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卫生“联姻”,“医养融合”暖——江苏省南京市探索“医养融合”经验

合集下载

医养结合工作成效和亮点

医养结合工作成效和亮点

医养结合工作成效和亮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医养结合是一种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它的出现为解决养老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医养结合工作的成效和亮点。

一、成效1.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医养结合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通过引入专业医疗团队和设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机构中可以享受到更专业、更全面的医疗护理,有效提升了生活质量。

2.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工作注重老年人个体差异和需求多样化,通过医疗评估和定制化的服务方案,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例如,针对患有特定疾病的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可以提供相应的康复训练和疾病管理,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并改善生活质量。

3.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医养结合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

通过将医疗服务引入养老机构,可以减少老年人到医院就医的频率,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同时也方便了老年人的就医。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亮点1.多学科融合,提供全方位服务医养结合工作突破传统医疗模式的限制,将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引入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

这种多学科融合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全面的养老服务。

2.智能化服务,提升养老体验医养结合工作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提供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例如,通过智能床垫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智能化服务不仅提升了养老体验,也增加了老年人的安全感。

3.社区医养结合,促进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工作不仅可以在养老机构中实施,也可以在社区中推广。

通过在社区建立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有效促进居家养老。

这种方式可以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医疗护理,同时也方便了家属的照料。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7.31•【字号】宁政发〔2018〕125号•【施行日期】2018.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护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8〕12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和《省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7〕121号)精神,现就全面放开我市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能级引导各类资源兴办养老设施。

鼓励社会力量对闲置的医院、学校、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农村集体房屋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整合改造后用于养老服务,符合《划拨用地目录》且连续经营1年以上的,5年内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土地使用性质也可暂不作变更。

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涉及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或转让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办理协议出让或租赁手续。

企事业单位、个人对城镇现有闲置的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进行改造和利用,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经有关部门批准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从事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且连续经营1年以上的,5年内土地使用性质可暂不作变更。

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可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对在养老服务领域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的项目,可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建设。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规划局、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分级分类发展。

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财政局关于细化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

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财政局关于细化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

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财政局关于细化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3.08.15•【字号】宁民规〔2023〕4号•【施行日期】2023.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最低生活保障正文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财政局关于细化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宁民规〔2023〕4号各区民政局、财政局,江北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财政局:根据《省政府关于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苏政规〔2023〕8号)、省民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苏民规〔2023〕5号)等文件精神,推动社会救助扩围、提质、增效,现结合我市实际,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完善低保审核确认(一)就业成本等支出抵扣。

在申请和享受低保期间,按照不低于月低保标准20%,最高不超过月低保标准,在每月就业收入中扣除就业创业等产生的必要就业成本。

对于连续6个月以上长期存在的因病、因残、因学等刚性支出,按照不低于支出型困难家庭刚性支出认定标准20%,最高不超过认定标准50%,按月平均分摊予以扣除。

(二)车辆财产认定标准。

对于价值在年低保标准3倍以内,主要用于家庭中重特大疾病患者、罕见病患者就诊或重度残疾人出行且实际价值较低的机动车辆,不纳入车辆核定范围。

(三)完善单人户政策。

成年无业的一、二级残疾人和三级精神、三级智力残疾人可以参照单人户提出低保申请。

其法定义务人是兄弟姐妹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按规定应当给付的供养费用,按照不低于月低保标准20%,最高不超过月低保标准50%予以豁免。

其中,对本人收入高于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应当给付的供养费用,扣除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后进行核算认定。

经认定收入、财产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每月按照低保标准的60%发放保障金,同时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政策。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1关于20某某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98.6万人,占全市人口21%,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某某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随着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我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医养融合发展对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一)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新模式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在辖区内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对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康档案,对孤寡老人实行免挂号费、降低检查治疗费等优惠。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

20某某年以来,组织多轮企业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周期免费体检率达83.29%。

一是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和健康管理团队服务。

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重点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提供家庭签约服务。

目前,政府举办的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6.7%。

全市6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组建健康管理团队342个,覆盖912个村卫生室,开展团队服务8304场次。

二是开展居家老人医疗紧急救助活动。

20某某年,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建设运营模式,建成市养老服务平台,以“安全、健康和便捷生活”为服务主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

目前,平台“12349”养老服务热线已覆盖整个市区,24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三是开展医疗定点服务。

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签订服务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

四是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服务活动。

全市以“健康扬州社区行”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讲师团成员以及有关医学专家深入社区、乡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医养结合养老院介绍

医养结合养老院介绍
。 2)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国家战略,
区域蓝图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政策背景
3) 报告提出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 规划,发挥了港澳独特优势,提升了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 位与功能;
4)“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
3、医养融合共识
● 老龄化伴随着严重的高龄化趋势,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的数量逐年递 增,对医疗卫生照护等身心健康服务需求迫切;
● 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及老年人患病具有患病率高、周期长、患病种类及
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愈后差、照护时间长、负担重等特点,使传统 家庭养老无力承担照护重担;
● 医养融合模式及照护服务体系化建设,优化了医疗及照料服务质量,帮
特色科室
1 康复科
摒弃传统的“重治疗、轻康复”的观念,推崇康复治疗并重理 念,目前康复科是珠海西部最大的康复中心,引进许多高端、先进 的康复设备,如上肢、下肢机器人,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脊髓损 伤、步行训练疗效特别好。这里也是珠海市工伤定点医疗报销机构。
中医科
2
为弘扬中医文化,开展以养老保健为主,通过中医“治未
1.4 内 涵
● 从保障目的看,为老年人提 供生活服务,使老人安度晚年;
● 从参与主体看,一种参与主 体多元化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 从服务内容看,“医”指的就是对疾病 的治疗,“养”指的就是对慢性病,尤 其是老年人慢性病的一种养护康复;
● 从保障对象看,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 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 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级),开设病床、医养床位600余张。
科室建设
医院目前开设的科室有: 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 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内科、 老年病科)、外科(普通外科、神 经内科、骨科、泌尿科)、妇科、 眼科、耳鼻科、口腔科、儿科、肿 瘤科、康复科、急诊科、中医科、 临终关怀科、检验科、影像科、病 理科等30余个科室。

医养结合解读 ppt课件

医养结合解读  ppt课件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 (四)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鼓励 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 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 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 老年护理 32号)
在长期护理中,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是密不可分的。失能 的老年人绝大多数都患有慢性病,长期护理需要根据老人 的健康状况,在生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药治疗、饮食 调理、躯体康复护理等全方位有计划的护理。而依靠无医 疗资质的敬老院的生活护理加上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医疗, 是将生活护理和医疗和饮食护理割裂开,无法完全满足长 期护理和医疗护理的要求。然而,真正满足长期护理理念 的护养院还非常少,提供的床位也极其有限,大部分老年 人 只 能 在 普 通 的 养 老 机 构 接 受 照 护
健全医疗保险机制。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 工(居 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 定点 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完善医保报销制 度, 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老年和引导商业保险 公司 开展相关业务。
第三
是缺乏完善的家庭护理条件。我国家庭日趋小型化,独 生子女家庭众多,妇女广泛就业,老年人寿命延长,形成 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家庭。老 年人身边经常没有子女陪 伴,其生病护理和日常照料非常困难,尤其是孤寡老人, 生病时得到护助就更少。而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还是主要 针对各种疾病的基础护理治疗或对老人现存问题的对症护 理方式,仍停留在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而没有真正做到 全方位的“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的 护 士 的 基 本 任 务 。
三、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

公文写作技巧及实战解析:一点就通的公文写作黄金法则

公文写作技巧及实战解析:一点就通的公文写作黄金法则
公文写作技巧及实战解析:一 点就通的公文写作黄金法则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技巧
能力
公文
套路
写作能力
新闻
方案
实战
公文
写作 类
贺信
写作
材料
思路
பைடு நூலகம்
写作
范文
经验
调研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公文写作技巧及实战解析》是专门为初、中级公文写作者量身打造的公文写作工具书。本书专注于帮助写 作新人解决“不知公文写作如何入门”“不知提升写作能力的途径”“不知公文写作的套路和技巧”等入门级疑 问;帮助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写作者解决“写作能力如何提高”“如何增强公文文采”“如何提升公文层次与站位” 等中高级难题。全书共分为“公文写作技巧”“常见写作疑难解答”“经典范文实战评析”三个部分,按照由浅 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采取“套路+技巧”“理论+事例”“范文+解析”的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简洁明 了、朴实自然的文字,尽量将内容通俗化、口语化、简明化,确保人人都能看懂,学完就能上手,帮助大家华丽 转身,轻松成为一名公文写作高手。
第二部分常见写作疑难解答
写材料首先要学会看材料 如何将满脑子精妙想法付诸笔端 领受写作任务后不知如何构思怎么办 材料不吸引人、没人认可怎么办 运用“对比法”提高材料质量 写作水平为何难以提升?转换思路就有出路 材料晦涩难懂、空洞乏味怎么办 如何把材料写得深入人心 写作找不到“突破口”怎么办
第三部分经典范文实战评析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

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

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1.北京市平谷区卫生健康委:医养联动,老人康乐,政通人和2.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创新理念,提高标准3.北京老年医院:以奉献为快乐,以满意为宗旨4.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医院: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模式,深入推进医养结合5.北京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用专业服务守护健康,失能失智老人的瑞典式照护6.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对标国际,创新社区居家服务模式7.北京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老年健康服务体系8.北京市丰台区颐康养老照护中心:依托区域医养联合体和大健康服务的社区医养模式9.天津市和平区卫生健康委:不断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养结合创新发展10.天津市津南区天同养老院:“居家-社区-机构”无缝衔接医养结合服务11.天津市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探索中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12.天津市河东区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医养防融合”新模式1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卫生健康局:探索农村医养结合模式,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14.河北省邢台市卫生健康委:整合多元医养结合模式,形成精准服务提供体系15.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卫生健康局:“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农村医养结合模式探索16.河北省泊头市福星园护理院:建立体系化服务管理,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17.河北爱晚红枫集团:综合多样化医养模式,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18.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红旗楼阳光家园爱心托养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嵌入型医养结合模式,寻求精准多元化照护服务体系19.山西省大同市卫生健康委:明确目标,步步推进;激励人才,智慧养老;因地制宜,平衡发展20.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健康委:政府办养老,医疗融服务,强力推动医养结合事业健康多元发展21.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探索医养专业护理模式,开启安宁舒缓医学之路22.山西省汾阳市汾酒集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嵌入社区,提供多层次服务;因人制宜,满足个性化需求2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打造健康养老服务24.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慈善医院:探索“135”路径,推进医养结合一站式服务25.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爱祺乐牧民养老中心:以蒙医蒙药为特色的新型牧区养老服务模式26.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华情医养院:医养康护一体化集团性运行27.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夕阳红老年公寓:县乡村三级“互联网+”智能医养服务体系28.辽宁省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建机制搭平台育人才,构建医养结合“沈阳模式”29.辽宁省沈阳市安宁医院:失能失智老人整合照护的安宁模式30.辽宁省金秋医院:医养融合、以创新举措,促老龄健康发展31.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的经验分享32.辽宁省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全面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工作经验分享33.吉林省长春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建立保障制度,落实医养融合全面覆盖34.吉林省白城市康泰养护服务中心:老年人心理照护经验分享35.吉林省延边宁养医院:失智照护、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经验分享36.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红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模式探索37.吉林省吉林市震宇康复护理院:以技术和人才为抓手提高医养照护服务能力3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卫生健康委: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助力老年健康39.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卫生健康委:健全机制、明确定位,构建医养结合“四模式”发展新路子40.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南院:规划十大中心,构建七位一体,龙江中医康养航母41.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以提升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为目标,努力维护失能老人的生命尊严4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卫生学校: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医养教结合新模式4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社会福利院:发展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医养结合水平4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基层卫生服务,开展老年特护工作45.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构建体系、创新机制,助推上海“医养”深度融合46.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医养护保”四位一体服务建设探索47.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加强学科建设,完善专业化服务48.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资源,全效提升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49.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多点”服务体系,打造市区“为老服务圈”50.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本服务助推医养护一体化建设51.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全方位医养结合服务52.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健康委:服务整合、资源联动,积极推进“健康养老”53.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1+25+X”健康管理,构建社区智慧养老模式54.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乡镇“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建设55.福寿康(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深化社区居家“医养结合”便捷服务56.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健康养老新模式,打造医养结合服务圈57.江苏省苏州市卫生健康委: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全方位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58.江苏省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打造“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新模式59.江苏无锡朗高护理院:科学发展找定位,医养结合求创新60.江苏省苏州市福星护理院:护理院专科齐全,突出特色护理61.江苏省南通北阁护理院:病有可医养有所享,创新医疗改革新模式62.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夕阳红养老公寓:聚力健康养老,共建夕阳乐园63.江苏省扬州市曜阳康复医院:积极打造“医康护养疗”五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64.江苏省泰兴市大庆老人院:走医养结合之路,创爱心护理品牌65.江苏省宿迁市虹枫老年康复护理院: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护理院健康发展66.江苏省南京市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探索“医养一体化”社区养老新模式67.江苏省南通市北护理院:打造优势照护专科,丰富医养结合内涵68.浙江省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着力智慧医疗,助推医养结合69.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卫生健康局:致力提升养老医疗服务质量70.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健康局:医养融合,西湖模式71.浙江省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医养护智慧服务型养老模式72.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卫生健康局: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73.浙江省义乌市卫生健康局:“医、康、护”三位一体的健康养老模式74.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医院:以医院转型为抓手的社区医疗保健式养老模式75.浙江逸和源嘉兴基地:养老与医疗无缝对接的养老模式76.浙江省衢州市天颐老人之家:以互联网为手段创建智慧医养模式77.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卫生健康局: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健全完善服务网络78.安徽阜阳红叶林老年护理院:三分医疗,七分护理79.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元联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实践探索80.安徽省合肥市九久夕阳红养老集团:不忘初心,锐意创新,加快发展医养服务81.安徽省马鞍山市向阳护理院:医护养康、绿色低碳、天然养吧82.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西方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融合让老年人安享晚年83.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管理,勤练兵,重实效84.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大富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构建全方位医养结合模式,打造最美“夕阳红”85.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开拓创新,推进皖北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建设86.安徽省蚌埠市壹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互联网+医养结合87.福建医大附一护养中心:加强慢性病管理,提升长者生命质量88.福建厦门莲花医养集团:打造9073医养综合体,为长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89.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厝头村幸福院: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社会90.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加强资源整合,创新服务模式91.江西省南昌市卫生健康委:盘活医疗资源,搭建服务平台92.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绿康国际老年城: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的绿康模式9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夕阳红老年公寓:养老机构与医院一体化建设,为老年人保驾护航94.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杨仙老年公寓:医护养康托管及旅居养老多模式养老做法95.江西省赣州厚德医院:医院与康养中心融合的康复养老模式96.江西省吉安市泰和颐康医院:慢病管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97.江西省宜春市老年护理院:以老年护理院为主导,提升护理员技能培训为导向的医养结合模式98.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创新培育,打造医养结合青岛新模式99.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卫生健康局:“医护巡航”推进居家医养结合工作100.山东省济宁曲阜市卫生健康局: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101.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养结合工作中充当主力军102.山东省桓台县索镇卫生院:探索两院一体新模式,开启健康养老新征程103.山东威海海大护理院:强化制度建设,努力打造医养结合标准化服务品牌104.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以老人幸福为导向,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新模式105.山东省滨州杏林医养健康管理中心:整体照护模式在失智老人护理中的探索和实践106.山东省聊城市鲁西老年护养院:失能人员有保障,失智家庭减负担107.山东微山湖老年疗养中心:打造湖区医养建设品牌,争做服务群众行业标杆108.山东省临沂金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情相伴与爱同行,打造“医康养结合”新模式109.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东辛店镇卫生院:坚定服务理念,创建医养服务新模式110.山东省临朐县辛寨中心卫生院卧龙分院:创新模式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基层医养结合新模板111.河南省商丘市卫生健康委:重规划强政策,促进医养融合,助推商丘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112.河南省兰考县卫生健康委:资源共享,社会参与,全面融合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113.河南省郑州市爱馨阳光城:医养综合体上下联动,全程为老人保驾护航114.河南省郏县四知堂中医院:创新“医养联合体”三级养护模式115.河南省鹤壁市老年公寓:打造立体式医养结合服务体系116.河南省淇县朝阳仁爱康复养老中心:医养“联姻”,护航老人幸福晚年117.河南省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守护最美夕阳红118.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因地制宜,先试先行,主动探索医疗+养老结合新模式119.湖北省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模式120.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卫生健康局: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社区农村医养深度融合121.湖北省咸宁市卫生健康委:创新模式市场运作,推进医养结合发展122.湖北省随州市卫生健康委:以积极老龄化为目标推进社区、农村医养服务融合发展123.湖北省随州老年康复护理医院:构建机构、社区和居家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124.湖南省株洲市卫生健康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资源助推医养结合125.湖南省郴州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四合”模式,构建“医、养、护、康”四位一体健康养老服务体系126.湖南省岳阳市卫生健康委:政府主导,多措并举,有效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127.湖南省长沙市卫生健康委:构建医养融合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发展128.湖南省湘潭市卫生健康委:顺应老年健康需求,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升级便民养老服务129.湖南省岳阳市康复医院:倡导精养型医疗养老服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130.湖南省长沙市康乃馨养老产业投资置业有限公司:三位一体,无缝对接,守护长者健康131.湖南省长沙市睦邻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深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打造幸福小区睦邻街坊132.湖南省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基于多元养老需求,持续改进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33.湖南省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坚持“五个导向”,打造“五种服务”134.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卫生健康局:探索“两个六”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135.广东省广州市老人院:以四化协同为驱动,推进医养深度融合136.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护老公寓:三甲医院资源共享,促进医养结合发展137.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管理、服务和资源三融合,注重标准化建设138.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公立医院多维度探索医养结合服务路径139.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以中医为特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医养结合服务140.广东省珠海市平沙镇社会福利中心:由医院运营镇社会福利中心,努力实现三方共赢141.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精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推进医养结合142.广东省广州市远海健康:以机构养老带动社区居家养老,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14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心打造闭环式医养服务的“红山模式”144.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卫生健康委:以“三抓”为突破口,开创医养结合工作新局面145.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卫生健康局:创新机制,顺应发展,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146.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砥砺“养老”之医术,锤炼“孝老”之仁心147.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夕阳红康复护养中心:功能区齐全,老牌精细服务,解决刚需问题148.海南省托老院:医养结合服务规范化与标准化探索149.重庆市忠县卫生健康委:农村老年智慧健康促进与管理150.重医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医护康养教一体化模式探索151.重庆宏善康乐源康养中心: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加强慢病管理和心理健康服务152.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老年养护中心:以养减医、以医助养实现医养结合153.重庆渝西医院:“康复与养老合作联盟”1+N模式探索154.重庆市总工会杨家坪疗养院:多学科协作下的基于需求的分类照护管理155.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注重防治结合与院内外合作的“321”医养护综合照护模式156.重庆西南大学医院:立足高校社区,促进健康养老157.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托老服务模式探索实践158.四川省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基础医养与特色医养并举,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159.四川省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医养结合新模式160.四川省德阳市卫生健康委:以政策标准体系建设为引领,加快健全老龄健康服务体系161.四川省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凝心聚力谋发展,高位求进推医养162.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医护康养一体化”,共筑老年健康梦163.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杰琳康复医院:医务社工嵌入社区医养结合,“四维服务”构建全新养老服务模式164.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医养中心:中医呵护下的康养之路165.四川省自贡市老年病医院:老年病医院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介绍166.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智慧支撑,打造“1314”健康管理模式167.四川省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站式”医养服务,惠老人,惠机构,惠社会168.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老年病医院:立足江油,辐射绵阳,医养结合,错位发展169.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替天下儿女尽孝心,为社会家庭分忧愁170.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探索医养融合区块链,推进养老产业新发展171.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新兴卫生院:扬医养结合之帆,走改革创新之路172.四川省遂宁市桂花镇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基层医改新举措,医养结合新路子173.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中医医院:互联网+居家养老174.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卫生健康局:创新“三区三院三联”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工作175.贵州省毕节市社会福利院: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推进医养结合工作176.贵州省凯里市中医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新体系177.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夯实基础创新模式,助力医养结合健康养老178.云南省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建立“三体一式一型”,助推医养结合大发展179.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卫生健康局:发挥区域优势,整合社会资源180.云南省文山州德惠老年病专科医院:民办公助,融合发展181.云南省大理州南山养老院:以医带养、以养促医,强化提升服务质量182.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及问题对策思考183.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推进医养有机融合,优化老年健康服务184.陕西省安康市卫生健康委:机构、社区、居家同发力,打造健康养老安康城185.陕西省西安市工会医院:中法合作开展有品质的老年特色照护186.陕西省宝鸡市福乐爱心护理院:注重流程规范,开展基于需求的综合照护187.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医养结合188.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健康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创新推动医养结合新模式189.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康乐医院:立足实际,促进医养无缝衔接190.甘肃省嘉峪关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融养老服务于社区健康管理191.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卫生健康局:多元分类服务,实施政策普惠,保障健康养老需求192.青海省海东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多种发展模式,促进医养融合发展19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发挥特色优势,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194.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医养服务中心:政府主导,促医养深度融合19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卫生健康委: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19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创新思路,探索前行,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19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九九老年公寓:医养事业献真情,智能康养我先行19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广佑颐养老年服务中心:构建养医结合、医养结合、养康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19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七团医院:惠民、利民、服务于民2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奎屯中医院:关爱健康生命有约,奉献真情服务无限。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应用实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应用实践

0引言区域卫生平台建设是医疗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步,通过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区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1],可全面提升区域医疗资源利用率。

2009年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下,《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系统”列为“四梁八柱”之一,医疗卫生系统成为新医改的重要技术支撑。

《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入区域建设的新阶段,同时2012年区域卫生信息化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使得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

为进一步加快医疗改革步伐,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建立标准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应用实践景慎旗1,2,3,凡豪志2,3,熊颖2,3,李飞4,王忠民2,3*(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23;2.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210096;3.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与管理研究所,南京211166;4.北大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摘要]详细介绍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具体结构、平台与平台的对接方式及相关区域性服务,综述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优势,讨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顶层设计亟待统筹落地、标准落地水平亟待提升、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共建,落实区域性卫生信息平台顶层设计,通过明确“需求牵引、应用牵引”的建设导向,建立医院广泛参与、共建平台的机制,通过加强平台信息安全建设,全面提升平台信息安全等级等措施,充分实现区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提升医疗卫生数据的利用率,从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成功实施。

[关键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平台对平台;顶层设计;区域业务协同;卫生信息评价[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TP3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868(2021)01-0085-06 DOI:10.19745/j.1003-8868.2021017Application of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JING Shen-qi1,2,3,FAN Hao-zhi2,3,XIONG Ying2,3,LI Fei4,WANG Zhong-min2,3*(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2.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The First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6,China;3.In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211166,China;4.PKU Healthcare IT Co.,Ltd.,Beijing100080,China) Abstract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the platform-to-platform docking method and the related regional services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were reviewed.The problems in top-level design implementation,standard launching and information safety were discuss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ly including th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l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executed by multi departments,the determination of demand-driven and application-driven construction orient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truction mechanism involving multi hospital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information safety,so that the reg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business collaboration as well as the utilization of health data were improved to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Healthy China"strategy.[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21,42(1):85-90]Key words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platform-to-platform;top-level design;regional business collaboration; health information evaluation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314900);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6002-4);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苏财工贸〔2017〕79号);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苏工信综合〔2019〕55号);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8003)作者简介:景慎旗(1983—),男,硕士,高级工程师,数据应用管理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医学信息学和医疗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cn。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年总目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年总目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年总目录新年寄语1.1助力初级卫生保健促进全民健康覆盖本刊编辑部本刊特稿10.1健康中国始于初级卫生保健——兼谈人人享有免疫预防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12.1弘扬抗疫精神促进医师公益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不懈努力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7.1健康中国下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研究孟宏伟罗昊宇吕一星7.5健康中国行动之“慢性病防控体系”在“健康深圳”建设中的作用马剑平陈洪恩梁亚萍等8.1不同依托单位的医养结合机构健康养老服务提供现状与困境周稳杨帆8.5“健康江西”背景下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柯楠王军永陶士素等8.9广东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地区居民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陈爱云8.13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整合照护模型的S WO T-C L P V分析——以合肥市为例李诗薇于卫华9.1新疆地区全民健康体检的实践与思考彭博陈玫郑见立等9.5基于立体化、全过程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周志衡黄志杰招琳等10.2近20年我国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张俊清郭亮徐云飞等10.5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兰兰陈济安郑传芬等10.10国家健康促进区创建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王洋戴晴崔璐10.14养老机构依托二级综合医院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研究——以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例朱晓玲陈俊祎顾丽亚等11.1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管文博梁笛黄葭燕11.52019年韶关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陈苑冼家乐姚仁娟等11.9黑龙江省贫困县居民健康传播参与现状与对策安秀芳徐维祥杨静等12.2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竞争力发展S WO T分析研究田海玉曹煜陈文佼等12.6上海市青浦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叶开友王森吴周理等12.10本溪市2269名居民健康技能中介效应分析李泓耿芸芸12.14重庆市万州区居民膳食结构与重金属摄入水平研究龚地萍王军工作研究1.2全面建设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强基层促分级提升服务能力——以扬州市18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为例刘刚王骞叶奎英等1.6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失独(伤残)家庭签约服务供需平衡研究王洪兴汪洋朱晓艳等1.92016—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与监管对策分析邹涛苗嘉魁杨艳等2.1广西县域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公平及其分解赵同领赵劲民庞军2.5江苏省糖尿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实证研究王萱萱胡丹朱亚等2.10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示范县建设的实施效果评价郑贤义张纪勋许艳丽3.1“全民健康覆盖”进程中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服务效率研究陈奎叶俊3.5迁移行为对老人健康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P S M方法王翠莲王丽丹胡婉侠等3.11农村地区家庭医生团队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效果研究汤红伟侯进3.16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家庭医生助理岗位准入指标体系应用研究汤秀香宣亚明范晓晔等4.1新时代健康保障制度完善的路径依赖——一个国际比较视野陈银平张春蕾黑启明4.4薄云鹊龚超张荣慧等4.8青岛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赵敏捷王芳袁莎莎等5.1养老机构发展医疗服务的保障机制研究朱晓卓5.5“健康中国”视域下社区老年人对家庭医生式服务认知和需求分析商思懿徐林燕赵磊等5.9基于D E A-B C C模型的医共体运行效率分析与对策研究吴静娜王志强仲晓伟5.12实施分级诊疗对门诊患者就医意愿的影响研究李洪宁钟长英6.1以全科医生为核心新型转诊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冯伟胡丽萍盖红梅等6.4公益性活动中的院前急救医疗保障概况分析及制度创新思考李国峰金星乔田乐6.7基于A H 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评价龚超刘春雨薄云鹊等6.12以家庭医生为核心“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盛清蔡利强7.8医务人员视角下的贵阳市重点人群主要健康问题及对策张丹周戈耀田海玉等7.13青岛市城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研究马晓佳齐文博张楠楠等7.16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情况分析毛鸿彦江丽许玉屏等7.22疗养院老年人共病、身体功能及医养需求情况现状调查——以江苏省无锡市某疗养院为例钱波冯莹仲怀琴等7.26本溪市两县居民健康素养情况调查分析李泓耿芸芸8.18健康中国视域下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李耀华赵金香何晅扬8.22贵州省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基于其他地区的经验借鉴张丹周戈耀田海玉等8.26基于D R G的医疗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干预模式研究周海龙田源封卫征等8.31某三甲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和住院费用分析郝崇奇杨志清王海星等11.14长三角跨省就医门诊异地联网结算实施1年情况研究滕晓梅廖祖达程沛然等11.19药品带量采购和一致性评价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庞佳慧王猛万津廷等12.11上海市青浦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叶开友王森吴周理等12.16重庆市万州区居民膳食结构与重金属摄入水平研究龚地萍王军12.18本溪市2269名居民健康技能中介效应分析李泓耿芸芸医疗保障制度1.20某三级专科医院异地医保直接结算住院费用分析赵汝成吴岳军叶正强等3.32运用鱼骨图模型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蔡利强杜兆辉张胜冰4.19某三甲医院医保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实践与思考母玉清唐海9.9天津市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纳入医保政策对癌症患者影响的调查研究徐叶梅朱景伍姜妮等9.13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郭语涵许婷婷浦峻等基层卫生1.13天津市基于健康导向的标准化全科门诊服务新模式初探薄云鹊张荣慧林春光等1.16杭州市某街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董洋雯张丹杨周美珍等3.20P C I C模式视角下居民移动医疗A P P认知和使用分析代震贾腾腾于贞杰等3.25基于家庭医生制度及分级诊疗制度的慢性肾脏病干预效果分析齐郑潘洪波刘帅等3.28二级综合性医院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朱晓玲陈俊祎顾丽亚等4.12基层医生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认知情况调查研究李星星张婷王峥等4.16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联合体药学服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黄慧5.18基层医生视角下贵州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讨李星星张婷符雪等5.22山西省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离职意愿影响因素调查李浩史宏涛段丽琴等6.15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综述朱庆6.19重庆市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抓科研促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罗兴能钱春梅11.21农村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筛查方法及患病特点分析蒋红生童向红陈建武等11.25个人特征视角下贫困患者医疗目的地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研究邓佳欣张媚彭美华等社区卫生服务1.24社区2型糖尿病个性化运动干预效果评价魏萍赵辉龚定宏1.28微信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研究凌小媛韩一平1.31玉环市糖尿病免费药物配送项目居民满意度评价李松涛杨舒越王玉琢等2.17刘平阳汤梅华李莉2.20金杨社区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现状及对影响医养融合因素的调查分析吴刚陆晴2.23运用团队效能模型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蔡利强盛清龚思浩4.22社区护士在“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助手作用的评价蔡成伟林吉祥李丽等4.25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全科医生科研现况调查分析李幼子胡丽萍盖红梅4.28上海地区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状况、影响因素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卢平王元元4.31社区开展养生功法八段锦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李亚瑾唐士入张怡5.26社区脑卒中康复服务模式构建探索王剑波施建华周剑峰等5.3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合理性分析——以上海市某社区为例沈天寒曹文群张瑞云等5.35家庭访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预防效果评价苏灼容何志坚陈俊锋6.29基于医患双方视角的健康管理认知度调查研究金花于德华杨森等6.33深圳市福田区医联体模式下的“1+N”全科医生团队发展现状周志衡陈宝欣忽群等7.3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研究进展王亦冬张幸福远航7.33多学科团队参与家庭会议干预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效果评价周丽凤姚梅梅俞超英等7.37基于E H R对骨质疏松分级诊疗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杨涛聂子淮黄雷等7.4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分析娄玉兰7.43社区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模式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胡海英金春花8.43紧密型医联体参与社区公共卫生健康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宫芳芳孙喜琢李文海等8.46宁波市失智老人医疗康复服务需求和利用现况分析董晓欣9.34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提供情况研究王常颖程文迪曹宜璠等9.37医联体背景下老年人家庭医生服务续签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戴秋实商思懿马东池等9.41需方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顾惠颖李冬华张幸娜等9.44社区老年人功能性行走能力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韩君王君俏王悦等10.44南京市老年人对家庭医生服务认知和需求调查分析何贵蓉徐莉孙睿婉等10.48型构建研究陈荃王东瑞贾建平等10.51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研究潘云鹤褚饶骏严华等11.30苏州市特扶家庭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价的质性研究张爱静陈奎叶俊11.35后疫情时代探索构建社区健康服务网络的S WO T分析——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郑名烺牛亚冬张晨鑫等11.38全科医生对多病共存诊疗认知度调查研究金花于德华石建伟等11.42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干预工作流程探索徐文杰汤华山闵晓玲等12.16天津市某社区7364例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高蕴美12.19基于“熟人社会理论”的社区脑卒中一级预防模式构建及初步成效分析闵晓玲汤华山徐文杰等12.23慢性病管理模式下社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张利娜史历卫生资源8.35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朱长聪李青华8.39上海市浦东新区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病房医护人员配置情况分析马秀君杜兆辉顾燕凤等10.35县域医共体试点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调查研究——以溧阳市某村卫生室为例张爱静卢佳月王限等10.39深圳市引进全科医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刘晨陈红艺蒋理添等专栏1.36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状况及相关性因素分析苏忠鑫刘娜娜胡婵姗等1.40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状况及人口特征分析黄蛟灵刘娜娜刘茜等1.42上海市居民签约服务内容利用比较研究刘茜胡婵姗刘娜娜等1.45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状况分析:基于签约的差异性比较胡婵姗黄蛟灵王朝昕等9.19上海市医养整合系统的人力与床位供需仿真模拟——基于因果关系模型构建方律颖宋阳李星辉等9.23上海市医养整合人力与床位供需仿真模拟——基于系统动力学模拟干预研究李星辉方律颖宋阳等10.18紧密型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实践——以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为例宫芳芳李文海孙喜琢10.22——以青岛援鄂医疗队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为例邬贻萍陈立震辛永宁等10.25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策略实践陈荔萍金迎魏魏等10.28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信行调查研究罗秀兰王红妹刘凯捷等10.322例外出旅居返沪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调查处置情况分析黎桂福叶开友王森等妇幼保健1.48湘鄂两地妇女保健领域计划与评价机制健全程度研究高俊良李刚李伯阳等1.532010—2018年兰州市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析白瑾杨言军白清丽等1.58共情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先兆早产孕妇抑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康红何玉凤吉翠琴1.62检测孕妇甲状腺素对评估胎儿生长状况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蒋铭华李爱红诸红1.66I N S U R 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孔东雯王晓龙王世昌等1.69阴道炎患者预后与知识水平、自护能力及防御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唐春洁2.27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保障效果评价陈永超赵君丁雪等2.32产妇产后不良情绪与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性研究陈翀宇江景涛甘代军2.36死胎及胎儿畸形引产后孕妇心理特征与社会及家庭支持的相关性分析刘丽萍颉丽齐学宏等2.39欣母沛子宫肌层注射联合低位缝合术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李小燕韩红张和平3.39我国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现状研究陈永超赵君丁雪等3.43佛山市南海区学龄儿童家长应对流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曾鸿邱宗耀李鹏宾3.4785例儿童脾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常跃春3.50安顺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辖区幼儿园儿童入园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张洁4.34孕妇学校规范化管理成效和改进方向马居飞陈蓉倪瑞芹等4.37孤独症早期预警征象与干预效果研究李琳赵虹4.41社区产褥期妇女采用通络催乳套路疗法的研究刘荣徐卫平万霞芳4.44维生素A、E缺乏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和补充维生素A、E后免疫状态与安全性分析张金凤黄莹唐英等5.38朱焕丽褚瑞峰吴奇5.41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1,25-(O H)2V i t D3检测及其免疫功能状况分析廖书杰陈虹倪世宏等5.45浦东新区视力异常儿童青少年转诊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章小花刘成军周伟等5.48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医院—幼儿园—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关翠柳黄敏园陈艳娟等6.37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认知及利用研究晏嫦君王洪兴王珺等6.40基于T G I指数的晋江市不同年龄组育龄妇女保健服务需求调查研究刘亚南林秀英陈少涓等7.47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分析吴立英7.50深圳市宝安区6~36月龄婴幼儿贫血及其影响因素现状调查彭琼玲赵晓丽罗美芳等7.530~3岁儿童骨密度状况与睡眠问题的关联分析黄蕾南楠焦晓燕等8.49孕妇各年龄组血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合并症的关系郭玲玲杨志清王海星等8.53高龄备孕妇女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分析林叙君彭文湃罗佳燕8.56广州地区6~18月龄儿童血清铁蛋白水平及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的相关性研究肖雨何艳斯朱然科等8.6020327例6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与相关因素分析谢洁妍严学勤曾洁等9.49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9年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情况分析张晓文9.51优化流动人口孕妇健康管理策略的研究田密朱永辉王仲昭9.53民勤县地区农村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李多龙李玉兰9.57聚合酶链反应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检测价值分析丘玉辉10.54黑龙江省血清学产前筛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李声张显胜石艳秋10.57苏州市吴江区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杨梅沈建新沈红宇等10.60二孩政策前后重点孕妇高危因素变化分析张祥荣金龙妹张卿等10.63孕中期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分析杨黎明吕旋沈盼盼等12.262013—201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李国栋曹丹桂罗莎等12.30兰州市10857例0~6岁儿童屈光不正筛查结果分析张永花移欢欢12.33二孩政策后影响上海市闵行区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王秀蕊项丹红姚雁等1.72滨州市社区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现状研究张丽郝玉玲谷可东等1.75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刘伟华郑丽维陈丰等1.79常规随访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孙怡王元元2.42以社区医疗为核心的多学科合作综合C O P D管理模式探究盖红梅冯伟包红等2.46广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干预效果的分析谢映宜陈金培何志坚等2.49家庭医生团队为主导模式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估张鏖谧田甜王志峰等2.52通江县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李鑫冯育光赵廷明等3.52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吴鸣熊希璐吴菁等3.55脑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孟明郑丽维陈祖森等3.592018年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原发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现状分析滕聪王新王毳5.57“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观察桑振修徐静5.60“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C O P 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夏祝叶刘洪洁江帆等5.63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对C O P 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池峰戈霞晖范艳红等6.44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胡健宗廖健颖王娟6.4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相关因素的研究严峻海赵春柳周曦6.51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腹膜透析管理模式效果分析张维维陈亮李强6.55营养干预对高脂血症肥胖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张建红7.56上海市嘉定区3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孙丹俞青李元召等7.60定西市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李喜梅王宝强7.64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薛瑜马秀君夏擎世等7.68有氧运动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免疫炎症的影响赵衍晨凌金蔚沙莎等8.63三门峡市社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杜柳杨卫建辉白贞贞等8.67四川省通江县2019年居民慢性病死亡状况分析李鑫张劲赵廷明等8.71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健康管理的接受情况及满意度调查张金玲李俊梁彤彤等8.74症状影响的研究孙一颖孙喜蓉王强等9.60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郭燕青郭玲玲杨志清等9.64海口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分析徐文英刘小献黑启明9.68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与用药安全照护需求的相关性分析范维英郑丽维陈丰等9.72老年人B M I变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影响研究刘怀磊龚卫红9.75宁波市明楼、东胜街道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防治策略探讨姚青奎王嘉祥李冬梅等9.78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预防保健措施探讨刘伟10.66脑卒中发生与预后危险因素研究综述顾淑玮李芬万晓文10.69基于I C C C框架的老年人基层慢性病管理探讨徐佳琳翁开源陈飘飘等10.73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和低骨量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张荣艳许锬沈红宇等11.45脑卒中综合防治举措国际比较及启示李芬刘杰锋朱碧帆等11.49延边地区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姜雪金善花孙文霞等11.52叙永县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孙斯羽李正业罗刚等11.56家庭医生团队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远程健康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侯进蔡利强12.36我国不同地区糖尿病死亡情况回顾分析赵娜李金娟岳嘉等12.412010—2019年丹东市城区居民糖尿病死亡趋势分析秦玲刘杨孟祥慧12.442014—2019年四川省通江县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及早死概率分析李鑫张劲赵廷明等12.49广州市沙园街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社区防控与评价孙数华林楚芝刘世兴等健康教育1.82依托儿联体的托幼机构儿童家长儿童常见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徐枫夏经炜孙红等1.85社区医院孕妇学校中医宣传教育模式应用及探讨王洪兴汪洋王珺等3.64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陈颖珏3.66基于健康信息传播的微信平台教育对儿童接种二类疫苗管理成效的评价赵晓华陆伟胡娅等4.58黑龙江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吸烟和戒烟现状分析闫世春边黎明周雪等6.67天津市社区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黄亚琪莒展博陈世香等6.72朱旗莉旷翠萍叶健等6.76听障人群慢性病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意愿调查分析诸瑞月林海华陆扬等7.79医学院大学生性及生殖健康知识、态度现状调查及思考赵敏敏方惠娴7.83深圳市某区学生哨点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分析叶薇陈新鑫7.86宣传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许鸣王建温迎春等9.105辽宁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孙延波李慧田丹9.109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刘芹刘伟朱慧君11.66基于不同量表探讨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内涵及健康改善研究肖熠张堂钦伍红艳等11.7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王蕾杨娟任倩倩等12.60南京市江宁区健康教育讲师团运行效果和体会陈春霞贾秋萍吴白群等12.62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郭翔廷周恩飞吕文晴等中医中药1.88基于集中指数的我国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析张春蕾陈露张海秀等1.92穴位埋针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杨滢胡爽杨缪佳等2.80治未病理念下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沈玮玮王靖宇柯飞等2.84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黎舒敏邱鸿琳周俊琳3.88大黄牡丹汤联合西药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治疗作用研究张鹏3.91子午流注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费凯单晓晶单金平等3.95穴位埋线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及对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赵洁唐苾苾都乐亦等3.98针灸联合补肝肾方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刘巍峰王锋4.69多维健康经济视域下基层中医药服务状况及发展研究——以温州市中医药机构的调查为例郑玮董葱薛澍寰等4.75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凌玲王亮张谨4.78不同深度针刺双侧风池、翳风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高嘉营4.83的临床研究熊希璐俞卫丽施文权5.88中医外治法对儿童胃肠燥热型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叶敏黄小冬王志娥等5.92针灸联合中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张书彪5.95广州市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现状调查肖瑶陈开举梁伟庭等6.82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于鑫梅6.86脑心通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赵晖潘国兴6.90耳穴配合内服对肝郁痰凝症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研究郭宝凤丁燕王生宝等7.90中西医联合治疗对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赵鑫7.93滋膵活血饮干预气阴两虚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评价盛颖辉7.97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膝外侧疼痛的效果分析韩志敏8.100大肠癌术后中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吴天芯郑庆虎杨燕青8.103眼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姜和于虹雪苏欢欢等12.80“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改善颈椎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姜玉雯陈春凤朱纪阳等12.84整颈三步九法结合圣愈汤加减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刘薇包莉杨滢等12.87揿针结合易筋经托天式功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石红杨建玲魏新萍等人力资源2.13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陈巧玲魏雨蒙杨燕等3.35我国口腔人力资源分布状况及与G D P的相关性分析谭红周明华周骢等6.21基于C i t e s p a c e的国内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可视化探析李金玉刘智勇6.25渝东南地区儿科人才队伍状况及政策建议汪瓒符州胡新业等9.27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全科医师素质评价量表的构建刘亚南卢俊红宋子滢等9.30基于供需方角度的家庭医生儿科业务能力培训效果评价蔡利强李鑫传染病防治2.552014—2018年苏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覃江纯杭惠陈立凌。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XX市医养结合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设计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XX市医养结合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设计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XX市医养结合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开题报告设计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1.1研究目的80年代以前,我国的养老方式几乎是单一的家庭养老;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关学者发现我国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于是主张加快发展社会养老,如建立敬老院、养老院等各种公共养老机构以。

根据联合国标准,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及以上。

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离龄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人曰老龄化己成为中国人曰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失能、患病老人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己经很难区分,特别是单纯的养老院、敬老院等公共养老机构已经很难满足离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医疗和养老的多重需求,养老问题日益严重。

面对"医"、"养"分离的困境,河北省冀州市民办职工医院于2004年创办了老年公寓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后又经过近十年全国各地的实践和理论探索,2013年以来,国家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部等《关于推进医巧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提出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在这些政策背景的推动下,基于"医养结合"视角探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受到国内学者的广巧关注。

2014年4月,作为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省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且早在2012年4月,南京市民政局和卫生局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医护型老年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推行"养老院+医院"的"医养结合"新模式。

相关调査也显示,一旦疾病恶化需要住院临终关怀服务的占100%^。

为此,在我国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融合的"医养结合"创新模式十分必要。

南京市医疗健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南京市医疗健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南京市医疗健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关注生命全周期、维护健康全过程,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卫生健康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建设全国重要的卫生健康高地。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深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协同机制,提升完善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和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扩建工程、市疾控中心改扩建工程,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提升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处置和救治能力。

加快建设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P3实验室)。

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提升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资源储备和采购供应机制,提高应急资源的配置效率。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以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专科医疗机构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区域内就诊率。

严格控制老城区医疗机构建设规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新城新区布局,实现“新五区”三甲医院全覆盖,推进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康复医院建设。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转设为社区医院,依托中心乡镇和中心卫生院建设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深入开展基层特色科室建设。

大力发展智慧医疗。

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支持鼓楼医院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加强各类中医院和国医堂等特色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22)1号)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22)1号)

植物保护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8期大豆根潜蝇又名豆根蛇潜蝇、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

大豆根潜蝇是大豆苗期的主要害虫,分布于东北、山东和河北等地,以黑龙江、吉林两省受害较重。

大豆根潜蝇是单食性害虫,只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

成虫用产卵管刺破大豆子叶及复叶表皮层后舔吸汁液,形成小白点于被害处,最后发展成透明的小孔或枯斑[1]。

幼虫蛀食大豆幼苗茎基以下3~6cm 根段的根皮层,被害根变粗、变褐或纵裂,也会造成畸形而产生肿瘤,导致使根皮腐烂,严重影响养分和水分的传导。

受害后的大豆幼苗长势弱,植株矮小,叶黄,受害严重者逐渐枯死。

受害轻者,根部伤口在幼虫化蛹后愈合,植株恢复生长,但根瘤较少且小,顶叶发黄,植株矮,结荚少,大豆产量降低,受害株与健株相比减产可高达40%以上[2]。

此外,幼虫在根部造成伤口,还会导致感染根部病害,而使大豆受害损失加重。

1形态特征大豆根潜蝇成虫体长约3mm ,亮黑色;翅为浅紫色,有金属光泽,翅展1.5mm ;复眼红色;触角鞭节扁而短,末端钝圆;足,黑褐色。

卵,橄榄形,长约0.4mm ,初产乳白色,后变褐色。

幼虫体长约3.7mm ,圆筒形,乳白色,半透明;头缩入前腔,口钩为黑色,呈直角弯曲,其尖端稍向内弯[3-4];前气门1对,靴形,有24~30个气门孔,排成2行;后气门1对,较大,从尾端伸出与尾轴垂直,互相平行,表面有28~41个气门孔。

蛹长约2.2mm ,长椭圆形,黑色;前后气门明显突出,靴形,尾端有2个针状须(后气门)[2-4]。

2发生特征大豆根潜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豆茬上或被害根附近的土壤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羽化,5月下旬羽化盛期,6月为幼虫危害期,6月中下旬幼虫陆续化蛹越冬[5]。

成虫羽化后在豆株间活动,2~3d 即可交配,交尾后将卵产在近土表的豆苗根或茎皮层内,产卵时喜选择幼嫩的豆苗,卵多散产,每次产卵1粒,一般1株豆苗上产卵1粒,产卵期为6~8d ,每雌性大豆根潜蝇产卵20粒左右,最多42粒。

民政局述职述廉报告【五篇】

民政局述职述廉报告【五篇】

【导语】述职报告述职者本⼈总结经验、改进⼯作、提⾼素质的⼀个途径,以下是整理的民政局述职述廉报告,欢迎阅读!民政局述职述廉报告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多年来,我修⾝慎⾏,团结带领民政系统⼲部职⼯,切实履⾏“维护民利、改善民⽣、落实民权、维护稳定”的职责,严格践⾏“三严三实”,努⼒完成党和⼈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根据区党委、区纪委的安排,我很⾼兴作为“三述”对象汇报职、廉、德三⽅⾯主要情况。

这既是⼀次接受评议和鞭策的过程,更是⼀次对我的思想再碰撞、⼯作再检阅、党性再提升的经历,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忠实履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 1、社会救助⼯作依法依规开展,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平稳步提⾼。

根据省市社会救助⼯作会议安排,6-9⽉,按规定清退农村低保对象12户43⼈、城低保对象12户33⼈,新增城镇低保对象6户14⼈,农村低保对象33户43⼈,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城镇低保⼈均补助提⾼到246.6元/⽉、农村低保⼈均补助提⾼到113.8元/⽉、农村五保户年分散供养标准提升242元/⽉,总体⽔平达到省市考核要求。

2、医疗救助⼯作进⼀步加强。

根据我区实际建⽴了资助参合、门诊救助、住院救助、慈善援助的“五位⼀体”的救助政策,并适当提⾼救助标准,扩⼤救助范围(由低保、五保对象扩⼤⾄低保边缘户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和⽼年⼈),1-9⽉住院救助患者124⼈次,打卡发放救助⾦15.4万元,有效缓解了我区困难群体就医难和因病致贫问题。

3、孤⼉救助及时到位和养⽼服务进⼀步健全。

按照国家规定和民政部下发的孤⼉基本⽣活最低养育标准指导意见,根据城乡⽣活⽔平、⼉童成长需要和财⼒状况,每⽉按600元的标准⾜额发放了孤⼉⽣活费,并与监护⼈签订了监护协议书,随时对孤⼉⽣活情况进⾏回访,管理区现有14名,1-10发放孤⼉基本⽣活费8.4万元,孤⼉的基本⽣活得到了保障。

积极探索“医养融合”型养⽼模式,新建新增养⽼床位50张回龙圩管理区中⼼敬⽼院,⽬前⼯程进度已完成了70%。

江苏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民政厅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八项举措的通知-

江苏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民政厅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八项举措的通知-

江苏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民政厅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八项举措的通知正文:----------------------------------------------------------------------------------------------------------------------------------------------------江苏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民政厅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八项举措的通知厅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要求,制定印发《江苏省民政厅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八项举措》,进一步细化由民政牵头和参与的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

各处室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大推进力度,对照任务清单逐条抓好落实,确保中央、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江苏省民政厅2018年7月19日江苏省民政厅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八项举措一、提升农村社会救助水平1. 发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功能。

强化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将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中所有符合条件的按程序纳入低保范围。

农村低保标准按照每年不低于8%的增长率提高,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村低保最低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500元。

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对因病、因灾等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低收入群体、65岁以上孤寡失独老人、生活困难儿童、重度残疾人等按照省有关政策文件规定的条件,纳入相关救助政策予以兜底,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责任处室:社会救助处)2. 统筹城乡社会救助。

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从制度、管理到标准、程序的完全一体化。

到2020年,苏南以市为单位、苏中苏北以县为单位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到2022年,全省以市为单位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乡镇医养结合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医养结合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医养结合经验交流材料乡镇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机结合,以乡镇作为依托,实现医疗和养老服务的一体化发展。

乡镇医养结合模式已经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下面将介绍江苏省某乡镇医养结合的经验。

乡镇医养结合在江苏省某乡镇的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建设综合性的养老医疗中心。

该乡镇投资兴建了一个集医疗、养老、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中心设有医务室、康复室、食堂、图书馆、活动室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休闲等多项服务。

二、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科学养生知识,该乡镇定期组织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养生活动。

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该乡镇通过引进专家、开展远程医疗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同时,该乡镇还建立了居家医疗服务队伍,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方便他们就近享受医疗资源。

四、优化养老照料服务。

该乡镇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养老照料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

同时,该乡镇还协调社会力量,引入专业的养老机构,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养老服务。

乡镇医养结合经验的好处有:一、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集中医疗和养老资源,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率。

老年人可以就近享受医疗和养老服务,减少了他们的出行和等待时间。

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乡镇医养结合模式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照料等多项服务,满足了他们的各种需求。

三、降低养老成本。

通过乡镇医养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养老成本。

医疗和康复资源的共享可以减少冗余,提高效益。

四、促进社会和谐。

乡镇医养结合模式可以促进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通过江苏省某乡镇的乡镇医养结合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乡镇医养结合模式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三医”联动改革工作规划》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三医”联动改革工作规划》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三医”联动改革工作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7.24•【字号】•【施行日期】2002.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三医”联动改革工作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医药产品生产流通体制“三医”联动改革工作,经市政府研究,现将《南京市“三医”联动改革工作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市“三医”联动改革工作规划一、组织领导在市“三医”联动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这项规划实施的联络和沟通工作。

各有关部门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划部署,形成合力,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协调推进。

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1、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今年确保完成全市新增参保人数35万人的目标任务,到2005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

2、对小城镇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征地农业人员等对象采取相应措施,建立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相对略低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进一步完善医疗救济和帮困工作机制。

通过支持和引导,充分发挥工会、社区、社团、慈善组织和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采取政府救助、社会募集救助的办法,建立多层次的救助体系。

2005年前,在全市建立起困难群体的大病救助基金、基本医疗的救助制度,形成救济和帮困的工作机制。

4、大力发展商业性医疗保险。

合理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发展医疗保险的空间,引导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加多种形式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5、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提高农民合作医疗的参与率,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予以适当支持。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医疗保健工作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陈运奇,周琳,侯惠如[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实践[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在近10年的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研究和探索中发现我国有些地区的养老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医养结合应该是为绝大多数的普通居民和村民服务,即采取政府主导的区域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高龄老人、高危老人采用大医院主办的“院中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更为合适;部分活力老人可采用企业家按市场需求在风景区建设的中高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如此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各类老人因健康状况、经济条件、文化素养和职业差异的不同需求,而且也明确了不同模式的责任主体。

本研究对不同养老模式的特征和建设方法进行了讨论。

1国家布局与社会需求1.1国家养老的基本布局⑴国家按上海“9073”养老模式布局,即90%为居家养老,7%为社区养老,3%为机构养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

(2)十九大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3)国务院十二部委发文,推进医养结合,突出中医药特色,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能力建设。

1.2社会养老需求基本特征⑴养老地域选择。

90%的老年人特别是普通居民和村民,愿意就近养老,不愿意离家去远处养老院。

“双高”老人(高龄、高危)约占7%,多愿意去医疗方便的养老院,最喜欢去医院办养老院。

活力老人大多是身体比较好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中高端人群,约占3%,十分喜欢医养旅居,喜欢去风景区的医养结合机构,一边医养身体,一边游山玩水。

(2)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

几乎所有老年人都喜欢医养结合养老,希望-边治慢病,促康复;-边养老养生。

对单纯的生活照料养老没有兴趣,名曰“吃了等死”。

这也是全国多数养老机构入住不满的主要原因。

(3)养老机构档次和模式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经济条件。

所谓90%为居家养老,虽是中国历史传统,但也正是这90%的居家养老老人无力入住当今养老院的主要人群。

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及需求

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及需求

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及需求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对卫生健康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并发慢性疾病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医养结合被认为是我国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养结合道路势在必行。

01、医养结合的定义医养结合是指以人为本的老年综合养护,核心内容为医疗及养老资源的相互整合,以老年医疗+健康+服务为理念,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功能进行结合,把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看、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养老模式。

02、我国医养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十二五”时期以来,国家立足于老龄化进程加快、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现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扶持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如《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以及1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等。

在中央政策引导下,各地方政府也相继颁布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法规、制度,如青岛市《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管理办法》、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

目前,国务院已制定14项行政法规,中央各部委制定中央规范性文件70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制定的11部地方性法规和1247部地方规范性文件,共同构成了我国当前的医养结合法律体系。

03、我国医养结合政策实施及效果从微观层面看,当前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在各自的行政(人员)隶属、规章制度及相应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各机构权属、功能定位等关键问题缺乏法律层面的诠释,这导致相关部门、机构在医养结合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协同能力。

有学者对我国医养结合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①医养结合综合服务评价体系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及制度供给缺位等原因,导致我国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体系建设不完善;②各地政策执行流于形式,触及实际问题较少,使得医养结合模式仍处于简单的医+养状态;③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筹资渠道不通畅、支付保障机制和支付方式缺乏合理设计;④主管部门责任边界划分不清晰,从而难以调动各方积极性并形成合力。

接续性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模式探索——新昆华,·亲睦家老年康养中心医养结合模式实践及成效

接续性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模式探索——新昆华,·亲睦家老年康养中心医养结合模式实践及成效

接续性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模式探索云南昆华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301摘要:2015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制定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医养结合的概念,并指出医养结合机构是指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

在此政策背景下,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大了医养业务融合发展力度,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超过2万家。

云南昆华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精神,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按照“医疗、康复、养老养生”的战略发展定位,先后投资建设了一家三级综合医院——云南新昆华医院,一家养老机构——新昆华·亲睦家老年康养中心,并探索实践如何让两个机构的业务和管理更好地融合,以利于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健康;医疗;养老;机构;模式;一.前言云南新昆华医院是云南省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的重点示范项目,医院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建设,设置1300张住院床位。

新昆华·亲睦家老年康养中心是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养老机构,位于云南新昆华医院院内,中心共127个康养房间,房间以30㎡双人间及65㎡套房为主,重点收住失能、半失能、失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

老年康养中心依托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与医院老年病科、缓和医学中心为主的专科开展紧密合作,建立了常规医疗、康复指导及多学科联合查房和会诊制度,为入住康养中心的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顾、心理疏导、日常保健、慢病管理、康复指导等服务,较好实现了医疗与养老业务的紧密衔接。

本文就从新昆华·亲睦家老年康养中心与医院的多学科医疗团队、护理团队如何在业务上进行紧密对接的实践进行阐述。

二、医养结合实践过程中的难点新昆华·亲睦家老年康养中心虽然在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在政策支持上存在一些障碍,影响了医养结合的推进效果:一是医疗保险对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政卫生“联姻”,“医养融合”暖心——江苏省南京市探索“医养融合”经验
江苏省南京民政联手卫生部门,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方式,有效破解养老机构老人的医疗、康复和护理等难题。

2011年底时全市医养融合型的养老机构只有25家,到2012年发展成为79家,到2013年已达103家,两年翻了两番多。

南京市探索推广“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新模式,主要做法是“四个打破”:
一、打破体制障碍,部门联手攻关
在养老服务调研中发现,各方都对医疗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民政、卫生两部门从老人需求出发,决定联手打破体制障碍,探索养老“医养融合”。

一是联合调研。

在调查中发现,养老机构中仅两成老人能理,其他都需要医疗护理服务,当时的252家养老机构中,具备医疗资质的仅25家,诸多机构都因条件所限,无法设置医疗机构,而医院有限的医疗床位,却被长期用于养老,并享受医保报销。

医和养确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两者,“医得好才能养得长,养得好才能医得少,护理好才能康复快”,如果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姻”,医养结合,将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二是文件助推。

经反复论证,南京民政、卫生于2012年4月,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医护型老年福利机构建设的意见》(宁民福〔2012〕57号)。

该意见明确“十二五”末,力争每年新增30家、最后达到150家左右。

结果当年新增医护型养老机构54家,累计护理床位16495张,加上新增机构24 家,年底突破100家,提供护理床位1.8万张。

三是深化试点。

有了医护型机构的数量,双方“联姻”质量如何保证?如何从养老机构延伸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2年4月,南京市民政、卫生选择条件较成熟的秦淮区深化试点。

经半年探索实践,区卫生、区民政于9月联合出台了《秦淮区“健康养老惠民”行动实施方案》,对“医养融合”的形式、内容等作出了规定,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全部38 家养老机构和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医疗服务协议。

2014年
全市将新增医护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90个,按照“助医”要求,医疗机构将向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服务。

二、打破政策壁垒,制度相互衔接
由于职能、机制、政策及标准的不同,导致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时,受阻于制度壁垒。

为此,民政、卫生部门着力研究,从政策上开辟合作“绿色通道”,下发了《关于深化我市养老服务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衔接的意见》(宁民福〔2013〕211号)。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

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2014 年不少于40%,2015 年超过50%。

到2015年实现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40%。

2020年,全市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

二是明确合作原则。

让入住养老机构老人享受“医院式”专业、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将养老床位纳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病床统一调配使用,老人用药实现“零差价”,不得向老人推销医疗器材等。

逐步实现养老信息系统与健康医疗信息共享。

三是明确服务内容。

养老机构将需要医疗服务的老人集中居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固定相对的医生、护士、康复师等责任人,定点联系需要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和居家老人,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开通服务热线,定期查房巡诊(每天或每周不少于2次)、配药和健康咨询等,提供个性化处方、康复训练计划,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老人,要实施规范管理与控制。

三、打破利益藩篱,服务老人需求
跨部门、越体制、复合式,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刚开始时也存在利益分配纠葛。

很快,双方统一思想,愉快合作,合力服务老人。

一是利益共赢。

一年多的探索,合作双方已深切感到,医养融合是“一举四赢”的大好事。

老人是赢家,方便了老人看病,享受到“上门服务”;家属是赢家,老人看病就医不用家属操心;卫生中心是赢家,锁定了服务对象,成为老人的定点医疗单位;养老机构是赢家,不再为医疗康复犯愁,可集中精力提升品质。

二是设施共建。

对在养老机构内增设医疗机构或开展医疗活动,均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南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有关设施进行改造,以达到卫生部门的技术标准和条件。

对医疗机构转型从事养老,或在机构内增设养老机构的,则要按照《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规定进行设施改造,明确其要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为患者、老人提供长期医疗护理等服务功能。

三是优惠共享。

经改造和验收,对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医疗机构,将颁发证书,并享受养老补贴,如新增床位资助、护理补贴、以奖代补等优惠政策,2012 年有10所医疗机构转型享受了养老服务补贴。

卫生部门也积极为老人提供政策优惠,为65岁以上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80万份,免费体检从两年一次改为每年一次,对80周岁以上老人门诊和住院分别提高5%的报销比例。

对享受低保和优抚对象的老年患者等弱势群体实施了五免五减半政策。

2012 年度,全市设立家庭病床
1720 张,优惠减免费用1431万元。

四、打破路径依赖,推进体系融合
长期以来医疗和养老是两大独立运行的体系,不同的体制机制及运作模式,形成了两大体系符合各自实际的运作路径,但这两大路径放到一起运作时,却发现了护理分级不统一、服务内涵不一致、考核标准不衔接、收费评价不相同、管理培训不兼容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老人在不同机构之间的转介,即使在医疗和养老两大体系内部的平滑转介都成问题,要实现两大体系之间的无缝转介其难度可想而知。

通过“医养融合”,必将打破惯性思维,自我革新,深化养老服务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有效衔接,最终达到“医养一体化”。

一是强化职责。

市、区、社区(机构)的民政、卫生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和分工,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明确自己在“医养融合”推进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义务,履行的责任,以及要达到的标准和完成的时限。

二是分头考核。

市民政局每年将“医养融合”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压力传导,责任到人,并列入年度蓝皮书逐月进行通报,将日常考评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市卫生局也列入对区卫生局考核目标,确保“医养融合”任务,按照时序进度,顺利完成。

考核结果与补贴发放、绩效奖励、评先评奖挂钩,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是扩大融合。

目前的医养融合探索才刚起步,下一步,民政、卫生部门将在政策、服务、标准、人员、制度、培训、技术、评估、信息和监管等10个方面进一步融合,以真正实现医疗和养老两大体系上的融合,使这项造福老人的“老有颐养、病有良医”工程得以持久、有效,达到共赢效果。

南京“医养融合”助推机构养老,取得初步成效,假以时日,“医养融合”对接渗透到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的“中国梦”更加值得期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