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故事里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端午节的故事教案(精选5篇)

端午节的故事教案(精选5篇)

端午节的故事教案端午节的故事教案(精选5篇)端午节的故事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的由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1.挂图30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1.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幼:粽子,龙舟(船),香袋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幼:水/酒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幼:见过。

家里,商店里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幼:端午节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

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

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幼:屈原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完)师:端午节和谁有关?幼:屈原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幼:屈原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幼:很伟大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端午节班会小故事分享教案设计

端午节班会小故事分享教案设计

端午节班会小故事分享教案设计一、前言端午节,即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相传,在古代,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并是为了克服纷争、团结民众的一种方式。

如今,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特别设计了本次班会小故事分享教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二、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文化知识;2. 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素养;3. 培养学生分享故事、讲述经历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1. 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2. 如何讲述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四、教学过程1. 教学活动一: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步骤1:根据老师准备的PPT,向学生们介绍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相关知识,并通过展示图片、诵读诗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步骤2:引导学生思考端午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端午节不仅是向屈原致敬的一种方式,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精神和价值观,如团结、和谐、勇敢等。

同时,这些价值观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2. 教学活动二:分享端午节相关的小故事步骤1:老师向学生介绍故事分享的意义,引导他们认识到分享故事是一种能够让大家收获欢乐、增长见识以及深化情感交流的方式,并帮助学生们了解如何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步骤2:教师主持环节,鼓励自愿分享故事的学生走上讲台分享个人的端午节小故事,学生的分享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描述端午节庆祝活动、传统食品、服饰及相关习俗;(2)分享自己或者家人在端午节期间的行为举例,如探访亲友、祭祀屈原、荡龙舟、放鸽子等等;(3)讲述端午节的传说或者神话。

3. 教学活动三:集体评价、总结并展示步骤1:鼓励学生们为分享故事的同学进行评价,鼓励正面评价,引导学生懂得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他人分享的故事。

步骤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本次班会分享会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将学生的分享内容整理出班会小结,并制作海报富有创意地呈现在班级内部,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本次活动的盛况和气氛。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学设计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故事里的端午节
活动目标
1.通过课前收集有关端午节由来和习俗的资料,了解和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人物及相关故事或传说,从而激发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

2.通过表演故事,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大胆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才艺与技能。

3.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分工与合作的意识及团结、创新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课前收集有关端午节由来和习俗的资料,了解和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人物及相关故事或传说,从而激发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

难点: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分工与合作的意识及团结、创新的精神。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端午节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端午节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故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端午节的故事及相关文化,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2. 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基本情况,比如时间、以及其他常见的习俗等。

步骤二: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教师通过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典故,向学生透露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其中,讲解屈原被流放到汨罗江后,投江自尽救国、人民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这个节日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步骤三:解读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习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端午节所前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爱国、纪念和祈求平安。

在这个基础上,着重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如粽子、龙舟、蒲公英、以及赛龙舟等。

步骤四:交流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

可以讨论端午节的文化价值、传统节日的意义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等。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

步骤五: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重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重要意义。

同时,要求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做简单的总结。

三、教学反思在教授端午节的故事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减少故事的篇幅,透过简洁明了的呈现,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进而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多方位展示龙舟、粽子等相关文化产物的形态丰富性,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宏大、庄重的气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觉去探索更全面、细致的端午节文化内容,在更多角度加强对于端午节的理解,增加文化素养,提高文化认同感。

这样可是对学生今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事业的有力支持。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案(精选15篇)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案(精选15篇)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案〔精选15篇〕故事里的端午节教案〔精选15篇〕故事里的端午节教案1一、活动目的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风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二、活动准备1、让幼儿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动过程〔一〕讲看看:要求:交流幼儿搜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二〕导语: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风俗〕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风俗呢?〔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风俗。

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可以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桔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端午节幼儿故事教案(通用8篇)

端午节幼儿故事教案(通用8篇)

端午节幼儿故事教案(通用8篇)端午节幼儿故事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幼儿故事教案(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幼儿故事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三、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2、品尝粽子,并讲述。

3、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4、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5、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四、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学设计.doc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学设计.doc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学设计端午节教学设计故事端午节里的故事作文端午节的来里端午节的一天作文篇一:端午节主题队会教案端午节主题队会教案三(6)班一、设计背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三(6)教室四、活动时间:5月28日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活动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一】端午说由来(一)端午节别称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二)端午讲故事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一)赛龙舟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二)话粽子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大班端午节的故事教案

大班端午节的故事教案

大班端午节的故事教案大班端午节的故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音频《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2、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包粽子吧!”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气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画板若干。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用聚光灯效果出示粽子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粽子)老师一边说一边点开聚光灯出示粽子。

故事端午节教案大班科学

故事端午节教案大班科学

故事端午节教案大班科学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教育机会。

为了丰富大班幼儿的科学知识,我们制定了一份教案,以尝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科学知识。

教案一:《屈原投江》活动目标:从故事中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

故事简述:春秋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因被流放至汨罗江,感到无颜面对国家的败落和自己的失败,最终投江自尽。

当地百姓意识到了屈原的贡献和才华,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龙舟比赛,放粽子,以示悼念。

活动流程:1.介绍故事背景及主要角色。

2.讲述故事,与孩子们进行互动,理解和回答问题。

3.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比赛龙舟等。

4.制作几款不同口味的粽子,以便孩子们品尝和感受节日气氛。

教案二:《彩龙舞》活动目标:理解彩龙舞的历史背景和科学知识。

故事简述:龙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神兽的代表,龙舞也一直是端午节庆祝活动的重头戏。

传统的龙舞有点单调,于是就逐渐演变为彩龙舞。

在王宫和庙宇中,龙通常是由一群人来表演,而彩龙是用布做的,也有一些用铜的。

活动流程:1.展示不同种类的龙舞,介绍其历史发展。

2.制作彩龙,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制作,体验科学操作和学习材料的使用方法。

3.在端午节当天进行彩龙舞表演,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和种族传统的魅力。

教案三:《皮影戏》活动目标:了解皮影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故事简述:端午节时期,祭祀活动通常是在夜晚进行的,出现了很多绘制皮影戏的小贩。

皮影戏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它被广泛地传唱。

人们手工制作玩具,把它用来表演皮影戏,为了多一些娱乐,通常都会插入一些寓意丰富的故事情节。

活动流程:1.介绍皮影戏的历史和来源。

2.展示皮影戏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们跟着制作。

3.编写简单的故事情节,在制作好的皮影戏中表演。

4.通过表演和观看其他孩子的表演,感受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通过故事形式教育,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关注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端午节的故事中班教案

端午节的故事中班教案

端午节的故事中班教案端午节的故事可以为幼儿带来很多乐趣和启发。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以下是一篇针对中班幼儿的端午节故事教案,希望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相关的文化习俗。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制作粽子和赛龙舟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课堂引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可以播放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短片或动画,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或者可以以问答的形式,让幼儿猜测今天要讲什么故事。

2.端午节的来历在讲故事之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如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这天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忌日。

相传屈原是一个大夫,他为人民的利益奔忙于各地,但他的忠诚让身边的一些官员嫉妒,最终被流放。

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很多爱国诗歌,但最后选择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赛龙舟比赛,也吃粽子、挂菖蒲等。

3.故事讲述在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之后,开始讲述屈原的故事。

故事可以通过绘本或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要简洁生动,讲到悬疑情节时适当悬念,让孩子们想要知道接下来的故事。

4.文化习俗讲完屈原的故事后,可以通过图片等形式介绍端午节的文化习俗,如挂菖蒲、赛龙舟、吃粽子等。

最好能选择一些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让幼儿了解到我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都不尽相同。

5.实践活动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1)制作粽子:幼儿可以动手参与制作粽子,了解粽子的成分和制作过程。

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口味和馅料的粽子,了解各地的不同风味。

(2)赛龙舟:可以在幼儿园内或室外进行模拟赛龙舟比赛,通过合作协作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

6.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时,可以简单再次强调端午节的来历和文化习俗,让幼儿对端午节的认知更加深入。

幼儿园端午节故事教案大班

幼儿园端午节故事教案大班

幼儿园端午节故事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传统习俗。

2.了解屈原的生平和他与端午节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民族爱好精神,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4.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团结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讲述屈原的生平故事和他与端午节的关系。

3.让幼儿学习歌曲《艾叶儿》,并了解艾叶与端午节的关系。

4.讲述故事《五个兄弟捉妖怪》,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讲述:屈原与端午节教师介绍屈原的生平故事,让幼儿了解他的成就和贡献。

并进一步讲解屈原和端午节的关系。

教师张贴一张画有屈原形象的海报,引导幼儿观察海报表情和身体动作,进一步谈论屈原和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

3.歌曲学习:《艾叶儿》教师播放《艾叶儿》MV,让幼儿听一遍歌曲。

然后,教师向幼儿介绍艾叶的特点和它与端午节的关系,并向孩子们展示艾叶。

然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唱《艾叶儿》。

4.故事讲解:《五个兄弟捉妖怪》教师告诉幼儿故事《五个兄弟捉妖怪》。

然后,教师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引导幼儿表述故事中的重点情节或感受。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社会团队合作的开端和重要性。

5.活动:制作五彩绸带教师向幼儿展示彩绸带,并向幼儿讲述端午节习俗中的挂彩绸带。

然后,教师让幼儿动手制作五彩绸带。

制作完成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插挂彩绸带。

四、教学评价:1.利用故事学习,让幼儿了解端午节历史和传统习俗;2.通过古今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屈原的生平和他对于端午节的贡献,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歌曲学习,让幼儿了解艾叶与端午节的关系,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4.通过故事讲解及制作五彩绸带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乐趣,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个人技能。

故事中的端午节

故事中的端午节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节日。

2、初步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3、学习制作小纸粽子,练习正确运用剪刀等简单工具。

4、在参与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教学准备1、提前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认知状况。

2、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活动等相关资料和情境图片。

3、认真阅读、了解有关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爱国精神。

4、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工具和原材料。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民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

(谜底:粽子)同学喜欢吃粽子吗?那哪一天吃粽子呢?那么哪位同学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呢?1、你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吗?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讲故事。

(1)、出示屈原图像介绍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时楚国政治家,我国的大诗人。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诗,遗留下来的只有二十多篇,其中《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最为著名……(2)、讲故事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幼儿园端午节故事教案

幼儿园端午节故事教案

幼儿园端午节故事教案幼儿园端午节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民间传说及相关文化知识;2.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故事理解能力;3.激发幼儿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端午节介绍2.《屈原投江》故事3.绕龙舟教学三、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幼儿回忆上一次的换季活动,和过去干什么了,过程中让幼儿看见了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活动。

2.新知概述给幼儿展示端午节的图片标志及象征意义(例如五色线、菖蒲草和艾叶、新鲜的粽子、还有特别划龙舟的祥龙等),引发幼儿对端午节的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认识和兴趣。

3.故事情境将《屈原投江》的故事情境讲述,内容要简洁、明了、生动,夹叙夹议,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主线及内涵,感受到民间传说和民族文化也是有趣、可爱和孩子们可以学习和很好接受的。

4.活动安排让孩子模拟划龙舟的活动,可以将教室的桌子和椅子拼成一个简单的龙舟模型,让幼儿们穿上彩色的服装,哄堂大笑地划着模拟的龙舟,体会到文化的乐趣和传统的精神内涵。

5.小结总结教学内容,让幼儿学生能回答教材中的知识点,明确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精神价值所在。

四、教学效果:1.幼儿能够简单准确地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象征意义;2.幼儿能够理解端午节的经典故事——《屈原投江》的主线和经过;3.幼儿接受了民间文化和民族传统的有趣性和魅力,并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五、教学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做出一些粽子点心,在班级里彼此交流传统节日的相关故事和活动,并将学习先端小课堂展示给其他年级或家长家长看,并邀请家长驻足观看和提出反馈和建议,扩充学习面和社会交流范围。

端午节的故事幼儿园教案中班

端午节的故事幼儿园教案中班

端午节的故事幼儿园教案中班《端午节的故事》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

2.通过故事,引导幼儿重视团结合作。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与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绘本故事《屈原》受灾》。

2.绘本《珍珠》。

3.艺术创作活动:手工包粽子。

三、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

教师向幼儿普及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让幼儿听听端午节是如何来的,让他们知晓母亲为何包粽子。

教师可以出示端午节的图片,带领幼儿认识符号的含义。

2.阅读故事、引导幼儿表达、启发幼儿思考。

(1)教师让幼儿一边看《屈原受灾》,一边充分提问幼儿:故事里有哪些人物?他们都感觉怎么样?屈原为什么跳江?瑶族为屈原打的孔明灯是啥?激发幼儿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原因和结果的理解和表达。

(2)教师让幼儿接触绘本《珍珠》。

启发幼儿在故事中找到品德、团结与合作等等主题元素,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这些关键元素,并围绕故事角度进行讨论:为何小鱼儿不快乐?为什么小鱼儿退缩?为何珍珠最后能被采摘?(3)教师讨论故事意义。

企图通过简单的学习过程,在适合幼童吸收理解的情景里,促进幼儿对学习主题内容的认识。

同时,说明通过团结合作,困难能够胜利。

3.手工活动(1)教师将制作粽子的所有材料展示于幼儿,让幼儿了解每样材料的功效与意义。

(2)告诉幼儿在制作粽子时,需要团结合作、耐心、坚持和努力。

4.结束活动教师向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思想和知识重点。

提醒幼儿再次回忆故事情节,问题的回答等等。

四、扩展活动1.引导家长一同支持选购端午节的食品和装饰,与家长和孩子一同制作粽子。

2.提供更多有关的端午节民俗和文化让幼儿吸收,增强了解端午节的能力。

3.引导幼儿画一幅端午节相关的画并完成作品的展示。

五、教学效果收获:幼儿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和儒俗习惯,发展了表达、思考和想象能力,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效果:培养幼儿对端午节的基本认识,了解相关的文化,成为一名善良、富有亲和力的年轻人。

小结:在幼儿的成长中,夏令营是一个对儿童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有趣,还能拓展孩子的眼界,使孩子更好地适应人生的各个方面,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增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端午节的故事教案大班

端午节的故事教案大班

端午节的故事教案大班教案名称:端午节的故事教学对象:大班幼儿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2.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和团体意识;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聆听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2.制作粽子的材料(糯米、肉馅、蒸锅等);3.端午节的礼品(艾草、香包等)。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大声朗读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然后,老师让幼儿谈谈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和感受。

Step2. 故事讲解(15分钟)老师通过课件或图片等形式,讲述《屈原》和“龙舟竞渡”这两个与端午节密切相关的故事。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需要与幼儿互动,了解幼儿的理解和听取他们的看法。

Step3. 互动游戏(20分钟)老师请幼儿围坐一起,模仿龙舟竞渡的场景,通过推桨和与伙伴配合等方式,体验竞渡的乐趣。

也可以让幼儿自己画绘龙舟并进行比赛,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Step4. 制作粽子(30分钟)老师将材料准备好,并向幼儿展示制作粽子的具体步骤。

然后,让幼儿动手尝试制作,老师在旁协助和指导。

并介绍艾草和香包的用途。

Step5. 结束环节(5分钟)老师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粽子的情况,并鼓励他们体验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感受端午节的文化氛围。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互动交流和合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同时,也注重对幼儿实际操作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知识讲解、互动游戏和实际制作等多种形式,以“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使幼儿更深入地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享受到团结合作、互相分享的乐趣。

同时,也提供了机会,增加和家人的交流,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和沟通。

大班端午节的故事教案

大班端午节的故事教案

大班端午节的故事教案大班端午节的故事教案一、故事背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节日。

它源自于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而在我国古代,人们还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二、故事叙述:端午节的故事以爱国诗人屈原被贵族流放和自杀为主线展开,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忠诚、爱国、坚韧不拔”的精神,增强了孩子们拥有文化自信的信念,并提高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故事教学目标:1.学习传统文化,并能理解其中的传统价值观。

2.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和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4.使学生对自身的文化认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四、故事教学内容:1.屈原的祖籍、时代背景。

2.屈原的生平事迹:屈原被流放、屈原的爱国诗篇、屈原的自杀。

3.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屈原时代的社会背景,引领学生感受到古代人民生存的苦难和磨难,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

第二步:介绍屈原的祖籍和生平事迹,典型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故事曲折有趣,能够增加孩子们的听故事的兴趣。

第三步:引导学生思考爱国、坚韧不拔等传统价值观的内涵,准确理解事物的内涵。

第四步:提倡传承文化,从而形成文化自信,让学生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及形式:1.采用小组讨论、朗读、绘画等多种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2.注意选择适宜的语言,切实有效地将故事情节与传统价值观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印象。

3.通过文字的解读、表演等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资源与资料:1.《屈原》作品文本。

2.《屈原》故事原著。

3.电子版图书资源。

七、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1.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完成作业,如绘图作品、演讲、谈心等活动,能够准确理解并完整表达传统价值观的内涵,具有符合年龄段特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2.学生通过家长、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衡量认知要求。

端午小故事幼儿园教案

端午小故事幼儿园教案

端午小故事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使幼儿了解和认识端午节;2.锻炼幼儿的听说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4.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操,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端午节的由来;2.端午节的习俗;3.手工制作艾草香包。

三、教学过程1. 端午节的由来1.引入:老师带着幼儿看一张端午节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节日?”“大家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告诉幼儿端午节是因为屈原的故事而来的。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诗人,他非常爱国,但却被逐出宫廷,沉湘江自尽。

为了防止鱼虾啃食他的尸体,百姓们就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

再加上艾叶的香味可以驱除疾病,于是人们就把艾叶放在门口和穿在身上,来祭奠屈原和驱瘟避邪。

3.检查:老师问:“大家听懂了吗?”“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吗?”引导幼儿回答。

2. 端午节的习俗1.引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端午节的习俗”四个字,向幼儿解释习俗的含义。

2.讲述端午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踩高跷等。

3.检查:老师问:“你们知道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引导幼儿回答。

3. 手工制作艾草香包1.老师分发手工材料:居家可以准备松果壳或者干花、干草等竹叶青可以一次性向学校采购土细菌。

将中草药挂在空气流通处,既能通风,又能收藏。

2.给幼儿讲解艾草的香味可以驱瘟避邪。

3.教材料和器具的使用方法。

4.告诉幼儿制作步骤:幼儿拿起松果壳,把里面的松果仔细地清理出来;然后用干草或干花将松果壳装满;最后再用线把口子拴起来。

5.检查:收集每位幼儿的成果,问:“你们做的艾草香包怎么样?”“有没有把艾草插进去呢?”引导幼儿回答。

四、教学总结1.复习: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艾草香包怎么制作?”2.总结:告诉幼儿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要学会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幼儿园端午故事教案

幼儿园端午故事教案

幼儿园端午故事教案一、故事背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庆祝。

这个节日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纪念古代民族英雄屈原的逝世以及为了防止瘟疫的爆发。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包括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击鼓等,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活动之一,就是讲述有关屈原的各种故事。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探索世界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对他们的个性及身心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通过讲述端午节相关的故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并且在语言、思维、情感等各方面获得发展。

二、教学目标1.通过端午节故事的讲解,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并激发其文化自信心;2.发展幼儿听、说、读、写的各项语言能力;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高尚情感;4.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及欣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故事名称:《屈原的故事》故事主要内容:屈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为了救国去周游列国请求援助,但都被各国拒绝。

最后,他回到自己的故乡,写下了《离骚》和《天问》等著名的诗歌,被人民尊为“楚国之耻”。

然而,他的政敌却称其有异心,诬告其与敌人通谋,最终,他跳入汨罗江而殉国。

为了纪念他,人们就在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以示哀悼。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端午节视频,让幼儿快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述•由老师讲述屈原的故事,并适当加入明快的语调、图文、手势等形式,增加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在讲述过程中留出时间,让幼儿能够问问题,或是与老师互动,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第三步:操作•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设计相关的操作活动,如:–模仿《离骚》的格律和意象,唱咏屈原诗句。

–画出屈原在各个国家的旅程,了解历史背景和地理知识。

–搭建“汨罗江”模型,“跳江”纪念屈原。

–用艾草和五彩线制作艾草香包和五彩线手绢,增强节日气氛。

第四步:总结•通过讲述、操作等方式,让幼儿理解故事背景及关键要素,并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班语言端午节的故事教案

中班语言端午节的故事教案

中班语言端午节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3、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教学准备:1、语言故事《屈原离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适当简化,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使用图片、道具等)2、相关道具:粽子、菖蒲等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说:今天我们要讲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等待幼儿回答)是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吗?(等待幼儿回答)2、讲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幼儿容易听得懂的生动形象的场景。

【故事简介】屈原,一位带着对国家深深压力的大臣。

在他的不断奔波劳累下,身心疲惫。

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离骚》诗,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与失望。

但当他看到了被越国侵略的祖国,他心生忧虑妄自菲薄,于是他曾愚蠢地与赵氏兄弟发生冲突,引起国王猜忌。

最后他被流放到了汨罗江边。

当屈原心灰意冷时,他看到了百姓们都来到江边划龙舟、射艮鱼、吃粽子,并在江边高喊屈原大人万岁!屈原大人万岁!的叫声。

此时,屈原恍然大悟,他知道百姓们的热情爱国之情,于是他用一根绳子束腰,跳入江中,自尽以示忠贞。

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吞食,百姓们纷纷下船将粽子倒入江中,来敬奉这位伟大的大臣。

3、感悟教材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1、为什么以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屈原大人呢?2、为什么屈原大人会自尽呢?3、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呢?4、跟幼儿一起感悟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4、互动环节【故事轮流讲】每个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讲一讲自己的理解和故事中的感受。

【手工DIY】自己动手制作端午节粽子:1. 准备材料:糯米、猪肉、冬笋、菜叶、五香粉、酱油、盐、料酒、蒜末、葱末、姜末2. 制作方法:先将糯米泡水4小时,把五香粉、酱油、盐、料酒、蒜末、葱末、姜末混合一块拌匀,将猪肉、冬笋洗净用料酒、盐和半勺油拌匀腌制30分钟。

菜叶用沸水焯烫,糯米洗净沥水,把菜叶捆成团放在容器盘底,放上一层泡好的糯米,然后铺上肉和冬笋,再铺上一层糯米,封好,蒸90分钟即可。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案综合实践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案综合实践

故事里的端午节教案综合实践故事里的端午节,是一本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通过一些小朋友的观察和体验,让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端午节的传统风情。

一、教学目标通过编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与传说;学会制作粽子、柿子饼等美食,并且了解其风味和制作方法;在游戏中领略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掌握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 学习制作粽子和柿子饼。

3. 通过游戏等方式,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如赛龙舟、挂艾叶、戴香囊等。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借助PPT或其他多媒体资料,简要介绍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包括传说中的屈原与龙舟竞渡、挂艾叶、吃粽子等民俗风情,并适当地放一些图片或视频进行辅助。

2. 故事编讲环节。

教师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分组先读故事,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

然后每个小组轮流上台,通过编讲的方式,把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并在讲完之后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3. 制作粽子和柿子饼。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制作粽子和柿子饼的方法,并在课堂中现场制作。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制作这两种美食有更深的理解和体验,并了解到这两种食物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4. 传统文化游戏。

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领略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例如,组织学生赛龙舟、挂艾叶、戴香囊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文化,感受端午节的氛围。

四、教学体会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制作美食和传统文化游戏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感受到端午节的传统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寓教于乐,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五、总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感受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故事里的教学设计端午节主题队会教案三班一、设计背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 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三教室四、活动时间:5月28日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活动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一】端午说由来端午节别称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端午讲故事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赛龙舟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话粽子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谈感受,激发情感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2、你想对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说些什么?3、唱歌:《56 个民族是一家》4、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

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看了你们自己策划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

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小学阶段里努力学习,考出优异的成绩。

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一班活动目标: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

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赛龙舟录像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活动过程: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三、出旗、奏乐、敬礼四、唱队歌五、主题活动开始:端午奇缘话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

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 也是一项体坛盛事! 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 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

龙舟长10 米多, 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 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 唯妙唯肖; 每只龙舟可容纳20 至22 人,二人并肩而坐, 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 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

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

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活动教案一、设计思考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

“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小班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中班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2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加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大班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转载于: 海达范文网:故事里的端午节教学设计)如:赛龙舟、挂五端、吃五黄、佩香包等;2、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经验与感受,不断丰富主题教育环境;3、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体验与同伴及弟弟、妹妹们齐心协力迎接挑战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环境创设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1)中班、大班可以以“我的检查” 、“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节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2) 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4 、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1) 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2)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3)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资源利用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搜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2 、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3 、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小班活动准备:1 、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1 、引出话题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2 、品尝粽子,并讲述。

① 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②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③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3 、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①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②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③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④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中班活动一:屈原的故事主要涉及领域:语言活动目标: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 、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 、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活动二:童谣《拍手歌》主要涉及领域:语言活动目标:1、理解、学习童谣,能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对童谣活动感兴趣。

2、迁移有关端午习俗的相关经验,尝试续编童谣,体验编编、说说、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实物。

2 、幼儿进行过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调查活动过程:1、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1) 交流有关端午节习俗的经验。

★指导语:端午节,人们都会有些什么活动? (2) 欣赏童谣《拍手歌》,理解主要内容★指导语:①在这首童谣里,你听到了什么?②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 根据幼儿的讨论、交流情况,帮助幼儿理解“门插艾、香满堂”等。

) 2 、学习童谣,了解拍手游戏的玩法。

(1) 尝试朗诵童谣。

(2) 讨论拍手游戏的玩法,激发朗诵兴趣。

★指导语:①这首童谣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叫《拍手歌》?②我们可以怎样念这首童谣呢?( 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对拍手边朗诵童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