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在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在其前进的步伐中也与时俱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产生,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新课改随之产生,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课改当中。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注重角色转变,改变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为了能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均作了大量的积极的探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也努力研究与探索,以下是本人的几点肤浅的认识与做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意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已被大多数教师所认可,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没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以自己的教学为中心,让学生围绕着自己转,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参与讨论或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这纯粹是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精选

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精选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编十篇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中的第三篇课文《菜园里》。

本课以一幅菜园丰收图为背景,配有九个蔬菜名称,和一首带有六种蔬菜特征的韵文组成。

本文极具生活特色,体现了让学生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的意识。

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又能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加以巩固。

说学生: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跟着父母一起去田里、菜市场,对于各种蔬菜的认识也是来自于饭桌上的。

又因为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结合图片展示蔬菜及名称,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字,感知生活。

结合本课的特点,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随父母去一次菜市场,认识一些蔬菜,并制作一张你认识的蔬菜的卡片。

2、课件,生字卡片,蔬菜图卡及词卡。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说教法:因为本课以识字为重点,把看图、识字、学词结合起来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了。

所以我打算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生字、新词,解读来自生活的信息。

在朗读教学中,我采用领读、开小火车读、你听我读、赛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说教学过程:遵照学生从直观到形象的心理认知特点,我为第一课时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

一位名人曾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如:我课件出示买菜画面,并出示九种蔬菜的实物:“这节课我们要给它们贴上标签。

”这种实物的出示,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教学,又调动起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九种蔬菜。

浅谈学前教育教学课堂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之论述20180622

浅谈学前教育教学课堂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之论述20180622

浅谈学前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认为: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

《国家教学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角,充当着“四个代表”的角色:该让学生说的,老师代表说了;该让学生读的,老师代表读了;该让学生做的,老师代表做了;该让学生思考的,老师代表思考了。

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用新课标准要求自己,更新教学观念,顺应教改潮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一、学生为主体-课堂的灵魂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更多的学生充其量是陪衬的“演员”,甚至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给全体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集中精力,均有收获。

那么,如何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呢?现结合课改实验谈点浅见。

(一) 新理念教师要具有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教学就成为了无效的或低效教学。

(二) 重新认识学生许多成功的教学片段反映出现在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较是更快、更多。

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了。

因此她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

这其中就包含大量的学前教育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课堂互动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第一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主人111111论李淑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一二二中学副校长张学毅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其着力点首先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

教学是教与学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指导学生是学习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外部知识信息主动纳入学习知识结构的过程,是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过程和个性发展过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其作用是诱发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自主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主导作用为条件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归宿的主导作用。

我校李淑惠老师在课文课教学中,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怎样教,首先是学生应怎样学。

她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去组织教学过程,既把学生为主体作为自己实地教学的基本点,又使自己的主导作用成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保证。

她在正确地处理好主体与主导作用的关系主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信任、理解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车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李老师认为,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智力潜能。

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她从师爱出发始终如一地做到用良好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她血压高,脑供血不足,经常带病坚持上课,从不耽误一节课。

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不论遇到什么麻烦、不快,总是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积极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老师尊重学生的议论文

老师尊重学生的议论文

老师尊重学生的议论文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教育方式与方法千差万别,其中一种被广泛提倡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伙伴,并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意见和需求。

本文将探讨老师尊重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学生所带来的益处。

老师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一环。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这种积极的反馈促使学生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从而更愿意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和互动。

相比之下,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激发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力。

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个性和特长,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尊重并发掘学生的个性,那么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力。

在尊重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更加勇于承担风险和挑战。

这种激发潜力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一个尊重学生的环境里,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照顾,他们也更容易与老师建立起信任和沟通的桥梁。

当学生与老师之间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时,他们会更加乐意向老师请教问题、寻求帮助,同时也更加愿意接受老师的引导和指导。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尊重学生所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时,他们会对学习更加主动和积极。

这种积极性体现在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解决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方面。

这种积极性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尊重学生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尊重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他们会更加愿意进行独立思考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6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篇1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优秀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她们将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者,而目前这一专业的教学还没有贯彻和实施新课程理念。

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开放教育学前教育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幼师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性,把他们放到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开发幼师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会学、乐学、会实践、会教,从而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

二、强化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实际操练等教学模式。

1、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育目标、内容和策略的选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

案例教学法在多次实验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实施案例教学法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2、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

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

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课程的实践性评价,调整考试方法课程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学前教育学的课程特点,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采用阶段性评价。

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论文

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

而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提升全民族的素质,其要义是使全体学生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所以,素质教育是从教育的本质功能出发的,其对立面是“应试教育”。

主体教育是针对我国教育中存有的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弊端而提出的,其要义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它科学地阐述了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主动与受动的关系,其对立面是“客体教育”和“被动学习”。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学生的素质发展,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一个没有目标追求,对学习缺乏责任感和热情,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是不能取得包括学习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升的。

所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原则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按自己的构思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主体性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尽量要让学生自主学习。

主体性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课堂是由教师设计并负责组织实施的。

在课堂上教师的自主权明显大于学生的自主权。

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要求完成学习过程。

实施主体性教学,核心问题是要改变传统的由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

尽量地由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新模式。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呢?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水平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抓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现代教学目标,不但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而且还强调通过知识教学发展水平和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

主体性教学的目标,在发展水平上尤其重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在渗透思想教育方面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教师在制定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是否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的自主学习水平作为重要目标,这是关系到实施主体性教学成败的首要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 引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忽视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3.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沟通、小组讨论、作业设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应该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应该被鼓励主动思考、探索和创造。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5. 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

学生应该被鼓励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项目设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第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教师高高在上,以绝对的权威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而学生一味的洗耳恭听,习惯于教师讲什么,他们记什么、学什么,根本不会有“异想天开”的时候,也谈不上什么学习热情。

试问: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吗?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张扬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呼唤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提倡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根据多年的摸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

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求之心,着力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

二是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期望。

比如,教师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可用“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老师希望你能做到”等激励性语言表露自己对学生的希望,让学生感受到激励和鼓舞。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又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尽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气奋发向上的动机。

教师还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行分层指导,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材要求等设计各种教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学生参与的面要广。

比如了解课文大意时让全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某句、段、篇时,让全班学生自由练读;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让全班学生自由练讲;对于教师提出解决课文重、难点的问题时,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同位讨论等等。

【毕业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毕业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毕业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标题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者李文宁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指导老师李侠专业汉语言文学正文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纵观教育发展史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涌现出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1学生中心说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观就竭力弘扬学生中心说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杜威曾说过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他们移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1]学生之所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那是因为第一学生的学是在教师教的领导下进行但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来起作用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传播的信息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与不学学好与学坏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旁人谁也代替不了第二众所周知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可以肯定一切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因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内因的地位而教师则始终处于外因的地位2双主体论我国的代表人物有张连捷甘其勋魏立言等人他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就参加者来说教学过程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教师他们是双主体而不是单主体[2]在教学活动中两个主体是同时存在循环往复的当教师的主体性占主要地位时学生的主体性则居于次要地位并与教师的主体性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而当学生的主体性占主要地位时教师的主体性则居于次要地位并与学生的主体性相融合形成一个整体教学相长所述观点中笔者更赞成双主体论因为事物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就学生中心说来讲这种观点太片面化了它否定了教师教材和课堂教学的作用导致教师只注重学法而不研究教法它过分强调学生的学忽视了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系统的理论学习导致了学生不能掌握系统知识以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也导致了教育浪费等严重后果因此笔者更偏向于双主体论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则是教的对象教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则同教学内容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学的客体本文笔者就双主体论中如何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一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走进语文课堂普遍存在这些现象老师说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写学生抄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点学生读老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少老师把有思想有情感能动发展的学生当成容器注之灌之这样做虽然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体地位却把学生带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自己是课堂的客人听众学习是老师家长要我做的事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做的事从而导致语文课堂形成两大弊端一是死一是静即教师死讲硬灌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死气沉沉此时鲁迅先生所说的救救孩子的呼声在今天便有了新的现实意义找回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一弊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根据新时期语文教育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出发来设计课程目标其中的过程和方法则抛开了以往的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观点从而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3]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也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不同层面的知识水平凸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二主体的含义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所谓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或社会集团[5]具体来讲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教育视野中的主体大致包括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个体主体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等群体主体是指学校及教育机构不管是个体主体还是群体主体核心要素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应该居于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以及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6]学生是学的主体说通俗点就是说学生是学的主人学知识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学生才能在学的活动中起主要的决定作用学与不学学好与学坏都是如此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向导能否达到学习目的最终还是取决于学生自己本身所以作为学习承担者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充分展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和维持他们的探究兴趣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参与学习从中获取乐趣自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建构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全其人格和使他们思想上更具有独立创新的精神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三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一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化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核心是教师关键是观念语文课堂要打破沉寂的局面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那么语文教师首先得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即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致可以把这些观念归纳为教育观念和角色观念这两种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7]这就要求教师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就是要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必要要给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代替学生思考这一现象十分严重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当一个问题提出后语文教师不等学生思考出结果就急不可待地抛出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答到点子上教师也会匆匆地打断学生的思路迫不及待地抛出标准答案使教学回到正轨上就拿我在实习中讲《再别康桥》这课来说吧课堂上我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轻轻的我走了能不能改为我轻轻的走了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是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本以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却比登天还难我便试着抽了几个同学答案是因为这是课文的原话所以不能改改了之后读起来没这么舒服他们读起来的情感不一样等等当我听了他们的回答后觉得很不满意便把自己的标准答案说了出来这样不但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他们形成了极大的依赖性这题我不会做老师总会说的几个月后我经过实习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反复总结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尽量多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同时提问时也应该注意以下点⑴在教学中要保障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独立思考深入思考⑵避免提出过于简单和琐碎的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学生需要通过动脑后才能解决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⑶对于有难度的问题要把问题分解成有一定梯度的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逐渐找出问题的答案2树立全新的角色观念德国的赫尔巴特曾说过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8]这种观点虽然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却忽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本是经验知识的共享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简单的给予它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所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首先要求教师要解决师生间的角色转换问题中国传统的师生观点是师道尊严强调学生对老师要极度的尊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社会百姓家供桌上供着的天地君亲师牌位即天地君亲师都是供奉的敬畏对象足见教师尊严之高几千年来正是这些思想根深蒂固使学生形成了唯书唯师的思维定势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也使教师常常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让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不敢质疑这些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使学生丧失了独立的自主意识更无法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自己的主体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来自于教师因此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或是供学生利用的资源库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9]在这种新型师生观的基础上教师就要研究怎样处理自己的角色问题并逐渐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学习参与者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思考师生共学教学相长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新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字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10]而学生的学习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引出悬念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从而起到投石问路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使学生踊跃提问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多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在引导时教师恰当地处理以下问题如果是学生读书马虎而产生的疑问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去释疑如果是学生自己经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一是学生的提问1.教师精心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尽量发展学生的智力带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类型问题的多种方法这样做既能拓宽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又能加快其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进程这是发散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在讲解舒婷的《致橡树》时我就是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贯穿整个课堂的⑴现在的你们正处于花季雨季的年龄你们对于爱情是怎样理解的你们的爱情观又是怎样的通过这一个问题能够让大家明白这篇课文的题材是一首爱情诗然后我又让大家谈谈自己理想中的爱情或自己的爱情观这样既可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及人生观也可和文章中的爱情观相对比并让他们从中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观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都纷纷举手有人说我希望我的爱情就像韩剧或青春偶像剧里的那样在一个很普通的地方工作然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被一个英俊潇洒而且很有钱的男生看上了接着我们就过着无忧无虑的浪漫生活也有人说只要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不管是吃苦还是享乐我都愿意那就是我的爱情还有人说我的爱情观是他她能够让着我能和我同甘共苦就行了听了他们的回答后我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些孩子的思想成熟得这么快一些连我都没考虑到的他们竟然都想到了为了让这些刚入校的弟弟妹妹能有一个真正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于是我就说有了这些愿望当然好但现在我们还是学生只有通过我们现在的努力才能让你们的愿望如愿以偿因此我们一定要。

学前教育论文尊重幼儿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尊重幼儿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尊重幼儿论文摘要:尊重幼儿并不是一味的顺从孩子,而是应当放下架子,把自己摆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寻求与幼儿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

爱孩子、尊重孩子,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爱和尊重,并学会爱别人、尊重别人。

新的《幼儿园指导纲要》充分尊重了幼儿、珍视了幼儿的生命,树立了“儿童高于一切”的新儿童观。

人们尽量以新《纲要》的精神指导自己的教育方法,并努力使自己原本急于求成的“功力”心与新纲要精神相互协调、达成一致,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大多数成人还是“换汤不换药”,幼儿教育并没有按新纲要预设的方向前进。

如何协调二者,如何在新儿童观的指导下教育幼儿,使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住新儿童观的精髓——尊重幼儿。

在此提出尊重幼儿是因为我们的确有意无意地“不尊重幼儿”,幼儿一直被看作是不懂事、无思维能力的,他们是“未成熟者”,不会也没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需要家长和教师无微不至的照顾,需要家长和老师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出规范指导,我们过于强调了成人的干涉作用,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需要和体验。

这种有意无意的“不尊重”严重挫伤了幼儿的心理,是现代幼儿教育坚决扬弃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幼儿呢?我认为尊重幼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尊重幼儿就要遵循幼儿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进程,不论孩子的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

相应地,幼儿的生活世界也是一个与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在那里幼儿不是按固定的眼光或所谓科学、客观的标准看待事物,不是按习惯性的常规或理论来分析事物合不合理,而是按自身的感受和需要表达可不可爱、自己喜不喜欢。

他们往往凭借这种臆想或即兴、奇异的想法看事物,因而他们眼中的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赋予变化的。

在幼儿期教育中,表现较普遍的就是父母和老师缺乏等待幼儿自然成长的耐心,迫不及待的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过早地让孩子投入到所谓的“学习”中,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盲目的举动,背离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加重了幼儿的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

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3篇(2)

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3篇(2)

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3篇(2)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篇三【摘要】幼儿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当立足于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角度,与时俱进,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本文对如何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尊重幼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以供教育人员参考,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尊重; 幼儿一、尊重幼儿,尊重幼儿发展成长规律就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它与生理发展一样,存在自然的内在规律,幼儿的世界具有简单性,看待事物没有客观标准,他们也不会去分析事物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他们的所有行为否是自然地反应,都是他们根据自身感受所进行的表达。

从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幼儿教育的有效实现需要家长与幼儿教师通力合作,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细心和责任心对幼儿进行培养和教育,顺应幼儿心智和思想的自然成熟,减少诱饵成长中的人支付单和心理负担,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中,不免遇到困难,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此时应当积极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减少急于求成给幼儿带来的压力,家长要及时转变自己教育思路,改善教育行为,对幼儿认知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都予以接受,充分尊重幼儿,按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积极客观的面对成功和失败。

二、尊重幼儿,塑造幼儿独立人格幼儿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独立个体,尽管幼儿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但是在面对新环境以及新事物的时候,他们也会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观点和见解,也会有主观意识和参与能动性,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

这就要求家长以及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对幼儿的自我意识给予充分尊重并积极培养幼儿的主观行为,促进幼儿“我自己做”、“我自己来”意识得到实践。

在幼儿的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要怕失败,不要总是担心幼儿做不好而不让幼儿参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行为意识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属于严重剥夺了幼儿的自我锻炼的宝贵机会,这对幼儿的全面成长是尤为不利的。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一、综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必要。

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其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其自主性、创造性和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领域。

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认为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而国内的研究则更加注重实践层面的探索,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尝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等方式,来尊重和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感受和需求。

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其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引导。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阐述学前教育的意义及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智能,充分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果,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学前教育的意义深远,而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学前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数学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锄沟小学王国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做一位穿针引线的使者,指点迷津的向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素质教育的核心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对后进生的教学,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在新授中,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加强动手操作,而非单纯的“听”课;在提问中,让全体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手势表示对错,而非一问一答;在练习中,努力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如设计一些灵活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而非死板的仿例练习、巩固练习。

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良好的老师。

教学中,教师做到使学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不但使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去,而且教师的教也也会省心省力,事半功倍。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1)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4)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小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提供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

”提问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

设置一定的问题情趣,诱发学生的随意注意,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五册相遇问题时,教师可先运用投影或多媒体演示一下两人走的全过程,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问,既调动了全体学生的思维,又避免了学生思维的随意性和扩散性。

同时教师的提问应有一定的难度,有综合性,而非一些琐碎的小问题,让学生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经验材料范文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经验材料范文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经验材料范文从教以来,总遇到一些孩子,很有趣可爱,但提到学习就头疼。

也看到许多因为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时常在课堂上深藏自我,留下茫然的眼神和趴在桌子上的身影。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好像没那么爱学习了?为什么我讲得那么认真,他们却不听呢?教学第三年,中途接手了初三的两个班级,我时常在踏上一方讲台之时,遇到这样的无力感和困惑。

直到我的老师说了一句:“学科本身是有魅力的,人对文学、语言、数理化和艺术类等等学科,是有天生的兴趣的”。

我被这句话戳中,我开始反思:是否忽略了学科最真实的独特有趣之处?又或者没有看见我眼前的学生?我开始去看见我面前的这群孩子。

我发现这群学生属于培训时说的“新留守儿童”。

他们的父母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日常忙于谋生,也不太懂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青春期的他们,一方面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获得独立,但是又仍然有青春期的迷茫和怯懦,渴望被支持和理解。

另一方面,他们透过网络接触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多种可能,不认为自己可以被分数单一衡量,渴望更加多元和丰富的评价体系,也想得到尊重。

可由于种种原因学业上受挫,他们大多数在知识学习方面:缺乏清晰的目标、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在生命成长方面,时常处于受否定评价,缺乏动力和信心的状态中。

在和他们教学相长的经历中,有许多瞬间让我印象深刻,也启发着我如何做老师。

尊重和爱,让人重拾信心1.关怀和爱是学生成长向上的重要动力我所带的另一个班级,有个女孩子学力和成绩比较薄弱,但是她非常善良认真。

她非常害怕跑步,在体育中考前的一次体育测试,她跑到终点的时候,我刚好在旁边扶着抱了她。

休息过后,她突然走过我身边来,流着眼泪,在我的不解中告诉我说:“老师,我从来没有跑过那么舒服的步,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人在终点扶我”。

我非常惊讶。

之后,因为我这一个无意举动,我明显感受到她上我的课非常认真,她会提前做准备,文言文课堂哪怕难懂她也坚持,她的听写本里是密密麻麻的订正。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准考证号码: 538114400024指导老师:周煦学生姓名:黄冬玲论文题目: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联系: 1831 6821 639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有很多好处,比如我在文中所提的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关系,关于“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困惑,强化,“教师的主导性”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等对为什么要在课堂中实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从而给作为当代教育者的我们划了指向标: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不只是说说而已,在文中,我所概况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选择自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为辅等方法对在课堂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都是切实可行的。

所以在将来的教学道路上我们应该坚持在课堂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断的从中摸索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目录一、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基础和现状 (4)(二)理解好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二、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优点 (4)(一)了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 (5)(二)了解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关系 (5)三、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正确做法 (5)(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5)(二)选择适合的自主学习方法 (6)(三)教师引导学生为辅 (7)四、总结 (7)五、参考文献 (7)六、致谢 (8)一、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基础和现状近年来,我国对“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原因是从理论上探讨主体性教育的必要性,阐明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是进行主体性教育实验,如中央教科所史东根等的《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北京师大教育系与人民大道小学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 、华中师大教育系与象山小学的“学生主体性素质的构建实验”……等[1]。

试谈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论文

试谈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论文

试谈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论文试谈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论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己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而我国目前的教育却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和现有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不能满足的矛盾。

因此,素质教育被提上了日程。

素质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而要实施教育改革,进行素质教育,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转变学生的地位,让学生由被动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知识接受者,变苦学为乐学。

面向新世纪,在现代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做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呢?一、转变教师思想观念ス勰钍切卸的向导,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

作为老师,首先应明白谁是课堂的主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能喧宾夺主。

パ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主角。

作为教师,我们应时刻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

认清自己的职责:老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并不是课堂的主宰。

老师认真的教,是为了学生学得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能起的作用就是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不能把学生当作婴儿而嚼烂了知识喂学生,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为了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在备课时,应始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紧紧贯彻“以生为本”思想。

要高举“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旗帜,以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

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理念应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而变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创设学生自由空间ヒ突出学生主体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够自主地参与教学,自主地创造性学习的时空环境。

关于“尊重教育”的论文

关于“尊重教育”的论文

关于“尊重教育”的论文尊重教育,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其自尊、自爱、自信心态,进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尊重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尊重教育”的论文篇一《浅谈尊重教育》摘要: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有必要贯彻尊重教育的理念,以推进人文教育的发展。

因为尊重,方可形成和谐宽松的氛围;因为和谐,因为宽松,方可培育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尊重教育和谐创造性人才37岁的大卫帕卡德曾经说过:“一家公司有比为股东挣钱更崇高的责任,我们应该对员工负责,应该承认他们的尊严。

”正是创始人帕卡德这种尊重别人的思想和精神,缔造出了今天惠普(HP)这个产业帝国。

所以尊重教育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新世纪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空前发展,尊重需要越来越强。

在“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我们十分有必要将“尊重的教育”渗透、扩展到基础教育中去。

提起尊重,多年来。

人们总习惯于谈尊师重教。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的,俗话说:“若先取之,必先予之。

”人生而平等,要学生尊重教师,做老师的也必须给予学生尊重。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的基本原则始终是,尽可能对人提出较多要求,但同时尽可能对人尊重。

”可以说,自尊心是一个人积极向上。

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

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学习和改正错误、缺点。

任何不尊重的行为都有可能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大大降低教育的成效。

所以面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应当随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立足于爱,寓严于爱,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信任学生,发自内心地关怀学生。

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教师都应一视同仁,满腔热情地教育鼓励,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从生理、心理上体罚、侮辱学生。

尊重其人格、自尊心,形成和谐自然的氛围。

这样,让他们在尊重的氛围里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准考证号码: 538114400024指导老师:周煦学生姓名:黄冬玲论文题目: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联系: 1831 6821 639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有很多好处,比如我在文中所提的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关系,关于“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困惑,强化,“教师的主导性”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等对为什么要在课堂中实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从而给作为当代教育者的我们划了指向标: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不只是说说而已,在文中,我所概况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选择自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为辅等方法对在课堂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都是切实可行的。

所以在将来的教学道路上我们应该坚持在课堂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断的从中摸索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目录一、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基础和现状 (4)(二)理解好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二、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优点 (4)(一)了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 (5)(二)了解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关系 (5)三、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正确做法 (5)(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5)(二)选择适合的自主学习方法 (6)(三)教师引导学生为辅 (7)四、总结 (7)五、参考文献 (7)六、致谢 (8)一、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基础和现状近年来,我国对“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原因是从理论上探讨主体性教育的必要性,阐明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是进行主体性教育实验,如中央教科所史东根等的《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北京师大教育系与人民大道小学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 、华中师大教育系与象山小学的“学生主体性素质的构建实验”……等[1]。

他们都大体上都是着力于尊重学生主体性教学的研究,通过对主体性教育课题的研究,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勇于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不依赖他人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让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理解好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教与学二者的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学习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

即是我们常言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1.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是一贯就有的说法,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逐步确立的。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表现在:受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受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影响;教师主导的结果是让学生从依赖向独立发展,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

2.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3]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的个性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3.建立合作、民主、友爱、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4]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的过程。

教师善于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善于引起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等,合作、民主、友爱、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是一种完全的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方式。

4.教和学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教学容还是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指导作用,主导有二个任务,一是主导教学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二是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优点(一)了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一)了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2]1.学生是受教育规律制约的学习主体。

2.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处于发展中不成熟的主体。

3.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住的主体。

4.学生是能动学习的主体。

(二)理清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关系1.关于“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困惑近年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概念及其关系在教学讨论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清晰的阐述,在教改实践中也一直缺乏正确的指导。

2.为什么说“教师是主导”和“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性应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方式和强度,学生的主体性应指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清晰度和学习过程动力的强弱。

两者的连接关系学习过程。

其实,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教师指导学生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正确指导学生主动地学,因此两者应说是统一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正确的导”和“主动的学”通常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教师正确的指导与学生主动的学习相结合,才能是一堂有效而充满乐趣的课。

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性越强,学生的主体性就越强,在于明确教学目标,然后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步骤等进行深入了解。

并根据目标和学习动机的关系来编制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

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3.通过“教师的主导性”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当前教学改革中由于存在把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对立起来的认识,决不能把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分裂开来和对立起来。

虽然在过去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存在不太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研究学生心理特点不够,因而使教学比较死板,比较枯燥。

但我们要认识到,这决不是教师的指导性太强了,教师的主观,生硬和武断并不是教师的主导性。

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要深入研究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相系。

从中找到教师应做的工作,并不断地去探讨教学中的“学理”。

在教学中通过强化教师的主导性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正确做法(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校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

上世纪,开展学生自学活动成为世界围教育改革潮流。

本世纪,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生自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主体教育理论十分强调学生参与,而学生的自学是学生参与的第一步。

要把自学放在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位置,把自学作为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

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自学的地位和作用未能引起教与学双方的足够重视,只是简单地成为了课堂知识讲解的附庸,更多地停留在表面。

确立自学目标。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出规完整的自学计划,容包括自学时间安排,针对某一阶段具体的知识学习围。

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短期目标。

尤其是年龄小的学生,能否制订出适合的具体的短期目标至关重要。

(二)选择自主学习的方法高质量的自主学习[5],即学生基于教师所布置的集体自学目标和提供的基本自学方法上,进行自我选择地学习,教师应倡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自学。

“条条大路通罗马”,自主学习的方法应该也必和形式上,未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建议尝试以下策略:1.确立自主学习的目标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出规完整的自学计划,容包括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针对某一阶段具体的知识学习围。

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短期目标。

尤其是年龄小的学生,能否制订出适合的具体的短期目标至关重要。

2.选择适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高质量的自学,即学生基于教师所布置的集体自学目标和提供的基本自主学习方法上,进行自我选择地学习,教师应倡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自学。

“条条大路通罗马”,自学方法应该也必须因人而异。

由于学生方方面面的个人差异,自主学习的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或是不适合的区别。

3. 给自主学习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不是一种简单孤立的课外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在自学中思考,在思考中自学,课堂教学也要努力为自学过程营造氛围和拓展空间。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尽可能地“留有余地”,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自学过程中能有发挥的空间,继续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压缩课堂讲解的时间,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让学生有充分地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只有这样,学生自学才会有生命力。

4.对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估、反馈、调控学生在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信息反馈,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

信息反馈是多渠道的,从平时作业,集体和个别的检查、抽查、课外的谈心交流等,在了解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注意把握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尽可能使学生保持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不会自学,那么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从根本上转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谈不到课堂上会有什么高效益的教学。

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学,才能让学生明确地指导自己在学习中的长处和缺陷,在课堂上也就能更挥洒自如地表现自己,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益。

(三)教师引导学生为辅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也应该围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中心设计课堂教学,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努力做到:1. 给学生以主体的地位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主体地位。

首先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

教师应努力以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情感交融的氛围,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其次,把学习的主体权还给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客体,更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师应该树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全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全部感官的参与,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主人的快乐。

这是教师引导的第一步:即“要我学”。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不断地给予他们的主体地位与实践,被逐步地唤醒,并且通过不断强化而形成和确立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