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常用熟语解释大全(601-800)

合集下载

熟语解释大全

熟语解释大全

熟语解释大全快刀斩乱麻: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开弓不放箭: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开门七件事: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

裁:裁剪。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看人下菜碟儿:比喻待人因人而异。

慷他人之慨: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

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苛政猛于虎:政:政治。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可望而不可及: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

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空口说白话:形容只说不实行,或只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口惠而实不至:惠:恩惠。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

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

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

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比喻代人受过。

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来世不可待: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稂不稂莠不莠:既不象稂,也不象莠。

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老虎头上扑苍蝇:比喻自己找死。

老虎头上搔痒:比喻不自量力。

老江湖: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高考熟语复习: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6

高考熟语复习: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6

501、骑鹤上扬州——后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502、清一色——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

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503、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

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504、清官能断家务事——俗语。

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506、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507、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508、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

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509、棋高一着,缚手缚脚——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510、起死人而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

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

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511、弃之如敝屐——敝:破;屣:鞋。

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

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512、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513、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514、千里姻缘一线牵——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

5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5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517、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518、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

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51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指空前绝后。

亦用作讽刺。

520、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521、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522、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最新高考作文写作材料高频词语大全(含解释)

最新高考作文写作材料高频词语大全(含解释)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吃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门锁着,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2、法不传六耳——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帮卑劣的想法去猜测品德高尚的人。

4、远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5、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

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6、人生面不熟——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识。

7、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8、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办法。

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9、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10、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11、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

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12、铁杵(chǔ)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13、歌于斯,哭于斯——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

指安居的家宅。

14、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15、顺杆儿(子)爬——比喻迎合别人的心意语言要求等说话或行事。

16、数东瓜,道茄子——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17、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壅——堵塞。

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

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18、烈火见真金——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

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19、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

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20、见物不见人——只看到事物,看不见人。

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21、空头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

22、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2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

高中语文常用熟语

高中语文常用熟语

挨黑枪:比喻遭到别人暗中算计。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形容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高明的意见。

本来指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

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再狠狠打击。

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打不到马肚子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指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

多用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唱高调:①指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

②指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唱空城计:①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用以骗过对方的方法。

②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分不在。

③形容肚子饿。

撑场面: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穿小鞋: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

拆东墙,补西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炒冷饭:重复说些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早已说过的话。

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高中语文常考词语解释汇总(共90组)

高中语文常考词语解释汇总(共90组)

高考语文常考词语解释(1)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 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 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10)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11)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12)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13) 看不起。

鄙夷(14)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21)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22)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23) 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24)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5)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6)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7)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8)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9)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0)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1)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32) 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3) 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不求甚解(24) 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豁然贯通(35) 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有益(36)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备课教师整理高考必备高频成语学习资料精选含解释

备课教师整理高考必备高频成语学习资料精选含解释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玩物丧志——只顾玩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掉志气。

2、蓬荜增辉——也说“蓬荜生辉”。

蓬荜:bì,即蓬门荜户,用蓬草、荆竹树枝编成门户的房子,形容房子的简陋。

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题赠给自己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3、有教无类——无类:不分类别。

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4、不足为训——训,准则。

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5、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

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6、一挥而就——挥:指挥笔。

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7、皓首穷经——皓:hào。

皓首:白头。

穷:研究到极点。

钻研经典一直到老。

8、垂涎三尺——形容嘴馋,也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

9、不以为然——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

10、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

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

现在多用贬义。

11、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

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

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12、杯盘狼藉——狼藉:杂乱的样子。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13、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优点、成绩等全盘否定。

14、不法常可——常可:永久不变的道理,成规。

不盲目效法因袭历来所认可的事。

15、鼎力相助——敬词,大力相助。

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1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17、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18、替古人担心——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

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19、文不加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20、不胫而走——胫:jìng,小腿。

比喻事情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

21、道路以目——旧时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

高考必备成语800个及解释

高考必备成语800个及解释

以下是高考必备的部分成语及解释: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嗷嗷待哺: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是谦虚的说法。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孚,使人信服。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曾经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

【高中语文】1000个常用词语、成语、俗语、熟语解释!(下)

【高中语文】1000个常用词语、成语、俗语、熟语解释!(下)

高考语文1000个常用词语(熟语)解释500.【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501.【骑鹤上扬州】后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502.【清一色】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

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503.【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

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504.【清官能断家务事】俗语。

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506.【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507.【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508.【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

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509.【棋高一着,缚手缚脚】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510.【起死人而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

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

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511.【弃之如敝屐】敝:破;屣:鞋。

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

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512.【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513.【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514.【千里姻缘一线牵】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

5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5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517.【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518.【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

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51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指空前绝后。

亦用作讽刺。

520.【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521.【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高考熟语复习: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8

高考熟语复习: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8

701、铁杵(chǔ)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702、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03、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704、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

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

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70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706、图穷匕首见(xiàn)——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07、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708、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

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709、万变不离其宗——宗:宗旨、目的。

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710、万夫不当之勇——当:抵挡。

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

形容非常勇敢。

71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712、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713、为虺(huǐ)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

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

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714、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71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716、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717、稳坐钓鱼船——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718、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高考语文常用词语(包括熟语)汇释

高考语文常用词语(包括熟语)汇释

常用词语(包括熟语)汇释(一)同音近义词汇释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3.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5.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6.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7.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8.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9.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10.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1.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劳作”。

常年:①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②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200斤”。

12.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13.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弛缓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迟缓地迈着步子”。

14.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侧重于自然属性,如“出生于20世纪初”。

15.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如“处世稳健”、“为人处世”。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处事认真,从不马虎”。

16.创建:动词,创立。

高中常见熟语总结

高中常见熟语总结

高中常见熟语总结
1.不以一眚(sheng)掩大德: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2.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
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

准,准确。

3.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化为和平。

干戈,泛指兵器,比喻战争。

玉帛,
玉器和丝织品,比喻友好往来。

4.可望而不可及:形容与某目标差距很大,虽然可以看到,却很难赶上。

5.可望而不可即:能看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

形容好像有实现的希望,实
际上却不能实现。

6.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大睡?比喻自
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允许别人侵犯。

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事是因为萧何,败事也是因为萧何。

比喻事情的成
功失败都是由一个人造成的。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

8.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有顾虑,敢作敢为。

(褒义)犊,小
牛。

9.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单位、本地不受重用,而在外单位、外
地很受重用的非正常现象。

也引申为某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

(暗含讽意)
10.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冥王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很难跟名声相符。

指名声
常常大于实际。

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高考语文熟语整理

高考语文熟语整理

[哀莫大于心死]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易:变易,转变。

安定和危难可以互相转化,灾祸和幸福可以互相促成。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人们在从事某种事业的过程中,在表现才能和智慧方面,各自大显身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竿头:竹竿的顶端。

原意是指修行到最高境界,再上一步才能成正果。

比喻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不能满足,还要求向上。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百闻不如一见]闻:听。

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形容眼见比耳闻可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也指某种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版版六十四]宋代铸钱每版以六十四文为定数,不得增减。

形容刻板守旧,不知变通。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饱人不知饿人饥]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吃饱了饭却一点心思也不用。

形容无所事事。

[报喜不报忧]只报告使人高兴的事,不报告忧愁的事。

[抱佛脚]事到临头才求神拜佛。

形容平时不作准备,事急才仓促应付。

[卑之,无甚高论]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

后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表示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

形容满足现状,甘居中游,不求进取。

[彼一时,此一时]彼:那;此:这。

时间不同,情况不同。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那是一种是非观念,这也是一种是非观念。

指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用不同标准来衡量就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

[毕其功于一役]将本应分期分批做的事情一举全部完成。

[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也指造访时主人不在家。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

后人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办事只凭主观想象,不管客观实际。

最火高考作文写作常用词语大全含解释

最火高考作文写作常用词语大全含解释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掉书袋——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2、船多不碍路——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3、惺惺惜惺惺——惺惺——指聪慧的人;惜——爱惜。

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

4、穿连裆裤——比喻互相勾结包庇。

5、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6、清官能断家务事——俗语。

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7、东风压倒西风——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

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8、何其相似乃尔——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

形容十分相象。

9、一问三不知——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10、鸡烂嘴巴硬——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11、脚踩两只船——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

也说“脚踏两只船。

12、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

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

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1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

已——停止,衰减。

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14、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5、报屁股——指报纸版面上的最后位置(含诙谐意)。

例,~文章。

16、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一个人传出没有根据的事,众多的人跟着传播,就被当作实有的事了。

指本无其实,因大家都说,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17、人间重晚晴——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18、乱点鸳鸯谱——喻指任用人才,盲目分配,不对口,即贻误工作,又浪费人才。

19、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20、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21、红眼病——比喻嫉妒他人得到好处的不良心态。

22、船多不碍路——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作文写作】高考作文写作材料高频词语大全(含解释) - 副本

【作文写作】高考作文写作材料高频词语大全(含解释) - 副本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2、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3、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壅——堵塞。

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

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4、乳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

5、炒冷饭(也说“抄现饭”)——比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内容。

6、无风三尺浪——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7、拆穿西洋镜——比喻事件的真相被揭穿。

“西洋镜”也作“西洋景”。

8、千里姻缘一线牵——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

9、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10、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喻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

11、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

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13、一棒一条痕——比喻做事扎实。

14、损有余补不足——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15、民以食为天——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

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

指民食的重要。

16、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

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17、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惹出来的问题,仍由谁去解决。

18、胳膊拧不过大腿——比喻弱小的敌不过强大的。

也说“胳膊扭不过大腿”。

19、吹皱一池春水——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

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20、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21、单丝不成线——一根丝绞不成线。

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22、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23、拒人于千里之外——拒——拒绝。

常见熟语解释

常见熟语解释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

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

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

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

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

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熟语解释大全(601-800)601、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602、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

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603、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

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604、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605、杀人不见血——杀人不露一点痕迹。

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606、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

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607、山锐则不高——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608、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609、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

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

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610、山雨欲来风满楼——欲:将要。

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61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612、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613、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

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614、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615、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6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617、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618、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619、身后识方干——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620、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621、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622、神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62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624、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

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625、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626、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

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627、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628、胜读十年书——胜:超过。

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

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629、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

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630、失之东隅(yú),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63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

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32、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633、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

634、十八层地狱——层:重。

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

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

比喻悲惨的报应。

635、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636、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637、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63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639、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640、十万八千里——形容相距极远。

641、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642、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

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64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

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644、使功不如使过——使:用。

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

64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46、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64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648、事实胜于雄辩——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649、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

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

650、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651、手无缚鸡之力——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

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652、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

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653、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

比喻国家统一。

654、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655、树倒猢孙(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

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656、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

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657、数东瓜,道茄子——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658、耍花腔——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659、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660、水火不相容——容:容纳。

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661、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662、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663、水至清则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

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664、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

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

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665、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

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666、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66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668、死马当活马医——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

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669、死无葬身之地——死了没有地方埋葬。

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670、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671、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67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

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673、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674、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

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

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675、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676、损人不利己——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677、损有余补不足——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678、他乡遇故知——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

指使人高兴的事。

679、塔尖上功德——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680、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681、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682、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

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683、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

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684、汤里来,水里去——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留不住。

685、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

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

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68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68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688、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

比喻实至名归。

689、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

比喻代人受过。

690、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

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

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691、天高皇帝远——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

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69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693、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694、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695、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69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697、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测:料想不到。

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698、天字第一号——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

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

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699、挑得篮里便是菜——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700、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701、铁杵(chǔ)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702、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03、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704、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

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

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70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706、图穷匕首见(xiàn)——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07、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708、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