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封文化之都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登封旅游调研报告

登封旅游调研报告

登封旅游调研报告登封旅游调研报告一、概况介绍登封市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下辖,距离郑州市区约45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目的地。

登封市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二、调研内容我们进行了对登封市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发展等方面的调研。

1. 旅游资源登封市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

其中,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被誉为“中原第一山”,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嵩山以其奇峰、险崖和古老的寺庙而闻名,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此外,嵩山还有世界上最早修建的皇家陵墓之一——汉武帝陵,并且附近还有世界上最早的皇家园林之一——白公馆等。

2. 旅游设施登封市的旅游设施相对完善,有多家星级酒店和旅馆,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还有各种旅游交通工具和游览设施,如出租车、公交车、旅游大巴、景区导游等。

但是,有些游客反映大巴车的数量不够,拥堵现象较为严重。

3. 旅游服务登封市的旅游服务水平整体较高,有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提供导游服务,并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和咨询。

同时,景区内也提供了餐饮和购物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但是,一些游客反映指示牌和标识不够清晰,容易迷路。

4. 旅游发展登封市重视旅游发展,近年来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和宣传力度。

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和市民投资兴办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和景区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旅游发展格局。

但是,一些游客反映旅游价格较高,不够亲民,还有一些景区的设施和管理待完善。

三、建议根据调研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提升登封市的旅游发展水平:1.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登封市旅游资源和特色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2. 提升基础设施: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解决拥堵问题。

修缮和更新旅游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3. 完善旅游服务:加强对导游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登封实习报告范文

登封实习报告范文

登封实习报告范文一、前言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本次实习,我有幸来到登封,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期间参观了众多名胜古迹,深入了解了地质变迁、地壳运动、岩石构造等知识,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地质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登封市的地质公园、矿山等地,观察了不同地质时期的岩石构造,了解了地壳运动的规律。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例如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地貌观察登封市的地貌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不同地貌单元的地质特征,了解了地貌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嵩山山脉,我们观察到了垂直节理发育、岩性坚硬的山地地貌,明白了山地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3. 文化体验登封市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少林寺、嵩山书院、观星台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这些古迹,了解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尤其是少林寺,作为武术的发源地,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任长霞纪念馆,学习了任长霞同志忠诚党的事业、一心为民的精神风貌,深受教育。

4. 环保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环保理念,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将实习地点附近的垃圾清理干净。

通过实际行动,提高了自身的环保意识,也为当地的环保工作做出了贡献。

三、实习感悟本次实习,让我对地质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文化体验,使我更加热爱我国的历史文化。

环保实践环节,让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起环保责任。

四、总结登封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将认真总结实习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登封城市调研报告

登封城市调研报告
“旅游新城”将建成为中原经济区的“休闲度假 中心”和“全省文化旅游核心区集散中心”。该 区位于登封老城区西,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规 划人口10万人。
“四组团”:建设卢店—唐庄组团,将其打造成物流和商贸型城市组团;建设大冶 组团,将其打造成登封市的工业重镇;建设告成—阳城组团,将其打造成“天中名 镇”;建设大金店—东华组团,将其打造成民俗文化休闲和循环经济示范镇。
城市综合分析——产业结构
登封市目前产业转型中,去产能大背景下,煤企向新材料高新技术、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转型
登封曾是典型的矿产资源型城市,矿藏资源丰富,形成了以 煤电铝、水泥、耐火材料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十一五” 期间,以煤炭、煤电铝为主的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工业占比高达87.6%,全市税收50.6%来自煤炭行业。随着 煤炭市场急转直下,煤企纷纷向新材料高新技术、健康和文 化旅游产业转型。
务业占比将逐渐抬高
• 农村居民收入高于河南省人均水平,乡镇居民购买力较高 • 规划“一城三区四组团”,定位城市发展居住向东,文旅向西 • 交通便捷,与郑州、洛阳、许昌联系便利,未来规划有郑登洛城轨 • 医疗、教育、商业等生活配套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东部及西部配套欠缺;东部规划配套完善
房地产整体市场——土地市场
登封市土地成交13年出现拐点,供应量不足,成交下滑,土地稀缺,地价攀升
登封近5年住宅用地供应、成交量
登封近5年住宅用地成交价格
58.9 850
800
750
45.0
700
650
600
550
500
23.3
29.0 21.9
450
25.8
400
350
16.9
17.9 17.2

登封市情概况2009[宝典]

登封市情概况2009[宝典]

登封市情概况登封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矿藏丰富多样,旅游优势得天独厚,少林武术博大精深,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资源大市、旅游名城、功夫之都。

一、基本市情1、地理概貌。

登封市地处豫西北伏牛山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带,海拔在250—1512米之间,地势起伏,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为低山区;有大小河流15条,属淮河流域,其中,颍河由西向东流经境内30公里,注入白沙湖,引向淮河;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季并行,年平均气温14.7℃,平均降水量579毫米,全年无霜期213天。

2、行政区位。

登封市位于省会郑州西南,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嵩阳、少林、中岳;8个镇,分别为大冶、告成、颍阳、宣化、卢店、大金店、徐庄、东华;4个乡,分别为石道、君召、白坪、唐庄;2个区,分别为阳城、送表。

总人口65.2万人,市区人口12.8万人。

3、自然禀赋。

登封市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现已探明矿产种类41种,主要有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花岗岩、麦饭石等,其中尤以煤炭、铝钒土储量为大,煤炭保有储量31亿吨,铝钒土2.4亿吨,是全国15个商品煤生产基地之一,是河南省两个铝钒土基地之一,是全国100个电气化试点县(市)之一。

4、名胜古迹。

登封市现有文物古迹112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16处,居全国县(市)之首,是著名的“文物之乡”。

嵩山历史文化建筑群包含8处11项文物古迹,有太室阙、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少林寺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等。

5、旅游资源。

登封市山灵水秀,旅游景点众多,除了名胜古迹之外,主要自然景点有: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三皇寨、卢崖瀑布、九龙潭、石淙河、白沙湖。

少林景区已被命名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作为登封旅游的创新品牌,已成为河南省文化旅游的一面旗臶。

6、交通运输。

登封市东与新密接壤,西与伊川相邻,南与禹州、汝州毗连,北与偃师、巩义相接,是郑州、洛阳、许昌的枢纽,207国道与217、316省道贯通全境,郑少洛、禹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形成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天地之中_武术之乡_中国登封_ppt的介绍

天地之中_武术之乡_中国登封_ppt的介绍
现代社会中,武术教育逐 渐普及,许多学校将武术 纳入课程,促进了武术的 传承和发展。
社会组织
各种武术协会和组织也起 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通 过举办比赛、交流活动等 方式推广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武德
武术不仅是一种技艺,更 是一种道德修养,强调武 德、仁义、礼智等品质。
武礼
武术中有着丰富的礼仪规 范,如拜师、比武等场合 的礼仪,体现了对传统文 化的尊重。
武术发展
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武术逐渐形成了各种流派和风格,如少林、太 极、咏春等。
武术传播
中国武术不仅在国内传播广泛,还对世界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日 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等都受到中国武术的影响。
武术传承
01
02
03
家族传承
在传统社会中,武术技艺 通常由家族或师徒传承, 传承方式严格且保密。
学校教育
登封市交通便捷,有郑少洛高速、永登高速、禹登高速、316国道等交通干线贯穿 全境。
历史背景
01
登封市历史悠久,自秦代置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
02
嵩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 是中国功夫的故乡。
03
登封市曾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 是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圣地之一。
文化特色
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深化改革
03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
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位于嵩山之巅,是登封市的地标 性建筑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道 教圣地。
人文景观
少林寺
武术表演
作为中国武术的代表之一,少林寺不 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还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武术大师。

登封地质报告实习

登封地质报告实习

登封地质报告实习一、前言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多样的地貌类型。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地质特征和地貌形态,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一行来到了登封进行地质实习。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参观了嵩山、少林寺等著名景点,并进行了深入的地质调查和研究。

二、实习地点及内容1.嵩山嵩山位于登封市西北部,是大别山的一部分,海拔约1494米。

嵩山地区出露了大量的古生代地层,包括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地层。

在这些地层中,保存有丰富的化石和煤炭资源。

我们首先来到了嵩山的一处山坡,观察了这里的地质结构和岩性。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嵩山的地质结构复杂,主要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构造形态。

背斜构造是指地层倾向的一侧向上弯曲,而向斜构造是指地层倾向的一侧向下弯曲。

在嵩山地区,背斜和向斜交替出现,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嵩山地区的岩性特征。

嵩山地区主要出露的是沉积岩,包括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这些岩石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岩性特征。

例如,砂岩质地坚硬,颜色以灰色、黄色为主,而页岩质地较软,颜色以黑色、灰色为主。

通过观察这些岩石,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2.少林寺少林寺位于登封市嵩山脚下,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武术的发祥地之一。

少林寺周边的地貌类型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势较为险峻。

在少林寺附近,我们重点观察了山地地貌和丘陵地貌的特征。

山地地貌主要表现为陡峭的山坡和悬崖峭壁,而丘陵地貌则表现为起伏的丘陵和缓坡。

这些地貌的形成与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密切相关。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登封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地貌类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地观察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地质现象来判断地层的年代、岩性的变化和地质构造的特征。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地质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如侵蚀、沉积、构造运动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嵩山少林寺,了解了其历史文化和武术传统。

介绍登封的介绍词

介绍登封的介绍词

介绍登封的介绍词登封,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古都之一,登封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登封的历史、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美食特色。

登封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是商朝时期的都城。

秦朝时,登封成为郡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级行政单位之一。

在隋唐时期,登封成为了当时的都城洛阳的皇家陵寝所在地,留下了众多宏伟的陵墓和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它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之一,有着丰富的佛教壁画和雕塑。

除此之外,登封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如郑王庙、白云观、南宫遗址等,这些古迹见证了登封悠久的历史。

登封的自然景观也十分壮丽。

境内有众多的山峰、溪流和湖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嵩山。

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岳”。

嵩山景区有着险峻的山峰、奇特的石峰和清澈的溪流,被誉为“华夏第一山水”。

除了嵩山,登封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观,如石柱峡、龙王山、翠屏山等,这些山水之间相互映衬,构成了登封独特的自然风光。

登封的文化底蕴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登封是中国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嵩阳书院,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国子监,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嵩阳书院内有众多的古代文化遗迹和历代名人的题词,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外,登封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嵩山少林寺的武术表演、登封花会等,这些活动展示了登封独特的文化魅力。

除了历史和文化,登封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

登封的美食以豆腐和面食为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登封豆腐。

登封豆腐以其细腻的口感和鲜美的味道而闻名,有着“豆腐之乡”的美誉。

此外,登封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美食,如豆花脑、窑鸡、糖酥饼等,这些美食不仅口味独特,而且制作工艺精湛,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总的来说,登封是一个充满历史、自然和文化魅力的城市。

它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美食特色。

从城市设计角度谈登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从城市设计角度谈登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国内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如对历史文化街区、旧城保护、历史建筑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或者是针对具体的城市进行比较全面的保护研究等。

本文以登封古城为例,提出了以“城”为核心、历史要素整体整合、碎片整合、有机拉结、主从关联互动、重构复古民俗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设计的手段和方法。

尤其针对那些文保单体多且“散布”,文保单体孤立、破碎,缺乏相互联结、互为关联的名城,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 登封历史文化名城概况1、自然地貌登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城址坐落在嵩山南麓的山前丘陵地带,整体表现为山城相依格局。

城市西有少室山36峰;城北、城东有太室山36峰;城市南边是横卧的茶寨岭和玉寨岭。

四面环山的地形,形成了一个非常适合城市安卧的“盆地”,盆地之中点缀有万羊岗、棋盘山、蝎子山、迎头山等小山丘。

三条山溪——双溪河、焦河、寺里河如三条玉带,曲折蜿蜒于城区之中,营造出山、水、城相容共生的和谐之景,也彰显着我国古代先贤选址定邑的智慧之光。

2、历史文化资源登封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积淀厚重。

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3处,省级文保单位13处,1997年11月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登封自夏商以来即为历代帝王祭祀之地。

这里寺庙林立、三教荟萃,尤以少林寺、号称道教“第六小洞天”的中岳庙和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享誉于世。

另外,禹都阳城遗址、告成观星台、石淙汇饮等名胜,都蕴藏着优美的文化故事。

另外,始于唐代的登封庙会,其活动已延经千年,中岳庙、少林寺、法王寺等寺庙的古刹大会名闻中原。

清代学者景日绘“庙会图”,就生动展示了中岳庙会的热闹情景。

清末民初到现在,流传在登封的戏剧、曲艺、民间音乐与歌舞,更是花样纷呈,从城市设计角度谈登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刘晨宇1 王鲁民2丰富多彩。

3、自然景观资源中岳嵩山属秦岭东段的伏牛山脉,其主体太室山、少室山,山势雄伟,层峦迭嶂,风景秀丽,形成峰、岩、瀑、溪、林等多重自然景观。

美丽的登封

美丽的登封

嵩阳书院




嵩阳,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书院 原名嵩阳寺、嵩阳观,始建于北魏,是佛道活动的场所,于宋仁宗景佑二年 (公元1035年)更名为嵩阳书院,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 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幵称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 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目前,书院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共有古建筑25座 108间。 建筑群布局严谨,反映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从总体建筑格局到每座 单体建筑,都遵循纲常礼教的秩序。
美丽的登封 ——我的家乡
制作人:
家乡概况
•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 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 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 积1220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 人(2010年),有24个民族。 闻名海内外的少林寺位于登封 境内,是中国“武术之乡”。 登封新城是以文化圣山嵩山为 依托,登以“天地之中”文化 为灵魂,以文化旅游为主体功 能的现代化新城。新城规划有 助于推动“观光旅游”向“观 光、体验、休闲度假幵举”转 型,逐步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和 传统优势产业幵举
音 乐 大 典

并《 还 州 主 武 办 举禅 举 市 办 术 第 办宗 行 人 , 节 八 武少 盛 民 中 由 届 术林 大 政 国 国 中 论》 的 府 武 家 国 年 文音 开 承 术 体 郑 报乐 幕 办 协 育 州 月 告大 式 。 会 总 国 会典 、 除 、 局 际 日 。, 迎 举 河 、 少 参宾行南河林 观式武省南武 游,术体省术 日 览组比育人节 , 少织赛局民。 郑 林观外和政本 州 寺看,郑府届 举 ,

登封以往地质实习报告

登封以往地质实习报告

登封以往地质实习报告一、前言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华北平原与嵩山山脉的过渡地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近年来,随着地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登封地区的地质实习成为了众多高校和学生们的首选之地。

本次实习报告将结合以往登封地质实习的经验,对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实习地点及目的实习地点位于登封市周边的嵩山山脉。

嵩山山脉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层、构造和地貌遗迹,是研究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地区。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对地质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 地层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参观了登封周边的多个地层剖面,包括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等地层。

通过实地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石特征、化石组成和地层分布规律。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进行地层走向和倾角的测量,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构造观察在实习中,我们还参观了嵩山地区的多个构造剖面,包括断裂带、褶皱和逆冲断层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不同构造类型的特征和形成机制,并学习了如何进行构造解析和构造 map 的绘制。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嵩山地区的岩浆岩和沉积岩露头,了解了不同岩石类型的特征和形成环境。

3. 地貌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嵩山地区的地貌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我们参观了嵩山少林寺、观星台等景点,了解了嵩山地区的地貌特征和形成机制。

通过实地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过程,提高了对地貌学的基本认识。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深入了解了地层、构造和地貌等基本概念,并学会了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走向和倾角等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地质学在自然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

最新关于河南登封市的介绍

最新关于河南登封市的介绍

3. 交通便捷
1. 登封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方便游客快速到达。
01
2. 郑州市至登封市交通便利,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直达。
02
3. 登封市内部交通便捷,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一应俱全。
03
二、登封市的历史 文化底蕴
1. 少林寺所在地
01
02
03
1.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登 封市嵩山南麓,是中国佛教 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 为了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的投入,包括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
2. 我们将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确保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 活质量,如改善供水供电系统,提升公共交通设施。
3. 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 进度,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
2. 发展现代农业和制造业
01
1. 发展现代农业,通 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 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02
2.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 营,推动农业与第二、 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提升农业的附加值。
03
3. 在制造业方面,要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 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 产品质量,增强制造业 的国际竞争力。
2. 嵩山风景名胜区
1. 嵩山风景名胜 区位于河南省登封 市,是中国五岳之 一的中岳嵩山的主
1 要景区,拥有丰富
的自然风光和人文 景观。
2. 嵩山风景名胜区
3. 嵩山风景名胜区
内有少林寺、嵩阳书
的气候宜人,四季分
院等著名景点,是游
明,是登山、徒步、
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观光的理想之地,每
2
和武术的重要场所。

云南登封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登封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登封旅游发展现状云南登封,位于中国云南省的北部,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

云南登封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是一个独特而具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目前,云南登封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云南登封以其多样化的文化吸引游客。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如彝族、哈尼族、白族等。

游客可以参观传统村落,欣赏传统村寨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此外,云南登封还举办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彝族火把节、哈尼族尧民族歌会等。

这些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机会,并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

云南登封还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

这个地区拥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点,如丽江古城、泸沽湖、玉龙雪山等。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古城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泸沽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被誉为“天堂之湖”。

玉龙雪山是云南登封最高的山峰,被誉为“南方的雪山”。

这些自然景点提供了许多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骑行和观光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云南登封的自然之美。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云南登封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过度的开发和商业化使得一些景点失去了原有的自然风貌,破坏了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许多传统习俗和技艺逐渐消失。

因此,云南登封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云南登封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

他们加强了对旅游景点的管理和保护,限制了游客数量,控制了旅游开发的规模。

此外,政府还资助当地民众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鼓励他们开展文化旅游和手工艺品制作,以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品质。

尽管云南登封的旅游业面临一些挑战,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云南登封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给游客提供了许多独特的体验和旅游机会。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传统文化,云南登封可以持续发展旅游业,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登封实训报告总结

登封实训报告总结

一、前言2023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在登封市举办的实训活动。

这次实训活动由我校艺体学部组织,旨在让我们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深入实践,提升专业技能,感受乡村振兴的成果。

在为期三天的实训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研讨创作、采访交流等方式,对登封市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背景及目的1. 实训背景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天地之中”和“武术之乡”。

近年来,登封市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学校组织了这次实训活动。

2. 实训目的(1)深入了解登封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感受乡村振兴的成果;(2)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实地考察在实训期间,我们参观了登封市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少林寺、嵩山少林武术学院、嵩山石窟等,了解了登封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2. 研讨创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分成了30多个小组,围绕不同的场景和主题进行短视频、纪录片和微电影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撰写了拍摄提纲或拍摄脚本,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3. 采访交流我们采访了雷家沟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代表刘晓辉,了解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

他还分享了自己在雷家沟的成长经历,以及国家对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

四、实训成果1. 提升了专业素养通过实地考察、研讨创作和采访交流,我们对登封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养。

2. 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小组进行创作,需要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3. 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摄像机、灯光等设备,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登封项目调研报告

登封项目调研报告

登封项目调研报告登封项目调研报告一、项目背景登封市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邙山、庙山和王屋山的交汇处。

登封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闻名。

目前,登封市正致力于发展旅游业,加大对旅游项目的投资力度。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登封市旅游项目发展情况,寻找适合该地的新兴旅游项目,为登封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 游览实地我们结合登封市的特点,游览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包括嵩山少林寺、少林武术表演、登封古城、明月湖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现状。

2.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向当地居民和游客询问他们对登封旅游项目的看法和建议,以了解市场需求和接受程度。

四、调研结果1. 当地旅游资源丰富登封市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嵩山和少林寺这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参观。

登封古城和明月湖等景点也备受游客喜爱。

2. 环境保护亟待加强尽管登封市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部分景点存在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不文明行为,这对旅游体验和长远的发展都有不利影响。

3. 旅游设施有待完善一些旅游景点在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停车场不够、厕所设施陈旧等。

这给游客的体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同时也限制了登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五、建议和展望根据对登封市旅游项目调研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景点的管理和监督,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宣传,提高游客和居民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2. 完善旅游设施增加停车场的规模,提升旅游景点的接待能力,改善厕所设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同时增加对游客的指引和帮助,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3. 挖掘新兴旅游项目除了现有的旅游景点,登封市可以考虑开发一些新的旅游项目,例如开办传统技艺的培训班,推出农家乐、生态农业等旅游产品,以丰富当地的旅游资源,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申遗成功后登封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

申遗成功后登封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

anen60n of people.I“p糟c6c。posiIive scIence of
sources
ind吣晡ali船ti咖development w鹅the gI|araIltee of pmtec60n.Based
on
tIlis cultural
10uri锄北一
of
I)en咖“g irIdustrialj船“硼deveIopment
・571
万方数据
:篮溢资源:
童显五塞皇壹扬B!盟!!堡Q£!£!Qp堂!!量丛i盘曼!垫12 29(竖2
旅游产业要受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资 源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也就形成了不 同的开发状况【7J。结合登封的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借鉴发达国 家和地区的经验,我们认为登封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要在顺应产 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发展文化旅游 创意产业、建设高品质产业示范区、科学利用世界遗产资源等 方面多下功夫。 6.1确立主导产业地位。树立大文化旅游理念 文化旅游业涉及几十个部门100多个行业。通过发展文 化旅游业,可以带动交通运输、酒店宾馆、餐饮娱乐、农副业等 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以此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要 进一步确立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登封主导产业的地位,树立大文 化旅游理念,全市上下、城市乡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要围 绕文化旅游产业大做文章。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变 单纯的门票经济为产业经济哺J。 在城市建设上,要大力发展星级酒店群落、餐饮娱乐业、旅 游购物业、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在新 农村建设上,要积极发展为旅游服务的特色种植、养殖业,扶持 核桃种植、核桃油加工等农特产品、林产品种植、加工产业,大 力发展“农家乐”等农村体验旅游项目,促使更多的农民转行。

桑梓之地天地之中,人文登封

桑梓之地天地之中,人文登封

桑梓之地天地之中,人文登封

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是登封,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古称阳城,嵩阳,位于中原腹地,中岳嵩山南麓,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所在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是登封,历史厚重;史逾八千,华夏根源,最早追溯到夏朝,《史记·周本纪·集结》引徐广曰:“夏启河南,初在阳城,后在阳翟。

”阳城即位于如今登封市告成镇,夏朝在这里建都,史称禹都阳城。

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阳城县为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自此,登封沿着历史长河,带着骨子里流淌的华夏血液,从春秋走来,从秦汉走来,从唐宋走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是登封,文化灿烂;融通三教,合会百家。

“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祖庭,也是少林武术发祥地。

它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嵩阳书院作为儒教圣地,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一代代文人汇聚于此,豪情万丈,热血滚烫,书写了一幅幅壮丽篇章,中岳庙作为道教洞天,背倚黄盖峰,面对五案山,西游忘朝岭,冬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平,规模宏伟,而且参照了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南北朝时,三教合一,于是,我大登封见证了这一文化的融合,佛道儒三教荟萃,彰显登封兼容并蓄的人文品格。

身为登封人,当我怀着历史的尊敬感,踏入这三片圣地,从心底涌出的,是来自华夏儿女的无限骄傲,在这里,五千年的历史记忆如散珠碎玉般洒落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登封文化之都的调查报告篇一:登封东城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调研报告1.登封市域概况1.1地理位置登封市位于郑州的西南部,河南省中西部,地跨东经112°42′——113°19′,北纬34°15′——34°35′,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

其位于郑州市以西、洛阳市以东,连接两大古城,此外,登封北接偃师市、巩义市,南连汝州市、禹州市,区位优势很明显。

1.2历史沿革登封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周公就在嵩山测量天文,安放日晷。

登封为古京师洛阳的东部屏障之一,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正式设立崇高县,隋大业初年(605年)改为嵩阳县。

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以示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

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

1994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登封县撤县设市。

1997年,登封市面积1220平方千米,人口58.8万。

辖6镇8乡:城关镇、大冶镇、大金店镇、告成镇、卢店镇、颍阳镇、徐庄乡、君召乡、石道乡、唐庄乡、东金店乡、送表乡、白坪乡、王村乡。

市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登封市辖3个街道、6个镇、7个乡。

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609085人,其中:嵩阳街道61424人、少林街道26550人、中岳街道21353人、大金店镇54424人、颍阳镇45484人、卢店镇25260人、告成镇60509人、大冶镇75749人、宣化镇22576人、送表乡13635人、东金店乡53239人、白坪乡14468人、君召乡35877人、石道乡35868人、唐庄乡36351人、徐庄乡26318人。

20XX年,登封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送表乡,并入白坪乡。

截至20XX年12月31日,登封市辖3个街道、6个镇、6个乡: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卢店镇、颍阳镇、大冶镇、大金店镇、告成镇、宣化镇,徐庄乡、石道乡、君召乡、东金店乡、白坪乡、唐庄乡。

20XX年,登封市辖3个街道、7个镇、6个乡: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大金店镇、颍阳镇、卢店镇、告成镇、阳城区镇、大冶镇、宣化镇、东金店乡、白坪乡、君召乡、石道乡、唐庄乡、徐庄乡。

市政府驻嵩阳街道。

20XX年12月11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撤销徐庄乡,设立徐庄镇。

20XX年12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撤销东金店乡,设立东华镇。

目前,登封市辖3个街道、8个镇、5个乡、1个工业区和1个矿区: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颍阳镇、大金店镇、卢店镇、告成镇、大冶镇、宣化镇、东华镇、徐庄镇、君召乡、石道乡、白坪乡、唐庄乡、阳城工业区、送表矿区。

1.3自然条件和资源登封市位于豫西山地东部,处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属季风型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能、热量较为充足,降水量稍次。

年平均气温14.2℃,最热月份(7月)平均26.3℃,最冷月份(1月)平均0.4℃。

森林公园海拔较高处,气温稍低。

嵩山上下温差一般在3—5℃,山上年平均气温10.3℃,7月份平均气温23℃。

登封县城年平均降水量563毫米。

全年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41%;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4%。

山上降水量在883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24天。

相对湿度平均值为60%。

历年平均风速为3.0米/秒,受山脉走向和季节影响,夏季平均风速为2.5米/秒。

登封盆地四周地势相对突起,北有篙山山脉,南为箕山山地,均呈东西向延伸,构成登封盆地的南北边缘地形。

盆地东部为豫西山地东缘的低山、丘陵,西部为黄河与淮河流域之间相对平缓的分水高地。

登封盆地呈东西向展布于篙山、箕山两条山脉之间,构成明显的山盆地貌景观。

整个盆地海拔约300~400米,地形大势表表现为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的特征。

淮河流域上游的主要支流一一颖河,发源于北部盆缘山地,由西向东横穿登封盆地的中部。

登封市河网密度大,地下水丰富但是埋藏较深。

以嵩山为分水岭,北坡流至黄河(黄河水系),南坡流至淮河(淮河水系)。

发源该地的颍河为淮河最大支流。

箕山山脉位于登封市南部,西段为颍河与汝河的分水岭,东段为颍河与双洎河的分水岭。

登封市建有数座水库,较大的有白沙水库,纸房水库,较小的有唐庄水库,李湾水库,王堂水库,石道水库和少林水库等因登封地区多丘陵山地,土壤贫瘠,农业处于欠发达状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烟叶为主。

但是,其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1.4文物古迹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登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登封市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18处、市县级123处,可谓“遍地是宝”,据省文物部门统计,目前从文物数量和级别看,登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文物县(市)。

如今,登封市境内的文物不仅数量多、时间跨度长,而且文物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

全国现存最早的汉代三阙——启母阙、太室阙、少室阙,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最早的天文台——观星台,最大的塔群建筑——少林寺塔林等文物古迹均属全国之最。

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教圣地嵩阳书院,三教荟萃,遐迩闻名。

1.5人口状况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登封市全市总人口659085人,有24个民族。

其中:嵩阳街道61424人、少林街道26550人、中岳街道21353人、颍阳镇45484人、大金店镇54424人、卢店镇25260人、告成镇60509人、大冶镇75749人、宣化镇22576人、徐庄镇8600人、徐庄镇26318人,白坪乡14468人、君召乡35877人、石道乡35868人、唐庄乡36351人。

1.6社会经济截至20XX年上半年,登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5亿元,增长22.3%;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9亿元,增长3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亿元,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8.4亿元,增长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895元,增长8.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4366元,增长10.9%;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亿元,增长16.9%。

登封市的农业处于欠发达状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烟叶为主。

其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铝加工、电力为主导行业,重工业占绝对优势,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是登封市的工业支柱。

登封市现有工业企业单位521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2家,规模以下企业411家,个体经营工业企业4619个。

此外,登封旅游业资源得天独厚,嵩山历史文化建筑群、自然景观等,形成了武术游、文化游、天文游、地质游、宗教游、考古游、山水游、乡村游等8个旅游线路。

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登封旅游业发展迅猛,20XX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5%;门票直接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社会效益超过45亿元。

1.7民俗文化登封的民间历史文化,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又有嵩山地区的独特性。

因其是佛、道、儒三角荟萃之地,登封的民俗信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登封人民既崇拜中华民族的始祖和英贤,如三皇、大禹,又信仰佛道二教的神灵,如佛祖、观音、太上老君、关帝、登封人民还信仰有鲜明嵩山地域特征的中岳大帝、无极老母和九龙圣母等。

春节是登封最重要的民俗节日,自腊月二十三日起,人们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各种准备工作。

除贴春联烘托年节气氛外,登封人民还在门窗上插一些柏枝,并在大年初一五更时点燃柏枝火,以驱赶受伤的九头鸟。

正月初二开始拜节、串亲戚。

灯节可以说是登封独居特色的“狂欢节”,人们荡秋千、玩花灯儿、吃元宵、做神社、玩社火,是一年中最放松、最开心的欢乐节日。

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初一等也是登封人民重视的民俗节日。

每年中秋之夜,登封人民都要到嵩山法王寺赏月。

十月初一,人们都要到祖坟上送寒衣,是除二月二上坟后的有一次祭祀祖先的重大活动。

当然,冬至、夏至、腊八等节日也在人们心目具有重要地位。

另外,登封也有许多特产,如登封芥丝、少林寺素饼、芝麻焦盖烧饼、焖子、少林禅茶等等,都是具有当地风味的美食。

1.8交通条件登封地区运输以公路为主,郑—少—洛高速公路从境内中心穿过,与周边各县、市区内各乡及实习地点均有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另外在本区北面及西南分别有陇海和焦柳铁路和登封铁路,加强了区内同全国各地的联系。

基本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以市区为中心,十字型高速公路可直达省会郑州市及洛阳、许昌等地市;井字型国省干线公路可通达周边县市及全市17个乡镇区办中的14个;6条县道、14条专用公路、55条乡道、664条村道已经联网成片,全市303个行政村及20个居委会全部通水泥(油)路,全市1779个自然村1071个通水泥(油)路。

2.登封城区概况2.1城区格局目前,登封市有三个区域分区,在城市规划控制区内实行东、中、西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

中心城市即是老城区,地势平坦,发展时间长,居民数量多,公共设施等各方面都较完善,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与辐射力,需要依靠它带动整体城镇建设。

西城区以西地势逐渐高峻,不适合继续向西发展,但是西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少林寺景区。

因此建设西城区主要就是发展旅游事业,弘扬少林禅武文化。

东城区在地理位置上倚靠省会郑州,郑少洛高速从中穿过,还拥有中岳庙、卢崖瀑布景区等旅游优势,区内以大面积绿化、农田为主,很多村庄即将被拆除,宽阔大道在建,是非常有活力、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城区。

2.2交通联系城区道路多为横平竖直,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较完善,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