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费用及工资扣税问题
出差补助扣税标准
![出差补助扣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eb02e9227916888586d726.png)
一、出差补助扣税标准员工出差补贴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根据《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二项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
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出差补助扣税标准二、年终奖怎么扣税的1、现行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及要求,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计算,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2、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
3、若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4、若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个人所得税避税方法合理避税是合法的,通过合理避税可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
可行合法的避税方法如下:1、差旅费补贴(差旅费津贴200元、误餐补助200元。
超过部分并计“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2、职工离职有个税法优惠,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所税;3、通讯费;4、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5、发票冲抵(为不实开支不建议);6、大笔收入分次拿;7、提高福利降工资;8、劳务报酬工资化;9、高工资那个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10、提高三险一金的额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制度报销流程及常见问题解答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制度报销流程及常见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333993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f.png)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制度报销流程及常见问题解答展开全文财务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报账行为,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根据《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XX区财政财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
第三条会计集中核算的范围是区财政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包括预算内、预算外资金。
第四条各单位应根据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预算指标,统筹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控制各项支出。
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原始凭据,按照有关财务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第二章财政财务服务中心职责第五条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法监督各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维护财经纪律。
第六条认真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实施会计电算化,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在报账单位提供真实、合法会计资料的基础上,完整、及时地反映各有关单位的财务状况。
第七条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并向报账单位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等财务会计信息。
第八条认真执行有关工资政策,严格按区人劳部门确定的工资标准办理工资统发,配合做好工资管理工作。
第九条集中管理报账单位的会计档案。
第十条定期向报账单位提供固定资产卡片,协助报账单位做好财产清查工作。
第十一条加强对报账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第十二条教育局、建设局、行政执法局的预算经费由单位自行申拨,其他单位的预算经费由中心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向财政申请拨款,确保单位资金周转。
第三章报账单位职责第十三条经费报销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
第十四条单位领导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违反《会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五条不得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
第十六条充分考虑对各项资金的需求,加强预算编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需要,办理预算调整和预算追加手续。
第十七条指定专人作为报账员,负责本单位与“中心”联系办理财务事项。
企业所得税差旅费扣税标准
![企业所得税差旅费扣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0126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6.png)
企业所得税差旅费扣税标准企业所得税差旅费扣税标准一、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企业所得税差旅费扣税标准,帮助企业合理规划差旅费用,遵守税收法规,降低税务风险。
同时,通过规范差旅费用的税前扣除,有助于保证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准确性,维护企业与税务部门的良好关系。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经济组织。
这些组织在核算企业所得税时,应按照本标准对差旅费用进行税前扣除。
三、扣除标准差旅费的税前扣除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费:企业员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的费用,包括飞机、火车、汽车等,可按实际发生额税前扣除。
但需注意,企业不得为员工私人出行购买交通票证,以避免涉及个人所得税问题。
2. 住宿费:企业员工因公出差期间入住酒店、宾馆等场所的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税前扣除。
但需提供正规发票和相关凭证。
3. 伙食补助:企业员工因公出差期间发生的餐费、伙食补助等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税前扣除。
但需提供正规发票和相关凭证。
4. 其他杂费:除了上述费用外,因公出差期间发生的其他必要费用,如通讯费、公务用车费用等,也可按实际发生额税前扣除。
但需提供正规发票和相关凭证。
四、扣除规定在扣除差旅费时,需遵守以下规定:1. 人员范围:差旅费税前扣除的对象为企业员工,不包括企业负责人、股东、投资者等个人。
2. 凭证要求:所有税前扣除的差旅费用必须提供正规发票和相关凭证,发票抬头需与企业名称一致。
3. 时间限制:差旅费用的税前扣除需在公历年度内进行,不得跨年度扣除。
4. 限制条件:企业不得将非因公出差发生的费用纳入差旅费税前扣除范围,如私人旅行、探亲访友等。
此外,企业不得将非本单位员工的费用纳入差旅费税前扣除范围。
5. 审批程序:对于大额的差旅费用,企业需建立审批制度,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审批程序应按照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6. 备查资料:企业应妥善保存差旅费用的相关凭证和记录,以备税务部门检查。
这些资料应包括出差计划、行程单、住宿发票、餐费发票等。
最全最实务:差旅费报销涉税处理(含税前扣除、进项税额抵扣、个税及账务处理)
![最全最实务:差旅费报销涉税处理(含税前扣除、进项税额抵扣、个税及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2b39e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8.png)
最全最实务:差旅费报销涉税处理(含税前扣除、进项税额抵扣、个税及账务处理)差旅费票据及涉税处理1.出差费用员工出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属于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费用,如员工垫付费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报销,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符合生产经营常规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应符合三个基本原则: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
真实性是税前扣除的首要原则,要求纳税人提供证明支出确属实际发生的合法、有效凭证。
也就是说,实报实销或者按照企业标准实报实销的出差费用,需要发票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前扣除,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 差旅费补助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差旅费补助是对员工的额外现金补助,属于工资、薪金的一部分,不需要发票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巡视员卢云2012年4月11日在线就所得税相关政策答疑的回答中涉及个人所得税有: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单位以现金方式给出差人员发放交通费、餐费补贴应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如果单位是根据国家有关一定标准,凭出差人员实际发生的交通费、餐费发票作为公司费用予以报销,可以不作为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员工的差旅费补助不需要发票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前扣除,核算纳入的工资薪金核算,不超过当地标准不缴纳个税。
各地有各地的标准,比如广西有标准,河南没有标准,即全额缴纳合并到工资里缴纳个税。
内容税前扣除个人所得税出差费用凭票扣除无差旅费补助不需要票据,纳入工资薪金扣除工资薪金计算个税,超标准部分缴纳差旅费进项税额抵扣1.差旅费内容是否能抵扣(1)交通费(出差途中的车票、船票、机票等),不能抵扣;(2)行旅托运费和订票手续费,取得专票,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一般情况下行旅托运费很难取得专票;(3)车辆使用费(公车):油费(专票)、过路过桥费(普票)、停车费(专票,基本上不可能)、保险费(专票)、修理费(专票),可以按规定抵扣;(4)车辆使用费(私车,建议签合同和代开发票):私车租赁费(不能代开专票,不能抵扣)、保险费不能抵扣,其他油费(专票)、过路过桥费(普票)、停车费(专票,基本上不可能)、保险费(专票)、租赁过程中修理费(专票),可以按规定抵扣;(5)住宿费,取得专票,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6)餐饮费,即使取得取得专票,也不可抵扣进项税额,建议取得普通发票;(7)补助、补贴:误差补助、交通补贴,没有取得票价,不可抵扣进项税额;(8)租车的费用,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出差中,从租车公司租赁载客汽车一辆,自己驾驶,属于公司购进的是经营租赁服务,只是将经营租赁服务用于载客行为,但并未“购进”旅客运输服务,且未用于不得抵扣项目,其相关进项税可以抵扣。
差旅费的会计分录及其税务如何处理
![差旅费的会计分录及其税务如何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7d98e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3.png)
差旅费的会计分录及其税务如何处理在⽇常的会计实务⼯作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差旅费的账务处理,下⾯店铺⼩编为你整理了有关企业差旅费在会计及其税务⽅⾯的账务处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差旅费的会计分录及其税务如何处理⼀、差旅费的报销制度(借⽀制度):每个企业都应该有差旅费的管理制度,对差旅费进⾏监控。
⽽会计⼈,就是根据公司的相关规定进⾏会计分录处理。
如果你们的企业没有差旅费相关的制度,尽快提请企业的负责⼈设⽴差旅费报销制度。
如果没有的话,我们进⾏会计分录处理,就会碰壁。
⼆、差旅费的会计分录:1.如果出差员⼯没有向企业借⽀,则根据原始凭证做如下会计分录:借:管理费⽤——差旅费贷:现⾦或银⾏存款2.根据企业规定,员⼯向企业借钱⽤于出差,则会计分录如下:(1)发⽣借⽀时,会计分录如下:借:其他应收款——员⼯1000贷:现⾦1000(2)出差员⼯回来报销,如果1000元刚好⽤完,则会计分录:借:管理费⽤——差旅费1000贷:其他应收款——员⼯1000(3)如果出差员⼯实际⽤了800元,则应该把多余的200元现⾦交回财务部,分录如下:借:现⾦200管理费⽤——差旅费800贷:其他应收款——员⼯1000(4)如果出差员⼯实际⽤了1300元,则差旅费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差旅费1300贷:其他应收款——员⼯1000现⾦300三、差旅费的税务处理:关于差旅费的税务规定,各地的规定都有差异,建议各位会计⼈咨询当地的税务局。
现在摘录厦门地⽅税务局关于差旅费的相关税务规定,以供各位参考:差旅费应凭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列⽀。
职⼯的差旅费包括⾏、住,其余按规定补贴。
差旅费补贴已包含伙⾷费等,如另有餐费在业务招待费列⽀。
纳税⼈发⽣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出差⼈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付凭证等。
《厦门市地⽅税务局关于差旅费津贴有关个⼈所得税问题的的通知》(厦地税函【2002】76号)规定如下:1、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所得税若⼲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资薪⾦性质的收⼊,不予计征个⼈所得税。
企业为员工报销通讯费个人所得税如何处理
![企业为员工报销通讯费个人所得税如何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f8e63e453610661ed9f4ee.png)
企业为员工报销通讯费个人所得税如何处理?(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二、关于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征税问题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人,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
公务费用的扣除标准,由省级地方税务局根据纳税人公务交通、通讯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调查测算,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确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中的公务费用的扣除标准在执行中各省不一。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取得通讯费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浙地税发[2001]118号)二、公务费用的扣除标准规定如下:1.根据浙委办[2000]99号文件规定享受通讯费补贴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参照浙委办[2000]99号文件规定的标准予以扣除;2.按照企事业单位规定取得通讯费补贴的工作人员,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每月500元额度内按实际取得数予以扣除,其他人员在每月300元额度内按实际取得数予以扣除;3.既按浙委办[2000]99号文件规定取得补贴、又按企事业单位规定取得通讯费补贴收入的个人,只能选择上述标准之一进行扣除;个人取得超过上述标准的通讯费补贴收入一律并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单位为个人负担办公通讯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津地税所[2007]18号)一、单位因工作需要为个人负担的办公通讯费用,采取全额或限额实报实销的,暂按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凭合法凭证,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单位为个人负担办公通讯费用以补贴及其他形式发放的,应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私车公用费用报销和处理方式问题小结
![私车公用费用报销和处理方式问题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d2b4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c.png)
私车公用费用报销和处理方式问题小结
问题一
公司员工开私家车外出办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所产生的的燃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请问大家是如何处理的?实报实销吗?
答:可以报销,但是有条件的。
1.员工开私家车外出办公,在单位没有公车情况下,要想顺利报销燃油费、过路费等,要与公司签订租车协议。
2.如果没有签订租车协议或者签订的是0元租金协议,强行开票报销
1)对企业来说,面临相关车辆费用无法税前扣除的风险。
2)对个人来说,获得的报销款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问题二
签订租车协议后,车辆的所有费用都可以报销和税前扣除吗?
1.可以报销和税前扣除的费用包括:签订协议的租赁费、租赁期间发生的汽油费、租赁期间过路费过桥费和停车费、计入职工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
2.与个人签订租赁合同,由个人承担车辆购置税、车辆保险费、维修费等,属于不可以报销和税前扣除的费用。
问题三
“私车公用”还有什么方式?怎么处理?
1.随工资发放交通补贴。
2.费用发票实报实销。
3.市内出差使用网约车。
4.长途出差从租赁公司租车。
以上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费用报销系统中进项税及预算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费用报销系统中进项税及预算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f16fd1102de2bd97058804.png)
关于费用报销系统中进项税及预算应注意的问题费用报销系统看起来很简单,做一个填单的界面,设置相应的审批流程,好像系统就能跑起来了。
但是事实呢?却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来看看一个常用却相对复杂的场景。
假如某部门的经办人要报销公司当月发生的一笔水费,这笔水费是银行代扣,自来水公司开了两张增值税的专用发票。
公司财务制度通常都会有要求,在报销时制作一个费用分摊表,根据一定分摊规则,列明各部门应承担水费。
有执行预算管理的公司还需在报销时显示预算执行的情况。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需求。
费用报销单的系统处理能有效提高流程审批效率和后续的信息共享外,还需要能自动准确地生成会计凭证。
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应生成如下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水费/A部门管理费用-水费/B部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对于预算管理来说,水费电话费等类似费用通常都是由某个部门来编制预算,为不影响效率通常不会将水费预算分到具体部门,而是直接某个部门归口管理此项预算。
像现在很多费用报销系统都是基于表单形式的。
也就是表头显示的是共用信息,如报销人,单据编号等信息,表体是填写具体的明细信息,如费用类型,报销金额,摘要等。
如下图所示。
那我们来看,上面的这一笔费用报销单要怎么填写才能满足要求?实际操作中将两张发票中不含税的金额要分摊到责任部门或成本中心,假设有三个部门来承担此项水费。
则需要按部门增加三行明细,那税额怎么办呢?一般不会去拆分发票上的税额,拆分会影响后续会计跟金税的对账。
建议的解决方案就是前面三行的费用类型选水费,费用承担部门选相应的部门,填不含税金额,不填税金,后面增加两行,费用类型选进项税,费用承担部门因进项税会计科目一般不带部门的辅助核算,可以不填或随意填,根据发票上显示的税额填写对应的税额。
如此填写费用报销单可以满足以上生成会计分录的需求。
水费预算归口管理部门是这三个部门的另外一个部门,预算编制时和预算控制的要求会将此水费的预算管理由归口部门来管理,因费用承担部门和预算归口管理部门的不一致,导致获取不了由部门和费用类型决两个预算维度决定的预算数据。
报销劳务税后1000
![报销劳务税后1000](https://img.taocdn.com/s3/m/2231bf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9.png)
报销劳务税后1000摘要:1.报销劳务税后1000元的原因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省开支3.如何合理规划个人财务正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合理规划个人财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报销劳务税后1000元的原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省开支以及如何合理规划个人财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实用的财务管理建议。
首先,报销劳务税后1000元的原因。
在我国,劳务报酬所得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剩余的部分可以作为报销费用。
这部分费用通常是用于工作相关的支出,如交通费、通讯费、差旅费等。
通过报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人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省开支。
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消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预算制度。
根据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确保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同时控制非必要消费。
2.购物时比价。
在购买商品时,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避免盲目跟风,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3.节约能源。
合理利用水电资源,关掉不用的电器,减少浪费,降低生活成本。
4.合理饮食。
均衡搭配饮食,避免过度追求美食,减少外出就餐次数,降低餐饮费用。
5.学会自己动手。
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如修理家具、清洗衣物等,尽量自己动手,减少请人维修的费用。
6.定期检查钱包。
定期整理钱包,清理不需要的发票、会员卡等,避免丢失。
最后,如何合理规划个人财务。
在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上,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对你有所帮助:1.储蓄和投资并重。
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为未来打下经济基础。
2.分散投资。
不把所有资金投入到一个项目中,而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3.学习理财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了解各种投资工具,为自己的财富增值。
4.保险规划。
为自己和家人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保障家庭经济安全。
5.定期审查财务状况。
日常费用报销中的税务风险
![日常费用报销中的税务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766ce8b4770bf78a6529549d.png)
1、办公用品中的税务风险办公用品不是万能的挡箭牌变相发薪酬、福利,套现给客户提成,不好入账的礼品、服装、烟酒茶等支出到超市购物,只要含文具,就可全额开办公用品发票。
税务要求√大额的办公费提供小票。
√认实质不认形式,按人头框算办公用品支出。
【案例】吉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祥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7月20日收到业务人员报销办公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注明税率13%,税额0.13万元,价税合计金额1.13万元,“货物或应税劳务”栏填写“办公用品”(无明细清单),该公司财务人员以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不得进行财务报销为由拒收。
请问财务人员处理是否正确?税法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2010年第587号)第二十条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
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案例解析根据本案的资料:吉祥公司2019年7月20日收到业务人员报销办公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或应税劳务”栏填写“办公用品”(无明细清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规定,应通过开票系统开具办公用品内容清单或明细。
2、招待费怎么控制控制招待费的常见手段:定额制、事前审批制。
√前者会定下来不同等级的接待标准,后者要求每次吃喝前要获得领导审批同意。
√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有效遏制餐桌上的腐败。
√更严格的规定:报销时要求注明接待客人的信息以及陪同人员的信息,并提供照片为证。
业务招待费如何预防税务风险业务招待费报销,是否有经办人、部门经理甚至公司总经理审核签批,大额发票是否有消费清单,可以备注一下当初的招待情况。
大额发票是税务稽查重点,如果没有清单,如果被税务稽查的话,可能会被认为虚假消费。
费用报销的涉税风险
![费用报销的涉税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c23fcb7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2.png)
费用报销的涉税风险第一篇:费用报销的涉税风险会计日常工作中费用报销事务几乎占了工作的一大半,但因为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小,导致许多会计人在重复的费用报销工作中麻痹大意,最终影响其工作质量。
可以说,费用报销工作如同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
签字流程与权签额度体现了公司的内控水平;发票审核与费用归属可折射税控风险意识;有无公款私用、贪污浪费等现象可以甄别高管的廉政程度;费用动向则能透视公司运作效能。
下面为大家解读费用报销的一些技巧。
一、重点关注费用报销的涉税风险费用报销时应重点关注发票合规性、费用归集、签字手续、预算等事项。
其中,潜在的税务风险点包括:①发票审核不严,导致假票、废票入账,少交所得税;②将薪酬类支出当作费用处理,如出差补贴,少交个税;③将不能全额在税前扣除的费用计入其他科目,如将旅游费计入差旅费,少交所得税;④将赠送行为当做费用报销,如购礼品用于客户维护,少交增值税、个税、所得税。
为了降低涉税风险,费用报销需做到四统一,即会计分录、凭证摘要、审批单据、发票应保持一致。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会计做账规范,另一方面是为了规避税务风险。
许多企业的费用报销瑕疵多多,有替票现象,也有套现现象,还有替薪现象,这给财务留下诸多隐患。
不管怎样,会计人员应秉持一点:费用报销,以发票记录为准,只认发票上的列示。
二、审批签字如何规范员工报销费用时,都需要哪些人签字呢?中等规模的企业签字流程一般为部门经理、财务部、财务总监、主管副总。
如果公司没有下发费用预算,一般还需总经理签字。
部门经理签字作用是证明业务属实,财务部签字目的是审核发票与金额、核定预算,财务总监签字是为了知晓资金流向,副总或总经理签字是审批同意资金支出。
各级领导进行费用报销权签时,等于是为公司资金的支出把关。
如何杜绝一些领导不作为、乱作为呢?不妨借鉴一下华为的做法。
华为高管余某因在费用报销审核中未认真履责,华为决定停止其费用报销权签权力三年,本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报销制度规范通知范文模板
![报销制度规范通知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af2544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a.png)
报销制度规范通知范文模板尊敬的全体职工: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公司财务报销行为,合理控制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相关的财经制度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报销制度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请各位同事认真遵守。
一、日常办公费用报销1.1 办公用品费用报销:购买办公用品时,需填写《办公用品采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采购。
报销时,需提供采购清单、发票及审批单,按规定比例进行报销。
1.2 通讯费用报销:员工因公发生的通讯费用,需提供通讯费发票和审批单,按照公司规定标准报销。
1.3 水电网费用报销:各部门发生的水电网费用,需提供缴费凭证和审批单,按规定比例报销。
二、工薪福利及相关费用报销2.1 员工工资报销:工资发放表需经部门经理审批后,方可报销。
2.2 员工福利报销:员工福利费用,如医药费、抚恤金等,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审批单,按规定报销。
三、税费支出报销3.1 增值税发票报销:购买增值税发票时,需填写《增值税发票申请表》,经财务部审批同意后,方可购买。
报销时,需提供发票、清单和审批单。
3.2 其它税费报销:员工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保等税费,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审批单,按规定报销。
四、业务相关支出及专项支出报销4.1 业务招待费用报销:业务招待费用需经部门经理审批后,方可进行。
报销时,需提供消费清单、发票和审批单。
4.2 差旅费用报销:出差人员需填写《出差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出差。
报销时,需提供出差期间的住宿费、交通费、餐费等发票和审批单。
4.3 专项支出报销:如项目奖金、培训费用等,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审批单和清单,按规定报销。
五、借款管理5.1 出差借款:出差人员凭总经理审批后的《出差申请表》和《借支单》按批准金额到出纳处办理借款。
出差返回5个工作日内办理报销还款手续。
5.2 其他临时借款:如业务费、周转金等,借款人员凭总经理审批后的《借支单》到出纳处办理借款手续。
个人所得税报销详细流程
![个人所得税报销详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731d2b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0.png)
个人所得税报销详细流程个人所得税报销是指个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报销个人所得税的过程。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纳税制度,根据个人的收入额按照一定的税率征收的税款。
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个人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报销个人所得税,以减少个人的税负。
1.确认报销合法性:在进行个人所得税报销前,必须首先确认报销的内容和参与人员的合法性。
只有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个人所得税报销。
例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个人可以报销个人所得税,但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以证明报销的合法性。
2.准备报销材料:在确认了报销的合法性后,个人需要准备相关的报销资料。
报销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收入证明、缴税证明、报销申请表等。
这些资料需要详细、准确地填写,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以证明报销的真实性。
3.提交报销申请:准备好了报销材料后,个人需要将其提交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一般情况下,报销申请需要通过审批才能获得报销的资格。
审核部门会对报销材料进行核查,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4.审核并批准:相关部门会对报销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批。
只有在通过了审批程序后,个人才能获得个人所得税的报销资格。
审批通过后,相关部门会进行报销,并将报销款项返还至个人账户。
5.收到报销款项:一旦报销款项被批准,相关部门会将报销款项返还至个人账户。
个人可以通过银行卡等方式进行收款。
收到报销款项后,个人可以到银行或者相关部门进行查询确认。
6.完成报销流程:最后,个人需要对报销流程进行总结和归档。
将相关的报销资料进行整理并保存好,以备将来的查验。
报销流程完成后,个人便完成了个人所得税的报销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报销的流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进行个人所得税报销时,个人需要仔细查看相关的规定和要求,确保自己的报销行为合法合规。
同时,个人还需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会计实操经验】报销给员工的培训费是否缴纳个税
![【会计实操经验】报销给员工的培训费是否缴纳个税](https://img.taocdn.com/s3/m/ad1d6d04fc4ffe473368ab97.png)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报销给员工的培训费是否缴纳个税
【问题】
公司委派读EMBA,学费几十万,公司承担,此费用是否能税前列支,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何操作?
【解答】
《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6]317号)规定:
三、切实保证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及合理使用
(五)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九)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关于差旅费的账务处理,看这一篇就够了!
![关于差旅费的账务处理,看这一篇就够了!](https://img.taocdn.com/s3/m/8a7e3a2ff121dd36a32d82ee.png)
关于差旅费的账务处理差旅费几乎是家家企业都会发生,因此差旅费的财税处理几乎会计人员都会遇到。
但是,看似平常而简单的差旅费,里面却包含了很多财税问题,其中税务问题就涉及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问题。
一、差旅费具体包括的内容对于差旅费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目前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和税法均无具体规定,实务中更多参照的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因此,大多数企业在实务中差旅费具体包括的费用有以下几类:1.交通费:出差途中的车票、船票、机票等;2.车辆费用:如果是自带车辆,出差路上的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3.住宿费;4.补助、补贴:误餐补助、交通补贴等;5.市内交通费:目的地的公交、出租等费用;6.杂费:行李托运、订票费等。
二、差旅费中涉及到的增值税问题(一)交通费(含市内交通费、杂费)1.符合税法规定的交通费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规定,从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考虑到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多数情况下提供的是车票、船票、机票等,而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39号公告同时补充规定,纳税人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暂按照以下规定确定进项税额:(1)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2)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3)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的进项税额: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4)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2.需要注意国内旅客运输服务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限制范围但是,并不是所有差旅费中的国内旅客运输服务都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抵扣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1号,以下简称31号公告)第一条“关于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抵扣”中就做出了限制性规定:(1)员工范围的限制31号公告规定,《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第六条所称“国内旅客运输服务”,限于与本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员工,以及本单位作为用工单位接受的劳务派遣员工发生的国内旅客运输服务。
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c533cd584254b35eefd3464.png)
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有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现就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扣除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二、关于工资薪金总额问题《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税务费用报销管理条例
![税务费用报销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4b80aa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4.png)
税务费用报销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的税务费用报销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根据《税收法律》、《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所有纳税人按照法律规定对税务费用进行报销的情况。
第二章税务费用的定义第三条税务费用的概念税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的,用于缴纳各类税收的费用支出。
第四条税务费用的组成1.税金: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各类税收;2.和解款:企业税务案件和解款项;3.行政罚款:企业因税收违法行为而受到的行政处罚款项;4.税务服务费:企业购买税务服务所支付的费用;5.其他税务相关费用。
第三章税务费用报销管理第五条报销资料的准备1.纳税人应准备齐全税务费用相关的票据、凭证等资料,包括税务机关出具的相关文件和证明;2.纳税人应按规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报销资料的准备。
第六条报销资料的填报1.纳税人应对报销资料进行准确填报,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纳税人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填写报销申请表格。
第七条报销资料的审核1.纳税人应将填报完毕的报销资料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审核;2.财务部门应对报销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销资料的合规性和真实性;3.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税务知识,对各类税务费用的性质和规定有清晰的认识。
第八条报销资料的上报1.报销资料经财务部门审核后,应上报给相关税务机关;2.上报的报销资料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
第九条报销的审批和核销1.税务机关应对上报的报销资料进行审批,核实其真实性和合规性;2.审批通过的报销资料应进行核销,税务机关应及时将核销结果通知企业。
第四章监督和处罚第十条监督机制的建立1.监督部门应建立税务费用报销的监督机制,对纳税人的报销行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审计;2.监督部门应对纳税人的报销资料进行查验,确保其合规性和真实性。
第十一条违规处罚1.对于不按照规定填报、上报或者擅自篡改、伪造报销资料的行为,监督部门有权对其进行追责和处罚;2.违规行为严重的,监督部门可以向相关部门报告,追究其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如果
在一个月内取得两个月的工资,应当合并计征个税。
提醒 2:如果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情形,建议携带相关
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才可以分解到工
资原来所属的月份代扣个税。
超过 1500 元至 4500 元的部
2 至 4155 元的 10 105
分
部分
超过 4155 元
请禁止这目前这 7 类个税违规手段一经查出必受罚。
1 到处找发票抵税,造成费用异常!
其实这样操作很多企业都感觉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
找 2000 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图省事,不管三七二十
一,直接计入什么福利费、差旅费等。如果长期大额处理
的话,会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之前爆料过,一家互联
甲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4000-3500)×3%-0=15
元;
乙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8000-3500)×10%-
105=345 元;
吧,你已经在稽查名单里面了!
5 李鬼发工资!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
到底这样操作是否靠谱,请回答:是否有考勤?是否有简
历?没有那你还要这样做吗?
6 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
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
情况三取得年终奖的计税 职工刘某 2016 年 12 月份工资 4000 元,年底取得年终奖
36000 元,计算 12 月份工资以及年终奖的个税?
工资的个税=(4000-3500)*3%-0=15 元
年终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速算扣
级
税率(%) 除数
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网企业的油费超过物流公司了。不查你,查谁啊!
2 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
当移动支付成为潮流的时候,你们还在苦苦的用现金发工
资。你自己想一下正常吗?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
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
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基本都存在。
此类企业请注意,再有这样的做法将你会承担后果的。
超过 35000 元至 55000 元
5 元至 41255 30 2755
的部分
元的部分
超过 41255
提醒 2: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
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
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
得税。
情况四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刘某 7 月份从甲公司取得工资 4000 元,从乙公司也取
得工资 8000 元,请问如何代扣个税?
不超过 1455
1 不超过 1500 元的 3 0
元的
超过 1455 元
情况二 2 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 2017 年 7 月份一次性取得了 5 月、6 月的工资,
其中 5 月份工资金额 2800 元,6 月份为 3000 元,计算应
纳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2800+3000-3500)*10%-105=125 元
超过 4500 元至 9000 元的部
3 至 7755 元的 20 555
分
部分
超过 7755 元
36000/12 个月=3000 元
找到对应的税率为 10% 以及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 105 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
应交个税=36000*10%-105=3495 元
提醒 1: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
只允许采用一次;
超过 9000 元至 35000 元的
4 至 27255 元 25 1005
部分
的部分
超过 27255
超过 55000 元至 80000 元
6 元至 57505 35 5505
的部分
元的部分 超过 57505 13505
也是变相发放工资,是要补税的!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
3500 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3 补贴不申报个税
也许因为会计税法不熟悉,也许企业故意不申报个税。总
有部分企业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
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你们公司有吗?抓紧整
改吧!
4 大量员工零申报!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比例问题,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
行业相比,工资在 3500 以下的明显偏低的话,你们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此时准备好工资表、银行流水、考勤表
7 超过 80000 元的部分 45
元的部分
情况一 1 个月内工资分次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 2017 年 7 月 15 日取得上半个月工资 3000 元,7
申报了!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
度重视。个人所得税税法不是全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申报
个税的!
7 外包福利也是个火坑!
很多企业现在搞得新式的将员工部分福利和工资外包给人
力资源个税、管理咨询公司,让他们给你们开发票,然后
让他们给你们员工发放工资。这种情况,在实质角度来看
月 31 日取得下半个月工资 3000 元,当月共计工资 6000
元,请问是否代扣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3000+3000-3500)*10%-105=145 元
提醒:个人所得税是按月计征的,这与分多次发放没有关
系,都需要合并计算征收个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