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人脸检测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技术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先进技术,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和比对,能够准确地识别出一个人的身份信息。
这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金融领域、教育领域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
一、人脸识别的原理与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进行识别和比对,其原理主要包括人脸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几个步骤。
首先,通过摄像头或其他设备采集人脸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色彩处理等,以确保图像清晰度和一致性。
然后,通过特征提取算法,将人脸图像中的重要特征点提取出来,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形成一个独特的人脸特征向量。
最后,将提取出的特征向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人脸特征进行比对和匹配,以确定一个人的身份信息。
目前,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SVM)等。
其中,PCA是一种最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能够识别出人脸图像中的主要特征。
而LDA则是通过最大化类间散度和最小化类内散度的方式,寻找出最佳的分离超平面,进而实现人脸识别。
SVM算法则是一种二分类模型,通过寻找最优分类超平面,将人脸图像分为不同的类别。
二、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1. 安防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类安保系统中,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
通过将人脸特征与数据库中的员工或授权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可以实现门禁的严格管控和入侵者的及时报警。
此外,在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等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疑似危险分子进行识别和拦截,提高公共交通安全性。
2. 金融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个人身份验证和支付安全。
通过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并与已有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可以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身份验证方式,避免了传统密码方式的繁琐和风险。
同时,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和支付系统,可以实现人脸支付,提高用户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模式识别在人脸识别技术中的应用
模式识别在人脸识别技术中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采集、特征提取和匹配比对等步骤,实现对人脸身份的自动识别。
而在人脸识别技术中,模式识别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建立模型来识别和分类不同的人脸,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精准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强力支持。
一、模式识别在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中的应用在人脸识别技术中,模式识别算法广泛应用于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阶段。
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出其中的特征点,如眼眉、鼻梁、嘴巴等,然后利用这些特征点进行模式匹配,从而实现对人脸的识别和分类。
模式识别算法可以高效地提取出人脸图像中的重要特征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大大提高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模式识别在人脸匹配比对中的应用在人脸识别技术中,模式识别算法也在人脸的匹配比对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人脸匹配比对是通过计算两幅人脸图像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人。
模式识别算法可以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出其特征向量,然后通过比较不同人脸图像之间的特征向量之间的差异来计算相似度,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人。
模式识别的应用使得人脸匹配比对更加准确和可靠,能够有效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率。
三、模式识别在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的应用在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模式识别算法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精准度和鲁棒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模式识别算法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大量的人脸图像数据,不断优化和改进自身的性能和表现,提高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模式识别算法也将与其他技术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相结合,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总结:模式识别在人脸识别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在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匹配比对以及进一步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模式识别算法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中科院模式识别大作业——人脸识别
中科院模式识别大作业——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安全领域的技术,它通过对图像或视频中的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和比对,实现对个体身份的自动识别。
中科院模式识别大作业中的人脸识别任务主要包括了人脸检测、人脸对齐、特征提取和人脸比对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首先,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的第一步。
它的目的是在图像或视频中准确地定位人脸区域,去除背景和其他干扰信息。
传统的人脸检测算法主要基于特征匹配、分类器或神经网络等方法,而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也为人脸检测带来了重大突破。
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训练,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各种姿态、光照和遮挡条件下的人脸区域。
接下来是人脸对齐,它的目的是将检测到的人脸区域进行准确的对齐,使得不同人脸之间的几何特征保持一致。
人脸对齐算法通常包括了关键点检测和对齐变换操作。
关键点检测通过在人脸中标注一些特定点(如眼睛、鼻子和嘴巴)来标定人脸的几何结构。
对齐变换操作则根据标定的关键点信息,对人脸进行旋转、尺度调整和平移等变换操作,使得不同人脸之间具有一致的几何结构。
人脸对齐可以提高后续特征提取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整个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
特征提取是人脸识别的核心步骤之一,它将对齐后的人脸图像转化为能够表示个体身份信息的特征向量。
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基于手工设计的特征描述子,如LBP、HOG等。
这些方法需要针对不同任务进行特征设计,且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比之下,深度学习方法可以通过网络自动地学习出适用于不同任务的特征表示。
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有卷积神经网络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它们通过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监督学习,可以提取出能够表达人脸细节和结构的高层次特征。
最后是人脸比对,它根据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个体身份的匹配。
人脸比对算法通常需要计算两个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欧氏距离、余弦相似度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匹配的准确性,通常会结合分数归一化、阈值设定等技术来进行优化。
人脸识别关键技术及原理
人脸识别关键技术及原理
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技术,其关键技术和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脸检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图像或视频中的人脸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常用的人脸检测算法有基于Haar特征的级
联分类器(Viola-Jones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2. 人脸对齐:将检测到的人脸进行对齐,使得人脸图像在尺度、姿态和光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常用的对齐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点的人脸关键点定位和基于几何变换的人脸对齐。
3. 特征提取:将对齐后的人脸图像转化为有区分度的特征向量。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主成分分析(PCA)、局部二值模式(LBP)、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4. 特征匹配:将提取到的特征向量与已有的人脸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匹配和比较。
常用的匹配方法有欧氏距离、余弦相似度以及支持向量机(SVM)等。
5. 决策分类:根据匹配结果进行人脸认证或者识别。
认证是将待验证的人脸与单个已知身份进行匹配,识别是将待识别的人脸与多个已知身份进行比较,并输出最相似的身份。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最近邻分类器(KNN)、支持向量机(SVM)和
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等。
以上是人脸识别的关键技术和原理,通过这些技术和方法,人脸识别可以实现在各种场景下的自动化人脸识别和身份验证。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成为了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
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社交应用、犯罪侦察等多个领域。
一、人脸检测人脸检测是指在图像或视频中自动定位并识别人脸的过程。
常见的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的分类器、基于模型的检测器和基于模板的检测器。
基于特征的分类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图像中人脸和非人脸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一些特征对图像进行分类。
例如,常见的Haar特征和LBP特征就是通过分析局部的亮度和纹理特征来对人脸进行识别。
基于模型的检测器则是先对人脸进行建模,然后利用模型对图像进行检测。
其中最经典的方法是Viola-Jones算法,其通过Adaboost算法选择重要的Haar特征并构建分类器进行检测。
基于模板的检测器则是通过与预定义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来进行检测。
这一方法适用于对特定场景下的人脸进行检测,但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场景却不太适用。
二、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将检测到的人脸与已有的人脸库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人物身份。
常见的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
基于特征的方法则是通过提取人脸的某些特征,例如人脸的轮廓、嘴巴、鼻子和眼睛的位置等,将这些特征进行量化,然后与已有的人脸特征库进行比对,从而完成识别。
基于模型的方法则是先通过训练样本构建一个相关的模型,然后利用已有的模型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
常见的方法包括PCA、LDA和CNN等。
三、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的研究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是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思想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人脸模型,从而实现对人脸的自动检测和识别。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深度学习通过建立多层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自动地从大量数据中学习特征,并通过不断优化算法来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
在人脸检测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成为了主流。
人脸识别主要方法
人脸识别主要方法人脸识别作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安全控制、人脸图像检索等。
人脸识别主要依赖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识别匹配等步骤。
下面将介绍人脸识别的主要方法。
首先是人脸检测。
人脸检测是指在图像或视频中,确定是否存在人脸,并且将人脸从图像中分离出来。
人脸检测可以采用基于特征的方法,如Haar特征分类器和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等;也可以采用基于模型的方法,如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其次是人脸对齐。
人脸对齐是指将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人脸的位置、角度、大小等因素对识别结果影响较小。
常用的人脸对齐方法有基于关键点定位的方法,如元素组合模型(ASM)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等;也可以采用基于模型的方法,如Active Shape Models (ASM)和Active Appearance Models(AAM)等。
再次是特征提取。
在特征提取阶段,主要通过从人脸图像中提取出区分人脸的特征。
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有基于灰度信息的方法,如局部二值模式(LBP)和Gabor滤波器等;也有基于几何信息的方法,如主动外观模型(AAM)和多尺度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TCNN)等。
此外,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自编码器等。
最后是模型训练和识别匹配。
在模型训练阶段,使用已标注的人脸图像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从而得到适用于人脸识别任务的分类模型。
常用的模型训练方法有基于统计机器学习的方法,如SVM和随机森林等;也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神经网络分类器等。
在识别匹配阶段,通过将输入的人脸图像与已训练好的人脸库中的人脸进行比对,从而得到识别结果。
常用的识别匹配方法有特征脸法、Fisher线性判别法(FLD)和支持向量机等。
模式识别-人脸识别
基于BP神经网络和k-近邻综合决策法的人脸识别matlab实现高海南31100380111 人脸识别原理人脸识别是目前模式识别领域中被广泛研究的热门课题,它在安全领域以及经济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脸识别就是采集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 从人脸图像中获取有效的识别信息, 用来进行人脸及身份鉴别的一门技术。
本文在MATLAB环境下,取ORL人脸数据库的部分人脸样本集,基于PCA方法提取人脸特征,形成特征脸空间,然后将每个人脸样本投影到该空间得到一投影系数向量,该投影系数向量在一个低维空间表述了一个人脸样本,这样就得到了训练样本集。
同时将另一部分ORL人脸数据库的人脸作同样处理得到测试样本集。
然后基于BP 神经网络算法和k-近邻算法进行综合决策对待识别的人脸进行分类。
该方法的识别率比单独的BP神经网络算法和k-近邻法有一定的提高。
1.1 ORL人脸数据库简介实验时人脸图像取自英国剑桥大学的ORL人脸数据库,ORL数据库由40个人组成,每个人有10幅不同的图像,每幅图像是一个92×112像素、256级的灰度图,他们是在不同时间、光照略有变化、不同表情以及不同脸部细节下获取的。
如图1所示。
图1 ORL人脸数据库1.2 基于PCA 的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PCA 法是模式识别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
在人脸识别研究中, 可以将该方法用于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
一个m ×n 的二维脸部图片将其按列首位相连,可以看成是m ×n 的一个一维向量。
ORL 人脸数据库中每张人脸图片大小是92×112,它可以看成是一个10304维的向量,也可以看成是一个10304维空间中一点。
图片映射到这个巨大的空间后,由于人脸的构造相对来说比较接近,因此可以用一个相应的低维子空间来表示。
我们把这个子空间叫做“脸空间”。
PCA 的主要思想就是找到能够最好地说明图片在图片空间中的分布情况的那些向量,这些向量能够定义“脸空间”。
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领域的必备工具。
人脸识别技术利用模式识别来定位、提取人脸特征,进而识别人脸。
而模式识别技术则是对具有某种特征的模式进行自动识别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从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人脸识别技术简介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以人脸图像为基础的生物识别技术,利用摄像机或者其他感应器对人脸进行采集,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来提取图像中脸部的特征信息,最终与已知的人脸信息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来完成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安防、门禁、身份验证等方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成熟,并迅速普及到了各行各业。
第二部分:模式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模式识别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待识别的模式转换成特征向量,并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分类判断。
在人脸识别中,模式识别技术可以根据特征值对人脸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分类结果进行人脸识别。
模式识别技术涉及的基本要素包括特征提取、分类准则和模式匹配。
特征提取是指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与所需信息最相关的特征。
在人脸识别中,特征提取的目的是提取人脸图像中的关键特征。
通常情况下,人脸特征可以分为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两种。
分类准则是用于判断不同特征之间的差异性。
对于人脸识别来说,分类准则可以将不同人脸的特征向量根据其差异进行分类判断。
模式匹配是将待识别的模式与已知模式的匹配,以判断两者的相似性。
在人脸识别中,模式匹配的目的是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与已有的人脸信息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第三部分: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人脸的特征提取、分类准则和模式匹配等方面。
特征提取方面,模式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人脸的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
几何特征包括人脸的轮廓、鼻子、嘴巴、眼睛等部位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纹理特征包括皮肤颜色、斑点、酒窝等由像素构成的细节。
模式识别-决策树-人脸识别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 模式识别题目: 决策树算法-基于人脸数据实现任课老师: 王晓明年级专业: 2011级计算科学与技术姓名: 张 x 学号: 312011080605xxx 时间:2013 年11月10日目录一决策树算法介绍 (1)二决策树算法描述 (1)三决策树算法Matlab实现-基于人脸数据实现 (7)1 数据读入 (7)2 算法运行结果 (10)四总结和心得 (12)五附录——核心算法的主要源代码 (13)六参考文献 (21)决策树算法一决策树算法介绍决策树算法是一种逼近离散函数值的方法。
它是一种典型的分类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归纳算法生成可读的规则和决策树,然后使用决策对新数据进行分析。
本质上决策树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
决策树方法最早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由J Ross Quinlan提出了ID3算法,此算法的目的在于减少树的深度。
但是忽略了叶子数目的研究。
C4.5算法在ID3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对于预测变量的缺值处理、剪枝技术、派生规则等方面作了较大改进,既适合于分类问题,又适合于回归问题。
决策树算法构造决策树来发现数据中蕴涵的分类规则。
如何构造精度高、规模小的决策树是决策树算法的核心内容。
决策树构造可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决策树的生成:由训练样本集生成决策树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训练样本数据集是根据实际需要有历史的、有一定综合程度的,用于数据分析处理的数据集。
第二步,决策树的剪技:决策树的剪枝是对上一阶段生成的决策树进行检验、校正和修下的过程,主要是用新的样本数扼集(称为测试数据集)中的数据校验决策树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初步规则,将那些影响预衡准确性的分枝剪除。
最早比较著名的决策树构建方法就是ID3(交互式二分法Interactive Dichotomizer-3),其名字虽然是二分法,但方法也适用于每个节点下划分多个子节点的情况。
方法的原型是Hunt等人提出的概念学习系统(concept learning system),通过选择有辨别力的特征对数据进行划分,知道每个节点上只包含单一类型的数据为止。
人脸识别的工作原理
人脸识别的工作原理
人脸识别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模式识别算法来识别和认证人脸。
它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首先,摄像头或图像采集设备会捕捉到人脸图像,并进行预处理。
这可能包括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等操作。
2. 人脸检测:接下来,系统会利用特定的算法在图像中定位和检测人脸的位置。
这可能涉及到检测面部特征、边缘、色彩或纹理等信息。
3. 特征提取:一旦检测到人脸,系统会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
这包括计算和提取人脸的特征点或特征向量,例如人脸的轮廓、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
4. 特征匹配:在提取出的特征点或特征向量上,系统会将其与已知的人脸模板进行比对。
这些模板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是通过预先录入的人脸图像所建立的。
匹配可以使用各种算法,如基于统计的、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等。
5. 决策:最后,系统会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决策,判断是否识别成功。
如果匹配结果达到一定的阈值或相似度,那么系统将确认该人脸是已知人脸,否则认为是未知人脸。
需要注意的是,人脸识别系统在现实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光线、角度、表情、遮挡等因素对识别准确性的影响,并且要在大规
模人脸数据库中快速进行人脸比对。
因此,对于这些挑战,人脸识别系统通常使用更复杂的算法和技术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人脸检测的原理
人脸检测的原理人脸检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安防监控、人脸识别等领域。
它的原理是通过对图像或视频中的人脸区域进行定位和判别,实现对人脸的自动检测。
本文将介绍人脸检测的一般原理及其常用的算法。
一、色彩空间转换在进行人脸检测之前,通常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其转换到适合的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转换的目的是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减少光照和背景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检测人脸区域。
常用的色彩空间转换方法包括灰度化、彩色归一化等。
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人脸检测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从图像中提取出能够代表人脸属性的特征。
根据特征的不同,人脸检测算法可以分为基于颜色信息和基于纹理信息的方法。
1. 基于颜色信息的方法基于颜色信息的人脸检测方法通常利用人脸区域与背景的颜色差异来进行判别。
其中,肤色模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将人脸区域的颜色分布与背景颜色分布进行对比,通过设置合适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存在人脸。
2. 基于纹理信息的方法基于纹理信息的人脸检测方法主要利用人脸区域的纹理特征与背景的纹理特征进行区分。
其中,Haar-like特征是一种常用的纹理特征描述方法。
它通过计算图像中矩形区域的灰度差异来表示该区域的特征。
三、分类器训练与检测分类器训练是人脸检测的重要环节。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正、负样本图像。
正样本图像包含人脸区域,负样本图像则不含人脸区域。
根据特征提取得到的特征向量,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模型,如支持向量机(SVM)、AdaBoost等。
经过训练后,分类器可以对新的图像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人脸。
四、后处理在进行人脸检测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一些后处理操作,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后处理操作包括非极大值抑制(NMS)和姿态校正。
1. 非极大值抑制非极大值抑制是一种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用于去除冗余的检测框。
在人脸检测中,非极大值抑制的目的是消除重叠的人脸框,保留最佳的检测结果。
模式识别中的人脸识别算法
模式识别中的人脸识别算法引言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广泛,从安保到金融领域,从社交网络到移动支付,都有其身影。
本文旨在介绍模式识别中的人脸识别算法。
一、人脸检测人脸识别的第一步是人脸检测,其目的是检测出图像中的人脸位置。
人脸检测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基于颜色的人脸检测基于颜色的人脸检测是一种运用肤色检测算法,通过对图像中的颜色进行分析来定位人脸位置。
该算法的优点是计算速度快,但对于光照变化和复杂背景的情况下较为鲁棒。
其缺点是对于皮肤颜色差异大的人群效果并不理想。
2. 基于特征的人脸检测基于特征的人脸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人脸检测算法,其原理是通过对图像中的特征点进行检测,如眼睛、鼻子和嘴巴等,进而定位人脸的位置。
该算法的优点是检测准确度高,对于光照和背景较为鲁棒,但计算时间较长。
3.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算法,通过使用CNN模型对图像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定位。
由于深度学习的优秀性能,其在人脸检测领域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
二、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算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特征提取算法特征提取算法是一种常见的人脸识别算法,其目的是提取出图像中的关键特征点。
该算法的核心思路是通过对特征点的提取,进而通过计算这些特征点之间的距离,来判别人脸的身份。
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有LBP、HOG、SIFT等,其中LBP算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图像中的局部区域分割成若干个等同的小区域,然后计算每个小区域内像素值的灰度图谱,以此来提取出图像的特征点。
2. 基于统计的人脸识别算法基于统计的人脸识别算法主要是通过对人脸数据集进行学习,来识别图像中的人脸。
其核心思路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来提高识别准确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是PCA(主成分分析),其原理是通过对人脸数据集的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从而减少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识别准确性。
模式识别算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模式识别算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和普及。
人脸识别技术采取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训练模式识别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和比对,实现对人脸的自动识别和认证。
而模式识别算法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为人脸识别提供了更高的准确度和智能化的识别能力。
一、模式识别算法简介模式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涉及到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众多领域。
模式识别算法是模式识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训练和学习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设计和构建适合实际应用的模型,实现数据的自动分类和识别。
在人脸识别技术中,常用的模式识别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人脸检测算法:目的是从图像中寻找和定位人脸,例如Haar特征、HOG特征、深度学习模型等。
2、人脸特征提取算法:目的是从人脸图像中提取有用的特征信息,例如LBP特征、SIFT特征、HOG特征等。
3、分类判别算法:目的是根据收集到的特征信息对人脸进行分类和识别,如SVM(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k-NN算法、深度学习模型等。
二、模式识别算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金融、安防、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模式识别算法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1、金融领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实现对客户的身份识别和身份认证,加强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的核实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了金融机构业务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安防领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宾馆、酒店、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实现对人员的自动识别和监控,提高了安防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3、教育领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实现对学生的自动识别和考勤管理,提高了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和课堂管理能力。
4、医疗领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实现对病患的自动识别和身份认证,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了病患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模式识别算法与人脸识别技术比较分析
模式识别算法与人脸识别技术比较分析引言:在当今数字时代,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模式识别算法和人脸识别技术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对模式识别算法与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一、模式识别算法概述模式识别算法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的计算机技术,其目的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模式和规律。
模式识别算法可以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类。
有监督学习算法通过对已标记的训练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提取特征并构建模型,从而对新的未标记数据进行分类或预测。
常见的有监督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等。
无监督学习算法则通过对未标记的训练数据进行聚类或关联规则挖掘等操作,自动发现数据中的内在结构和关系,不需要预先给出类别或标签。
常见的无监督学习算法有聚类算法和主成分分析(PCA)等。
二、人脸识别技术概述人脸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通过从图像或视频中提取人脸特征,并将其与已有的人脸数据库进行比对,实现身份识别和验证。
人脸识别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人脸检测、人脸对齐、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
人脸检测是识别系统的首要任务,其目标是在输入图像中准确地检测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
人脸对齐则是将检测到的人脸进行校正和对齐,以保证后续的特征提取和匹配的准确性。
特征提取是通过对图像中的人脸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取出具有鲁棒性和区分度的特征向量,常用的特征包括LBP、HOG和人脸关键点等。
特征匹配是将提取到的特征向量与已有的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比对,并判断是否匹配。
三、模式识别算法与人脸识别技术的比较分析1. 特征提取方法:模式识别算法在特征提取方面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根据问题的需求和特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
相比之下,人脸识别技术的特征提取主要侧重于人脸特征,目前常用的方法如LBP和HOG。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技术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基于模式识别,它是一种自动确定人类脸部特征的方法。
它能够根据已有的人脸图像从新的图像中识别或跟踪一个人的脸部。
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仅集中在安全保护和车牌识别,它也可以用来获取用户使用情况,有助于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
模式识别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基础。
这项技术使用模式匹配的方法去识别和跟踪人脸,其中模式匹配通过特征提取、特征描述和特征匹配三个步骤来确定两个图像之间的相似度。
首先,特征提取从输入图像中提取出有用的特征,如脸部的眼睛、鼻子、嘴巴等。
接着,特征描述针对所提取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将它们与其他人的脸部特征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来自同一个人。
最后,特征匹配就是将提取出的特征和描述的特征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度,从而决定它们是否来自同一个人。
人脸识别技术基于模式识别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它准确可靠,它大大减少了人们使用密码或指纹识别的需求。
它可以用于实现自动化的安全、登录、访问控制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车牌识别、智能商店的结账系统,也可以用于自动识别宠物和人类,以及多种智能识别系统。
人脸识别技术基于模式识别已经成为最新科技发展趋势之一,它能够提供更快、更准确的检测结果,为人类提供了更强大的安全性。
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安全系统,使用户可以通过它来更好地管理活动。
因此,这项技术可以用来提高安全性、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日常生活。
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
无论是在安全领域还是商业领域,人脸识别技术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就是模式识别技术。
本文将探讨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模式识别技术简介模式识别技术是一种能够从一系列的输入数据中寻找出特定模式的技术。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训练模型,使得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输入数据。
在人脸识别中,模式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和识别人脸的独特特征,实现自动的人脸判别和识别。
二、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1. 安全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广泛。
例如,在边境检查中,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出该人是否在黑名单中。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被应用在监控系统中,帮助监控员及时发现异常行为,提高安全性。
2. 商业领域人脸识别技术也在商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零售业中,商家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顾客的性别、年龄等特征,并根据不同的人群推荐相应的产品。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被应用在支付系统中,实现便捷的刷脸支付。
三、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优势1. 高准确率模式识别技术能够通过大量的训练样本,学习人脸的特征,从而实现精准的人脸识别。
相比传统的人工判断,模式识别技术的准确率更高,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2. 快速响应由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高效性,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人脸的识别和判别,大大加快了工作效率。
这在高流量场所,如机场、车站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高度自动化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使得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减少了人力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无需人工干预,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人脸的识别和判断。
四、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挑战1. 多样性问题不同人之间的面部特征存在差异,如表情、角度、光线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如何在各种复杂情况下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系统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人脸识别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可用于安全门禁、视频监控、银行交易等领域,例如支付宝人脸支付,某些企业员工考勤系统,均采用人脸识别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具有高安全性、方便性等特点,而且可以自动识别,节省人工操作的时间和费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其中,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系统中的应用占据着重要地位。
第二章:人脸识别技术的基础人脸识别技术的基础是人脸信息获取、人脸特征提取和人脸匹配三个步骤。
首先,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获取人脸照片或视频;然后,从照片或视频中提取出可用于识别的人脸特征;最后,将特征与数据库中已有的特征模板进行匹配或比对,以确定是否匹配成功。
第三章: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人脸特征提取和人脸匹配两个方面。
1. 人脸特征提取常用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PCA)、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局部二值模式(LBP)以及高斯混合模型(GMM)等。
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对已知的人脸图像进行训练,提取出人脸的共性特征和差异特征,构建出特征模板,然后将要识别的人脸与这些模板进行比对,以找出相似程度最高的匹配模板。
2. 人脸匹配人脸匹配是人脸识别的关键步骤之一。
相似性度量方法是常用的人脸匹配方法,包括欧式距离、余弦距离、曼哈顿距离等。
这些方法的原理是计算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与特征模板之间的相似程度或距离,从而确定匹配度。
而在具体实现中,因为人脸图像存在着光照变化、表情变化、姿势变化等因素,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模型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匹配准确率和鲁棒性。
第四章:案例分析1. 支付宝人脸支付支付宝人脸支付采用了深度学习算法进行人脸识别,能够自动识别人脸,并快速完成支付过程。
支付宝采用了人脸检测、对齐、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比对等多种技术,通过对大量真实数据的训练和优化,使得识别速度和准确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各类安防场所、金融机构、个人手机等应用上,人脸识别技术都不断地得到拓展和改进。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算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人脸识别算法。
本文将简单介绍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算法。
一、人脸识别技术介绍人脸识别技术又称为面部识别技术,其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人脸的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分类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高可靠性、高精度、实时性等优点。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安防领域: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如机场、车站、地铁等公共交通场所,以监测不良人员的出入情况。
2. 金融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用于金融行业的身份认证、柜员识别、便捷支付等领域。
3. 个人设备: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个人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二、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算法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算法是一类比较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将人脸图像的特征表征成一个高维向量,然后通过计算向量之间的距离来进行人脸识别。
目前比较流行的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算法有以下两种:1. 特征脸(PCA)算法特征脸算法是一种比较经典的基于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一张人脸图像压缩成一个低维度的向量,然后对这个向量进行分类识别。
该算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人脸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
2. 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算法,其核心思想是模拟人类的神经网络,建立一个多层神经元的模型。
该算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
三、人脸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人脸识别技术虽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图像处理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人脸图像有时会出现模糊、光线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人脸识别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模式识别与人脸检测技术研究
模式识别与人脸检测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模式识别和人脸检测技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本文综述了模式识别技术和人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基本原理、方法以及主要应用领域。
我们讨论了模式识别和人脸检测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 引言模式识别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将数学、统计学、模式匹配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于模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而人脸检测作为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可以在图像或视频中自动检测和识别人脸,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模式识别技术的原理和方法2.1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模式识别的核心步骤之一,它通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有效的特征向量,从而充分反映模式的关键信息。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局部二值模式(LBP)等。
2.2 分类算法分类算法是模式识别的关键环节,它根据已提取的特征向量将模式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用的分类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朴素贝叶斯和决策树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模型和算法参数。
3. 人脸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3.1 Haar特征分类器Haar特征分类器是一种基于Haar小波的强分类器,可以高效地检测人脸。
它通过计算图像不同区域的灰度差异来识别人脸特征,具有高速和准确的优点。
3.2 径向基函数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方法,它通过构建多个径向基函数来表示人脸的特征,然后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分类。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4. 模式识别与人脸检测技术的应用4.1 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一种常见的应用,它可以通过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比对,实现个体的识别和辨别。
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身份验证和社交媒体等领域。
4.2 表情识别表情识别是通过分析人脸表情来推断人的情感状态的技术。
它可以应用于情感计算、智能交互和心理研究等领域,为人们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和辅助。
计算机视觉相关项目名称
计算机视觉相关项目名称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计算机对图像和视频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视觉信息的理解和识别。
计算机视觉相关的项目涉及到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目标检测、图像分类、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机视觉项目。
一、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计算机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实现自动化的人脸识别功能。
在人脸识别项目中,通常会使用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分类器训练等技术,通过比对人脸图像和已知的人脸库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人脸身份的判断。
二、目标检测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其目标是在图像或视频中准确地定位和识别出感兴趣的目标物体。
在目标检测项目中,一般会使用特征提取、图像分割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训练分类器和回归器,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检测和定位。
三、图像分类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的基础任务之一,其目标是将输入的图像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图像分类项目中,通常会使用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训练分类器来实现对图像的分类。
这种技术在图像搜索、图像检索和图像推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医学影像分析医学影像分析是计算机视觉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之一,主要用于对医学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
在医学影像分析项目中,通常会使用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对医学图像的分析和比对,来实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辅助。
五、行为识别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目标是通过对视频或图像序列的分析,实现对人体行为的识别和理解。
在行为识别项目中,通常会使用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训练分类器来实现对人体行为的识别和分类。
六、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是计算机视觉在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其目标是通过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分析,实现对车辆的自主驾驶。
在自动驾驶项目中,通常会使用图像处理、目标检测和路径规划等技术,通过对道路、车辆和行人等信息的分析,来实现对车辆的自主导航和避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要工作
2.1单个范例在RealAdaboost框架中如何工作 视觉词袋模型——BoVW模型
类比文本文档
二、主要工作
视觉词典
生成SIFT描述子 生成视觉单词 视觉单词直方图
模型框架
二、主要工作
图像库 SIFT 局部特征描 述子集合 聚类
视觉词典
视 觉 词 典 生 成 流 程
二、主要工作
全体描述子来训练范例分类器——计算量很大 高效图像检索技术——需要的范例数量大
足够的范例数量——范例过多,影响准确性
非人脸的检测容易误判
一、研究状况 创新之处
a) 使用RealAdaboost框架选取最有价值的范例,去除冗余 范例,大幅减少范例使用量
b) 把基于范例人脸识别方法的灵活性和RealAdaboost算法
Company
LOGO
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二、主要工作
基于区域划分的方法
范例:带有位置坐标的视觉词袋,被区域分割的弱分类器
带有位置坐标的视觉词袋在目标图像上产生一张投票图 被区域分割的弱分类器给出每个像素坐标置信率的真值
二、主要工作
2.1单个范例在RealAdaboost框架中如何工作
训练阶段
Hough投票
将单个范例处理为“视觉词袋” 计算相似分数,得到投票图 “视觉词袋”和相关的位置坐标将会被放入 “倒排文件索引”以供测 试阶段高效检索
二、主要工作
2.1单个范例在RealAdaboost框架中如何工作 测试阶段——置信分数的计算
二、主要工作
2.2RealAdaboost算法训练检测器的方法 总体范例在框架中如何工作
ˆ ( x) h t
H ( x)
第t个被选择的范例
图像子区域x是人脸的置信率
二、主要工作
2.2RealAdaboost算法训练检测器的方法 总体范例在框架中如何工作
目录
一、研究状况 二、主要工作 三、结果讨论 四、总结 五、参考文献
五、参考文献
[1] X. Shen, Z. Lin, J. Brandt, and Y. Wu. Detecting and aligning faces by image retrieval. In CVPR, 2013. [2] D. G. Lowe. 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 IJCV, 60(2):91–110, 2004 [3] X. Shen, Z. Lin, J. Brandt, S. Avidan, and Y. Wu. Object retrieval and localization with spatially-constrained similarity measure and k-nn re-ranking. In CVPR, 2012. [4] R. E. Schapire and Y. Singer. Improved boosting algorithms using confidence-rated predictions. In Machine Learning, 1999. [5] J. Sivic and A. Zisserman. Video google: A text retrieval approach to object matching in videos. In ICCV, 2003.
四、参考文献
[6] X. Zhu and D. Ramanan. Face detection, pose estimation, and landmark localization in the wild. In CVPR, 2012. [7]V. Jain and E. Learned-Miller. Fddb: A benchmark for face detection in unconstrained settings. Technical report, 2010. [8] A. C. Gallagher and T. Chen. Clothing cosegmentation for recognizing people. In CVPR, 2008. [9] D. Lin, A. Kapoor, G. Hua, and S. Baker. Joint people, event, and location recognition in personal photo collections using cross-domain context. In ECCV, 2010. [10] B. Leibe, A. Leonardis, and B. Schiele. Combined object categorization and segmentation and segmentation with an implicit shape model. In ECCVW, 2004.
在限制内存条件下,大图像被分割成带有重叠内容的小区块:
二、主要工作
2.3负范例及两种提高效率的方法 两种提高效率的方法——简化图像金字塔
标准图像金字塔
二、主要工作
简 化 的 图 像 金 字 塔
目录
一、研究状况 二、主要工作 三、结果讨论 四、总结 五、参考文献
三、结果讨论
1、检测结果
AFW 87.5% 查全率 99.0% 准确率
FDDB 82.9% 查全率 2845 张254错
G-Album 97.6%查全率 512张22错
三、结果讨论
三、结果讨论
三、结果讨论
三、结果讨论
三、结果讨论
2、效率
运行时间、内存占用方面更高效
文中检测器使用500个范例,其中最小人脸图像大小为80 × 80
的强分辨力结合起来,并增加了两个提高效率的方 法——基于分割小区块的方法和简化图像金字塔 c) 使用负范例训练,降低误检率
目录
一、研究状况 二、主要工作 三、结果讨论 四、总结 五、参考文献
二、主要工作
2.1 单个范例在RealAdaboost框架中如何工作 2.2 RealAdaboost算法训练检测器的方法(总体) 2.3 负范例及两种提高效率的方法
基于范例的增强型高效人脸检测器
利用基于范例的弱检测器和 RealAdaboost算法来解决“无限制
的人脸检测问题”。这种方法需要的范例数量少,实用性更强。 范例定义更加灵活,范例可以包含人脸和非人脸的图像,减轻 了搜集范例的负担,而且,负范例能够抑制误检测。 运用“基于小区块的检测范例”和“简化的图像金字塔”的思想, 记忆效率和计算的速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两个“数据集基准”和一个“私人相册集”中进行实验,与先进 的人俩检测方法相比,本方法人脸检测准确率较高、速度更快。
增强型基于范例的人脸检测器工作流程:
二、主要工作
2.2RealAdaboost算法训练检测器的方法 总体范例在框架中如何工作
RealAdaboost选出的高级人脸范例:
二、主要工作
2.3负范例及两种提高效率的方法 负范例
RealAdaboost选出的一部分负范例:
二、主要工作
2.3负范例及两种提高效率的方法 两种提高效率的方法——基于小区块的检测
二、主要工作
2.1单个范例在RealAdaboost框架中如何工作 测试阶段——相似分数的计算
R(p):测试图像子区域 f 和g :在视觉词典中 被量化为第k个视觉单词 的局部特征 空间限制:在变换T下, 两个匹配的特征距离比 较近 Idf inverse doc fr tf term fr
Company
LOGO
Efficient Boosted Exemplar-based Face Detection
基于范例的增强型高效人脸检测
目录
一、研究状况 二、主要工作 三、结果讨论 四、总结 五、参考文献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研究状况 人脸检测的难点
人脸的姿势、角度、表情多变 可能受到装饰或者附属物的影响,如胡须、眼镜
二、主要工作
2.1单个范例在RealAdaboost框架中如何工作
测试阶段
“投票图”——“置信图”
测试图像经过同样处理,用范例在测试图像上执行Hough投票 投票图上的每一点代表范例和测试图像子区域的相似分数,子区域 的中心定位于投票图上点的坐标 直接用投票图不能很好地定位人脸 在投票图上利用区域划分弱分类器,产生置信图
基本思想: 1)提取特征 2)学习视觉词袋 3)利用视觉词袋 量化图像特征 4)利用词频表示 图像
视觉词袋 视觉单词向量
二、主要工作
2.1单个范例在RealAdaboost框架中如何工作
二、主要工作
BoVW模型缺点
缺少特征点的空间关系信息
改进方法
分层词袋模型 基于区域划分的方法 空间金字塔匹配方法
人脸局部遮挡,造成特征缺失
人脸在不可控场景、特殊光照下容易误检测
一、研究状况
一、研究状况 前期研究
基于特征的方法 Adaboost 算法 + 基于范例的方法
Boosting框架 + 范例分类器
高效图像检索技术 + Hough投票+基于范例的方法
一、研究状况 研究难点
对于1480 × 986大小的图像,检测结果如下表:
名称 文中检测器 Shen et al.检测器 Zhu et al. 检测器 运行时间 0.9s 33s 231s 内存占用 150MB 866MB 2GB
目录
一、研究状况 二、主要工作 三、结果讨论 四、总结 五、参考文献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