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合集下载

《三视图》课件(共55张PPT)

《三视图》课件(共55张PPT)
如果物体向三个互相垂直 的投影面分别投影,所得到 的三个图形摊平在一个平面 上,则就是三视图。
练习: 根据三视图想 像物体的形状。
圆柱
圆台
手电筒
从左向右看
圆柱
正六棱柱
螺丝杆
从左向右看

四棱柱
螺丝杆
从左向右看
圆柱
半圆球
螺丝钉
从左向右看
圆柱
圆台
圆柱
热水瓶
从上向下看
N
S
前后看 从上向下看
左右看
马蹄形磁铁
从下向上看
环的形成
有关概念
物体向投影面投影所得 到的图形称为视图。
接下一张幻灯片
在主视图、俯视 图中都体现形体的长 度,且长度在竖直方 向上是对正的,我们 称之为长对正。
返回
在主视图、左视 图上都体现形体的高 度,且高度在水平方 向上是平齐的,我们 称之为高平齐。
返回
在左视图、俯视 图上都体现形体的宽 度,且是同一形体的 宽度,是相等的,我 们称之为宽相等。
错误的三视图 —长未对正1
错误的三视图 —长未对正2
错误的三视图 —高不平齐1
错误的三视图 —高不平齐2
错误的三视图 —宽不相等1
错误的三视图 —宽不相等1
错误的三视图
错误的三视图
体验三视 图的作法
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俯视图方向 1.确定视图方向 2.先画出能反映物体 真实形状的一个视图 左视图方向
三视图欣赏
观察左图:说 说下列三副 图是从哪个 角度看的?
甲、乙、丙、丁四人分别面向 桌坐在一张四方形桌子旁边。 桌上一张纸上写着数字“9”, 甲看到“6”,乙看到“ ” ,丙看到“ ”,丁看到 “9”,问四人是怎样的座次 丁正对着数字“9”;甲坐在丁的对面 ? ,

机械制图--三视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

(2)切挖式 切掉或挖掉---切挖式
(3)综合式:
图1
三、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例:1.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立板 肋板

底板和立板右侧面共面叠加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前后对称叠加
底板
⑵ 逐块画三视图并分析表面过渡关系。
①底板 ②立板 ③肋板 看得见的线画实线 看不见的线画虚线
圆台


圆台

正六棱柱三视图
正视图
侧视图
六棱柱
俯视图
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 该几何体是___
2 2
2 2
正视图
2 侧视图
2
俯视图
二、简单组合体
(1)拼接式
例题演示
V
青岛工贸
上页
下页
返回
注意:
1、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
正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正视图与侧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与侧视图------宽相等。 2、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能 看得见的轮廓线或棱用实线表 示,不能看得见的轮廓线 或棱用虚线表示。 3:简单组合体是由哪几个几何体构 成?,并注意它们的组合方式,特别是 它们交线的位置。 4 两形体表面相邻,不平齐画出分界线, 两形体表面相邻,平齐不画分界线
表面共面, 应无线。
⑶ 检查、加深。
⒉ 根据投影规律及画出三视图。
注意:要逐个形体画
练习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视图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垂直 于投影面
投射线倾斜 于投影面
投影体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一、视图看图纸要先分清是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第一视角通常是国内用的,现在国内机械课上老师教的都是第一视角。

而第三视角是国际通用视角,英,美,日,德,法,包括台湾香港都是使用第三视角做图。

视图——视,就是看的意思。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画出来的图形。

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

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

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

能较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图1二、三视图的形成对原教材作适当修改,按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将本大点分为3小点讲,小标题为增加的。

1.三投影面体系【教学重点】认识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和各个投影面的名称及代号,【教法设计】用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和板图相结合【教具】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和三条投影轴(立体坐标)构成引导学生撑开课本竖放在课桌上,建立一个简易而形象的三投影面体系。

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代号V三个投影面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代号 H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代号 WV与H的交线称为OX轴简称 X轴它代表物体的长度方向三条投影轴 W与H的交线称为OY轴简称 Y轴它代表物体的宽度方向W与V的交线称为OZ轴简称Z轴它代表物体的高度方向X、Y、Z三轴的交点 O称为原点2.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名称【教学重点】每一视图是从物体的何方向投影所得。

【教法设计】主要采用教案所示的组合体教学模型实物,配合纸质三投影面体系上已画好的视图进行引导讲解各图的名称和来历,不作板图。

从简。

【教具】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和教案所示的组合体教学模型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投射,在V.面.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在H.面.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投射,在W.面.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3.三视图的展开及其位置【教法设计】1、主要以纸质三投影面体系模型进行直观的、逐一地展开,展开的结果也自然地展现了三视图位置的来历。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一、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在三面的投影面(V、H、W)体系中的投影,称为三面投影。将物体向投影面 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物体在三投影面(V、H、W)体系中的投影,称为三视图,即V面投影(主 视图)、H面投影(俯视图)、W面投影(左视图)。 为了便于画图和看图,通常要将物体正放(即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尽量使物体的表面或对称平面或回转 体轴相对于投影面处于特殊位置(正放),并将OX、OY和OZ轴的方向分别设为物体的长度方向、宽度 方向和高度方向。三面投影如图6-1a展开后,三视图也随之展开,其配置位置如图1b所示,由于用多面 正投影图表示物体的形状大小与其离投影面的远近无关,因此,画物体的三视图时,不必画投影轴和投影连 线,。 二、三视图的配置 由投影面的展开规则可知,主视图不动,俯视图在主视图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正右方,按此规定配置时, 不必标注视图名称。
cm3.
4.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
边长为 1,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第 3 题)
(第 4 题)
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中△ABC 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俯视图为正六边形,那么该 几何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A. 6+ 3 + 4
C. 18+2 3 +
D. 32+
14.如图,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边长均为 2,
_A
且侧棱 AA1 面A1B1C1 ,正视图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该三棱柱的左视图面积为( ).
A. 4 B. 2 3 C. 2 2 D. 3
_A_1
15.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是两个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俯视图是直角边长为 1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三视图

三视图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 、左视图—宽相等(等宽)

俯 左 主
上 左 右 后 下 上 前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左右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上下 注:俯、左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 边,表示物体的后表面;远离主 视图的一边,表示物体的前表面。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一、基本视图
★右视图:从右向左投影 ★仰视图:从下向上投影 ★后视图:从后向前投影 各视图之间仍应符合 “长对正、高平齐、宽 相等”的投影关系。
机件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仰视图
右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后视图
俯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按此图布置时,不标注视图的名称。
4、位置关系和投影关系: 主


5、方位关系
左 前 右


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及 标注方法(国标规定)。 了解常用的简化画法,需要时可查阅有关 标准(GB/T 16675.1——1996)。

_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公开课)

_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公开课)

侧 O 面 水平面
Y
每两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 OZ称为投影轴,三个投影轴相互 垂直相交于一点O,称为原点。 快速的说出老师所指投 影面的简称
二、三视图的形成
1、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方位 V 说出老 师手中 课本在 面向黑 板投影 时的前 后方位!
上 后 右
O Z

X


Y
俯视
2、三视图形成的规定 V面保持不动,H面向下向后绕 OX轴旋转900,W面向右向后绕OZ 轴旋转900
(2) 双面投影
可见:双面投影也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
(3) 三面投影
为什么需要三个视
图?
想一想?
可见:应用三面投影的方法可以基本表达 物体形状
三视图的形成 及其对应关系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构成三 投影面体系, 三个投影面分别称为: Z V
正面
X
正立投影面V(简称正面); 水平投影面H(简称水平面); 侧立投影面W(简称侧面)。
Z
主视图
z
左视图
V
x
X O
0
y
左视 主视
Y
俯视图
y
播放
3、 三视图的关系 位置关系 三视图展开后有明确的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准,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 下面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 右边。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1、三视图与物 体方向的关系
主视图长、高 俯视图长、宽 左视图高、宽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知识回顾
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 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P 投影面
导入新课
(1) 单面投影

三视图基本技能

三视图基本技能
三 视 图
wanily
一、三视图的形成
1、投影法——一组投影线通过物体射向投影平面上
而得到图形的方法。 s
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A D
a
B C
b
A D
正投影
B C b a
斜投影
a
d
c

b
c
d
c
正投影——投影线互相平行并都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图样采用正投影方法来绘制。
2、三视图
第一角畫法
第三角畫法
另外,ISO国际标准中规定,应在标题栏附近画出所采 用画法的识别符号。第一角画法的识别符号为下图 (a)所示,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为下图(b)所 示。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由于我国采用第一角画法, 因此,当采用第一角画法时无须标出画法的识别符 号。当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必须在图样的标题栏附 近画出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如下图(b)所示)。
(1)物体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
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符
号和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 位的符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应该是该图样所示物体的最后完 工的尺寸,否则应加以说明 (4)物体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投影面展开方式及视图配置如下图所 示。仔细比较两种画法便可看出,虽然两组基本视图配制位置 有所不同,但各组视图都表达了机件各个方向的结构和形状, 每组视图间都存在着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的内在联系和机 件上各结构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这里将两种画法 的投影规律总结如下: (1) 两种画法都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 规律。 (2) 两种画法的方位关系是:“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 判断方法一样,比较简单,容易判断。不同的是“前后”的方 位关系判断,第一角画法,以“主视图”为准,除后视图以外 的其它基本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方为机件的前方,反之为机 件的后方,简称“远离主视是前方”;第三角画法,以“前视 图”为准,除后视图以外的其它基本视图,远离前视图的一方 为机件的后方,反之为机件的前方,简称“远离主视是后方”。 可见两种画法的前后方位关系刚好相反。 (3) 根据前面两条规律,可得出两种画法的相互转化规律: 主视图(或前视图)不动,将主视图(或前视图)周围上和下、 左和右的视图对调位置(包括后视图),即可将一种画法转化 成(或称翻译成)另一种画法。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复习旧课投影法:用投影原理在平面上表达物体形状的方法。

中心投影法:投射线互不平行且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

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教师带动学生复习学生思考回忆引入新课:以下视图为例说明不同的形体得到同一形状的视图怎样解决?从而导出三面投影体系的概念。

采用多媒体出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个投影面上得到的一个视图不能完整的反映物体的形状。

讲授新课一、三视图的形成(重点)1、三面投影体系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将空间分成八个分角。

我们国家国标规定采用第一分角绘制视图。

第一视角采用木模型分析:对于学生实地利用教室地面、黑板、学生的右手墙讲解第一视角中的三投影面确定V、H、W面以及三投影面之间的关系;相互垂直形成的三投影轴OX、OY、OZ和原点。

第一视角三投影面三个投影面:正立投影面:正对观察者的投影面(简称正面)代号为V 水平投影面: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代号H 侧立投影面:右边侧立的投影面(简称侧面)代号W投影轴:OX轴:正立投影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简称X轴;OY轴:水平投影面与侧立投影面的交线。

简称Y轴;OZ轴:正立投影面与侧立投影面的交线。

简称Z轴。

原点O:X、Y、Z三轴的交点。

用O表示游戏:任务一:巧手你来做教师发布任务:每队由队长指派三名同学,分别给他们每个人一个纸板做投影面,上面有V、H、W三个字母,并同时起立。

当教师发布开始对接的的命令时,三名同学迅速将三个纸板按照三投影面体系进行对接,游戏过程中讲究快、狠、准。

哪个组完成的既快,又准就得分。

【游戏设计意图】一、游戏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好胜心,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二、利用游戏来演示三投影体系既新颖,能充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问:通过刚才的热身游戏,同学们会建立三投影面体系了吗?三视图的形成 我们把我物体放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体系之间,把观察者的视线看成投射线,且互相平行的垂直于各投影面进行观察既可在三个投影面上得到三视图:视图: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按正投影法画出的物体图形。

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设计

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设计

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设计第一章:三视图概述1.1 三视图的概念定义:三视图是指一个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投影图,通常包括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作用:三视图是工程图学中常用的表达方法,通过三个视图可以全面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1.2 三视图的形成物体在平面上投影的原理投影线的方向和作用三个视图的形成过程和关系第二章:正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2.1 正视图的形成定义:正视图是物体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的投影图。

形成原理:物体与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投影线的方向决定了正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2.2 投影规律投影线的性质:投影线是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规律的应用: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投影规律可以确定正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第三章:俯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3.1 俯视图的形成定义:俯视图是物体在垂直于垂直面的方向上的投影图。

形成原理:物体与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投影线的方向决定了俯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3.2 投影规律投影线的性质:投影线是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规律的应用: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投影规律可以确定俯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第四章:侧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4.1 侧视图的形成定义:侧视图是物体在垂直于侧面的方向上的投影图。

形成原理:物体与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投影线的方向决定了侧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4.2 投影规律投影线的性质:投影线是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规律的应用: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投影规律可以确定侧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第五章:三视图的识别与绘制5.1 三视图的识别方法:通过观察三个视图的形状和尺寸,综合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注意事项:注意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尺寸的一致性。

5.2 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先绘制正视图,根据投影规律绘制俯视图和侧视图。

技巧:熟练掌握投影规律和绘图工具的使用,保持图形的规范和清晰。

第六章:三视图的投影变换6.1 投影变换的概念定义:投影变换是指在保持物体形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投影面的位置和方向来获得不同视图的方法。

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的形成

可以看出: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前、后方位。
练习:
练习册P16—17
知识点总结
• 1、三投影面体系 正立投影面→V 侧立投影面→W 水平投影面→H • 2、三视图的形成 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 水平面投影称为俯视图 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 展开方法:正面保持不动,水平面绕0X轴向下旋转90°,侧面绕0Z轴向右旋转 90 °,使他们和正面展出一个平面。 • 3、位置关系 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 4、投影关系 主、俯视图长对正(等长)。 主、左视图高平齐(等高)。 俯、左视图宽相等(等宽)。 • 5、方位关系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前、后方位。
2. 三视图的形成
按正投影法并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画出的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正 面投影(由物体的前方向后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主视图,水平面投 影(由物体的上方向下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侧面投影(由物 体的左方向右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左视图。
为了把空间的三 个视图画在一个平面 上,就必须把三个投 影面展开摊平。展开 的方法是:正面(V)保 持不动,水平面(H)绕 OX轴向下旋转90°, 侧面(W)绕OZ轴向右 旋转90°,使它们和 正面(V)展成一个平面, 如图3-6b、c所示。这 样展开在一个平面上 的三个视图,称为物 体的三面视图,简称 三视图。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一、三视图的形成
1 三投影面体系
正对观察者的投影面称 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 代号用“V”表示。 为了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选取互相垂直的三个投影面,如图3-5所示。

2-1 三视图的形成及对应关系

2-1  三视图的形成及对应关系
1、长对正
主视图、俯视图 长相等且对正
2、高平齐
主视图、左视图高相等且平齐
3、宽相等
俯视图、左视图宽相等且对应
五、三视图之间方位对应关系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老师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知道投影法分类。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去记住正投影法更适合制图。
老师通过模型,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投影面、投影视图。学习根据老师的讲解记住各名称。
老师利用模型讲解投影面的展开布置、三视图的对应关系、方位关系。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回答问题和记忆。
本节课对今后的制图教学很重要,利用模型教学能够从视觉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加强记忆,为今后的制图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检查出勤,师生问候
师生问好,
查看出勤
保证教学秩
序,进入教学
气氛。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老师利用手电和一张纸进行投
影,让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此
环节引出后面的知识点
教师把问题说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积极举手回答。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调
动课堂学习
气氛。
新授知识
2-1.1投影法及其分类
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2、强调课堂重点、难点。
老师对知识点重点强调,学生根据
老师的要求再进
行记录。
1、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业布置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记录作业。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课程名称

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图板 丁字尺 比例尺
圆规:
分规
铅笔:H HB B
三角板 曲线板
2、步骤
a、结构分析(分析物体的基本形体组成及其形 状、大小、位置关系) b、确定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c、根据模型尺寸,选择合适的绘图比例。 d、用H铅笔画底图,用HB铅笔画对称轴线, 最后用B铅笔勾出轮廓线。(轮廓线与底线粗 细比例为2:1) e、擦去辅助线。
三视图法: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 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三视图。
首页
课题目录
正投影 视图 三视图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一、正投影与三视图
1、投影: -----在光的照射下,形体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
2、正投影法: • ----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时,在投影
平面上得到物体视图的方法。
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问题一:要很好 的描绘这幢房子, 需要从哪些方向 去看?
问题二:如果要建 造房子,你是工程 师, 需要给施工 员提供哪几种的图 纸?
三视图欣赏
欣赏三视图
欣赏三视图
棱柱的三视图


六棱柱
圆台的三视图


圆台
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
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 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四棱柱
练习2:由三视图看出立体图
s●
●s
s
1.
技术实习 (见课本)
2.(1)
(2)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_机械制图基础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_机械制图基础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_机械制图基础下图表示两个形状不同的物体,但在同一投影面的投影却为了使三个视图能画在一张纸上,国家标准规定正立投影面及主视图保持不动;把水平投影面及俯视图一起绕OX轴向下旋转90°,把侧立投影面及左视图一起绕OZ轴向右旋转90°,是相同的,这说明仅有一个投影是不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的。

3.3.1 三面投影体系将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所组成的投影体系中,这样就可得到物体的三个投影,即物体的正面投影、水平投影、侧面投影。

在工程图中,物体的正投影称为视图。

物体的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

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简称为物体的三视图。

3.3.2 三视图的展开展开后的三个视图在同一个平面上,如图所示。

3.3.4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在三视图中,每个视图都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尺寸。

如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尺寸,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左右尺寸,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上下尺寸。

3.3.5 三视图的对齐关系如果把物体左右方向的尺寸称为长,前后方向的尺寸称为宽,上下方向的尺寸称为高,则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

因而,三视图之间存在下述关系: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3.3.3 三视图的画法为了简化作图,在三视图中不画投影面的边框线,视图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但根据三个投影的相对位置及其展开的规定,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是: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视图的名称不必标出。

机械制图三视图及立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及立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及立体的三视 图
§8-1 三视图的根本原理
一、物体三视图的形成 一般物体都具有长、宽、高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因此,我们首先在空
间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正面V、水平面H和侧面W。再把六棱柱放 在其中,使它的主要外表各平行于三个投影面〔见以下图〕,然后将六棱 柱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射。这样,就得到了六棱柱的三视图。
1.视图中每一条粗实线 〔或虚线〕的含义:
〔1〕物体上垂直于投影面 的平面或曲面的投影。
〔2〕物体上外表交线的投 影。
〔3〕物体上曲面转向轮廓 线的投影。
2.封闭线框的含义
视图中每个封闭 线框〔包括虚线或 虚线与粗实线共同 构成〕,一般情况 下都表示物体上的 一个平面或曲面的 投影。相邻的两个 线框那么表示物体 上相交的两个面或 不同位置的两个面
在机械工程中,用得最多的曲面立体是圆柱、圆锥、 圆球和圆环这四种回转体。作它们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就是把组成立体的回转面或平面和回转面的投影表示 出来,并判别可见性。下面主要介绍这些回转体的性 质及其画法。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圆柱
圆柱的形成: 圆柱面是由一条直母线
AE,绕与它平行的轴线 OO1旋转形成的,如右图 所示。圆柱体的外表是由 圆柱面和顶面、底面组成。 在圆柱面上任意位置的母 线称为素线 。
影; 圆锥面上曲线的V面投影,求作该线的H、W面投影。
线是点的集合。
(3〕再求假设干个一般点的投影; 〔2〕棱锥外表取点、取线
平面立体-立体外表全部由平面所围成,如棱柱、棱锥等。
(4〕依次光滑连接各个点的投影成线的相应投影 〔3〕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物体的宽度,且宽一致。
〔1〕圆柱的三视图 圆柱的顶面、底面是水平面,V面和W面投影积聚为一直线,由于圆柱的轴线垂直于H面,所以圆柱面上所有素线 都垂直于H面,故圆柱面H面投影积聚为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①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③ 三投影面的展开 ② 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正立面
V V
X
Z
侧立面Leabharlann WY水平面
H
小结:



三视图是实现“物一图”转换的理论基础,三视图的投影规 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绘图和识图的最基本的规 律。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理解三个视图之间存在的“位置关系”,即俯视图在主视图 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正右方。搞清三视图之间存在的 “三等”关系,即: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并弄清楚图与物之间的“方位关系”, 即: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 右和前后;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前、后。 三视图的绘图步骤 长对正、高平齐易于掌握,而宽相等在初学时往往出现 错误,所以要特别注意。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所组成 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之间的交线,称为投影轴。 即OX、OY、OZ。

V OX轴——代表长度方法 V
Z
OY轴——代表宽度方法 OZ轴——代表高度方法 X 三根投影轴相互垂直, 交点0成为原点。
正立面 O 水平面 侧立面
W
Y
H
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第二讲 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
概述:

三面投影与三视图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大 小和位置,两个视图也不一定能反映物体的实际形 状,所以,用正投影法建立起来的物体三视图是今 后表达物体形状的常用方法。
视图就是将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视图的概念

一个视图不能确定唯一物体的形状
将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向各投 影面投射,即可分别得到物体的正面投影、水平 投影和侧面投影 。
从前-后投影:主视图
从左-右投影:左视图 从上-下投影:俯视图
三投影面的展开
正立投影面 不动,将水平投影 面绕OX轴向下旋转 90°,将侧立投影 面绕OZ轴向右旋转 90°,并分别重合 到正立投影面上。
两个视图也不一 定能确定唯一物体的 形状,往往需要两个 以上的视图才能唯一 确定物体的形状。
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

1、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①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② 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③ 三投影面的展开

2、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三视图间的“三等”关系 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