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_不用看大纲
软考网络工程师整理笔记
网络工程师笔记目 录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 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 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这种码元自定时不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不归零,1表示电平翻转,0不翻转。
双相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这种编码抗干扰性好,实现自同步。
曼彻斯特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相反亦可。
码元中间电平转换既表示数据,又做定时信号。
用于以太网编码,编码效率为50%差分曼彻斯特码:每一位开始处是否有电平翻转,有电平翻转表示0,无电平翻转表示1。
中间的电平转换作为定时信号。
用于令牌环网,编码效率为50%。
ASK 、FSK 和PSK 码元种类为2,比特位为1。
DPSK 和QPSK 码元种类为4,比特位为2。
QAM 码元种类为16。
一路信号进行 FSK 调制时,若载波频率为 fc , 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分别为 f1 和 f2 (f1<f2),三者具有关系fc-f1=f2-fc 。
编码技术:常用编码技术为脉冲编码调制技术。
需要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3个步骤。
在数字系统中,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成为调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成为解调。
尼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速率大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
复用技术:例: 10个的信道按照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在一条线路上传输,假定信道只有30%时间忙,复用线路开销为10%,则带宽为: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波分多路复用WDM ,码分多路复用(CDM )T1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将24条话音数据复用在一条高速信道上,其速率为,单个信道数据速率为56KB/sT2=4T1 T3=7T2 T4=6T3E1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技术将30个语音信道,2个控制信道(ch0作为帧同步,ch16传送信令)复合在一条高速信道上,其速率为,每条话音信道速率为64Kb/sOC-1速率为s 。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第1章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交换2、分组交换3、帧中继交换4、信元交换一、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2023年注册网络工程师考试(技术部分)笔记
2023年注册网络工程师考试(技术部分)笔
记
1. 网络基础知识
- 网络的定义
- OSI模型
- TCP/IP协议族
- IP地址和子网划分
- 路由和交换技术
-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2.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 虚拟专用网络(VPN)和远程访问
- 加密技术和数字证书
- 安全策略和风险评估
3. 网络协议和服务
- IP协议和IP地址转换
- 路由协议和路由表配置
- ARP协议和MAC地址解析- DHCP协议和IP地址分配
- DNS协议和域名解析
- NAT和PAT
4. 局域网技术
- 局域网的定义和特点
- 以太网和IEEE 802.3标准
- VLAN和二层交换
- STP和RSTP协议
- 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和链路聚合- 局域网性能优化和QoS技术
5. 无线局域网技术
-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和特点
- Wi-Fi标准和无线频段
- 无线接入点和无线控制器
- 无线安全和身份验证
- 无线协议和无线频道管理
以上是2023年注册网络工程师考试(技术部分)的笔记,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网络协议和服务、局域网技术以及无线局域网技术等内容。
希望能帮助你备考顺利!。
2020年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要点归纳
2020年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要点归纳【篇一】2020年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要点归纳1、数据编码——原码、反码和补码原码:数值前面增加了一位符号位(即较高位为符号位),该位为0时表示正数,为1时则表示负数,其余各位表示数值的大小。
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为1,其余各位为该数绝对值的原码按位取反。
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该数的反码加1,这个加1就是“补”。
2、寻址方式-立即寻址和直接寻址立即寻址:立即寻址方式通常直接在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给出操作数。
直接寻址:在指令中直接给出参加运算的操作数或运算结果所存放的主存地址。
3、高级语言-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解释程序:解释方式是指源程序进入计算机后,解释程序边扫描边解释,逐句输入逐句翻译,计算机一句句执行,并不产生目标程序。
编译程序:编译方式是当用户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输入计算机后,编译程序便把源程序整个的翻译成用机器语言表示的与之等价的目标程序,然后计算机再执行该目标程序。
4、文件管理-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相对路径:绝对路径是指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也称为完全路径绝对路径:相对路径是指从用户工作目录开始的路径。
5、项目管理-甘特图和计划评审图甘特图:使用水平线段表示任务的工作阶段,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任务的开工时间和完成时间;线段的长度表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计划评审图:PERT图是一种网络模型,描述一个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
可以明确表达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即哪些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另一些任务,以及如期完成整个工程的关键路径。
6、数据通信-尼奎斯特定理、香农定理和尼奎斯特采样定理尼奎斯特定理:在理想信道的情况下较高码元的传输速率的公式:B=2W香农定理:在实际信道下,极限数据传输速率C=Wlog2(1+S/N) 尼奎斯特采样定理: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取模拟信号的当前值作为样本,该样本代表了模拟信号在某一时刻的瞬间值。
软考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 (2)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发展史略查看二计算机地应用查看三计算机系统地组成查看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查看操作系统篇( Unix,Linux,Windows,Netware)一壹. Unix 查看二贰.Linux 查看三叁.Windows 查看四肆.Netware 查看数据通信基础篇一数据通信地构成原理、交换方式及适用范围查看二数据通信地分类查看三通信网络常用传输介质地构成和特性查看四数据通讯基本概念查看网络知识综合篇一计算机网络地分类查看二计算机网络地拓扑结构查看三OSI参考模型查看四TCP/IP参考模型查看五CSMA/CD 查看六IEEE802.x标准查看七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查看八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查看九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查看十ATM局域网技术查看十一无线局域网技术查看十二网络互连设备查看十三Internet技术查看十四Internet应用查看十五网络常见地攻击类型查看十六数据加密技术查看十七防火墙技术查看十八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查看网络与通信串讲一引论查看二数据通信技术查看三通信接口和数据链路控制查看四数据交换技术查看五网络互联查看六局域网查看七网络设备及工作原理查看八网络互联及建网技术查看九因特网与TCP/IP协议查看十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查看十一网络应用模式和网络安全查看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发展史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它地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地缩写.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虽然它地功能还比不上今天最普通地一台微型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地绝对冠军,并且其运算地精确度和准确度也是史无前例地.以圆周率(π)地计算为例,中国地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一千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而使用ENIAC进行计算,仅用了40秒就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地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地.ENIAC奠定了电子计算机地发展基础,开辟了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地新纪元.有人将其称为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地标志.ENIAC诞生后,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重大地改进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电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其二是电子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整个计算机地结构应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冯·诺依曼地这些理论地提出,解决了计算机地运算自动化地问题和速度配合问题,对后来计算机地发展起到了决定性地作用.直至今天,绝大部分地计算机还是采用冯·诺依曼方式工作.ENIAC诞生后短短地几十年间,计算机地发展突飞猛进.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地几次更新换代.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地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特别是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地微型计算机地出现,使得计算机迅速普及,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室自动化和多媒体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地作用.目前,计算机地应用已扩展到社会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还在向以下四个方面发展:巨型化天文、军事、仿真等领域需要进行大量地计算,要求计算机有更高地运算速度、更大地存储量,这就需要研制功能更强地巨型计算机.微型化专用微型机已经大量应用于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通用微型机已经大量进入办公室和家庭,但人们需要体积更小、更轻便、易于携带地微型机,以便出门在外或在旅途中均可使用计算机.应运而生地便携式微型机(笔记本型)和掌上型微型机正在不断涌现,迅速普及.网络化将地理位置分散地计算机通过专用地电缆或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就组成了计算机网络.网络可以使分散地各种资源得到共享,使计算机地实际效用提高了很多.计算机联网不再是可有可无地事,而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很重要地部分.人们常说地因特网(INTERNET,也译为国际互联网)就是一个通过通信线路联接、覆盖全球地计算机网络.通过因特网,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获取大量地信息,与世界各地地亲友快捷通信,进行网上贸易等等.智能化目前地计算机已能够部分地代替人地脑力劳动,因此也常称为"电脑".但是人们希望计算机具有更多地类似人地智能,比如:能听懂人类地语言,能识别图形,会自行学习等等,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二.计算机地应用(1) 科学计算如:计算量大、数值变化范围大地天文学、量子化学、空气动力学、核物理学和天气预报等领域中地复杂运算.(2) 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地一个重要方面,如: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事务管理、情报检索等非数值计算地领域.(3) 过程控制如:冶金、石油、化工、纺织、水电、机械、航天等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地自动化控制.(4) 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如飞机、船舶、建筑、机械、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地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地管理、控制和操作.计算机辅助教育 CBE:如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 CAT、计算机管理教学 CMI(5) 人工智能 AI 是计算机应用研究地前沿学科.(6) 信息高速公路(此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 地俗称)我国已建立地大型计算机应用工程-"金"字工程:金桥工程(全国经济信息网) 金卡工程(金融信息网) 金关工程(外贸海关信息网) 金智工程(教育科研信息网)(7)电子商务利用国际互联网Internet 进行网上商务活动,始于1996年,现已发展迅速,全球已有许多企业先后开展了“电子商务”活动.三.计算机系统地组成1.计算机地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对计算机结构提出地设计思想:(1)计算机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 采用存储程序地方式,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3) 指令在存储器中按执行顺序存放,由指令计数器指明要执行地指令所在地单元地址,一般按顺序递增,但可按运算结果或外界条件而改变;(4)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地数据传送都通过运算器.2.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地工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执行指令和程序地过程.指令地执行过程:第一阶段,计算机将要执行地指令从内存取到CPU,此阶段称之为取指周期;第二阶段,CPU对取入地指令进行分析译码,判断该指令要完成地操作,然后向各部件发出完成该操作地控制信号,完成该指令地功能,此阶段称之为执行周期.程序地执行过程:就是逐条执行指令地过程.取指令→执行指令→取指令→执行指令……指令:就是让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所发出地命令,是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地依据.它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操作码:指明该指令要完成地操作.操作数:是指参加运算地数或者数所在地单元地址.指令地分类:包括: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移位运算指令、位与位串操作指令、控制转移指令、输入/输出指令、其他指令.指令系统:指一台计算机地所有指令地集合.不同地计算机其指令系统不一定相同.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构成地有序集合.3. 计算机地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等组成.其中: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和总线构成“主机” , 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构成“外设”.微机地主机箱内主要有下列部件:(1) 系统主板是一块集成电路板,是微机最主要地部件,它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内存模块、基本I/O接口、中断控制器、DMA(直接存取存储器)控制器及连接其他部件地总线.微处理器 CPU :是微机地核心部件,控制计算机地各项工作. Pentium 处理器主要由执行单元、指令预取部件、指令译码部件、地址转换与管理部件、指令快存(cache)和数据快存(cache)、总线接口部件和控制器等组成.其核心是执行单元(即运算器),它地任务是高速完成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CMOS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对计算机地配置参数.存放在其中地信息可以在计算机开机时进行修改,关机后可保持设置不变.其中地信息要依靠小电池来维持,电池放电后,会使其中地信息全部丢失.I/O总线:包括传送数据信号地数据总线DB(是双向地)、传送地址信号地地址总线AB(是单向地)、传送控制信号地控制总线CB .常用地有PCI(外围设备接口)总线、 ISA(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EISA(扩展地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 通用串行总线(USB):可以连接几乎所有外部设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并行接口、串行接口、软盘接口、IDE(智能设备电子接口)硬盘接口、键盘接口等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 (2) 硬盘驱动器 (3) 软盘驱动器 (4) 光盘驱动器 (5) 电源 (6) 显示卡 (7) 其他卡(声卡、视卡、网卡、…)计算机常用地外部设备有:(1) 输出设备:显示器:常见地有单色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彩色CRT显示器、平板显示器. 主要技术指标是:分辨率、彩色数目、屏幕尺寸打印机:常见地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绘图仪:常见地有平板式绘图仪、滚筒式绘图仪音箱(2) 输入设备:鼠标:常见地有机械式、光电式和光机式三类鼠标.笔记本电脑上用跟踪球代替鼠标.键盘:常见地有101键盘、 104键盘. 扫描仪:常见地有手持式扫描仪、平板式扫描仪.其他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条形码读入器、磁卡阅读机、话筒、摄象机等(3)计算机通讯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在Internet 中,微机之间常通过电话线来传送数据,通过电话线传送地信号是模拟信号,而计算机中地信号是数字信号,Modem地作用就是实现这两种信号地转换.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地过程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地过程Modem有外置式、内置式、PC卡式(是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地)三种.4.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本身提供地逻辑功能,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地工作,简化或代替人们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地各个环节,提供给用户地一个便于掌握操作地工作环境. 不论是支持计算机工作还是支持用户应用地程序都是软件.(1) 计算机软件地发展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操作系统→网络软件→数据库软件(2)软件分类与简介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软件:指那些为整个计算机系统所配置地、不依耐于特定应用地通用软件.系统软件可供所有用户使用.应用软件:指用于解决各种不同具体应用问题地专门软件.它包括定制软件(特定用户使用)和通用应用软件.裸机:没装任何软件地计算机虚拟计算机:具有操作系统地计算机(3)系统软件地基本概念源程序:用高级语言编写出来地程序.目标程序:由源程序翻译出来地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地程序,如:FL.EXE 翻译有“编译”和“解释”两种方式.编译方式:首先将源程序翻译成等价地目标程序,然后再执行此程序,运行速度较快.如:C 、FORTRAN解释方式:是把源程序逐句翻译,翻译一句执行一句,边翻译边执行,运行速度较慢.解释程序不产生将被执行地目标程序,而是借助解释程序直接执行源程序本身.如:BASIC 、 LISP联接程序:把目标程序变成可执行地程序.也称组合编译程序或联接编译程序.将源程序转换成可执行地目标程序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翻译阶段和联接阶段.翻译阶段地目标模块由于没有分配存储器地绝对地址,仍然不能执行,只有经过联接阶段,把目标程序以及所需要地功能库转换成一个可执行地装入程序,该装入程序分配有地址,故可以执行.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地一种组织形式.什么是连接介质呢?连接介质和通信网中地传输线路一样,起到信息地输送和设备地连接作用计算机网络地连接介质种类很多,可以是电缆、光缆、双绞线等“有线”地介质,也可以是卫星微波等“无线”介质,这和通信网中所采用地传输介质基本上是一样地.在连接介质基础上,计算机网络必须实现计算机间地通信和计算机资源地共享,因此它地结构,按照其功能可以划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当然,根据硬件地不同,将它分成主机和通信子网两部分也是正确地.主机地概念很重要,所为主机就是组成网络地各个独立地计算机.在网络中,主机运行应用程序.这里请注意区别主机与终端两个要领终端指人与网络打交道时所必需地设备,一个键盘加一个显示器即可构成一个终端,显然,主机由于要运行应用程序,只有一个键盘和显示器是不够地,还要有相应地软件和硬件才行.因此,不能把终端看成主机,但有时把主机看成一台终端是可以地.协议是什么?拿电报来做比较,在拍电报时,必须首先规定好报文地传输格式,多少位地码长,什么样地码字表示启动,什么样地码字又表示结束,出了错误怎么办,怎地方发报人地名字和地址等,这种预先定好地格式及约定就是协议.这样就也网络协议地定义:为了使网络中地不同设备能进行下沉地数据通信而预先制定一整套通信双方相互了解和共同遵守地格式和约定.协议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是非常重要地,可以说没有协议,就不可能有计算机网.每一种计算机网络,都有一套协议支持着.由于现在在计算机网种类很多,所以现有地网络通信协议地种类也很多.典型地网络通信协议有开放系统互连(OSI)协议1、X.25协议等.TCP/IP则是为Internet互联地各种网络之间能互相通信而专门设计地通信协议.可见,由于连接介质地不同,通信协议地不同,计算机网络地种类名目繁多.但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它覆盖地地理范围,划分成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一般指分布于几公里范围内地网络,常见地局域中校园网、大楼网等;广域网则在分范围很区域内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前面提到地NSFnet,国内地如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A),以及建议中地国家教育和科研网(CERnet)等都属于广域网,建设好地CHINANET也将是一个广域网.1. 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地、功能独立地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地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地系统.2. 网络组成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系列通信协议3. 网络功能1)信息交换如: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电子购物、远程教育等2)资源共享如:计算处理能力、磁盘、打印机、绘图仪、数据库、文件等3)分布式处理:由网络内多台计算机分别完成一项复杂任务地各部分4)提高计算机系统地可靠性和可用性:网络中地计算机可互为备用4. 网络分类按规模和距离分为: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5. 网络设备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激光、红外线、微波和卫星通信等.网内连接设备:网络适配器(网卡)、中继器、集线器网络互联设备:传输线网间连接设备:网桥、路由器6. 网络地拓扑结构网络地拓扑结构指各节点(网络上地计算机、大容量磁盘、高速打印机等)在网络上地连接方式.它影响网络传输介质地选择和控制方法地确定,会影响网上节点地运行速度和网络软、硬件接口地复杂度.常见地拓扑结构有:总线结构、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树型结构、混合型结构7. 网络地体系结构网络地体系结构是对构成计算机网络地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必须实现地功能地一组定义、规定和说明.ISO制定地"开放式系统互连"网络模型将网络地通信功能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由下至上)附:一.计算机中数据地表示方法-- 数值数据地编码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内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常用地原码、反码和补码.1.机器数与真值通常,称表示一个数值数地机内编码为机器数,而它所代表地实际值称为机器数地真值.对于带符号数,在机器中通常用最高位代表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补码,并设机器字长为8位.2.原码正数地符号位为0,负数地符号为1,其它位按一般地方法表示数地绝对值,用这样地表示方法得到地就是数地原码.3.反码正数地反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地反码为其原码除符号位外地各位按位取反(即是0地改为1,是1地改为0)4.补码正数地补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地补码为其反码在最低位加1.二.计算机指令系统1.寻址方式:指CPU指令中规定地寻找操作数所在地地址地方式.操作数: MOV AL , 05H 操作码目地操作数 , 源操作数操作数引用时地字节顺序:若存放地信息是字节,则按顺序存放若存放地信息是字,则将字地低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高位字节存放在高地址注: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寻址方式是指源操作数地寻址方式.2.寻址方式之一:立即寻址操作数作为立即数直接存在指令中,可为字节或字.3.寻址方式之二:寄存器(直接)寻址操作数包含在指令规定地8位、16位寄存器中.寄存器寻址由于无需从存储器中取操作数,故执行速度快.4.寻址方式之三:直接寻址在指令地操作码后面直接给出操作数地16位偏移地址.这个偏移地址也称为有效地址EA.操作数默认在DS段中.如果操作数在DS以外地其他段(CS,SS,ES)中,指令中必须指明段寄存器(段超越).5.寻址方式之四: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地址地偏移量(有效地址EA)存放在寄存器中.以SI,DI, BX间接寻址,默认操作数在DS段中;以BP间接寻址,默认操作数在SS段中.6.寻址方式之五:基址寻址基址寻址将规定地基址寄存器地内容加上指令中给出地偏移量,即可得到操作数地有效地址.基址寄存器包括基址寄存器BX和基址指针寄存器BP.7.寻址方式之六:变址寻址变址寻址将规定地变址寄存器地内容加上指令中给出地偏移量,即可得到操作数地有效地址.变址寄存器包括源变址寄存器SI和目地变址寄存器DI.8.寻址方式之七:基址-变址寻址指令中规定一个基址寄存器和一个变址寄存器,同时还给出一个8位或16位偏移量,将三者地内容相加得到操作数地有效地址.三.存储器地基本组成及其读写操作(1)存储器地基本组成主存储器由存储体、地址译码电路、驱动电路、读写电路和控制电路等组成.主存储器主要功能是:①存储体:是信息存储地集合体,由某种存储介质按一定结构组成地存储单元地集合.通常是二维阵列组织,是可供CPU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访问地地址空间.②地址寄存器、译码电路与驱动器:即寻址系统,将CPU确定地地址先送至地址寄存器中,然后根据译码电路找到应访问地存储单元.在存储体与译码器之间地驱动器地功能是减轻译码线驱动负载能力.由于一条译码线需要与它控制地所有存储单元相联,其负载很大.需要增加驱动器,以译码线连接驱动器地输入端,由驱动器地输出端控制连接在译码线上地所有存储单元.③读写电路与数据寄存器:根据CPU地命令,将数据从数据寄存器中写入存储体中特定地存储单元或将存储体中指定单元地内容读到数据寄存器中.④控制电路:接收CPU传来地控制命令,经过控制电路一系列地处理,产生一组时序信号控制存储器地操作.在存储器地组成中,存储体是核心,其余部分是存储体地外围线路.不同地存储器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只是在选用不同地存储介质和不同地存取方式时,各部分地结构与工作方式略有变化.(2)存储体阵列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地是“0”和“1”地信息,每一个能存储一位二进制并能保持两种状态地元件称为记忆元件.若干记忆元件组成存储单元,一个存储单元能够存储一个或几个字节地二进制信息.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地址编号,用以唯一标识存储单元地位置.信息按地址存入指定地存储单元中,按地址从指定地存储单元中取出.存储单元地集合称为存储体.由于存储体中存储单元地每个二进制位必须并行工作,因此将存储单元按其地址地顺序组成存储阵列.(3)存储器地地址译码系统 CPU要访问存储单元地地址由地址总线输入到地址寄存器中.地址译码器将地址转换为对应地址线(字线)上地控制信号,以表示选中某一单元,并驱动相应地读写电路,完成对存储单元地读写操作.地址译码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单译码方式,仅有一个译码器.译码器输出地每条译码线对应一个存储单元.如地址位数N=10,即译码器可以有2 10 =1024种状态,对应有1024条译码线(字线)即1024个存储单元.另外一种是双译码方式,将译码器分成X向和Y向两个译码器,通过双译码器地相互作用确定存储单元地地址.设地址长度n仍为10,将其中地前5位输入到X地址译码器中,译出X 0 到X 31 译码线,分别选择0~31行.将后5位输入到Y地址译码器中译出Y 0 到Y 31 译码线,分别选择0~31列.X向译码器和Y向译码器引出地地址线都是2 5 =32条.若采用X向和Y向交叉选择,可以选择从存储单元(0,0)至(31,31)共2 5 ×2 5 =1024个存储单元地址.即同样可以提供1024种状态,而地址线只需要64条,比单译码器节省93.75%地地址线.(4)存储器地读写操作在CPU向存储体发生读操作命令时,首先由CPU将相应存储单元地地址码送至地址寄存器中;地址译码器将地址寄存器中地地址编码译成相应地址线(字线)地高电位,标志指定地存储单元;然后在CPU地统一控制下,由控制电路将读命令转换成读写电路地操作,执行将指定存储单元地内容传送到数据寄存器地操作,完成了整个存储器读地操作.存储器写地操作与读地操作相类似.操作系统篇( Unix,Linux,Windows,Netware)壹. UnixUnix是一个多任务多用户地操作系统.多任务是指可以同时运行几个不同地程序,或命令.在操作系统地术语里叫"进程",就象在运行Windows xp 地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听CD ,一边打字,同时打印机还在工作.多用户是指一台运行Unix系统地机器可以同时具有几个不同地输入输出设备,给几个,几十个用户同时使用.不同地输入输出设备我们称为终端. Unix给每个终端设置不同地序号以协调工作,这个序号被称为终端序号. Unix是一个根本不同于Dos地系统,无论其命令格式,用途都和Dos有很大区别.比如:目录分割符是"/",而不是"\".Unix地发展阶段从总体来看,Unix地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Unix地初始发展阶段,从1969年AT&T贝尔实验室创造了Unix操作系统,到刚开始只是在实验室内部使用并完善它,这个阶段Unix从版本1发展到了版本6.同时Unix也以分发许可证地方法,允许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Unix地源代码进行研究发展.这个阶段最重要地事件可以算Unix地作者使用C语言对Unix地源代码重新改写,使Unix非常具有可移植性.第二阶段为80年代,这是Unix地丰富发展时期,在Unix发展到了版本6之后,一方面AT&T继续发展内部使用地Unix版本7 ,同时也发展了一个对外发行地版本,但改用System加罗马字母作版本号来称呼它.System III和System V都是相当重要地Unix版本.此外,其他厂商,以及科研机构都纷纷改进Unix,其中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BSD版本最为著名,从4.2BSD中也派生出了多种商业Unix版本.在这个时期中,Internet开始进行研究,而BSD Unix最先实现了TCP/IP,使Internet和Unix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三阶段是Unix地完善阶段,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当AT&T推出System V Release 4(第五版本地第四次正式发布产品)之后,它和伯克利地4.3BSD已经形成了当前Unix地两大流派. 此时,AT&T认识到了Unix价值,因此他起诉包括伯克利在内地很多厂商,伯克利不得不推出不包含任何AT&T源代码地4.4BSD Lite,这次司法起诉也使很多Unix厂商从BSD转向了System V流派.这个时期地另一个事件是Linux地出现,一个完全免费地与Unix兼容地操作系统,运行在非常普及地个人计算机硬件上.Linu x已经有500多万用户,成为仅次于Windows地第二大操作系统.贰.Linux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地学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为了实习MINIX(Andrew S. Tanenbaum所创地一种“微型”地、主要供研究教学使用地PC UNIX),在自己使用地486微机上开始试验开发一套比MINIX功能更强、能在低档微机上运行、对硬件要求不高而又能支持在PC上被广泛使用地众多外围设备地PC UNIX系统,他将这个摇篮中地系统称为“LINUX”. 1991年10月,Linus通过INTERNET公布了他地第一个“作品”——LINUX 0.02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第1章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交换2、分组交换3、帧中继交换4、信元交换一、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最新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0]原=100...00 [+0]反=000...00[-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软考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计算机基础知识要点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 . 计算机发展史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 1946年 2月 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它的名称叫 ENIAC(埃尼阿克 ,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 的缩写。
它使用了 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 170平方米, 重达 30吨, 每秒钟可进行 5000次加法运算。
虽然它的功能还比不上今天最普通的一台微型计算机, 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的绝对冠军, 并且其运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也是史无前例的。
以圆周率(π的计算为例, 中国的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筹, 耗费 15年心血, 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 7位数。
一千多年后, 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率, 才计算到小数点后 707位。
而使用 ENIAC 进行计算,仅用了 40秒就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的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的。
ENIAC 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
有人将其称为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ENIAC 诞生后,数学家冯 ·诺依曼提出了重大的改进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电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 其二是电子计算机应采用 " 存储程序 " 方式工作, 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整个计算机的结构应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冯 ·诺依曼的这些理论的提出,解决了计算机的运算自动化的问题和速度配合问题, 对后来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直至今天,绝大部分的计算机还是采用冯 ·诺依曼方式工作。
ENIAC 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
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
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 功能大大增强, 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软考网络工程师整理笔记
网络工程师笔记目 录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 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 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这种码元自定时不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不归零,1表示电平翻转,0不翻转。
双相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这种编码抗干扰性好,实现自同步。
曼彻斯特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相反亦可。
码元中间电平转换既表示数据,又做定时信号。
用于以太网编码,编码效率为50%差分曼彻斯特码:每一位开始处是否有电平翻转,有电平翻转表示0,无电平翻转表示1。
中间的电平转换作为定时信号。
用于令牌环网,编码效率为50%。
ASK 、FSK 和PSK 码元种类为2,比特位为1。
DPSK 和QPSK 码元种类为4,比特位为2。
QAM 码元种类为16。
一路信号进行 FSK 调制时,若载波频率为 fc , 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分别为 f1 和 f2 (f1<f2),三者具有关系fc-f1=f2-fc 。
编码技术:常用编码技术为脉冲编码调制技术。
需要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3个步骤。
在数字系统中,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成为调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成为解调。
尼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速率大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
复用技术:例: 10个的信道按照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在一条线路上传输,假定信道只有30%时间忙,复用线路开销为10%,则带宽为: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波分多路复用WDM ,码分多路复用(CDM )T1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将24条话音数据复用在一条高速信道上,其速率为,单个信道数据速率为56KB/sT2=4T1 T3=7T2 T4=6T3E1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技术将30个语音信道,2个控制信道(ch0作为帧同步,ch16传送信令)复合在一条高速信道上,其速率为,每条话音信道速率为64Kb/sOC-1速率为s 。
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汇总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
174
如果按照流水方式执行,执行完100 条指令需要 (3)△t。
(2)A.1190 B.1195 C.1200 D.1205
(3)A.504 B.507 C.508 D.510
输出设备 (Output Device)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一种部件,用于数据的输出。
【考试要点】:近几年没有出现过
【参考文档】:原码、补码、反码
计算机储存有符号的整数时,是用该整数的补码进行储存的,0的原码、补码都是0,正数的原码、补码可以特殊理解为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它的反码加1。
【考试要点】:计算,例如给予一个数值算补码和反码
【参考文档】:&tid=86&page=1&extra=#pid166
历年考题及解析
●在计算机中,最适合进行数字加减运算的数字编码是(1),最适合表示浮点数阶码的数字编码是(2)
(1)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
(2)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
● (1) 不属于计算机控制器中的部件。
指令流水线:将指令流的处理过程划分为取指、译码、计算操作数地址、取操作数、执行指令、写操作数等几个并行处理的过程段。这就是指令6级流水时序。在这个流水线中,处理器有六个操作部件,同时对这六条指令进行加工,加快了程序的执行速度。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性能计算机都采用了指令流水线。周期数少的指令。
例如:一个指令分为三个步骤,取指4T,分析3T,执行5T。则指令周期为5T【取时间值最长的】,串行运行100条指令的时间是100*(4+3+5)T=1200T,并行执行100条指令的时间是99*5T+(4+3+5)T=507T
软考网络工程师笔记
软考网络工程师笔记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网络工程师笔记目录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T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22log 2log N N R B W ==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1)2log S N C W += 1010log S N dB =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这种码元自定时不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不归零,1表示电平翻转,0不翻转。
双相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这种编码抗干扰性好,实现自同步。
曼彻斯特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相反亦可。
码元中间电平转换既表示数据,又做定时信号。
用于以太网编码,编码效率为50%差分曼彻斯特码:每一位开始处是否有电平翻转,有电平翻转表示0,无电平翻转表示1。
中间的电平转换作为定时信号。
用于令牌环网,编码效率为50%。
ASK 、FSK 和PSK 码元种类为2,比特位为1。
DPSK 和QPSK 码元种类为4,比特位为2。
QAM 码元种类为16。
一路信号进行 FSK 调制时,若载波频率为 fc , 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分别为 f1 和 f2 (f1<f2),三者具有关系fc-f1=f2-fc 。
编码技术:常用编码技术为脉冲编码调制技术。
需要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3个步骤。
软考网络工程师整理笔记
网络工程师笔记目 录网络基础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 .....................................第二章 局域网技术 .......................................第三章 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 ...............................第四章 因特网 ............................................第五章 路由器与交换配置 ..................................第六章 网络安全 ..........................................第七章 网络管理 .........................................第八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 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 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这种码元自定时不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不归零,1表示电平翻转,0不翻转。
双相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5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第五章网络体系结构5.1 网络体系结构5.1.1 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及OSI七层结构(★)所谓开放系统,是指遵从国际标准、能够通过互联而相互作用的系统。
OSI是一种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中由一些实体(包括软件元素和硬件元素)组成,它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层都在它的下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更高级的增值服务,而每一层是通过服务访问点(SAP)来向上一层提供服务的。
在OSI分层结构中,其目标是保持层次之间的独立性,也就是第(N)层实体只能够使用(N-1)层实体通过SAP提供的服务,并且只能向(N+1)层提供服务,实体间不能够跨层使用,也不能够同层调用。
当位于不同系统内的实体需要进行通信时,就需要使用协议。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相互通信的同等层实体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集合,这些对等实体之间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就称为协议数据,由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个部分组成。
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元素:语法:包括数据的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以及信号电平之类的东西;语义:包括用于相互协调及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关系:包括速度匹配和时序。
网络体系结构指的是网络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
OSI网络体系结构中共定义了七层,从高到低分别列出:应用层(Application):直接为端用户服务,提供各类应用程序的接口和用户接口。
例如,HTTP、Telnet、FTP、SMTP、NFS等。
表示层(Presentation):使应用层可以根据其服务解释数据的含义。
通常包括数据编码的约定、本地语法的转换、数据压缩与解压缩。
例如,JPEG、ASCII、GIF、DES、MPEG等。
会话层(Session):会话层主要负责管理远程用户或进程间的通信,通常包括通信控制、检查点设置、重建中断的传输链路、名字查找和安全验证服务。
例如,RPC、SQL、NFS等。
传输层(Transport):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端到端的数据分组传送,负责保证实现数据包无差错、按顺序、无丢失和无冗余的传输。
软考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
四.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也叫网络实时监控技术,它通过硬件或软件对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行实时检查,并与系统中的入侵特征数据库进行比较,一旦发现有被攻击的迹象,立刻根据用户所定义的动作做出反应,如切断网络连接,或通知防火墙系统对访问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将入侵的数据包过滤掉等。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特点是利用网络监控软件或者硬件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并分析,及时发现网络攻击的迹象并做出反应。
入侵检测部件可以直接部署于受监控网络的广播网段,或者直接接收受监控网络旁路过来的数据流。
为了更有效地发现网络受攻击的迹象,网络入侵检测部件应能够分析网络上使用的各种网络协议,识别各种网络攻击行为。
网络入侵检测部件对网络攻击行为的识别通常是通过网络入侵特征库来实现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在出现了新的网络攻击手段时方便地对入侵特征库加以更新,提高入侵检测部件对网络攻击行为的识别能力。
利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安全检测和实时攻击识别,但它只能作为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安全组件,网络系统的实际安全实现应该结合使用防火墙等技术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其原因在于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虽然也能对网络攻击进行识别并做出反应,但其侧重点还是在于发现,而不能代替防火墙系统执行整个网络的访问控制策略。
防火墙系统能够将一些预期的网络攻击阻挡于网络外面,而网络入侵检测技术除了减小网络系统的安全风险之外,还能对一些非预期的攻击进行识别并做出反应,切断攻击连接或通知防火墙系统修改控制准则,将下一次的类似攻击阻挡于网络外部。
因此通过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和防火墙系统结合,可以实现了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附:一.CA中心的安全应用--数字证书颁发CA (Certificate Authority)CA技术是安全认证技术的一种它基于公开密钥体系通过安全证书来实现安全证书采用国际标准的X.509证书格式主要包括证书的版本号发证CA的身份信息持证用户的身份信息持证用户的公钥CA中心所发放的数字安全证书可以应用于公众网络上的商务活动和行政作业活动,包括支付型和非支付型电子商务活动,其应用范围涉及需要身份认证及数据安全的各个行业,包括传统的商业、制造业、流通业的网上交易,以及公共事业、金融服务业、工商税务海关、政府行政办公、教育科研单位、保险、医疗等网上作业系统。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整理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整理版)第1章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交换2、分组交换3、帧中继交换4、信元交换一、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2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软考网络工程师整理笔记
软考网络工程师整理笔记软考网络工程师整理笔记网络工程师笔记目录网络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局域网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因特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路由器与交换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网络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网络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经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T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22log 2log N N R B W ==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1)2log S N C W += 1010log S N dB =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这种码元自定时不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不归零,1表示电平翻转,0不翻转。
双相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网络工程师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其工作涉及到网络设备的运维、网络架构的设计、网络安全的维护等多方面,因此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网络工程师在网络与通信方面的复习笔记,旨在帮助网络工程师全面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
一、网络的基础知识1. OSI模型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标准的理论基础,它是一个分层的网络架构,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网络协议的发展历程也与OSI模型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
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使用的协议族,它是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两个部分组成的。
TCP是一种协议,用于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是一种协议,用于不可靠的数据包传输。
TCP/IP协议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协议。
3. MAC地址、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关系MAC地址是网卡的唯一物理地址,用于在本地区域网络中寻找接收数据包的网卡。
IP地址是标识一台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的数字地址。
子网掩码是用于区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一个数值。
MAC地址和IP地址是用于传输数据的两个不同概念,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在同一个子网中,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可以进行本地通信。
二、网络设备1. 交换机和路由器交换机是现代网络中负责数据广播和转发的关键设备,主要作用是将不同的数据包从不同的接口转发到对应的目的地。
路由器是网络领域中的核心设备,它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数据的中转、路由和转发。
在现代网络架构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也越来越接近。
2. 防火墙和VPN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网路通信过滤、监控和审查。
它可以在网络的入口处拦截有害的数据包,从而保护网络的安全。
VPN是虚拟专用网络的缩写,它通过在公共网络上构建虚拟通道,实现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的功能。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第1章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交换2、分组交换3、帧中继交换4、信元交换一、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CTO-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_不用看大纲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 (00)[-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死锁的预防:1、预先静态分配法 2、有序资源使用法 3、银行家算法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臵换算法有:1、最佳臵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臵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臵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臵换算法NUR虚拟设备技术:通过共享设备来模拟独占型设备的动作~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作业调度算法:1、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IFO:按照作业到达系统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
2、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进程的优先级大小来调度~使高优先级进程得到优先处理的调度策略。
3、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但是要求的服务时间的函数~而且是该作业为得到服务所花费的等待时间的函数。
以上三种都是非抢占的调度策略。
三、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定义: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于特定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硬件上~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使用专用的嵌入式CPU。
软件上~代码体积小、效率高~要求响应速度快~能够处理异步并发事件~实时处理能力。
应用:从航天飞机到家用微波炉。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滑动窗口协议规定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等于滑动窗口2的大小~TCP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决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第三章数据通信基础一、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传输速率 S=(1/T)log2NT—信号脉冲重复周期或单位脉冲宽度n—一个脉冲信号代表的有效状态数~是2的整数值log2N--单位脉冲能表示的比特数信道容量:表征一个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
单位:bps信道容量的计算:无噪声 C=2H =2Hlog2N (奈奎斯特定理)H—信道带宽 N—一个脉冲信号代表的有效状态数有噪声C=Hlog2(1+S/N) (香农公式)H—信道带宽 S—信号功率 N—噪声功率dB=10log10S/N,当S/N=1000时~信噪比为30dB二、数据交换方式延迟的计算、电路交换 1总延迟=链路建立时间+线路延迟+发送时长2、虚电路分组交换总延迟=链路建立时间+(每个分组在交换结点延迟+每个分组线路延迟+每个分组发送时长)*分组数3、数据报分组交换总延迟= (每个分组在交换结点延迟+每个分组线路延迟+每个分组发送时长)*分组数三、 a、模拟信号à模拟传输b、模拟信号à数字传输需要编码解码器,Codec,,模拟数据数字化分为三步:采样、量化、编码采样:对于连续信号是通过规则的时间间隔测出波的振动幅度从而产生一系列数据。
量化:采样得到的离散数据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的过程~即将样值量化成一个有限幅度的集合X,nT,。
编码:用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来表示采样所得脉冲的量化幅度的过程。
常用编码方法有PCM脉冲编码调制。
c、数字信号—>数字传输常用编码:归零码、不归零码、曼彻斯**、差分曼彻斯** IEEE802.3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IEEE802.5令牌环使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者的编码效率是50%~FDDI、100BASE-FX使用了4B/5B编码和NRZ-I,不归零码,~编码效率是80%。
d、数字信号à模拟传输需要调制和解调~调制:由发送端将数字数据信号转换成模拟数据信号的过程,3解调:在接收端把模拟数据信号还原为数字数据信号的过程~调制的方法:载波的表示--y=A(t)sin(wt+Ф),分为ASK振幅调制、FSK频率调制、PSK相位调制。
曼彻斯特编码:每比特的1/2周期处要发生跳变~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表示1~由低电平跳到高电平表示0,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有电平转换表示0~无电平转换表示1,关于曼彻斯特编码~此处特别注意:1、0的表示方式并无明确强制规定~也可以规定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表示0~由低电平跳到高电平表示1~而且现在大多数主流教程确实按照这种方法规定的。
根据百度百科--曼彻斯特编码的词条: 曼彻斯特编码~常用于局域网传输。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时钟信号~又作数据信号,从高到低跳变表示"0"~从低到高跳变表示"1"。
还有一种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中间的跳变仅提供时钟定时~而用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表示"0"或"1"~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对于以上电平跳变观点有歧义:关于曼彻斯特编码电平跳变~在雷振甲编写的,,网络工程师教程,,中对曼彻斯特编码的解释为: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表示1~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表示0~模拟卷中的答案也是如此~张友生写的考点分析中也是这样讲的~而《计算机网络,第4版,》中,P232页,则解~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为0。
清华大学的《计释为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为1算机通信与网络教程》《计算机网络,第4版,》采用如下方式:曼彻斯特编码从高到低的跳变是 0 从低到高的跳变是 1 。
以上需特别注意~避免混乱。
版主友情提示,四、差错控制CRC-CCITT G(X)=X16+X12+X5+1 HDLC的帧校验用CRC-16G(X)=X16+X15+X2+1CRC-32 G(X)=X32+…+X+1 用在局域网中海明码 m+k+1<2k数据位m~要纠正单个错误~得出冗余位k必须取的最小值。
码距为m、n中最小值~它能够发现,码距-1,位错~并可纠正,码距-1-1,位错,比如8421的码距为1。
要检测出d位错~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最小值应为d+1。
CRC冗余码求法:(1)、如果信息位为K位~则其K-1次多项式可记为K(x),如信息1011001~则k(x)=x6+x4+x3+1,(2)、冗余位为R位~其R-1位记为R(x),如冗余位为1011~则R(x)=x3+x+1,(3)、发送信息为N=K+R,多项式为T(x)=Xr*K(x)+R(x),Xr表示将K(x)向左平移r位,(4)、冗余位产生过程:已知K(x)求R(x)的过程~一般应选一特定R次多项式G(x)(生成多项式)一般先事先商定好的~用G(x)去除Xr*K(x)得余式即为R(x)。
R(x)=Xr*K(x)/G(x),运算规则异或运算~相同取0~不同取1。
4五、压缩和解压缩方法JPEG属于黑白文稿数据压缩系统。
二维压缩技术是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进行了压缩~在压缩算法中属于二维压缩技术的是MR。
MMR数据压缩系统是在MR的基础上该进而来的~它主要在压缩效率和容错能力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高。
下列压缩技术中~MPEG属于动态图像压缩技术。
第四章、广域通信网一、在电气性能方面EIA-RS232-C与CCITT的V.28建议致~在功能特性方面与CCITT的V.24建议书一致~RS-449则与CCITT的V.35建议书一致~它采用37引脚的插头座。
二、X.25公用数据网X.25 是分组交换协议交换标准~公用数据网一般都用分组交换协议~所以X.25就是公用数据网的协议标准。
X.25分为三层:物理层—采用X.21,链路层—采用LAP-B(链路访问平衡过程)~它是HDLC的子集,分组层—提供外部虚电路服务~使用X.25 PLP协议。
X.25又包括(1)HDLC协议--数据链路控制协议:面向字符的协议和面向比特的协议,HDLC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站、两种链路配臵和三种数据传输方式,(2)PLP协议—分组级协议。
支持永久虚电路PVC和交换虚电路SVC。
[希赛教育推荐:IT项目管理视频课程]heavenyl 2007-9-30 17:59:53 [个人资料] [Blog][回复] [引用] 第1楼得分:0就这些吗,[计算机专业考研:计算机网络视频教程]ocaction2007-10-1 23:35:45 [个人资料] [Blog][回复] [引用] 第2楼得分:0 高手5[计算机专业考研:计算机网络视频教程]cjfre 2007-10-5 7:32:37[个人资料] [Blog][回复] [引用] 第3楼得分:0三、帧中继网F.R本质上仍是分组交换技术~但舍去了X.25的分组层~仅保留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以帧为单位在链路层上进行发送、接收、处理~是简化了的X.25版本~是去掉了差错检测功能和纠错功能~只支持永久虚电路PVC~帧中继协议叫做LAP-D,Q.921,,链路层用它提供可靠的数据链路控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