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访古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访古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
一、课文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标题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因此,通过阅读本文,理解并概括文章及文段的内容,增强阅读理解及概括能,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或描写了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古迹,并融进了作者独到的看法和感受、情感,通过议论和抒情的点晴之笔,强调了要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以及民族大团结的强烈愿望。
因此,学习本文,能提高我们对民族关系的认识水平;还能增强我们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理解,对我们进行散文创作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更是训练我们概括能力的典范的文本。
二、学习目标
1、概括段意,概括文章的中心。
2、学习本文围绕文章主旨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3、把握夹叙夹议语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4、体会文中作者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情感,以及民族大团结的强烈愿望。
三、重点:
1、概括文意的方法。
2、夹叙夹议的写法及叙议段间的关系。
3、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
四、难点:
1、文章的线索、思路及结构。
2、选择与组织材料的原则与方法。
五、双基导学:
1、作者相关情况简介:
翦伯赞,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维吾尔族,湖南省桃源县人。
著有《中国史纲》和《中国史论集》等。
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到重庆,此后长期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从事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并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解放后,曾任燕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
还同郭沫若等筹建中国史学会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1968年12月18日,被林、江集团诬陷、迫害致死,成为集团冤案之一。
2、字、词:
(1)迥(jiǒng)乎不同
(2)苑(yuàn)囿(yòu)
(3)南麓(lù)
(4)沐(mù)
(5)绵亘(gèn)
(6)夯(hāng)筑
(7)民怨沸腾
(8)挨(ái)骂
(9)胡服骑射
(10)战略部署
(11)步步为营
(12)呼韩邪(yé)单(chán)于
(13)款塞入朝:款,叩
(14)镂(lòu)空饰片
(15)青冢(zhǒng)
3、本文的线索:
访古的游踪。
塞外→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大青山上的)赵长城遗址→(大青山下的)汉代古堡→昭君墓
六、重点、难点突破及学法指导:
1、结合课文标题”访古”及《一段最古的长城》可明确写作的中心是赵长城遗址,即第八九段的内容,两段内容可分三层:①修筑原因;②史料记载及眼前的地理位置;③遗址风貌(第九段)。
其中引用史料可见其”最古”且从后文秦始皇”连接”“增补”“原有的奏燕赵”三国”的长城”,亦可见其早于秦始皇的万里长城。
此层中的间隔号,用以表示书名与篇章节之间的分界;它还有一个用法是用在外国人名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中的音界,一般用以表示姓和名的分界。
”绵亘”与”横亘”均表示空间的词,此处用”绵亘”有连绵不断且长之意,与”断续”之”续”和”二百六十余里”相呼应。
2、赵武灵王修筑长城的原因是大青山南麓的原野是胡人和汉族人争夺的焦点,亦即第八段一二句是因果关系。
为何是争夺的焦点呢?第七段”另一方面”关键词,从游牧民族和汉族两方面以战略地位的角度的议论强调了其重要性,第六段则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尤其是对游牧民族)加以议论,强调其重要作用。
3、第五段关键词”但”处可分为两层,第二层关键词”风浪最大”,与之相反的词,是第一层”安闲”“平静”等,显然第一层描写的平静的原野之景,意在表现原野之和平及作者对和平、团结的强烈愿望。
而”风浪最大”又与第八段”争夺”的”焦点”之内涵完全一致。
4、第三四段分别写大青山南北迥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由呼和浩特、包头两个地名映证大青山南麓沃野”草木茂盛,多禽兽”的自然条件。
它们为第五段(尤末句)作了含蓄的铺垫。
[小结]三四段为第五段作出铺垫,六七段与第八段(尤其是首句)又构成因果关系,第五段末句与第八段首句遥相呼应,由此看出段与段关系紧密,结构严谨。
5、由”击败”“堵住”“国境线上”“国防工程”等词可见赵武灵王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侵略保卫和平,因此它成了作者赞颂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的原因,别一个原因是他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
作者通过赵武灵王与秦始皇的对比突出了赵武灵王,从四个方面加以对比:①施工单位(统一全国与”小小的赵国”);②施工条件(”全国人力物力”);③施工规模(”连接”“增补”);
④修后反应(”民怨沸腾”与”没有挨骂”)。
第十段五句话中,中心句是第二句,第一句”作了一首诗”是本段引子,从具体的侧面强调心情和观点,第四句,以孟姜女特例强调、解说”民怨沸腾”。
第11段”最顽固的传统习惯”与12段”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保守思想”与”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相呼应相参证。
6、修筑长城与发布”胡服骑射”共同点是民族关系的问题,而且都是民族间团结关系的问题,这便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因为前者目的是保卫和平,团结之基础,后者是相互学习话题,属于文化交流范畴,是团结之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种。
7、表现此主题的还有三处。
第一二段写塞外风光及感受。
”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种庄稼是汉族生产方式,显然北方游牧民族学习了汉族的生产方式,契合了民族团结之主
题。
”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河北一带是古赵国的领土,给后文赵长城作了铺垫,”简直”“怀疑”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激动与珍视民族团结的强烈情感。
”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用一感叹句,无疑包含着强烈的情感,表达了民族间和平相处永世团结的强烈愿望。
因此,全文无一离题之语,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真正做到了”形散而散不散”,是我们学习散文创作的典范之作。
8、《在大青山下》共14段,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①(1-9)写汉代古堡,强调民族关系紧张时期,汉族与匈奴之间的友好往来仍未隔断;②(10-14)写昭君墓,颂扬了汉代和亲政策。
9、第2自然段写了建堡历史、古堡分布、建堡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与3至7自然段构成概括与具体的关系,第3段从史料记载角度、第4至7段从古堡遗址及考古发现角度具体写古堡的分布情况。
第8段与9段画龙点晴的议论段,揭示了建堡的两个目的:①军事原因;②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驿站。
然后归纳出战争时期汉族与匈奴的和平往来未完全被遮断,总结了上文,又自然引出下文昭君墓,而且第3段元帝撤军亦为下文作了铺垫。
第2至4段内容又呼应了前文”风浪最大的地方”与净夺的”焦点”。
10、第10至14段写了昭君墓的意义、位置以及建立多个昭君墓的原因,进而颂扬了汉代和亲政策。
汉代古堡与昭君墓在作者独特而颇有见地的视角中,便成了汉族与匈奴战争时期文化交流友好往来仍然不断,以及民族关系缓和时期民族间睦邻相处友好往来的见证,与全文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民族团结这一主题服务,而且,二者选材角度不同,毫无雷同之感。
七、练习与反馈:
结合课文及有关资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题目为《昭君出塞》的记叙文,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再现昭君出塞之场景。
点击浏览该文件
一、解题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白马篇》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
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
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读诗,扫除文字障碍。
②内容和形式总理。
再次读全诗,讨论后明确: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先写少年的装束,再写少年的不平凡的经历,然后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
板书:装束、外在美。
后半部分先写参战之快,再写作战之勇,然后揭示其内心美。
板书:征战、内心美。
(解说:先概括,为下一步的具体品味打下基础。
)
2.具体品味,把握重点难点
前半部分赏析分四步:
①起句奇特:“白马”“金羁”,一白一黄,色彩鲜艳。
“连翩”“驰”,马又是何等英姿。
看似写马,实则写人。
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
②“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仅此一句,写出了少年不平凡的经历。
③重点赏析:“宿昔秉良弓……勇剽若豹螭”八句。
A.内容概括: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
B.表达作用:此八句既是“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又为后半部分写“游侠儿”“捐躯赴国难”的英勇行为作好了铺垫。
C.艺术手法及其作用——铺陈。
④重点句吕味: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写少年英雄身手比“猴猿”还要“狡捷”,气势像“豹螭”那样“勇剽”。
后半部分赏析:
①“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对偶句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蹈”“凌”写出了少年英雄长驱直入、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勇。
为什么能为此左凌右蹈呢?自然过渡到原因的分析,揭示少年英雄纯美的内心世界。
②赏析“弃身锋刃端”以下八句:
A.此段铺陈,淋漓尽致,极写少年英雄精忠报国的英雄肝胆。
B.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舍身为国、不顾家庭的爱国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显示义无反顾的气概。
可试着改用陈述句,让学生比较表达效果的差别。
三、课堂训练
熟读全诗,当堂成诵。
四、课堂小结
本诗结构谨严,环环相扣,气势宏伟,酣畅淋漓,铺陈和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尤其是少年英雄的忠勇报国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作业
1.通过本诗的学习,以“爱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700字以上。
2.①默写《迢迢牵牛星》和《饮酒》;②默写《白马篇》中描写少年装束、精湛射骑技术、赫赫战功的句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
2.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阅读时要注意准确理解文中的个别引文的含义,并能说明有关引文在文中的作用。
2.对古代小说发展规律的准确提取是教学重点。
3.对课文中第1、3、10等自然段的准确理解和语义整合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方法:
通过课前自学探究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文章内容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与交流解决重点难点,并适当向课外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
教学设计:
[自学与活动]
课前提供一些古代小说的书目和文章篇目(可视学生读书的背景情况而定),让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写成微型报告,在课堂上交流。
[速读与比较]
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作一个简单的导引。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评论的对象是我国古代小说,与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相比,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批评活动。
因为文学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我国古代小说从上古神话到明清小说,上下数千年。
范围包括笔记、传奇、话本、演义、拟话本、章回体等多种小说样式,具体作品更是浩如烟海。
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凭借深厚的语言修养,精练而恰当地表述了自己从长期研究中获得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全文共16个自然段,以“发展”与“规律”为界分作两大部分。
“发展”以时间演进为线逐步展开,每一阶段均把握特征,重点介绍;“规律”按主次排列,逐点阐明。
加上语言洗练、简要,因此篇章不长,容量巨大;内涵丰富,框架明晰。
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作品举例规律
魏晋起源神话传说《女娲补天》 1。
中国小说的
南北《精卫填海》发展是由文人
朝以作家和民间创
前作相结合来
魏晋发展“志怪一志人”《搜神记》推动的。
南北《世说新语》
朝
唐成熟唐传奇《柳毅传》 2.史传对中国
朝《李娃传》古典小说的发展有
很大的影响。
宋继续话本小说、演义《说岳全传》 3.小说创作立足
元发展小说“三言”“二拍”于现实。
明顶峰文人独立创作,《金瓶梅》 4.由于受封建
清关注平凡人生的《红楼梦》文化的压迫
现实主义小说摧残,小
说的发展极为艰难。
说明:
填表只是一个形式,究其实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很准确地理解全文的基本结构,即紧扣题目上的关键词:发展、规律,组成的两大部分,进一步明确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就理清了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很可能有少数同学在“规律”的填表中会出错,这就涉及到本文学习的第二、第三两个重点问题。
在稍作提示之后,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与自己对古代小说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评价其优劣。
具体内容可根据学生研究和课堂交流的情况而定。
以上两个环节是否采用也可视自己学生的情况而定。
[再读与填表]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见表1)
[细读与生疑]
从阅读理解文章的角度,提出在学习这篇课文中较难理解的问题。
从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如下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1.第l自然段中,“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为什么?
2. 第10自然段说,“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请问《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也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
3.第1一第6自然段中,几乎是每段解说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时期及特点,为什么第3自然段要插进来写文学的定义问题?文中用两个“正是”对这个文学定义作了解释,这个解释正确吗?
4.古代小说发展的第一条规律到底是第9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还是第二句话?
[探究与交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比较多的,
老师要作一个梳理、归类和筛选,并将有关问题公布出来。
公布出来之后,组织学生作进一步学习研究,切不可由老师包办代替,将每一道题目的答案讲给学生。
直接给答案一来剥夺了学生阅读学习研究的自我实践权利;二来老师讲的答案也很难为学生所真正消化接受,且这些答案也不一定是全面的、正确的。
这里提供学生在学习讨论与探究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材料。
关于题1:
生A:神话的写作对象是神,传说的写作对象是人,本来是可以分开的,但作者偏要把这两者混为一谈。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小说起源问题上,作者的认识是“只有一个”,他不同意“很多起源”的说法,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其实鲁迅先生则认为劳动者休息时“彼此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
因此,作者只能将神话与传说合而为一,硬说是“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这是认识上的固执导致了行文上的牵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生B:其实作者这样说,正是对前文的“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的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可能有的读者读到此会产生疑问:既然是“神话传说”,怎么能说是“一个”呢?当读了“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之后,这个疑问也就冰释了。
当然这句话,更是作者对神话和传说的独到见解。
神话是把人类一时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社会现象形象化、人格化,使之亦神亦人;而传说呢,则是把人世间的一些英雄人物和事件虚化、神化,使之亦人亦神。
最终给读者的感受总是“亦神亦人”或“亦人亦神”难以区分。
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神话传说的研究与认识。
关于题2:
生A: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常识性错误。
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开始的,战国是在春秋之后。
而《诗经》收入的诗歌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余年间的作品,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诗歌,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漫长的奴隶制社会时期。
乐府是统治阶级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在汉代,当时的朝廷的音乐官署叫乐府,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
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神话传说,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小说的源头,又怎么能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由统治者从民间搜集来的呢?
生B:从我们几个人的研究来看,作者的说法是正确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大家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根子在于我们没有理解原文的本义,说得夸张一点,是有点歪曲了作者的意思。
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原文明明是说“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政府”从民间搜集来的”,根本没有说《诗经》等都是“产生”于“封建制度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