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研究计划(幻灯片)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研究计划(幻灯片)






㈣研究变量与指标操作定义的设计 所谓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具体的事物、 事件、现象或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和说明。 比如,有人对学生体质进行研究,在操作定义上将体 质的各项指标归为“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三类,每 类中又有若干子类,比如在“形态”类中包括有“身高、 坐高、体重、胸围”。这样,研究者或读者就能够准确地 把握该研究中所指的“体质”、“形态”的含义。 又如,以“超过本人最大力量75%以上的负荷进行的 力量训练”作为“大强度力量训练”的操作定义。这样, 尽管在理论上对“大强度”的理解有可能存在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这里,由于在操作定义予以明确的界定,使得人 们能够准确地把握该研究中“大强度”所指的范围。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无论研究者采用何种获取资料的 方法,其基本的目的都是为了确认或揭示若干因素或现象 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从而依据这种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 遍性的、规律性的关系来指导今后的行为。也就是说,尽 管研究的过程、实施的研究方法等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中进行的,尽管研究对象(如学生)很可能是被限定为某 一地区或某一学校或某一年级的某个班级,但是作为研究 的目的却不是仅仅停留在试图对特定的研究过程(含对象、 方法、结果)自身的说明上,而是通过具有个别性、特殊 性、局部性特征的研究,揭示具有普遍性、广泛性或者说 具有可再现性、可重复性的一般意义的关系。可是,由于 在运用一定的方式,对一定的对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获取资料时,往往会有很多因素对上述变量产生一定的影 响,这种影响可能导致研究者获得的资料是有偏差的,而 研究者依据这种有偏差的资料所进行的分析必然会使得研 究结果与预期的研究目标相背离。 那么,为了保证具体研究目标的实现,事前进行周密 细致的研究设计是完全必要的。

研究设计概览PPT课件

研究设计概览PPT课件

偏倚Bias
与真值的系统偏差
Sackett DL. Bias in analytic research. J
Chron Dis 1979; 32: 51 常见偏倚
选择性偏倚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样本)系统性地有别于所要推断的 总体人群。例如志愿者偏倚、电话调查 介入偏倚 过多关照试验组导致疗效高估、病人依从性差导致疗效 低估
随访偏倚
失访病人的特征有别于保持随访病人的特征 失访可能与治疗有关
知情偏倚
医生如果知道病人接受何种处理将会影响他对病 人病情的判断
测量偏倚
对所关心结局的判断带有主观性,则判断往往会 引人而异
混杂Confounding
分组/处理因素与所关心的结果同时受到另
外一个因子(混杂因子)的影响
例如:大医院的病死率高于小医院
随机化Randomization
防止选择性偏倚、控制混杂
统计分析的基础 常用随机化的方法 单纯随机化Simple randomization
1. 抛硬币 2. 利用随机数字表 3. 利用随机数字发生器
区组随机化Block randomization
分层随机化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偶然性Chance
由于存在偶然性,单纯随机化分组也有可能
造成比较的两组间的不均衡
样本数的不均衡
某些混杂因子的不均衡
关于研究设计
统计学对医学研究的最重要贡献在于研究设计而不
是数据分析
从统计学角度出发的研究设计主要涉及研究的结构和数
据收集过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度量的选择及其频数
做适于研究目的的设计 大多数研究只是想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但这并非意味它们 的设计也是简单的 没有合适的研究设计就不可能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再多花一点时间在你的设计上吧。对所要研究问题的认识越 深入、考虑的方面越多、越细,你的设计越接近于完美。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PPT课件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PPT课件


五、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应根据课题来确定。 2、研究的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 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 究方法 。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 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 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 在方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 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2、不同年级的普通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习惯 上的比较研究; 3、造成学习困难生学习不良的因素的研究;
4、矫正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的对策的研究究步骤,就是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 时间规划,即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 做出设计研究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工 作任务和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工作时间, 都要写进书面计划中。对每一阶段的任务 和实施过程必须作出具体安排,具有可行 性和可操作性。
课题《语文新课程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 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 2019年10——11月:课题组成立,学习研究计划和 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 侧重点。 第一阶段 2019年12月——2009年2月:开始实施课题: ①2019年12月:A)课题开题;B)“民族文化知多少”问卷 调查及数据分析;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课文, 制订教学方案;C)创建网站。 ②2009年1月——2009年2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 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 阅读内容,并制订“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C)课题组 的老师每人设计一个与弘扬民族文化教学有关的活动课方案, 资源共享。D)初步拟定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 案。
又如: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小学生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研究目标: 1、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操作组织形式、 形成其操作流程; 2、研究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引导调控作用;通过研究,培 养一批名师,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培养一批会学习、会交往、会竞争的学生。 研究目标:1、研究批评的理论依据、功能作用、心理机制 等; 2、研究批评与表扬的相互关系; 3、重点研究有效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前两项是研究的基 础,后一项是研究的重点)

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设计PPT模板

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设计PPT模板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04/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标题
点击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标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EDUCATIONAL INSTRUCTIONAL DESIGN
03/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标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EDUCATIONA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STRUCTIONAL DESIGN
03/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标题
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文本内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03/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标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 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研究设计》PPT课件

《研究设计》PPT课件
15
时间序列调查的优点
两次横截面调查:品牌使用调查(人数)
品牌
调查1
调查2
PP
100
75
BB
200
200
MB
200
225
总计
500
500
真固定样本的两次调查
1
2 PP
BB
PP
50
50
MB
第一次总计
0
1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B
25
150
25
200
MB
0
第二次总计 75
0
200
200
200
225
500
16
分析
• 两个研究的总结果是一样的,但仔细分析则有 不同
3
市场研究的分类
• 探索性研究—目的是发现新办法、新动态、新 机遇与洞察现象的内在的原因
• 报纸销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 描述性研究—描述现象与针对研究问题取得定 量的结论。(研究目的已经很清楚了)
• 不同年龄、性别等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的趋势是 什么?
• 因果关系研究—找出管理决策与市场效果的因 果关系
10
进行描述性研究时应考虑的问题
• 在进行描述性调查前,一定要明确6Ws:
• 调查谁(Who)? • 调查什么(What)? • 调查地点、时间和方法 (Where, When and Way of Re
search)? • 为什么要进行调查(Why)?
• 例:百货商场顾客流量研究 (P91)
11
研究设计
Research Design
1
学习目的
• 研究设计的定义与分类 • 探索性研究及其作用 • 描述性研究及其种类 • 因果关系研究及其条件 • 不同研究设计的联系 • 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最早由英国统计学家R.A.Fisher 于1935 年 提出(Fisher 三原则):

对照(control)原则 随机化(randomization)原则 重复(replication)原则
一、对照原则

意义:对照是比较的基础,设立对照是控 制混杂因素和偏倚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4、自身对照(self control)

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身上进行,如身体 对称部位或实验前后接受不同研究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rol)



用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或者现有标准值 或参考值作为对照 在临床试验中用得较多,因为很多情况下不给 病人任何治疗是不道德的 在实验室研究中该对照方法常用于某种新检验 方法是否能代替传统方法的研究
二、随机化分组原则



随机化是指采用随机的方式,使每个受试 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到不同的 实验组和对照组 随机化使不可控制的混杂因素在实验组和 对照组中的影响较为均匀,并可归于实验 误差之中 是对资料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各种统计 分析方法都是建立在随机化的基础上。

随机化应贯穿于研究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
。随机对照试验的实验步骤


制定实验计划 确定研究对象 样本含量计算 严格地随机分组 盲法的应用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二、观察性研究设计

1.横断面研究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也称为患病 率调查(prevalence study),是一种在医学领域 中常见的观察性研究方法,在某人群中应用普 查或抽样调查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人群中有关 疾病与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 况在地区、时间和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观察 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准实验研究设计-PPT课件

准实验研究设计-PPT课件
准实验研究设计
一、引论
西方社会两种文化的对立:
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著名科学家和作家斯诺以其敏锐的洞察 力察觉到西方社会中已形成了以科技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科学主 义和以人文科学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两大集团,他称之 为“两种文化”。
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
Kimble1984年在American Psychologist在发表文章 Psychology’s two culture,直接证实了西方心理学中也存 在“科学”(scientism)与“人文”(humanism)两种文化倾 向。
库克和坎贝尔(Cook & Campbell) 于1979年发表的《准实验研 究:现场背景的设计和分析》(Quasi-Experimentation: Design and Analysis Issues for Field Settings)这一专著,为准实验设 计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基础,并系统、全面的提出了准实验设计原 则和统计分析方法,使准实验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日趋完善。
整理课件30a线处理后没有出现不连续性b线处理前后的成绩水平基本相同c线处理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d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高的变化e线也发生了高的变化但不久又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f线处理后的水平变化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了g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低的变化整理课件31总的来说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连续性一是非连续性
心理学研究方法
协方差分析法:将前测结果作为协变量,后测分数作为因变量, 通过控制前测成绩对后测成绩的影响之后,来估计实验处理的效 果。协方差分析法使得两组在后测成绩之间的差异,不受在前测 中两组间原始差异的影响。
关于非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评价:
1、减少了分组偏差(assignment bias)问题: 增加前测能使研究者解决存在于所有非等组研究中的分组偏差问 题。如果研究者发现处理前两组很相似,可明确地证明一组被试 与另一组被试在本质上无差异,这样分组偏差的影响就大大减少 了。但注意的是,前测分数只能使研究者保证两组在一个特定变 量上相似,并不能测量或控制其它重要的潜在变量,因此,只能 减少分组偏差的影响,但不能根除它们。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 ppt课件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  ppt课件
机会被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保证各组间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 1.随机化目的与内容: ①保证处理组和对照组实验单位各种已知或未知
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均衡可比性; ②避免人的主 观因素影响; ③保证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随机变量。 2.随机化的内容:随机分组、随机抽样、随机实验顺序。 3.随机化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排列表法、及抓阄、摸球、掷币、 抽签等半随机方法。


X n2

X ng
T2

Tg
区组小计
B1 B2

Bn X
(二)应用范围:
不论是在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中,若仅考虑一个具有k 水平的研究因素,
且实验单位可以按照某个或某些重要的非研究因素分组时,均可采用随机区组
两只动物。
PPT课件
16
(二)应用实例 例,有20只小鼠,按窝别、性别相同,月龄、体重相同或接近的条件配成 10对,试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配到甲组和乙组中去。
——随机数字表法 (1)编号:将10对小鼠顺序编为1-10号; (2)取随机数字:从随机数字表中的任一行任一列开始,如第7行第5列开
始,依次读取一位数抄写于配对号下,见表3-7第2行; (3)事先规定:若随机数字为奇数,则对子中的第一只小鼠分配甲组,另
个动物(即第12号动物)调至C组,使三组动物数相等。最终分组如下,A组:
1,3,9,13,15号,B组:4,5,7,8,10号,PPCT课组件:2,6,11,14,12号。
9
(三)重复原则 重复(Replication):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观察,
重复程度表现为样本含量的大小和重复次数的多少。 1. 重复的意义:估计实验误差和降低实验误差。

研究生实验设计PPT课件

研究生实验设计PPT课件

.
39
分层抽样
抽样方法: 在抽样过程中,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 个组别、层次,从每层内独立抽取随机样本。 每层具体抽样方法可用单纯随机抽样或系统抽 样法。分层的原则是分层后层内变异尽可能小, 而层间变异尽可能大。
.
40
nni
nn
NNNiNiii
.
29
案例13-2 某学者研究某制剂对某基因突变影响的随机化临
床试验,作者按照就诊对象的先后顺序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
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10例)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基
因突变率为9.8%±6.70%;对照组的基因突变率为
74.88%±12.12%,通过卡方检验,发现两组的基因突变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试验组的制剂能够抑制该基因突
变。
(1)该研究实质应为何种研究方法?作者在设计方面有无 问题?
(2)统计分析方法是否正确,结论是否恰当?
(3)你认为该课题应该如何设计和分析?
.
30
案例13-3 某研究者研究某药物治疗铅中毒疗效时,采用治
疗前后血铅和尿铅值为观察指标,共治疗铅中毒患者50名,
测得结果为:治疗前血铅、尿铅分别为(0.19±0.028)
.
3
一、实验设计意义
实验设计: 在实验前对实验所作出的计划和安排
专业设计:选题,建立实验方法等 先进性,实用性
统计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科学性,
经济性,可重复性
意义:
用经济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得到可靠的结果
减少实验误差,对误差大小作出估计
.
4
实验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
实验(Experiment)在特定条件下施于人为干预 观察(Observation): 在自然状态下不施加人为

量化研究的研究设计 ppt课件

量化研究的研究设计 ppt课件

二、确立研究问题的性质
(一)依照研究目标分 1.描述性研究:提供丰富信息 2.解释性研究:依据/提出理论來解释现象 3.预测性研究:依据理论或是模型预测未知
(二)依照研究的时间区分 1.横断面式的研究 (cross-sectional study) 2.跨/贯时性的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3
公共管理與政治學研究方法研討班
17.04.2020
一、确立研究目的
1.研究的问题類型 (1)对人或是政策的认知 (2)对人或是事务的情感 (3)对人或是政策、事务的评价 (4)解释成因、差异与后果
2.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1)实务上的重要性
(2)理论上的重要性
4
公共管理與政治學研究方法研討班
17.04.2020
16.0 16.8 16.1 12.3 15.5 10.3
20.0 20.8 18.1
18.6 18.8 21.2 19.4 19.8 20.1 20.4
13.5
18.0 15.5
18.2
16.1
13.2
11.8
12.7
14.0
14.1
24.1
18.7 19.6
21.3 20.0
13.4 14.4 15.4 11.6 12.1
5
公共管理與政治學研究方法研討班
17.04.2020
(一)趨勢研究(trend study)
圖二、台灣民眾統獨三分類趨勢圖,1994~2008年
%
55.0 48.3
46.0
48.1 45.8
49.7 46.7
53.8
53.0
49.2 47.0
53.9 51.0 51.8 50.2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PPT课件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PPT课件

05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注意 事项
注意伦理和法律问题
尊重受试者权利
确保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隐私权得到保护,遵循伦理原则,避免任何形式的伤害和侵犯。
遵守法律法规
在进行实验性研究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管理法等,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注意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保证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评估实验成本和效益
在实验设计时,应对实验成本和效益 进行评估,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经济 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谢谢观看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PPT课 件
目录
• 实验性研究设计概述 •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步骤 •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注意事项
01
实验性研究设计概述
实验性研究的定义
01
实验性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 法,通过实验操作来检验假设或 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
总结词
在实验性研究中,应多次重复实验以获取可靠的结论。
详细描述
重复原则是实验性研究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和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实 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重复实验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结论,增强说服力。在实验设计时,应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重复次数,以达到良好的统计效果和实际意义。
03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基本 类型
单组实验设计
总结词
对单一受试者或一组受试者在实验处理前后的变化进行测量。
详细描述
单组实验设计是指对单一受试者或一组受试者在实验处理前后的变化进行测量的实验设计。这种设计 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探索性实验和初步实验,但无法排除非处理因素的影响,因此结果的可信度较 低。

临床研究常见的设计类型PPT幻灯片

临床研究常见的设计类型PPT幻灯片
选择假设检验最适 宜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原始研究
二次研究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病例报告; 病例系列; 生态学研究检测
分析性研究
病 例 对 照 研
队 列 研 究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综述; 非系统综述;
评论; 指南; 决策分析; 经济学分析
用于产生假设
用于检验假设
现况调查(prevalence study)
• 定义:是研究特定时间与特定空间内人群 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由于 所获得的资料是在某一特定时间上收集的, 好似时间的一个横断面,故又称横断面调 查(横断c面ro研s究s常s常e被c用tio来n建a立l 临s床tu现d象y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
♀♀♀♀♀ ♀♀♀♀♀
回忆暴露历史
比较暴露因素♀♀♀♀♀ ♀♀♀♀♀回 Nhomakorabea暴露历史
肺癌患者
♀♀♀♀♀ ♀♀♀♀♀
对照组:没患肺癌者
♀♀♀♀♀ ♀♀♀♀♀
作出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示意图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定义:是指将特定人群按照暴露和未暴露于某
因素(危险因素、致病因素或保护因素)分为两 组,然后追踪观察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发病或 死亡的结局,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及 关联强度的一种研究方法。
假设条件:低高密度脂蛋白可能会影响冠心病的预后 特定时间:2010年-2012年; 特定空间:中国地区; 人群变量:血脂异常(低高密度脂蛋白); 疾病类型:冠心病; 试验目的:研究低高密度脂蛋白(临床现象)与冠心病预后
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便找出特点或规律,指导临 床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群体
社会群体也可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分析单位。 如以家庭作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可以描述每个家庭的
收入和是否拥有彩色电视,再把这些家庭累计起 来,描述它们的平均收入和拥有彩电的比例。然 后可以据此推断是否高收入家庭比低收人家庭拥 有彩电的概率大些。 当社会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时,它们的特征可以从 其成员的特征中抽取,如可以用家长的年龄、种 族或教育程度来描述家庭;解释性研究则可以确 定家长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是否比家长末受过高 等教育的家庭会更多或更少的子女.
6
解释性调查
用来说明调查现象发生的原因,解释社会 现象之间的关系。回答“为什么” 理论色彩往往更强,通常从理论假设出发, 经过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分析(多为双 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来检验假设, 最后达到解释社会现象目的。 设计更具的逻辑:找到一些自变量来解 释既定现象的变异。是一个概率模型,解 释的共性模式旨在用最少的原因变量最大 限度地解释因果关系的一段模式。因此比 个案式更能容忍误解和曲解。 如 计划生育政策--〉出生性别比偏高 个案式解释的逻辑:对个案完整/深度的理 解,试图找出所有原因。
问题:说出以下各题的分析单位是什么? 调查哪种类型的大学生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最成
功? 哪种类型的大学创造最成功的学生? 重点大学的教师资源分布情况 城乡婚礼研究
16
分析单位的类型
类型:个人 群体:如家庭、班级、团队 组织:工厂、公司、机关、学校 社区:乡村、社去、街道等 社会人文事实:人类行为或行为的产物
研究设计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观察和分析之前,需要一个计划—研究设计 你需要观察什么? 分析什么? 为什么? 如何进行?
3
研究的三个目的
探索性调查:陌生的议题或议题较新 如同 性恋、艾滋病 描述性调查:人口普查、市场调查等 解释性调查:青少年犯罪原因
5
描述性调查
是对一种现象的全面的清查和系统的反映。 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 多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规模往往较大, 资料收集采用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 邮寄或结构式访问等问卷调查为主。所得 资料必须经过统计处理。 其结果是一幅缩小的“总体模型”,用来 自样本的资料去描绘总体的面貌。
19
组织
正式的社会组织也可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 的分析单位。 例如公司。对公司特征的分析可能包括雇 员数量、年度净利润、财产总额、少数民 族雇员比例等等。在描述性研究中,我们 可以考查所有公司的平均年利润;在解释 性研究中,可以确定大公司是否比小公司 更多或更少地雇佣少数民族雇员。
20
回答:下列例子可以反映出研究单位的复杂性。 如果研究那些雇员中学龄前子女多的公司是否比 雇员中学龄前子女少的公司更有可能成立幼儿园, 所用的分析单位是? 如果研究学龄前子女多的雇员是否比学龄前子女 少的雇员更可能选择有日托幼儿园的公司,分析 单位是? 如果研究家长所在公司有日托幼儿园的孩子是否 比家长所在公司无日托幼儿园的孩子更愿意参加 幼儿园,分析单位则是?
4
探索性调查
对研究者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初步考察和了解 方法较简单,多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偶遇抽 样或判断抽样),样本规模较小,资料收集主要 采用无结构式访问或引导式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 满足三类目的 ✓ 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对某事物更加了解的欲望 ✓ 探讨对某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可行性 ✓ 发展后续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方法 缺点:很少圆满地回答研究问题
8
通则式因果关系的三标准
变量之间必须相关:除非变量之间存在实 际的关系—相关,否则不能说存在因果关 系。
9
通则式因果关系的三标准
原因必须先于结果发生: 然而在分析社会科学数据资料时,两个变量
的时间顺序往往并不明显。即使有时间顺 序,例外也很常见。 例如父母的教育程度 子女的教育程度
10
通则式因果关系的三标准
21
社会人为事实
人类行为及人类行为的产物,如书本/汽车 等 社会科学家可以美术作品为分析单位,分 析在俄国、中国和美国三个国家画家的作 品,哪国的作品表现出最强烈的工人阶级 意识。 举例:研究中国家庭的传统地位 家庭相片与传统地位
12
必要原因和充分原因
必要原因:是指为某种结果的出现而必备的条件。 例如必须是女人才能怀孕,虽然并非所有的女人都
怀孕。所以它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 只有。。。才
充分原因是指只要其出现,结果一定会出现的条 件。 参军是得到一套军装的充分原因,虽然通过其他途 径也可以得到军装。只要。。。就 充分原因并不等于某结果的唯一可能原因。
不是假相关 因果关系的第三个标准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实
验相关关系不能由于第三个变量的存在而 消失。 如:某人左膝痛 天就下雨 相对湿度这个第三变量才是导致膝痛与下 雨的原因。 虚假关系:两变量之间巧合性的统计相关,其 实是由第三个变量引起的。
11
社会科学所说的因果关系和我们平时所接 触到的有区别,需注意: 个案式解释的原因是相对完全的,而通则 式则是一个概率性的/不完全的 在通则式解释中,例外并不否定因果关系 即使因果关系不适用于多数案例,但也可 以是真实的。如缺乏管教是不良行为的原 因
13
发现必要且充分的原因是研究的最高理想。 可惜我们很少能找到必要且充分的原因。 在实际中也很少有完美的必要原因和完美 的充分原因。 就社会科学而言, 无论必要或充分原因都 可构成因果关系。
14
15
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定义:指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用来 考查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单 位
举例:做一项家庭代际关系问题的调查 分析单位:家庭
调查对象(收集资料时直接询问的对象):家庭中的户主 研究内容:代际关系
17
个体
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单位是个人。 通过对个人描述的聚合与处理过程来描述 和解释社会群体及其互动。 以个人为单位的描性研究一般旨在描述那 些个人组成的总体,解释性研究则为了发 现存在于该总体中的社会动力 个人也常被赋予社会群体成员的特性 如出身贫穷家庭的大学生/ 母亲有大学学历的 大学生/国外的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