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三道题经典专练4水圈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水圈和水循环练习试题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水圈和水循环练习附答案*水圈和水循环*一、选择题(一)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河流甲河段河水补给主要是()A.湖泊水补给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冰川融水补给D.雨水补给2.图示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甲河段小的原因主要是()A.乙河主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小B.湖泊的调节作用C.乙河段冬雨补给多D.甲河段植被覆盖率较高参考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河流的补给主要是雨水补给;甲河段流量大于乙河段,且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故甲河段位于湖泊的上游,河流补给湖泊。
第2题,由上题可知,甲河段位于湖泊的上游,乙河段位于湖泊的下游。
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甲河段小的主要原因是受湖泊的调节作用,B正确;甲乙河段都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都是冬雨补给;植被覆盖率高,流量季节变化应较小。
(二)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析:第1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4水圈0318211
大题精做四水圈1.下图为我国四条河流径流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河流在4月份出现小汛期主要是补给的结果,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的地区。
(2)B河流主要是靠补给,判断依据是。
(3)C、D两河流中,靠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的是。
判断依据是什么?(4)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河,最小的是河,流量最平稳的是河。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海拔1275m,是世界第三大成水湖,水域面积季节变化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
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
造成其他野生生物大量死亡。
环境恶化,下图为丰水期湖泊水域面积图和湖区气候统计表。
(1)简述乌尔米耶湖丰水期主要补给水源。
(2)指出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并分析自然原因。
(3)针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3.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
(4)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河流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该地的气候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非(见图)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南非渔业很发达,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鱼类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值居非洲前列。
(1)用箭头标出图中①、②、③洋流的方向,并说出②洋流名称、性质及成因类型。
2019年高中高考地理学习练习4水圈及水体运动解析版本
夯基提能卷4 水圈与水体运动夯基提能卷④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泾惠渠灌区是一个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区(引水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我国典型的渠井结合多水源灌区。
读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系统表示图,回答1~3题。
1.以下关于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只参加陆地内循环②只参加海陆间循环③可促进灌区水分和热量平衡④使灌区地表整体趋于平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灌区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泾河为外流河,据此可判断灌区内的水还参加海陆间循环;灌区的水循环能够促进灌区水分和热量平衡;灌区水循环过程中流水不断损害、搬运和积聚,使地表整体趋于平坦。
2.泾惠渠灌区引河流水灌溉( )A.不能够改变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B.加大了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C.增加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D.改变了灌区水循环的种类答案:C解析:泾惠渠灌区经过引水工程使河流水进入灌区,改变了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灌区引河水灌溉,补充地下水,使干旱时地下水水位不至于下降太多,减小了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水量增增加大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泾惠渠灌区的地理地址没有发生变化,灌区水循环种类依旧包括海陆间循环与陆地内循环。
3.有人建议泾惠渠灌区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进而达到节约灌区用水的目的。
这种做法将使灌区 ( )A.作物蒸腾水量减少B.大气降水量增加C.地下水水量增加 D .地表径流量增加答案:A解析:高耗水作物的减少使灌区作物蒸腾水量减少;灌区大气降水量主要与大气环流有关;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引水量减少,下渗水量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用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少。
[2019·河南洛阳质检]中科院院士王光谦表示,在大气界线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坚固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地区调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
201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跟踪测试水圈1
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地理):水圈试题简介:1.试卷范围(水圈) 2.试卷题型(选择题 综合题)3.试卷难度(适中) 4. 适用范围(二轮复习专用) 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单选题(18小题)1. 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欠的主要指标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 B .多年平均蒸发量 C.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 下列不属于影响河流汇水速度因素的是 A. 地面坡度 B. 土壤含水率 C. 植被覆盖率 D.河谷的顺直程度3.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②是雨水补给③是地下水补给 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A. ①②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5. 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 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判断C. c 线4.下列等咼线图中,表示集水线的是A. a 线 B . b 线 d* /少/S /—k$5u■/声■aA.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C.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D.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6. 下图中,①是地表径流,②③是地下径流。
读图回答“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A.⑦环节B. ⑤环节C.④环节D. ③环节8. 能使陆地水体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三类径流受到污染后A.治理难度最大的是①C.②的污染持续时间最长B. 最容易治理的是③D. ②③污染持续时间比①长C.水汽输7•读以下“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D.下渗9. 下图为自界中某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箭头②可能表示A.地表径流 B .蒸发 C .大气降水 D .下渗10•下图表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实现着图中b 功能的是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我国夏季风 D .我国的冬季风11. 读浙江某地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②③三处陆地水参与水循环的周期按从长到短排序是A.①②③B .③①② 12. 下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A. 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B. 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C.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C.②③①D.②①③关于该剖面线两端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均不相同B.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不相同,但流向相同C.大陆东西两侧洋流都为风海流D.因纬度相似,大陆两侧近岸海水盐度大致相同14.北半球1北任球' 赤道To//6\ |养道曲半球① ② ③ ④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5. 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洲。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水圈(1)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水圈(1)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5~11月份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该区域年降水量约为300mm,植被以人工林为主。
表层土壤含水量受降水量、气温、植被覆盖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该区域9月份表层土壤含水量最大,其原因是此时A. 降水量最大B. 蒸发量最大C. 植被最茂盛D. 下渗量最大2.该区域7、8月份降水量较大,但表层土壤含水量较小的原因是A. 植被蒸腾量小B. 水土流失量大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D. 降水持续时间长3.人工林在建设初期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A. 生物多样性高B. 植被覆盖率低C. 农业耕作较少D. 地表坡度变大“屋顶花园”是指在屋顶以绿化的形式建设花园。
读“屋顶花园”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示各层有利于雨水下渗与干旱时供给植被水分的分别是A.种植层、过滤层过滤层B.过滤层、蓄排水层保湿层C. 过滤层、保湿层隔根层D. 蓄排水层、保湿层防渗漏层5.一个城市若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将会A. 减小风速,增加灰霾天气的出现频率B. 增加承重,缩短房屋的寿命C. 截留雨水,缓解城市内涝问题D. 增大空气湿度,城市雾日增多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口至尼洋河口长约480km的河段,河型河势变化较大,时而游荡,时而窄深,大致可分为游荡型、宽谷型和峡谷型河道。
如图为某一游荡型河段河滩、河岸分布及变化示意图(2007~2014年)。
据此完成6-8题。
6.游荡型河道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但该河段河道并未出现明显的展宽或收缩。
该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B. 气候高寒,两岸冻土发育C. 地势落差大,径流速度快D. 两岸山地高耸,地形制约7.2007~2014年该河段A. 流水侵蚀作用有所增强B. 总体上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 内力作用影响超过外力作用D. 径流量和输沙量明显减小8.2007~2014年③号河滩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地转偏向力弱B. 人类活动固滩C. 河岸形态顺直D. 植被覆盖率高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水圈和水循环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水圈和水循环练习含答案*水圈和水循环*一、选择题(一)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
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A. 来沙量少B. 径流量大C. 水位低D. 盐度高2、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A. 高度降低B. 向外海推移C. 外坡受侵蚀D. 体积增大1.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A. 不利泄沙排洪B. 阻碍鱼类洄游C. 增强航行安全D. 利于海水自净【参考答案】1. B 2. C 3. A(二)下图是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 ()A.4B.8C.7D.92.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可能的原因是()A.测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B.测站上游建了水库C.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D.测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参考答案】1.A 2.B第1题,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洪水的时间应该是河流流量从最小值开始增大的时间,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应该在降水停止后的4小时,A项正确。
第2题,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说明从降水到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变长,其可能的原因有测站上游建了水库、测站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B项正确。
(三)[2019·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1--3题。
1、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①乙之前②乙到丙③丙到丁④丁之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A.甲之前B.甲→乙C.乙→丙D.丙→丁3、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A.高峰值提前B.高峰值增大C.总量变大D.高峰值减小解析:第1题,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应当是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时段。
第2题,上涨变慢应当出现在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且入湖水量在下降的时段,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4水圈与水循环
第一部分专题四基础练(2022·广东广州一模)勒拿河发源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山区,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其溶解有机碳与生物、冻土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下表反映1999—2008年与2009—2017年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百万吨/年)。
据此完成1~2题。
时间5—6月7—10月11月—次年4月第一阶段1999—2008年 2.82 2.35 0.51第二阶段2009—2017年7.36 1.92 0.39A.结冰期较长B.水温较高C.含沙量较大D.流量较小2.5—6月期间,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 B )A.水库建设增多B.冻土退化加剧C.雨水下渗增加D.生物总量增加【解析】第1题,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其上游位于纬度较低的南部,下游位于纬度较高的北部,故与上游相比,下游地区纬度更高,水温更低,结冰期更长,A正确,B错误;勒拿河上游地势较高,落差较大,流速较快,含沙量大,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沉降,含沙量大大降低,C错误;勒拿河属外流河,下游有支流汇入,整体流量比上游较大,D错误。
故选A。
第2题,水库建设增多会使全年的有机碳输出量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都会有明显的变化,但从数据来看,第二阶段只有5~6月份的数据变化是最为明显的,排除A;随着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高纬度地区的冻土退化现象越发严重,勒拿河春季流量大,冻土加速退去,使得原本被冻土冻结的有机碳其流动性增强,输出能力更强,B正确;5—6月份勒拿河流域的降水相对并不多,下渗并不严重,C错误;从数据中可以看到5—6月份较7—10月份数据增加更多,生物总量增加不止影响5—6月份,应该对其他月份也会造成影响,排除D。
故选B。
(2022·辽宁模拟)下图为影响青藏高原上某较大内流湖泊面积的要素及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高原气温逐渐降低B.湖泊蒸发作用减弱C.降雨频率、强度增大D.地表径流注入增大4.该湖泊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 )A.使区域荒漠化面积缩小B.使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C.加剧区域沙尘暴的爆发D.湖泊湖水盐度逐渐加大【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气温、蒸发、降水等因素的变化趋势较稳定(看斜率),径流变化明显增大(斜率增大),据此可推断,影响近几年青藏高原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径流注入量增大,D正确,故选D。
【推荐下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四
重难点专项练(四)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 )A. 降水B. 水汽输送C. 蒸发D. 径流2. 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 )A. 搬运、沉积过程B. 侵蚀、搬运过程C. 风化、侵蚀过程D. 变质、沉积过程3. 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 各圈层相互渗透C. 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 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1. C 2. B 3. B【解析】1. 由图分析可知,①圈层是水圈,②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故C项正确。
2. 由图分析可知,④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故B项正确;矿物质进入水圈与沉积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风化、侵蚀的产物需经过搬运才能进入水圈,故C项错误;变质作用与岩石圈中的矿物质进入水圈无关,故D项错误。
3. 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故B项正确,A项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故C项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D项错误。
下图为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 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B. 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C. 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D. 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5. 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4. B 5. A【解析】4. 四地均位于北半球,读图,根据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曲线判断,①地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冬夏降水丰富、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A错。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题:水循环
2021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水循环实验步骤:1.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
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2.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把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的塑料纸上压住。
3.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大气的受热过程B.水循环C.大气的垂直分层D.热力环流2.自然界中导致该类地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水汽输送D.水的三态变化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3.①环节所代表的地理意义是A.植物蒸腾B.河湖水蒸发C.地表径流D.海水蒸发4.台风登陆属于其中哪个环节A.①B.②C.③D.④5.“南水北调”工程所影响的环节主要是A.①B.②C.③D.④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该湖的面积为69400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湖泊。
该湖区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湖水唯一出口是北岸的维多利亚尼罗河,在那里形成里本瀑布,排水量每秒达600立方米,兴建有欧文瀑布水坝。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关于欧文瀑布水坝工程建设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设水坝的最主要目的是发展交通和旅游B.水坝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形成水库发展养殖业C.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确保尼罗河免遭洪水威胁D.可以使水坝以下尼罗河河段的含沙量减少7.关于维多利亚湖的说法,最合理的是A.降低维多利亚尼罗河的年均水温B.湖区西侧降水较东侧多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D.湖区周围发展灌溉农业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
所以,大棚设计要尽力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A.下渗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9.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A.大棚内外温差B.棚内昼夜温差C.棚外风力大小D.棚顶倾斜角度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对废水进行收集、循环利用示意图。
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单元检测卷:第4单元 水圈 A卷
单元训练卷·高三·地理卷(A)第四单元水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上图a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中数码代表的环节属于海陆间大循环的是()A.③①④⑤B.④⑤⑥⑦C.⑤⑥②⑦D.③①⑤⑥4.改造不稳定径流,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措施是()A.节约用水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植树造林5.为了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问题,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该举措改变了()A.海水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鄱阳湖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为典型的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高水呈一片湖、低水呈一条河。
鄱阳湖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江、信江、饶江和修水(简称“五河”),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汇入,经鄱阳湖调蓄后,在北部由湖口注入长江。
为表征长江和五河来流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强弱,定义能差Fe反映湖口处水流势能和动能的相对大小,区间大小为-1—1之间。
当多年平均时,江湖作用处于平衡状态,Fe取0;当鄱阳湖作用越强,Fe增加,取正值;当长江作用越强,Fe减小,取负值。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水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课时 水圈与水循环
影响地理环境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图1
4
二、水资源
图3
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如图所示:
8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措施
在当今技术条件下,可供人们 发展技术,提高开发
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有限
能力
自然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因素
时间分配不均
修建水库
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水循环 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
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
答资案源:的(需1)求海。陆间 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
新 促使地球各圈层及海陆之间的能量传输和物质迁移 (2)水
水能 流水沉积作用 (3)c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16
【重点图像】
17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一课时:水圈与水循环
自我诊断
展示学生完成的课前准备部分的情况
学习目标——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水循环 洋流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建构
陆地水 水圈 组成 大气水 联系 水循环 分类
更新的水量是有限的
9
原因
措施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
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 市场化,加强管理
人为 因素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 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大面积破坏植被,排干湖泊,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
破坏湿地,使水的时空分布 善生态环境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水圈(2)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水圈(2)下面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A. 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B. 江南丘陵、华北平原C. 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2.图中M处A. 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B. 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C. 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D. 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河流中冰块阻塞水流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称为凌汛。
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2019年记录的即时流量数据(时间点为北京时间13点)。
该河流春秋两季有凌汛现象,且仅出现在甲乙之间河段,该河段长约200千米。
该河段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造成流量增大。
据此完成3-5题。
3.与乙相比,甲水文站所在河段A. 纬度高,海拔高B. 纬度高,海拔低C. 纬度低,海拔高D. 纬度低,海拔低4.4月下旬,乙水文站流量变小,其原因是周边地区A.气温上升B. 气温下降C. 积雪面积变大D. 积雪面积变小5.甲乙之间发生凌汛的日期是A. 3月16日B. 4月1日C. 4月16日D. 5月1日奥里诺科河中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下游河面展宽,平均河槽深度为10-25米,水位年内变幅12米。
汛期出现奥里诺科河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下游河段一年中有两次沙峰(含沙量的峰值),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的干支流涨水季节,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后的干流退水期间。
如图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及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读图,完成6-8题。
6.奥里诺科河水位年内变幅大的主要原因是A. 中下游流速缓慢B.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C. 降水季节变化大D. 流域面积广7.奥里诺科河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最明显的月份是A. 3月B. 4月C. 9月D. 12月8.奥里诺科河第二次沙峰出现的原因是A. 淤积在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入奥里诺科河B. 上游植被枯萎,土壤侵蚀严重C. 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土壤侵蚀严重D. 中下游流速缓慢,泥沙淤积严重我国某河流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现象(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圈
一、广西靖西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地理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羊卓雍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湖水退缩,成为内流咸水湖。
然而,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湖泊考察研究的中科院专家发现,2002年之前羊卓雍湖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湖水快速扩张。
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考察队首先在藏南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张,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
材料二下图为羊卓雍湖流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羊卓雍湖流域(1961~2005年)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率表
(1)羊卓雍湖泊水位具有周期性涨落现象。
指出其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分析成因。
(2)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湖后来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答案】(1)规律: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
夏季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原因:河流水是羊卓雍湖湖水主要来源,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冰雪融水量很少。
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夜间气温低冰川融水量小。
(2)山地抬升,湖泊水外流通道被堵,羊卓雍湖流域成为内流区;气候变干,陆地内循环过程中降水补给给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土壤和岩层中盐分通过地上地下径流输入湖中;经长期的湖面蒸发,湖水中的
盐分不断累积,湖泊逐渐成为咸水湖。
(3)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原因:全球升温加快,冰川融水补给增多;降水量增多,降水补给增多;阴天和云量多遮蔽太阳,湖泊蒸发减少(支出少),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收大于支),湖面迅速扩大。
【解析】(1)影响水位涨落的因素,主要从水的来源分析。
河湖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
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
夏季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夜间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
周期性涨落规律是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夏季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2)湖泊变咸,主要是没有外泄水道。
其次是蒸发量大,盐分积累。
由于山地抬升,湖泊水外流通道被堵,羊卓雍湖流域成为内流区。
气候变干,降水补给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
土壤和岩层中盐分通过径流输入湖中。
湖面水分蒸发,盐分不断累积,湖泊逐渐成为咸水湖。
(3)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要分析水量增大的原因。
因为全球升温加快,冰川融水补给增多。
降水量增多,降水补给增多,湖泊水量增大。
阴天和云量多遮蔽太阳,湖泊蒸发减少。
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湖面迅速扩大。
二、【全国市级联考】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2018届高三三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概括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塞内加尔河巴克尔以下河段径流量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形成原因:图示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从南到北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变短,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时间变长,降水量减少。
(2)变化特点: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
原因:降水量减少,河水补给少;无支流汇入;气温高,河水蒸发旺盛;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量大;河谷地带人口稠密且是主要的种植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任答4点即可) 。
(3)沿岸有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
【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从大气环流分析。
该区域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形成原因:图示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从南到北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变短,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时间变长,降水量减少。
(2)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
原因:降水量减少,支流汇入少,河水补给少;气温高,河水蒸发旺盛;流经草原(沙漠)地区,河水下渗量大;河谷地带人口稠密且是主要的种植业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3)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从形成鱼类丰富的饵料方面去分析。
该区域沿海吹离岸风,沿岸有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
三、【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3月份普通高中选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沙特阿拉伯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 100mm,主要雨季是11月至次年4月。
沙特在90年前已经开始海水淡化,现产能居世界首位。
材料二上图为沙特阿拉伯略图,下图为该国海水淡化流程示意图。
材料三沙特主粮为小麦,20世纪80年代前是小麦进口大国。
80年代后产量逐渐增加,1992年产量达到410万吨,成为世界十大小麦出口国之一。
但是,沙特政府决定从 2016 年开始全面禁止小麦种植。
(1)从气候角度简析沙特水资源的主要特征。
(2)分析沙特从小麦进口大国转变为小麦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
(3)指出沙特政府全面禁止小麦种植的原因。
(4)简述沙特海水淡化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答案】(1)全年干旱少雨;降水少,地表水少;地下水丰富;11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地表水和可更新地下水较多。
(2)地下水资源大力开发,耕地增加(土壤改善),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大量增加。
(3)地下水资源枯竭或水资源枯竭;土壤盐碱化;地表下陷;海水入侵。
(4)浓盐水和废水排放,影响海洋生态环境;高压泵吸允使海洋生物死亡(含被卡死的生物和被吸入致死的小型生物);杀菌灭藻会杀死海洋微生物。
【解析】(1)由材料可知沙特降水少,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可知地表水少,地下水较丰富,降水多的季节地表水和可更新地下水多。
(2)沙特是热带沙漠气候,成为小麦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的大力开发,耕地增加,小麦产量增加。
(3)沙特是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大力开发地下水种植小麦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土壤盐碱化、海水入侵等。
(4)从图中可看出海水淡化第一步是高压泵吸水,可能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第二步杀菌灭藻会杀死海洋微生物;之后排出的浓盐水和废水排放影响海洋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