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
的意见
【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淄发[2004]12号
【发布部门】淄博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4.06.25
【实施日期】2004.06.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淄发[2004]12号2004年6月25日)
为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努力做快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建设,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鲁发〔2003〕24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市国民经济重要的主导产业
1、近几年来,我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在提升城市形象、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对外开放、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旅游资源大市地位和全市经济发展要求也不相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旅游业正面临着良好
的发展机遇。
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对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在山东中部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的全局,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的切入点,真正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优化环境、就是抓招商引资、就是抓文化建设、就是抓扩大就业、就是抓城市综合素质的新观念,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重点培植,推动旅游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我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先导带动作用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大力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引导,创新运作机制,以塑造淄博旅游整体形象为主线,以培育旅游精品为重点,以强化市场促销为突破口,以开发人才资源为基础,以加强依法治旅、规范旅游市场、优化旅游环境为保障,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力争200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15亿元,年均递增27%,相当于全市GDP的7%左右,成为我市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10亿元,年均递增22%,相当于全市GDP的10%左右,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争取将我市创建成为“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
二、加强规划和项目管理,实现高层次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3、加强旅游规划管理。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配套完善、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度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要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并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以《淄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编制完善区(县)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旅游区规划和专项旅游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
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要引入现代旅游理念,体现人文思想,强化旅游功能。
交通、文化、林业、商贸、水利、教育等相关产业规划,要充分
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
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宗教场所、自然(生态)保护区、城市绿地和公园、森林公园等各类旅游区(点)规划,要与旅游发展规划搞好衔接。
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旅游规划管理。
旅游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对不按照规划开发,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和浪费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4、高水平策划旅游项目。
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旅游项目策划水平,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建立旅游项目库,实行旅游项目专家评审制度。
加强旅游项目建设规范化管理,旅游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强指导与监督,确保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三、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淄博旅游的特色品牌
5、加快齐文化开发,打造齐文化旅游品牌。
充分发挥齐文化资源优势,加大齐文化旅游开发力度,以齐文化遗址公园、齐王陵、殉马坑、中国兵家城、聊斋城、周村大街古商城等为重点,尽快建设几个规模大、品位高、效益好、在国际国内市场叫得响的大项目,打响齐文化旅游品牌。
积极创造条件,将齐故城遗址、蒲松龄故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6、整合自然生态资源,建设鲁山旅游品牌。
我市南部山区自然景观奇特,生态环境优良。
对南部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大力进行整合,从整体的视角搞好各景区的协调,使景区间自然衔接,保持景观完整性,形成集山、水、林、泉、洞、石为一体的鲁山生态旅游区。
坚持统一规划,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采取市场化运作,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树立大鲁山整体形象,使之成为国内闻名的生态旅游品牌。
7、拉长旅游产业链,发展体验旅游品牌。
发挥我市作为组群式城市、老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发达的独特优势,培植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和工业旅游产品,积极创建“全国工
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立足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势,积极发展商务、会展、体育和修学旅游;抓好北部湖河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形成多元化、系列化以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求。
8、抓好旅游商品开发,建设购物旅游品牌。
经贸、科技、工商、园林、文物、旅游等部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