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微生物的地检测和分离纯化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引言: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空气中,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是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分离纯化可以获得单一的微生物菌株,为后续的鉴定、培养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获得纯净的微生物菌株。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含有微生物的样品(如土壤、水样等)、琼脂平板培养基、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匙、无菌培养管等。
2. 实验步骤:a. 取适量样品,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b. 取一定体积的悬浮液,分别在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避免重复涂布。
c. 将涂布好的琼脂平板培养基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温度孵育。
d. 孵育一段时间后,观察平板上的菌落情况,选择形态独特的单个菌落。
e. 用无菌匙将选中的菌落划取至无菌培养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
f. 将培养管中的菌液进行摇匀,称取一定体积的菌液,分别在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
g.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获得纯净的微生物菌株。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从样品中分离纯化了多个微生物菌株。
在观察菌落形态时,我们发现不同微生物菌株的菌落形态各异,有的呈圆形,有的呈不规则形状,有的呈乳白色,有的呈黄色等。
这些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的微生物菌株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代谢方式。
在分离纯化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些菌落会在培养基上形成菌落周围的透明区域,这是由于菌落分泌的溶解酶作用于琼脂平板中的胶原蛋白,导致胶原蛋白溶解而形成的。
这种现象被称为溶解圈,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特征,有助于鉴定微生物的溶解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样品中可能存在多种微生物,通过分离纯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涂布和筛选,才能获得纯净的菌株。
其次,在涂布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学习并掌握各种无菌操作技术,并用此技术进行微生物稀释分离、划线分离接种。
3.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法分离微生物。
4.认识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一)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在这里生活的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
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是平板分离法。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些抑制剂,造成抑制其他菌生长而利于此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种。
(二)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样品经适当稀释,使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含菌数。
此法缺陷:操作繁琐,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法优点: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以及食品、饮料和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土样10g,未知菌变形杆菌单菌落平板和无菌水。
取液器(5000ul、1000ul各一支),培养箱,培养皿(20个),无菌有帽试管,三角瓶,无菌涂棒,接种环,5000ul、1000ul无菌吸头,记号笔,酒精灯,火柴,试管架。
四、实验步骤:(一)培养基的制备(第二次实验时准备):肉汤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2g蛋白胨4gNaCl 2g蒸馏水400mL琼脂8g1. 称量:按上述配方称量各类物质。
实验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细菌是微生物中最常见和广泛分布的,它们对人类和自然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不同类型的细菌时,需要从土壤样品中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这可以通过多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样品的准备。
准备好样品是关键的第一步。
需要从所需的环境中收集样品,例如,在花园中收集土壤样品,神经外科手术时,需要收集体内的样品。
样品收集后,需要将其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并避免过度处理。
第二步是制备培养基。
为了孵化细菌,需要准备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例如,对光和氧气敏感的厌氧菌需要使用厌氧培养基。
还需要选择颜色,形状和口感不同的特殊培养基,以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
第三步是分离和纯化细菌。
需要采取逐步流程来分离和纯化细菌。
首先,需要将土壤样品分散在培养基中,并容纳在瓶子或平板上。
然后,将样品暴露于光线和空气下,以让细菌开始生长。
细菌的生长取决于培养基的条件,例如,温度,pH,光线等。
为了获得单个细胞,需要通过挑选法或分离检查板来分离细菌。
挑选法是一种分离单个细菌的技术,其中使用草地绿和某些特定镜头。
经过一些练习和专业技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分离出单个细菌。
为了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还可以在不同的特殊条件下进行培养。
最后,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检验细菌的纯度。
例如,可以使用静电鉴别法来检测细菌的标记。
通过这种方法,细菌可以在电场的方向下移动,并根据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
细菌的分离和纯化是细菌学研究的关键步骤。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取不同种类的细菌,进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一.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很多有价值的菌株。
微生物常用的分离方法是平板分离法,根据某种微生物对生长条件的不同要求供给它适宜的培养环境,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到得到纯菌株。
2.平板菌落计数法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含的菌落数。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1.土壤稀释溶液2.取液器(1000ml 1支),培养箱,培养皿(12个),无菌有帽试管,三角瓶,无菌涂棒,接种环,1000ml无菌吸头若干,记号笔,酒精灯,火柴,试管架。
三.实验步骤(一).无菌平板制备1.采用叠皿法把牛肉冻蛋白膏培养基倒入灭好菌的培养皿中,制作无菌平板(二).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2.取一平板,分成6个区,做好标记。
同一个人同一根手指头按如下要求用力一致进行操作:分别用未洗过的手指头,自来水打湿的手指头,自来水认真洗过的手指头,洗手液洗过一遍的手指头,洗过两遍的,洗手液洗过又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的手指头在六个区上涂抹。
(平板1)3.取一平板,分区,分别用使用过的纸巾,硬币,旧纸币,餐卡在不同区拖动。
(平板2)4.在培养基上方抖动头发数次。
(平板3)5.取一平板,分区,用无菌接种环分别蘸一滴自来水,河水,豆浆在不同区划线。
(平板4)6.用无菌牙签取一点牙垢在培养基上划线。
(平板5)7.取两个平板,一个打开在实验台上放置30分钟,另一个在酒精灯火焰边打开皿盖1分钟。
(平板6)8.取一平板,打开盖,咳几下。
(平板7)(三).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1.采土样2.制备土壤稀溶液3.涂布吸取100ml稀释好的土壤稀溶液,较均匀地滴在平板上,再用无菌涂棒涂布均匀,涂1—2分钟4.培养将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下培养24小时5.菌落计数四.实验结果1.平板1:从未洗到用酒精消毒总体趋势是菌落数越来越少,用自来水洗过和用洗手液洗过一遍的菌落数差不多;平板2:旧纸币和硬币的菌落数要多;平板3:抖头发的地方附近长出许多菌落;平板4:自来水菌落最多,其次是河水,河水的菌落分布成“牛”字形,和当时划线的形状一样,再其次是豆浆;平板5:划线的地方长出许多菌落;平板6:放在试验台上的平板长出各种形状的菌斑菌块,在酒精灯旁的基本没有菌落;平板7:咳几下的基本没有菌落。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环境工程
1ml
∪
1ml
∪
1ml
∪
1ml
∪
1ml
∪
0.5ml
〇 〇 37℃培养 〇 〇 28℃培养
四、教师演示:
1、涂布 2、混合 3、划线 ..\微生物 \MPEGAV\AVSEQ01.DAT(19min) .\微生物\MPEGAV\AVSEQ02.DAT
实验结果示例1:
☆涂布
实验结果示例2:
☆划线
五、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
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从混合的微生物群体中获 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 ——即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方法:
1、单细胞挑取法:适用专业性研究; 涂布:先倒平板,后加 样 再涂布; 2、平板分离法 混合:先加样,后倒平板 混合均匀; 划线:挑取菌种,也可挑 取土壤悬液。
两皿涂布。
1、细菌培养基
一皿划线。 两皿混合。 ★ 把上述平板放入37℃培养培养箱培养。
※ 同学每人做两皿涂布、两皿混合(不同稀释度) 一皿划线共五套平板倒置培养
பைடு நூலகம்
六、实验材料:
涂棒 、接种环 、培养皿 、酒精灯 火机 、 酒精棉球
下次实验:显微镜使用与微生物形态观察
七、实验报告:
1、统计结果,计算出1g土壤的微生物含量; 2、思考题:
三、采集样品:
1、土壤中微生物及其丰富,是微生物多样化 的重要场所。作为科研或毕业课题要有目 的到尽可能分离到的地方去采集土样。 ☆ 举例: 2、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取1g土样,放入90 ml的水,在三 角瓶中充分摇匀——细胞分散
▲梯度释稀:
9ml水 9ml水 9ml水 9ml水 9ml水
实验八、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 纯化
实验八、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土壤微生物是指生长在土壤中的微弱的、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等。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对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就是针对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进行研究。
一、实验原理由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繁多而多样,分离出单一的菌落对于此实验来说非常的困难。
但是采用适宜的富培养基后能够轻松的促进土壤微生物菌群的生长。
富培养基包括有机和无机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碳源和氮源。
地衣素琼脂(ISP)是一种富含多种碳源和氮源的优质菌落培养基,是常用的微生物培养基。
本实验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能够生长的环境中分离出单一的菌落,通过多次分离和鉴定获得纯种菌株。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地衣素琼脂培养基2.试管、移液器、移菌环、烧灼器、电热蚊子香、灭菌器3.已经壳霉菌疫苗接种的贵州悬钩子种子和土壤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用移液器将壳霉菌疫苗接种在新的地衣素琼脂培养基板上,将其灭菌,以备之后的使用。
2.准备土壤基质。
将土壤样品剪碎成非常小的颗粒,并放入烧灼的试管中,加入恰当的地衣素酵母素琼脂,变形后形成一个接种板。
在较大的容器中放置电热器设备,以保持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适宜。
接下来,将接种板和采样站放在单独的区域以免混淆。
3.接种。
从土壤中取一小部分,倒入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地衣素琼脂培养基,并将其摇动均匀,使菌群溢出。
等到土壤均匀地分散在地衣素琼脂培养基中之后,用移菌环扭曲并切出一个菌落,并将其置于新的地衣素琼脂培养基板中。
重复此步骤至少三次,每次都要将新的分离土壤菌落剪出来。
4.孵育。
将地衣素琼脂培养基板置于电热器设备中,以使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并等待菌落的生长。
当新的菌落形成后,即可重复上述步骤以获得更多的菌株。
5.纯化。
检查菌落后,需要进行纯化。
鉴定每个菌落,把每个菌落分别悬浮在新的地衣素琼脂培养基板中,并等待菌落的生长。
微生物的分布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分布实验报告篇一: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实验报告一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原理和方法2 学习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微生物3 认识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原理实验材料:1 土样溶液0.5ml,无菌生理盐水2 取液器(1000μL一支,100μL一支),培养箱,培养皿(12个),无菌有帽试管,三角瓶,无菌涂棒,接种环,1000μL无菌吸头若干,记号笔,酒精灯,火柴,试管架实验步骤:A培养基的制备(已提前制备好)B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作如下实验1 取三个平板,用100μL的取液器分别吸取100μL的河水、豆浆、豆奶,均匀加在三个培养基上,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2 再取三个平板,三个同学分别用手指(未洗过)在培养基上涂抹几秒钟,一个同学对应一个平板。
3 再取一个平板,其中一个同学将手用肥皂洗过后,再在培养基上涂抹。
4 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一个同学对着培养基咳嗽,使口腔中的气流和飞沫落到培养基上。
5 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在空气中放置10min左右,关上皿盖。
6 将上述9个平板放置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C土壤中分离微生物1 采土样,制备土壤稀释液(已准备好)2 取三个平板,每个培养基上用取液器添加100μL的土壤稀释液,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3 将平板依旧放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D菌落计数培养24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量。
其中,土样中的微生物含量可用以下式子计算土壤中的细菌含量(个/g土壤)=菌落平均数×10×稀释倍数实验结果及数据:实验结果如附图。
开盖10min 手指直接按压手指直接按压手指直接按压1号的手指经肥皂洗后按压对着培养基咳嗽豆奶河水土壤溶液土壤溶液豆浆土壤溶液实验讨论及感想:1根据你对周围环境中微生物存在的观察,你认为无菌操作要注意什么?在进行无菌操作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始终在明火旁边操作,既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离得太近。
培养基的制作及环境中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实验日期:2017.10.25 实验班级:生物技术指导教师:张建丽姓名:高熹学号:1120152430培养基的制作及环境中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微生物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方法和原理。
2.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3.用稀释法分离微生物。
4.认识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对无菌操作的必要性、何时应该进行有大致理解。
5.培养基的制作。
二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是平板分离法。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提供抑制其他菌生长而有利于此菌生长的环境。
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
2.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成单个细胞,接种培养,一个单菌落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含菌数。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1.实验材料:菌源:土样1g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8个2.实验仪器:不同的移液管;培养箱;平皿;涂棒;记号笔;酒精灯;3.实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蒸馏水;四实验步骤(一)配置培养基(上次课完成,灭菌,实验开始前倒平板)配方,以1000ml培养基记:牛肉膏:3.0g蛋白胨:10.0gNaCl:5.0g琼脂:15-25g水:1000mlpH:7.4-7.6(二)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作如下实验:1.取一个平板在空气中放置10min。
2.另取一个平板在酒精灯火焰旁放置10min。
(三)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1.采土样:选择较肥沃土壤(生物系旧馆周围土地),去表层土,挖5-20cm深度的土壤。
取土壤数10g,装入烧杯,带回实验室。
2.制备土壤悬液: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用手振荡5min使土壤均匀分散成为土壤悬液(10-2)。
王--实验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王--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中是存在大量微生物的,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是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了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土壤样品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了解微生物分离技术和分离纯化菌株的方法。
一、实验方法
1.1 实验设备
实验室常用的分离纯化设备有平板计数器、减压灭菌器、烧杯、移液器、离心机等。
其中,平板计数器是精确测定细菌数量的仪器。
实验材料包括培养基、细菌液、土壤样品等。
1.3 分离纯化细菌的步骤
(1)将土壤样品放入离心管内。
(2)在土壤样品中加入生理盐水,摇晃离心管,使土壤样品和生理盐水充分混合。
(3)将混合物在烧杯内振荡。
(4)利用平板计数器精确测定细菌数量。
(5)从混合物中挑出单个菌落,进行菌株分离和纯化。
(6)将菌落移至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和记录。
二、实验结果
通过本实验,我们共采集了5个不同土壤样品,进行菌落计数和菌株分离、纯化、培养等处理。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存在差异。
其中,含有腐殖质较多的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数量较多,且种类丰富。
2.2 结果分析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差异主要与土壤样品的营养含量及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白灰土、黄土、红壤等含有较高营养含量和较优地理环境的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较多,而贫瘠荒芜的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较少。
此外,氧分压、pH值、盐分等土壤环境因素的差异也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存在差异。
实验 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四、操作步骤(1)
1. 2. 3. 4. 5. 6. 7. 8. 制备土壤稀释液 涂布平板 培养 挑菌落 平板划线分离 转入斜面 观察菌落特征、制片镜检菌体形态 菌种保藏
四、操作步骤(2)
1. 制备土壤稀释液
四、操作步骤(3)
2. 涂布
四、操作步骤(4)
3. 培养:高氏Ⅰ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
实验十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 技术; 2. 初步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技术。
二、实验原理
1. 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要研 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首先须使该微生物处 于纯培养状态。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 只含有某一种或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 物的分离与纯化。
于28℃培养箱中培养3~5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 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3 d。
四、操作步骤(5)
4. 挑菌落
接种和分离工具
1. 接种针;2.接种环;3.接种钩;4.5.玻璃涂棒;6.接种圈;7.接种锄;8.小解剖刀
四、操作步骤(6)
5. 平板划线分离
四、操作步骤(6)
平板划线法
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
2.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可以从中分离 到很多有价值的菌株。本实验将采用三种不 同的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三、实验器材
1. 土样:采集校园土壤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细菌 高氏Ⅰ号培养基——放线菌 马丁氏培养基——真菌 3. 其他:无菌的培养皿、盛90mL无菌水并带 玻璃珠的三角瓶、盛9mL无菌水的试管、小 铁铲、吸头、移液器、无菌玻璃涂棒、接种 环、显微镜、染色液等。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方法,经过分离和纯化后,得到单一纯种菌液。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常见的微生物分离和纯化方法。
实验原理: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微生物的研究和生产中,首先需要得到单一纯种菌液,因为纯种菌液才能进行严格的实验控制和可靠的测定。
微生物分离的方法一般包括增殖法、培养法、过滤法、离心法等。
而纯化的方法则一般有染色法、板块法、过筛法等多种方法。
本实验中的分离和纯化工作采用了增殖法和染色法。
增殖法是指利用菌落增殖的现象来分离单一纯种菌,而染色法则是指通过不同的着色方法,将微生物区分为不同的种类,从而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革兰染色这一经典的染色方法。
实验步骤:1、制备分离培养基配制分离液,以波尔多液、胰蛋白胨、葡萄糖制成培养基,并加入20ug/ml氯霉素。
2、分离样品取所需数量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比如切碎、摇匀等,制备样板。
3、制备菌液将样品加入分离培养基中,然后在恒温摇床上震荡培养24小时,形成单一菌种的细菌培养液。
4、革兰染色将接种在玻璃片上的菌液进行革兰染色。
a、在玻璃片上制作菌液薄膜。
b、将薄膜上的细菌经过固定,用碘液水洗,以去色。
c、淋加革兰染色溶液,使之染色。
d、过水洗、双氧水漂洗,洗去多余革兰染色剂和已触及的碘素。
e、使用显微镜观察。
5、单一菌种分离通过以上实验过程,我们可已得到单一纯种菌液,而且还可以将它们放入固体培养基中培养,以便于观察和下一步实验。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增殖法和染色法对样品菌液进行分离和纯化。
在增殖法中,我们使用的是增殖液,经过24小时的培养,得到了单一的菌种培养液。
而在染色法中,我们使用的是革兰染色法,可以准确地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革兰染色能够很好地区分出不同种类的细菌,同时,在细菌分离和纯化过程中,采用增殖法和染色法的方法,能够快速地得到单一纯种菌液,为微生物的研究和鉴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实验八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一、目的1.了解从土壤中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掌握几种常用的分离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原理在自然界中,土壤是微生物生活中的最适宜的环境,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但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因此,为了研究某一微生物的特性,或者要大量地培养和利用某种微生物,必须把它们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中分离出来。
从而获得某一菌株的纯培养。
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之为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三、器材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l号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
2.盛有100毫升无菌水的三角瓶,9毫升无菌水的试管,无菌吸管,无菌玻璃涂抹棒,10%的酚液,25%的乳酸,土样,接种环,标签。
四、方法(一)涂抹平板分离法1.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样10克,放入装有玻璃珠和100毫升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摇15—20分钟,使土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散,静止片刻,用吸管从中吸取1毫升土壤悬液注人盛有9毫升无菌水试管中,吹吸三次,并振摇使之充分混匀,然后再吸取1毫升注入另一支盛有9毫升无菌水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10-1、10-2、l0-3、10-4、l0-5……的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悬液。
2.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溶化。
待冷至50—60℃时,在高氏l号培养基中加入10%酚2滴,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中加入25%乳酸2滴,然后分别倒平板,每支培养基倒一皿(用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左手拨出棉花塞,试管口在火焰上灭菌,然后左手将培养皿在火焰附近打开少许,迅速注入培养基,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平放在桌面上,待凝后即成平板。
(见图18)。
3.涂抹将上述每种培养基平板标上10-3、10-4、10-5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从10-5、10-4、10-3稀释度的试管中吸取土壤悬液,每一平板注入0.2毫升,再用灭菌玻璃涂抹刮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静止5分钟。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掌握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培养对微生物的观察和分离能力,为后续微生物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是通过将微生物样本分离出单一种类的微生物,并将其培养成纯种,以便进行后续的鉴定和研究。
该实验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三个步骤。
首先,通过适当的分离培养基和条件,将混合微生物样本中的不同微生物分离开来;然后,通过多次传代培养,将目标微生物培养成纯种;最后,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等方法对纯种微生物进行鉴定。
实验步骤:1. 样品采集,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采集微生物样品,如土壤、水体、空气等。
2. 微生物分离,将样品按照一定的稀释倍数分别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利用稀释涂布法进行微生物的分离。
3. 纯化培养,从分离得到的单一菌落中挑取代表性菌落进行传代培养,直至获得纯种微生物。
4. 微生物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等方法对纯种微生物进行鉴定,确定其属种。
实验结果:经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不同环境样品中分离出了多种微生物,并将其中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成了纯种。
在对纯种微生物进行鉴定后,我们确认其为一株革兰氏阳性菌,具有球形细胞,能够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等特点。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使我们初步掌握了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了解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培养了对微生物的观察和分离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工作,为后续的微生物鉴定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微生物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为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生物的纯化名词解释
微生物的纯化名词解释微生物,即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并在各种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纯化是指对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纯化的过程,以获得纯粹的菌株或病毒。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在微生物纯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微生物从复杂的环境中分离出来。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采样、稀释和接种。
采样可以是从土壤、水体、人体等不同来源的样品中获取。
然后,通过适当的稀释,将微生物分散在培养基上。
接种后,通过观察和鉴定菌落形态、颜色、生长速率、形态学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可以初步确定不同菌株的特征。
为了更加准确和系统地鉴定微生物,还可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如核酸序列分析、蛋白质电泳等。
二、微生物的培养和增殖分离和鉴定微生物之后,接下来是培养和增殖菌株。
培养基的选择对微生物的纯化至关重要。
培养基应该提供菌落所需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
对于细菌,常用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肉汤、某些选择性培养基等。
对于真菌,可以使用含有特定碳源和氮源的琼脂培养基以促进生长。
培养基中还可以加入抗生素来选择性地培养某些菌株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三、微生物的纯化和贮藏微生物纯化的目的是得到纯粹的菌株或病毒,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纯化可以通过菌落选择、传代培养等方法进行。
菌落选择是指通过挑选具有特定形态的菌落,将其单独分离培养,以得到纯净的菌株。
传代培养是指将菌株进行多次传代培养,逐渐减少可能存在的杂菌或杂质。
此外,微生物在纯化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贮藏。
低温保存法是常见的贮藏方式,可使用液氮或低温冻存箱将微生物保存在-80℃以下,以避免菌株的变异和降解。
四、微生物纯化的应用微生物纯化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的微生物学研究,还在医药、食品、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药领域,纯化的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疫苗、酶等生物药物。
在食品领域,纯化的微生物可以用于酿造发酵食品,如啤酒、酸奶、酱油等。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引言: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获取纯种菌株,以便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特性和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实验操作,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材料与方法:1. 样品采集:从自然环境中采集样品,如土壤、水体等。
2. 稀释: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降低微生物的浓度,避免过于密集的菌落。
3. 培养基制备:制备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等。
4. 涂布法分离:取适量的稀释液,用铁环或棉签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5. 培养条件:将培养基培养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利于微生物生长。
6. 菌落观察: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选择目标菌落。
7. 纯化:将目标菌落进行传代培养,以获得纯种菌株。
结果与讨论:本实验采集了来自土壤样品的微生物,并进行了分离与纯化实验。
经过稀释和涂布法分离,我们观察到了多个菌落形成在琼脂培养基上。
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和大小等特征,我们选取了几个目标菌落进行纯化。
经过传代培养,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纯种菌株。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这些菌株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有的菌株呈圆形,有的呈梭形,还有的呈链状。
这些形态特征与微生物的分类有关,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在纯化的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生理特性的初步鉴定。
通过对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我们发现其中一株菌株能够产生抗生素。
这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的抗生素合成基因提供了方向。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离纯化,我们可以获得纯种菌株,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特性、代谢产物和应用价值。
同时,纯化的菌株也可以用于微生物鉴定和分类,为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
通过稀释和涂布法分离,我们获得了多个菌落,并通过纯化获得了纯种菌株。
微生物四大基本技术
微生物四大基本技术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主要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微生物的生理、生态、遗传、进化及其应用等方面。
微生物学中的四大基本技术是鉴定、分离、培养和纯化,下面将详细介绍四个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一、鉴定技术鉴别和分类微生物的目的是确定微生物种属的名称和系统学位置,并集成有关微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生化学与人类学等知识。
鉴定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和研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确定食品污染中的病原菌、确定土壤中的益生菌、确定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等。
二、分离技术分离技术是将混合物中的微生物单元分开,主要包括单菌分离和纯菌培养两个步骤。
单菌分离利用对微生物的生长特点,通过变形培养、酶切和物理分离等手段提取单个菌单元;纯菌培养是将分离出的单个微生物菌单元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培育,从而获得单一的纯菌培养物。
分离技术是微生物学中最基础、最原始的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分离和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采用分离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可以排除影响微生物研究的干扰因素,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刻画微生物的特性和生态功能。
三、培养技术培养技术是指将微生物体系移植至特定的培养基中进行培育的过程,可分为常规培养和特殊培养两种。
常规培养主要是将微生物体系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育,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特殊培养则是指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和条件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培养。
培养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微生物样品,便于研究微生物的特性和生态功能。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需要在不同的营养基上进行培养,通过调整培养条件,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而研究微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响应机制。
四、纯化技术纯化技术是指将杂质和其它污染物从分离出的微生物单元或培养物中去除,使其成为单一的微生物纯种。
纯化技术主要包括精细过滤、免疫沉淀、离心沉淀、磁珠分离和柱层析等,其中柱层析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纯化技术对于微生物研究至关重要,可大幅提高微生物的纯度和活性,从而更好地揭示微生物的功能和代谢途径。
实验六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观察,环境中的微生物
实验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观察,环境中的微生物一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2 了解不同微生物在液体,半固体,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3 学习并掌握各种无菌操作接种技术二实验原理1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原理自然条件下的微生物往往是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
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或者要大量培养和使用某种微生物,必须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获得纯培养,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在自然界中,上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其中生活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与种类非常多,在通气良好的花园土中,好氧性微生物占有绝对优势。
本实验以花园土为材料分离土壤中的好气性细菌.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在培养基上出现欲分离微生物的单个菌落,必要时再对单菌落进一步分离纯化。
在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微生物时,还可以同时测定待分离的微生物的数量。
2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原理1) 微生物的菌落特征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单个微生物细胞或孢子生长繁殖可以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形状的菌落。
在一定的培养基上和一定培养条件下,微生物的菌落特征是稳定的,因此通过菌落的观察可以识别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几大类微生物。
菌落的基本特征包括菌落形状、大小、边缘、隆起度和颜色等。
2)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是指微生物培养在培养基上所表现出来的群体形态和生长情况. 一般可用斜面,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来检验不同微生物的培养特征.它们培养在斜面培养基上,可以呈丝线状, 刺毛状, 串珠状,舒展状,树枝状或假根状. 生长在液体培养基内,可以呈浑浊,絮状,黏液状, 形成菌膜, 上层清晰而底部显沉淀状. 穿刺接种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可以沿穿刺线向四周蔓延, 或仅沿穿刺线生长, 也可上层生长得好,甚至连成一片,底部很少生长; 或底部长的好,上层甚至不生长.3 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接种原理1)斜面接种2) 穿刺接种三实验器材1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倒平板, 斜面,液体,半固体培养基.2 器材:花园土,99mL无菌水1瓶,9mL无菌水4支,1mL枪头, 0.1mL, 直径9cm的无菌平皿,天平,试管架,无菌称量纸,酒精灯,火柴,接种环,涂布棒,记号笔等.3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枯草杆菌.四实验方法1 倒平板:在微波炉中将三角瓶内的培养基熔化, 取灭菌的培养皿, 每组倒12个平板.2 土壤稀释液的制备称取1g花园土,无菌操作倒入99mL无菌生理盐水中,在震荡器中振荡20分钟, 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20~30s,即成10-2稀释液;再用lmL移液器,吸取10-2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振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3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头吸取10-3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振荡,即成10-4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2、10-3、10-4、10-5等一系列稀释菌液。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
1)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酒精灯 2)1000ul及100ul移液枪、1000ul及100ul枪头、无菌
1.5ml的离心管、离心管架 3)无菌平皿、涂布棒、接种环 实验试剂:无菌水;
实验内容
1、采土样:
选择肥沃土壤,去表层土,挖5-20cm深度的土壤数10g, 装入已灭菌的牛皮纸袋,封好袋口,带回实验室。
所有菌落数均不在30~300间 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
6、挑菌划线分离
挑取单个菌落(细菌菌落),分别在平板上做分区和 连续划线。
370C培养48h检查菌落是否单纯。
划线方法:详见实验指导书P72、P237
无菌操作( 近火焰处操作): 接种环 Nhomakorabea烧灭菌、冷却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应用:分离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优良菌 种及纯化被污染的菌种等。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混杂着大量的微生物,从中分离可得到只含有 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
稀释分离法有倾注法和涂布法两种;菌种被其他杂菌污染时或混合菌悬 液常用划线法进行纯种分离。
要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还需提供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详见实验指导书P67 表格。细菌常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在30-37℃ 温度下培养1-2天。
平板菌落计数——活菌计数
0.1ml
0.1ml
0.1ml
0.1ml
00..11ml
0.1ml
0.1ml
0.1ml
0.9ml
0.9
分离纯化 基本流程
探究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探究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摘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学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为了追求一时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的现象。
目前国家对环境污染格外重视,颁布了许多促进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这就说明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渐渐成为国家的重点任务之一。
而传统的物理和化学试验等环境监测技术已经不在适用于当今的时代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微生物检测技术得以诞生和发展。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其次概述了环境监测当中经常使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微生物;检测技术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于环境质量的监测及治理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们可以理解环境监测就是利用收集各种有关环境质量的数据指标,来实现对环境质量准确地判断。
目前经常采用的环境检测方法就是生物检测方法、物理检测方法。
生物检测方法就是通过检测环境中各种生物特性,进而确定环境污染的程度,因为这种检测方法是基于科学客观的技术,所以其反映的环境污染程度较为准确,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这种环境检测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应用。
一、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一)显微技术显微技术是对微生物进行检测时经常使用的技术,工作人员在决定利用这一技术时,首先应该确定的是应该选择何种检测设备,其中主要的检测设备包括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以及电子显微镜等,工作人员需要详细分析实际环境状况,然后针对性地选择检测设备。
这种检测方法虽然操作比较方便简单,但是检测结果会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产生误差。
(二)染色技术染色技术也是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主要流程就是对微生物的细胞进行染色,之后进行观察和检测。
当工作人员确定使用该检测技术之后,接着应该确定用哪种检测技术作为辅助,并且对所要控制的重要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
这种检测技术的缺点就是进行染色的微生物都不是活体状态,其结构和形态不稳定,最终无法确定活细胞的实际情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为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土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质、固氮、矿物质转化等。
因此,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2.掌握土壤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3.观察土壤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中,摇匀后过滤;
2.将过滤液分别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如营养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
3.将培养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
4.观察培养皿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挑选单一菌落进行分离和纯化;
5.将单一菌落接种在新的培养基上,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获得纯种菌株。
三、实验结果
经过培养和观察,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多种土壤微生物,如放线菌、链霉菌、芽孢杆菌等。
其中,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为菌落呈灰白色,表面有细小的颗粒状物质,形似细长的线条;链霉菌的形态特征为菌落呈灰白色,表面有细小的颗粒状物质,形似细长的链条;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为菌落呈白色,表面有光滑的质地,形似细长的杆状物质。
四、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掌握了土壤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观察了土壤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这些都为我们深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提供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对其研究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
姓名:王韬
班级:生76
组号:7-2组
同组人:袁堂谧
实验日期:2009-11-12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置方法。
2.联系无菌操作技术。
3.学习单菌落划线分离法。
4.通过实验认识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
二、实验原理:
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
过程称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是平板分离法。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的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他们适宜
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些抑制剂造成一支其他菌生长而利于此菌生长的环境。
2.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使其中的微生物充分
分散成单个细菌,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
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的一个单细胞。
该计数法
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
三、实验材料:
土壤悬液(稀释100倍),未知菌菌落平板,无菌水,取液器,培养箱,培养皿,无菌涂棒,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
四、实验步骤:
(一)培养基的制备(提前准备):
肉汤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 2g
蛋白胨 4g
NaCl 2g
蒸馏水 400mL
琼脂 8g
1.称量:按上述配方称量各类物质。
2.溶解:在400mL水中溶解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混合加热溶解。
3.调pH值:调至7.2-7.4
4.过滤(本实验无需过滤)
5.加凝固剂:加入称量好的琼脂,混合均匀。
6.分装
7.包扎和灭菌
8.倒平板
(二)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1.采土样(已事先准备):选择较肥沃的土壤,铲去表层土,挖5-20cm深度的或
特殊要求的土壤数十克,装入已灭菌的牛皮纸袋,封好袋口,做好编号记录。
2.制备土壤稀释液(已事先稀释至100倍):称取1.0g,放入盛99mL无菌水并
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振荡5min使土壤均匀分散成土壤悬液(10-2)。
3.继续稀释土壤悬液至合适浓度:用无菌吸头从上述稀释液中吸取0.1mL土壤悬
液,注入事先装有0.9mL无菌水的Ep管中,用同样的方法,分别配置浓度为
10-3,10-4,10-5的土壤溶液。
4.涂布:用一只新的无菌吸头,分别吸取各浓度的土壤悬液均匀地注入装有培养
基的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匀。
每个浓度3个板。
5.培养:将平板倒置与37℃温箱中培养24h,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
6.菌落计数
(三)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1.取一个平板,分成5区。
做好标记(下同),分别用未洗过的、用自来水沾湿、
用自来水清洗过、用肥皂清洗过和用酒精棉球擦过的手指在对应的区上轻轻涂
抹(用力一致)。
2.取一个平板,分区,对应放入或涂上头发、牙垢、纸币和玩具。
3.取一个平板,置于酒精灯火焰边1min.
4.取一个平板,置于试验台空气中11min。
5.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对着培养基咳嗽。
6.取一个平板,分区,分别用河水,饮用水涂布。
7.取一个平板,用培养基轻沾一下嘴唇。
(四)单菌落划线分离
取一个平板,分区,用接种环取未知菌种,在平板上划线。
划完一边后,灼烧接种
环,冷却后从上次划线的末端朝另一个方向划线。
以此类推,划完各个方向。
五、实验结果:
1.
板号浓度10-3 10-4 10-5
1 315 70 无法计数
2 338 无法计数无法计数
3 无法计数无法计数无法计数
表1. 土壤微生物平板计数结果
按照数据选取原则,应选择浓度为10-4板的结果。
由计算公式
得:
土壤中的细菌含量(个/g土壤)=70/(0.1*10-4)=7×106
2.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结果说明(照片见后附录,图12-图18):
1)分别用未洗过的、用自来水沾湿、用自来水清洗过、用肥皂清洗过和用酒
精棉球擦过的手指实验中,细菌最多的是用自来水沾湿的手指,用自来水
清洗过的、用肥皂清洗过的、未清洗过的手指的细菌量依次递减,用酒精
清洗过的手指没有细菌生长。
2)酒精灯火焰边放置1min的培养皿出现2个菌落,在空气中放置11min的培
养皿出现10个菌落。
3)头发,牙垢,玩具,咳嗽和嘴唇都有细菌。
纸币未发现细菌。
4)河水和饮用水
3.单菌落划线分离(照片见后附录,图10-图11):
六、实验结果讨论:
1.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中,3个浓度的9个板中,只有10-3的两个板和10-4的一个
板的菌落可以计数。
另外几个板无法计数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没有涂开,而产生
了菌苔,或者因为菌落太过密集而无法区分。
可以改进操作,在滴加细胞悬液
时就应该分散滴加。
滴加完应该涂布较长时间。
涂布时最好按照一定的方向,
不要随意乱涂。
土壤中细菌数的数量级在106个/g。
另外,从菌落的形态分析,
可以看出,土壤中存在多种细菌。
可见多种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
在分离过
程中,有两个因素可能造成较大误差。
一是土壤悬液的稀释,进行下一级稀释
时应将本级稀释液充分混匀。
二是涂布时可能引入杂菌,涂布时两个细胞重叠
也会造成计数时的误差。
2.我认为无菌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始终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
2)始终用无菌材料与样品直接接触。
3)尽量避免物品之间的接触,包括无菌器件与无菌器件的接触。
4)清楚细菌的来源,在实验过程中应随时避免。
例如培养皿开口应尽量小,
时间尽量短。
开口应对准火焰,而不要朝向人或其它细菌可能来源方向。
手或者其他器件不要出现在培养皿开口前方。
3.从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周围环境,平时接触的各
种物品,人体自身都存在大量细菌。
所以应注意平时卫生。
例如,要饭前洗手,
饭后漱口。
但是,也有些看似卫生的习惯是不科学的。
例如,在手指实验中,
用自来水洗过的手指和自来水沾湿过的手指的细菌含量都是很大的。
主要原因
是干手指的细菌不易脱落。
纸币的实验也可以说明这点。
废旧的纸币在培养基
上擦了两次,但没有任何细菌。
肥皂洗过的手指细菌含量较少。
而用酒精擦过
的手指没有任何细菌生长。
这说明,洗手时,应该用肥皂等清洗干净,否则还
不如不洗手。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有“洁癖”的人来说,除非用酒精灯消毒液
经常擦拭物品,否则,不可能达到清除所有细菌的目的。
人身体上就存在大量
细菌,例如我们的嘴唇,我们呼吸的气体等等。
4.单菌落划线实验中,我操作失误,所以没有得到预期结果。
划每个方向时我都
重新接种了新菌落。
所以没能得到单菌落。
七、参考文献:
陈金春,陈国强,微生物学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八、思考题:
见实验讨论。
九、附录:
图1. 10-3浓度土壤稀释液(可计数)图2. 10-3浓度土壤稀释液(可计数)
图3. 10-3浓度土壤稀释液(无法计数)图4. 10-4浓度土壤稀释液(无法计数)
图5. 10-4浓度土壤稀释液(无法计数)图6. 10-4浓度土壤稀释液(可计数)
图7. 10-5浓度土壤稀释液(无法计数)图8. 10-5浓度土壤稀释液(无法计数)
图9. 10-5浓度土壤稀释液图10. 单菌落划线
图11. 单菌落划线图12. 河水、自来水、饮用水
图13. 咳嗽图14. 嘴唇
图15. 手指图16. 头发、牙垢、纸币、玩具
图17. 火焰旁1min 图18. 空气中11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