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医知识点重点总结电子档
中医知识点总结:上篇第一章导论: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古医籍。
2.《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
4.中医的认知与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援物比类、心法和顿悟、试探和反证。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1.元气,即原气。
是产生和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
2.气的基本特征:a,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b,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c,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3.所谓气化,泛指气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
4.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5.阴阳的基本特征:水与火的基本特性,可代表各种事物阴阳属性的基本特征。
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故水属阴;火性温热、升腾、燥热和光亮,故火属阳。
6.阴阳属性的特点:a,阴阳的抽象性和相关性b,阴阳的普遍性c,阴阳的相对性7.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a,阴阳相互对立b,阴阳相互依存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的相互转化8.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9.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0.人体五行属性归类: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
11.五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a,相生关系的传变b,相克关系的传变第三章藏象学说1.藏象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理论体系。
2.藏象学说主要内容: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3.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主神志。
心的系统连属: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心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
4.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的系统连属:肺在志为悲忧、肺在体合皮、肺在窍为鼻、肺在液为涕。
5.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主统血。
脾的系统连属:脾在志为思、脾在体合肌肉、脾在窍为口、脾在液为涎。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第一章导论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中医学的科学范畴: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
中医理论体系主导思想:整体观念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诊治特点:辨证论治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黄帝内经》战国,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2.《伤寒杂病论》东汉,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3.《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1.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 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3. 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体的整体性可分为三个层次:⑴生理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⑵病理的整体性: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⑶诊治的整体性:司外揣内上病下取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二)恒动观念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
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
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邪正关系(如虚、实等)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导言: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下面将介绍中医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阐述了世界万物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事物分为五个元素(金、木、水、火、土),用以描述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3. 气血津液理论:中医强调人体的气血津液对健康的重要性,即脏腑组织器官需要充足的气血津液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中医诊断方法1. 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是四诊合参,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舌苔、脉搏等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并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 脉诊:中医脉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判断病情,包括脉搏的频率、形态、力度等变化。
通过脉诊,可以了解病人的阴阳、气血等方面的情况。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应用单味草药或复方药物来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经典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形式,通过手法的推拿和按摩来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达到调节气血、舒缓疼痛、促进病灶复原的作用。
四、中医文化与养生1. 中医养生理论:中医强调预防和调护,注重提高个体的自身抵抗力。
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都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
2. 中医与四季饮食:中医将食物与四季变化、气候特点相结合,提倡根据季节来调整饮食,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3. 中医与心理健康:中医注重身心的调和,认为情绪的失衡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来保护健康。
中医学重点
☆亡阳证:机体内阳气严重损耗,而表现为阳气虚脱的病变和证候。临床表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精神淡漠,
身畏寒,手足厥逆,气息微弱,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
⑹风寒咳嗽(辨证论治)
①证候:咳嗽声重、咳痰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常伴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
或浮紧。
②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属水,为阳虚阴寒,水饮内泛,气血凝滞,经脉肌肤失养而致
⑵望舌:舌质也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垢,其由胃气上蒸而成。
舌质反映正气情况,脏腑虚实,气血盈亏;舌苔反映邪气情况,病邪深浅,胃气存亡。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㈠望舌质
△望舌色 ①淡白舌:舌色较淡红或色泽浅淡,主虚证、寒证。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⑵心气虚、心阳虚: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脉细弱或结代为共症。(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
2/7
4.气、血、津液的生成、分布及其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气的常见证候:气滞、气虚、气逆、气陷)
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不断运动着的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⑵气的生成: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二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三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
⑶气的功能:①推动功能;②温煦功能;③防御功能;④固摄功能;⑤气化功能。
③灰苔:多主痰湿、里证。
④黑苔:主里证,多见于病情较重者。
⑶恶寒发热
①恶寒:是患者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②发热:是患者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患者全身或局部有发热的感觉。
⑷里证辨汗
①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者,多因阳气虚损,卫阳不固。
中医学要点整理
4本名著:皇帝内经(素问,灵枢)、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
中医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队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阳的基本特征: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兴奋的。
阴的基本特征: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抑制的。
阴阳相互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金木水火土5种基本物质。
行:运动变化,运行不息。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藏:居藏于体内的脏器。
象: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主要是指内在脏腑与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也涉及内在脏腑的解剖形象与其通应的自然界的物象。
五脏:心肺脾肝肾。
心:主血脉,主神明。
肺: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发卫气,助心行血。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肝:主疏泄,主藏血,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上焦:膈以上的胸部,所居心肺两脏。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腹腔,其所属的脏腑应包括脾胃和肝胆。
下焦:脐以下的腹腔,包括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
精:狭义,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广义,人体一切精细物质的总称。
气: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其精细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血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夹湿。
湿: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强调阴阳平衡。
2.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包括五运(金、木、水、火、土)和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3.中医的脏腑学说: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三焦、大肠、小肠、膀胱)。
4.中医的经络学说:强调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调节脏腑功能。
5.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病因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等;病机包括卫气失常、气血亏虚、湿热郁滞等。
二、中医的诊断方法1.中医的望诊方法:包括面色、舌苔、舌质、脉象、肢体等观察。
2.中医的闻诊方法:通过听患者的呼吸声、声音、言语等判断疾病情况。
3.中医的问诊方法: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获取信息。
4.中医的切诊方法:通过触摸身体部位来判断病情。
三、中医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包括中药汤剂、中草药煎剂、中药外用治疗等。
2.针灸治疗:包括经络穴位刺激、气血运行调节等。
3.推拿治疗: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刺激穴位、经络等。
4.中医养生保健:强调调节饮食习惯、作息时间、情绪状态等,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常见中医疾病及治疗方案1.感冒:常见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发热等,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辅助治疗。
2.高血压: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等,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
3.肠胃炎: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等,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推拿手法等。
4.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等,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
以上只是中医学基础复习的一部分要点,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内容,如中医的药物学、方剂学、经方学等,也需要进行复习。
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通过阅读经典医书、参与临床实习等方式加深理解和掌握。
中医必背知识大全
中医必背知识大全中医必背知识大全一、中医基础知识1. 中医基本理论: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2. 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六经辨证法;3. 中医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
二、中医病证诊断1. 中医常见病:感冒、发热、腹泻、咳嗽、头痛等;2. 中医常见病证:风寒感冒、暑湿伤食、中暑等;3. 中医重点病证: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炎等。
三、中药学知识1. 中药基本知识:中药分类、药材采集、药物炮制等;2. 中药治疗方法:方剂选取、煎药制剂等;3. 中药药理学:药物性状、药理作用、药物毒性等;4. 主要中药:人参、陈皮、桂枝、阿胶等。
四、针灸按摩1. 针灸基础知识:针刺定位、穴位分布,针灸操作规范等;2. 针灸应用:针灸治疗常见病证;3. 按摩基础知识:穴位按摩手法、常见的按摩调理方法等;4. 按摩应用:按摩治疗常见病证。
五、营养调理1. 中医饮食调理:中医养生的四季保健、五味调理、五谷杂粮等;2. 中医保健: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
六、中医与现代医学1.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关系:中西医整合、中医适应症等;2. 中医现代化:中医药规范化、现代化设备等。
七、医德医风1. 医患关系:医患信任,医患沟通等;2. 医德医风:医德道德要求、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等。
八、中医药文化1. 中医历史:中医发展历史、中医名家等;2. 中医文化:中医文化底蕴、中药文化等。
以上就是中医必背知识大全,领会其中的精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同时,我们在学习和传承中医文化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中医学重点整理
重点整理1、五行得相生相克次序五行相生得规律与次序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得规律与次序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五脏六腑得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五脏(1)君主之官——心脏主要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五行属火(2)相傅之官——肺脏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体合皮、在华为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五行属金(3)仓廪之官——脾脏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开窍于口,其华为唇与胃相表里,五行属土(4)将军之官——肝脏生理功能:主疏泄、肝藏血在体合筋、在华为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胆相表里,五行属木(5)做强之官——肾脏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在华为发、开窍于耳与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五行属水六腑胆:贮存与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胃: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与。
小肠:主受盛与化物,就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大肠: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膀胱:贮尿与排尿,依赖肾得气化功能。
三焦:通行元气,总司气机与气化,为水液运行得道路。
【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3、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得发展与病机得变化,以及邪正消长得差异,机体得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得治法加以治疗。
异病同治,指不同得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得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得证候,可以采用相同得治法治疗。
宗气、营气、卫气得主要生理功能P70宗气:基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得范畴。
宗气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营气: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得气,就是血液得重要组成部分。
“营阴”。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卫气:行于脉外而具有防御作用得气。
中医学重点总结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素问灵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2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3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所著4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3个基本观点5心主血脉心主神志。
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6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痰饮水肿等病症可用宣肺利水降气利水治疗)朝百脉、主治节。
肺在志为悲忧肺在液为涕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7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主统血。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窍为口,其华在唇8肝主疏泄肝藏血。
肝在志为怒肝在液为泪肝在体合筋肝开窍于目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9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
肾在志为恐肾在液为唾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开窍于耳和二阴10胆者,中精之府11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有名膻中12津与液的区别: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润作用的,称为液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运载全身之气1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风寒署湿燥火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又称六气。
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14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风是春季的主气,四季皆有///暑邪纯属外邪,只有外感而没有内生15疠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16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清晰者称饮,稠浊者称痰,两者同出一源,故并称痰饮17淤血:指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特点疼痛,肿块,出血,望诊,脉象神:广义,高度概括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神志,意识,思维活动。
中医学整理(重点)
第一章导论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
《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
《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
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基本概念)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中医知识点总结
中医知识点总结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信任。
本文将对中医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学知识。
一、中医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学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和五行构成的,阴阳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
2. 人体经络系统:中医学认为人体内有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部的通道,贯穿全身,与脏腑器官相连,调节气血运行。
3. 气血理论:中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动,血主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4. 脏腑理论:中医学将人体内的器官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应的病理变化。
二、中医诊断方法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脉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2. 闻诊:通过闻取患者的口臭、汗臭、呕吐物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3. 问诊: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疼痛感觉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4. 切诊:通过按摩患者的经络和穴位,观察患者的反应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中草药或中药制剂来调节患者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 针灸疗法: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 推拿按摩: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按摩患者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4. 中医养生:中医学强调预防和调理,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心态等方面的因素,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常见中医疾病与治疗1. 感冒:中医学认为感冒是由外邪入侵所致,常用中药治疗,如银翘解毒片、藿香正气水等。
2. 高血压:中医学认为高血压是气血不畅所致,常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如足三里穴、太冲穴等。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一、中医学基础概念1. 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和自然环境相互关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3. 中医学的辩证施治中医学强调辩证施治,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病情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学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阐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 五脏六腑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 经络与气血经络与气血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调理气血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中医诊断方法1.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和脉诊等手段了解患者的病情。
2.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舌苔的颜色、厚薄、湿燥等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
3. 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脉象来判断其体质和病情。
四、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选用具有药理作用的药物来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施针或灸灼来调整患者的气血,从而治疗疾病。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部位和穴位来调整气血,促进疾病康复。
五、中医药文化与传统医学1. 中医药文化的特点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
2. 传统医学的价值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病、康复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3. 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药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总结回顾: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中医药文化等方面。
中医学概论知识点框架总结
中医学概论知识点框架总结一、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古代医学的起源2. 中医学的发展历程3. 中医学的传承与继承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学说2. 五脏六腑理论3. 气血津液理论4. 病机辨证5. 经络学说三、中医学的诊断方法1. 四诊法2. 脉诊3. 舌诊4. 闻诊5. 问诊四、中医学的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2. 中药治疗3. 推拿按摩疗法4. 气功疗法5. 食疗疗法五、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与诊疗特点1. 内科疾病2. 外科疾病3. 五官科疾病4. 妇产科疾病5. 儿科疾病6. 针灸与中药治疗的特点六、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1. 中医药在临床的应用2.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的作用3. 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4. 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七、中医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 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2. 中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困境3. 中医学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总结: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独特系统,包括阴阳五行学说、五脏六腑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病机辨证、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四诊法、脉诊、舌诊、闻诊和问诊。
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治疗、推拿按摩疗法、气功疗法和食疗疗法。
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与诊疗特点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现代研究与应用方面,中医药在临床、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现代医学结合的趋势也逐渐明显。
最后,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医学的发展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但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发扬中医学的传统,让它在全球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学知识点总结1、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3、病、证、症的概念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症状和体征。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发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和邪正关系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4、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论治的结果又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5、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就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6、中医学摄生及预防医学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7、中医学理论体系四大代表著作《黄帝内经》:确立中医理论体系《难经》:补充发展《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8、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属性的概括。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①阴阳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
②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通过相互抑制约束对方而达到统一,从而维持事物的动态平衡。
③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中医学重点总结
1.名解1 整体观念:就是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也就是说,任何部分,只有至于整体之中才能正确的被认知。
2 恒动观念:是指在对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的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反对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念3 证:指的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表现与概括。
4 辩证:5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特征,完整表述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这既不是简单的对症施治;也不是某病用某药一般的规范治疗。
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力求做到每方、每药都有针对性。
是独特的注重症候时空变化,药随证转,灵活应变的随机模式。
6阴阳:是一个既规定了具体属性,又没有具体物质承担的理性概念。
7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义:一是指“用”,即五种可用之物;二是指运动变化。
8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10相克:是某一行对于另一行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
又称“相胜”。
11藏象:是指脏腑虽藏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都有征象表现于外。
12藏象学说:通过人体外在的现象来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给予五脏的关系。
13精:精是构成人体具有生命活力的精微物质,又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14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不断运动着的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15血:血是在脉管中循环流动的红色液体,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作用。
16津液: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7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的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点一、绪论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中医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2黄帝内经最早的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4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著。
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称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医方之祖。
5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6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丰富了病因病机学内容,为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
7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针灸专著。
8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是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9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确立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
10金元四大家:刘宪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11刘宪素其学术思想为火热论,六气皆能化火,以降心火、益肾水为要旨,后人称为寒凉派。
12张从正,认为邪去正自安,祛除采用汗、下、吐三法为要。
后人称为攻下派。
13李杲以黄帝内经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的理论为基础,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临证中善于补上中下三焦之气,以补脾胃为主,提倡调理脾胃、升举清阳,后世称为补土派。
14朱震亨,又称丹溪先生,学术思想是在黄帝内经的少火和壮火基础上,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后人称为滋阴派。
15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16明、吴又可著温疫论,创立了戾气说。
17清、叶天士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18吴瑭著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创立了三焦辨证。
19中医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0症即症状,包括症状和体征。
病症是病人自我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和异常变化。
体征是医生通过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表征。
21证是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等所做出的病理性概括。
22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所产生的具有特定发展规律的病变全过程。
23诊断过程中要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中医学重点大全
中医学重点⼤全第⼀章绪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和《⾦匮要略》两部分,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元四⼤家:刘完素、张⼦和、李东垣(李杲)、朱丹溪(朱震亨)。
刘完素倡导“⽕热论”,认为疾病多因⽕热⽽起,在治疗上多运⽤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正安,”在治疗⽅⾯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李杲认为“⼈以脾胃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称之为“补⼟派”。
朱震亨举“相⽕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善⽤“滋阴降⽕”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3.中医学结构体系:元⽓论——哲学基础阴阳五⾏学说——⽅法论脏腑经络理论——核⼼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第⼆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的对⽴制约阴阳的互根互⽤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热,热极⽣寒”阴阳的交感相错“阴阳者,万物之始也”“阴阳相错,⽽变由⽣”2.⾃然界与⼈体五⾏归类简表⾃然界五⾏⼈体五味五⾊五⽓五⽅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酸青风东春⽊肝胆⽬筋怒苦⾚暑南夏⽕⼼⼩肠⾆脉喜⽢黄湿中长夏⼟脾胃⼝⾁思⾟⽩燥西秋⾦肺⼤肠⿐⽪⽑悲咸⿊寒北冬⽔肾膀胱⽿⾻恐3相⽣: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的作⽤4相克: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消弱等作⽤5相乘:即乘虚⽽⼊,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关系。
相克与相乘在次序上相同,但相克是⽣理功能,相乘是病理改变6相侮:即恃强凌弱.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7相⽣(母⼦)关系的传变母病及⼦: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脏⼦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脏传及母脏第三章中医的⽣理观1.五脏:⼼.肝.脾.肺.肾六腑:胆.胃.⼤肠.⼩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脉.胆.⼥⼦胞“五脏者,藏精⽓⽽不泻……六腑者,传化物⽽不藏”2.⼼:主⾎脉,主神明,开窍于⾆,其华在⾯,在五⾏属⽕,在志为喜,在液为汗3.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道,朝百脉、主治节,开窍于⿐,在五⾏属⾦,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外合⽪⽑,“相府之官”4.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开窍于⼝,其华在唇,在五⾏属⼟,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与四肢5.肝:藏⾎,主疏泄,开窍于⽬,其华在⽖(为筋之余),在五⾏属⽊,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四气: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藏象: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腧穴:“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假神: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简答题
一、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
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
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
二、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三、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四、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⑴外感性⑵季节性⑶地域性⑷环境性⑸相兼性⑹转化性
四,六淫的致病特点⑴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位;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其性主动。
⑵寒邪伤寒——寒邪伤及肌表中寒——寒邪直中于里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痛;寒主收引;寒性清澈。
⑶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①暑为阳
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③暑多挟湿。
⑷湿邪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⑸燥邪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②燥易伤肺。
⑹火(热)邪。
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
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耗气伤津;
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热易致肿疡。
五、瘀血致病特点①疼痛、②肿块、③出血;④面唇甲舌青紫;
⑤脉涩或结代。
六、中药配伍种类:(1) 单行(2) 相须(3) 相使(4) 相畏(5) 相杀
(6) 相恶(7) 相反
七、佐药的作用
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的药物。
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物。
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八、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九、痰饮致病特点
⑴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⑵致病广泛,变化多端⑶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⑷易扰乱心神⑸多见滑腻舌苔
十、辩证论治:
论述题
一、心,肺,脾,肾的相关功能
1.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
2.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
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3.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4.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主水,主纳气。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
如果是单个脏论述应再详细些
二、辨别阳虚与阴虚
阳虚证:阳虚证又称虚寒证,是指机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的症状、体征的概括。
【证候】畏寒肢冷,面色恍自,口淡不渴,精神姜靡,小便清长,大
便稀溏,舌淡胖嫩苔自,脉沉迟无力.
阴虚证:阴虚证又称虚热证,是指机体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
主的症伏、体征的概括。
【常见证候】形体消瘦,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
干,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1十二经流注顺序
分布规律:
阴(四肢内侧)阳(四肢外侧)•••••• • ┌前:太阴 • 阳明
四肢┤中:厥阴少阳 •
└后:少阴太阳
脏腑:阴──属脏络腑
阳──属腑络脏头:诸阳之会。
2.奇经八脉分布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
任脉→其行胸腹正中,
冲脉→其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上下前后,为一身要冲,且能通受十二经气血
带脉→其运行环身一周,束腰如带
阴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内,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和
阳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外,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和
阴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内侧上行与任脉相并
阳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外侧上行与任脉相并
3作用:(1)生理功能(2)阐释病理(3)指导诊断(4)治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