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

合集下载

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影响

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影响

试论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摘要: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以致导致核泄漏事故的发生。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短期内对产业链、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影响甚广,重创了日本经济。

长期看,地震产生的“破窗效应”,灾后重建将拉动一直低迷的日本国内有效需求,带动经济走向复苏。

由此得出结论,日本经济在震后将呈现出“v”增长轨迹。

尽管如此,核泄漏对日本农业、渔业、旅游业长期内产生负面作用,将是日本政府未来需要着力解决的大问题。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核泄漏、破窗效应一、引言: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以致导致核泄漏事故的发生,瞬间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消息传来,世界为之震动,纷纷为不幸遭遇大灾难的无辜民众祈福,并在第一时间各国纷纷表示施以援手,派出救援队赶赴地震前线同日本民众一道抵御旷世天灾。

同时,就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纷纷进行分析和预测,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产生影响的文章和评论最多。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比较分析,本文则着重分析日本大地震对日本国内经济的影响,笔者认为只有先理清此次地震对日本国内的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透过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分析对中国经济或是世界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

在讨论之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日本140年来最严重的地震,也是为我们后续的分析做必要的准备。

东日本大地震①发生在日本东北部距离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太平洋海域。

地震发生后,对地震震级测定的报道不断刷新,由日本气象厅最初定级为7.9级,一路调至到8.8级,最后定级为9.0级。

并引发浪高最高达到23米的海啸,重创东北部地区。

截至目前,地震海啸已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成为二战以来造成日本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

大地震还导致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发生7级爆炸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重大二次灾害,是日本迄今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日本8.8级大地震 中国加工型企业可能受波及

日本8.8级大地震 中国加工型企业可能受波及

日本气象厅在本周五对外表示,在日本当地时间3月11日下午14点46分,距离仙台海岸130英里处发生了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目前已经使得沿海地区身处洪水之中。
博格华纳公司发言人Erika Nielsen表示,在地震发生后,该公司工厂的销售业务并未受到损害。
电装公司发言人Bridgette Gollinger表示,该公司位于重灾区日本刈谷市(Kariya)宫城县(Miyagi)的工厂在因地震受到了影响。该工厂当时正处于在建状态,尚未投产,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就目前而言,受灾程度尚不清楚。但电装位于日本其他地区的工厂未受到损害。天合集团在日本有工厂、合资企业以及销售办公地点共九处。由于这些工厂和办公大楼距震区较远,因此未因地震受到影响。
灾区重建:政府有没有钱
世界经济也难逃波及。刘军红说,日本资金流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此次灾害如果造成日元贬值,那么亚洲出口萎缩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运行链条。
有观点认为1995年发生阪神地震后,日本反而因祸得福,经济摆脱了连年的低迷,走出了1996、1997连续两年的“艳阳天”。本届日本政府或许能重演“当日辉煌”。但刘军红认为,此次灾害情况以及日本所处经济环境与阪神地震发生时有很大不同。阪神地震毁坏了当地大量的住宅和基础设施,当时日本经济泡沫正好刚刚破裂,政府借助投资重建的机会,帮助日本经济走出了低迷。而此次灾害有所不同。一是从现在了解的情况看,灾害并未对住宅、基础设施等造成特别大的损失。第二点也是最可怕的问题,现在的日本政府债台高筑。目前日本政府的债务是GDP的两倍,国债又刚刚被评级机构降级,政府有没有钱赈灾、重建,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而勉强为之,其国债有可能进一步被降级。国债价格下降可能会影响到日元汇率,通过日元汇率与亚洲经济的反向联动作用影响亚洲乃至全球经济。

阪神地震

阪神地震

阪神地震背景: 1995年1月发生在日本大阪、神户一带的“阪神大地震”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受灾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除了7级大地震本身的超强破坏性以外,日本政府在这次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严重失误则是造成震灾恶性后果的人为原因。

日本政府在阪神大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危机管理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等充分说明科学的危机防范意识、权变的危机管理机制、通常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协调的危机管理体制是创新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的关键要素。

阪神教训详细:1. 震后2两小时首相才接到报告,内阁会议结束时神户已一片火海神户地震在凌晨5点发生,首相村山富市至上午7时才得到秘书报告,当时由于阪神通信网络断绝,对灾情判断不足,上午十点召开的例行内阁会议也并未对灾害提出讨论,仅派平时负责灾害的国土厅长小泽赴深沪观察。

时至内阁会议结束时,神户市的长田区早已是一片火海。

2.震后6小时才首次召开高级别对策会议,大型设备震后三天才获批投入救灾此外,在应对阪神地震上,整个日本政府运作上也显得迟缓,由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设置在国土厅的“平成七年兵库县南部地震灾害对策总部”在地震后6小时才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对策会议,而由首相挂帅的政府救灾对策总部是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才成立。

当时,日本最大的直升机机场就在神户,兵库县警察局和神户市消防局还有专门用于急救的BK117型直升机。

可是这些先进的国有设备是在阪神大地震后的第三天才获批投入救灾。

3.地震发生7小时后自卫队才接到动员,错过救援最佳时机神户地震后,虽然兵库县知事(县长)依据《自卫队法》三十八条提出要求,但至当日下午却只有少数部队人员到达。

后来直到伤亡数增加,十八日村山首相从电视上获知事态严重性后通知大藏、厚生、文部等有关内阁成员召开“地震对策会议”后,方才出动自卫队一万三千人及警察两万七千余人参与到救援之中。

危机管理短板详细:1灾情信息必须经由国土厅上报,程序教条阻碍高层获得信息阪神大地震前按照日本法规,警察厅和消防厅收集的灾情信息都必须经由国土厅才能送往首相官邸。

日本发生特大地震 海啸吞噬陆地PPT课件

日本发生特大地震 海啸吞噬陆地PPT课件
日本发生特大地震 海啸吞噬陆地
时间: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震中: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 震级:8.8级; 震源深度:24千米
• 据台湾《联合报》12日报道,11日日本东北外海发生里氏规模 8.8级的强烈地震,中国台湾地区气象局估计,这次地震释放的 能量约是台湾九二一地震及1995年阪神地震的256倍,大约是超 过1.1万颗广岛原子弹的破坏能力。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名取市,大量房屋 被海啸淹没,部分地区还发生火灾。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仙台机场遭海啸袭击后一 片狼藉,飞机、汽车与各种瓦砾、碎片混杂在一起。
2011年3月11日,日本 仙台,机场里的飞机和 汽车被地震引发的海啸 冲在一起。
当地时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名取市,海啸掀起的大浪 冲向大陆。
板被震落。
3月11日,英国爱丁堡的地震监测机构向媒体展示 监测到的日本大地震的地震波。
3月11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日本地 震引发海啸的示意图。
地震引发的海啸强度分布图。
3月11日,日本磐城市,部分房屋倒塌发生火灾。
2011年3月11日,日本,横滨:被困的乘客裹着毯子在寒 冷的室外避难。
3月11日,日本,琦玉:地震后被撕裂变形的路面。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京:火车站工作人员疏导民众 撤离。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京:地铁等公共交通停开,被 困的旅客滞留在地铁站。
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仙沼:海啸潮汐冲走汽车和大 量物品。
2011年3月11日, 日本,气仙沼: 海啸发生后,民 众被转移至屋顶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日立,汽车被海啸的海浪 冲走。
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Iwanuபைடு நூலகம்a,海啸冲向陆地。

浅析日本地震

浅析日本地震

浅析日本地震张亚芳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二班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左右,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这是日本20多年来遇到的震级最高的地震,也是人类迄今为止遇到的少数震级如此之高的地震,更匪夷所思的是,伴随着地震而来的是人类最为恐惧的海啸和核辐射,霎那间,全世界人民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中,自己的安全能否得到保证,是否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所有的不安,无奈,恐惧,都让人们化身成一个个学士或者说是战士,人们开始深入探讨日本地震的内幕,下面我就自己对日本地震的了解,简单的抒发个人的见解。

日本地震发生的原因当日本地震爆发后,美国发面给出了日本地震的解释,美国地质勘探局认为,此次发生在日本东海岸的东北关东大地震是有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的运动所致。

美国的一言一行必定要为美国的形象考虑,即使美国认识到了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也不会随意说出,因为美国不允许日本有核武器,一旦日本有核武器,美国将对日本的占领宣告失败,所以美国只能找些客观的理由向世界发布,已找回自己的面子。

然而,从多发面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这可能完全是一场人为的大灾难即是人祸。

可能是日本自己进行的海底核试验引起的!理由如下:一、石原慎太郎前阵子刚刚放言要以核武器对抗中国,3月9日日本就发生了7.4级的地震。

这可以推论为石原的狂言只是为日本的核试验放言,而九日的地震其实就是日本进行的核试验。

如果不出意外,日本近期还将进行几次核试验,并在不久后在美国的默许下宣布为有核国家以对抗中国。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想不到引发了世纪大地震而自食其恶果。

二、3月11日地震后,海面出现的神秘大漩涡,可能就是日本通向海底核试验场的隧道崩塌,导致海水倒灌引起的。

三、以日本现有的技术,能导致日本用于启动冷却设备的三道保障电网都出现故障,特别是柴油发电机不能发电,这有点不可思议。

合理的解释就是日本故意让电站爆炸让让核外泄,以便掩盖3月9日进行核试验发生的核辐射。

日本9级大地震4讲义

日本9级大地震4讲义

地震灾情报道
• 此次地震震级的测定,日本气象厅最初定级为7.9级,随 后立即更正为8.4、8.8、8.9,又回调到8.8级,最后定级 为9.0级;中国地震局网一开始发布的是里氏8.6级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是8.8级,当天不久随后美国地质 勘探局将西太平洋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从里氏8.8级改正 为里氏8.9级,3月14日最后定级为9.0级。 • 截至2011年12月22日,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 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5,843人死亡、3,469人失踪。 • 此次地震导致地面下沉,致日本岛地震震区沿海部分地区 沉到海平面以下,沉没部分面积相当大半个东京。
Page
18
追念日本9级大地震~海啸~核事故
日本地震简介
• • • • • • 时间: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 地点: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 震级:里氏9.0级 震源深度:10公里 余震:11-13日共发生168次5级以上余震 伤亡:已确认14704人遇难 10969人失踪 核电站事故:福岛核电站1、2、3、4号机组接连发生事故 后,日本各地均监测出超出本地标准值的辐射量。 • 火山:新燃岳火山4月18日再次喷发
释放能量
由于这次地震缘于板块间垂直运 动而非水平运动,因此触发海 啸,对日本一些海岸造成严重 破坏,给整个太平洋沿岸带来 威胁。美国地质勘探局学者布 赖恩· 阿特沃特告诉美联社记者, 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将近美 国全国一个月的能量消耗”。 这一机构局收集的资料,这次强震使 日本本州岛向东移动大约3.6米, 使地球自转加快1.6微秒,地轴 移动6微米。
Page 17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日本9.0级大地震及其震后

日本9.0级大地震及其震后

土建筑物幸免外 , 其均被夷为平地 。仙台 市被全城吞没 , 巨大的海浪挟裹 着大量汽
车、集装箱及其他杂物 ,吞 嗤着码头 、 机
差可达 10 倍之谱 。此次 日本关东东北 00 部 9 级大地震初次释放的能量为中国四 . 0
川汶川大地震的 2 倍 ,是 日 0 本有地震记 录以来 的第一大震 , 是全球的第五大震 。
快 1 . 6毫秒 。
户 、 叶等县市 为重灾区 , 中宫城县距 千 其
震 中较近 , 损失惨 重 , 巨大能量 的海啸 登
陆后形成 1 米高的巨浪 ,以摧枯拉朽之 0
势冲 向建筑物 、 停车场 , 除少许钢筋混凝
全球每年可发生地震 50万次左右 , 0 其中有感者可达 5 万次 , 破坏性地震可达 10 00次左右 。据测定 , 相邻震级 的能重之
船 小 艇 翻倾 ,美 国一 摄 影 师 卷 人 海 啸致 死; 同时南 美 洲 太平 洋 沿 岸 国家 , 如智 利 、
为里氏 8 级 ,后经 日本气象厅修正调整 . 9
为 90级 , 源深 度 2 里 。 1 . 震 4公 止 3日下 午
共 发生余震 10 次 ,其 中强余震 震级 5余
认故障登记及影响的范 围, 自监听列车 亲
延时间和降低作业标准 , 要相互创造有利
条件 , 严把安全责任交接关 , 确保非正 常 情况下接发列车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
( 上接第 6 8页)轮船被推上陆地 , 由于动 力失去控制随海浪翻滚而倾覆以致粉碎。
16 0 。宫城 、仙 台等地的高端加工产 0 人 1 业, 如半导体 、 手机 、 汽车制造 以及重装备
完善。特别 是因施工、 设备故 障导致非正 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安全措施 , 不能仅

日本9级特大地震简介(徐锡伟 )

日本9级特大地震简介(徐锡伟 )

日本9级特大地震简介徐锡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9级特大型地震,地震持续时间达5分钟,诱发了超过10米高的海啸,不仅冲刷了日本东北部海岸建构筑物、船只、汽车等所有地面物品,还引起了火灾、核电站设施爆炸、核泄漏和上万人死亡,这不仅仅是日本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引发了全球对核电站安全的担忧。

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吸收有用的养分,有可能让我们今后更从容面对未来的地震灾害。

1地震基本参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23秒(东京时间)地点:日本本州东部海岸附近海域,北纬38.322,东经142.369震中: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地震矩释放量:3.6×1022Nm,Mw=9.09级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北美板块及更西的欧亚板块之下的巨型逆断层上(上图显示日本地震震源百年复发间隔的发震概率图:2011年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板块边界带上(蓝色矩形框内,是原来预测的多个小于8级潜在震源a, B1, B2, b, c, d,and e级联破裂的结果)震源深度:24.4km震源机制解见下图:根据主震和余震和已有地震的准确定位资料和震源机制解等,可以推测发震断层: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北美板块及更西的欧亚板块之下的巨型低角度逆断层,属板块边界带地震。

发震断层走向:194.9度,倾向西,倾角14.9度。

用于约束板块俯冲带几何结构的地震分布图(据/earthquakes/eqarchives/subduction_zone/usc0001xgp/)板块俯冲带发震断层倾角拟合(据/earthquakes/eqarchives/subduction_zone/usc0001xgp/)板块俯冲剖面模型图(右侧为太平洋板块,下插到西侧北美板块(左侧)之下引发东北部海域9级特大地震破裂范围:南北长450km,东西宽150km破裂速度: 2.0km/s破裂持续时间:300 S,比汶川地震多3分钟最大断层滑移量:18m(据日本国立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资料)日本东北部海域9级特大地震震源破裂分布图(据日本国立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资料)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场:38.5度附近最大东南向位移7m(据名古屋大学Takeo Ito等,20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蝶
阮玲玉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 《生死恨》
该片被评为“我最难忘 的百部中国电影”之一, 王龙基扮演的三毛被评 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 经典银幕形象”之一。 该片在海外也同样受到 欢迎,例如1981年在巴 黎6家电影院连演60天, 轰动巴黎。该片荣获葡 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 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意大利第14届季福尼国 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1995年 26313
383512 7213
1999年 2000年 3184 3293
526483 585007
起步晚,但发展快
互联网的发展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3、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4、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居世 界第五位。 5、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 居世界第二位。
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1898年间, 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 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发展阶段
表现: 国人办报的热潮
康有为在1895年创办
黄遵宪、汪康年、梁启 超在1896年创办 。
康有为和梁启超在澳门创办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 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
《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 年9月在上海创办。第一卷 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 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 地称为《新青年》。成为新 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3)现状:
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 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 带网络时代。
——(美)米歇尔·科兹曼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报纸印数 广播制作 电视节目
互联网用户
1985年 1990年 2468 2113 280799 647762 38056 91572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电影、 电视、互联网等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 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 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 国。”
唐代中国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 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 ——《邸报》(887年)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关报
课堂思考
为什么报刊业会如此迅速的发展普及
原因
内因: 满足需求 外因: 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平时你和家里人 都爱看哪些报纸?爱 看哪些内容?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广播
阅读课文,找到以下“中国第一”的名 称、产生时间和地点
日本大地震
• 时间: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 震级:9.0级(日本地震厅) • 震中: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 • 伤亡:官方确认11417人死亡16273人失
踪 • 核电站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
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4号反应堆出现火 情。
大众传播媒介
课标要求
《难夫难妻》——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3年)
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
《孤儿救祖记》
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 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同年8月,有声电 影正式在美国上映。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 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 荣誉的影片
渔光曲
赵丹
1、历史渊源 2、报业的发展
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 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乐知等 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
1872年4月,一份中文 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 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 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 的大股东,并对申报原班 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 业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 发行量和影响最大的一份 报纸,1945年抗战胜利后, 《申报》被国民党接收, 解放前夕,该报终刊,前 后办了77年,共出版 25600号。
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1、广播 2、电影
1895年, 由卢米埃尔兄 弟制作的电影 《火车到站》 、《工厂大门 》在巴黎公映 ,标志着世界 电影的诞生。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拍摄了中国 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
形成阶段
表现: 外国人在华办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 刊——《昭文新报》
当今时事,上而学士大夫及农工商贾皆 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之纸之善矣。…...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 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足以新人听闻 者,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 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
——《申报》(1872年)
6、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3.84亿, 比1997年增长了618倍,年均增长3,195万人,互 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互联网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 变
今 天 你 织 “ 围 脖 ” 了 吗 ?
“大肚女童”引发数十万网民关注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少林寺》
第38届西柏林国际 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 金熊奖;这是第一部 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 获得最高奖的中国电 影
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外语 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 指导、最佳音乐
电影发展趋势
• 无声—有声 • 黑白—彩色 • 进口片—国产片
1、广播 2、电影 3、电视
(1)问世:20世纪30年代 (2)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