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灯文化》阅读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年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21分)校文学社正在开展“寻民俗之美,扬文化自信”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春晚记忆】春晚见证了百姓的生活喜乐,它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新民俗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凝结着百姓的过年记忆。
春晚独具仪式感,已在不知不觉中衍化为一种新民俗,一年一度地等待着我们去品鉴、去守望。
【视听盛宴】今年的春晚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节目《锦鲤》,舞蹈演员身着红白色衣裙,仿佛自由自在的锦鲤,时而鱼翔浅底,时而翩然起舞,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西安会场上演的《山河诗长安》,千人齐诵《将进酒》的场面令人震hàn(),当声音戛然而止的那一刻,观众热血沸腾。
创演秀《年锦》选取汉、唐、宋、明四个朝代富有代表性的纹样,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
【文化自信】2024年春节晚会无疑是一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盛实。
它激发了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蕴含着中国人朴素的家国情感,其影响力也是非同寻常的,是中国文化走向全球的品牌名片。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震hàn()(2)戛然而止()2. 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视听盛宴】中有不少成语,除了以上第1、2题中出现的成语外,请你再写出其中的3个。
4.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有关春节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节至人间万象新②赓续文化基因③近水远山皆有情④春临大地百花艳⑤清风明月本无价⑥厚植文化自信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晚见证了百姓的生活喜乐,它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新民俗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凝结着百姓的过年记忆。
2023届辽宁省协作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届辽宁省协作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汉字赓续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2月17日至22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举行,全国网络媒体与广大网友共同探寻文字起源,活动历时六天,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突破3亿,在互联网上掀起中国汉字热潮。
记载和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风采的古老文字,跨越历史长河,在网络世界闪烁着璀璨光芒,等待着人们的品阅。
②出土于中国河南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传承着中国基因,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对甲骨文进行传播与普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正如网友们在活动互动区的评论所说,“古老的汉字萌发新潮魅力!”借助“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汉字独有的形式之美和厚重的历史沉淀,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永恒的魅力。
③“一片甲骨惊天下”,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通过专题陈列可以看到甲骨文发展演进以及发掘、研究的全过程;在“网红打卡地”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独具风韵的殷墟文明与现代化数字多媒体科技碰撞出“独特花火”;作为中国首部字典的《说文解字》共收录了多少字?又是如何架起古老文字与后世文字沟通的桥梁?在河南漯河许慎文化园“字圣”故里,你能找到答案;走进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让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插上了智能化“翅膀”。
④“了不起的中国汉字”系列海报、创意视频、Vlog、深度专访……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报道带着鲜活的温度,在网络空间掀起了“最潮中国范儿”。
在“甲骨文里的24节气”专栏里,网友们可以了解节气字形的来龙去脉。
在“晒出我的中国字”微博话题中,创作者们用书法、篆刻等形式共同参与传扬汉字之美。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A宁国府、荣国府是贾氏先祖宁、荣二国公在世时,官造留下给他们嫡系子孙的,依明律“其父祖有官身殁,非犯除名不叙,子孙许居原造房屋,不得以无官违式论”,清律“父祖有官身及,虽曾经断罪者,其房仍许子孙居住”。
事实上,房屋之外,其他车马、衣服等物也不禁止子孙及其家属使用。
这些在生活享受上的特权,使得官吏的家属成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生活群体。
而府第、高墙、豪门自然亦成为一般百姓眼中敬畏羡妒之位势财富的象征了。
大门,堪称整个府第对外极具象征性的部分了。
所谓“侯门深似海”,除了门饰、间数制度之外,平常正门又不开,只留两旁东西角门出入,只有喜丧、年节或迎送高官时,才打开直通到底,这都增加了神秘感及庄严气氛。
譬如:第五十三回除夕祭宗祠,二府正门大开一路直到正堂。
两门间的街上也设着二府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不准过。
第七十五回尤氏由荣府返家,夜里省得套车,徒步过去时,两边的门子也把行人断住。
这些事例都可见得二府正门甚至面临的街道,也都成为二府的外围领域,含有威吓的意味。
给秦氏办丧事,在会芳园围墙开了一门,起宣坛乐台,尤二姐丧事停灵梨香院,临时开了对街一门。
这都是因为年轻媳妇、贱妾之丧不能由正门出灵,这也可见正门的庄严性不容破坏。
B园林的性质比宅第更近于艺术,也因此园林布景更可以供小说作者驰骋想象。
光的追随——从中国古代灯具的发展探索灯具工艺创作的新思路
[摘 要]中国古代灯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闪现着不少经典的民族文化理念和智慧的创作思路。
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文化背景,阐述了中国古代灯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通过整理研究,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灯具工艺创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灯具;发展史;新思路;设计体验[中图分类号]J527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5-0042-04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姚琴芳,杨云涛,陈莉纯,等.光的追随——从中国古代灯具的发展探索灯具工艺创作的新思路[J].天工,2022(5):42-45.光的追随—从中国古代灯具的发展探索灯具工艺创作的新思路姚琴芳 杨云涛 陈莉纯 吕嘉琪苏州市职业大学 作者简介:姚琴芳(1978—),女,汉族,苏州人,硕士,苏州市职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工艺美术、装饰绘画、中国画。
杨云涛(2001—),男,汉族,山东人,苏州市职业大学2020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
陈莉纯(2003—),女,汉族,广东人,苏州市职业大学2020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
吕嘉琪(2002—),女,汉族,福建人,苏州市职业大学2020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
一、灯具的起源火是灯之源。
罗颀的《物原》一书中记载:“燧人作火,神农作油,轩辕作灯,汤尧作灯檠,成汤作蜡烛。
”火,是人类最早的照明光源。
希腊神话中带来的普罗米修斯之火,古代波斯拜火教崇拜的“圣火”,古代中国“圣人”钻燧取火的神话传说,都寄托了人们对火的崇拜。
远古时期人们使用的第一堆篝火应该是原始先民们最早的照明形式,而人们用固定的工具保留火种,数代人进行改进和演变,出现了最早的照明工具。
二、中国古代灯具发展历程在电灯发明之前,照明主要经历了燃草木、燃脂油和燃蜡三个阶段,历时数千年。
关于我国最早的灯具,考古学家推测可能是豆形的陶灯,陶豆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最初作为食器。
豆作为灯具使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流行款式。
年代最早的点燃脂油的灯具发现于湖南江陵楚墓中。
部编版九年级上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二)(解析版)
第一单元非连续性文本+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二)材料一: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距今有300余年历史,是安徽省知名的传统工艺品,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
无为纱灯是在借鉴历代流行的蔑扎、纸糊、染色“彩灯”基础上,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工艺制作而成。
纱灯框架取檀木或红椿,并用龙头、风头、象鼻,虎脚等装饰。
经多次革故鼎新,灯璧摒弃原来的色纸和的选用薄似烨翼的丝质绢纱,绘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纱灯还采用剔墨工艺和点眼手法,画面人物眼晴,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栩栩如生,遂形成了精美的无为剔墨纱灯。
无为剔墨纱灯凭借其制作工艺入选安徽省省级非遗名录,多次参加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并获奖。
2012年在黄山参加“首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获“金奖”,2013年又选送一对送往中南海珍藏。
材料二: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漸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各地年画中,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都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八仙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材料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
中国古代灯具欣赏
中国古代灯具欣赏中国古代灯具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灯具,它们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种类繁多。
每个时代的灯具,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结晶。
掐丝珐琅描金山水楼阁图灯人类自掌握人工取火的方式,燃起的第一堆篝火,其实就是人类制作的第一盏灯。
从那时开始,古人对灯的精益求精就一直没有停止。
中国古代灯具从造型到工艺,再到结构,细细看来,不禁叫人感叹,神乎其神!古灯所用材质很多,早期的有青铜灯、陶灯、石灯,随后又有铁灯、木灯、竹灯、玉灯、锡灯、鎏金灯、镀银灯,近代又有玻璃灯、合金的灯。
战国古灯材质多为陶质、石质,汉代多为青铜、陶,唐宋瓷质居多,明清古灯上开始出现青花,清末民初开始出现受国外影响的玻璃灯。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锡制鹿托宝瓶烛台明或更早彩绘灰陶瑞兽烛台清鎏金玉臂龙头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翡翠雕龙纹烛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银嵌玉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代银杏木雕刻七层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乾隆铜镂空开窗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乾隆铜胎掐丝画珐琅玻璃亭式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乾隆御制青花御题诗书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银烧蓝嵌百宝太平有象烛灯古代灯具,造型各异,形态多样,汉代的等多动物造型,比较活泼,可见当时民间生活氛围宽松;唐代的灯则雕饰华贵,更带有浓郁的异域文化特征,表明当时社会经济的兴盛及对外交流;明清之际,切合时代风尚,把青花、粉彩绘画,引入到灯具装饰中……推杯换盏——器皿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战国玉勾连云纹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满城汉墓出土西汉”椒林名堂“铭青铜豆形灯推杯换盏——器皿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雍正御制金胎画珐琅丹凤呈祥执壶烛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广彩花瓶烛灯人灯共舞——人物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西式嵌仕女壁瓶铜镏金烛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晚清至民国铜胎掐丝珐琅「胡人骑羊」烛台鸟兽擎托——动物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掐丝珐琅鹿形烛台风中雅树——多枝灯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汉代十二连枝青铜灯灯具虽小,却反映了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民俗风隋,无不印证着文化传承的内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年元月高三年级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年元月高三年级联合调研考试及答案语文本试卷共8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在中国戏曲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表现手段丰富到戏曲艺术中来。
戏曲守正创新,关键是要想清楚怎样守正,在哪里创新。
正在巡演的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的题材,适用于广阔宏大的史诗性叙事方式,具有“史诗京剧”的艺术特质。
我们把《国际歌》的旋律嫁接、融合到京剧唱腔中。
《国际歌》的灵活运用,赋予整出戏精神气质,使戏的音乐格调崇高起来。
戏的结尾,不在同一情境的李大钊和赵纫兰夫妻,在舞台上同时出现,隔空对唱,以“二黄原板”为基础,在唱腔后半段巧妙运用了昆曲,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和京剧“二黄”声腔形成强烈对比,充分展现出二人心心相印的深厚感情和伟大信仰的精神力量。
这些地方都是大胆创新,但都谨慎保持在剧种范式中。
唱腔设计要分层次和比重,要旧里有新,破立显章法。
《国际歌》的旋律与传统唱腔,共同营造熟悉的陌生感,很好地配合了观众的情绪变化。
剧种的发展,包含着唱腔的不断完善。
现在的京剧,包含着汉调、徽调、梆子、昆曲等多种声腔,经过长期融合才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艺术风格。
对于戏剧作曲,声腔布局是第一前提,如同建筑的“四梁八柱”,音乐节奏则给整出戏勾画出情绪和感情外化的轮廓。
1994年,我在创作京剧《夏王悲歌》时,就采用了一曲贯穿全剧的手法,借鉴分节歌,换词不换曲,曲调在剧中反复出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电视剧的主题歌为什么能够流传?原因之一就是反复。
比如《好汉歌》,因为电视剧《水浒传》流行起来,几十集的剧看完,歌也听了几十遍,旋律自然就走进心里了。
河北省保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贴条形码区”。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河北梆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 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剧种,被河北人民亲切地称为“家乡戏”。
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慷慨、悲忍,听来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因而深受河北人民喜爱并广为传唱。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几经改革完善之后,河北梆子几乎遍布河北各地,成为其他剧种无法匹敌的地方剧种,牢牢地在河北农村扎下了脚跟。
但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河北梆子逐渐走向衰落,这种衰落首先从北平、天津等大都市开始,然后蔓延到保定、沧州等中、小城市。
开始时在农村衰落的速度还算是比较慢,然而到了1949 年解放前夕,在农村河北梆子也势头甚微,衰败不堪,清脆的梆子声很少响起了,代之而响起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侵华的马蹄声。
河北农村的河北梆子班社纷纷解体,艺人云散,名气较大、造谐较深、条件较好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进入城市改习京剧或评剧。
条件较差、无力改戏种的,多陷于穷困潦倒境地。
趣说中国古代的灯 古代灯文化概述 图
趣说中国古代的灯古代灯文化概述图咏灯李昇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灯,照明用品,泛指可以照亮的用具。
人类远古时代用火把照明,后来有了蜡烛和油灯。
在古时“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类文明。
数万年前,人类就已经懂得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烧烤和照明。
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灯具承载火烛,书写文明史。
从粗糙的石灯到青铜灯,陶瓷灯到现代的电灯,灯具的历史变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缩影。
中国的灯具就使用的燃料而言,分膏灯和烛灯,即后世所言的油灯和烛台;就功用而言,分照明灯和礼仪灯;就形式而言,分座灯、行灯和座行两用灯!灯和灯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西周时“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
中国的灯具,最早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中国现存最早的火把灯具出于战国,在《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
在周代,“镫”、“登”通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豆笾,瓦豆谓之登。
” 徐铉曰:今俗别作灯,非是,晋郭璞云:礼器也。
古人把“镫”称灯,应是字义的假借。
豆,是商周时期的一种饪食器,用以盛放腌菜、肉酱等的器皿,也是古代的礼器,多用青铜、陶瓦所制。
而陶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在战国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到一种盘底中央呈*状突起可插灯芯的细把陶质豆,它就是当时的照明器具,也是我国古代灯具的主要形式之一。
从追溯豆灯的历史,去理解“镫”字的产生,我们就不能不看到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光明的同时,为灯具命名的思维性与创造性。
中国古代的灯具与烛花文化
中国古代的灯具与烛花文化古代中国的灯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与烛花文化密不可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灯具不仅在夜晚照明,还在各种宗教、文化、社交场合起到重要的装饰作用。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中国古代的灯具与烛花文化。
一、灯具在古代的社会作用在中国古代,灯具是一种鲜明的文化符号,它代表着光明、智慧、和文明。
在夜晚,灯具的亮光能够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安心感,而在家庭中,灯具更是用来象征家族的荣誉和家庭美德,具体体现在它们制作的图案和文字上。
灯具在古代的社会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在街头巷尾、宫殿寺庙中装点、照明,还被用作各种庆祝活动中的必备品,如婚礼、春节等。
灯具更是用来祭祀祖先,用光明给予祖先以安息、尊敬和纪念。
二、中国古代的灯具中国灯具的制作起源很早,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灯具的样式越来越多样化,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其中比较有名的灯具有盏灯、彩灯、提灯、宫灯、笼灯、蕉叶灯等。
盏灯是最古老的一种灯具,它起源于商代晚期,制作时使用玻璃、陶瓷和木材等材料,形态简单,风格古朴。
彩灯,则是古代用来庆祝节日的装饰性灯具,可以是各种形态、各种颜色的,方便悬挂、安置。
提灯是明清时期常用的一种灯具,形状类似提篮、端庄且别具风格。
宫灯则是一种装饰性的宫廷灯饰,一般用纸质或丝绸制作,富丽堂皇、别具一格。
笼灯的形态则比较夸张,一些灯具以禽兽为造型,并添加了特殊的灯光效果。
三、烛花文化烛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灯具和烛花之间紧密相连的文化现象。
在家庭、庙宇、寺庙及各种宴会活动中,烛花是灯具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其特殊的外貌和香味,代表着吉祥和美好。
在古代中国,烛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祭祀供品,在各种宗教、婚礼、寺庙等仪式上都被广泛使用。
烛花象征着人们内在的美好,同时也象征着灵魂的纯净和美好。
在婚礼上,新人点燃烛花象征着两人的心跳和生命之火融为一体,意味着两人永远相守,白头偕老。
花灯阅读答案
花灯阅读答案1. 引言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既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富有创意和艺术价值。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庆典上,花灯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花灯阅读答案是指在观赏花灯过程中所提供的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花灯的历史、制作、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花灯阅读答案,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花灯艺术。
2. 花灯的历史起源花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早在汉代就有花灯的记载。
最早的花灯是由纸质或丝绸等材料制作而成,常常用于祭祀活动和庆典场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现代的花灯造型多样,包括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等各种各样的主题。
3. 花灯的制作工艺花灯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个工序才能完成一盏精美的花灯。
首先,制作花灯的材料包括竹子、木头、纸张、布料等。
然后,根据设计师的图纸,将纸张剪裁成所需形状,并用胶水粘贴在竹子和木头上。
接下来,根据需要给花灯上色,通常使用的是水彩颜料或油漆。
最后,装饰花灯的过程非常关键,可以使用丝绸、羽毛、亮片等材料,使花灯更加美观。
4. 花灯的文化内涵花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灯与幸福、祥和和团圆等寓意紧密相关。
在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上,人们常常点亮花灯、观赏花灯,寓意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幸福美好。
此外,花灯还可以传递吉祥的象征,常常在婚庆、节庆等场合使用。
5. 花灯的分类花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形状分为直灯、曲灯、高灯、平灯等;按照用途分为舞蹈灯、婚庆灯、庙会灯等;按照地域分为北方花灯、南方花灯等。
每一类花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6. 花灯与现代社会虽然花灯起源于古代,但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花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花灯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和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灯
中国古代的灯人类自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式之后,即通过篝火的燃烧火焰的光亮来照明。
人类燃起的第一堆篝火,其实就是人类制作的第一盏灯。
最初的灯即为火炬,从考古证据来看,距今四千多年新石器时代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宁夏海原菜园村一处窑洞内壁上,发现了多个孔洞,孔洞周围的壁土已有大量因火烤而变色的痕迹,说明这些孔洞是用以供插放松枝做的火炬,而这种火炬,在先秦文献中多有记录。
《诗经.小雅》云:“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孔颖达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周礼•秋官•司烜氏》记:“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
”郑玄注:“坟,火也,树于门外曰火烛,于门内曰庭燎,皆听以照众为明。
”《礼记•曲礼上》云:“烛不见跋”,孔疏:“跋,本也,本,把处也,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
”《仪礼•燕礼》:“宵,则庶子执烛於阼阶上,司宫执烛於西阶上,甸人执大烛於庭,阍人为大烛於门外。
”郑注:“烛,燋也。
”《礼记•檀弓》:“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这里的庭燎、烛、燋当都为火炬的意思,若解释得细一点的话,大约没有点燃的火把称作“燋”;用手执的小火把称为“烛”;插在地上的大火把称之为“燎”;树于庭院中的称之为“庭燎”。
然而火把虽然可以照明,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灯,有盛燃料的盘盏,配以供燃烧发光的灯芯,那就是最简易的灯,俗语云,高灯下亮,为扩大光照范围,将灯盏放高高支起,这用以支灯的柄柱,称为“檠”,最早且最为普遍的燃油灯,当为豆形灯。
“豆”本为上古时代的一种盛食器,其上为圆盏盘,中间为或长或短的直柄,最下为喇叭或圆足形底座,陶制的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是种流行器物,其上部盏盘原用于盛放肉羹一类的吃食,后来换之以灯油,配以灯芯,就成为一盏照明的灯,《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由于不同材质,豆又有不同的名称,而不少博物馆中的长柄小盏的豆,其实就是上古先民用的灯。
2020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试卷+答案)
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大学语文注意事项:1.考生领到试题后,须按规定在试题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2.所有答案必须按照答题号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卡区域内作答,超出各题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共11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被称为()A.小雅B.风C.大雅D.颂2.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3.《世说新语》是一部()A.志怪小说B.笔记小说C.谐谑小说集D.日记体小说4.下列哪部作品开创了纪传体通史范例,而且有“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的评价()A.《三国志》B.《汉书》C.《后汉书》D.《史记》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6.下列诗歌属于汉乐府的是()A.《陌上桑》B.《氓》C.《短歌行》D.《杜陵叟》7.下列作家中,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A.孔尚任B.张可久C.睢景臣D.关汉卿8.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是()A.郭沫若B.顾城C.郁达夫D.朱自清9.《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A.茹志鹃B.郭沫若C.艾青D.戴望舒10.下列属于“临川四梦”的是()A.《西厢记》B.《桃花扇》C.《牡丹亭》D.《琵琶行》11.“赋”作为种文体形成于()A.秦代B.战国C.汉代D.三国时期12.《爱尔克的灯光》中两条对立的人生道路是()A.长宜子孙——走向大世界B.长宜子孙——接受教育C.长宜子孙——回到故居D.长宜子孙——累积家庭财富13.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号是()A.淮海居士B.青莲居士C.易安居士D.东坡居士14.李白诗歌歌的独特风格可概括为()A.平易晓畅B.深险怪僻C.雄奇飘逸D.沉郁顿挫15.杜牧生活的年代是()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16.《马伶传》中作者借马伶学艺的经历,意在()A.描绘盛世景象B.反映人情冷暖C.讥刺朝中权奸D.表现梨园竞争17.()的《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人骨三分”。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卷(六)(含答案)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卷(六)(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勤俭美德(共21分)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里,劝人勤俭的俗语、谚语等数不胜数。
勤俭是个人独立于世,学有所成的品质;更是民族生生不息,延绵发展的精魂。
(一)勤俭之重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世界 A._____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做到B.____勤俭节约。
唐太宗曾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的确如此,试想,若是秦二世能善待六国之人,不贪图享乐,奢靡浪费,秦朝又怎会二世而亡C.____反过来说,朱子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治国”作为“治国”的经验。
试想,他们若不是能够做到勤俭节约,心系百姓,又怎么会被后人所称sòng()?由此可见,勤俭节约于个人,于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勤俭节约。
1.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1)奢靡()(2)称sòng()2.请在以上文段中的A、B、C处填人恰当的标点符号。
(3分)(二)勤俭之根从唐代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到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勤俭节约贯穿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来之不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源远流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以上文段内容最相吻合的两句组成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2019·云南中国古代灯文化中考阅读与理解
2019·云南中国古代灯文化中考阅读与理解2019·云南我国古代灯文化中考阅读与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云南,古代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
作为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主题,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云南我国古代灯文化,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文化。
1. 古代灯文化的历史底蕴古代灯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在《史记》和《汉书》等古籍中,就有关于灯的记载。
在云南,古代灯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从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
从古代灯的材质、造型到用途,都展现出了当时工匠们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2. 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灯文化在云南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如今,云南各地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灯文化活动,如灯会、灯展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古代灯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创新,结合了现代科技,使得古代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3. 云南古代灯文化的艺术魅力古代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艺术魅力不言而喻。
无论是古代宫灯、宗教灯,还是民间灯笼、孔明灯,都展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
其中,云南古代灯更是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元素,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我个人来说,云南我国古代灯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深入了解古代灯文化,我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更加珍惜这一文化遗产。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古代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体验到这一独特的文化魅力。
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云南我国古代灯文化在历史、传承和艺术上都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和价值。
我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灯文化,对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元宵灯景阅读答案
元宵灯景阅读答案
元宵灯景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表现,通常在元宵节期间举行。
人们会在这一天赏灯、挂灯、猜灯谜,以庆祝新年的到来并祈求好运。
元宵灯景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有花灯、彩灯、灯笼等。
这些灯饰以不同的图案和造型装饰着城市的街道、庙宇、公园等公共场所,营造出一种热闹喜庆的氛围。
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灯景,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灯景的照耀下,人们会感到无比的欢乐和幸福。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品尝元宵和各种美食,度过一个温馨的夜晚。
元宵灯景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情感的表达。
通过赏灯、挂灯等活动,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也传承了中国悠久的民俗文化。
希望元宵灯景的美好传统能够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灯具设计中的历史文化元素应用考核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C
4. C
5. B
6. D
7. C
8. D
9. B
10. D
11. D
12. C
13. A
14. C
15. B
16. C
17. B
18. A
19. D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
3. ABC
4. AB
5. AD
6. AB
7. AB
8. ABC
2.描述古代灯具设计中,不同历史时期(如汉代、唐代、宋代、明代等)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分析这些特点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影响。(10分)
3.请分析现代灯具设计中,如何通过材料、工艺和设计理念的创新来体现历史文化元素,并举例说明这些创新的具体体现。(10分)
4.讨论在灯具设计中,自然元素和文化元素的应用如何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提升灯具艺术价值和市场接受度的作用。(10分)
17.以下哪个时期的灯具设计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清代
18.在灯具设计中,哪个元素可以体现儒家文化?()
A.禅意竹子
B.道教八卦
C.书卷造型
D.西洋宫廷风格
19.以下哪个不是现代灯具设计中的历史文化元素应用?()
A.纺织品
B.木材
C.金属
D.液晶屏幕
20.在灯具设计中,哪个元素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模仿?()
2.宋代瓷灯具的制作中心位于今天的_______省。()
3.佛教文化中,_______形状的灯具常常象征着光明和智慧。()
4.明代灯具设计中,_______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古代灯具语意的研究与设计新探
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图形,它包含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
此标志体现了公司与客户、公司与员工合作沟通、互诚互信的理念,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与现代审美观成功结合的范例。
靳埭强在多年的设计创作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和意境与现代设计的法则和技术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浓郁的现代气息和东方文化风采,形成其特有的蕴涵着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设计风格,并由此而获得国际设计界的高度赞誉。
德国学者Locsch这样评价靳埭强:“他所创造的图像和文字极具美学元素,成功反映文化,这样优秀的文化,即使在遥远的将来,也将得到很高的评价【31。
”KAN酝LA£DesisnConsullants颧萄戮浚豺鞠嗣图1.1靳埭强与其合作者的公司标志陈汉民的设计则将丰富的文化内涵用简练、恰当的形式来表现,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既富有民族气息、又不失现代意味,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他设计的王府饭店标志,整体形式采用中国民俗图案“方胜盘长”为基本形,经纬分明、延绵不绝,将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中华文化吉祥理念融入其中,线条严整有序,准确地传达了企业的品牌信息,深刻地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内涵(如图1.2)【3l。
图1.2北京王府饭店标志韩美林设计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是.只腾飞的凤凰,取材于一件出土青铜器的神鸟造型。
无论在远古还是现代,凤凰都是中华文化中美丽的祥瑞之禽,是华夏文明的难想象一个拙劣的、缺乏文化内涵的设计能够成为一个吸引消费者的品牌,它只能引起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怀疑,损害品牌的形象,影响产品的销路。
在信息资讯高度发达,商品供应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品牌消费成为当今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品牌文化与消费者的文化层次相互依存。
著名品牌不能缺少文化的支撑,而没有文化的人则难以领会到品牌的文化与内涵。
优秀的设计能将无限的文化内涵注入有限的产品之中,赋予品牌以文化的魅力。
中国古代灯文化阅读理解
中国古代灯文化阅读理解题目:中国古代灯文化亲爱的读者,你好!中国古代灯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深意的主题,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
下面我将从起源、发展、特点和应用等方面,为你解读中国古代灯文化。
首先,我们来谈谈灯文化的起源。
在中国古代,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那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动物油脂和植物纤维制成的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煤炭、电力等更为便捷的能源,灯的种类和功能也日益丰富。
灯的出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照明,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团圆、喜庆和希望。
在发展方面,中国古代灯文化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从最初的动物油脂灯到后来的油灯、蜡烛灯,再到现代的电灯,灯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
在这个过程中,灯的造型、材质、颜色等都发生了变化,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渴望始终未变。
中国古代灯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形式多样,从宫灯、花灯到纸灯,各种形式的灯应有尽有;其次是寓意丰富,灯的造型和颜色往往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情感;此外,灯还具有社会功能,如照明、装饰、礼仪等;最后,灯文化还具有历史价值,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在应用方面,中国古代灯文化不仅用于照明,还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在节日里,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装饰物,如元宵节、中秋节等都有挂灯的习俗;在婚礼上,花灯更是不可或缺,寓意着婚姻美满、幸福长久;在书房中,书灯也是必备之物,为读书人提供了明亮的环境。
此外,灯还被用于祭祀、礼仪等重要场合,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载体。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灯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社会风俗。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灯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
希望你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灯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灯文化
高蒙河
①2019年元宵节,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灯会治动。
灯会上既有现代高科技射灯,也有传统红灯笼灯彩,一时间引发国内外亿万人的关注。
②灯彩不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而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观赏灯具,它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
到了明清乃至近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
③灯彩是在节庆时才短时间使用的观赏灯,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则是实用性更强的照明灯具。
所以,中国的灯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两个系统,并行演化,相映生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灯具史写下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
④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比如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洞遗址里,就发现了用来照明的松枝遗存,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据考古发现报道,在窑壁距居住面5-130厘米的范图内,分布着50多个残留的圆形插孔,插孔上方有青灰色的火苗状烧灼痕迹,插孔里面留有松枝残迹,经鉴定,这些松枝应为松含量很高的红松。
⑤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复原发现,在插孔中斜插上松枝,点燃后即可取亮,一根长20厘米的松枝可燃烧近1小时,若将50多处插孔内的松枝全部点燃,差不多就能达到100瓦电灯的亮度。
⑥灯具是人类不断改善生活,生产条件的产物,它的发明和创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技术和智慧。
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
⑦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灯罩,并安装了能消烟除尘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⑧无须讳言,在几千年中一直以自身特色著称的中国古代灯具,在近代以来的灯具创新发明中,有些落伍了。
当以电光源为标志的电灯从西方进入中国之初,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一新鲜事物。
⑨据《清稞类钞》记载,清光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李德立提出在上海安装电灯。
“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
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得以试装15盏英制弧光灯。
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年7月26日下午7时,15盏电灯同时发光,“其光明竟可夺日”,“内外各物历历可见,无异白昼”,“凡装电灯之处,观者来往如蚁”,试装成功后,上海这才开始陆续安灯。
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于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段。
近年来,让建筑物亮起来的灯光景观工程,美化了城市的人文环境。
各地推陈出新,举行各种灯会,灯节活动,也权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
19. 第⑦段为什么要专门介绍长信宫灯?(3分)
20. 在第⑨段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内容衔接。
(2分)
21.怎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成为当今的时尚?请根据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3分)
链接一:近些年,“故宫年轻了”的印象深入人心,无论是火爆一时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还是深受年轻观众喜欢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抑或是“故宫淘宝”上那些“萌前”的“段子”……进入网络时代,故宫仿佛开始了“逆生长”,不断以新的方式,走进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摘自《人民日报》)
链接二:在节日里,许多传统的年俗和文化元素换个形式、换个空间,成了人们热捧的对象,在国家图书馆,小读者们可以参与写“福”字、画门神、换脸谱,做画灯,剪纸等体验活动,在南京的一些老茶馆,不少人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苏州评弹”“扬剧折子戏”等传统节目,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更让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活动中放射出新的光芒。
(摘自人民网)
参考答案:
18.(2分)A.形成灯节文化现象B.将灯节文化推向新高度
19.(3分)示例:长信宫灯是中国传统灯具的典型代表;(1分)它身上集中体现了传统灯具的特点;(1分)写长信宫灯使文章的说明更加具体、真实。
(1分)(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一角度作答亦可)
20.(2分)示例一:人们发现电灯非但无害,反而有益。
示例二:人们发现电灯非但没有引来雷击,反而与日光一样明亮。
21.(3分)示例:现代高科技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创新技术助推文化传承。
(1分)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和体验相契合。
(1分)③以新形式、新创意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