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淺談《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明明知道你是在演戲,但我依舊信任你
404310901 社福三黃子芸
談這本書之前,我想先說說我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

前幾天是我國中時期的很好的朋友的生日,我給她發了一段很長的生日祝福,儘管我本身並不情願,裏麵包含了很多對類似於“超級高很瘦很美”“全能女神”等等讚美的話,然而,我說這些話的理由只是因為未能在她生日那天十二點准點的時候說一句生日快樂,這讓她很不開心,所以只能補償性地打了這些祝福。

其實我們之間還因為其他事情有了不小的爭執,我甚至想要過放棄,但是最終我還是希望扮演好好朋友這個角色,希望她在生日這天能夠過得開心,也希望能夠通過對她的這些讚美留住她,繼續維持我們的長達8年的友情。

但實際上,我們現在由於在不同地方念書的緣故,一年只能見到二至三次面,可以說是那種活在“網絡平臺”上的朋友,那麼爲什麽我還是如此在意她對我的評價以及我與她感情的維持呢?這些問題,在我閱讀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後,都有了得到了很好的答案。

(一)“世界不過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走場跑臺的演員。


文章的開頭,作者就向我們揭示了人際互動的原理,即獲得特定對象的資訊,定義當前的情景,給予其所需的回應。

而有趣的一點在於當我們直接與特定對象面對面時,我們有可能不假思索給予其想要的認可,如若特定對象不在場時,也許我們會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回應,而這樣的原理似乎在大數據時代來臨的今天並不適用了。

由於互聯網、電腦、手機的普及,我們的表演變得更加簡單也更容易了。

我們只需要閒適地坐在電腦面前或是躺在沙發上拿起手機,動動手指頭,搜尋一下想要瞭解的特定對象的各類社交帳號,就可以得到他的各類相關資訊,而之後只要根據其呈現在網絡上的愛好、期待就可以開始溝通和交流了。

由於無法直接看見對方的表情、肢體動作,聽不見對方說話的語氣、語速、聲調,所以在這個表演過程裏,我們和對方都有可能變得“神秘化”,由此可能會提高對彼此的好感度,加深所謂的“感情”,然而彼此的一切是不是真的呈現在對方的面前就值得商榷了,因為正如前文所說,只需熟稔地敲擊鍵盤,一個又一個自己虛幻而理想的自我形象就能輕易地被炮製出來。

安靜而客觀地映射在螢幕上的文字符號是我們認識彼此的最主要的途徑,當然在互動過程裏,我們可以借助各種表情符號、圖片加以輔佐,但重要的只有一點,那就是網絡的存在切斷了我們獲知彼此資訊的其他直接途徑。

所以只要我們領悟了網路互動的真諦,我們就能隨心所欲操控別人對我們的印象,也更輕鬆自如地扮演我們想要呈現角色,這也就意味著這場互動徹底淪為了一場利己的表演。

角色扮演成本的降低,增加了我們表演的機會與次數;而前臺區域的無限制擴張,又延長了我們表演的時長。

(二)“我們所有人都是在劇班活動的參與者,所以我們的內心深處必定多少都有一點陰謀家的甜蜜犯罪感。


在作者看來,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大戲院,而我們每個人就是這偌大舞臺上小小的一個表演者,借助著某個生活場景的情景和道具,在與劇班的其他成員的合謀之下,共同在觀眾面前表演一出出真情抑或假意的劇碼。

雖然沒有一個固定的劇本,但在互動中已然存在一個達成共識的契約,這個契約是由社會制度、法律條文、組織規定等等諸多外在強制性規定所先驗地框定,根據情景定義的不同而隨之修改。

這不經讓我想到了來臺灣的交換生活,我們交換生群體作為一個戲班,由於我們獨特的交換生身份把我們緊密連接在一起,合作配合呈現出一場符合我們集體價值觀和共同認知的表演,以期待臺灣同學對我們留下較好的印象,加深彼此的認識和瞭解,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是互不相識的交換生們作為劇班的成員也相互支持和依賴,對彼此也有著區別於他人的寬容以及諒解。

我們彼此會一起談論家鄉、一起計劃到臺灣的某地旅行,無形之間就培養出了一些默契感和親切感,這是臺灣學生無法與我們產生共鳴的地方。

而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即形成一個交換生的小圈子,我發現由於地域、個性等等的差異,很多交換生的交際僅限於交換生這個圈子內,他們不會主動結識臺灣本地的學生,這就說明交換生劇班其實
缺乏與臺灣學生劇班的交流和互動。

交換生劇班也許某天進行了精彩的表演,而臺灣學生劇班也作為觀眾欣賞了這個表演。

另一天則相反,臺灣學生劇班表演,交換生劇班觀察。

這樣的交替互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中正的校園裡,兩個劇班沒有一個合適的舞臺來對話,於是兩個劇班也就有可能無法得到回應,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的一點。

(三)“人生且如戲,並不僅僅因為我們要在別人面前苦心經營的表演,還有我們獨自一人時都難以坦然地以裸露的未經開化的方式來進行自我對話,儘管有過那麼一瞬間,我們曾經動搖過、懷疑過和絕望過,但只是那麼一瞬間,那個瞬間過去之後,我們又再次重新拾起面具,面對別人,面對鏡子裏的自己。


這段話是我在看完全書後在網絡上搜尋別人對此書的評價以幫助自己理解書中內容時看到的,我非常喜歡且認可。

戈夫曼的戲劇表演的理論讓我明白了很多,其實有時候我們的扮演是被迫的,在臺前,我們在“背景”與“社會期望”的要求下,需要扮演著各種角色,如果我們逃避這種角色,或者吊兒郎當的演著,可能就會在大眾眼中是異化的形象。

所以,大部分的人為了免於麻煩或者是為了更加方便,會參與到這個集體的表演過程中來,演得好的人在現實社會中就可能收穫頗豐,演的差的人也許就會受到社會大眾輿論的指責。

但是其實表演的存在也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能因為它不同於心而完全否定它。

它是不可避免的,本身也是對他人和自己的保護,不至於傷害別人,傷害自己。

我們的表演是要符合社會規則的,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有利於這個社會的運行,本質是好的,表像也是。

有的時候被蒙在鼓裏的人才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看不到這個世界赤裸裸的真實。

真相的敗露,才是最讓人傷痛的。

如果我們不知道別人的好心是具有表演和功利色彩的話,如果我們都以為世界就是它所呈現的樣子話,就不會有那種被刺穿的難過。

也因此很多人才會想要回到小時候,因為那時候他們心中的的世界過分精彩,也過分美麗。

回到開頭的故事,也許我曾和好友爭吵過,也曾自己在內心掙紮過,曾想要放棄過我們的這段友誼,但後來,我還是忍住了,反而選擇和我的好友說:“這麼多年謝謝你一直陪著我,接下來讓我們繼續大步向前走,不回頭。

”人生這場戲,既然按了開始這個按鈕,那麼就應該堅持不回頭地演下去,因為我們不可能有彩排或是罷演的機會。

我知道你在演戲,因為我也在演戲,可是那又怎麼樣呢?我依舊選擇相信你,只願在這一路上,無歲月可回頭,且演且信且珍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