的大小差异,并让他们描述这些物品的大小,加深他们对大小的认识。
2. 引导幼儿进行数量比较,如“谁拿的糖果多”、“谁拿的球多”等游戏,让幼儿通过比较来掌握简单的数量概念。
3. 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大小的图形,让幼儿进行大小比较,并用画笔等辅助工具进行练习。
四、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1. 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如花、草、飞鸟等,鼓励他们发现一些细节和特点,加强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制作一些带有动物、水果等的卡片或贴纸,让幼儿通过触摸、嗅闻等方式感知它们,加强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记忆力。
3. 进行一些益智游戏,如找出“看图识字”中不同的图案、发现卡片中的错误等,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提高认知能力。
五、总结讲评在教学结束时,可以对上述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幼儿自己回忆所学的内容,并检查他们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小班教案《照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照相》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ca9088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2.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照相》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生活与健康》单元,第3章节“照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相机的构造及基本使用方法;2.学习拍照的基本技巧;3. 了解照片的保存和分享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相机的使用方法,学会拍照的基本技巧;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增强孩子们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捕捉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相机的使用方法,学会拍照的基本技巧。
难点:照片的保存和分享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相机、照片、投影仪、电脑等;学具:笔记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孩子们观看一组照片,引导他们观察照片中的内容和拍摄技巧。
2. 理论讲解:讲解相机的构造及基本使用方法,拍照的基本技巧。
3. 实践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拍照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每组挑选一张照片进行展示,分享拍摄心得。
5. 照片保存与分享:讲解照片的保存和分享方式,孩子们进行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相机构造:镜头、取景器、快门、闪光灯等。
拍照技巧:角度、光线、构图、表情等。
照片保存与分享:保存方法、分享途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一张照片,尝试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拍照技巧。
2. 答案:照片中的人物表情自然,构图合理,光线适宜,具有故事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孩子们掌握了相机的使用方法,学会了拍照的基本技巧,但在照片的保存和分享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关于照片编辑和修饰的内容,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户外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拍照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相机的构造及基本使用方法;2. 学习拍照的基本技巧,如角度、光线、构图和表情等;3. 了解照片的保存和分享方式,如保存方法、分享途径。
小班幼儿可爱照片教案
![小班幼儿可爱照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d0f7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6.png)
小班幼儿可爱照片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幼儿可爱照片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照片是记录和分享美好时刻的方式。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1. 幼儿照片集(包括幼儿们的可爱照片)2. 幼儿画纸和彩色笔3. 幼儿相机(可选)4. 教学投影仪或幻灯片(可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幼儿照片集,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中的内容,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照片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为什么要拍照片呢?”2. 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对照片的理解和经验。
主体活动:3. 介绍幼儿相机(如果有的话),解释如何使用相机拍照片。
鼓励幼儿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场景。
4.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并让他们合作讨论照片中的内容和情感,并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他们对照片的理解和表达。
5.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照片和画作,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其他幼儿可以提问或表达自己的看法。
总结活动:6. 回顾今天的活动,强调照片的重要性和记录美好时刻的意义。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和体会。
7. 鼓励幼儿将他们自己的可爱照片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或在班级中展示。
拓展活动(可选):- 组织幼儿参观学校或社区中的摄影展览,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摄影艺术和不同类型的照片。
- 邀请家长或摄影爱好者来班级分享他们的摄影经验和技巧。
评估方法:-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 评估幼儿的画作和对照片的理解。
教学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使用相机记录他们的学习和游戏时刻,并与班级分享。
- 定期组织幼儿参与摄影活动,让他们发展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小班幼儿了解照片的作用和意义,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将学会欣赏和表达照片中的内容和情感,并通过自己的照片和画作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小班综合小熊拍照教案
![小班综合小熊拍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6d1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5.png)
小班综合小熊拍照教案教案标题:小班综合小熊拍照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拍照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促进幼儿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小熊玩具2. 拍照器材(例如:手机、相机等)3. 照片展示板或墙壁4. 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5. 一些小道具(例如:帽子、眼镜、领带等)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照片,并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2. 引导幼儿回答后,解释照片是通过拍照器材捕捉到的图像,并与幼儿分享一些有趣的照片。
探究活动:1. 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只小熊玩具,并告诉他们今天的任务是给小熊拍一张照片。
2. 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特点和表情,并鼓励他们描述小熊的外貌和感受。
3. 教师向幼儿介绍拍照器材,例如手机或相机,并解释如何使用它们拍照。
4.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熊进行拍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小道具,让幼儿为小熊打扮。
5.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拍出最好的照片,例如选择合适的角度、光线和背景等。
6. 每个小组依次拍照,并由教师帮助幼儿查看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展示活动:1. 教师将幼儿的照片展示在照片展示板或墙壁上。
2. 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照片,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和观察心得。
3. 鼓励幼儿用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为照片制作相框,并将其装饰得更加美观。
总结活动:1. 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询问幼儿他们学到了什么。
2. 引导幼儿总结拍照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照片和拍摄经历。
拓展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学校附近的景点或社区,让他们尝试拍摄更多的照片。
2. 鼓励幼儿与家人分享他们在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并让他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制作的相框和展示的照片,评估幼儿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教案扩展: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可以引导他们学习更高级的拍照技巧,例如使用不同的摄影角度、调整光线和焦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综合:有趣的照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感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观察到的结果是会变化的这一有趣现象,体验观察乐趣。
2、积极参与给玩具拍照片的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实物小房子三座(屋顶形状不同)实物饮料一罐
玩具人手一件
教师范画若干
幼儿用图画小书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出示玩具小熊):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呀?
2、引起幼儿观察兴趣。
(1)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熊可喜欢画画啦!有一天,小熊出门去玩,它走呀走呀,走了许多路,来到了山顶上,小熊累得满头大汗,忽然发现有一家森林商店,于是它就去买东西,它拿出纸和笔画了一张画,小朋友请你猜一猜,小熊想吃什么?
(2)教师出示第二张小图片:小熊见营业员猜不着,又画了一张图画,小朋友猜猜看小熊想吃的是什么?
师出示实物饮料,提问:同样是一罐饮料,为什么小熊第一次和第二次画得不一样呀?
[评析:第一次的观察活动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同时让幼儿初步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对实物进行观察的方法,为以下的活动做了铺垫。
]
(3)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我们先站好了看一看,从上面往下看是什么形状的?”(圆形)“那么怎么看像第二张的呢?”(从侧面看)
教师小结:原来站在不同的位置同一样东西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评析:教师在肯定幼儿回答的同时,对幼儿的答案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进一步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
3、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
(1)小熊请小朋友到它家里去玩,小熊的家在动物新村里,要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找,小朋友听清楚小熊的:上看方方象个盖,前看长方形带顶帽,左看右看一个样,后看门窗不见了。
(2)出示三幢房子: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觉得哪幢房子是小熊的家,就请你把手里的小标记贴在房子上。
[评析:在操作活动中,针对幼儿的能力差异,引导幼儿与同伴互助、互学,增加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机会,提高操作活动的成功率。
]
(3)教师提问:你觉得哪幢房子是小熊的家?为什么?
4、游戏:给玩具拍照片
(1)“找玩具”
师:小熊家里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小熊已经给它们拍了照片,请小朋友拿着照片去找一找,看一看你找到的玩具是不是照片上的玩具。
[评析:此环节使幼儿的学习活动达到了高潮,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通过寻找活动感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
(2)“印照片”
请你把小熊拍的照片印成彩色的照片。
(3)送玩具回家。
[评析:幼儿在愉快的音乐中将玩具送回原处,在游戏的情景中幼儿不仅学会了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同时学习了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了幼儿的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给自己喜欢的玩具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