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于俊生论治肾性血尿的经验
于俊生论治 肾性 血尿 的经验
刘 焕 焕 何 丹
( 1 . 青 岛大 学 医学院 , 山 东青 岛 2 6 6 0 2 1 ;2 . 青 岛 市海 慈医疗 集 团, 山 东青 岛 2 6 6 0 2 1 )
指导 : 于俊 生
摘 要 肾性 血 尿是 各 种 肾 小球 疾 病 中最 常见 的 临床 症 状 , 病程 长, 易反 复 。 于俊 生教 授 治 疗 肾性 血 尿 主 要 特 点 在
风邪 、火热 、瘀 血是 肾性血 尿最 常见 的致 病 因
素 。《 诸病 源候论 ・ 血 病诸 候 . / J 、 便血 候》 谓: “ 风 邪人
于师 临床体会 到 , 部 分慢性 肾炎患 者 , 蛋 白尿 、 血 于 少 阴 , 则 尿 血 。” 风 邪 是引 起 尿血 的重要 病 因 , 因 尿、 管 型尿持 续不 退 , 或 伴有 高血压 、 浮肿 , 虽 病程 迁 “ 肾足少 阴之脉 … …从 肾上 贯肝 膈 , 入肺中. 循 喉咙 .
肾性 血 尿是 肾小球 疾病 中最 常见 的临 床症 状 。
以和解少 阳 、 升降枢机 、 清热解 毒 , 取小 柴胡汤合 升降
属 中医学“ 血证 ” 、 “ 尿 血” 范畴。 于俊 生教授 是 山东 中 散加减 。血 尿 明显者 , 宜加侧柏 叶 、 茜草 、 马鞭草 。 医药大 学博 士生 导师 .中华 中医药学会 肾病 分会 副
馨, 胸胁 胀满 , 情绪 多不 稳定 , 舌质 红 、 苔薄 黄或 薄黄 为首 务 。于师 临床体会 , 对 急性 肾炎 发病 . 或慢性 肾 腻, 脉弦细 。 此辨为少 阳郁 滞 , 枢机不利 , 郁 久化毒 治 炎 因感 受 风热毒 邪而 引起 病情 复发加 重者 .首 先注
张志坚治疗肾病血尿经验
关键词 : 肾病 血 尿 ; 名 医 经验 ; 张 志 坚
中 图号 : R 2 4 9 .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4 8 2 ( 2 0 1 3 ) 0 5— 0 4 9 1 一O 2
Z h a n g Z h i j i a n’ S Ex p e r i e n c e o f Tr e a t i n g Ne p h r o p a t h y He ma t u r i a ZHAO Mi n ,ZHANG Fu — c h a n ,WANG S h e n— j u n ,C HEN Da i ( Na t i o n a l TC M Ex p e r t i s e Zh a n g Z h i j i a n He r i t a g e I n h e r i t a n c e S t u d i o ,C h a n g z h o u TC M Ho s p i t a l ,C h a n g z h o u ,2 1 3 0 0 3, C h i n a ) AB S TRACT:P r o f e s s o r Z h a n g Z h i j i a n d i a g n o s e s a n d t r e a t s h e ma t u r i a o f n e p h r o p a t h y b y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n g d e f i c i e n c y a n d e x c e s s
张 志坚教 授 为第 四批 全 国老 中医药专 家 学术 经
痛, 神疲 气 短 , 体倦乏力, 手足 心 热 , 口干少 饮 , 舌 质 红, 苔薄 白, 脉 细 略数 。张 老 认 为 , 此 系病 久 气 阴两 虚, 邪热伤络, 血失 固摄 所致 。治法 当益气 养 阴 , 清 热 止血 。药用 黄 芪 、 党参、 生地 黄 、 丹皮、 生 山药 、 山 茱萸、 茯苓、 泽泻 、 麦冬 、 生 甘草 、 野 葡 萄藤 、 白花蛇 舌
治疗肾性血尿一得
CG M Jn 00 V l 56 J MC u e 1. o 2 . 2
不仁 , 日痹” 张 氏医通 》日: 病 “ 由风寒 湿 气 故 。《 本 多
乘 虚侵袭 经络 , 血 凝 滞 所 致 ” 气 。可 见 痹 证 是 外 邪 与 正虚 两大 因素引 起 , 是虚 实夹 杂之病 , 当祛邪与扶 正 治 并举 。老 年人血 液常处浓 、 、 、 粘 凝 聚状 态 , 血管逐渐 硬 化 , 加外 邪稽 留 , 再 气血凝 滞 , 阻遏脉 络 , 以治疗 老年 所 痹证 , 结合 活血化 瘀 法 十分 必 要 。活血 化 瘀 法 可 以促 进血 运 , 善血循 环 , 改 有利 于排 出毒邪 , 恢复 正气 , 提高 人体 免疫功 能 。 此篇介 绍 的活血通络 汤 , 曾在 《 国 中医药 报 》 中 名
例 , 中男 1 其 6例 , l 女 0例 , 病史 最长者 1 O年 , 短者 6 最
个月 , 以血尿 反复 , 续镜 下 血尿 , 均 持 呈变 形 红 细胞 尿
为主, 血尿 多 者 B D(+ +++) L 以上 , 少 者 为 B D 最 L
于本方 法具有 服用 方便 、 廉 、 价 安全无 副作 用 等优 点 ,
粒, 1日3次 , 1个月后 复诊 , 患者腰 痛明显减 轻 , 体质 增
强, 尿检 B D L (++) 尿蛋 白阴性 。再服 2个 月后 , , 尿检
已完全 正常 , 痛消失 , 腰 随访至今 , 血尿 未见反 复。
讨论 : 中医学 认为 肾性血 尿 的形 成有 两种情况 : 一 是热 蓄 肾与膀胱 , 迫血妄 行 而血尿 , 这类血 尿多呈 肉眼 血尿 。另一 类是肺 肾阴 虚 , 虚火 旺 , 火 妄动 , 蓄 阴 虚 热 下焦 肾与 膀 胱 , 血 妄行 而致 , 类 血 尿 多 呈 镜 下 血 迫 这 尿 , 变形 红细胞 尿 。冬 虫夏草 是我 国传统 名贵 中药 , 呈 具有补 肺益 肾 , 益抗衰 , 补 止血化 痰之 功效 。金水宝 是 以冬虫 夏 草 为 主 的 中药 制 剂 , 有 补 肺 益 肾 的作 用 。 具 “ 补肺 ” 可 使 肾性 血尿 患 者 体 质 增 强 , 抗力 增 强 , 后 抵
孙伟治疗难治性肾性血尿经验
此外, 孙师在临证时十分注重病位 、 病 因的辨证 。 病位辨证 : 心 经蕴 热 者 加 黄 连 、 竹叶、 金银花 、
“ 火郁 发 之 ” 出 自《 素问・ 六 元 正 纪大 论 》 : “ 郁 之 连翘 、 栀子 、 莲子心 、 大蓟 、 小蓟 、 茜草等 : 肺 经 蕴 热 甚者 , 治 之奈 何 ?岐伯 日 : 木 郁达之 , 火 郁发之 , 土 郁 者 加 淡 子 芩 、 桑 白皮 、 白茅 根 、 射干、 牛蒡子 、 鱼 腥
而虚实之火 ( 热) 皆可 导 致 血 热 即所 谓 “ 瘀 血不 去 。 新 血 不 得 归经 ” , 故 尿 血 缠 绵 难
妄行损络 , 引起 血 尿 , 临 床 当分 愈 。对 于此 类患 者若 一味 活血化 瘀 , 或 清利 收涩 , 则
琼
辨 之 。虚者 多 为脾气 不 能统 血 , 阴血 逾 伤 , 瘀 血 更 加 干 涸 难 以去 除 . 故 孙 师 在 治 疗 或 因 阳虚火 衰 ,失 其封 藏之 职 。 时每 多于 方 中加入 生 地 、 石斛 、 白芍 、 玄 参 等养 阴之 临床 中常有 肾性尿 血患 者 , 按上 品 , 配 合 当归 、 丹皮、 丹参 、 川芎 、 赤 芍 等活 血通 络 之 述病机 , 以常 法 治 之 , 却 久 治 不 药 , 使得 水足 则血道 利 , 而无妄 行之 逆 。 愈, 病 势缠 绵 , 治疗 极其 棘 手 , 我 3 络气 失和 , 血 溢脉外 。 则理气 活 络 , 化瘀 止血
师认 为 , 肾性 血尿 主要 由于 肾络 封藏 , 藏 泄失 因 , 而导致络 气失 和 , 血不行 常道 , 溢 出
刘宝厚教授治疗血尿的经验
脉浮数。治 以疏风清热 , 血止血。处方: 凉 金银花 1 , 5g 白花蛇舌 草 3 , 芥 1 , 0g荆 0g元参 1 , 蒡子 0g牛
1 , 0g桔梗 1 , 豆 根 1 , 0g 山 0g 白茅 根 3 , 草 根 0g 茜 1 , 锦草 3 , 5g地 0g 紫珠草 3 , 甘草 6g 0g生 。加 服 止
①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肃省 兰州市 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 中心 , 甘 甘肃省 中医 肾病医疗 中心 ( 兰州 704 ) 3 0 6
4型。
Hale Waihona Puke ①热伤血络型: 临床以肉眼血尿为主, 多因外感
风热或湿热 所致 , 以三焦辨 治 。上焦 风热 : 见发 可 症
咽喉红肿疼痛 , 或扁桃体红肿或化脓, 或咳嗽 , 痰 据 。原 发性 多见 于 : 急性 肾炎 、 急进 性 肾炎 、 匿性 热, 隐 或皮肤疖肿 , 腰酸痛, 尿赤, 尿血, 舌红苔黄, 肾炎 、 A肾病 、 I g 薄基底膜肾病 、 遗传性 肾炎等。继 黏不利 , 发性多见于: 过敏性紫癜性 肾炎 、 狼疮性肾炎等。 132 非 肾小球 疾病 最 常见 的原 因是 泌尿 .. 系结石 和泌 尿系 感染性 疾病 , 包括 肾结 核等 特 殊感 染 , 意排 除泌尿 系统 的恶性 肿 瘤 。 注
维普资讯
・
52 ・ 6
西医结合 肾病杂志 20 0 6年 1 0月第 7卷 第 1 0期
CI JTWN, co e O tbr 2
,1! o.
. Q
・
名 医 经 验 荟 萃 ・
刘 宝 厚教 授 治 疗 血 尿 的经 验
许 筠①
刘宝厚教 授业 医 4 0余 载, 治学严谨 , 验俱 “ 血 ” 范 畴 。病 位 在 肾 , 为 病 因 病 机 概 括 为 学 溲 等 认 丰 , 成 了完整 的 中西 医 双 重 诊 断 , 形 中西 药 有 机 结 热 、 、 3 虚 瘀 个方面 , 其中以热伤脉络及脾肾不 固为 合诊治肾脏病的学术思想体系。有幸从师学习 , 获 要 。外感 风热 , 毒 内蕴 ; 热 下 注 , 毒 蕴 结 , 热 湿 瘀 扰 益匪浅 , 现将刘教授 临床治疗血尿 的经验 总结 如 动血络 , 内侵 肾脏 , 损伤 肾络 , 迫血妄行而溺血 ; 或 下, 以飨 同道 。 久病 热病 之 后 , 气 亏 损 , 虚 不 能 摄 血 而 尿 血 。 正 气
肾性血尿中医治疗进展
3 5例 , 有效 2 O例 , 无效 l 5例, 有效 率 5 .4 7 1%。现代 研究表 明, 原发性 肾小球疾病普遍存在血瘀” 肾小球疾病病理改变 , 如血管袢僵 直 、 皱缩 、 玻璃样变 , 血管壁纤维蛋 白样 物沉 积 , 细
火有实火 、 虚火之分。气乃脾 肾气虚 , 气伤血无 以存 ” “ 。血 指
3 O例 , 总有效率 8 .4 。对 照组 3 33% 0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 , 总
7卷 3期 ( 第 2 8期 ) 总 1 实 用 中 医药 杂 志 2 1 0 1年 3月 第 2
oURNAL oF PRACTI CAL T RADI ) N T]
—
C NES EDI NE 2 1 o . N o 3 HI EM CI 0 1 、∞
.
胞 增生 , 突 肿 胀 、 形 ; 小 球 纤 维 化 、 化 均 可 归 于 “ 足 变 肾 硬 内结
为 血瘀 ”的 内涵 之 中 。鉴 于 此 , 吕仁 和 、 张琪 针 对
IA g N血 尿 患 者存 在 肾小 球 系膜 区免 疫 蛋 白沉 积 , 膜增 生 , 系 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脾 肾 气 阴两 虚 、 ’ 虚 内 热 。 时 氏 。 为 慢 性 肾 炎 血 尿 可 分 肾阴 认 为 风 热袭 肺 、 失 治 节 ; 伤 血 络 、 注 膀 胱 ; 虚 火 衰 、 不 肺 热 下 阳 气
赵雪梅等 自拟参 麦知 地 汤 ( 玄参 3 g 麦冬 2 g 知母 O, O,
1g 黄柏 1g 生 地 2 g 车 前 草 1g 小 蓟 1g 蒲 黄 6 , 蓄 0, 0, 0, 5, 5, g篇
王景洪教授辨治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例I >7 0 %患者来说 , 应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技术如超
声、 肾活检 、 风湿 免疫 检 测来 区分 是原 发性 还是继 发
性 肾小球疾病, 以防延误患者病情 。 原发性肾f 生 血尿 多见于 : 急性 肾炎 、 急进性 肾炎、 隐匿性肾炎 、 I g A肾
2 0 1 3 年
2 0 1 3 V o L 3 1 N o . 1
第3 1 卷
第1 期
X i n j i a n g J o u na r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新疆 中医药
2 0 0 3 。 2 3 ( 4 ) : 6 3 — 6 4 .
【 5 】 张 明发 , 沈雅 琴. 浙 贝母药 理研 究 进展 叨. 上 海 医药 , 2 0 0 7 , 2 8 ( 1 O ) : 4 5 9 - 4 6 0 .
本经验方在 临床使用 中治疗效果好 , 可进一步 积极进行深人的机理探讨及积极推广使用 , 但临床 使用 中发现该方存在使用方法较为麻烦 , 易于污染 衣 物 的弊 端 , 可 进 一 步进 行 剂 型 的改进 。该 外 敷 剂 以虫类药为主 , 使用 中最大的困扰就是方 中蛋 白类 物 质 常使 部 分 患者 出现皮 肤 过 敏等 症 状 , 这有 待 于
尿方 ” 随症加减对 肾源性血尿的辨治经验加以整 理、 总结 , 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更好地运用王 老经验提供借鉴。 关键词 : 肾性血尿 ; 滋肾血尿方 ; 辨治 ; 经验总结
王 景洪教 授 、 主任 医师是 陕西省 中医 内科名 医, 全国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高级师带徒专
王铁良教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
王铁良教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肾性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是一组不同病因、不同发病机制,以血尿为共同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多在发病之前有感冒或咽喉疼痛等病史,或每遇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或疲劳过度时血尿的症状就会加重。
最常见的引起单纯性血尿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IgA肾病(IgAN)[1],其他可见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或硬化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新月体肾炎等,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在祖国医学中归属“血证”范畴,称为溺血、溲血、小便血或小便出血.《素问?气厥论》中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中最早提出了尿血的病名:“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
一、对尿血的病因病机认识1.肺肾相互为病,湿热灼阴为其基本病机。
王老师认为肺和肾以经络相连,肺病累肾,肾病及肺,肺肾相互为病,湿热灼阴为其基本病机。
《黄帝内经》曰:“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肺为水之上源,金清则水清,水宁则血宁,盖此证原是水病累血,故治水即是治血”。
肺金为肾水之母,具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职能。
肺病累肾,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或外感风寒湿之入里化热,侵袭于肺,肺热下迫膀胱,损及血络而为血尿;或血尿日久,精微外泄,肾阴亏虚,虚火内炽,灼伤血络则尿血;若肺虚失其制节,不能约束水道,外邪引动内热,精微下注也可致尿血。
肺肾相互为病,互为因果,病程日久不愈,反复发作。
2.湿热、瘀血是本病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实邪王老师认为湿热、瘀血是肾性血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标实之邪。
患者感受外邪以风湿热邪为主,首伤肺卫,肺失宣降,热邪灼伤肾络;或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日久伤及脾胃,升降失和,酿生湿热,湿热下注膀胱,或湿邪为病,伤及肾脏,肾阴亏虚,虚热内生,湿邪从阳化热,而形成湿热之邪,蕴结于肾与膀胱。
马居里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
络。症见心烦不寐 , 口舌生疮 , 口干 口苦 , 尿热短 赤, 舌边 尖红 、 薄黄 , 苔 脉细 数 。方 用导赤 散合 二至
丸 加减 。常 用药 物 : 地 、 草 、 竹 叶 、 草梢 、 生 通 淡 甘 女
贞子、 旱莲草 、 赤芍、 丹皮、 车前草 、 白茅根、 黄连等。 () 4 滋阴降火 , 凉血止血法 : 适用于阴虚火旺, 灼伤
是该 病病 机 的关 键 所 在 , 发 病 的病 理 基 础 。病 是 位在 肾与 膀 胱 。 肾 性 血 尿 首 先 突 出 了 一 个 “ ” 热
栀等。( ) 3 清泻心火 , 凉血止血法 : 适用于心火移
肾, 脉络 受损证 。 由于心 火亢 盛 , 下移人 肾 , 伤 肾 灼
字, 以热迫血行 者多见 , 临床可分为 实热与虚热。
实热 证起病 急 骤 , 因风 热 邪 毒 客肺 , 邪沿 足 少 常 毒
阴肾经入肾, 损伤 肾络, 络破 血溢 ; 虚热证发病较
缓 , 由实热 证 病 久 不 愈 , 素 体 阴 亏 , 多 或 阴虚 火 旺 灼伤 肾与膀 胱 络 脉 而 致 尿 血 。其 次 , 肾性 血 尿 亦 多 因“ ” 病 , 要 有 脾 肾两 虚 , 为 久 病 不 愈 , 虚 致 主 多 脾 肾受损 , 或素 体 虚 弱 , 肾 不 固 , 虚 中气 下 陷 , 脾 脾 血 随气 陷 ; 亏 封 藏 失 职 , 能 固 摄 血 液 而 致 尿 肾 不 血 。再者 , 肾性 血尿 中因“ ” 瘀 致病 者 亦 很 常见 , 由 于湿 浊 内阻 日久 , 情 志 怫 郁 , 机 不 畅 , 滞 血 或 气 气
他各 型血 尿之 中。
作者简介: 向英歌 , , 7 女 1 6年 1 9 月生 , 医师, 在读 硕士生 , 西 陕 中医学院 ( 阳 7 24 ) 迟金亭 , 咸 10 6 ; 单位同第一作者 。
肾性血尿的中医辨证治疗
尿 肾功能正常 的患 者具有 降低蛋 白尿及 防止 肾功能恶 化 的作用 , 但长 期 的应 用 ,
不 良反 应 严 重 。
近年来 , 我们参照现代 医学并结合先
当归 1g 黄 芪 1 g 太 子参 1g 生 甘 草 0, 5, 5, 1g 防风 1 g 白术 1g 山茱萸 1g 山药 0, 0, 2, 0,
气 阴两虚 型: 症见懒言 , 体倦 , 少气乏 力 , 咽干 , 口燥 手足心热 , 纳差 , 腰酸腿 软,
血尿 时轻 时重 , 平素镜 下少 量血尿 , 红 舌 少苔 , 脉细数 。患 者气 阴两虚 , 急性 肾 或 病后期 , 外 邪 已解 , 或 正气 不 足 , 邪 未 热
细数 。患者于 3年前体检发 现 , 镜下血 尿 至今 , 虽经多方 医治疗 效不佳 , 转 中医 遂 科诊治 , 患者近 1 , 年 经常感 冒, 然而症状 不重 。平素休息 不好 , 稍有 劳累 , 或 则腰 酸 乏 力 , 尿 加 重 , 验 室 检 查 , 功 血 实 肾
(一) 尿 R C , B (+ + + +) 尿 蛋 白 (+) , 。
基本 处方 : 子参 1g 黄 芪 1g 熟 太 5, 2, 地黄 1g 茯苓 1g 白术 1g 当归 1g 枸 5, 5, 2, 2, 杞子 1g 杜仲 1g 莲子 1g 菟丝子 1 g 2, 5, 5, 0, 山药 2 g 甘草 1g 桂 圆 肉 1g 木 香 5 , 5, 0, 0, g
大便溏泄 , 阳痿 早 泄 , 淡 有齿 痕 , 沉 舌 脉
细, 肝脾 肾虚 , 多见于慢性肾病 , 病程 日久 耗伤脾肾或 因劳倦过 度 , 七情 内伤 , 劳 房 所伤 , 以致脾 肾阳虚 , 统摄无权而致血尿 ,
王琛教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浅谈
作《 血证论》中亦 提到 “ 病血 者未 尝不病 水 ; 病水者, 亦未 尝不病血也” , 故而当将活血化瘀 贯穿始终。王教授认为 ,
慢性 肾脏病在初期 即使 无明显 血瘀 征象 时亦 可酌情选 用 化瘀 药物 , 在治疗血 尿中亦是 如此 , 药物选 择 上大多选 用 药性偏凉 , 活血止血 、 解毒利 水兼 有 的药 物 。解 毒药选用
利湿 , 又可清解肝 木邪气的药物 , 务令肝木恢 复生发之气 。 在健 脾清热祛湿的基础 上 , 王教授 基于 风能胜 湿 、 风火 相
煽 的观点 , 加用风 药 , 如 蚕茧 壳 、 徐 长卿 、 青 风藤 、 海 风藤 、
其视为“ 吉祥三宝 ” 。《 本草纲 目 ・ 草部 》 中注 明红景天为 “ 草本上品”, 具 有扶 正 固本 、 补 气养血 等功 效 。清 ・ 《 晶 珠本 草》 中记载红景 天性平偏 凉 , 能祛瘀 血 , 生 新血 , 主治
石韦 、 芦根 、 白茅根 等 , 上述 药物 药性平 和 , 无伤正 助邪 之 弊, 有 良好的止血效果 。患者病情 较重 、 热 邪 明显 者则 在 小蓟饮子基础上 , 加用蒲黄炭 、 茜草 、 赤芍药 、 牡 丹皮 、 乌蔹 莓、 苎麻根 、 仙鹤草等 , 此类 药止 血不 留瘀 , 瘀化血行 , 气通
周身 乏力 、 胸 闷、 恶心 、 体虚等 症 。现代 药理 研究发 现 , 与
防风 、 荆芥 、 僵蚕、 蝉蜕 、 荆芥 穗等 , 取藤类 、 壳类祛风 之意 。 血尿患者 , 若见兼有表证 , 则用荆芥穗 , 发 挥其 祛风解表之 功, 无表证则用荆芥炭 , 炒黑存性又善止血 , 用 于风邪外袭
王琛 , 上海 中医药 大学 附 属曙 光 医 院, 主任 医师 , 教
三草止血汤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的临床观察
三草止血汤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的临床观察慢性肾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变,常伴有肾病综合征,肾脏进行性疾病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等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包括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肾小管功能障碍。
肾性血尿是慢性肾炎综合征的一个常见表现,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三草止血汤是一味中药药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的功效,被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已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本文针对三草止血汤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的临床观察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次临床观察选取了20例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
年龄在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岁。
入组前,患者均出现肾性血尿症状,经检查发现肌酐、尿酸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的诊断标准,排除了其他肾脏疾病和合并症。
二、治疗方法治疗采用三草止血汤,具体处方为生地、鲜苦参、鲜地榆各30克,共煎汤服,每日1剂,连服10天为1个疗程。
观察期间,患者均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限制盐分摄入,提倡多饮水。
三、观察指标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包括肾性血尿的程度、水肿、高血压等情况。
同时观察肌酐、尿酸、尿常规、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
四、观察结果在连续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到患者的肾性血尿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其中14例患者肾性血尿症状完全消失,6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与此患者的肌酐、尿酸等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肌酐、尿酸水平均有所下降,尿常规指标也有所调整。
临床症状方面,患者的水肿、高血压等情况也明显减轻。
五、安全性评价在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三草止血汤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说明其在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方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远方教授从清消补三法论治肾性血尿经验
远方教授从清消补三法论治肾性血尿经验摘要:肾性血尿为临床常见症状,中医将该病归属于“尿血”、“溺血”范畴。
本文简要阐述了远方教授应用清消补三法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主要运用清实热、退虚热、消痰浊、化淤血、补脾肾等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较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收效颇佳。
关键词:肾性血尿;清消补三法;专家经验;远方中图分类号:R69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1007-2349(2017)10-0008-03肾小球源性血尿即肾性血尿,是肾脏内科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在中医学中应当属于“尿血”、“溲血”等疾病范畴。
众医家多从脏腑虚实以证论治,远师另辟蹊径,以清消补三法辨证论治肾性血尿。
远方教授系辽宁省中医院肾内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4 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从医近30载,尤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远师衷中参西,用药独特,思路开阔,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脾肾亏虚为根本,热邪、瘀血痰浊之邪为发病条件,病机为热伤肾络,迫血妄行,瘀血痰浊滞阻脉络,血不循经,脾肾两虚有失固摄,血溢脉外。
治以清法清热宁络,消法消瘀通络,补法补虚养络。
现将远师以“清消补”三法辨证论治肾性血尿经验总结如下。
1 清消补法的源流发展11 清法清法出现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为“清法”的理论基础。
金元清时代,“清法”理论被正式确立,刘完素提出“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张从正李杲朱丹溪则丰富了“清法”的内容。
至清代,程钟龄有言:“清者,清其热也。
脏腑有热,则清之。
”确立“清法”为中医八法之一。
[1]12 消法消法理论最早可追溯至《内经》,“坚者消之…不足补之”奠定了消法的理论基础。
汉张机于《金匮要略》中提出“瘀血”概念,并广泛应用化瘀活血之法。
至金元时期《丹溪心法》中的“越鞠丸”,是应用消法非常经典且著名的方剂。
到了明清时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有云“:饮食内伤,气滞而积者,宜消之逐之”,清?程钟龄将消法列入中医八法,《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有言:“消者,去其壅也。
黄文政教授治疗肾性血尿临床经验总结
黄文政教授治疗肾性血尿临床经验总结*高玉萍,符碧峰,王耀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摘要:黄文政教授为国家名老中医、肾病学专家,在临床中从事肾病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黄文政教授从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得出血尿的关键病机在于少阳三焦枢机不利,三焦又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故在治疗中注重分位辨证,病在上焦者多用银翘散或荆防败毒散加减,病在中焦者以补中益气汤、柴苓汤、小柴胡汤加减,病在下焦者屏风知柏地黄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小蓟饮子、五淋散、八正散、无比山药丸加减。
关键词:肾性血尿;疏利三焦;临床经验;黄文政中图分类号:R69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519(2020)05-0540-0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Q2016YFHZ020490)。
作者简介:高玉萍(1991-),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肾病的中医药防治。
通讯作者:王耀光,E-mail :************************。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20.05.11黄文政(1941-),为十一五全国名老中医传承研究项目专家,第二、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在肾脏疾病及内科其他杂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对黄文政教授治疗血尿经验进行总结介绍。
血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在中医学中凡尿液中混有血液,甚或是伴有血块的的病症都属于尿血范畴,前者在西医学中称之为镜下血尿,后者称之为肉眼血尿,临床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肿瘤等疾病[1-2]。
尿血往往在临床一般可无症状,而出现肉眼血尿症状是导致患者就诊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1探本溯源,病因病机疏利少阳是黄教授在血尿的辨证论治过程中在意的一个要点。
黄教授在中医“少阳主枢”“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等理论前提下,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少阳三焦枢机不利为血尿发病的关键病机。
加减小蓟饮子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
加味小蓟饮子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郭伟李宁指导:马居里摘要: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块央杂而下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小药饮子,乃南宋·严用和《济生方)中的名方,是依据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导赤散加味而成。
马居里教授在多年的临床中,对于肾性血尿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脸,灵活运用小药饮子加减,主要用于心经郁热,下移小肠、膀胱而引起的尿血,疗效颇佳。
关键词:小蓟饮子肾性血尿马居里1心经郁热与尿血的关系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夹杂而下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素问)称其为演血、溺血,《金匾要略》始称尿血。
而关于尿血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的论述不尽相同。
《素问·气厥论篇》曰“胞移热于膀肤,则雇、溺血”,《金匾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依谓“热在下焦,则尿血”,明确指出尿血的病机谓胞移热于膀胧,病变部位在膀胧。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血病诸侯》称“小便血候,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进一步说明尿血乃心家有热,结于小肠而引起,诚如(普济方·尿血(附论))所说“心主于血,小儿心脏有热,热熏于血,血渗于小肠,故尿血也”。
宋代·王怀隐也指出尿血与心脏有关,在《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云“小便出血皆因小肠积邪,毒流于小肠”.《类证治裁·溺血》中“小肠火盛,血渗于膀胧”,与清·程国澎(医学心悟·尿血》中的“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胧,阴血妄行而尿出焉”,均明确阐明心火下移小肠,血渗于膀胱而导致尿血。
综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心经郁热与尿血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心者,主血,位居上焦,与位居下焦的小肠相表里,故心经郁热,便可移热于心之腑小肠也,又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肤经相承接,小肠与膀胧位居下焦同室而居,小肠积热,热伤血络,血液离经而外溢,渗于膀胱,随小便而出,故可见尿血。
2小蓟饮子的配伍机制小蓟味甘凉,入心肝二经,具有凉血止血之功,尤长于治疗尿血,并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清利膀胱湿热,一药二搜两功,故为君药。
老中医:分享几味治尿血经验方
治尿血验方小便带血为尿血。
引起尿血的原因很多,除了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道结石、肾结核、泌尿系肿瘤等病症外,尚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此外尚可见于剧烈运动、劳累后所引起的运动性尿血。
主治:尿血症。
配方及用法:生地50克,茯苓30克,丹皮12克,泽泻15克,白芍20克,旱莲草25克,黄柏10克,阿胶15克(煎药去渣取汁,文火煎阿胶),滑石20克,白芧根2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日服1剂,连服4剂。
疗效:治疗尿血症24例,服药3剂愈者14例,服药4例愈者8例,服药6剂愈者2例。
本方是家父梁燕楼(名老中医)传授的验方,用于治疗尿血症患者24人,均获显著疗效,随访2年无复发。
消失的卵巢囊肿一女,在四十八岁时的几月内忽然出现月经量特多,经期右下腹部疼痛,自感左侧少腹部有一肿块,彩超诊断为左侧卵巢囊肿,当时她的病情是:面色萎黄,情绪抑郁,精神欠佳,头目眩晕,四肢冰冷,腹满,口唇干燥而不欲饮,舌淡苔薄,脉沉细,我认为是血虚寒凝之证,故让其服用温经汤温经通络,行气消坚加三七粉止血活血生血而不留瘀,桂枝12g 赤白芍各20g 当归12g 吴茱萸15g 川芎6g 生姜15g 清水半夏20g 丹皮10g 麦冬12g 人参10g 炙甘草12g 阿胶20g 三七粉20g随汤药分三次冲服。
服药五剂,血止,头眩晕腹满等症已除,服药十五剂,体力恢复,精神倍增,四肢已转温,一切恢复如初,后经医院彩超检查,囊肿消失,建议停药。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特效验方益心温阳汤秘方:桂枝20g,太子参20g,麦冬10g,玉竹15g,丹参30g,川芎15g,生黄芪30g,甘松6g,苦参10g,细辛5g,炙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服一次服用。
方解:桂枝是气分药,又是血分药,既能解表,又能和营,既能化气通阳,又能通络止痛,还能降逆平冲。
欢迎微信关注行之医话公众号本方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引起的心动过缓患者。
中医治疗肾小球性血尿经验
[ ] 宋 玉 红 . 长 脑 心 通 的 临 床 应 用 [ ]吉 林 医 学 信 息 ,96 ( )3 6 步 J. 19 ,8 :4
( 文校对 : 霞 本 黄 收 稿 日期 :0 7—1 20 2—3 ) 1
中医治 疗 肾小 球 性 血 尿 经 验
栾福新 辽 宁省铁 岭 市 清河 区 医院( 10 3 12 0 )
参 考 文 献
[ ] 黄 如 训 , 秀 龄 . 床 神 经病 学 l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95 1 梁 临 M] 北 人 19 .
1 5 l6 5一 5
治 。步 长脑 心通 为 中成 药制 剂 , 含黄芪 、 内 水蛭 、 全蝎 、
地龙 、 参 、 芎 、 花 、 丹 川 红 当归 、 香 、 乳 没药 、 牛膝 等 中 药
以正 虚为 本 , 邪实 为标 。 肾阴亏 损 、 肾两 虚是 血尿 的 脾
根本原 因 , 热邪 伤 络是 血 尿 产 生 、 发 或 加 重 的 因 素 , 诱
瘀 血不 去 , 又可 加重 尿血 现象 。 2 分型 论治
肾小球 性 血尿属 祖 国医 学 的 “ 血 ” “ 痛 ” 范 尿 、腰 等
状 。 、
血管 , 降低血 管阻 力 , 改 善椎 . 而 基底 动脉 系 统供 血 。 ] 本文 观察 结果 显示 , 长脑 心通 可 以明显 改 善椎 . 底 步 基
动脉 的供 血状 况 , 全面 缓解 临床 症状 , 未发 现不 良反 且
本 病属 中 医“ 眩晕 ” 范畴 , 之 其病 机多 为本 虚标 实 , 虚实夹 杂 ; 为 气 血 、 阳 之 虚 , 为 风 、 、 、 之 虚 阴 实 火 痰 瘀
实, 其反 复发 作 , 久病 致 瘀 ; 气 血 停 滞 , 瘀 阻络 , 或 痰 阻 碍 清 阳上升 而发 为 眩晕 。治疗 上 宜攻 补 兼 施 , 本 兼 标
肾性血尿的中医辨证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肾性血尿 的中医辨证 治疗及 中西 医结合 治疗体会
王 耀 光
( 津 中医学 院第一 附 属 医院 , 天 天津 309 ) 0 13
摘
要: 本文综述 了肾性血尿的中医病 因病机、 传统中医治疗方法, 并结合名老中医及 自身的体会 , 分别
论述 了“ 清上彻 下法”“ 、平肝清热法” “ 、凉营祛瘀 法” “ 、 虫药通络消疲法” “ 、止血 活血法” “ 、 祛风胜湿法” 等9 法的理论依据及 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 丰富了肾性血尿的 中医辨证及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内容。并列
举 了验 案三 则 以说 明正 文。
关键词 : 肾性血尿 ; 中医辨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学 中图分 类号 :65 8 R 9 .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2一z9 (o6o 一O2 —0 10 322o )6 O8 4 肾性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 是指 肾小球疾病 ( 尤其 是肾小球肾炎) 所引起的血尿 , 它有别于外科性血尿等 “ 非肾小球性血尿”其诊断有赖于尿位相差显微镜检 , 和肾穿刺病理学。它的治疗往往 比较困难 , 迁延难愈 。 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拟从临床角度 , 肾性 血尿的中医辨证思路 对
肾性血尿隶属于 中医“ 血证” “ 、尿血” 的范畴。传 统中医理论认为, 血尿的病因病机有“ 、湿” “ 、 热”“ 、瘀” “ 等, 虚” 包括下焦湿热 、 肝肾阴虚、 虚热灼伤血络、 脾虚
作者简介 : 王耀光 (93 )男 , 1 一 , 主任医师、 6 医学博士 在读 。长期从 事 肾 病 中医、 中西 医结合临床、 科研 和教学工作。
灼血 , 湿热 下注 , 伤膀 胱 血 络 。虚 : 虚 不 能摄 血 以 灼 气 致 尿血 , 肾气 不 固 ; 虚不 能 统 血 以致 出血 ; 虚血 如 脾 阴
王维英论治肾性血尿经验
苔黄 或 白腻 等 ,为 下焦 湿 热 证 者 ,治 以僵 蚕 四草 汤 合 四 妙 散 加
减 ; 反 复 或 季 节 性 鼻 痒 、 塞 、 嚏 等 , 以僵 蚕 四 草 汤 加 辛 伴 鼻 喷 治 夷 、 耳 ; 皮 肤 瘙 痒 , 疹 者 , 以僵 蚕 四 草汤 加 细 辛 , 苍 伴 湿 治 白鲜 皮 ,
・
13 ・ 96
中国 中 医急 症 2 1 0 1年 l 第 2 2月 O卷第 1 2期 J T M. e .0 1 V 12 N .2 E C D c 2 1 , o. O, o1
・
名 医 经 验 ・
王维英论治 肾性血尿经验
王 歆
陕 西 中医 学 院 ( 陕西 成 阳 7 24 ) 10 6
4 结 语
马 鞭 草还 具 有  ̄ / 便 之 功 , 邪 从 小便 而 出 。 四草 合 用 , 则 走 J, fJ 使 一 表 , 则走 里 , 里 双解 , 经 用 药 , 奏 祛 风 凉血 止 血 目的 , 二 表 归 共 又 可 活 血 而 不 留瘀 。对 初 感 风 热 之邪 者 , 祛风 清热 , 血 以 达 到 可 凉 止 血 目 的 ; 于 已发 病 者 , 伏 邪 内 隐 , 热 毒 内蕴 或 湿 热 下 注 对 因 致 或久 病 致 阴 虚 内 热 最终 导致 气 阴 两 虚 ,兼 有 血 瘀 者 ,可 清 热 解
地 肤 子等
3 典 型 病 例
尿, 力, 乏 易感 冒 , 干痒 、 痛 不 适 , 至喉 核肥 大 、 红 , 见 咽 疼 甚 潮 可 咽峡 及 咽 后 壁 有 滤 泡增 生 等 。 三 为 禀赋 因素 , 为先 天禀 赋 异 其 多 常 , 族 中多 患 同类 疾病 , 病 时 临 床 多 表 现 为 季 节 性 鼻 痒 、 家 发 喷 嚏 , 哮 喘 , 瘙 痒 , 表 现 为 突 发 皮疹 等 。 师 将 本 病 病机 主要 或 或 或 王 概括 为 风 、 、 三 个方 面 。 邪 贯 穿 整个 疾病 过 程 始 终 , 邪 亦 热 虚 风 瘀 伴 随其 中 。 邪 主 要 为外 感 致 病 , 风 热邪 分 实 热 、 热 。 , 虚 瘀 即指 血 瘀 , 指 病理 产 物 瘀 血 。 又 分气 虚 、 虚 、 虚 、 又 虚 血 阴 阳虚 , 多见 于 本
陈扬荣教授从热虚瘀论治肾性血尿经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名医专家经验∗基金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扬荣传承工作室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6)42号]㊀作者简介:马筱璠(1994-)ꎬ女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肾脏病ꎮә通信作者:吴竞ꎬE-mail:2642518514@qq com陈扬荣教授从热虚瘀论治肾性血尿经验∗马筱璠1ꎬ吴㊀竞2әꎬ陈扬荣3(1 福建中医药大学ꎬ福建福州350122ꎻ2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ꎬ福建福州350004)㊀㊀摘要:从 热 ㊁ 虚 ㊁ 瘀 三个方面阐述了陈扬荣教授关于肾性血尿的病因病机的认识ꎬ并介绍其运用 清热 ㊁ 补虚 ㊁ 消瘀 三大治法的诊治经验ꎬ临证亦兼顾日常调护ꎬ每获良效ꎮ关键词:肾性血尿ꎻ名医经验ꎻ陈扬荣中图分类号:R256 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3-0001-03㊀㊀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外伤㊁肿瘤㊁结石㊁结核㊁尿路感染㊁泌尿系统结构畸形等因素ꎬ因肾小球病变导致的尿中出现畸形红细胞的疾病ꎮ根据肾性血尿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ꎬ可将其归属为中医 血证 尿血 溲血 溺血 等范畴ꎮ该病常表现为病情隐匿㊁反复发展㊁迁延难愈ꎬ临床部分患者病情可缓慢进展ꎬ最终出现肾功能进行性下降ꎬ因此ꎬ积极治疗肾性血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ꎮ现代医学可对本病进行明确的诊断ꎬ但迄今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ꎮ笔者有幸跟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陈扬荣教授临证学习ꎬ陈老善用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ꎬ且疗效甚佳ꎬ现将陈老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论述如下ꎬ以飨同道ꎮ陈扬荣ꎬ教授ꎬ主任医师ꎬ博士生导师ꎬ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ꎬ从事临床㊁教学㊁科研五十余年ꎬ勤于临证ꎬ治学严谨ꎬ主张博采众长ꎬ注重古为今用ꎬ致力创新探索ꎬ形成独特的诊疗风格ꎬ临床疗效颇为显著ꎮ1㊀病因病机1 1㊀从 热 论治㊀陈老认为肾性血尿的急性发作期以 邪热 为主ꎬ缓解期亦可见 虚热 证候ꎬ临证依据患者病情特点的不同可分为:①外感风热«素问 风论»曰: 风者ꎬ百病之长也 ꎮ陈老认为人体四时皆可受到风邪侵袭ꎬ肾性血尿亦不可忽视外感风邪对疾病的影响ꎮ«灵枢 经脉»曰: 肾足少阴之脉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ꎬ入肺中ꎬ循喉咙ꎬ挟舌本 ꎮ肺与肾关系密切ꎬ患者或感受风热ꎬ或风寒化热ꎬ邪热易从口鼻侵入ꎬ搏结于咽喉ꎬ犯于肺表ꎬ咽为肾所主ꎬ喉为肾之门户ꎬ邪热循足少阴肾经下行ꎬ伤及肾络ꎬ灼伤血分ꎬ血热妄行ꎬ发为血尿ꎮ②湿热内蕴陈老指出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区ꎬ系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ꎬ潮湿多雨ꎬ易感受湿邪ꎬ 湿 与 热 易相互搏结ꎬ加之患者饮食多肥甘厚腻ꎬ以致湿热内生ꎮ若湿热蕴结中焦ꎬ胶着难去ꎬ日久不化ꎬ下传肾与膀胱ꎬ迫血妄行ꎬ发为尿血ꎮ«医方考»言: 下焦之病ꎬ责于湿热ꎮ «金匮要略 五脏风寒积聚病»曰: 热在下焦者ꎬ则尿血ꎮ 肾与膀胱位居下焦ꎬ若湿热之邪蕴结下焦ꎬ或中焦湿热下传下焦ꎬ膀胱及肾络受损ꎬ血溢脉外ꎬ导致血尿[1]ꎮ③阴虚内热在缓解期ꎬ患者亦可见火热证候ꎬ患者多因素体阴虚ꎬ或因摄生不慎ꎬ房劳过度ꎬ或邪热伤阴ꎬ或误服过服温补之品ꎬ或七情内伤ꎬ郁而化火伤阴ꎬ致肾阴亏虚ꎬ阴虚无以制阳ꎬ虚火亢盛ꎬ灼伤肾络ꎬ血溢脉外而尿血ꎮ1 2㊀从 虚 论治㊀肾性血尿缓解期以 正虚 为主ꎬ因病程㊁实邪及患者体质等因素的影响ꎬ临证可分为:①脾肾气虚ꎬ«金匮要略注»云: 五脏六腑之血ꎬ全赖脾气统摄ꎮ 脾为后天之本ꎬ主运化ꎬ主统血ꎬ脾健则气血化生有源ꎬ脾气可统摄血液于脉道内ꎮ若脾气亏虚ꎬ不能摄血ꎬ则致血溢脉外ꎬ发为血尿ꎮ«素问 六节藏象论»: 肾者主蛰ꎬ封藏之本ꎬ精之处也ꎮ 元阴元阳藏于肾ꎬ五脏六腑之精亦藏于肾ꎬ故肾宜固摄不宜泄ꎬ若肾气亏虚ꎬ失于固摄ꎬ则血随尿出ꎬ而见尿血ꎮ故脾肾两虚ꎬ失于固摄封藏是肾性血尿的主要病机之一[2]ꎮ②气阴两虚ꎬ患者多因病程较长ꎬ久病致脾肾亏虚ꎬ脾虚不能运化水谷ꎬ无以化生气阴ꎬ肾虚不得藏精化气以资助气阴ꎬ加之气虚不能摄血ꎬ失血日久伤阴ꎬ虚火内生ꎬ灼伤脉络ꎬ发为血尿ꎮ③阴阳两虚ꎬ«素12020年第41卷第3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问 生气通天论»曰: 阳气根于阴ꎬ阴气根于阳ꎬ无阴则阳无以生ꎬ无阳则阴无以化ꎮ 阴阳相互依存ꎬ互资互用ꎬ阴虚日久ꎬ则阴损及阳ꎬ阴阳俱损ꎬ阴虚则虚热灼伤肾络ꎬ阳虚则无力行血ꎬ导致血溢脉外ꎬ发为血尿ꎮ1 3㊀从 瘀 论治㊀瘀血是体内血行涩滞或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ꎬ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关于瘀血的论述ꎬ«素问 痹论»曰: 病久入深ꎬ营卫之行涩ꎬ经络时疏ꎬ故不通 ꎬ陈老认为瘀血既是肾性血尿的病理产物ꎬ又是发病的致病因素ꎬ是本病迁延不愈的主要病因之一ꎬ贯穿病程始终ꎮ瘀血产生的原因很多ꎬ结合本病的 热 与 虚 两大基本病因ꎬ可分为:①因虚致瘀ꎬ一是气虚血瘀ꎬ临证以脾肾气虚多见ꎬ肾性血尿病程较长ꎬ迁延日久ꎬ以致脾肾气虚ꎬ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ꎬ血停成瘀ꎮ二是阴虚血瘀ꎬ患者因素体阴虚或饮食㊁情志等因素ꎬ导致虚热内生ꎬ煎熬阴液ꎬ使血液浓缩㊁黏滞ꎬ产生瘀血ꎮ三是阳虚血瘀ꎬ本病迁延难愈ꎬ日久阴损及阳ꎬ阳虚无以温煦血脉ꎬ无力运行血液ꎬ以致血流缓慢而成瘀ꎮ②因实致瘀ꎬ一是因邪致瘀ꎬ患者感受风热之邪ꎬ或风寒之邪化热入里ꎬ与血搏结ꎬ导致瘀血ꎮ二是湿热致瘀ꎬ湿热蕴结中焦或下焦ꎬ日久不化ꎬ阻滞气血运行ꎬ气机不利ꎬ血行不畅而致瘀ꎮ三是气滞血瘀ꎬ 气为血之帅 ꎬ患者因久病不愈ꎬ情志郁结ꎬ或因湿热内阻ꎬ气机不畅ꎬ气不行血而成瘀ꎮ四是出血血瘀ꎬ此病系出血性疾病ꎬ必有 离经之血 ꎬ停滞体内ꎬ阻碍气血运行ꎬ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瘀[3]ꎮ综上ꎬ陈老认为肾性血尿迁延难愈ꎬ病程较长ꎬ病情复杂ꎬ临证当首从 热 ㊁ 虚 ㊁ 瘀 三点入手ꎬ另当辨清各点具体病因ꎬ再施以 清热 ㊁ 补虚 ㊁ 消瘀 ꎬ以获良效ꎮ2 治则治法2 1㊀ 清热2 1 1㊀疏风清热㊀陈老临证多见肾性血尿患者伤风感冒后出现尿红细胞明显增加的情况ꎬ此时为疾病的急性发作期ꎬ可见明显肉眼血尿ꎮ对于此类外感诱发或加重肾性血尿的患者ꎬ陈老喜用金银花㊁蒲公英ꎬ金银花善于清热解毒ꎬ兼可凉血化瘀ꎬ蒲公英长于清热解毒ꎬ兼可凉血㊁利湿ꎬ两者相互配伍ꎬ可增强清热解毒㊁凉血止血之功效ꎬ佐以大蓟㊁地榆㊁白茅根等凉血止血ꎬ连翘㊁菊花㊁淡豆豉等清热解表ꎮ热毒雍盛ꎬ咽喉肿痛者ꎬ加薄荷㊁牛蒡子㊁射干㊁马勃㊁卤地菊等清热解毒㊁消肿利咽ꎻ若外感内传ꎬ里热炽盛ꎬ血尿量多者ꎬ加生地㊁赤芍㊁栀子㊁牡丹皮㊁半枝莲㊁上已菜等清泄里热㊁凉血止血ꎻ体虚易感者ꎬ可合用玉屏风散以益气解表ꎮ2 1 2㊀利湿清热㊀湿性重浊黏滞ꎬ易与 热 合ꎬ缠绵难去ꎬ灼伤肾络ꎬ常发为肉眼血尿ꎮ因此陈老认为湿热亦是肾性血尿迁延难愈的主要病因之一ꎬ临证喜用黄芩㊁黄连ꎬ此二药苦寒ꎬ功擅清热燥湿ꎬ且兼有止血之效ꎻ佐以半夏㊁厚朴理气燥湿ꎬ小蓟㊁白茅根凉血止血ꎬ藕节㊁蒲黄凉血消瘀止血ꎮ中焦湿热者ꎬ可加用茯苓㊁陈皮㊁白豆蔻㊁薏苡仁等ꎻ下焦湿热者ꎬ可加用栀子㊁车前子㊁黄柏㊁滑石㊁竹叶㊁木通等[4]ꎻ热重于湿者ꎬ重用黄芩㊁黄连加大清热燥湿之力ꎻ湿重于热者ꎬ加藿香㊁佩兰等芳香化湿ꎻ血尿量多者ꎬ加地榆㊁侧柏叶等凉血止血ꎻ眼睑或下肢浮肿者ꎬ加茯苓皮㊁车前子㊁玉米须等利水消肿ꎮ2 1 3㊀滋阴清热㊀陈老临证总结发现肾性血尿患者以中老年女性偏多ꎬ此类患者常有尿色鲜红ꎬ兼有潮热㊁盗汗等阴虚内热的表现ꎮ对于此证ꎬ陈老多首选女贞子㊁墨旱莲二味药物ꎬ女贞子滋养肝肾㊁益血添精ꎬ墨旱莲既可滋补肝肾之阴ꎬ又能凉血止血ꎬ佐以熟地黄㊁山茱萸滋阴补肾㊁填精益髓ꎻ山药健脾补气㊁益肾固精ꎬ黄柏㊁知母滋阴泻火ꎮ虚火妄动㊁尿血较甚者ꎬ加白及㊁藕节㊁白茅根㊁茜草等凉血止血ꎻ尿血量多者ꎬ可加阿胶㊁三七等养血止血ꎻ阴虚较甚者ꎬ加玄参㊁龟板等养阴止血ꎻ潮热者ꎬ加青蒿㊁鳖甲㊁地骨皮㊁白薇等清退虚热ꎻ盗汗者ꎬ可加麻黄根㊁浮小麦㊁五味子㊁煅牡蛎等收敛固涩ꎮ2 2㊀ 补虚2 2 1㊀健脾益肾㊀患者多因过度劳倦ꎬ房事不节ꎬ情志内伤ꎬ或病程日久ꎬ耗伤脾肾等致脾肾亏虚ꎬ统摄无权ꎬ血液不循脉道ꎬ下泄溲中ꎬ而致血尿ꎮ陈老常重用黄芪ꎬ黄芪为补气上品ꎬ又可益气摄血ꎬ另用党参㊁茯苓㊁白术㊁大枣健脾益气ꎬ山药㊁桑寄生㊁菟丝子㊁莲子补肾益精ꎮ陈老提出ꎬ在选用补益药时ꎬ应当以 平和 为要ꎬ切忌为图疗效ꎬ增大药量或选用大辛大燥之品ꎬ反伤正气ꎮ尿血甚者ꎬ加熟地㊁阿胶㊁仙鹤草等养血㊁收敛止血ꎻ气虚下陷㊁少腹坠胀者ꎬ加升麻㊁柴胡等益气升阳ꎻ腰膝酸软者ꎬ加山茱萸㊁杜仲㊁牛膝㊁续断补肾气㊁强腰膝ꎻ肾气不足ꎬ失于固摄者ꎬ可加煅牡蛎㊁芡22020年第41卷第3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实㊁金樱子㊁补骨脂等固涩止血ꎮ2 2 2㊀益气养阴㊀患者多因病程较长ꎬ脾肾亏虚ꎬ日久耗气伤阴所致ꎮ临证陈老喜用太子参ꎬ现代药理研究表明ꎬ太子参可通过稳定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ꎬ修复基底膜ꎬ减少红细胞漏出[5]ꎬ另加黄芪㊁白术补气健脾ꎬ熟地黄㊁山药㊁山茱萸㊁枸杞子滋补肝肾ꎬ兼加少量丹参㊁川芎㊁马鞭草活血化瘀止血ꎮ脾胃虚弱ꎬ气血不足者ꎬ加白术㊁山药健脾扶正ꎻ夜寐欠安者ꎬ加合欢皮㊁夜交藤㊁酸枣仁㊁远志等安神助眠ꎻ大便秘结者ꎬ加玄参㊁生地㊁麦冬等滋阴润燥通便ꎬ亦可加少量大黄ꎬ兼有止血之效ꎮ2 2 3㊀补阴温阳㊀临床较为少见ꎬ多由气阴两虚日久发展而来ꎮ张景岳言: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ꎬ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ꎻ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ꎬ则阴得阳升而化源不竭ꎮ 陈老喜用金匮肾气丸加减ꎬ用少量附子㊁桂枝ꎬ 少火生气 ꎬ鼓舞肾中阳气ꎬ补命门之火ꎬ引火归源ꎻ配合六味地黄丸之熟地黄㊁山茱萸㊁山药㊁泽泻㊁茯苓㊁丹皮以培补真阴ꎬ使得阴得阳助ꎬ阳得阴生ꎬ阴阳并补ꎮ阳虚甚者ꎬ加淫羊藿㊁巴戟天㊁肉苁蓉㊁菟丝子等补肾助阳ꎻ腰膝酸软者ꎬ加牛膝㊁杜仲等补肾强腰ꎻ血尿较多者ꎬ加赤石脂㊁仙鹤草等固涩止血ꎮ2 3㊀ 消瘀 ㊀陈老认为 瘀血 贯穿肾性血尿的病程始终ꎮ对于瘀血的治疗ꎬ首先应当依据疾病的病程阶段㊁主要病因及临床表现等ꎬ按照 急治其标ꎬ缓治其本 的治疗原则施以辨证论治ꎮ如ꎬ气虚血瘀者ꎬ治以益气补虚ꎻ阴虚血瘀者ꎬ治以滋阴清热ꎻ阳虚致瘀者ꎬ治以温肾助阳ꎻ外邪致瘀者ꎬ治以疏散外邪ꎻ湿热致瘀者ꎬ治以清热利湿等ꎮ具体治疗经验在上述 清热 及 补虚 中已分点论述ꎮ同时ꎬ陈老认为无论何种病因导致的肾性血尿ꎬ患者既有出血ꎬ 离经之血便为瘀 ꎬ瘀血停滞体内ꎬ影响气血运行ꎬ以致血行不畅ꎬ瘀血内生ꎬ瘀血阻滞ꎬ脉络不通ꎬ反又加重出血ꎬ如此循环往复ꎬ难以痊愈ꎮ因此ꎬ陈老提出 消瘀 一法ꎮ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 宜行血不宜止血 ꎬ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 治血四法 ꎬ将 消瘀 列入其中ꎬ张子和也提倡: 贵流不贵滞 ꎮ陈老认为肾性血尿的治疗ꎬ不应单纯 见血止血 ꎬ若一味重用凉血止血药物ꎬ反致寒凉入内ꎬ发生 血遇寒则凝 之弊ꎬ应在 急治其标ꎬ缓治其本 的同时ꎬ另加适量行血活血之品ꎬ使得瘀血消散ꎬ气血调和ꎬ达到 不止血而尿血自止 的目的ꎮ对于瘀血症状不明显者ꎬ亦应将 消瘀 一法亦应贯穿治疗始终ꎮ陈老临证喜用血竭㊁三七粉两味活血止血的代表药物ꎬ此外ꎬ常用红花㊁川芎㊁丹参㊁牡丹皮㊁蒲黄㊁赤芍㊁茜草根㊁鬼箭羽㊁刘寄奴以行血㊁消瘀㊁止血ꎮ对于顽固性血尿的治疗ꎬ陈老还喜用虫类药物ꎬ陈老认为此类患者其瘀血已非草木类活血药物所能消除ꎬ常用乌梢蛇㊁水蛭㊁全蝎㊁地龙㊁蜈蚣等虫类药品搜剔通络ꎬ可奏奇效[3]ꎮ3 日常调护«素问 生气通天论»曰: 阴平阳秘ꎬ精神乃治 ꎮ中医学认为起居有常ꎬ饮食有节ꎬ情志舒畅有利于更好的发挥药效和控制疾病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 病者小便出血ꎬ多因心肾气结所致ꎬ或因忧劳房室过度ꎬ此乃得之虚寒ꎮ 因此ꎬ陈老认为应重视情志㊁饮食和起居在本病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ꎬ情志郁结ꎬ气机阻滞ꎬ血行不畅ꎬ溢于脉外ꎻ起居失常ꎬ饮食不节ꎬ损伤脾肾ꎬ失于固摄ꎬ发为血尿ꎮ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ꎬ常强调将饮食起居和情志调摄加入本病的治疗方案中ꎮ在饮食起居上ꎬ嘱咐患者起居有常ꎬ避免劳累ꎬ注意休息ꎬ预防感冒和感染ꎻ饮食宜清淡ꎬ提倡多食素食ꎬ忌食辛辣油腻之品ꎮ在情志方面ꎬ陈老认为ꎬ肾性血尿虽大多无临床症状ꎬ但常迁延难愈ꎬ易给患者造成严重心理负担ꎬ调畅情志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ꎬ常嘱患者注意端正心态㊁积极沟通㊁调畅情志ꎬ切勿忧思过度ꎬ保持心态乐观ꎬ坚持用药ꎮ在健康教育的同时ꎬ在用药上亦随症加减ꎬ如心烦易怒者加香附㊁佛手㊁绿梅花㊁郁金等ꎻ失眠者加炒酸枣仁㊁合欢花㊁首乌藤㊁生龙骨㊁生牡蛎等ꎮ参考文献:[1]朱小洪ꎬ吴竞ꎬ陈扬荣 陈扬荣教授从三焦理论辨治IgA肾病血尿经验[J].亚太传统医药ꎬ2019ꎬ15(3):103-105 [2]李鹏飞ꎬ吴竞ꎬ陈扬荣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J].福建中医药ꎬ2017ꎬ48(6):42-44[3]吴竞ꎬ陈扬荣 陈扬荣教授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经验[J].福建中医药ꎬ2005ꎬ36(4):12-13[4]陈扬荣 清法刍议[J].中国医药学报ꎬ2002ꎬ17(5):263-264[5]刘训红ꎬ阚毓铭 太子参研究概述[J].时珍国医国药ꎬ2000ꎬ11(12):1131-1132(收稿日期:2019-10-21)32020年第41卷第3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血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原因各不相同。
其中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肾外出血因素,血液单从肾脏中随小便排出体外的疾病。
目前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控制措施,中医治疗也颇为棘手,但中草药对肾性血尿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消除肉眼或镜下血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故有必要对目前治疗肾性血尿的有效方案加以总结归纳。
肾性血尿的特点是患者出现单侧肾区钝痛或肾绞痛,常为全程性,呈暗棕色,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管型(主要是红细胞管型),显微镜下可见其红细胞有明显的变形、破损,80%以上为畸形红细胞,且大小不等。
中医学对本病研究的历史较为悠久,肾炎性血尿在中医历代文献中的记载属“尿血”、“溲血”范畴。
中医学对血尿的论述,最早见于《素问》的“热移膀胱”以及《金匮要略》的“热在下焦”。
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还对血尿的病机作了论述“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
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尿血候》认为“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象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
”临床上亦以湿热夹瘀者为多见,五脏则以心肾为主。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认为由平素人体正气虚弱,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邪由自身的病灶处,或肌肤,或由咽喉侵袭于肾,而致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津代谢紊乱。
由于平素肾阴亏损,气化失司,虚火妄动,下焦热甚,瘀热互结,邪热灼伤肾络而发血尿。
瘀热互结是发病过程中的病理表现,故瘀热又可加重血尿。
肾阴不足,虚火妄动是其内因基础,每遇外邪(风、寒、热、毒)感触而反复发作,以至加重。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病因颇为复杂,多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目前无特殊疗法,而中医采用滋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法,常收到满意疗效。
己故著名中医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多年研究认为,细究其病位多在于肾,其病性多属阴虚。
至于阴虚的形成,或因素体阴虚复感外邪,或久病伤肾,耗伤肾阴,劳而诱发,故时振声教授立滋肾养阴为治本之法,并将本病分为风热外感、下焦热甚、湿热蕴结、气阴两虚等证型,并创立滋肾化瘀清利汤一方,该方集滋
肾、养阴、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血为一炉,针对肾炎血尿的病机要点,虚实兼调,标本同治。
郭恩绵教授认为,肾炎血尿以正虚为本,脾肾气虚,生化无权,封藏失职,精微下注为其基本病机,并贯穿于本病的始终,并将本病分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肾阴亏损、湿热内蕴等证型,治疗上当以补益脾肾为主,采用攻补兼施、虫草并用的手段,取效甚佳。
张琪教授认为,肝肾阴虚或气阴两虚是其本,湿热毒邪是其标,通过详审病因、明辨病机、洞察证候的衍变设立治血尿八法,①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法,加味八正散;②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法,清热解毒饮;③泄热逐瘀、凉血止血法,桃黄止血汤;④益气阴利湿热止血法,清心莲子饮;⑤益气清热、凉血止血法,益气凉血汤;⑥滋阴补肾降火法,知柏地黄汤加味;⑦温肾清热、利湿止血法,温肾利湿饮;⑧健脾补肾、益气摄血法,参柏地黄汤。
上述八法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顾连方教授将血尿分为四型论治,湿热型选小蓟饮子去通草、滑石,加茯苓、白术、泽泻以健脾利水;脾虚型选归脾汤加减(党参、黄芪、当归、白术、地榆炭、蒲黄炭、小蓟、藕节、茯苓);阴虚火旺型选二至丸合增液汤加止血剂(女贞子、旱莲草、玄参、生地、麦冬、大小蓟、蒲黄炭等);脾肾两虚型选无比山药丸加减(山药、山萸肉、肉苁蓉、菟丝子、补骨脂、杜仲及止血药如侧柏叶、蒲黄),且主张炒炭用则止血作用更强,亦可选藕节、大小蓟,而不主张用槐花、三七。
因槐花有致过敏性紫癜的报道,三七止血作用太强,易于肾内形成瘀结,使血尿久治不愈。
刘春莹等从瘀论治,认为肾性血尿不能见血止血,应不忘化瘀止血,使瘀化血行,气通血和,选用止血不致瘀血、活血而不伤新血之品。
吴竞等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单纯血尿性IgA肾病,取得良好疗效。
血府逐瘀汤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血等功用,正切中瘀血内阻之病机,使瘀去而血行常道,血尿好转。
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积聚及体外血栓形成,并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及降血脂等作用。
抗炎、抗变态反应能阻止肾脏早期病变和血管损害,抗血栓能防止血管损害的发展,对改善肾性血尿有利,活血化瘀法已被多数肾脏病学者作为治疗各种肾炎的常用治法。
马跃先等根据传统论述及现代医学资料,将肾性血尿分为①邪热炽盛、灼伤脉络;②脾气虚弱、统摄无权;
③瘀血阻滞、血不循经三种情况,分别采用清热滋阴、益气摄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另王广达等采用补肾清热活血法治疗肾性血尿,收
到满意疗效。
张翠等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益气健脾摄血具有提高慢性肾炎血尿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实验组治疗后C3bRR(C3b受体花环率)升高,I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推断该方可能通过直接兴奋红细胞上的C3b受体来增强其免疫粘附活性,免疫复合物一旦被细胞结合后,其活化作用即被阻止,继之被灭活,而从液相中除去,减少在组织上沉积,从而缓解炎症或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病理过程,也是该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效的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