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讲课教案
辨析词语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辨析词语的基本方法,提高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选择词语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教学对象:初中语文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 辨析词语的基本方法。
2. 在具体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教学难点:1. 词语在语境中的细微差别。
2. 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词语辨析练习题。
3.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辨析词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词语辨析问题。
二、基本方法讲解1. 教师讲解辨析词语的基本方法:a. 从词义入手,分析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b. 从词性入手,区分词语的语法功能。
c. 从搭配入手,考虑词语的适用范围。
d. 从语境入手,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2.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实际运用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三、词语辨析练习1. 教师展示词语辨析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辨析词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辨析词语的方法?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讲解1. 教师结合具体实例,深入讲解词语在语境中的细微差别。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实例,总结规律。
三、词语运用练习1. 教师展示词语运用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词语在语境中的运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词语辨析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遇到的词语辨析问题,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辨析词语的基本方法、深入讲解词语在语境中的运用,以及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辨析词语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高三-词语辨析题教案-学生版
词语辨析题-学生版一、关注词义辨析角度含义例词分析词义轻重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词语的用法也就不一样。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表示程度深、语气重,有的表示程度浅、语气轻。
“诬蔑”指捏造事实败坏别人名誉,词义轻。
如:造谣诬蔑。
“诬陷”指诬告陷害,词义重。
如:岳飞被秦桧诬陷。
例1:岳飞被秦桧,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诬蔑/诬陷)词义侧重有很多近义词适用的范围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方面。
“演练”侧重于练,训练。
如:运动员们正在进行赛前演练。
“演示”侧重于示,示范。
如:物理老师演示了这一实验。
例2:边城明净的,教化着朴实的人们。
(风光/景象)词义范围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关键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
辨明了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风光”指风景、景象,包括景象对人的积极影响,词义范围小。
如:好一派田园风光。
“景象”指现象、状况,词义范围大。
如:战争过后一片荒芜景象。
例3:尽管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迅速出击,这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演练/演示)二、关注色彩辨析角度含义例词分析感情色彩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熏陶”褒义词,多指好的。
如:在父母的熏陶下,他喜欢上了读书。
“熏染”贬义词,多指坏的。
如:由于经常出入各种娱乐场所,他熏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例4: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熏陶/熏染)语体风格语体指语言为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表达形式,一般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
“窥伺”书面语。
如:黑暗中,敌军探子躲在墙后窥伺着我方指挥所的动静。
“偷看”口语。
如:语文老师大声说:“不要偷看课本!”例5:他着,看谁将是今晚的受害者。
(偷看/窥伺)三、关注用法辨析角度含义例词分析适用对象很多实词有特定的适用对象。
初中词语辨析教案
初中词语辨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区分常见的近义词和易错词,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语境理解词语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词义、词性、词语的固定搭配等方面进行词语辨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区分近义词和易错词,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 通过语境理解词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通过词义、词性、词语的固定搭配等方面进行词语辨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区分近义词和易错词,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 通过语境理解词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汇,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容易混淆的词语。
2. 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观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初中词语辨析。
二、教学内容展示(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近义词和易错词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区分。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如何通过语境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语境理解词语。
3. 教师通过PPT展示如何通过词义、词性、词语的固定搭配等方面进行词语辨析,引导学生学会进行词语辨析。
三、练习环节(15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词语辨析。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词语辨析。
2. 教师可以组织词语辨析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区分近义词和易错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语境理解词语,以及学会通过词义、词性、词语的固定搭配等方面进行词语辨析,提高了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辨析式课程设计
辨析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包括: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XX学科的实际应用:通过分析具体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XX学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掌握知识的情况。
近义词辨析教案文库(16篇)
最新语文近义词辨析题近义词辨析教案文库(16篇)语文近义词辨析题近义词辨析教案文库篇一教学目的:学习关于近义词的辨析方法,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思路。
教学过程:一、解题:20xx年的《考试说明》将词语这个考点解释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我们把它分解为“近义实词”、“成语”、“熟语”三个点来个个打破。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关于近义实词的辨析。
高考对近义实词的考察,近几年形成了比拟固定的题型,即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现代汉语词汇丰富,近义词也数不胜数,要掌握每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一些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二、讲析近义词辨析,主要是弄清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从词义方面辨析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例:安静和平静安静,侧重于没有吵闹、喧哗。
平静,侧重指平稳,没有动乱不好。
熟悉和熟习熟悉,侧重于知道得清楚。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纯熟,理解得很清楚。
不只和不止不只,不仅,有递近义。
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2.词义的轻重不同例:轻视、藐视、蔑视、鄙视轻视,看轻,一般程度。
藐视,小看,程度重些。
蔑视,轻蔑唾弃地看,较重。
鄙视,把对方看得非常低劣,更重。
担忧、担忧担忧,放心不下,牵挂不安。
担忧,发愁,忧虑(前途、命运等大事)批评、批判批评语义较轻,批判较重3.词义范围不同例:边界、边境、边疆边界,指两地或两国之间的界限。
边境,靠近边界的狭长地带。
边疆,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
比拟抽象。
时期、时代时期,指一段时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范围较小,时间较短,如“____时期”、“社会建立时期”。
时代,指历史上以经济、文化、政治等状况为根据划分的某个时期,范围较大,时间往往比拟长。
如“封建时代”、“新石器时代”。
它还指人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如“青少年时代”从词义方面辨析,主要看近义词语的不同语素,通过分析不同语素,理解词义的细微差异。
(二)从感情色彩方面辨析1.感情色彩不同例:谋取、牟取谋取,通过正当渠道设法获得。
会考复习—辨析及修改病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会考复习—辨析及修改病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会考复习—辨析及修改病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会考复习—辨析及修改病句(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考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会考则成为孩子们进入高中之前必须通过的一关。
在会考备考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在写作时会出现很多的病句。
本文旨在辨析和修改这些病句,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一、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1. 语法错误:句子中的主谓不一致、时态不统一、词性错误等等。
2. 用词不当:同一意思的单词用法不同、分不清不同意义的词汇等等。
3. 句子结构繁琐:使用复合句或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导致语言表达不清晰。
4. 逻辑性不强:句子或文章的结构不紧凑,思路不清晰,论述层次混乱等等。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1. 语法错误的修改方法:检查主谓、宾语、补语、谓语的一致性,时态是否一致,以及人称、情态、语态等是否符合语法要求。
2. 用词不当的修改方法:选择合适、准确的单词来替换错误的单词,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多读一些原版英文书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词用法。
3. 句子结构繁琐的修改方法:分离句子中复杂的从句,保持句子简洁清晰,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得句子用词准确、表达自如。
4. 逻辑性不强的修改方法:列出论点、支持和实例,保持论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同时在合适的地方采用过渡语句,提高文章的通顺性。
三、教学实践1. 词汇制导为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可以通过词汇制导,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这可以通过每天背诵一些常用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短句来实现。
还可以在每周的例行测试中加入一些必备的单词和短语,检测学生对于单词掌握的程度。
2. 标准语法教学会考的写作部分,除了词汇量的考查,更注重语法,教师要重点检查学生的语法使用情况。
教师通过讲解句子的基本结构、修饰语的类型,特别是时态、主谓一致、虚拟语气等地方的语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搭配的语义构成,在写作中减少语法错误。
1巧答辨析题之我见教学设计
课题:巧答辨析题之我见授课教师:张丽娜课型:辨析题的做法教学目标:1.熟练的掌握解答辨析题的技巧。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熟练的掌握解答辨析题的技巧。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导练结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这次月考成绩和试卷分析来看,同学们的辨析题做的不是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具体的来讲一下辨析题的做法。
一、地位及考察能力地位:此题是中招考试中难度最大、最贴近教材的一种题型。
考察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综合分析能力。
)二、解答辨析题思路1. 要弄清辨析题的要求。
辨析题既要求“辨”(辨别观点是否正确、全面),又要“析”(对正确的观点分析其原因,对错误的观点将其改正并分析其原因,观点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分析)。
2 .找准“辨”点,认清要辨别的是什么.3. 逐句分析,前三句多从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 考虑。
即:正确观点的意义、影响、地位、作用等。
错误观点的原因\危害等。
最后一句从怎么办(how) 考虑。
要答出我们的态度、具体做法、感悟等。
4 . 注重小结。
再次对四个辨点整体把握。
最后摆出正确的观点或做法。
三、注意事项1.组织答案时要分层次、有要点、标序号.2.仔细审题,全面考虑,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一定要找准关键词.3.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整个答案要让人一目了然,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在动笔之前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切忌想一句写一句,结果往往丢三落四,得分较低。
4.树立信心,沉着应答,不要慌张,因为命题人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状况,不会让学生无从下手,会答出来的。
5.尽量多写,不留空白。
只要围绕观点去写,多少能得几分,如果不写,就是零分。
6.多写不等于乱写,决不要乱抄一些根本与辨析题无关的内容。
四、牛刀小试挫折好似当头棒,要想成功没指望。
挫折是把双刃剑,愈挫愈勇志向坚。
1、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这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
二年级语文教案词语辨析
二年级语文教案词语辨析本文是一个二年级语文教案,主要内容是词语辨析。
教案将以辨析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为主线,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
整个教案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正确使用一些容易混淆的词语,如“同学”和“朋友”、“大家”和“大伙儿”等。
2. 发现并记忆一些常用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如“高兴”和“悲伤”、“善良”和“恶劣”等。
3. 掌握使用词语的正确语境和语法规则,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教授以下词语的辨析:1. 同学和朋友2. 大家和大伙儿3. 高兴和悲伤4. 善良和恶劣三、教学活动1. 活动一:观察与讨论教师出示图片或物品,学生观察后,讨论彼此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朋友之间有何不同,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活动二:配对练习教师为每个学生发放卡片,上面写有近义词或反义词的词语对,学生需要彼此配对,将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和例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3. 活动三:填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句子,句子中留下了需要学生填写的词语空格。
学生根据句子的语境和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空格。
教师可以逐个句子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填充方式。
4. 活动四:创作小故事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词语,创作一个小故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问题,如“你可以用这些词语来描述一个人或一个场景吗?”或“你觉得这些词语可以组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等。
学生可以分组完成,也可以个人完成。
5. 活动五:游戏时间教师与学生一起玩一个词语辨析游戏,游戏规则可以是学生抽到一个卡片,然后描述卡片上的词语,其他学生根据描述猜出词语是什么。
这样可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学习到的词语辨析知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词语辨析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道法辨析题的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下册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道法辨析题的基本答题技巧,了解常见的错误类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 道法辨析题的基本答题技巧。
2. 常见的错误类型及改正方法。
教学难点:1. 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过道法辨析题吗?你们知道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吗?2. 引导学生思考:辨析题是一种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题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答这类题目。
二、新课讲授1. 道法辨析题的基本答题技巧(1)审题: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对题目中的观点和材料进行逐一分析,找出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
(3)论证:对正确的观点进行论证,对错误的观点进行反驳。
(4)总结:总结答题过程中的关键点,确保答案完整、准确。
2. 常见的错误类型及改正方法(1)片面理解:对题目中的观点和材料理解片面,导致答案不全面。
(2)论证不充分:对正确观点的论证不够充分,导致答案不够有力。
(3)逻辑混乱:答题过程中逻辑混乱,导致答案不清晰。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道道法辨析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学生解答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道法辨析题的基本答题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道法辨析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2. 组织学生参加辩论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道法辨析题的基本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掌握了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
辨析题专题教学设计
1、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试卷,思考并正确认识辨析题命题趋势,从而把握中考方向。
3、通过分析中考经典试题,使学生学会初步归纳
答题方法。
4、通过教师讲解,掌握答题方法,轻松应对中考。
5、让学生通过真题练习,强化答题方法,能够熟练应用答题方法。
6、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内容。
6、本节课主要归纳并总结了辨析题答题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
1、学生齐读目标
2、学生齐读命题趋势:时事性强、综合性强、灵活性强。
3、学生认真审题,并写出答题思路和具体答案。
学生代表发言、同桌两人互相交流。
4、学生齐读答题方法并限时记忆。
5、学生审题、构思、小组合作,展示答题思路和答案。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几个提升点:
1、提升学生阅读材料的方法,能够通过做题总结出答题方法
2、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合作的能力
3、归纳做题方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分析中考命题趋势
三、回顾中考经典试题
四、总结答题方法
五、仿真练习
六、课堂小结1、教师解读目标 Nhomakorabea学校
芝田一中
学科
政治
班级
九二
课题
辨析题专题复习(一)
学时
1课时
教师
康欢欢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中考经典试题,归纳辨析题做题方法;
2、通过强化训练,掌握并运用辨析题答题方法。
教材分析:
目前,九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二轮复习,二轮复习主要以做试题评试题为主,从学生平时做题及考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辨析题难度较大、得分率最低。由于中考命题趋势越开放化、综合化、事实化、生活化,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每类题的做题方法,从而轻松应对中考。
培养学生辨析词义能力的语文教案
培养学生辨析词义能力的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词义辨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培养学生使用词典的习惯。
3. 训练学生分析上下文、推测词义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词义辨析的讨论和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包含一些词义辨析的例句和练习题。
2. 提前准备一些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词对,可以打印在纸上分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出示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的词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中一个词的意思。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使用词语进行沟通交流。
讲解词义辨析的概念与方法: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词义辨析的例句,引发学生对词义多样性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分析上下文,寻找关键线索推测词义。
3. 介绍使用词典的方法,教会学生查找词义的技巧。
示范与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句子,选取其中一个词,让学生在词典中查找该词的词义。
2. 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对词义进行解释与比较。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解释进行点评和指导。
拓展延伸:1.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一篇课文或文章,挑选一些生词进行词义辨析,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推测。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词义辨析运用到写作中,丰富作文的词汇表达。
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词义辨析的重要性和应用技巧。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词义辨析上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词义辨析的概念与方法,掌握使用词典的技巧,提高了对词义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实际运用,学生也增强了沟通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材和练习内容,提供更多的例句和语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义辨析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使用词典和其他工具来解决词义辨析问题。
辨析式课程设计案例范文
辨析式课程设计案例范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如××××(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技能)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到问题解决中。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辨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学科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勇于探究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辨析式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年级,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价值观念。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具体章节名称)- 内容一:××××(具体内容)- 内容二:××××(具体内容)2.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具体主题)。
《词义辨析》 说课稿
《词义辨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词义辨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词义辨析》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注重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词义辨析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中的内容编排合理,由浅入深,从常见的易混淆词入手,逐步拓展到较为复杂的词汇关系。
同时,教材还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词义的差异,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但在词义的准确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学生在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经常会因为词义混淆而出现表达不准确的情况。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词义辨析的基本方法,如通过语素分析、语境判断、词性区分等。
能够准确辨析常见的易混淆词,如“居然”与“竟然”、“必须”与“必需”等。
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所辨析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增强对汉语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词义辨析方法,如语素分析法、语境分析法等。
能够准确辨析一组组易混淆词的词义差异。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词义辨析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广东省惠州市中考政治辨析题教案
辨析题常见题型与提纲式解题思路指导一、试题分析:辨析题是必考题型,满分10分,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灵活多变,迷惑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结合实际与材料综合分析.二、学生分析:学生对辨析题的理解与分析运用能力比较差。
平均得分在4—6分。
三、教学目标:通过全面理解辨析题的题型,让学生学会剖析辨析题用提纲方法作答。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练习法五、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2:“辨析题"解析————了解辨析题的相关知识3:困惑反思?-———-学生深入思考完成辨析题时的困惑,提出疑问4:老师改卷反馈5:学生在做辨析题中出现的问题-———老师指出评卷时出现的现象6:辨析题答题框架—-——初步了解7:深入探究解题思路训练———总结———能力提升(1)正确型解题思路(2)错误型解题思路(3)片面型(错误型)解题思路八、课堂巩固练习—--—能力巩固九、总结辨析题答题方法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辨析题专题学案
辨析题专题学案固始外国语中学政治组周明友辨析题是政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辨析题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突破思维定势,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辨析题也是中考思想品德学业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题。
很多同学由于没有掌握做辨析题的方法、技巧,而导致此题失分较多,或存在困惑,下面就结合辨析题几种常见题型,探讨一下辨析题的解题技巧。
首先,要弄清辨析题的要求。
从字面上分析,辨析题既要“辨”也要“析”。
辨即辨别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析即对正确的观点要分析基原因,错误的观点要将其改正并加以分析观点,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分析。
辨析题是辨与析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其次,要总结辨析题的类型。
中考思想品德学生评价中辨析题常见的类型有:(1)肯定型,(2)否定型,(3)正误混杂型,(4)不完整型。
再次,要掌握辨析题的做题方法。
先要对辨析题分层次,然后对每一层次辨别分析。
观点正确的可以从为什么角度分析,观点错误的可以从正确的是什么,为什么等角度分析,观点正错交杂的可以从在什么情况下正确,在什么情况下不正确,如何补充完整等角度分析。
下面结合几种题型,来说明辨析题的解题方法。
一、直言式根据辨析题的观点以及对答案的要求,直言式辨析题可分为观点单一型,正误混杂型以偏概全型等。
单一型,解答这类题型的方法就是一判断,二分析。
最大特点就是:题干所表现的观点要么是正确的,要么是错误的。
对于正确的辨析题,可以从为什么角度分析,就是指正确的原因;对于错误的辨析题,则要指出正确是什么,分析错误的原因。
但对于这类辨析题,分析原因一定要全面。
如:历史事实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维护和平与发展与青少年无关。
观点正误混杂型。
这类题的特点是,题干所表现的观点,部分是正确的,部分是错误的,既可能前对后错,又可能前错后对。
在解答这类辨析题时,要先断句分层,看题目中含有哪几层观点,其中哪层观点是正确的,哪层观点是错误的。
中考辨析题答题技巧(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中考答题技巧复习课——七年级上册内容的辨析题为主一、教学目标(一)了解中考辨析题常见题型,掌握中考辨析题基本答题技巧;(二)通过小组学习,能够使学生提高辩证分析总结能力和与他人沟通合作能力;(三)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中考辨析题所占分值的重要性,增强其重视感。
二、学情分析初三14班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由于基础十分薄弱,往往对辨析题题型不了解,审题能力不强,不会答题、答什么、不懂利用开卷的优势来组织答案,导致失分较为严重。
本节课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辨析题答题基本技巧难点:辨析题答题思路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以图片形式展示2015年~2019年五年中考辨析题真题,抛出历年中考辨析题真题原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引出辨析题答题技巧讲解,进入主题。
(二)中考题型与评分解读(3分钟)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中考一般设题材料和考点分布。
设计意图:结合时政热点和教材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辨析题出题的方向。
(三)讲授答题模板(8分钟)展示答题模板,教师点拨评分标准,结合19年中考真题辨析题,师生共同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固定答题模板,让学生掌握解答辨析题的步骤,真题演练,加深理解。
(四)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25分钟)将学生分为各小组,以七年级上册四个单元知识点为素材,结合时政热点,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设计2~3道辨析题问题,将问题展示,各小组选择1道,交流讨论总结答案,每个小组展示小组答案,师生共同点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五)教师点拨,查漏补缺(2分钟)强调卷面书写工整六、课堂总结(略)七、课后反思(略)。
辨析题教学设计方案
辨析题教学设计方案一、引言辨析题是一种测试学生分辨能力和思维逻辑的常见题型。
在教学中,辨析题的设计和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目标、策略、手段和反馈四个方面,提出一套辨析题教学设计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发展学生的辨析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比较不同选项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辨析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从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提炼问题、分析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等。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审视和评价各个选项的优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辨析能力。
三、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打破传统模式:避免过于依赖标准化教材,鼓励多样化的题目设计,提供多种辨析题类型的练习材料。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自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着重培养解题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确解答问题的思维路线和步骤。
5. 促进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相互讨论和分享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手段1. 提供充足的练习材料:教师可以准备大量的辨析题相关练习材料,包括真题、模拟题等,供学生反复练习。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辨析,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智能化学习工具:利用智能化学习工具,如辨析题生成器,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辨析题练习和自主学习。
4. 互动讨论: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争议的辨析题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展开思维碰撞。
五、教学反馈1. 即时反馈:教师在学生完成辨析题后,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理解和改善解题思路。
2.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总结,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改进解题方法。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对比答案,深入探讨正确答案的原因和错误选项的陷阱。
辨析式课程设计
辨析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辨析式学习的技巧,能够独立分析问题,理性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辨析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但不限于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等。
技能目标则着重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能够运用辨析式方法分析具体案例,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清晰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对思考的热爱,以及面对问题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辨析式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展开。
首先,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辨析式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如何提出问题、收集信息、逻辑推理和结论形成等步骤。
接着,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体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辨析式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通过总结和反馈,使学生能够自我评价,了解自身在辨析式学习上的进步与不足。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对辨析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讲授法用于传授辨析式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实验法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和深化理论知识。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将力求支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主要教材包括经典的辨析式学习书籍和相关的教学指导手册。
参考书目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多媒体资料如视频讲座和在线文章将提供不同的学习视角。
实验设备如讨论桌和投影仪等将用于辅助教学,确保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作业则主要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辨析式分析报告。
小测验和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估,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评估标准将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题一、辨析题1、《伤仲永》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答:观点正确。
仲永在很小的年龄就表现出超出他人的能力,这是其遗传因素导致的。
但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人的主观努力,加之家教环境不佳等因素,其最终泯然众人。
说明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会在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内外因素作用下,发生改变,即具有可塑性。
二、简单题1、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
答:1)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 2)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4)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5)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2、简述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答、讲授法、谈话法、课堂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践活动法、演示法、参观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3、简述班集体的建设策略?答: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确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确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答:1)构建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构建主义认为,只是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构建起来。
5、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答: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1)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2)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3)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4)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6、简述直观性原则的贯彻需求。
答: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7、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答:弗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即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把发展分为五个时期:1)口腔期:从出生到12-18个月左右 2)肛门期:大约从12-18个月到3岁左右 3)性器期:大约从3岁到5岁 4)潜伏期:大约从5岁到12岁 5)生殖期:大约从12岁到成年。
8、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方法。
答:1)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协调同伴关系 6)与家长合作7)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9、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牡蛎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0、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11、影响人格反战的因素有哪些。
答: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12、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答:!)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3)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13、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噢诶洋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盒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4、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内在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条件: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15、简述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答: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
主要采用六条途径来开展: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专题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课外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教师培训是生命教育的关键;家庭、社会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扩展空间。
总之,在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个途径的作用,有机整合生命教育资源,构建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自我四个教育支点在内的综合教育体系。
16、如何保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答: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5)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6)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7、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8、简述中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中学德育过程的规律包括: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3)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9、简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成熟;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主要表现在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等的应用能力上;4)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20、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答: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21、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整体性。
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不是彼此孤立的;2)阶段性。
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中学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3)持续性。
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4)层次性。
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5)递进性。
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的课程目标;6)实践性。
随着时间的退役,课程目标会有相应的调整。
22、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答: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除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的影响外,还收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23、简述心理辅导的内容。
答: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24、简述如何进行后进生教育。
答: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4)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25、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课程反应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也就是说,社会、只是、学生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包括: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只是、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6、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答: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冬季中占据相当地位;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的结构更加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三、材料分析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联系材料分析学生品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答:基本规律:1)教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注意的问题:1)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中要注意抓住时机:教师对学生评价要掌握时机,一是学生需要的时候,二是师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的时候。
材料中班主任李老师在张同学有助人为乐行为时设计主题班会对张同学的行为给予肯定,抓住了教育的最佳时机。
2)对学生要有正确评价和价值引领:对学生的不同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见解,教师应该用策略的方法给予客观的评价、适时的知道、恰当的鼓励肯定或提出不足。
材料中李老师对张同学的发言中的价值观应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引导。
2、1)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答: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法融入班集体,有种不及别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
2)从需要的关系分析他成绩下滑的原因。
答:马斯洛认为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基本需要要是得不到满足会影响高级需要的产生和满足。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
小明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影响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所以出现了成绩下滑。
3)请分析小明应该如何摆脱困境。
答:小明应该转正心态,把精力放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上,并增强信心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受到社会的尊重。
他可以把学习优异作为自己自信的资本,还可以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
另外,教师可通过自己的关注和尊重帮助小明。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