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生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与动物的差异2. 熟悉我们的身体人体的主要部位及其功能健康的生活习惯3. 奇妙的天气天气的变化及其原因不同的气象现象4. 水与我们的生活水的来源与重要性节约用水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认识动植物之间的差异。

2. 掌握人体主要部位及其功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3. 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的气象现象。

4. 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人体部位的功能、天气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重点:生物特征的理解、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节约用水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卡片、气象工具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不同生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其特征。

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功能。

观察窗外天气,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

组织学生参观水源地,了解水的来源与重要性。

2.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生物分类,如植物、动物等。

通过图示讲解人体部位及其功能。

以实例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如冷暖气团的相遇等。

说明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紧水龙头、重复利用水资源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进行分类。

画图并描述人体部位及其功能。

观察天气,记录变化,并分析原因。

设计节约用水标语,进行展示。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特征、分类、动植物差异。

2. 人体部位、功能、健康生活习惯。

3. 天气变化、气象现象、原因。

4. 水的来源、重要性、节约用水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并记录。

画一幅人体部位图,并标注功能。

观察一周内的天气变化,记录并分析原因。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第一单元:自然界的奥秘第1课:天空和大地第2课:水和空气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第4课:植物的生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现象,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植物知识和科学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观察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培养科学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放大镜、地球仪、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标本等展示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为例,讲解植物分类和特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进行分类和描述。

4. 详细教学过程(1)第1课:天空和大地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和大地,了解天气、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

举例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了解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

(2)第2课:水和空气介绍水和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意义。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存在。

(3)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学会分类。

(4)第4课:植物的生长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种子、发芽、生长等环节。

带领学生进行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天空和大地昼夜更替、四季变化2. 水和空气水的三态、空气的重要性3. 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分类、特点4. 植物的生长种子、发芽、生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绘制植物画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植物名称:小草描述:小草是一种绿色植物,有细细的茎和叶子,生长在土地上。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身体的各个部分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2. 美丽的自然界认识植物和动物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植物和动物3. 天气与季节认识天气和季节变化描述天气和季节的特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

2. 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帮助学生了解天气和季节变化,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天气和季节变化。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我和我的身体:展示不同身体部位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

美丽的自然界: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

天气与季节: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我和我的身体: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描述身体特征,进行身体部位拼图游戏。

美丽的自然界: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点,进行植物和动物分类游戏。

天气与季节:讲解天气和季节变化,让学生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分析天气和季节的关系。

3. 巩固与拓展:设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活动。

我和我的身体:绘制自己的身体部位,展示并相互交流。

美丽的自然界:制作植物和动物卡片,进行卡片交换游戏。

天气与季节:设计天气符号,制作天气预报表。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身体:画出人体结构图,标注身体部位名称。

2. 美丽的自然界:列出常见植物和动物,展示它们的特点。

3. 天气与季节:画出天气符号,列出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和我的身体:画出自己的身体部位,并标注名称。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认识眼、耳、鼻、口等感官。

学习保护五官的方法。

2. 奇妙的自然界认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

3. 美丽的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形、气候等。

学习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

4. 生活小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

学习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学会保护五官。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学会保护地球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保护五官、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挂图、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图片、实物,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

2. 例题讲解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实践性和思考性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身体五官:眼、耳、鼻、口保护五官的方法2. 奇妙的自然界动植物分类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3. 美丽的地球地球基本特征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4. 生活小常识生活技能安全常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自己的五官,并说明如何保护它们。

(2)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3)设计一个环保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地球环境。

2. 答案:(1)见学生作品。

(2)见学生观察记录。

(3)示例:保护地球,从小事做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天空和地面的生物2. 简单的物理现象水的形态变化空气的存在和作用3. 常见物体和材料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分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学会区分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对简单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生物特征、物理现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它们的特征,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水的形态变化为例,讲解物质的状态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和材料,并进行分类。

4. 小组合作六、板书设计1. 生物特征动物:生活需要食物、呼吸、运动等植物:光合作用、生长、繁殖等2. 物理现象水的形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呼吸、风、浮力等3. 物体和材料分类金属、塑料、木头、纸张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分类,并说明原因。

2. 答案动植物特征描述准确,记录清晰。

物体分类正确,原因说明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物理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与实践性5. 板书设计的信息化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反馈机制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在我们身边的应用。

1.1《科学是什么》:介绍科学的概念和特点。

1.2《我们身边的科学》: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第2章《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1《我们的身体》:介绍身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2.2《身体的奥秘》:探索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3. 第3章《植物的秘密》:认识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

3.1《各种各样的植物》: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

3.2《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

4. 第4章《动物的世界》: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4.1《形形色色的动物》: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

4.2《动物的生活》: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思维。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关键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简洁明了,突出教学主题。

2. 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结合图表、图片等元素,增强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简述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3)介绍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并描述其生长过程。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教案及反思1. 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

- 让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一些特征,如会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 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能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简单特征。

- 难点。

- 对植物需要阳光和水才能生长的初步理解。

3. 教学过程。

- 导入。

- 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如花朵、大树、小草等),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东西,引出植物的概念。

- 新授。

-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哪里见过植物,都见过哪些植物。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所说的植物名称。

- 展示一盆植物(如绿萝),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它的样子,引导学生发现植物有根、茎、叶等部分。

- 提出问题:“植物是怎么长大的呢?”让学生进行简单讨论,然后教师讲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水,举例说明如果长时间不给植物浇水,植物就会枯萎。

- 课堂活动。

- 让学生分组画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并在旁边简单写出它的特征或者自己在哪里见过它。

- 总结。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植物知识,强调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教学反思。

-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植物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如植物的名称。

对于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水这一概念,理解还比较模糊。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如将两盆相同的植物,一盆放在阳光下正常浇水,另一盆放在黑暗处不浇水,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这样能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

1. 教学目标。

-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看、摸、闻等)观察一棵植物。

- 能够描述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的特征。

-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特征。

- 难点。

- 准确描述植物各部分的特征。

- 导入。

- 拿出上节课画过的绿萝,问学生想不想更仔细地观察这盆植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新授。

-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绿萝的整体外观,然后用眼睛看植物的叶子颜色、形状、大小等,教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汇描述,如叶子是椭圆形的,颜色是深绿色的。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全文可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全文可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身体解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自己身体2. 我和动物朋友认识常见动物及其特点学习与动物相处方法3. 我和植物邻居认识常见植物及其生长过程学会关爱植物,保护环境4. 我和天气解常见天气现象学习预防天气灾害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自己身体结构,学会保护自己。

2. 使学生认识常见动植物,学会与它们和谐相处。

3. 让学生解天气现象,增强安全意识。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身体结构与功能关系动植物特点及分类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2. 教学重点:学会保护自己身体培养关爱动植物观念增强安全意识,预防天气灾害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体结构模型动植物标本或图片天气现象图片或视频2. 学具:绘画材料观察记录表安全教育手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掌握情况。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知识点。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实践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实践活动。

六、板书设计1. 一年级《科学》上册精品教案2. 内容:按章节顺序,列出每个章节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和我身体:画出自己身体结构,并标注每个部位功能。

我和动物朋友:观察身边动物,描述它们特点,学会与它们相处。

我和植物邻居:记录植物生长过程,解它们生长需求。

我和天气:收集天气现象图片或视频,分析其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2. 答案: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准确、简洁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一节:认识植物第二节:认识动物第三节:天气与季节2.第二单元:探索科学第一节:观察与实验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科学小实验3.第三单元:关爱环境第一节:保护植物第二节:保护动物第三节:节约用水用电三、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认识自然1.第一节:认识植物(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特征。

(2)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每种植物的特点。

2.第二节:认识动物(1)导入教师播放动物声音,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

(2)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动物。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每种动物的特点。

3.第三节:天气与季节(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今天的天气,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教师讲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四季的特点。

(二)第二单元:探索科学1.第一节:观察与实验(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观察与实验。

(2)教师展示观察与实验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2.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教师讲解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摩擦力、惯性等。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第三节:科学小实验(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小实验。

(2)教师展示科学小实验,如水的张力、气球爆炸等。

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三)第三单元:关爱环境1.第一节:保护植物(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

(2)教师讲解保护植物的方法,如浇水、施肥等。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第一单元:我的身体第二单元:我的感觉2. 周围的物体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物体第二单元:物体的特征3. 天气与季节第一单元:天气变化第二单元:四季更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了解各种感觉及其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周围物体的能力,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

3. 使学生关注天气变化,认识四季更替,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觉的描述与物体特征的识别。

2.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观察周围物体、关注天气与季节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挂图、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体验,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掌握。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词等。

2. 板书结构:清晰、简洁,体现知识体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的身体结构,并标注各种感觉器官。

(2)观察周围物体,描述其特征,并分类。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原因。

2. 答案:(1)身体结构图及感觉器官标注。

(2)物体特征描述及分类。

(3)天气变化记录及原因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的身体”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其他功能。

(2)组织“身边的物体”观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开展“天气与季节”主题活动,让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深度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操作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教学难点:感觉的描述与物体特征的识别。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物体2. 观察植物3. 动物的特征4. 空气与水5. 回声与声音6. 影子与光7. 认识太阳和月亮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爱动植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声音、光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与课程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观察植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描述其特征。

2)认识空气: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

3)回声实验:让学生在教室内体验回声现象,学习声音的传播。

4)光的传播:让学生观察影子的形成,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清晰地标出课程,便于学生识记。

2. 核心概念: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突出重点。

3. 图文并茂:使用简笔画、符号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特征,并画出它的形态。

2)举例说明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解释影子的形成原理。

2. 答案:1)植物的特征:叶绿、茎直、根须等。

2)空气的作用:呼吸、燃烧、降温等。

3)影子形成原理: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遮挡后形成暗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自然现象,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1)观察不同季节的植物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

2)收集关于空气和水的资料,制作手抄报,与同学分享。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第一单元:自然界的奥秘第1课:天空、大地和水的秘密第2课:大自然的颜色和形状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第4课:植物的生长2. 人与自然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环境第5课:我们的家园第6课:生活中的科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环境等方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奥秘,了解植物的生长。

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自然界奥秘的物品。

植物样本、种植工具等展示植物生长的物品。

2. 学具: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记录本、照相机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自然界奥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描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5.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成果,相互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自然界奥秘与植物生长2. 内容:天空、大地和水的秘密大自然的颜色和形状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了解我们的家园,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完成作业,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然界。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生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与动物的区别2. 探索天气与季节天气的观察与描述四季的特点与变化3. 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家庭与学校环境社区与环境设施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描述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度。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环境,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天气与季节的描述。

2. 教学重点:生物特征的理解、观察天气和季节变化、生活环境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天气图表、季节变化图片、生活环境图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观察记录表、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认识生物的特征与分类。

a. 讲解生物的特征。

b. 展示生物分类图,引导学生学会分类。

(2)探索天气与季节。

a. 讲解天气的观察方法。

b. 分析四季的特点与变化。

(3)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

a. 讲解家庭、学校与社区环境。

b. 分析环境设施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进行分类和记录。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心得。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1)生物分类题目讲解。

(2)天气与季节描述题目讲解。

(3)生活环境题目讲解。

5. 随堂练习:(1)完成生物分类练习。

(2)描述身边的天气和季节变化。

(3)分析生活环境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2. 天气与季节3. 生活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物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2)描述今天遇到的天气现象,并说明四季变化的特点。

(3)分析自己家庭、学校或社区的环保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基本方法,身边事物的观察,动植物特点,空气与水的性质,太阳与光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预测等基本技能。

3. 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观察、描述、分类、预测等基本技能的掌握。

重点:身边的科学现象,动植物特点,空气与水、太阳与光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展示,模型,图片,实验器材。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第一章《走进科学》导入,组织学生进行“找不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观察、描述、分类等科学方法。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

例如:第三章《动物与植物》讲解,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例如:第二章《观察与发现》例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描述其特点,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第四章《空气与水》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空气与水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根据各章节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

(2)实验:比较空气与水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1)略。

(2)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水为无色液体,具有流动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相符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感知科学1.2 观察与发现2. 第二章:植物的世界2.1 认识植物2.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3. 第三章:动物的世界3.1 认识动物3.2 动物的特征与生活4. 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4.1 水的奥秘4.2 空气与呼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科学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提问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索问题。

3.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植物和动物的特征、生长变化的理解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提问能力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标本、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等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提问。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点、关键词汇、思维导图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探究水的奥秘,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2.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提问能力的培养3.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兴趣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需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答案要具有指导意义一、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1. 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学会探究。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美丽观察植物与动物2. 我的身体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健康的生活习惯3. 玩转科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简单的力学与光学现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人体结构与功能、科学现象的观察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人体结构图等,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实例为基础,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

(1)认识自然例题: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

例题:观察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我的身体例题:通过触摸、观察,认识人体的各个部位。

例题:讨论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洗手、刷牙等。

(3)玩转科学例题:水的三态变化实验,了解物质的性质。

例题:制作小风车,学习力的作用。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教学知识点、重要概念、实验步骤等。

2. 板书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名称、特征。

(2)绘制人体的某个部位,标注名称与功能。

(3)实验报告:水的三态变化。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参加科普讲座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与可达成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与随堂练习设计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与有效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024年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课题我们知道的植物第课时总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认识一些植物的外部特征。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一些植物。

3、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激发了解植物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种植一棵植物,坚持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季可种植的植物,常见植物图片,课件等。

教学活动自主调控区一、我们周围的植物1. 我们周围都有哪些植物?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特点,并尝试描述,如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高,有的矮。

二、探索:我们知道的植物1.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植物,认识到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教师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3页的植物图片,也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认识哪些植物?”2. 组织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图片,从学生熟悉的地方圈出植物,重点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找出植物。

三、研讨:1. 提问:“我们圈出来了几种植物?”2.我们认识校园图片中的植物吗?3.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圈出的植物”的数量。

教师可以出示更多的校园场景图,鼓励学生找一找校园中常见的植物并描述一些基本特征四、拓展:种植一棵植物课题观察植物第课时总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4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怎样观察、描述植物构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视频资料、植物等。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活动自主调控区一、情境导入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科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科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识别植物,并能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简单描述其特征。
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
教学难点
持续观察记录。
主要教法
观察法 探究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1 分钟)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在美丽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成长,我们周围绿树成荫,五彩斑 斓。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提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预设:植物) 二、探索:初步认识植物(预设 14 分钟) 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预设 7 分钟) 提问: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呢?你能介绍一下它吗? 预设: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名称:桂花树、小草、 太阳花、桃树、苹果树、青菜、萝卜…… 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上”边记录学生提到的植物名称或图画,边引导学生描述见过的植 物是什么样的。 追问:在哪里看到的?它是长什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谁能补充一下?课外书中介 绍的这种植物生长在哪里?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预设 7 分钟)
过渡: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把大自然装点得可真美呀!看,这里有一 张图片,漂亮吗?
提问:小朋友,你能找到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吗?用铅笔把植物圈出来。挑战大家的眼力, 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更多。分享的时候你可以跟大家说说:我圈出了哪些植物?它们长什么 样?它们长在哪里?
提问: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植物? 预设 1:老师先来举个例子,用白板笔圈出“小草”:我找到了小草,它的叶子有绿色也 有黄色的,它长在土里。 预设 2:给学生白板笔,让孩子上来圈,介绍植物。 预设 3:水中也有植物、石头缝里也有。 提问:这些植物都有什么共同点?(预设:会开花、有叶子)(板书记录) 提问:石头上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预设:蝴蝶会飞,而植物不会动。)(板 书:不会动) 三、研讨:进一步认识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吗(预设 15 分钟) [材料准备:小组的植物,每组一盆塑料花,教师一盆塑料红掌] 1.提问:老师这一盆红掌是植物吗?(预设:不是植物,因为它是塑料花) 2.提问:塑料花是植物吗?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盆,把它和自己带来的植物放一起比 较,仔细观察,可以用小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小手轻轻摸一摸,再来说说 塑料花是或不是植物的理由。 预设 1:植物需要浇水,会长高,叶子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要种在土里。 预设 2:植物也可以种在水里,但要经常换水,不然会臭的。(提示这种方法叫水培) 预设 3:植物用手折,枝条容易折断;用手捏,有水出来,它是活的。(渗透要爱护植物) 预设 4:植物叶子闻起来没什么气味,花闻起来有点香,塑料花闻起来是塑料的气味。(板 书记录) 四、拓展:种一棵植物(预设 10 分钟) [材料准备: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 过渡: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这么多证据来说明塑料花不是植物。 1.种植方式(预设 2 分钟) 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以种植的植物: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边展 示边介绍) 提问:说一说这些植物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学生间差异较大。而后面的环节又会花去较多的时间,导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混
乱。
(2)比较塑料花与植物的环节:一开始准备了小组每人一盆塑料花,但从孩子们的
回答中发现,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冲突,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上课
课后 反思
过程中考虑到时间关系,删除了小组实验的环节,也因此让这节课的“干货”变的有 些多,趣味性少。 (3)种植我们的植物环节:因为前两个环节用去了较多的时间,这个环节展开并不
画下来。要求:水培的要画出水面上和水中植物的样子;土培的泥土用灰框表示,画出泥土
上面植物的变化。
上完,《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后并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就备课过程和上
课过程反思,存在问题:
(1)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植物环节:大树、小草、小花、蔬菜、水果点到为止即可,
小朋友也说的很棒,但是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之后的相互介绍认识的植物的环节偏
1.我们知道的植物
我们知道的植物
一( )班
shù
huā
cǎo
shuǐ ɡuǒ
shū cài


草 水果 蔬菜
会开花、有叶子、不会动、会长高、要浇水 ……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在活动手册 P2 的“第 1 周”中画好要种植的植物开始的样子。 建议:水培:大蒜、番薯、绿萝枝条;土培:瓜子、多肉叶片、绿豆等。 2.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每周上完科学课后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一次,把植物生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识别植物,并能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简单描述其特征。
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
教学难点
持续观察记录。主要教法 Nhomakorabea观察法 探究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1 分钟)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在美丽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成长,我们周围绿树成荫,五彩斑 斓。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提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预设:植物) 二、探索:初步认识植物(预设 14 分钟) 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预设 7 分钟) 提问: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呢?你能介绍一下它吗? 预设: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名称:桂花树、小草、 太阳花、桃树、苹果树、青菜、萝卜…… 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上”边记录学生提到的植物名称或图画,边引导学生描述见过的植 物是什么样的。 追问:在哪里看到的?它是长什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谁能补充一下?课外书中介 绍的这种植物生长在哪里?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预设 7 分钟)



一 年
教 学
科级 教科 版学

反册

课题
时间:___月___日
1.1 我们知道的植物
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能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过渡: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把大自然装点得可真美呀!看,这里有一 张图片,漂亮吗?
提问:小朋友,你能找到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吗?用铅笔把植物圈出来。挑战大家的眼力, 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更多。分享的时候你可以跟大家说说:我圈出了哪些植物?它们长什么 样?它们长在哪里?
提问: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植物? 预设 1:老师先来举个例子,用白板笔圈出“小草”:我找到了小草,它的叶子有绿色也 有黄色的,它长在土里。 预设 2:给学生白板笔,让孩子上来圈,介绍植物。 预设 3:水中也有植物、石头缝里也有。 提问:这些植物都有什么共同点?(预设:会开花、有叶子)(板书记录) 提问:石头上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预设:蝴蝶会飞,而植物不会动。)(板 书:不会动) 三、研讨:进一步认识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吗(预设 15 分钟) [材料准备:小组的植物,每组一盆塑料花,教师一盆塑料红掌] 1.提问:老师这一盆红掌是植物吗?(预设:不是植物,因为它是塑料花) 2.提问:塑料花是植物吗?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盆,把它和自己带来的植物放一起比 较,仔细观察,可以用小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小手轻轻摸一摸,再来说说 塑料花是或不是植物的理由。 预设 1:植物需要浇水,会长高,叶子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要种在土里。 预设 2:植物也可以种在水里,但要经常换水,不然会臭的。(提示这种方法叫水培) 预设 3:植物用手折,枝条容易折断;用手捏,有水出来,它是活的。(渗透要爱护植物) 预设 4:植物叶子闻起来没什么气味,花闻起来有点香,塑料花闻起来是塑料的气味。(板 书记录) 四、拓展:种一棵植物(预设 10 分钟) [材料准备: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 过渡: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这么多证据来说明塑料花不是植物。 1.种植方式(预设 2 分钟) 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以种植的植物: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边展 示边介绍) 提问:说一说这些植物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预设:大蒜、绿豆、向日葵籽可以种在土里,绿萝可以养在水里,也可以种在土里。 介绍:种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种在土里,叫土培;还有一种是种在水里,叫水培。 像一般植物的种子适合种植在土里,大蒜、番薯等可以种植在土里,也可以种植在水里。 2.种植植物(预设 8 分钟) 过渡:瞧,这是水培的大蒜和土培的小麦。 提问:预测一下植物种下去后,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生变化吗?同学们想知道它都发生 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吗? 展示活动手册 P2,看,这是一张科学记录表,我们每周上好科学课回去记录一次,把它 生长变化的特点画下来。第一周画的是植物最开始的样子。 现在小组长上来领植物,每人一种,拿到的就可以开始把你的植物第一周的样子画下来, 可以涂上颜色。(每组一袋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每人一样)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观察还没有结束,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将这些 植物种起来,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及时通过画图或拍照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一棵植 物的生长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记得每天细心照顾、仔细观察哦。当然,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 多植物,我们也可以观察、尝试种植其他的植物。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