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系统与分类方法

合集下载

第十章植物类群及分类讲课文档

第十章植物类群及分类讲课文档
本教材采用此系统。
第十二页,共39页。
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P216
第十三页,共39页。
植物界的主要分类单位表
中文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拉丁文
英文
Regnum Kingdom
Divisio phylum Divison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变种
m
var. varietas 变种 fig.
figura
gen. genus

et
fam. familia
科符
ex

sect. sectio

×
ser. series 品系
+
系列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含义
卷 新 未发表的 手稿
图 和、与
从、 根据前
杂交 嫁接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1.鉴定植物时途径:
第二十页,共39页。
(二)、双命名法(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属名 +
种加词 +
(名词,第一 个字母大写)
(形容词,第一 个字母小写)
命名人 (缩写)
例如:银白杨——Populus alba L. 新疆杨——Populus alba L. var.pyramidalis Bye.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第十页,共39页。
塔赫他间系统
前苏联学者塔赫他间1942年发表,后多次修订。 观点:坚持真花学说及单元起源论观点,认为被
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并通过幼态成熟演化而成。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系统









低等植物




植物界






高等植物


藻类植物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菌类植物
细菌门 粘菌门 真菌门
地衣类植物 地衣植物门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低等植物
• 共同特征: • 植物体构造简朴、单细胞、
单细胞旳群体或多细胞旳叶状 体,没有根、茎、叶等器官旳 分化,没有胚胎。
高等植物
• 共同特征: • 植物体有根、茎、叶旳器
官分化,除苔藓植物门外有维 管束,受精卵经过胚旳阶段再 发育成新旳植物体。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
• 植物分类检索是鉴定植物类群旳一种 主要工具。分别有大范围旳分门、分纲、 分目及小范围旳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
• 检索表旳编制是根据植物旳最主要和 最明显旳特征(如形态、构造、习性)将 其分别归纳为特征彼此相正确两大项,在 每项旳下面再根据其主要特征又分两大项, 依次类推直到把检索旳对象分完为止,在 各项旳末尾注明具有这些特征旳植物名称

练习
• 利用分科定距检索表,检索 百合、菜心是什么科旳植物。
• 百合:*P3+3A3+3G(3:3:∞)
• 例: 桑 Morus alba L.

↓ ↓↓

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

↓ ↓↓

桑(属) 白色旳(种) 林奈(定名人旳缩写)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基础知识

三、地衣植物门



特征: 真菌(子囊菌)与藻类(蓝藻、绿藻)的共生植物。 形态: 1、壳状: 2、叶状: 3、枝状
壳状地衣
王兆龙2001年 摄于美国罗格斯大学
第二节 高等植物


特征: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例外)。 2、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 3、有性生殖的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新的植物体。 4、陆生。 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 子植物、被子植物四个 门。


(三) 真菌门
。 2、生活方式:寄生、腐生、或兼寄腐生。 3、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发达;有性生殖各 式各样。 有70,000种。 可分为4纲:藻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 半知菌纲。


各纲代表植物





1、藻菌纲:黑根霉 2、子囊菌纲: 酵母菌 青霉菌 3、担子菌纲: 蘑菇—伞菌的结构:菌盖、菌褶(侧丝、担孢子)、 菌柄、菌环 4、半知菌纲: 只知道无性生殖阶段,对有性生殖阶段还不明了。 稻瘟病菌、棉花炭疽病菌等病原菌。


繁殖方式:
1、细胞分裂。 2、丝状体断离。





异形胞—丝状体上厚壁的细胞,胞质均匀透 明,大小与营养细胞相同。 厚垣孢子—丝状体上比营养细胞大的厚壁的 细胞。 藻殖段—丝状体上由异形胞分隔形成的片段。
3、孢子生殖(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垣孢子)。
念珠藻属
代表植物:

例如: 稻 Oryza sativa L. 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
梅花 P. mume (Sieb.) Sieb.et Zucc.
(二)有关命名人表示法的含义

植物分类方法和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方法和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方法和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分类是植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植物进行科学分类和命名的过程。

通过分类可以将植物按照它们的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归类,进而建立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方法有两种主要的途径: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

形态学分类是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的结构和形状。

形态学分类方法主要依靠对植物的宏观形态特征进行判断,相对简单和直观。

分子生物学分类是通过对植物的DNA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植物的遗传关系和亲缘关系。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生物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植物分类研究中。

植物分类系统是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和规则,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或遗传关系进行分类。

目前最常用的植物分类系统是由兰开斯特大学的学者阿瑟·约翰森所提出的兰开斯特系统。

该系统将植物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这一分类系统基于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是最为常用的植物分类体系之一、此外,还有其他的植物分类系统,如克朗奎斯特系统、APG系统等。

植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和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演化关系。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可以为植物学家提供更好的研究对象,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为植物的繁殖和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植物分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进化历程和演变规律,为生态学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植物分类是植物学中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或遗传关系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植物进行科学分类和命名的过程。

植物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植物分类系统是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和规则。

通过植物分类可以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演化关系,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以及为植物的繁殖和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植物分类学研究植物分类原理和分类学方法

植物分类学研究植物分类原理和分类学方法

植物分类学研究植物分类原理和分类学方法植物分类学是对植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植物的形态、组织构造、生殖方式、生命周期等特征,将植物按照一定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类和鉴定,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植物分类系统。

本文将介绍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和分类学方法。

一、植物分类学的原理1. 生物进化论植物分类学的原理之一是生物进化论。

生物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通过长时间的进化逐渐分化成不同的物种。

植物也是如此,它们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生态适应方式。

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就是基于这一观点,通过研究植物的进化历史和亲缘关系,将它们划分到不同的分类单位中。

2. 形态特征植物分类学的原理还包括研究植物的形态特征。

植物的形态特征包括根茎、茎、叶、花、果实等,这些特征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会有所差异。

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比较,可以确定它们的分类位置。

3. 组织构造植物的组织构造也是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植物的组织构造包括细胞结构、细胞器官、组织系统等方面。

通过对植物组织构造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之间的形态差异和亲缘关系,为分类提供依据。

4. 生殖方式和生命周期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生命周期也是植物分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的物种还存在孢子等特殊的生殖方式。

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胚珠发育、花粉发育、授粉、受精、胚胎发育、种子发育等过程。

通过对植物生殖方式和生命周期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和分类规律。

二、植物分类学的方法1. 形态学方法形态学是植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和测量,可以确定植物的分类位置。

形态学方法主要包括对植物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与组织构成的研究。

2. 解剖学方法解剖学方法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对植物的组织构造和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内部结构与功能,揭示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植物分类学中的分类系统与分类学方法

植物分类学中的分类系统与分类学方法

植物分类学中的分类系统与分类学方法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和描述植物的分类系统与分类学方法。

通过分类系统,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亲缘关系、特征以及分类学方法的应用。

本文将从分类系统的演化历程、分类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分类系统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类系统的演化历程植物分类系统的建立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发展。

早期的植物分类以形态学特征为主,将植物根据植物器官和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然而,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态学分类有时不能准确地反映植物的亲缘关系。

后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分类系统得以更加准确地划分植物。

二、分类学方法的应用1. 形态学分类法:形态学分类法是最早被使用的分类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器官和形态结构,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学中,但由于形态特征受环境和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分类结果不够准确。

2. 分子生物学分类法:分子生物学分类法通过研究植物的基因组序列、DNA碱基序列或蛋白质结构等分子信息,来划分植物的分类。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植物的亲缘关系,因为基因组的遗传信息比形态特征更为稳定。

分子生物学分类法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学研究中,对于植物的分类和亲缘关系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分类系统的局限性植物分类系统的建立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植物种类和亲缘关系,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植物复杂性:植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多样,存在复杂性。

某些植物在形态上相似,但在分子水平上差异很大,难以准确分类。

2. 缺乏中间状态:植物分类系统通常采用离散的分类方式,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植物之间存在一些中间状态,不容易明确划分归类。

3. 缺乏完善的分类标准:植物分类学还面临着分类标准不完善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可能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方法,导致分类结果的不一致。

综上所述,植物分类学中的分类系统与分类学方法是研究植物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重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植物分类系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分类系统的局限性,并积极探索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分类学方法,以推动植物分类学的进一步发展。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
植物分类学的系统:介绍了植物分类的等级,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以及各 个等级的特征和代表植物。
植物分类的方法:介绍了植物分类的方法,包括比较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
依据:形态学特 征、生态学特征、 遗传学特征
方法:形态分类 法、化学分类法、 数值分类法
植物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命名规则:采用拉丁文双名法,即属名+种名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
植物形态学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和作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形态学的研究对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形态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植物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和无
性生殖
有性生殖:配 子融合形成合 子,进一步发
育成新个体
无性生殖:通 过分株、根茎、 块根等方式进
行繁殖
植物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
子等
植物分类学在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也 有广泛应用,如品种改良、育种和栽培等, 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观赏植物。
植物分类学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环境问 题,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生物入侵 等,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供技术 支持。
监测空气质量: 通过植物叶片的 损伤程度和生长 状况,评估空气 质量状况
现代植物分类学: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植物基因进行研究,进一步 精确了植物的分类。
中国的植物分类学:自20世纪以来,中国植物分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许多学者在植物分类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添加标题
植物分类学与生物学的关 系: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学 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 植物的分类、命名、系统 发育和演化等方面的内容, 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 研究植物的种类、 系统、演化及地理 分布的科学。

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

• • • • • •
分类的依据 1.形态学依据 2.细胞学依据 3.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4.化学依据 5.超微结构和微形态方面的依据
• 分类的基本单位
中文名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
英文
Kingdom Division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 命名的法则 • 双名法 • 每种植物,各国都有不同的名称;就是在一国之内,各地的名称也不 相同。因而就有同名异物(Synonym)、异物同名(homonym)的 混乱现象,造成识别植物,利用植物,交流经验等的障碍。 • 林奈提出了双名法:第一个是属名(名词),第二个为种名形容词 (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后边再加上定名人的姓氏或姓名缩写。 这是国际上统一的名称,称为学名。这是由《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ICBN)规定的。 • 如:水稻: Oryza sativa L. 属名 种加名 定名人 (Linnaeus的缩写) • 若是变种,则有: 蟠桃:Prunus persica var. compressa Bean. 变种 名
植物分类
第一节
植物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
分类的方法 1. 人为分类法:选择植物的一个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标准, 将不同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方法。eg:Linnaeus(17071778)依据雄蕊数目将有花植物分为一雄蕊纲、二雄蕊 纲…… 2. 自然分类法:依据植物间亲源关系(相似程度、共同点 多少)远近进行植物分门别类的分类方法。如达尔文 (1809-1882) 3.现代植物分类方法 4.植物分类系统:依据某种统一标准将全部植物种类进行 分门别类而形成的排序或体系。 人为分类系统: 自然分类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举例
拉丁文 Angiosperma (Magnoliophyta)
Dicotyledoneae (Magnoliopsida)
门 纲 目 科 属 种Fra bibliotekdivision divisio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
二、检索工具书的利用方法
查某个种的文献。在《中国植物志》及一些地方 植物志中,每种下面列举了原发表该新种的文献, 称为原始文献,此外常列出数个重要文献。有条 件 也 可 直 接 查 阅 《 邱 园 索 引 》 ( Index kewensis ) 。 该 索 引 收 集 了 自 1753 年 林 奈 《植物种志》发表的所有种子植物新种名、产地 及原始文献。 当需要查阅园林花卉植物时,可查阅《中国花 经》。如果是国外的引进种,可查阅英文版《栽 培植物手册》(Mannal of Cultivated Plants) 和《园艺大词典》(Dictionary of Gardening) 等。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第二节、植物的识别和鉴定
一、识别和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 二、检索工具书的利用方法 三、提高识别植物种类的途径和方法
一、识别和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
利用志书和手册,查分类检索表,核对 植物的描述和插图 植物标本馆(室)核对标本 请教有关的专家、学者鉴定 查阅原始资料,进行文献和标本的考证
二、检索工具书的利用方法
仅知拉丁学名,不知其属于何科时,可查阅《新 编拉汉英植物名称》或《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 典》。如在国外期刊上遇到的拉丁学名,国内期 刊查不到时,可查英文的《有花植物和蕨类植物 词 典 》 ( A Dictionary of the Flowering Plants and Ferns ) 以 及 《 植 物 书 》 ( The Plant Book—A Portable Dictionary of the Higher Plants)等书。 仅知英文通俗名称,不知拉丁名和中名时,可查 《新编拉英汉植物名称》或《拉英汉植物名称》。 仅知拉丁学名不知中名时,亦可查前书或《拉汉 种子植物名称》及其它文献后所附的拉丁名索引.
(二)怎样利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要对所鉴定的植物(标本)做细致的观察。要鉴定的标本 要尽可能完整,尤其是要有花果。 要根据植物的特征从头按次序逐项往下查,决不能跳过一 项而去查另一项。 要全面核对两项相对性状,以便根据植物的特征确定那项 更合适。 在核对了两项性状后仍不能做出选择时,或手头的标本上 缺少检索表中要求的特征时,可分别从两方面检索,然后 从所获的二个结果中,通过核对两个种的描述或图做出判 断。 根据检索的结果,对照植物标本的形态特征是否和植物志 或图鉴上的描述及图一致,如果全部符合,证明鉴定的结 论是正确的。否则还需重新研究,直到完全正确为止。
-opsida, eae -ales -aceae
Rosales Rosaceae
-us , -a, 苹果属 um 苹果
Malus Malus pumila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分类学种(taxonomic species):以外部 形态为主的标准来划分种 生物学种(biological species):以 生殖隔离为标准来划分种 种的概念:种是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 理学特征和占据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种群。 同种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间 可以交配产生可育的后代。种是进化的 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种 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和绝灭。种是分类 的基本单位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及利用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
1. 采集前的准备 确定采集的目的 确定采集地点和时间 制定采集计划 准备采集工具及其它用品 2. 怎样采集
①必须采集完整的标本。②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 别采集雌株和雄株。③采集草木植物,应采带根的 全草。如发现基生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基 生叶。④乔木、灌木或特别高大的草本植物,只能 采其带花或果的植物体一部分。⑤水生草本植物, 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缠成一团。可用硬纸板从水中 将其托出,连同纸板一起压入标本夹内。⑥有些植 物,一年生新枝的叶形和老枝上的叶形不同,或者 新生的叶有毛茸或叶背具白粉,而老叶则无毛。因 此,幼叶和老叶都要采。对一些先叶开花的植物, 采花枝后,待出叶时应在同株上采其带叶和结果的 标本。有些木本植物的树皮颜色和剥裂情况是鉴别 种类的依据,因此,应剥取一块树皮附在标本上。 如桦木属的一些种。⑦寄生植物应注意连同寄主一 同采下。并要分别注明寄主和寄主植物,如桑寄生、 列当等标本的采集。
二、插图
三、如何利用描述和插图
细致的观察或解剖 归纳总结主要特征 核对描述和插图
花程式、花图式和植物检索表
一、花程式 二、花图式
三、植物检索表
(一)植物检索表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定距检索表
1. 果实为翅果 2. 单叶,全缘;果周围有翅-----------------------雪柳属(Fontanesia) 2. 羽状复叶;果只顶端有翅----------------------白蜡树属(Fraxinus) 1. 果实不为翅果 3. 蒴果 4. 花黄色;枝中空或具片状髓;叶常有锯齿-----连翘属(Forsythia) 4. 花紫色、白色或红色;枝具实髓;叶全缘或有裂 -丁香属( Syringa) 3. 核果或浆果 5. 单叶对生;花为圆锥花序、总状花序或簇生 6. 花冠裂片在芽中覆瓦状排列;花簇生于叶腋或成短圆锥花序,核 果----------------------------------------------木犀属(Osmanthus) 6. 花冠裂片在芽中镊合状排列;花为顶生的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 核果状浆果 ----------------------------------------- 女贞属( Ligustrum ) 5. 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对生或互生,稀单叶;花为聚伞花序或伞房花 序;浆果-----------------------------------------茉莉属(Jasminum)
一、植物的描述
描述的基本内容及次序
习性;根(根状茎);茎;叶(位置、数目、 叶序、叶片一般形状、叶尖、叶基、叶缘、大 小、脉纹、质地、色泽、表面特征、叶柄、托 叶);花序;花(苞片、花萼、花冠、雄蕊的 花丝和花药、雌蕊的子房、花柱和柱头);果 实;种子。花果期,产地,生境,分布,用途。
实例:
甜菜Beta vulgaris L. Sp. Pl. 222. 1753.
映植物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中的主要性状进 行分类
de Jussieu Bentham & Hooker 恩格勒 哈钦松 塔赫他间 克朗奎斯特 被子植物APG分类系统
二、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分类的阶元(单位、等级)
中 文 英文 拉丁文 词尾 -phyta 中文 被子植物门 (木兰门) 双子叶植物 纲(木兰纲) 蔷薇目 蔷薇科
植物命名法
双名法:用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给物种命名的
方法,第1词为属名,为单数名词或名词化形容词,一格, 首字母大写;第2词为种加词,多为形容词, 性、数、格 与属名一致;少数为所有格的名词或同位名词。之后,要 附上命名人姓氏缩写。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如:银杏 Ginkgo biloba L. 水稻Oryza sativa L.; 龙葵Solanum nigrum L. ;白苋Amaranthus albus L. 胡萝卜Daucus carota L.; 洋葱Allium cepa L. 变种:白丁香 Syringa oblate Lindl. var. alba Rehd.
平行检索表
1. 果实为翅果----------------------------------------------------------2 1. 果实不为翅果--------------------------------------------------------3 2. 单叶,全缘;果周围有翅------------------------雪柳属(Fontanesia) 2. 羽状复叶;果只顶端有翅-----------------------白蜡树属(Fraxinus) 3. 蒴果---------------------------------------------------------------- 4 3. 核果或浆果 ---------------------------------------------------------5 4. 花黄色;枝中空或具片状髓;叶常有锯齿---------连翘属(Forsythia) 4. 花紫色、白色或红色;枝具实髓;叶全缘或有裂----丁香属(Syringa) 5. 单叶对生;花为圆锥花序、总状花序或簇生------------------------- 6 5. 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对生或互生,稀单叶;花为聚伞花序或伞房花序; 浆果-------------------------------------------茉莉属(Jasminum) 6. 花冠裂片在芽中覆瓦状排列;花簇生于叶腋或成短圆锥花序,核果------------------------------------------------------木犀属(Osmanthus) 6. 花冠裂片在芽中镊合状排列;花为顶生的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核果状浆 果----------------------------------------------女贞属(Ligustrum)
二年生草本,根圆锥状或纺锤状,多汁。茎直立, 多少具分枝,具条棱及色条。基生叶长圆形,长 20-30cm,宽10-15cm,上面皱缩不平,略有光 泽,下面有粗壮突出的叶脉,全缘或略成波状,先 端钝,基部斜形、截形或略成心形;叶柄粗壮,下 面凸,上面平或具槽;茎生叶互生,较小,卵形或 披针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花23朵团集,果时花被基部彼此结合,花被裂片条形 或狭长圆形,果时变为革质并向内拱曲。胞果下部 陷在硬化的花被片内,上部稍肉质;种子双凸镜形, 直径2-3毫米,红褐色,具光泽;胚环形,苍白色, 外胚乳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原产欧洲,我国普遍栽培,品种很多,叶可作蔬 菜,根为制糖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