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一、解释概念
1.种种是具有一定得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群。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2.亚种在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生物,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两地生物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有差异。
3.品种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动、植物群体。
具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及经济学上的一致性,并
可以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
4.双名法由林奈发明,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命字,每一种植物的名字都是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
是种加词。
5 植物多样性指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填空题
1. 植物分类各级单位主要有__界____、___门___、__纲____、__目____、___科___、___属___、__种____。
有时在各级之下还可加亚级单位。
2.植物的种名用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__属名____,第二个词是___种加词___,然后加上命名人姓氏或缩写。
三、思考题
1. 简述植物分类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内容
1 结构及形态方面的研究
2 染色体方面的研究:对染色体数目、结构及行为的研究
3 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方面的研究
4 植物地理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包括间断分布和替代现象;特有现象;多样性中心;表现型的可塑性;生态学分化现象。
5 植物化学研究方法:对初生代谢物、次生代谢物、蛋白质及核酸的研究
6 数学方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分支分类学。
植物分类知识点总结

植物分类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植物的分类、命名和演化关系。
植物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特征、生态习性、遗传变异等信息,也为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
下面将介绍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植物的分类原则、分类系统、主要分类单元等内容。
一、植物分类原则1.形态学原则: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特征。
2.生态学原则: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分类,如水生植物、陆生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3.生殖生物学原则:根据植物的生殖特征进行分类,如有无花果、孢子的类型等。
4.进化分类学原则:根据植物的演化关系进行分类,如根据植物的起源、进化和分化进行分类。
5.综合分类原则:综合运用形态学、生态学、生殖生物学和进化分类学等原则进行分类。
二、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分类系统是指将植物按照一定规则分成不同的类群,并给它们命名的体系。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植物分类系统是“科—目—科属—种”的分类体系。
1. 科:是植物分类的最高类群,它包括一组相关的属,如李科、蔷薇科等。
2. 目:是植物分类的次高类群,由一组相关的科组成,如被子植物目、蕨类植物目等。
3. 种:是植物分类的最低类群,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代表着一类具有相同形态、生态和遗传特征的植物,如水稻、玫瑰等。
三、主要分类单元在植物分类体系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单元,如亚科、属、亚属、变种、品种等。
1. 亚科:在科和属之间的一个分类级别。
2. 属:是种的集合,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马铃薯属、玫瑰属等。
3. 亚属:在属和种之间的一个分类级别,代表一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种。
4. 变种:是某一种植物群体中的一部分,具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形态特征。
5. 品种:在紧缩的种内分成的具有一定遗传特征和形态特征的群体。
植物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形态分类法、生态分类法、生殖生物学分类法和分子分类法等。
1. 形态分类法: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6植物的分类

第六章植物的分类第一节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一、植物分类的方法1、人为分类方法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方便或按植物的用途,选择植物一个或几个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然后按照人为标准顺序排成分类系统。
2、自然分类方法以植物的亲疏程度作为分类的标准。
按照生物进化的观点,植物由于来自共同祖先而具有相似的遗传性,表现出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的相似。
因此,根据植物相同点的多少就可判断它们之间亲缘上亲疏程度。
这种根据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是自然分类方法。
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各种器官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因为花果的形态比较稳定,不易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异。
二、植物的分类单位依范围大小和等级高低,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每个等级内如果种繁多还可细分一个或二个次等级,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等。
种以下可有亚种、变种和变型。
例如陆地棉这种植物在分类上就是:陆地棉界——植物门——种子植物亚门——被子植物亚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锦葵科——锦葵科属——棉属种——陆地棉三、植物命名法为了避免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混乱现象,国际上采用双名法给植物命名。
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首创使用的,即是用两个拉丁文单词给植物命名,第一个词是属名,是名词,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是种加词,是形容词或拉丁化名词,全部字母小写;最后附加命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这种命名的方式称为 " 双名法 ",属名一般是名词,种加词一般是形容词,也可是名词。
四、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其应用植物检索表是植物分类学中识别鉴定植物的钥匙。
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Lamarck,1744-1829)的二歧分类原则,将要编制的检索表中需容纳的所有植物,选用一对以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分成两类;然后又从每类中再找出相对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到所需要的分类单位(如科、属、种等)出现。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3.枝顶芽不发育;落叶性………………………………………(3)粟属Castanea
3.枝顶有顶芽;常绿性…………………………………………………………………………4
4. 壳 斗 外 被 刺 状 或 瘤 状 苞 片 , 坚 果 1-3 个 , 全 包 于 壳 斗 中 ; 叶
通常2列……………………………………………………………(4)栲属Castanopsis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科………..禾本科 Gramineae
属………...稻属 Oryza 种………...稻 Oryza sativa L.
例:黄莲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与原种有差异的个体群,变异更小,不稳定,不能遗传。如树 木的形态、叶色的变异。
龟甲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 heterocycla
红花檵木Lorpetalum chindense var. rubrum
(二)植物的命名
➢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以瑞典植物 分类学家林奈创立的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 ➢ 双名法 是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对一种植 物定名,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相当 于 “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一个完整 的学名还要加上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即命名人 。
4.壳斗外被硬毛状或鳞状的苞片,坚果1个,大部分露出;叶
不
为2裂…………………………………………………………(5)石栎属Lithocarpus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18世纪初)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3. 灌木 4. 叶常退化成鳞片状;雄蕊12—18;小坚果具4 条肋状突起,有翅或刺毛
…………………………………………………………3. 沙拐枣属 Calligonum 4. 叶不退化成鳞片状;雄蕊6—8;小坚果不具肋状突起,亦无翅或刺毛
缺点:如果编排的种类过多,检索表势必偏 斜而浪费很多篇幅
突出的特点:同号同位
2、平行式检索表
1. 花被6片 ……………………………………………………………………2 1. 花被4或5,很少为6片(裂) ……………………………………………3 2. 小坚果具翅;柱头头状;雄蕊通常9;内轮花被片在结果时不增大…… ………………………………………………………………1. 大黄属 Rheum 2. 小坚果无翅;柱头画笔状;雄蕊通常6;内轮花被片在结果时增大 ………………………………………………………………2. 酸模属 Rumex 3. 灌木…………………………………………………………………………4 3. 草本,很少为灌木…………………………………………………………5 4. 叶常退化成鳞片状;雄蕊12—18;小坚果具4 条肋状突起,有翅或刺毛… …………………………………………………………3. 沙拐枣属 Calligonum 4. 叶不退化成鳞片状;雄蕊6—8;小坚果不具肋状突起,亦无翅或刺毛…… …………………………………………………………4. 针枝蓼属 Atraphaxia 5. 小坚果与花被等长或未露出……………… … …………5. 蓼属 Polygonum 5. 小坚果超出花被1—2倍………………… … …………6. 荞麦属 Fagopyrum
第五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文献。
目前十五页\总数六十四页\编于二十二点
目前植物分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仍然 是以植物形态学及解剖学方面的资料为基 础,加上植物地理学的知识组成的。其他 的分类方法有:
1、细胞遗传学--物种生物学 研究植物细胞染色体的信息、多倍化、 杂交系和繁育行为,确定物种间及种下居 群的亲缘关系。
目前十六页\总数六十四页\编于二十二点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Monocotyledoneae
(Liliopsida)
亚纲 百合亚纲 Liliidae 目 百合目 Liliales
科 百合科 Liliaceae 属 百合属 Lilium 种 野百合 (Lilium brownii) 变种 百合 (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
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Units) 1.分类等级 taxonomic grade
分类学的主要等级单位为:
界、门、纲、目、科、属、种。
目前十八页\总数六十四页\编于二十二点
植物分类的单位
英文 拉丁文
学名字尾形式
界 kingdom regnum
无
门 division diviso(phylum) ---- phyta
2、化学分类学 研究植物体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生物
大分子水平的资料,评价植物类别的种系 发生关系,建立以化学信息资料为基础的 化学分类系统。 3、数量分类学
通过对已有的植物信息资料,应用计 算机进行数量统计分析,客观的比较各组 资料间的关系,重建进化关系并判断性状 和器官的进化趋向。
目前十七页\总数六十四页\编于二十二点
万寿菊 Tagetes erecta L.
八年级生物植物分类知识

八年级生物植物分类知识植物分类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特征以及各类植物的代表性物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生物学中关于植物分类的知识。
一、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植物分类是基于植物的形态、结构和遗传关系进行的,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可以将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 形态特征:植物的形态特征是分类的基础,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分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 细胞结构:细胞结构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包括细胞壁、质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3. 生活习性:植物的生活习性也是分类的参考因素,包括植物的生长方式、喜光性和喜温性等。
二、植物的主要分类类群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和生活习性,可以将植物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几个主要类群。
1.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最简单的植物类群,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苔藓和地衣等。
2.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真根、茎和叶,包括蕨类植物和石松植物等。
它们主要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蕨类和蘑菇等。
3.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它们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裸露在空气中,如松树和银杏等。
4.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它们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包裹在果实内,如花草和树木等。
三、植物分类的特征及代表性物种1.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最原始的植物类群,它们没有真正的根和茎,代表性物种有泥炭和灵芝。
2.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真根、茎和叶,代表性物种有蕨类和蘑菇。
3.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裸露在空气中,代表性物种有松树和银杏。
4.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包裹在果实内,代表性物种有玫瑰和梅花。
四、植物分类的意义和应用植物分类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对植物世界进行理性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演化和多样性。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平行检索表
在这种检索表中,每一对照性质的描写 紧紧相接,便于比较,在每一行之末, 或为一学名,或为一数字。如为数字, 则另起一行重新写,与另一相对性状平 行排列,如此直至终了为止。左边数字 均平头写,为平行检索表特点。
双名法:1753年林奈首创。每一种植物的名 称,由两个拉丁字组成,第一个字是属名, 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为种名, 形容词;后面再写出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 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例如:
稻 Oryza sativa L. 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 糯稻 Oryza sativa L. var. glutinosa Matsum 羽衣甘蓝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
• 人为分类:按照自己的方便和意图,选择一 个或少数性状(形态、习性、用途)作为分 类的依据,而不考虑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演 化关系。
• 明朝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 共收集植物药达1195种,分为草、木、谷、 果、菜5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分60类。
• 英国植物学家J.Hutchinson在1926年和1934年的 《有花植物科志》。
植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 由植物多样性决定 • 提供了一个信息存储系统 • 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三、植物分类学的资料来源
• 植物分类学既是最基础的学科(提供 了一个保证系统),又是最顶点的学 科,因为它具有广泛的资料来源,最 具有综合性。
1. 无真正的菌丝体;如有菌丝体,一般不具横隔 壁… …………………………………………..藻菌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分类的单位: 种下等级: 亚种(subspecies)
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物种,因生境不同导致
个体形态或生理上差异的变异类群。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分类的单位: 种下等级: 变种(variety)
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物种,因小生境不同导
致形态上有稳定遗传特征的变异类群。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的单位
植物的命名
植物检索表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一、分类的方法: 人为分类法: 以实用为目的,不考虑亲缘关系。
自然分类法:
以植物彼此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为标准。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分类的单位: 基本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如:银杏(中名)、白果、鸭脚木(俗名)
学名(Scientific Name): 拉丁文书写的国际通用的标准的科学名称。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三、植物的命名: 种的学名:双名法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
月季花:Rosa chinensis Jacq.
植物亚种:subsp.
常用单位:
科、属、种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分类的单位: 种(Species)的概念: 极其相似的形态特征
与近缘种之间有明显间隙
占有一定分布区 个体之间互交可育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分类的单位: 种下等级: 亚种(subspecies)
变种(variety)
变型(form)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分类的单位: 种下等级: 变型(form)
无特定分布区,变异较小而又稳定的变异
类群。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分类的单位: 品种(cultivar) 人工选择或自然变异所获得的栽培植物
群体的变异类群。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三、植物的命名: 中名(Chinese Name): 权威著作认可的正式中文名称。
金叶榕: Ficus microcarpa L.f. ‘Golden Leaves’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三、植物的命名:
杂交种的命名:
母本名×父本名、或属名×杂种名
如二乔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M. liliflora Magnolia ×soulaneana Soul.-Bod.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四、植物检索表: 检索表的编制原理:二歧分类原则。 检索表的类型:
定距式检索表
平行式检索表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四、植物检索表:
定距式检索表:
1.茎具卷须,无气生根 2.卷须先端无吸盘;叶片3~5浅裂或深裂………葡萄
2.卷须先端成吸盘;叶片3浅裂或深裂…………地锦
1.茎无卷须,具气生根 3.叶柄、叶背、幼枝被星状毛………………洋常春藤 3.叶柄、叶背、幼枝被鳞片……………加纳利常春藤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四、植物检索表:
平行式检索表:
1.茎具卷须,无气生根……………………………………2 1.茎无卷须,具气生根……………………………………3
2.卷须先端无吸盘;叶片3~5浅裂或深裂……………葡萄
2.卷须先端成吸盘;叶片3浅裂或深裂………………地锦 3.叶柄、叶背、幼枝被星状毛……………………洋常春藤 3.叶柄、叶背、幼枝被鳞片…………………加纳利常春藤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三、植物的命名: 种下等级的学名:三名法 变型:f.
如:琼花:
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f. keteleeri (Carr.) Rehd.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三、植物的命名: 品种的命名: 原种学名+‘品种名’
垂枝榆:Ulmus pumila L.‘Pendula’
如:直干蓝桉:
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 subsp. maidenii(F. Muell.) J. B. Kirkp.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三、植物的命名: 种下等级的学名:三名法 变种:var.
如:蝴蝶戏珠花:
Viburnum plicatum Thunb. var. tomentosum (Thunb.) M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