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植物检索表是一种便捷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根据植物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和记录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等信息。

下面介绍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方法。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1.确定检索项:在编制植物检索表前,需要首先确定需要记录
的检索项,包括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习性、生长环境等信息,这些检索项需要符合植物分类系统的要求。

2.分类编码:根据植物分类系统的规定,为每个分类单位进行
分类编码,通常使用字母或数字编码表示,以防止出现重复或漏项。

3.填写表格:根据已确定的检索项和分类编码,按照一定的格
式填写表格,通常可以使用电脑或手写表格。

4.测试验证: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验证,确保植物的名称、分类等信息被正确填写和检索。

二、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1.观察植物:通过实际观察植物的形态、习性、生长环境等信息,找到适合的检索项。

2.查找表格: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找到植物检索表中与之对应
的检索项,并确认其分类编码。

3.检索植物名称:根据已知的分类编码,查找植物检索表中对应的植物名称和其他相关的信息。

植物检索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记录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等信息,对于植物学研究和园艺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植物分类检索表是一种能够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工具。

在植物学等领域中,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了解植物,并对植物进行分类和归纳。

下面将会介绍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植物分类检索表主要有两种类型: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和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

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征等方面的特征,将其分类为不同的类别。

这种方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期的植物学家望族的著名作品《Genera plantarum》中,使用的检索表叫做“望族分类法”。

望族分类法将植物分成以下几类:草本、木本、灌木、树状灌木和乔木。

根据叶的形态、质地、排列方式,还可以将其更加具体地分类为菜农植物、草本、亚灌木类、灌木和乔木等。

这种基于特征的分类方式,在植物分类、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是根据植物分类学中建立的分类体系为基础,将植物按照逐级分类的形式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式是根据植物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而形成的。

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中,植物被分为纲、目、科、属等级别。

分类的方法是通过对植物形态学、组织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使用基于特征的分类检索表的方法是先根据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征等,来初步进行分类。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确地观察和认识不同特征的差异。

基于特征的分类方式相对简单,可以用于初学者对植物的初步分类。

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基于分类系统的分类检索表的使用则是根据植物的分类体系进行分类。

该体系是经过长时间的科学实践和,因此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适用于专业人员进行植物分类的研究工作。

对于初学者,需要了解基本的分类体系和术语,如了解植物学中的知识和术语。

植物检索表

植物检索表

植物检索表植物检索表是植物分类学中常用的工具,用于辨别和鉴定植物的种类。

以下是植物检索表的分类。

一、植物的分类1. 科(Division):植物按照一定的形态特征,由相近的属(Genus)组成,称作一个科(Division)。

2. 属(Genus):通常由多种植物组成,形态相似、内部结构和生殖方式相同。

3. 种(Species):单一的、独立的植物,由相同的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组成,可以自然交配并繁殖。

二、植物检索表1. 叶子的形状(1) 匍匐状叶(Prostrate Leaf):叶片平铺在地,与地面平行。

(2) 三角状叶(Triangular Leaf):三角形叶片,有尖角。

(3) 羽状叶(Pinnate Leaf):多个小叶在叶柄两侧排列,类似于鸟的羽毛。

(4) 掌状叶(Palmate Leaf):五个及以上的小叶在叶柄顶部汇聚成掌状。

(5) 圆形叶(Round Leaf):叶片近似圆形,无明显裂缝。

2. 叶片的颜色(1) 绿叶(Green Leaf):叶片呈现鲜绿色。

(2) 白叶(White Leaf):叶片表面呈现白色或淡黄色。

(3) 红叶(Red Leaf):叶片表面呈现红色或深紫色。

(4) 黄叶(Yellow Leaf):叶片表面呈现黄色或淡黄色。

3. 果实的形状(1) 圆形果(Round Fruit):果实近似圆形。

(2) 长椭圆形果(Oval Fruit):果实呈现长椭圆形。

(3) 扁平果(Flat Fruit):果实扁平。

(4) 球形果(Spherical Fruit):果实呈球形。

4. 生长环境(1) 草地生长(Grassland):在草地上生长。

(2) 林地生长(Forest):在森林中生长。

(3) 湿地生长(Wetland):在湿地区域生长。

(4) 沙地生长(Desert):在沙漠地区生长。

以上是植物检索表的基本分类,可以根据自己在观察植物时发现的特征进行筛选,以便更准确地辨别植物种类。

植物分种检索表

植物分种检索表

植物分种检索表植物分种检索表是用于识别和分类植物的重要工具。

一份完整的植物分种检索表应该包括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繁殖方式等信息。

下面是一个示例:中文名:蒲公英属 (taraxaci)拉丁名:taraxaca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圆柱形,有条纹,常被常被毛或无毛。

叶羽状分裂,裂片三角形或椭圆状卵形,两面被毛。

头状花序,花柱短,冠毛白色。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

常生于山坡、田野、路旁、荒地等。

繁殖方式:主要以种子繁殖。

成熟种子落地后自生自养。

中文名:蕈属 (heracleifolia)拉丁名:heracleifolia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圆柱形,有条纹,常被常被毛或无毛。

叶互生,柄长,叶片多形性,卵形、椭圆形或狭椭圆形。

头状花序,花柱短,冠毛白色。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

常生于山坡、田野、路旁、荒地等。

繁殖方式:主要以种子繁殖。

成熟种子落地后自生自养。

中文名:筋骨草属 (cleome)拉丁名:cleome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圆柱形,有条纹,常被常被毛或无毛。

叶互生,柄长,叶片多形性,卵形、椭圆形或狭椭圆形。

头状花序,花柱短,冠毛白色。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

常生于山坡、田野、路旁、荒地等。

繁殖方式:主要以种子繁殖。

成熟种子落地后自生自养。

以上是三种植物的分类检索表,它们的特征和分布区域等信息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植物分种检索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识别植物,还可以为植物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2.2植物分类检索表

2.2植物分类检索表

作业
• 1、简述定距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 2、使用检索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2.2植物分类检索表
教学目标
• 1、了解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别 • 2、学会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 3、了解使用检索表要注意的事项
重点难点
• 1、植物检索表的类别 • 2、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别
• 1、定距检索表:每一种特征的描述在书面左边的 一定距离处,与此相对应的特征的描述亦在同样 的距离处。每一类下一级特征的描述,则在上一 级特征描述的稍后处开始。 • 2、平行检索表:每一个特征的描写紧紧相接,以 便比较,在每一个特征描述之末,即列出所需的 名称或是一个数字,此数字重新列于较低一行之 首,与另一个相对特征平行排列,如此继续下去。
二、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 1、定距检索表的查法示例 •、使用者必须熟悉相应的形态术语,掌握 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2、应尽可能收集植物的全部特征资料。 • 3、还应选择有针对性的植物专科志、地方 植物志。 • 4、应认真查对每一级对应的两条特征,经 比较后选择其一。 • 5、检索出结果后,应进一步核对全部描述 或核对有关标本。

药用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编制及应用

药用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编制及应用
摘 要 : 用植 物 分 类检 索表 是 鉴 定 药 用植 物 类 群 的 重要 工 具 . 据 多 年 的 药 用植 物 学教 学经 验 和 野 外 分 类 、 定 的 实 践 , 药 根 鉴 阐述 了 药 用植 物 分 类检 索表 的类 型 、 制 、 意 事项 , 举 实 例进 行 说 明其 应 用 。 编 注 并 关 键 词 : 用植 物 ; 类 ; 索表 ; 型 ; 制 ; 用 药 分 捡 类 编 应
药 用植 物 分 类检 索 表 ( e ) k y 是鉴 定 药 用 植 物 类
群 的 重 要 丁 具 , 一 把 识 别 药 用 植 物 的 “ 钥 匙 ” 在 是 金 ,
起一 页 时 , 最左 边 的一行 向左移 至 顶格 的位 置 , 其余
部 分 也 作 相 应 的 移 动 ) 中 国 植 物 志 》 《 江 植 物 。 、浙
检 索 表 的 类 型 按 I 容 可 分 为 分 科 榆 索 表 、 属 大 】 分 检 索 表 、 种 检 索 表 , 别 鉴 定 科 、 、 。一 般 植 物 分 分 属 种
志》 和本教 材 的蕨 类 植 物 门 、 子 植 物 门 、 子植 物 裸 被 门的分科检 索表 均采用 本种形 式 的检 索表 。 12 平行式 检 索表 平 行 检 索 表 的编 排 形式 和定 . 距检 索 表基 本 相 同 , 同 的是 本 检 索 表 的 各项 特 征 不 均排 在 {页左 边 的 吲一 直 线 上 . 5 既整 齐 美 观 又节 省 篇 幅 . 唯一不 足 的足 没有 定肌检 索表那样 醒 目。 但 13 连续平行式检 索表 . 连续平行检索表 . 又称动物 学检索表 . 在处理 方法 上吸取 了定距 俭 索表 和平行 检 索表 的优点 . 即将具 有相对应的特征的植物排在 一起 , 便。 对照 , - 用起 来较 方便 , 同时 , 把检 索 表 的各 项特 征

植物检索表的使用与编制

植物检索表的使用与编制
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检索表的类型和用途。 2. 学习使用和编制植物检索表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1. 根据教课书中有关检索表的介绍,参看其它常用的工具书,了解植物检索表的常见 类型和式样。
2. 运用检索表鉴定 2-3 种植物,掌握使用检索表的基本方法。 3. 编制 10 种不同植物的检索表。
实验步骤:
70
18. 植物检索表的使用与编制
实验报告
姓名:Leabharlann 学号:组(桌)号:
▁▁▁▁▁▁▁▁▁▁▁▁▁▁▁▁▁▁▁▁▁▁▁▁▁▁▁▁▁▁▁▁▁▁▁▁▁▁▁
1.编制 10 种植物的检索表:
▁▁▁▁▁▁▁▁▁▁▁▁▁▁▁▁▁▁▁▁▁▁▁▁▁▁▁▁▁▁▁▁▁▁▁▁▁▁▁
71
从指导教师处取 2-3 种植物材料,按照上述要求,进行鉴定,确定其为何种植物。
69
18. 植物检索表的使用与编制
表 18.1 检 索 记 录 植物材料
1#
检索顺序和性状状态
2#
3#
2.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在学会使用检索表后,从指导教师处取 10 种植物材料,编制一个用以区分这 10 种植物 的检索表,在编制检索表以前,可用列表的方式对这 10 种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作一个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各级检索性状,编制检索表。
注意:
1. 待鉴定植物要尽可能完整,不仅要有茎、叶部分,最好还有花和果实,特别是花的 特征对准确鉴定尤其重要;
2. 在鉴定时,要根据看到的特征,从头按次序逐项检索,不允许跳过某一项而去查另 一项,并且在确定待查标本属于某个特征两个对应状态中的哪一类时,最好把两个 对应状态的描述都看一看,然后再根据待查标本的特点,确定属于哪一类,以免发 生错误。
18. 植物检索表的使用与编制

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利用检索表鉴定植物装订好的标本必须鉴定,给出该种植物所属的科学名(即拉丁名)和中文名,如果暂时不能准确定名,至少应定到属或科。

通过鉴定标本能更好地认识植物,也便于标本入库排列和其他人查阅使用及引证。

在我国,传统上的做法是标本装订入库后才鉴定。

但我们建议标本最好在装订前进行鉴定,因为未装订的标本更容易置于解剖镜下从两面进行检查和摘取花或果进行解剖,这样鉴定效果会更好。

鉴定植物所需器具1 手持放大镜(5-15倍为宜):用于观察植物表面。

2 解剖镜和体视显微镜:大倍数观察植物体各部分较细微的性状,有条件者可配备带照相设备,与计算机联用者最佳。

3 其他:解剖针、手术剪、刀片、尖头镊子、培养皿、胶水、裁纸刀、20cm长的尺子等。

鉴定的一般程序被子植物标本鉴定大致包括标本初步鉴定、查对/参考植物志及核对标本室标本三种方法或阶段,三者常交互使用。

第一步,标本的初步鉴定是通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解剖镜,依据标本的突出特征尤其是花及果实性状进行的定名活动。

鉴定全国性标本科属名称时所查用的检索表为《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79,科学出版社)等工具书,区域性、地方性植物用当地的植物志和检索表鉴定则较为容易,地方性植物志(如省级植物志)种类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国外来的植物可用J.赫钦生著(洪涛译)的《世界有花植物分科检索表》进行分科。

分类中所用名词术语建议以《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书中附录“植物分类学上常用术语解释”和王宇飞等译(2001)《图解植物学词典》为准。

第二步是鉴定种名。

所参考的文献为标本产地的地区性植物志,或《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国高等植物》;第三步是与标本馆中正确/权威鉴定的标本进行核对,由此得出正确的标本鉴定名称。

如果其它研究机构或个人需要鉴定名单,或课题研究需要时,植物名称应按采集人名字和号码顺序排列,如果该批标本为多位专家鉴定,标签上字迹不清,可参考下列文献校正其拼写:1) 科名、属名和种名均参考国家权威著作《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和《中国高等植物》(最新出版卷册)上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检索表及其使用方法目录一、二歧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1)1.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 (1)2.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1)二、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 (2)1、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 (2)2、平行式检索表 (2)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3)三、怎样编制简单的二歧检索表 (3)四、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应注意的事项 (4)五、举例 (4)六、鉴定植物的方法步骤 (6)1.观察 (6)2.检索 (7)3.核对 (8)植物检索表是鉴定植物不可缺少的工具,要鉴定一个植物,必须学会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植物的各个分类单位如门、纲、目、科、属、种,都有自己的检索表,但以分科、分属、分种的检索表最为常用。

植物检索表是根据二歧分类的原理、以对比的方式编制的区分植物类群的表格。

具体来说,就是把植物类群的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开,依此下去,直到把植物类群区分出来为止。

检索表所列的特征,主要是形态特征。

一、二歧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1.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分类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

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

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

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2.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当遇到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时,应当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按检索表的顺序,逐一寻找该植物所处的分类地位。

首先确定是属于哪个门、哪个纲和目的植物,然后再继续查其分科、分属以及分种的植物检索表。

在运用植物检索表时,应该详细观察植物标本,按检索表一项一项的仔细查对。

对于完全符合的项目,继续往下查找,直至检索到终点为止。

使用检索表时,首先应全面观察标本,然后才进行查阅检索表,当查阅到某一分类等级名称时,必须将标本特征与该分类等级的特征进行全面的核对,若两者相符合,则表示所查阅的结果是准确的。

二、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式(级次式)、平行式和连续平行式三种:1、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

如: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

(低等植物)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物体内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菌类植物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

(高等植物)4.植物体有茎和叶及假根…………………………………………苔藓植物门4.植物体有茎、叶和根。

5.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5.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等距检索表的优点是把相对性质的特征排列在同等距离,一目了然,便于应用。

但如果编排的种类过多,检索表必然偏斜而浪费很多篇幅。

我国的植物志、植物图鉴以及单独成册的植物检索表,大多采用等距检索表。

2、平行式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区的特征编以同样的项号,并紧接并列,项号虽变但不退格,项未注明应查的下一项号或查到的分类等级。

如: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 (2)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 (4)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3.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菌类植物4.植物体有茎、叶和假根......................................................苔藓植物门4.植物体有根、茎和叶 (5)5.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5.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平行检索表的优点是排列整齐而美观,且节约篇幅,但不如等距检索表一目了然。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将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用两个不同的项号表示,其中后一项号加括弧,以表示它们是相对比的项目,如下列中的1.(6)和6.(1),排列按1.2.3…的顺序。

查阅时,若其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

若不符合1时就查相对比的项号6,如此类推,直到查明其分类等级。

如:1.(6)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

(低等植物)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独立生活…………………藻类植物4.(3)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菌类植物5.(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6.(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和叶的分化,有胚。

(高等植物)7.(8)植物体有茎、叶和假根……………………………………………苔藓植物门8.(7)植物体有根、茎和叶9.(10)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10.(9)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连续平行检索表既能克服等距检索表浪费篇幅的缺陷,又能弥补平行检索表不清晰的缺陷。

也就是说,一方面,左边的字码都平头写;另一方面,又用1.(4)和4.(1)这类方式把相对立的一对对特征紧紧地联系起来。

这对于检索是一种很方便的格式,但编制检索表时比较费事。

这种检索表在植物分类中使用得不多。

三、怎样编制简单的二歧检索表在编制检索表时,首先将所要编制在检索中的植物,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而后对其各种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种形态的相对性状(注意一定要选择醒目特征),然后再根据所拟采用的检索表形式,按先后顺序,分清主次,逐项排列起来加以叙述,并在各项文字描述之前用数字编排。

最后到检索出某一等级的名称时,应写出具体名称(科名、属名和种名)。

在名称之前与文字描述之间要用“……”连接。

例如,在被子植物这一大类群中,有些胚是两片子叶,有些胚只是一片子叶,于是可以根据这一对立特征及其他一些特征将被子植物分为二大类。

按平行式排列编出检索表:1.胚有两片子叶;叶片多具网状脉;花各部分的基数常是5或4……双子叶植物纲1.胚有一片子叶;叶片多具平行脉;花各部分的基数常是3…………单子叶植物纲四、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应注意的事项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鉴定植物是否准确,客观上取决于标本的质量和数量,参考书和植物分类检索表编写的水平;主观上受限于使用者对于植物形态名词术语理解的准确性,以及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植物标本必须比较完备且具有代表性。

木本植物要有茎、叶、花和果实;草本植物应有根、茎、叶、花和果实。

还应附有野外采集原始记录。

由于植物有阶段性发育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很难采集到一份根、叶、花和果实同时具备的植物标本,因此,用植物分类检索表鉴定植物时,最好多准备几份标本,以便相互补充。

2.需有必要的解剖用具,如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尺子和参考书如《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签》或各地的植物志。

3.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人必须准确理解植物形态名词术语的含义,并且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

4.对于尚不知属于何种类群的植物,要按照分类阶层由大到小的顺序检索,即先检索植物分门检索表,依次再查植物分纲、分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

由于多数植物工作者都能凭掌握的植物学知识和经验判断出植物所属的门和纲,因此,植物分类中最常用的检索表是植物分科检索表、植物分属检索表和植物分种检索表。

5.植物分类检索表中植物出现的顺序取决于编制检索表的人所选取植物特征的先后,并不能反映植物间的亲疏关系。

五、举例实验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种类和作用。

2.初步掌握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品蘑菇、海带、葫芦藓、地钱、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标本15~20种,放大镜,直尺,解剖器。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作用和种类植物分类检索表是用来鉴定植物种类或所属类群的工具。

应用植物分类检索表能比较迅速地查对和鉴定欲知植物的名称或归属类群。

根据植物分类级别的不同,将植物分类检索表分为分门检索表,分纲检索表,分目检索表,分科检索表,分属检索表,分种检索表。

以门为基本单位,用来查对门的检索表叫分门检索表,以依此类推。

其中常用的主要是分科检索表、分属检索表和分种检索表。

根据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形式的不同,植物分类检索表分为定距检索表、平行检索表和连续检索表三种,其中长用的是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

1.定距检索表:将植物的某一特征用一编码写在书页左边一定距离处,与之对立的特征则间隔一定距离用同一编码也写在书页左边等距离处,从属项逐渐向内缩,这种检索表叫定距检索表。

这种检索表的条理性强,主从关系、一目了然,简单好用。

为大多树植物分类著作所采用。

这种检索表的主要缺点是当检索表很长时,两组相对立的特征可能相距很远。

一方面给编码的准确对立造成困难,另一方面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现分别以葫芦科常见属的分属检索表和野豌豆属常见种的分种检索表为例,说明定距检索表的形式。

葫芦科(Cucurbitaceae)重要属分属检索表1.花冠钟状,裂片裂至中部……………………… 南瓜属(Cucurbita)1.花冠轮状,5深裂至基部或离瓣。

2.花瓣成流苏状,果肉质,具多数种子。

…栝楼属(Trichosanthes)2.花瓣全缘3.雄花的萼筒伸长,花药结合成头状………葫芦属(Lagenaria)3.雄花的萼筒短,花药不结合成头状。

4.雄花花梗上具显著的盾状苞片……….苦瓜属(Momordica)4.雄花花梗上无显著苞片。

5.卷须不分枝…………………………...黄瓜属(Cucumis)5.卷须分枝。

6.雄花成总状花序,成果实干燥……..丝瓜属(Luffa)6.雄花单生,成熟果实不干燥。

7.萼片的裂片的裂片叶状,具锯齿..冬瓜属(Benincasa)7萼片的裂片小,全缘……………西瓜属(Citrullus)六、鉴定植物的方法步骤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时,要经过观察、检索和核对三个步骤。

1.观察观察是鉴定植物的前提。

我们鉴定一个植物,首先必须对它的各个器官的形态(尤其是花和叶的形态),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才有可能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检索和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