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高考物理易错题汇总及深度解析
高考物理易错题汇总及深度解析一、命题特点:高考试题的选取与命制强调注重基础考查但同时区分能力,信息题与估算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均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隐藏相关知识点或给出多个信息混淆知识点。
高考试题要求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基本的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置一定的陷阱,这些陷阱往往体现在计算出错、理解出错、知识点无法区分、过程复杂等细节上。
下面通过几个类型的易错题进行分析。
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 (宁夏·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
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
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小车向左运动,N 可能为零B .若小车向左运动,T 可能为零C .若小车向右运动,N 不可能为零D .若小车向右运动,T 不可能为零【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当N 为零时,小球的合外力水平向右,加速度向右,故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A 对C 错;当T 为零时,小球的合外力水平向左,加速度向左,故小车可能向右减速运动或向左加速运动,B 对D 错。
【易错分析】不能正确运用临界条件简化解题思路,解题时抓住N 、T 为零时受力分析的临界条件,小球与车相对静止,说明小球和小车只能有水平的加速度,作为突破口。
斜面模型是高中重要模型之一,要彻底研究斜面,对平时训练过的斜面上的问题进行汇总,比如斜面平抛问题、物体沿着斜面上滑与下滑情景、斜面上的平衡问题等,一定会有所收获。
【例2】 (全国Ⅰ·21)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A .t 1始终大于t 2B .t 1始终小于t 2C .t 1先大于后小于t 2D .t 1先小于后大于t 2【解析】:设折射角为α,玻璃砖的厚度为h ,由折射定律n=sinθsinα ,且n=c v,在玻璃砖中的时间为t=h vcosα ,t = h vcosα = hn ccosα = hsinθcsinαcosα = 2hsinθcsin2α,对红光的折射角α1,蓝光的折射角α2,则t 红 : t 蓝= sin2α2sin2α1,由于α1 >α2 ,故在2α1≤90°,即α1≤45°时总有t1<t2 ,要入射角θ从0º逐渐增大至90º的过程中总成立,要求红光的折射率n1=sinθsinα1 >2,由于题干给定n1=1.5,故总有t1<t2 ,B 正确。
最新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
最新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在高考物理复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物理学习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
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欢迎大家阅读!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30分子动理论内能附答案
易错点30 分子动理论 内能易错总结1.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物理量宏观量:摩尔质量M 、摩尔体积V mol 、物质的质量m 、物质的体积V 、物质的密度ρ; 微观量:单个分子的质量m 0、单个分子的体积V 0其中密度ρ=m V =M V mol ,但是切记ρ=m 0V 0是没有物理意义的.2.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 (1)分子质量:m 0=M N A =ρV molN A.(2)分子体积:V 0=V mol N A =MρN A (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于气体,V 0表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的体积) (3)物质所含的分子数:N =nN A =m M N A =VV mol N A .3.两种分子模型 (1)球体模型固体和液体可看作一个一个紧挨着的球形分子排列而成,忽略分子间空隙,如图甲所示.d =36V 0π=36V molπN A (V 0为分子体积). (1)立方体模型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把气体分成若干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位于每个小立方体的中心,每个小立方体是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活动空间,忽略气体分子的大小,如图乙所示.d =3V 0=3V molN A (V 0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据空间的体积). 4.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2)气体物质的扩散现象最显著;常温下物质处于固态时扩散现象不明显.(3)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这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4)分子运动的特点 ①永不停息;②无规则.5.布朗运动(1)微粒的大小:做布朗运动的微粒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固体颗粒而不是单个分子.其大小直接用人眼观察不到,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大小在10-6 m的数量级).(2)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断地撞击微粒.如图,悬浮的微粒足够小时,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作用力不平衡,在某一瞬间,微粒在某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较强,在下一瞬间,微粒受到另一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运动.(3)实质及意义:布朗运动实质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微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4)影响因素①悬浮的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②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6.热运动(1)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指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分子的运动速度无论是方向还是大小都在不断地变化.(2)热运动是对于大量分子的整体而言的,对个别分子无意义.(3)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虽然受到温度影响,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快,温度低分子热运动慢,但分子热运动永远不会停息.7.气体压强的产生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冲力是短暂的,但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就会对器壁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所以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气体的压强等于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8.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1)微观因素①与气体分子的数密度有关:气体分子数密度(即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数目)越大,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就越多,气体压强就越大.②与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就越大,每个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时(可视为弹性碰撞)给器壁的冲力就越大;从另一方面讲,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在单位时间内器壁受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就越多,累计冲力就越大,气体压强就越大.(2)宏观因素①与温度有关:体积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大.②与体积有关:温度一定时,体积越小,气体的压强越大.9.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区别与联系气体压强大气压强区别①因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一般很小,由气体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极小,可忽略不计,故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碰撞器壁产生②大小由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和温度决定,与地球的引力无关③气体对上下左右器壁的压强大小都是相等的①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紧紧包围地球而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如果没有地球引力作用,地球表面就没有大气,从而也不会有大气压强②地面大气压强的值与地球表面积的乘积,近似等于地球大气层所受的重力值③大气压强最终也是通过分子碰撞实现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联系两种压强最终都是通过气体分子碰撞器壁或碰撞放入其中的物体而产生的10.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离r r=r0r>r0r<r0分子力F 等于零表现为引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功W 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E p最小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分子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的是大小,具体的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12.分子势能的影响因素(1)宏观上: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2)微观上: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有关,分子势能与r的关系不是单调变化的.13.内能的决定因素(1)宏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决定,同时也受物态变化的影响.(2)微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的分子总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14.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比较(1)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2)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3)热量指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15.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易错类型: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彻1.(2021·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以下所述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内能的是()A.将一段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发热B.放在空气中的一杯热水会冷却C.在转动的砂轮上磨车刀,车刀发热D.电流通过电阻丝【答案】B【详解】弯折铁丝是用力对物体做功,在转动的砂轮上磨车刀是摩擦力做功,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三者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热水放在空气中,通过热辐射等方式向外传递了热量,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下降,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
最新高中物理易错题集和解析(近400题)
高中物理易错题集和解析(近400题)[共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近200道易错题解析,后半部分是供练习的204道易错题(附有答案)]质点运动例1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使5分钟后突然刹车。
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错解】因为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v=10 m/s加速度【错解原因】出现以上错误有两个原因。
一是对刹车的物理过程不清楚。
当速度减为零时,车与地面无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变为零。
二是对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深刻。
位移S对应时间t,这段时间内a必须存在,而当a不存在时,求出的位移则无意义。
由于第一点的不理解以致认为a永远地存在;由于第二点的不理解以致有思考a什么时候不存在。
【分析解答】依题意画出运动草图1-1。
设经时间t1速度减为零。
据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1=v-at则有0=10-5t解得t=2S由于汽车在2S时【评析】物理问题不是简单的计算问题,当得出结果后,应思考是否与s=-30m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与实际不相符的。
应思考在运用规律中是否出现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本题还可以利用图像求解。
汽车刹车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据v,a由此可知三角形vOt所包围的面积即为刹车3s内的位移。
例2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
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g=10m/s2)【错解】物体从气球上掉下来到达地面这段距离即为物体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所以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为 1445m。
【错解原因】由于学生对惯性定律理解不深刻,导致对题中的隐含条件即物体离开气球时具有向上的初速度视而不见。
误认为v0=0。
实际物体随气球匀速上升时,物体具有向上10m/s的速度当物体离开气球时,由于惯性物体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在重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分析解答】本题既可以用整体处理的方法也可以分段处理。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万有引力与航天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万有引力与航天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一、选择题1.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平均密度为()A.34gRGπB.234gR GπC.gRGD.2gR G2.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将卫星送入椭圆轨道2,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3.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静止在地面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向心力指向地心B.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C.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D.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4.因“光纤之父”高锟的杰出贡献,早在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假设高锟星为均匀的球体,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k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q倍,则“高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A.qk倍B.kq倍C.2qk倍D.2kq倍5.中国志愿者王跃参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过程模拟从地球往返火星的试验“火星-500.假设将来人类一艘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B.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C.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D.若轨道Ⅰ贴近火星表面,测出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6.如图为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则卫星()A.在a轨道运行的周期为24 hB.在b轨道运行的速度始终不变C.在c轨道运行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D.在c轨道运行时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是变化的7.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0g,物体在距离地球表面3(R R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为()A.1B.19C.14D.1168.某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时,先进入椭圆轨道Ⅰ,在远地点A加速变轨进入圆轨道Ⅱ。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32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附答案
易错点32 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易错总结一、热力学第一定律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与传热.两者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等价的.2.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变化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ΔU=Q+W.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1)W的正负:外界对系统做功时,W取正值;系统对外界做功时,W取负值.(均选填“正”或“负”)(2)Q的正负: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取正值;系统向外界传递的热量Q取负值.(均选填“正”或“负”)二、能量守恒定律1.探索能量守恒的足迹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1)第一类永动机: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却能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2)第一类永动机由于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能制成.一、热力学第二定律1.定义:在物理学中,反映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的定律.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阐述的是传热的方向性.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1)热机①热机工作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燃烧燃料,把燃料中的化学能变成工作物质的内能;第二个阶段是工作物质对外做功,把自己的内能变成机械能.②热机用于做功的热量一定小于它从高温热库吸收的热量,即W<Q.(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该表述阐述了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是等价的.(选填“等价”或“不等价”)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比较1.两定律的比较【易错跟踪训练】易错类型: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彻1.(2021·重庆高三月考)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质量和温度都相同,则内能也相同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C.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热不可以全部转化为功D.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答案】D【详解】A.两物体的质量、温度均相等,它们的内能却不一定相同,还与分子总数有关。
高考物理易错题集锦
高考物理易错题集锦(大全)(总20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高考物理易错题集锦(大全)第一单元:质点的运动例1.有一个物体在h高处,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地时的速度为v1,竖直分速度为v y,下列公式能用来计算该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是[ ]形成以上错误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模型与规律配套。
V t=v0+gt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而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不能用此公式。
第二不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
每个分运动都对应自身运动规律。
【正确解答】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C,D。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分运动与合运动时间具有等时性。
水平方向:x=v0t ①据式①~⑤知A,C,D正确。
例2.正在高空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s释放一个重球,先后共释放5个,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这5个小球在空中排成一条直线B.这5个小球在空中处在同一抛物线上C.在空中,第1,2两个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相邻两球的落地间距相等【错解分析】错解:因为5个球先后释放,所以5个球在空中处在同一抛物线上,又因为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C选项正确。
形成错解的原因是只注意到球做平抛运动,但没有理解小球做平抛的时间不同,所以它们在不同的抛物线上,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但是先后不同。
所以C选项不对。
【正确解答】释放的每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的速度与飞机的飞行速度相等,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是开始的时刻不同。
飞机和小球的位置如图1-7可以看出A,D选项正确。
【小结】解这类题时,决不应是想当然,而应依据物理规律画出运动草图,这样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本题水平方向每隔1s过位移一样,投小球水平间距相同,抓住特点画出各个球的轨迹图,这样答案就呈现出来了。
例3.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1-16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 [ ]A.物块将仍落在Q点B.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D.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错解分析】错解:因为皮带轮转动起来以后,物块在皮带轮上的时间长,相对皮带位移变大,摩擦力做功将比皮带轮不转动时多,物块在皮带右端的速度将小于皮带轮不动时,所以落在Q点左边,应选B选项。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21带点粒子在磁场、组合场和叠加场中的运动附答案
易错点21 带点粒子在磁场、组合场和叠加场中的运动易错总结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若v∥B,带电粒子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所受洛伦兹力F=0.2.若v⊥B,此时初速度方向、洛伦兹力的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粒子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平面内运动.(1)洛伦兹力与粒子的运动方向垂直,只改变粒子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粒子速度的大小.(2)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二、复合场1.复合场的分类(1)叠加场:电场、磁场、重力场共存,或其中某两场共存.(2)组合场:电场与磁场各位于一定的区域内,并不重叠或相邻或在同一区域,电场、磁场交替出现.2.三种场的比较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当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3.较复杂的曲线运动当带电粒子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且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这时粒子运动轨迹既不是圆弧,也不是抛物线.4.分阶段运动带电粒子可能依次通过几个情况不同的组合场区域,其运动情况随区域发生变化,其运动过程由几种不同的运动阶段组成.解题方法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1.圆心的确定圆心位置的确定通常有以下两种基本方法:(1)已知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时,可以过入射点和出射点作垂直于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的直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道的圆心(如图甲所示,P为入射点,M为出射点).(2)已知入射方向和出射点的位置时,可以过入射点作入射方向的垂线,连线入射点和出射点,作其中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道的圆心(如图乙所示,P为入射点,M为出射点).2.半径的确定半径的计算一般利用几何知识解直角三角形.做题时一定要作好辅助线,由圆的半径和其他几何边构成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或勾股定理求解.3.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间的确定(1)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一周的时间为T,当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时,其运动时间t=α360°T(或t=α2πT).确定圆心角时,利用好几个角的关系,即圆心角=偏向角=2倍弦切角.(2)当v一定时,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lv,l为带电粒子通过的弧长.二、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1.组合场:电场与磁场各位于一定的区域内,并不重叠,一般为两场相邻或在同一区域电场、磁场交替出现.2.解题时要弄清楚场的性质、场的方向、强弱、范围等.3.要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1)仅在电场中运动①若初速度v0与电场线平行,粒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若初速度v0与电场线垂直,粒子做类平抛运动.(2)仅在磁场中运动①若初速度v0与磁感线平行,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初速度v0与磁感线垂直,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4.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过程,画出运动轨迹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提醒从一个场射出的末速度是进入另一个场的初速度,因此两场界面处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联系两运动的桥梁,求解速度是重中之重.三、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无约束情况下的运动情况分类(1)磁场力、重力并存①若重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重力和洛伦兹力不平衡,则带电体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由此可求解问题.(2)电场力、磁场力并存(不计重力的微观粒子)①若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不平衡,则带电体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可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3)电场力、磁场力、重力并存①若三力平衡,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重力与电场力平衡,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③若合力不为零且与速度方向不垂直,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可用能量守恒或动能定理求解问题.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有约束情况下的运动带电体在复合场中受轻杆、轻绳、圆环、轨道等约束的情况下,常见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此时解题要通过受力分析明确变力、恒力做功情况,并注意洛伦兹力不做功的特点,运用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结果.3.处理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的基本思路(1)弄清叠加场的组成.(2)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注意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的结合.(3)画出粒子运动轨迹,灵活选择不同的运动规律.○1当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受力平衡列方程求解.○2当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一定是电场力和重力平衡,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应用平衡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分别列方程求解.○3当带电粒子做复杂曲线运动时,一般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求解.【易错跟踪训练】易错类型1: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彻1.(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用洛伦兹力演示仪可以观察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径迹.图(甲)是洛伦兹力演示仪的实物图,图(乙)是结构示意图.励磁线圈通电后可以产生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励磁线圈中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强.图(乙)中电子经电子枪中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水平向左垂直磁感线方向射入磁场.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A.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小B.仅升高电子枪加速电场的电压,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小C.仅升高电子枪加速电场的电压,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小D.要使电子形成如图(乙)中的运动径迹,励磁线圈应通以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答案】A【详解】AB.电子在加速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有:eU=12mv02;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有:e B v0=m2vr,解得:012mv mUreB B e==电压不变,B不变,增加加速电压,电子束形成圆周的半径增大.保持加速电压不变,增加励磁电流,B增大,电子束形成圆周的半径减小,故A正确,B错误;C.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2rTvπ=,与电子的速度无关,与加速电场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若励磁线圈通以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由安培定则知,产生的磁场向外,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知,电子进入磁场时所受的洛伦兹力向下,电子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图中所示,同理,可得励磁线圈通以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则能形成结构示意图中的电子运动径迹.故D错误。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1功、功率、动能定理及其应用附答案
易错点11 功、功率、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易错总结1.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产生的位移可能不同,用公式求出的功就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在高中阶段计算功时,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时,不仅要看力和位移,还要注意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小于900做正功,大于90°做负功。
(3.计算某个力的功时,要注意这个力是否始终作用在物体上,也就是说要注意力和位移的同时性。
4.能量是标量,动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最小值为零。
5.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因为高度具有相对性,因此零势能面的选择尤为重要。
6.势能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只表示大小。
7.比较两物体势能大小时必须选同一零势能面。
8.物体势能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但两位置的势能之差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
9.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
10.求合力的总功时要注意各个功的正负,进行代数求和。
11.功能变化量一定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12.要严格按动能定理的一般表达形式列方程,即等号的一边是合力的总功,另一边是动能变化量(末减初)13.为了忽略空气阻力.在描述对物体的要求时应该说“质量大,体积小”.即较小的大密度重物,不能只说成“密度大”。
14.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来瞬时速度要用纸带来求,而不能由gh v 2 来求。
15.功率表示的是做功的快慢,而不是做功的多少。
16.汽车的额定功率是其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17.功率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无必然的联系,功率大的效率不一定高,效率高的功率也不一定大。
(效率一定小于100%)18.在计算汽车匀加速运动可维持的时同时,如果用汽车在水平路门上的最大速度除以加速度这种方法即认为汽车可以一直保持匀加速直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有额定功率限制,功率不能无限增大;实际上当汽车匀加速运动达最大功率时,牵引力开始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牵引力等于阻力,达到最大速度。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9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附答案
易错点19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易错总结1.静电力和非静电力(1)静电力是带电体之间通过电场相互作用的力,非静电力是指除静电力外能对电荷移动起作用的力 . (2)非静电力的来源①在化学电池(干电池、蓄电池)中,非静电力是化学作用,它使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 ②在发电机中,非静电力是电磁作用,它使机械能转化为电势能. 2.静电力与非静电力做功的比较(1)非静电力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因此非静电力只在电源内部对电荷做功.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2)静电力存在于整个闭合电路上,所以在电路中任何部位静电力都要做功.静电力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电动势(1)电源的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即非静电力移送相同电荷量的电荷做功越多,则电动势越大.(2)公式E =Wq 是电动势的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E 的大小与W 和q 无关,是由电源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种类的电源电动势大小不同.(3)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 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4.内、外电路中的电势变化如图所示,外电路中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内电路中电流由电源负极流向正极,沿电流方向电势升高.5.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几种表达形式(1)I =ER +r 、E =IR +Ir 只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闭合电路.(2)U 外=E -Ir ,E =U 外+U 内适用于任意的闭合电路.6.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U =E -U 内=E -ER +r r ,随着外电阻增大,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路开路时(外电阻无穷大),路端电压U =E ;这也提供了一种粗测电动势的方法,即用电压表直接测电源电动势.7.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 =E -Ir .8.电源的U -I 图像:如图所示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像中U 轴截距E 表示电源电动势,I 轴截距I 0等于短路电流(纵、横坐标都从零开始),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解题方法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能量分析 1.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1)时间t 内电源输出的电能(等于非静电力做功的大小)为W =Eq =EIt . (2)时间t 内外电路产生的内能为Q 外=I 2Rt .内电路产生的内能为Q 内=I 2rt .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应有W =Q 外+Q 内,即EIt =I 2Rt +I 2rt .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表达式:I =ER +r.(3)另一种表达形式:E =U 外+U 内.即: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二、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的表达式: U =E -Ir .2.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1)当外电阻R 增大时,由I =ER +r 可知电流I 减小,路端电压U =E -Ir 增大.(2)当外电阻R 减小时,由I =ER +r可知电流I 增大,路端电压U =E -Ir 减小.(3)两种特殊情况:当外电路断开时,电流I 变为0,U =E .即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电源短路时,外电阻R =0,此时I =Er.【易错跟踪训练】易错类型1:不能熟练应用数学知识解题1.(2021·上海)如图所示,直线A 为某电源的U -I 图线,曲线B 为小灯泡L 的U -I 图线,将L 接在该电源两端组成闭合电路。
物理解题方法:比例易错题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解析
物理解题方法:比例易错题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解析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比例1.一列火车有n 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B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1):(3-2)::(n -1n -)C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2:3::n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n【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 2=2ax ,x 为每节车厢的长度,知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为123n ∶∶∶,故A 错误。
B 、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时间之比为1:(2-1):(3-2)::(n -1n -),故B 正确。
C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则在相等时间里,通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为1:3:5(2n-1),故C 错误。
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平均速度为2v,故D 错误。
故选:B2.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l 1=3 m ,B 、C 之间的距离l 2=4 m .若物体通过l 1、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之间的距离l 等于( )A .34 mB .43m C .825m D .258m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通过O 、A 之间的距离l 的时间为t ,通过l 1、l 2每段位移的时间都是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l =12at 2 l +l 1=12a (t +T )2 l +l 1+l 2=12a (t +2T )2 l 2-l 1=aT 2联立解得l =258m . A. 34m ,选项A 不符合题意; B. 43m ,选项B 不符合题意; C. 825m ,选项C 不符合题意; D.258m ,选项D 符合题意;3.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24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像问题附答案
易错点24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像问题易错总结以及解题方法一、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处理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的一般方法1.明确哪部分电路或导体产生感应电动势,该部分电路或导体就相当于电源,其他部分是外电路.2.画等效电路图,分清内、外电路.3.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 ΔΦΔt 或E =Blv sin θ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注意在等效电源内部,电流方向从负极流向正极. 4.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等公式联立求解. 二、电磁感应中的电荷量问题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荷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感应电流,在Δt 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感应电荷量)q =I ·Δt =E R 总·Δt =n ΔΦΔt ·1R 总·Δt =n ΔΦR 总.(1)由上式可知,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某一截面的感应电荷量仅由回路电阻和磁通量的变化量决定,与时间无关.(2)求解电路中通过的电荷量时,I 、E 均为平均值. 三、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 1.问题类型(1)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的图像. (2)由给定的图像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 2.图像类型(1)各物理量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即B -t 图像、Φ-t 图像、E -t 图像和I -t 图像. (2)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还涉及感应电动势E 和感应电流I 随导体位移变化的图像,即E -x 图像和I -x 图像.3.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熟练掌握的规律:安培定则、左手定则、楞次定律、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等.判断物理量增大、减小、正负等,必要时写出函数关系式,进行分析.【易错跟踪训练】易错类型1:挖掘隐含条件、临界条件不够1.(2021·湖北孝感高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在天花板下用细线悬挂一个闭合金属圆环,圆环处于静止状态。
上半圆环处在垂直于环面的水平匀强磁场中,规定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方向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31固体、液体和气体附答案
易错点31 固体、液体和气体易错总结一、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1.取等压面法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在连通器中,灵活选取等压面,利用同一液面压强相等求解气体压强.如图甲所示,同一液面C、D两处压强相等,故p A=p0+p h;如图乙所示,M、N两处压强相等,从左侧管看有p B=p A+p h2,从右侧管看,有p B=p0+p h1.2.力平衡法选与封闭气体接触的活塞、汽缸或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列式求气体压强.说明:容器加速运动时,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二、玻意耳定律1.常量的意义p1V1=p2V2=C,该常量C与气体的种类、质量、温度有关,对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则常量C越大.2.应用玻意耳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并判断是否满足玻意耳定律的条件.(2)确定初、末状态及状态参量(p1、V1;p2、V2).(3)根据玻意耳定律列方程求解.(注意统一单位)(4)注意分析隐含条件,作出必要的判断和说明.三、两种等温变化图像内容p-1V图像p-V图像图像特点物理意义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不变时,pV=恒量,p与V成反比,p与1V就成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p与V成反比,因此等温过程的p-V图像是双曲线的一支正比,在p -1V 图上的等温线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温度 高低直线的斜率为p 与V 的乘积,斜率越大,pV 乘积越大,温度就越高,图中T 2>T 1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压强与体积的乘积必然越大,在p -V 图上的等温线就越高,图中T 2>T 1四、气体的等压变化1.等压变化: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时,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过程. 2.盖-吕萨克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V 与热力学温度T 成正比. (2)表达式:V =CT 或V 1T 1=V 2T 2.(3)适用条件:气体的质量和压强不变. (4)图像:如图所示.V -T 图像中的等压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五、气体的等容变化1.等容变化: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变化的过程. 2.查理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热力学温度T 成正比. (2)表达式:p =CT 或p 1T 1=p 2T 2.(3)适用条件: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 (4)图像:如图所示.①p -T 图像中的等容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②p -t 图像中的等容线不过原点,但反向延长线交t 轴于-273.15 ℃. 五、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2.确定气体在初、末状态的参量p 1、V 1、T 1及p 2、V 2、T 2; 3.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解;4.必要时讨论结果的合理性.六、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又可以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2.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味精等是晶体,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是非晶体.3.非晶体(1)没有(填“有”或“没有”)规则的外形.(2)物理性质:a.没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b.导电、导热、光学等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填“异性”或“同性”).4.晶体(1)单晶体:①有(填“有”或“没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②a.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b.导电、导热、光学等某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填“异性”或“同性”).(2)多晶体:①没有(填“有”或“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②a.有(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b.导电、导热、光学等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填“异性”或“同性”)七、单晶体、多晶体及非晶体的异同比较(1)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也就是沿不同方向去测试单晶体的物理性能时,测试结果不同.通常所说的物理性质包括弹性、硬度、导热性能、导电性能、磁性等.(2)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说每一种单晶体都能在各种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举例如下:①云母晶体在导热性能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传热的快慢不同.②方铅矿石晶体在导电性能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电阻率不同.③立方体形的铜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弹性不同.④方解石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折射率不同.九.表面张力及其作用(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3)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所示.【易错跟踪训练】易错类型1: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彻1.(2022·山东高三开学考试)25℃室外,氧气贮存罐贮存高压氧气,打开阀门,氧气向外喷出,喷气过程中,关于贮存罐表面温度和贮存罐内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内表面的次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面温度比室温低,碰撞次数减少B.表面温度与室温相等,碰撞次数不变C.表面温度比室温高,碰撞次数减少D.表面温度比室温低,碰撞次数增加【答案】A【详解】打开气阀,氧气喷出,气体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部气体分子密度减小,单位时间内气体撞击内表面的次数减小。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易错题汇编附解析(1)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易错题汇编附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出来的2.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3.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4.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5.下列有关物理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B.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C.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高6.物理学中最早使用理想实验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和发现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完成,他们依次是()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和奥斯特B.牛顿、卡文迪许、洛伦兹和安培C.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奥斯特D.伽利略、牛顿、库仑和洛伦兹.7.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总结了导师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三大定律B.库仑采用放大法,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他又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D.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9.物理学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D.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心系“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10.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总结并得出了惯性定律B.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C.出色的天文观测家第谷通过观测积累的大量资料,为开普勒的研究及开普勒最终得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11.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35光的波动性电磁波附答案
易错点35 光的波动性电磁波易错总结一、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2.电磁波的特点:(1)电磁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2)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中的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互相垂直,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3)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v=λf,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c=3.0×108 m/s.(4)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3.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场的转换就是电场能量与磁场能量的转换,电磁波的发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传播过程是能量传播的过程.二、电磁波与机械波的比较1.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的两个特点:(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因此采用开放电路.2.实际应用中的开放电路,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这条导线叫作地线;线圈的另一端与高高地架在空中的天线相连.3.电磁波的调制: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调制分为调幅和调频.(1)调幅(AM):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2)调频(FM):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易错跟踪训练】易错类型: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彻1.(2021·重庆市清华中学校高一月考)在科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科学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地检验是为了验证地面上物体受到地球的重力与天体之间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B.开普勒观测出了行星的轨道数据,并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C.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提出了相对论【答案】A【详解】A.月地检验是为了验证地面上物体受到地球的重力与天体之间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故A正确;B.开普勒总结了第谷观测出的行星轨道数据,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故B错误;C.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故D错误。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由于知识点繁多、题目形式多样,导致有些题目易错。
本文对高考物理中常见的易错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力学部分1. 合成力问题易错点:在求合成力时,容易忽略力的方向以及力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注意画力的示意图,并标注力的方向,根据叠加原理来求解合成力。
2. 牛顿第一定律问题易错点:对于惯性现象的判断不准确,以及对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判断不清楚。
解决方法:要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即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对惯性现象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辨别。
二、电学部分1. 电流方向问题易错点:容易弄混电流方向和电子流方向,并且未标注电流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清楚电流的方向是正向流动的,即从正极到负极。
同时,标注电流的正负性,有助于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2. 法拉第电磁感应问题易错点:忘记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漏掉或错误编写磁感应强度公式。
解决方法:熟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理解其物理意义,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问题易错点:不清楚折射定律的表达形式,无法正确应用折射定律。
解决方法:记住折射定律的表达式,并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合理应用折射定律进行计算。
2. 凸透镜成像问题易错点:在凸透镜成像问题中,容易忽略光线的传播方向,得到错误的成像结果。
解决方法:要标注出光线的传播方向,遵循光学成像的规律,正确推导出凸透镜的成像结果。
四、热学部分1. 熵增原理问题易错点:容易将熵增原理与能量守恒定律混淆,以及未能正确应用熵增原理解题。
解决方法:理解熵增原理的物理含义,与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区分,并能够巧妙应用熵增原理解决热力学问题。
2. 热传导问题易错点:在热传导问题中,容易忽略或错误使用热传导公式,导致计算错误。
解决方法:熟记热传导的基本公式,并能够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对高考物理中易错题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高考物理新物理方法知识点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新物理方法知识点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
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C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极限法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2.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和思路,以下关于所用研究方法或思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x v t ∆=∆,当△t 非常非常小时,x 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 .伽利略对落体问题的研究思路是: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类比法3.如图所示,A 、B 、C 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 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A 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 .A 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C .A 物块共受 3 个力作用D .B 物块共受 5 个力作用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向右滑行时,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µ,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µ,则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A .大小为1µmg ,方向向左 B .大小为1µmg ,方向向右 C .大小为()2m M g μ+,方向向左D .大小为()2m M g μ+,方向向右5.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 2,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与物体m 1相连,若由静止释放m 1,m 2的加速度大小为α,现取走m 1,用力F 向下拉绳,使m 2的加速度仍为α,不计滑轮摩擦及绳的质量,则 ( )A .F>m 1gB .F<m 1gC .F=m 1g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质量为M 的光滑圆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其上促使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在圆槽上,如图所示,则( )A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B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C .水平恒力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增加D .水平恒力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减小7.如图所示,物体A 、B 放在物体C 上,水平力F 水平向左作用于A 上,使A 、B 、C 一起在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物体A 受到三个力作用B .物体C 受到六个力作用 C .物体C 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 .C 对B 有向左的摩擦力 8.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a 、b 、c 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B .c 对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C .b 对a 的支持力是由于a 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D .a 对b 的压力就是a 物体的重力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45°的斜面顶端,用线沿平行斜面方向系一个质量是m的小球,若不计一切磨擦,当斜面体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稳定后,线上的张力为A.0 B. C. D.10.物理学中建立概念运用许多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有三个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有一个不属于这种方法,这个概念是()A.平均速度B.点电荷C.合力D.总电阻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物体A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上滑,(g取10m/s2,sin37°=0.6,cos37°=0.8)则()A.μ=0.65 B.μ=0.5 C.m B=1.2m D.m B=1.6m12.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减小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增大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13.如图,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质量忽略不计,挂钩拖一重物质量为m,现用一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沿光滑的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秤读数为()A .sin mg θB .00m F m m +C .0m F m m +D .0•sin m mg m mθ+ 1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 、b 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a 、b 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 .Mg +mgB .Mg +2mgC .Mg +mg (sinα+sinβ)D .Mg +mg (cosα+cosβ)15.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 .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B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D .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16.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在想象中进行的实验,它把可靠事实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易错题汇编含解析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易错题汇编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悬挂A 、B 、C 三个单摆,摆长分别为L 1、L 2、L 3,且L 1<L 2<L 3,现将A 拉起一较小角度后释放,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对释放A 之后较短时间内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C 的振幅比B 的大 B .B 和C 的振幅相等 C .B 的周期为2π2L g D .C 的周期为2π1L g2.如图所示,S 是x 轴上的上下振动的波源,振动频率为10Hz.激起的横波沿x 轴向左右传播,波速为20m/s.质点a 、b 与S 的距离分别为36.8m 和17.2m ,已知a 和b 已经振动.若某时刻波源S 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则该时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b 位于x 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下B .b 位于x 轴下方,运动方向向上C .a 位于x 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上D .a 位于x 轴下方,运动方向向上3.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要产生机械波,有波源就可以 B .要产生机械波,必须要有波源和介质 C .要产生机械波,有介质就可以 D .要产生机械波,不需要有波源和介质4.一洗衣机在正常工作时非常平稳,当切断电源后,发现洗衣机先是振动越来越剧烈,然后振动再逐渐减弱,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大; ②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小; ③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④当洗衣机振动最剧烈时,波轮的运转频率恰好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A .①B .③C .①④D .②④5.在天花板O 点处通过细长轻绳栓一小球构成单摆,在O 点正下方A 点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OA 的距离是单摆摆长的一半,如图所示。
现将单摆向左方拉开一个小角度θ(θ<5°),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关于单摆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B.摆球在平衡位置右侧上升的最大高度大于在平衡位置左侧上升的最大高度C.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D.摆球向左经过最低点的速度大于向右经过最低点的速度6.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做简谐运动的图像,那么振动系统在( )A.t3 和t5具有相同的动能和动量B.t3 和t4具有相同的动能和不同的动量C.t2 和t5时刻振子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 2:1D.t1 和t4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A.这列波的波长为5mB.波中的每个质点的振动周期为4sC.若已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此时质点a向下振动D.若已知质点b此时向上振动,则波是沿x轴负向传播的8.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0t=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0.6st=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0.6sT>,则:()A.波的周期为2.4sB.波的速度为10m/s 3C .在0.5 s =t 时,Q 点到达平衡位置D .在0.5 s =t 时,Q 点到达波峰位置9.如图所示两个频率、相位、振幅均相同的波的干涉图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对叠加的结果正确的描述是( )A .在A 点出现波峰后,经过半个周期该点还是波峰B .B 点在干涉过程中振幅始终为零C .两波在B 点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D .当C 点为波谷时,经过一个周期此点出现波峰10.如图所示,MN 为半径较大的光滑圆弧轨道的一部分,把小球A 放在MN 的圆心处,再把另一小球B 放在MN 上离最低点C 很近的B 处,今使两球同时自由释放,则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有( )A .A 球先到达C 点B .B 球先到达C 点 C .两球同时到达C 点D .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到达C 点1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以O 点为中心点,在C 、D 之间做周期为T 的简谐运动。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易错题汇编附解析(2)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易错题汇编附解析(2)一、选择题1.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3.伽俐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应该( )A.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B.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C.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D.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用实验检验推论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5.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6.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安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发现了库仑定律D.洛伦兹研究发现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规律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FEq=,电容QCU=,加速度Fa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10.以下物理学史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B.伽利略首创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C.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时匀变速直线运动11.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2.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出来的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B.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相同的14.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C.牛顿第二定律D.牛顿第三定律15.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提出的B.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通过实验测出的C.万有引力定律是伽利略提出的D.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的16.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斜面实验,就能使实验成功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D.牛顿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18.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和单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学家安培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了静电力常量,并验证了库仑定律C.Kg、m、N、A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功的单位可以用 kg·m2/s2 表示19.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选项中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②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③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④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⑤汤姆孙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⑥库仑利用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③④⑥20.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研究,进而提出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物理学家是A.库仑B.安培C.洛伦兹D.奥斯特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经典力学只适用微观、高速、强引力场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22.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牛顿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B.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C.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D.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3.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微元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转换法24.下列叙述与物理学史实不相符的是()A.伽利略最早提出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B.开普勒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引力常量的数值C.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元电荷的数值D.法拉第最早提出电场、磁场的概念25.物理学家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以下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法拉第总结出右手螺旋定则B.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C.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赫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故A错误;汤姆孙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并且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故B正确;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C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符合事实的,故选A.2.C解析:C【解析】【详解】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及在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定了粒子的比荷,故A错误;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B错误;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故C正确;D、卢瑟福通过а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D错误。
高一物理知识点的错题与易错点整理与解析
高一物理知识点的错题与易错点整理与解析第一章:力与运动1. 结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速度方向相同。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大小一直保持不变B. 物体的速度方向一直保持不变C.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直保持不变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直保持不变解析:根据结论可知,物体的位移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并没有说明速度大小一直保持不变,所以 A 错误;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方向并没有在结论中提到,所以 C 和 D 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 B。
2. 结论:一个物体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速度方向改变,那么物体就具有加速度。
根据该结论可知:A. 一个物体速度变化时,加速度方向也一定变化B. 一个物体加速度变化时,速度方向也一定变化C. 一个物体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D. 一个物体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方向不一定变化解析:根据结论,一个物体在速度方向改变时具有加速度,但并没有说明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所以 A 和 B 错误;因为一个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是两个独立的量,所以 C 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 D。
3. 结论:只有物体受到外力时才会发生加速度。
那么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时候物体都不会有加速度B. 物体受到外力时一定会有加速度C. 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没有加速度D. 物体受到外力时才可能有加速度解析:根据结论可知,只有物体受到外力时才会发生加速度,所以正确答案是 D。
其他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4. 分析题: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恒力作用,速度改变的最可能原因是:A. 物体所受的恒力变化了B.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 物体所受的阻力发生了变化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发生了变化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力成正比,并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此情况下,物体的质量未发生变化,所以B 错误;阻力与速度无关,所以C 错误;重力是一个固定的力,未发生变化,所以D 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易错题汇编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A与B间及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水平恒力F拉物体A,A与B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若改用另一水平恒力拉物体B,要使A与B能发生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物体B的水平恒力至少应大于A.F B.2F C.3F D.4F2.如图所示,bc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穿在杆上,靠摩擦力与杆保持相对静止,M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此时小车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 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时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B.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横杆对M弹力增大D.横杆对M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3.如图所示,三个重均为100N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F=20N作用在物块2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点,水平绳与物块3连接,竖直绳悬挂重物B,倾斜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已知倾斜绳与水平绳间的夹角为120o,A物体重40N,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则物块3受力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4.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并静止在固定粗糙斜面C上,A、B的接触面与斜面平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B物体受到A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C.A物体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D.斜面受到B的压力作用,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5.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空心斜面ABC放置在水平面上,∠CAB=30°,斜面内部O点(与斜面无任何连接)固定有一正点电荷,一带负电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可以分别静止在M、N、MN的中点P上,OM=ON,OM∥A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物体分别在三处静止时所受力的个数一定都是4个B.小物体静止在P点时受到的支持力最大,静止在M、N点时受到的支持力相等C.小物体静止在P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当小物体静止在N点时,地面给斜面的摩擦力为零6.两个质量均为m的A、B小球用轻杆连接,A球与固定在斜面上的光滑竖直挡板接触,B球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A、B均处于静止,B球没有滑动趋势,则A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A.mg tanθB.2tanmgθC.tanmgθD.2mg tan θ7.如图所示,相互垂直的固定绝缘光滑挡板PO、QO竖直放置在重力场中,a、b为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可以近似看成点电荷),当用水平向左的作用力F作用于b时,a、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若稍改变F的大小,使b稍向左移动一段小距离,则当a、b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后 ()A.a、b间电场力增大B.作用力F将减小C.地面对b的支持力变大D.地面对b的支持力变小8.许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等效代换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建立物理模型法、放大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B.牛顿巧妙地运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采用了放大法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其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9.如图所示,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水平向左作用于A上,使A、B、C一起在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物体A受到三个力作用B.物体C受到六个力作用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45°的斜面顶端,用线沿平行斜面方向系一个质量是m的小球,若不计一切磨擦,当斜面体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稳定后,线上的张力为A.0 B. C. D.11.物理学中建立概念运用许多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有三个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有一个不属于这种方法,这个概念是()A.平均速度B.点电荷C.合力D.总电阻12.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13.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当一起向上做加速运动时,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A. B. C. D.14.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压向光滑的竖直墙壁,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F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受的摩擦力有两个B.a与b间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C.a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的增大而变化D.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竖直向下15.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A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斜面间无摩擦.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A与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B的质量为m,则它们的加速度a及推力F的大小为()A.a=g sin θ,F=(M+m)g(μ+sin θ)B.a=g cos θ,F=(M+m)g cos θC.a=g tan θ,F=(M+m)g(μ+tan θ)D.a=g cot θ,F=μ(M+m)g17.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
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C.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极限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18.如图所示,OA、OB是两根轻绳,AB是轻杆,它们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在A、B处分别固定着质量均为m的小球,此装置悬挂在O点。
现对B处小球施加水平外力F,让绳OA位于竖直位置。
设此状态下OB绳中张力大小为T,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 )A.T=2mg B.T>2mgC.T<2mg D.三种情况皆有可能19.如图所示,在高度不同的两水平台阶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物体间用轻弹簧相连,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在m1左端施加水平拉力F,使m1、m2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1表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可能处于原长状态m gB.弹簧弹力的大小为1cosC.地面对m2的摩擦力大小为FD.地面对m2的支持力可能为零20.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我们首先保持砝码质量不变研究小车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再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砝码和加速度的关系最终得到 F = ma ,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21.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斜面静止.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和斜面仍能保持静止时()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C.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斜面对物体支持力一定增大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和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都不一定增大22.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所示。
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B物体上,三个物体仍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下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B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C.B的下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D.C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23.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劈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滑轮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固定点c向左移动少许,而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A.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减小C.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增大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减小2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微元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xt∆∆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转换思想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25.如图所示,三个物块A 、B 、C 叠放在斜面上,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 作用在B 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设物块C 对A 的摩擦力为A f ,对B 的摩擦力为B 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斜面光滑, A f 与B f 方向相同,且A B f f >B .如果斜面光滑, A f 与B f 方向相反,且A B f f >C .如果斜面粗糙, A f 与B f 方向相同,且A B f f >D .如果斜面粗糙, A f 与B f 方向相反,且A B f f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拉A 时,根据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B 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判断B 是否滑动,根据A 与B 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表示F 的大小;隔离对A 分析求出整体的临界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示拉力的大小.然后比较即可.【详解】设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AB =μmg,B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B 地=μ(m+m)g=2μmg,当作用力在A 上且AB 之间的摩擦力最大时,B 的加速度为零,此时F=μmg;当作用力在B 上且AB 之间的摩擦力最大时,A 的加速度达到最大,此时:f AB =m ⋅a A , 此时:a A =μgA 的加速度与B 的加速度相等,所以对AB :F- f B 地=2ma A,F= f B 地+2ma A =4μmg=4F,故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2.D解析:D【解析】【分析】以小球和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横杆对M的摩擦力、弹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对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采用合成法研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细线的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