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端午粽》

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端午粽》

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2.学习认读生字词“端午粽”、“包裹”、“艾叶”、“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掌握生字词的认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幻灯片、粽子模型。

2.教材准备: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的内容:《小毛驴》。

2.通过幻灯片展示一张粽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吗?”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端午粽》。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步骤二:新课呈现(10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端午粽》这首课文的标题,引导学生读标题。

2.通过幻灯片依次呈现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猜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3.师生共同读课文,注意正确的语音、语调,并感受课文的节奏。

4.教师通过提问,导入生字词:“端午粽”、“包裹”、“艾叶”、“线”。

让学生观察这些字词的发音和图形,并引导认读。

步骤三:课文理解(15分钟)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学生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教师的导读,学生带着问题再读一遍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演能力。

步骤四:语言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分别讲解生字词:“包裹”、“艾叶”、“线”的意思和用法。

2.通过例句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词语的正确运用。

步骤五:练习活动(15分钟)1.教师以小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找出课文中的文字。

”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首先找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教师出示一段较长的文字,让学生依照描述内容制作出一个粽子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端午粽》教案(优秀8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8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8篇)端午节包粽子教案篇一活动名称:我们一起包粽子活动前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记得小时候的时候,端午节的头天,奶奶就开始忙了,泡江米,买蜜枣,洗粽子叶,到了端午节的那天,肯定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是如何迎接端午节吧,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及来历,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的印象!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环境创设1、科学区: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三、家长工作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粽子、香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四、活动安排: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

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

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粽子香袋目标: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幼:“我们的。

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优秀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优秀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优秀7篇)端午粽教案篇一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教学目标:1、认识“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

2、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

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传统文化节日》中的《端午粽》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意义及习俗;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生字,掌握新词;了解端午节的基本知识,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字典、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端午节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进行讲解。

(2)理解课文:学生通过观察挂图,结合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端午节习俗,进行角色扮演,展示给大家。

3.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端午粽》2. 主要内容:(1)端午节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2)生字、新词:粽、艾、龙舟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新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习俗,与家人分享。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了解其他传统节日,进行文化交流,提高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安排。

4. 板书设计的内容。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传统文化》中的一课,详细内容为《端午粽》一文。

该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过程和种类,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难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朗读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端午节习俗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课堂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端午节习俗。

5. 巩固拓展(1)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过端午节?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端午粽》生字词:端、午、粽、艾叶、香囊、龙舟端午节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戴香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

(2)用生字词造句。

(3)谈谈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和感受。

2. 答案(1)略。

(2)例:端午节到了,妈妈给我买了香囊。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进行课堂分享。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意思。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

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4、学生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一)读课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

3、全班交流。

(课件问题)(二)分段学习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2、指名回答,师指导。

3、师总结: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

4、出示生字卡“午”“节”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优质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优质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中的《端午粽》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介绍端午节的来历,粽子制作的材料及过程,以及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文化知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审美情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家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会制作粽子的方法。

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屈原投江的故事,引出端午节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a. 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b.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c.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明白粽子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活动:a. 观看粽子制作视频,让学生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

b.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喜欢的粽子口味。

c. 学生动手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端午粽》2. 内容:a. 端午节的来历:屈原投江b. 粽子制作材料:糯米、红枣、豆沙等c. 粽子制作过程:泡米、包粽子、蒸粽子d. 端午节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端午节的图画。

b. 家长协助,动手制作粽子,并记录制作过程。

2. 答案:a. 画图:屈原投江、粽子、龙舟等元素。

b. 制作记录:包括制作时间、材料、步骤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节日活动,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b. 举办端午节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粽子,增强班级凝聚力。

c. 推荐阅读有关端午节的课外书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最新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最新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最新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最新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传统文化节日》中的《端午粽》一文。

文章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特色食品粽子,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粽子文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粽子文化。

难点: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粽子实物、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粽子实物,引导学生说出粽子与哪个节日有关。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理解生词。

(3)教师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 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

(2)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习俗和粽子文化有哪些特点?5. 课堂小结6.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批改并反馈练习情况。

7.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端午粽端午节:来历、习俗粽子文化:制作、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短文。

2. 答案:(1)略。

(2)例文:端午节到了,妈妈带我去市场上买粽子。

粽子的种类有很多,有豆沙粽、肉粽、蛋黄粽等。

我最喜欢吃豆沙粽,因为它又甜又糯。

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在这一天会赛龙舟、挂艾叶、吃粽子。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传统文化节日》,详细内容为《端午粽》一文。

该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特色食品——粽子,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粽子的制作过程和食用习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正确读写“端、午、粽”等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生字词的读写、端午节相关知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粽子的制作过程和食用习俗。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生字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端午节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1. 《端午粽》2. 主要内容:(1)端午节的历史背景(2)端午节的文化内涵(3)粽子的制作过程和食用习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简述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3)以“我心中的端午节”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答案:(1)略(2)略我心中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庆祝这个节日。

《端午粽》优秀教案设计_《端午粽》的优秀教案优秀8篇

《端午粽》优秀教案设计_《端午粽》的优秀教案优秀8篇

《端午粽》优秀教案设计_《端午粽》的优秀教案优秀8篇端午节包粽子教案篇一1、知道粽子的来历和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的乐趣。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1、有湿度的碎泥、粽叶若干、橡皮筋2、范例、课件一、激趣导入。

1、师: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2、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三角粽、四角粽、团盘粽等)。

二、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出示范例: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粽叶)。

在我们的太湖边也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2、师: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3、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边介绍: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评一评谁包的粽子最好,并请幼儿将粽子送到小吃街中开展角色游戏。

《端午粽》教学设计篇二1、认识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并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查找屈原的资料和端午节的习俗。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2、学生自由说端午节的习俗。

语文一年级统编版《9 端午粽》教案

语文一年级统编版《9 端午粽》教案

语文一年级统编版《9 端午粽》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节日的韵味。

2.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上的字。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习俗,体会作者表达方式,学习作者描述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作者描述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述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与端午节有关的实物、图片、录像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端午的习俗、诗歌、粽子制作方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你们知道哪一些传统节日?(学生自由说)2. 你们知道“端午习俗”吗?(学生交流资料)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端午节的文章——《端午粽》。

(板书课题)3.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什么粽子和妈妈包粽子的经过,结果怎样?4. 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5. 找出文中你不懂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6. 师生交流重点句段,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体会粽子变化过程的不同心情。

1. 找出描写粽子变化的句子。

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想一想粽子的形状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并在文中做记号。

2. 指名回答。

(形状由大变小,颜色由原来的墨绿变成了红色。

)3. 文中找出人们相应的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神气十足、略显紧张、得意扬扬、笑容满面)集体朗读相关句子。

4.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粽子是用心灵手巧创造出的一幅活泼生动的图画呢?(作者用心灵手巧创造出说明粽子不仅是一种味道,还是一种心情,一种感受。

粽子里的糯米因为用心搓揉才会那样均匀有韧性,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6. 师生接读,感受端午节的气氛。

(男女生接读第五、六自然段)7. 你喜欢端午节和这粽子吗?为什么?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了解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和习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和习俗,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端午粽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端午粽的外观和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端午粽的了解和经验。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3)引导学生跟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自己对端午粽的认识和了解。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深入了解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和习俗。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练习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等。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生字词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读音、写法和词义。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端午粽的制作过程、习俗以及寓意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十八课《端午粽》。

文章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我国端午节的传统美食——粽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端午节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大意,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激发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大意。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体会作者对端午节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论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粽子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粽子的外形、颜色、香味等,进而导入新课。

3.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4.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体会作者对端午节的情感。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用词等方面的讲解。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等,培养学生的语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端午粽》2. 生字词:端午、粽子、艾叶、雄黄、香囊、龙舟……3. 课文大意: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传承文化。

4. 情感:热爱传统节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正确书写课文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3)画出自己心中的粽子,并简单描述。

2.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本。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有所加深,但在课文朗读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新偏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正确书写“午”“豆”“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

3、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传统佳节导入新课1、做个小游戏:小吃货猜节日。

游戏:小汤圆、圆又圆——元宵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再过些日子就是端午节了!反过来考考你们,端午节吃什么?(粽子)也叫端午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2、读题:端午粽。

(1)课题里有两个新偏旁,谁认识?(2)粽子吃过了吧,想一想:粽为什么是米字旁?3、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设计意图:揭题小游戏,创设“节日与美食”的情境,不仅为课文的学习做了铺垫,而且在语境中学习了生字“午”,认识本课两个新偏旁。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音。

(1)指名读生字,相机正音。

出示: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2)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3)开火车读。

(4)赛跑齐读:生字全躲到粽子里了,快把它们叫出来!3、学写生字“豆”。

(1)你还知道哪些豆?老师也带来几种豆,认识吗?蚕豆红豆毛豆豇豆(2)小豆子大变身,变成了什么?(3)读儿歌,记住“豆”。

毛豆短,蚕豆扁,红豆圆圆像两点,豇豆长长托上面。

(4)师边说儿歌边范写“豆”,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生字“豆”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来,通过各种豆的巧妙组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端午粽》。

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并表达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故事《端午粽》,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端午粽》。

2.培养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端午节的习俗。

2.通过课文内容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2.课件:包含相关图片和动画,辅助教学。

3.小铁钩:用于批评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4.习俗道具:准备粽子、菖蒲、艾草等端午节习俗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端午节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习俗。

•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端午粽》课文,梳理主要内容。

•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课文理解(1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中的重要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导入习俗道具,让学生亲身体验端午节的氛围和习俗。

4. 拓展(10分钟)•点播端午节相关的音乐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组织学生自发分享有关端午节的有趣故事或体验。

5. 总结(5分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引导学生表达对这个传统节日的喜爱和热爱之情。

六、课后作业1.背诵《端午粽》课文。

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端午节场景。

3.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读后感想。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分享端午节相关的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需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

以上就是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粽》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粽》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粽》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端午粽”这组词语。

2.能够初步理解端午粽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教具:图片、端午粽制作工具、相关视频资源3.环境:讲台、投影仪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端午粽的图片,引入话题:“你们知道端午粽是什么吗?有谁吃过端午粽?”引导学生讨论。

2. 学习1.听故事:教师向学生讲述《端午粽》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端午粽的由来。

2.学习诗歌:教师带领学生读诗歌《包粽子》,教学生认读生词和掌握韵律。

3.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资源,展示端午粽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实践1.制作端午粽: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端午粽,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2.分享体验:学生分享制作端午粽的过程和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拓展1.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2.课外延伸: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与家长一同制作端午粽,加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故事、诗歌、实践和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端午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传统节日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五、板书设计•端午粽•包粽子•传统文化•制作过程六、家长配合请家长配合学校班级的端午粽制作活动,与孩子一同体验传统文化,促进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上是对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的详绪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到教师有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端午粽》。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端午粽》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以及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及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学生能够认读并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端午粽》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

难点:对端午节文化内涵的理解,生字词的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粽子图片,粽子实物等。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端午粽》,指导学生正确停顿、重音,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巩固记忆。

4. 文化背景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端午节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粽子的制作过程、端午节的起源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小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文《端午粽》生字词:粽子、端午节、糯米、艾叶、菖蒲等。

文化背景:粽子的制作过程、端午节的起源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课文《端午粽》的内容,并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端午节习俗。

答案:课文《端午粽》讲述了端午节制作和品尝粽子的习俗。

我最喜欢的端午节习俗是赛龙舟。

2. 请学生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答案:端午节那天,我们家做了很多粽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端午粽》的学习,学生对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生字词的学习也得到了巩固。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氛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贴对联B.吃粽子
C.吃饺子D.赛龙舟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第1自然段讲了什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3.你们家有没有人会包粽子?课文中包粽子的人是谁?(外婆)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数出该自然段有几句话。
(1)外婆是怎样包粽子的?让学生找出描写包粽子的句子。(板书:箬竹叶糯米枣)
重阳节五月初五
端午节八月十五
中秋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九月初九
[教学板书]
端午粽包:箬竹叶糯米红枣
端午粽花样: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教学反思]
开课伊始,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不少。第一课时我主要教学生字词,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为下节课的课文理解作好铺垫。在指导学生学写生字时,我让学生学习找到生字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的书写方式,从而让学生掌握写字要领。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了解外婆包的端午粽及其中包含的感情,以及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因为这一节日同学们都有过体验,所以让同学们自由讨论非常重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带入课文,他们理解课文就更加容易了。
(3)读第三句话,外婆让“我们”把粽子带回去分给邻居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外婆的善良)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外婆包的粽子,是用()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的枣。8.外婆包的粽子有()。
A.红豆粽B.香菇粽
C.牛肉粽D.鲜肉粽
E.红枣粽F.红糖粽四、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历史人物屈原
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5.齐读课文。3.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四、指导书写,练习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观察分析: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比比谁是火眼金睛,看得最认真,最仔细。
3.示范写“米、真、豆”等字。重点指导:“竖”画的写法(午、节、叶、米),“真”字的写法。
(1)“竖”画的写法:“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叶”为悬针竖;“米”为垂露竖。
(2)用多种方法识记。
4.把生字放回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2.读一读,连一连。
粽zǒng
总duān
端zòng
间ròu
肉niàn
念jiān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标出自然段。
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教师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停顿。
10 端午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端、粽、节”等生字,会写“午、节、叶”等生字。认识部首“、”。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读长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一种食物有关,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
课件出示谜面: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物)(同学举手猜谜)
2.同学们真聪明,没错,这种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课件:粽子图片。
3.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你们觉得好吃吗?
(2)外婆包的粽子的味道如何?(板书:清香,又黏又甜)
(3)说一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外婆是怎么包粽子的,及粽子的味道。)
2.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说说这一段又讲了什么。(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多)
(2)外婆包的粽子都有哪些花样?学生用笔在书上画出来。(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真”字中间有三横。
4.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5.让学生练习口头组词、扩词。4.比一比,写一写。
午节
5.一字组多词。
真()()
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解题导入,了解传统节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内容。(板书课题)有没有人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呢?(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同学们知道得非常多,那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都会做什么啊?(学生回答)没错,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课件出示有关端午习俗的图片)6.下列哪些是端午节的习俗?()
4.有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觉得粽子好吃,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1.猜谜语。
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
谜底:()二、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3.展示识字情况。
(1)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1.出示屈原图片,提问有没有人认识这个人物。
2.老师讲解爱国诗人屈原及沉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3.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师: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啊?(屈原)
4.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9.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五、回顾拓展
1.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教师回顾总结:这篇课文讲了外婆给“我们”包的端午粽,以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加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来源,课后同学去收集了解一下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吧。10.将下面传统节日与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课后小知识
--------------------------------------------------------------------------------------------------
小学生
1、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2、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列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