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十年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三北工程情况汇报

三北工程情况汇报

三北工程情况汇报三北工程,是指中国政府实施的以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大型生态建设工程,覆盖了中国的北方三个地区,即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该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提高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三北工程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三北工程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1978年启动以来,已先后在三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造林面积达到了1500万公顷以上。

这些树木的生长不仅有效地固定了沙土,减少了沙尘暴的频发,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促进了生态平衡的恢复。

其次,三北工程在水土保持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

同时,加强了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修建了大量的防护林带、梯田等,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另外,三北工程在生态保护和恢复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生态保护方面,政府加大了对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盗采滥挖等行为,保护了当地的植被资源。

在生态恢复方面,政府积极推动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修复了大量的湿地生态系统,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最后,三北工程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也逐渐显现。

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质得到了提高,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了生机。

同时,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综上所述,三北工程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和恢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为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提高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同时也要看到,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三北工程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工程措施,努力实现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生态安全的持续稳定。

“三北”工程三十年

“三北”工程三十年

“三北”工程三十年作者:邢章萍来源:《经济》2009年第11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20年,使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15%左右,努力实现三北地区生态状况的根本好转。

翻开中国地图,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绵延至黑龙江省的宾县,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这片广袤的土地见证着开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先河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成长。

“三北”工程建设成就举世瞩目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30余年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前的5.05%提高到10.51%,工程区生态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工程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是构建了防护林体系,改善了生存发展条件。

重点治理地区的风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平原农区基本建成了防护林体系,粮食产量和农田面积呈“双增”趋势。

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间,陕、甘、宁、内蒙古、晋、冀等6省(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与1999年相比,沙化土地净减少7921平方公里。

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已进入了改造利用沙漠的新阶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完成造林274万公顷,在巩固绿洲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绿洲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4万多平方公里扩大到7万多平方公里,扩大了四分之三,一个以农田防护林、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和天然荒漠林为主体,多林种、多带式、乔灌草、网片带相结合的绿洲综合防护林体系已初步形成。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及思考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及思考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及思考作者:赵子夜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摘要:1978年11月,为了治理生态恶化,带动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40年来,“三北”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生态方面,“三北”地区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现双降趋势,荒漠化面积逐渐减少。

同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得到极大改善,区域内的河流淤泥量得到减轻。

经济方面,随着风沙灾害、水土流失的减少,粮食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由于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的建设,林业产量呈现了翻番增长,也带动了林副产品的发展。

生态文明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知识的普及和林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国际地位。

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工程建设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

例如,由于“三北”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物价的上涨等因素,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缺口逐渐增大。

此外,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病虫害以及干预失当等原因造成的林地退化也逐渐严重。

因此,后续的工程建设必须要拓宽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必须要加强林地修复,改造退化林地;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支撑。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生态治理;生态文明;林地退化;林地修复1978年11月开始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党和国家为应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带动经济发展而进行的规模浩大的生态治理工程。

一、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实施的原因“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实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带动下酝酿而生的。

(一)治理生态恶化众所周知,“三北”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

1977年,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沙尘暴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造成的危害也逐渐加重。

“以往平均2年~3年发生一次,每次大约1小时~3小时,近十余年平均每1年~2年发生一次。

三北防护林体系 三十年铸就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体系 三十年铸就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体系三十年铸就绿色长城作者:丛萍来源:《绿色中国》2008年第12期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

197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

经过30年建设,三北工程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区域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11月19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30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表彰大会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出席大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大会并为三北工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

回良玉副总理高度评价说: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先河,是惠及当代、荫及子孙、造福人类的历史丰碑,也是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

1978:揭开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序幕历史上的三北地区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22个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刀耕火种、战争及统治者大兴土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致使三北地区森林越来越少,植被越来越稀少,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沦为裸地,黄土高原的“民以板为室”也变成了“民以窑而居”。

植被的破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

从新疆到黑龙江,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绵延连片,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至5米,成为地上“悬河”。

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

恶劣的生态环境使三北地区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成为制约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心腹大患。

三北防护林保护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三北防护林保护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三北防护林保护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辽宁省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工作实效对三北防护林的整体效果发挥有着显著的价值,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对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进行调研与分析。

总结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会发现在1978年至今,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不过其也存在着显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目前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所以需要对问题进行解决。

文章对辽宁省三北防护林的保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具体问题并总结发展对策,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保护管理现状;发展对策前言:三北防护林是我国跨区域、跨世纪的重要生态工程,主要的目的是改善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辽宁省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的重要区域,其工作在遏制科尔沁沙地南进和改善区域生态方面有突出价值,因此辽宁省必须要关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结合目前的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现状,对保护和管理进行分析,并基于具体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这于推动实践工作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1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概况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的重要区域,辽宁省于1978年正式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

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共完成了4期,从工程效果来看,造林面积超过了180万公顷,区域森林覆盖率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高,辽宁省的风沙问题治理显著好转,科尔沁沙地南进的趋势有效遏制,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也在逐步好转。

在生态环境改变的大环境下,辽宁省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稳步调整,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效果更是喜人。

2三北防护林保护管理现状对现阶段辽宁省三北防护林的管理工作以及防护林经营做具体分析发现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显著问题,以下是对问题的具体总结。

2.1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林分质量低下,改造任务繁重结合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实践进行分析会发现部分工程区的造林树种存在明显的单一性,而且纯林面积比较大,这导致工程建设区有比较严重的病虫害,而病虫害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浅析三北防护林工程现状

浅析三北防护林工程现状

浅析三北防护林工程现状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三北防护林工程,得出以下结论: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虽然问题很多,但是是很有必要的,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人工造林的实践和理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我国人工林的建设提供了不少经验。

要治理沙漠必须要有一个系统工程:1.政策支持,专门养一批人专门种树造林护林;2.科学支持,一定要有科研队伍支持;3.水利支持。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沙尘;雾霾1.引言目前来说,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从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三个角度考虑。

首先,格局,森林如果是连片覆盖,还是斑块式的覆盖,森林覆盖之间是否有联系,这些问题主要就是森林覆盖格局方面考虑的。

不同的格局会使得森林的质量和服务有巨大的差距。

质量,森林的质量问题。

这里可以说,按照森林的蓄积量,不同蓄积量的森林质量差别很大。

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林种,比如阔叶林、针叶林。

或者按照林龄,幼龄林、中成林。

也可以按照人工林和天然林区分。

当然,如果不考虑这些的话,森林的质量差距是很巨大的[1]。

服务,森林有诸多服务功能,比如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固碳等,如果考虑到森林的服务的时候,这就需要看主要关注哪些方面了。

格局——质量——服务,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必须综合的考虑森林的这些部分。

2. 三北防护林成效从奈曼城里道宝古图沙漠大概要开车1小时,路上和我想想一点不一样,在我的想象里,到沙漠了,而且据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怎么在周边几十公里的地方一点沙漠的感觉都没有。

玉米地,小米,西瓜田,杨树,完全和北方的农村差不多嘛,就是很少见大片的土地,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

另外就是到处是杨树,很高,道路两边是,远点的土地里也有一片片的,知道这玩意防沙,终于找到和沙漠有点联系的地方了[2]。

离沙漠几公里的地方,路边成排的杨树没了,这时候路北面一大片杨树,路南面是真正的沙地了——沙子各种低矮的草或是灌木还有人工种植的松树苗。

在往前走就可以看到北面一大片沙漠,望不到边,南边依然是沙地。

三北防护林的长期经济效益

三北防护林的长期经济效益

三北防护林的长期经济效益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三北防护林工程概述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5)二、三北防护林概况 (6)2.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7)2.2 林种结构和树种选择 (9)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0)三、经济效益评估 (11)3.1 直接经济收益 (11)3.1.1 木材生产 (12)3.1.2 生态旅游 (14)3.1.3 森林可能发生的商业增值 (15)3.2 间接经济收益 (17)3.2.1 土壤保持与农产品增产 (18)3.2.2 减少自然灾害损失 (19)3.2.3 水质改善与水资源保护 (20)3.3 社会效益 (21)3.3.1 就业机会与社区发展 (22)3.3.2 文化与传承教育 (23)四、生态平衡与森林可持续发展 (24)4.1 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的持续监测 (25)4.2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26)4.3 林业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27)五、政策与建议 (28)5.1 现有政策的成效与挑战 (30)5.2 改进建议 (31)5.3 未来发展方向 (32)六、结论 (33)6.1 研究总结 (34)6.2 长期经济效益模型归纳 (35)6.3 建议与展望 (36)一、内容简述三北防护林工程自实施以来,不仅显著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碳汇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分析防护林对大气污染治理、气候变化减缓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碳汇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

林下经济发展:探讨防护林带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潜力,包括素菜补给、精准采摘、农林业融合等,促进当地农业转型 upgrading,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产业发展:展示防护林工程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带动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产业发展的效用。

水土保持与农业效益增强:主要阐述防护林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浅析固原市原州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

浅析固原市原州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
科研 ◎林业 科学
2 0 1 4 年第 l l 期( 下半月)
浅析固原市原州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
蔺满金 张 伟
( 1 . 宁 夏 固原 市 东岳 山林 场 , 宁 夏 固原 7 5 6 0 0 0 ; 2 . 固原 市原 州 区塌 山总 场 , 宁夏 固原 7 5 6 0 0 0 )
【 摘 要】 自上世纪以来 , 原州区通过 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 , 在 改善 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 发展 区域 经济和 治理 水土流 失方面取 得 了显 著 成 绩 。林 业 生 态体 系和 产 业 体 系 已经初 步形 成 , 为 全 面 实施 现 代 林 业 经 济 战略 提 供 了有 力 保 障 。 [ 中图分类号】 F 3 2 6 . 2 7
净增 l O个 百 分 点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水涵养林 ,在东部干旱黄土丘陵区建设以灌木林为主 的水 土 保持林 ,在清水河流域川塬区 ,以营造农 田防护林和生态经济 林。同时 , 在生产技术上 , 改变传统的一季造林为春 、 夏、 秋三季 造林 , 改一次造林为造林与补植并进 , 改常规整地造林为高标准 抗旱整地造林 , 改边造林边整地为前一年夏秋整地 ; 在树种结构 调整上 ,改单一的树种为多树种和抗虫性 、抗旱性强的树种 混 交; 在经营管理上 , 改一般造林为工程造林 。 3 . 坚持全 民动 员, 全社会参与造林 。三北 防护林工程 实施 以 来, 我们在重点抓荒山造林主战场的 同时 , 把部 门行业 的造林绿 化作为第二主战场 , 紧抓不放 , 以涉及和影 响整个造林绿化 的道 路、 水渠 、 生态节点 区等主要 区域为重点 , 实施全 民义 务植树 、 造 林绿化。三十年 以来 , 原州区所有部门和行业基本每年都参与了

2023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总结

2023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总结

2023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自2023年初起,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工作持续推进。

在过去一年内,我们始终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三北地区绿色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实施防护林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成绩总结1. 防护林面积逐年扩大。

根据计划,2023年我们在三北地区新增了10万亩的防护林。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建设防护林面积超过500万亩,较前一年增加了5%。

不仅实现了每年新增防护林面积的目标,也进一步提升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2. 林木成活率稳定提高。

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科学种植、合理管理,对林木生长环境进行了精细化把控。

通过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定期修剪等措施,林木成活率得到明显提高。

2016年的成活率为80%,到2023年已提升至90%,为后期防护林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3. 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防护林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通过保护沙漠化、荒漠化区域的植被,保护水土资源,增加土地的生态韧性。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发现防护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有效减少了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提升了土地质量和水源涵养能力。

4. 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防护林建设不仅对环境有着积极影响,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引进农牧民参与防护林建设,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农民收入。

同时,防护林也为旅游业提供了一定的资源,吸引了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1. 部分地区管理薄弱。

由于三北地区辽阔,管理工作相对复杂。

一些地区在进一步加强防护林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由于管理力量不足,导致一些防护林的养护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影响了防护林的健康发展。

2. 植被结构尚未成熟。

防护林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虽然在成活率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林木植被结构的形成需要更长时间。

目前一些地区的防护林植被种类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完善植被结构,提高生态功能。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总结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总结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为了改善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

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设北方大范围的防护林带,改善土地质量,增加森林覆盖率,防风固沙,提高灾害抵御能力。

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经持续进行了数十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建议。

二、成就与经验1.林地增加:通过大规模的造林和恢复工作,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特别是在新一轮国家土地绿化工程中,大量的边坡、沙地、荒山等被植被覆盖,有效减缓了风沙的侵袭。

2.生态效益:三北防护林工程改善了荒漠化土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景观的改善。

通过引进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提高了土地的保水能力和土壤质量。

3.经济效益:三北地区除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护林工程还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大规模的林木种植和经营管理,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4.社会效益:防护林的覆盖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了沙尘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也提高了防灾减灾的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

三、问题与挑战1.乱种乱护:由于对土地的环境和气候特点不了解,有些地区出现了乱种乱护的现象。

这就导致了部分树种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林地质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2.灌溉用水不足:在林地建设过程中,由于水资源的限制,有些地区的灌溉用水不足,导致树木生长受限,林地效益不理想。

3.病虫害防控不力:由于树种选择不当、林地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问题。

这给林地建设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4.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对于防护林建设的管理监督不够到位,导致执法力度不够,乱占乱用林地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建议与展望1.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应加强对土地环境和气候特点的科学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进行植被恢复。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三十年造林绿化成效大

改革开放三十年造林绿化成效大
三 北 防护 林 工 程 取 得 的 巨 大 成 就 令 世 界 瞩 目 。 18 年 世 界 环 境 9 7 日 ,三 北 防 护 林 建 设 主 管 部 门 被
民 义 务 植 树 运 动 ” 的 决 议 。 一
个 国 家 以 立 法 的 形 式 规 定 公 民 必 须 履 行 植 树 义 务 , 以 此 促 进 本 国 林 业 快 速 发 展 , 这 在 世 界
最 短 、效 果 最 好 、老 百 姓 最 欢 迎 的 工 程 。 这 一 创 举 引 起 国际 社 会
员 令 ”。 在 邓 小 平 同 志 的 倡 导 下 , 1 8 年 1 月 1 日 , 全 国 9 1 2 3 人 大 五 届 四次 会 议 通 过 了 “ 全
期 工 程 投 资 就 达 1. 71亿 元 。 从 工程 启动 到今天 整整 3 年 了, O
后 ,一 个 全 民 植 树 热 潮 ,在 9 0 6 万 平方 公里 的土地 上常兴 不衰 。 在 全 民义务 植 树 的推 动 下 , 各 项 造 林 绿 化 工 程 遍 布 大 江 南 北 ,长城 内外 。 据 不完 全 统计 ,
联 合 国环 境 规 划 署 评 为
“ 球 环 全
3 年来 参 加 义务 植树 的有 6 0 O多
亿 人 次 , 植 树 3 0多 亿 株 。 如 o 果 把 这 些 树 以 1米 的 间 距 排 开 ,
示 录 ” 17 。 9 8年 三 北 防 护 林 工 程 开 始 启 动 。 这 项 覆 盖 我 国 北 方 1 个 省 市 区 的 5 1县 3 5 (市 、
受 到 各 级 政 府 的 高 度 重 视 。 全
社 会 办 林 业 、 全 民 搞 绿 化 深 入
旗 ) 总 面 积 4 6 9万 平 方 公 里 , , 0 . 历 时 7 年 的跨 世 纪 生 态 工 程 , 3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汇报材料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汇报材料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汇报材料摘要:一、引言二、三北重点生态工程背景与意义三、三北重点生态工程主要内容1.工程目标2.主要措施3.重点区域四、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实施成果1.生态环境改善2.经济社会效益3.国际合作与交流五、未来展望与建议正文:一、引言三北重点生态工程是我国为了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

本文将对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成果及未来展望进行详细阐述。

二、三北重点生态工程背景与意义三北地区,即我国北方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陕西等五省区,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生态良好的地区。

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沙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决定实施三北重点生态工程。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旨在恢复和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该工程的实施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三北重点生态工程主要内容1.工程目标:通过实施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到2020 年,实现三北地区沙漠化土地治理率达到80%,荒漠化土地治理率达到7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0%,森林覆盖率提高4 个百分点,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5 个百分点。

2.主要措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草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沙化土地治理等措施,以恢复和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3.重点区域:以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陕西等五省区为重点区域,针对沙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加大治理力度。

四、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实施成果1.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实施以来,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沙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2.经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三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马路滩林业总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的成效及做法

马路滩林业总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的成效及做法

马路滩林业总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的成效及做法摘要对马路滩林业总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和效益分析,对工程建设经验进行了归纳,地处腾格里沙漠前沿的国有林场,在三北工程建设中,使用多种方法将沙漠前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保护农田面积逾1.33万hm2,为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马路滩林业总场;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效;做法中图分类号 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16-01马路滩林业总场成立于2001年10月,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下辖土门、马路滩、大靖、海子滩4个分场,4个分场分布在生态区位十分脆弱的腾格里沙漠前沿,主要承担着防沙治沙,保护沙漠前沿农田村庄的公益性工作。

现有职工227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6名(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26名、初级职称33名),林场总经营面积7.95万hm2。

1 建设成效总场自2002年实施三北工程建设,20年累计完成防风固沙造林2 825.76 hm2,农田防护林60.33 hm2,封沙育林(草)7 826.67 hm2,实施了沙漠沿线渠、路、林、田相配套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构筑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森林覆盖率由1.3%提高到9.26%,沙漠前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北工程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1 生态效益三北工程实施以来,马路滩林业总场始终按照“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指导思想,在树种选择、造林部位、造林方式、密度配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动乡村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封管造并举、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完整的治沙规范技术[1]。

建立的防护林体系对沙区、平原区治理成效显著,并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改善了农田小气候。

明水县“三北”工程建设成效及主要做法

明水县“三北”工程建设成效及主要做法

明水县“三北”工程建设成效及主要做法作者:任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5期明水县自1978年国家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经过40来年艰苦奋战,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38.33万亩,封山育林13.1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6.5%提高到12.8%,现有林面积相当于“三北”工程建设初期的1.5倍,活立木总蓄积相当于“三北”建设初期的3倍。

为生态文明、绿色中国建设书写了壮丽篇章。

1区域概况明水县隶属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通肯河流域,东部属小兴安岭余脉丘陵地带,沟壑纵横,水蚀严重,西部属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偏碱性,幅员面积345.8万亩,人口34万。

全县耕地面积163万亩,草原70万亩,林地54万亩。

气候特点是四季交替明显,年平均日照282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76.9毫米,宜农、宜林、宜牧,素有“一林、二草、七分田”之说。

2工程建设成效2.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绿化荒沟2000条,营造水保林15.8万亩,治理小流域35处。

通过开发治理,明水县在坡耕地和山坡植树、种草,在流域内开发养鱼水面养鸭、鹅,下游开发水稻。

通过小流域治理开发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年均增值3000多万元。

据测算,全县坡耕地每年减少径流32%,泥沙流失量减少17.4%,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58%,空气湿度增加8.5%,蒸发量减少15.2%。

治理后的小流域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

2.2社会效益得以显现。

多年来,明水县把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

为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壮大高效林业,发展绿色产业,使贫困群众在生态建设中增加收入,大力实施林业产业扶贫,通过加快发展薪炭林、花卉苗木等产业,实现了生态与产业共赢,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以防护林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明显提高。

2.3经济效益更加凸显。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建设成效及发展建议浅析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建设成效及发展建议浅析
应当加强退化、低质低效林分改造与修复,采 取更新造林、补植补造、抚育复壮、有害生物防 治、退耕还(林)草等修复改造措施.提高林分质 量,增强“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达到 遏制土地退化沙化的发展、改善“三北”地区生态 环境的目的。
4 建议
4.1统筹规划管理,增加投入力度 在今后任务安排上统筹考虑,侧重对沙化土地
面积大、生态地位重要的地区的任务安排。这些地 区大部分经济欠发达.落实配套资金有一定的困 难.建议提高国家投资补助标准或进行造林全成本 投资。 4.2依靠科技支撑,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一是遵循“以水定林”方针,推广低密度覆盖治 沙模式;二是围绕工程技术“瓶颈”,加强优良树种 驯化与引种、盐碱化土壤改良技术攻关;三是建立 和完善技术培训体系;四是依托科研机构建立“三 北”工程种质资源库。 4.3重视退化林分改造修复,提高生态建设效益
务的 24.26 % □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五期工程完成防护林保
存面积104.69万公顷,完成防风固沙林保存面积 82.67万公顷,水土保持林保存面积17.31万公顷,农 [D防护林保存面积1.53万公顷,水源涵养林保存面 积3.18万公顷。 2.2生态效益评估
依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 / T1721—2008)对“三北”五期工程生态效益进行评 估测算: 2.2.1防风固沙效益评估
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一阿拉善及鄂尔 多斯等高平原组成,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 山、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一 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 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有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 克、乌珠穆沁、毛乌素等五大沙地,有嫩江西岸平 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 平原以及黄土丘陵低山区。

防护林工程情况汇报

防护林工程情况汇报

防护林工程情况汇报
根据计划,我单位于今年初开始进行了防护林工程,现在我将对工程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在工程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规划,确定了工程范围和目标。

在选址方面,我们充分考虑了土壤条件、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确保选址合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护林的作用。

同时,我们还对植被种类进行了科学选择,确保能够适应当地的生长条件,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其次,我们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植被种植技术,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有效避免了施工中的安全事故。

再次,工程后期我们加强了对防护林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我们制定了科学的养护方案,包括定期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保证了防护林的健康生长。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防护林的巡视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了防护林的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的防护林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实现了防风固沙的效果,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防护林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防护林能够长期发挥作用,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以上就是我对防护林工程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得到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防护林工程的持续发展和改善。

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调查报告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调查报告三北防护林工程如今进入五期规划发展阶段,对我国治理万里风沙线和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面对部分防护林老龄化,防护功能不断减弱的现状,有关专家表示,生态建设没有一劳永逸的“常青树”,也不是任其自生自灭的“孤岛”。

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

那么,这条“绿色长城”的建设遭遇了哪些瓶颈?我省究竟如何破解部分防护林老龄化难题,保证三北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度思考。

缺水树龄大缺乏管护是主因在河西,沙枣树、红柳、旱芦苇等植物干瘦干瘪,骨子里透露着一种大漠戈壁的荒凉、苍劲和对水的渴望。

行走在河西大地,有一种植物随处可见,那就是长在沙漠边缘的固沙植物梭梭,这种不起眼的小乔木耐寒耐旱,地下树干地径可达50厘米,灰秃秃的,眼看就要死了,给点水又能活过来。

眨着一双疲惫的眼睛,连日来参与并指挥全市春季植树造林行动的张掖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梁军,面对记者无奈地说:“河西的生态就是这样脆弱,多风沙干旱,缺水,缺水,还是缺水。

河西只要有水,绝对赛江南。

”其中,与河西地区其他城市相比,张掖算是水多的地方了,因为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境内流域长达330公里。

2000年,国务院做出黑河跨省际向下游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分水的重要决策后,如今调水十几年了。

随着张掖将节省的珍贵水资源留给下游,下游曾一度干涸的东居延海周边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但在中游张掖,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因用水不足,农业灌溉与生态用水矛盾突出,生态整体恶化。

自2000年实施黑河调水以来,由于水循环规律发生改变,导致中游湿地萎缩,生态林局部枯死,荒漠化逐年加剧。

在高台、临泽的走访中,当地人表示,农田用水都非常紧张,更不用说生态用水了。

提起高台县北部防护林因为缺水一天天衰老,杨树枯死,黑泉乡九坝村原村支书、74岁的于台永悲从中来:“沙漠里种活一棵树多不容易啊。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汇报材料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汇报材料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汇报材料
摘要:
一、三北重点生态工程简介
二、工程目标与任务
三、工程实施的成果与贡献
四、未来发展展望
正文:
【一、三北重点生态工程简介】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全称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生态工程”,是我国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三北地区,即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沙漠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二、工程目标与任务】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方式,构建起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防护林体系。

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治理沙漠化土地,恢复退化的草地和湿地,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等。

【三、工程实施的成果与贡献】
自1978 年启动以来,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已经实施了40 多年。

截止到2022 年12 月,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已经提高了近20 个百分点,达到
23.7%,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此外,工程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
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未来发展展望】
在未来,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生态文明为导向,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工程区的可持续发展。

到2030 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预计将提高到30%,沙漠化土地将得到全面治理,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根本改善。

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十年总结-防护林建设

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十年总结-防护林建设

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十年总结-防护林建设一、新疆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欧亚大陆中部,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包括丘陵和高原)80多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山间盆地)8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绿洲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2%。

全区共有15个地州(市)、88个县(市)、854个乡镇,总人口2050万人。

境内有53个民族,其中主要民族13个。

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是我国国境线最长的省区。

地貌轮廓为“三山夹两盆”,北部是阿尔泰山山脉,南部是昆仑山山脉,天山山脉横亘中部,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山脉之间为准噶尔盆地,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盆地中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

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为塔里木盆地,面积40万多平方公里,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全区农用地6307.61万公顷,其中耕地410.71万公顷,园地36.37万公顷,林地676.38万公顷,牧草地5112.47万公顷,其他农用地71.68万公顷。

截至2006年底,新疆山区天然林资源保存面积209.47万公顷,河谷荒漠林保存面积657.2万公顷,绿洲人工林保存面积173.33万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2.94%,绿洲森林覆盖率14.95%。

新疆是全国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的省区之一,目前已发现的野生动物有699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03种,44种为自治区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90余种属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

野生植物已查明有近4000种,其中已证明有经济和药用价值的有1000多种。

新疆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冬季严寒,夏季炎热,降雨稀少且分布不均,北疆在150—200毫米,南疆不足100毫米,西部伊犁地区的降雨量差不多是东部哈密地区的6倍。

全区水资源总量832.8亿立方米,地表水水资源量788.7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量502.6亿立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阳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十年情况
汇报
合阳县林业局
合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东部,辖16个乡镇,353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总面积1341.46平方公里,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

境内沟壑纵横,山、滩、沟、水占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宜林地面积大。

尤其是在三北工程实施启动以来,全县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为我县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而且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份额,为我县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建设成效
被誉为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1978年批准实施以来,已经历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是我国林业建设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我县已先后实施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一、
二、三、四期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经省、市检查“双率”(面积核实率和面积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通过此项工程的实施,全县累计完成34.5万亩,三北专项投资500万元。

其中:一期工程完成7万亩,二期工程完成14万亩,三期工程完成10万亩,四期工程完成3.5万亩。

按林种分:防护林19.5万亩,经济林15万亩;按权属分:国营造林4.4万亩,个体造林30.1万亩;按立地类型分:原面18.5万亩,沟坡12.2万亩,其它3.8万亩。

建成:①绿色宽幅林带通道3条(包括108国道、西禹高速、合洽路)共110公里;②十六个乡镇的县、乡、村188条公路,绿化共725公里。

其它渠路2800多公里;③建成产业林基地7.9万亩,其中:花椒5.4万亩,速生杨1.5万亩,核桃0.6万亩,澳洲青苹0.4万亩。

④农田林网建设(控制面积)61万亩,栽植苗木427万株。

⑤实施了县城西环路、高速公路引线绿化以及部分重点村“三化一片林”建设。

通过该项工程的实施,一是全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森林
面积,蓄积量有了显著的增长,林地面积达到了29万亩,比1978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滩地沟沿防风固沙成效显著,也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向黄河的泥沙排量。

二是方田林网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了粮食的稳产高产。

三是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

建设的产业林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或支柱性产业。

二、主要做法
通过开展三北工程建设三十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实施三北工程是彻底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广泛关注、共同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是一件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没有成熟的模式或经验可供借鉴,这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懈探索,多年来,我们坚持:
1、广泛宣传,形成共识。

一是各项目村在提高干部自身认识的基础上,刷写醒目标语,制作护林警示牌,大力宣传三北防护林建设与振兴绿
色产业,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二是实行封山封沟、禁止野外放牧,在工程区内彻底刹住了牛、羊乱放与毁林歪风;三是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资林业建设与生态开发。

2、夯实担子,严把质量。

一是任务到村,在工程建设一开始,我们就将设计图纸与计划任务下达至各项目乡镇与项目村,并签订目标责任书;使工程区各级干部肩上有担子,思想有压力;二是从县林技中心抽调技术人员下乡驻村进行施工监理和技术指导,在工程实施中,做到“五统一”(即是统一规划、统一挖坑、统一栽植、统一灌水、统一看管),“四不准”(即不准栽无主树、不准栽残次苗,不准栽断带路、不准任意栽植),确保当年成活,当年成林。

3、创新机制,工程造林。

为了彻底解决造林质量及造后树木的管护问题,一是在全县推广了新池镇坡赵村路段租赁承包绿化的管理经验,使道路绿化与树木的保护管理落到了实处。

二是总结多年来在造林工作方面存在的任务不明,职责
混乱,成活较差的经验教训,在全市率先推广实行了招投标造林,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现了当年造林,当年成活,当年成林,彻底扭转了长期以来我县县乡公路绿化成活率低、管理难,保存率差的"顽症"。

4、以点带面、示范推动。

在每年开展的三北工程建设中,局机关各包片领导和各乡镇、各项目村的主要干部都能够将三北工程建设作为春季造林工作的"硬仗",重点安排,重点落实,重点检查,狠抓示范,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极大地促进了工程的开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域性自然因素影响造林质量。

我县地处渭北旱塬,十年九旱,特别是春夏之交和夏秋季节,经常会出现持续干旱和高温,造成春季新栽树木发芽困难或烧芽。

2、造林资金不足。

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除国投部分基本能保证外,地方财政无力解决配套资金,投资偏少,工程难度大。

3、农、林矛盾突出。

三北林业用地一旦占用,投资回收周期长,又无法保证农民生态补偿资金,一些农民在生存压力和利益的驱动下,毁林种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四、认识与建议
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用更突出,任务也更艰巨。

同时我们认识到三北工程建设不仅是防沙治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主要手段,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1、必须转变观念,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彻底纠正过去那种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进行掠夺式经营,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二是在工程建设上要牢固把握生态目标,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

必须始终重视农民群众利益,正确处理好国家要“被子”与群众要“票子”的关系,在保证实现生态目标的同时,确保使人们在植树种草、造林绿化中脱贫致富,进而实现生态目标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三是要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管护措施并重的原则,巩固治理效果。

2、必须科学规划,坚持综合治理。

三北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几乎涵盖生态区位的各个方面,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来统领,使其成为既是环境建设规划,又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在建设内容上,把山、塬、沟、滩,林、水、田、路、村庄等不同地形地貌和生态区位系统考虑,科学地制定出三北工程中长期规划,并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兼顾,生物治理、工程措施相结合,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相统一的完美结合。

3、必须落实政策,坚持用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

农民群众是三北工程建设的主体,只有通过
好政策,建立利益机制,才能调动人们建设三北工程的积极性。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动脑筋,鼓励采取个体承包与封山绿化的形式,将造林种草与植被管护的责任及任务,落实到村组,落实到户。

大力宣传谁栽树、谁所有,谁造林、谁受益,对地广人少和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荒山荒地的造林绿化,通过采取拍卖土地使用权的形式,将林木权属落实到户,允许继承转让,政府发给“林权证”,明晰产权使人们吃上“定心丸”。

二是在激活各种利益上找突破。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宣传引导,大力发展民营造林,吸引各界人士投资造林,参与工程,有效加快了工程的速度与开发的深度。

4、必须培育典型,用示范样板推动三北工程建设。

一是从抓典型入手,带动工程建设,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是把科技支撑贯穿于三北工程建设的始终。

按照适地适树,突出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栽植过程中,广泛推广截杆封堆、地膜覆盖、保水剂或生根粉处理栽植等先进造林技
术,增加林业科技含量,提高三北工程对林业新技术的利用率,巩固绿化成果。

5、必须增加投入,理顺渠道。

三北工程建设突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低而且回收的时间长。

工程区大多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困难。

因此,必须加大投入,才能保证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八年八月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