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本的代际贫困研究
扶贫政策与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研究
扶贫政策与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不少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然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这直接制约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扶贫政策与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扶贫政策的作用扶贫政策作为国家在减贫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具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扶贫政策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交通、水电等基本生活条件,为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提升创造了条件。
其次,扶贫政策鼓励农民转产、转业和就业创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技能提升。
此外,扶贫政策还重视教育和健康事业的发展,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推动了人力资本的积累。
二、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现状然而,尽管扶贫政策的积极作用,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首先,由于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覆盖率不高。
这导致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技能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由于贫困地区医疗设施和服务能力的不足,居民的健康状况较差,劳动力的健康素质也相对较低。
此外,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也比较严重,这进一步加剧了人力资本的不足。
三、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方案为了解决贫困地区人力资本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
通过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条件,提高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医疗健康事业的扶持。
通过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设施和服务的质量,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同时,要注重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转业就业扶持,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意愿和能力。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促进他们融入城市就业市场或自主创业,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的转型和提升。
贫困代际传递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
35作者简介:熊丽军(1976— ),男,汉族,甘肃灵台人。
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教育阻断城乡结合部学生贫困代际传递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S[2020]GHBZ126)。
2015年11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为进一步贯彻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治贫先治愚”和“扶贫先扶智”的指示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我们认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
作为学校教育,更应该在教育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扶志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原因(一)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不转变思想意识不发展,观念不改变,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贫困家庭大部分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缺少文化导致观念落后、思想落后,找不到致富的路子和机会。
不少贫困户思想观念不转变,因循守旧,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己不想办法,不找致富门路,依靠国家补贴、政府救助的“等靠要”思想严重。
有些贫困户有脱贫意愿,但由于知识文化水平低,眼界不够开阔,想脱贫找不到努力方向,找不到出路,没有一技之长,无法脱贫。
(二)自然资源和资源条件的劣势产生贫困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贫困地区大部分是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农业的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低,恶化的生态环境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致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家庭贫困。
(三)家庭原因造成的贫困因病、因残导致家庭贫困,家庭人口数量多、病号多,劳动力少,造成家庭贫困。
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甚至家庭成员全部为残疾人的,劳动力少甚至没有劳动力,经济收入少或无经济来源,有的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这也是家庭贫困的根源。
人力资本代际转移的城乡差异研究
人力资本代际转移的城乡差异研究柯 瑞(华东政法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1620)摘 要:目前,我国城乡差异两极化矛盾依旧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农村有“二代农民工”,城市则出现“富二代”、“官二代”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与人力资本代际转移密不可分。
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本代际转移理论的研究依旧不够深入,更多关注的是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等变量上,未能真正深入去研究造成两极化严重的内生因素,即人力资本本身存在的差异性,以及由于人力资本本身的差异导致在代际之间转移效果不同等。
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影响城乡间人力资本在代际转移过程中的不同因素,试图观察这些因素在代际转移过程中对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产生的作用的大小,通过取长补短,促进城乡人力资本质量的共同增长。
本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现有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代际转移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分析了城市人力资本代际转移的影响因素,第四为结论部分,总结差异原因的同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代际转移;弱势群体;城乡差异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20)01.0013-05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时期。
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经济平稳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将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但是由于政策导向导致区域发展失衡,致使农村与城镇形成巨大差距,形成了一种人力资本结构性失调的局面。
尽管近20年间,我国人口文盲率由15.9%降低到4.1%,可谓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但就我国内部结构而言,农村与城市两个层次的人力资本质量却存在着巨大差距。
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一系列关于群体性的公平问题,对于新时期我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城乡这种资源分配不公,导致城乡间人力资本产生明显差距,这种不公,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以及就业机会等方面。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看高校农村贫困生问题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看高校农村贫困生问题改革开放使不少地区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就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与城镇相比,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尚未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8年为倍上升到2003年上半年的倍,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农村贫困生人数和比例迅速增长,据有关部门2002年的调查统计,在校大学生中,有学费、衣食之忧的贫困大学生有近300万人。
其中,特困生占近10%,贫困生占近30%。
并且这种贫困人数和比重呈迅速增长趋势,而在高校贫困生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代写论文。
一、高校农村贫困生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以适当的收入和消费概念来测算),而且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影响力。
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大学生群体构成中拥有教育经济资源包括学习性资源、生活性资源等相对匮乏,在社会竞争中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相对较少且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的特殊群体。
(一)教育经济资源的贫困性。
绝大多数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家庭条件有限,比如根据福建师范大学05级社会学研究生对282位就读于全国53所高校的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的随机调查,被调查对象所在家庭月均收入超过1000元的仅占%,大多数不足1000元,生活困难。
他们一般每天的生活费为5—7元,许多贫困生很少吃有肉有蛋的饭菜,多以馒头和素菜充饥,有的为了节省几角钱,一日只吃两餐,有的人大学几年衣服一直没有得到更换。
在教育资源方面,大多数的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对学习资料的购买非常谨慎,比如根据绵阳师范学院学生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四川8所大学的学生调查,51%的被调查贫困大学生认为学习用书能够借的尽量借,%的认为必要时才购买,只有%的只购买专业必修课教材、大学英语、计算机,%的认为不是必用书籍几乎不购买。
贫困农户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分析——基于精准扶贫视角
贫困农户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分析——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作者:公丕宏,姚星星来源:《理论导刊》 2017年第11期摘要:在精准扶贫的进程中,贫困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减贫可行能力欠缺,成为脱贫攻坚亟待解决的难题。
“扶贫先扶智”,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构建合理有效的成本补偿机制,减少贫困农户教育投资的支出,降低农户教育投资的风险;要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补齐教育资源的短板,满足贫困农户高度异质性的教育投资需求,改变贫困文化的影响;要鼓励引导贫困农户增加教育投资,累积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劳动报酬,同时通过教育机制阻断代际贫困传递,提升贫困农户的减贫能力与脱贫质量。
关键词:贫困农户;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精准扶贫中图分类号:F26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11-0089-04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2016MSJ054)。
作者简介:公丕宏(1982-),男,山东蒙阴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姚星星(1984-),男,江西九江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首次区分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得多,开创了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
舒尔茨认为,人的经济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投资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活动包括教育、健康、在职培训等。
穷人之所以贫穷不在于他们物质资本的匮乏,而是因其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他们知识技能的缺乏等,因此“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
[1]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能力,人的能力的提高靠的是人力资本投资。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西藏反贫困研究
、
贫 困问题是 一个 世界 性 的难 题 , 论是 发达 国 无
按 照唯 物 主 义 的生 产 力 理 论 ,生 产 力 中最 活
最 最 党 家还是发展 中国家都在为缓解 和消除贫 困作不懈 跃 、 关键 、 核心 的要 素 是人 。 的十六届 三 中全 树 协 可 的努力。 关于贫困和反贫 困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 会提 出 了坚 持 以人 为本 , 立全 面 、 调 、 持续 的 这 地 丰富和发 展 。贫 困本身 是一 个 非常模 糊 的概 念 , 发展 观 , 是 中 国社 会经 济 发展新 阶段 的要 求 。而 由“ 变 造血 ”“授人 、 也 是一个 动 态 的过 程 , 着 时 间 、 间 以及人 们 的 在 消除 贫 困的 问题 上 , 输 血 ” “ 随 空 之鱼 ,莫若 授人 之 渔 ”也早 已成 为人 们 的共 识 , 因 思想 观念 的变化 而变 化 。 引起 贫 困 的原 因也是 多方 对 面的, 与某个 国家或地 区的历 史背 景 、 理 环境 、 地 经 此 , 人 的素质 和发 展技 能 的全 面提 升成为 反贫 困 特 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与体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 的根本 和基 础 。在分 析 西藏 贫 困的标 准 、 征和成 但 有 这所有的因素最终都会沉淀到贫困的主体——人 因 的基础上 , 学者 指 出在西 藏农 牧 区反贫 困不能 总是 以单一的 、 无偿救济性扶贫为主 , 应该转变为 的身上 ,贫困归根到底是人或人 的社会群体 的贫 扶贫先扶志, 治穷先治愚” 是 困, 因此 , 贫困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概念 , 对贫困问 有偿的开发式扶贫。“ 西藏 农 村 反贫 困 的最 有 效 途 径 。1' 也 正 因为 如 25 13 a) 题应 以人 为主体 加 以考察 和研 究 。 对 对 美 国经 济学 家西 奥 多 ・ 尔茨 在 长期研 究农 业 此 , 西藏人 力 资 本 进行 剖析 , 于找 到 西藏 反贫 舒
贫困陷阱:风险、人力资本传递和脆弱性
贫困陷阱:风险、人力资本传递和脆弱性一、概述作为一个复杂且多面的社会经济现象,其核心在于揭示了贫困状态的持续性和自我强化的特性。
这一陷阱不仅体现了贫困人群在经济层面的困境,更揭示了他们在社会、文化以及人力资本等多方面的脆弱性。
风险、人力资本传递和脆弱性,正是构成这一陷阱的三个关键要素,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贫困陷阱的复杂机制。
风险是贫困陷阱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贫困人群往往面临更高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以及健康风险等。
这些风险不仅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状态,更可能通过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加剧他们的贫困状态。
经济风险可能导致贫困家庭无法承担教育费用,从而影响到人力资本的积累,进一步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
人力资本传递是贫困陷阱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贫困家庭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机会来投资于子女的教育和发展,导致人力资本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受到阻碍。
这不仅限制了贫困家庭子女的发展潜力,也使他们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
而脆弱性则是贫困陷阱的显著特征。
贫困人群在面临风险和挑战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和资源,往往表现出更高的脆弱性。
这种脆弱性不仅加剧了他们的贫困状态,也增加了他们陷入更深层次贫困的风险。
要深入理解贫困陷阱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就必须从风险、人力资本传递和脆弱性这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深入分析这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贫困陷阱的本质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反贫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贫困陷阱现象概述是一个复杂且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现象,它描述了一个群体或个人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长期陷入贫困状态,难以自拔的困境。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有所体现,成为阻碍社会公正与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贫困陷阱的形成是一个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缺乏资源和机会是导致贫困陷阱产生的直接原因。
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水平低下等因素,限制了当地居民获取资源和发展经济的能力。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村贫困问题的因果逻辑调查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贫困问题的因果逻辑调查陈标平(中共新余市委政策研究室,江西新余338000)摘要: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村的贫困程度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水平,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逻辑。
因此,在扶贫开发实践中,要通过不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相结合,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与有效利用,不断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全面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
关键词:人力资本存量;贫困;反贫困;因果逻辑Abstract: The stock of rural human capital directly decides the level of rural anti-poverty, there are existing the inevitable cause and effect log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Therefore, in the practi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e need to strengthen rural basic education through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th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and promote rural, implement ing "three columns as a whol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in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wa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rural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ability of the poor’s self-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它也是我国必须积极面对和深入探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西藏农村反贫困对策研究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西藏农村反贫困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探讨了西藏农村反贫困对策。
首先分析了当前贫困现状,指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随后探讨了教育投入、技能培训以及农民工转移就业政策对于减贫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在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西藏农村反贫困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技能培训机制以及建立更好的农民工转移就业政策。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西藏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目标。
本研究对于西藏农村反贫困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西藏、农村、反贫困、人力资本、教育投入、技能培训、职业发展、农民工、转移就业、对策建议、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西藏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富裕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该地区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反贫困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人力资本视角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可以增加产出和创造价值的资产,而教育、技能和健康等因素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村反贫困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可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藏农村的贫困现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为教育水平低下、技能培训不足、农民工转移就业困难等问题。
如何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探讨西藏农村反贫困的对策,为解决该地区贫困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在受教育和培训后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状况等能力的总和,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藏是我国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西藏发展的重要瓶颈。
从人力资本视角下研究西藏农村反贫困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西藏农村的贫困现状。
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影响研究贫困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许多国家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尤其关注贫困人口脱贫。
人力资本投资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
因此,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影响。
首先,什么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和健康等途径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们在劳动市场上的潜力。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个人或社会投资于培养和发展个体的人力资本的活动。
这种投资可以包括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改善医疗保健条件、提供基础设施和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等。
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人口脱贫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帮助贫困人口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水平,增加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将使他们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并获得更高的收入。
其次,人力资本投资还可以改善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
贫困人口通常面临较差的医疗保健条件,这对他们的生活和经济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投资于健康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这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和伤害,从而减少因健康问题而导致的贫困。
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影响还可以从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角度来看。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将更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这将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此外,人力资本投资还可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社会地位和参与度。
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更好地了解和参与社会事务。
通过提供这些机会,他们将更有能力参与决策过程,为自己争取利益,并与社会中的其他人互动。
然而,要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影响,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在某些地区和群体中可能仍然不足。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致力于解决这些不平等问题,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2023-10-27•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目录•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1 2 3贫困问题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困农户面临着生产和生活上的多重困难。
在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尤为突出,这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传统的贫困研究主要关注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而忽略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
通过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农户贫困的成因和机制。
有助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以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扶贫#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02文献综述许多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户贫困有显著影响。
人力资本包括教育、健康、技能等方面,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
缺乏人力资本会导致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陷入贫困陷阱。
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农户,人力资本对贫困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匮乏,提高人力资本对于减轻贫困的作用更为显著。
而对于一些富裕地区,由于市场机会较多,人力资本的作用可能相对较弱。
此外,不同性别的农户在人力资本积累和贫困缓解方面也存在差异。
针对不同地区和群体,应采取差异化的教育和培训政策,以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
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应加大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摆脱贫困。
人力资本对农户贫困的影响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差异政策启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或团体在社会网络中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信任和资源。
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有显著的缓解作用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社会资本的来源包括亲戚、朋友、社区组织等。
社会资本的类型包括情感性社会资本(如信任、情感支持)和功能性社会资本(如信息共享、合作行为)社会资本的来源和类型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农户,社会资本对贫困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存在差异。
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
在 当 代 , 困问 题 一 直是 政 府 、 者 和公 众 持 贫 学 续 关 注 的热点 问题 。 中国是 一个 发展 中 国家 . 均 人 收入 和平 均生 活 水平 较低 , 困现象 也 一直 较 为普 贫
遍, 而农 村贫 困更 为 引人 注 目。 目前 中 国正 在致 力
困家庭 与 非贫 困 家庭 的 比较 , 重考 察 了农 村 家庭 侧 中劳动 者的人 力资本 存量 对其 家庭 贫 困的影 响。在 本 研究 中 , 力 资本 主要 是 指存 在 于人 体 中并 具有 人 经 济 价 值 的 后 天 获 得 的知 识 、 能 、 康 、 想 观 技 健 思 念 、 移能 力 等 质 量 性 因 素 的 总 和 : 困 主要 是 指 迁 贫 相对贫困. 即同一 时期 不 同 家庭 之 间生 活水 平 的差 异 , 世界 银行 的标 准『 家 庭 收入 低 于平均 水 平 的 按 l 1 , 5 %便 可视 为相对 贫 困状态 。 劳动者 人力 资本 存量 0 与 其 家庭 贫 困有 某种 联 系 ,而究 竟 是 如何联 系 的 .
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 非贫 困家 庭 中有着 3 . 61 %的 比例 ,在贫 困家 庭 中则 降 到了 2 .%。 在 6年 ( 致相 当 于小学 水 86 而 大 平 )以下 的区 间 ,两类 家 庭 的 比例分 别为 1 .%和 13 2. 38 %。这 就表 明 。 村 家庭 主要劳 动者 的知识 存 量 农 低下 与其 家庭 贫 困有较 强 的相关 性 。 在 传 统农 耕 社会 , 民主要 从 事 以种 植 业 为 主 农
村 f 委会 ) 3 .3万人 , 中农 业 人 口 3 . 人 。 居 、8 7 其 22万 全 县 国土 总面 积 2 2 4 7平 方 公里 ,耕 地 3 . 95 7万 亩 。
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及其代际转移研究
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及其代际转移研究农民工是指从农村地区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
他们通常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技能相对较弱,从而导致其劳动力资本水平较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本文将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及其代际转移进行研究。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主要体现在教育和技能方面。
由于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在农村阶段往往接受的教育较为有限,其在岗位上的技能也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通过工作的经验积累和培训机会的增加,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劳动力资本水平在城市工作的前几年可能较低,但随着他们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逐渐提高。
在教育方面,一些农民工通过课余学习、夜校等形式来补充自己的教育水平。
同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提供了一些免费或廉价的培训机会,帮助农民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例如,对于一些需要特定技能的职位,如建筑工人、电工等,农民工可以通过参加技能培训班来获得相关证书,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也受到代际转移的影响。
代际转移是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知识、信息和技能的传递和继承。
农民工的子女相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接受的教育水平更高,技能更加先进。
一方面,这是因为农民工的子女通常在城市环境下接受教育,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农民工父母通常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更好的未来。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的子女通常比他们的父母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
从政策层面来看,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增加他们的收入和福利水平。
其次,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减少城市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最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总之,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在城市工作初期相对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通过工作经验积累和培训机会的增加,逐渐提高了自己的人力资本水平。
贫困——一个人力资本视角的解读
物 质 生 产 中 பைடு நூலகம்决 定 性 作 用 。 理 论 的创 立 者舒 尔 茨 率 先 将 其 该
、
知 识之于贫 困
知 识 是结 构 化 的经 验 、 值 、 境 信 息 、 家见 解 和 直 觉 价 语 专
用 于对贫困问题 的解释 。 他指 出:贫困的关键 因素本来不是 “ 土地 , 而是人的素质 , 能够显著地改善贫穷人 的经济前景 和 福利 。 “ ”这方面的所谓素质包括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本 。 口 ” 此 后 ,人力资本” “ 作为经济学 的重要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关于贫 困的研究。时至今 日, 劳动者人力资本缺乏是其贫困发生的 重要原因业 已成为学界共识 , 期刊 网中相关 的研究成果不断 涌现并呈上升趋势 。总的来看 , 研究者们对人力资本投资在
有 的现象 , 且具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 ; 人类 自身创造贫困, 贫
困在人 身上得 到体 现 ; 困的主体是 人 , 困所作用 的客体 贫 贫 也是人 ; 任何一项扶贫和反贫 的措施也都要作用 于贫 困着的
人 身上 。因 此 , 解 读 贫 困 问题 时 回到 人类 自身 寻找 答 案 更 在 为重 要 。在 有关 人 类 自身 因素 的诸 多讨 论 中 , 代 人 力 资 本 现
找答 案更为重要 。在有 关人 类 自身 因素的诸 多讨论 中, 现代人 力资本理 论提供 了一个很好 的分析视 角 。 关键 词 : 困; 贫 人力资本 ; 劳动者
中图分类号 :2 1 F4.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3 8 7 (0 1 1 0 4 — 3 10 — 472 1) — 0 4 0 0
反 贫 困 中的作 用 进 行 了不 遗余 力 的数 据 论 证 , 提 高 劳 动 者 对
人力资本与贫困脱贫策略
人力资本与贫困脱贫策略近年来,贫困脱贫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
在贫困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科学有效的贫困脱贫策略是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这一进程中,人力资本的发展和利用被广泛认同为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本与贫困脱贫策略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如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来实现可持续的脱贫。
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拥有的知识、技能、技术、健康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积累。
发达国家和贫困国家间的差距往往在于人力资本的累积程度。
因此,加强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利用是实现贫困脱贫的必要条件之一。
首先,教育是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贫困人口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生产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贫困地区的学生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同时,高等教育也应该得到重视,通过设立奖学金和贷款等政策来支持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
教育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教育,贫困人口才能够真正获得自立的能力。
其次,健康也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贫困地区的卫生条件往往较差,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这对贫困人口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卫生保健体系建设,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人力资本,实现贫困脱贫。
此外,技能培训也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贫困人口往往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开展适应当地需求的培训项目,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通过技能培训,贫困人口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自给自足,从而摆脱贫困。
人力资本对于贫困脱贫具有重要影响,但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应该发挥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关注和帮助,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环境。
人力资本与贫困返贫脱困策略
人力资本与贫困返贫脱困策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人力资本作为国家和个体的重要财富,不仅是贫困人口脱困的关键,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状况却往往相对较低。
因此,如何提升人力资本,成为了贫困返贫脱困的关键策略之一。
首先,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在贫困地区,教育经常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不足、学校质量低下、贫困家庭无法承担教育费用等。
因此,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平等化,并提供贫困家庭的教育补助,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教育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日益变化和发展的社会需求。
其次,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是人力资本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往往缺乏技能和专业知识,难以找到好的工作机会。
因此,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政府可以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职业培训项目,同时与企业合作,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计划。
此外,社会组织和企业还可以提供实习、就业机会等,帮助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实践和应用所学的技能。
再次,创业扶持和金融支持也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在贫困地区,创业往往被认为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贫困人口缺乏资金、经验和市场知识,难以成功创业。
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创业贷款、培训和咨询等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并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
此外,通过建立创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等创业环境,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业资源,为贫困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和经济机会。
最后,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提高人力资本的重要条件。
在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通常相对薄弱,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存在缺失。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提供贫困人口的基本保障,并建立健全的基本医疗和养老制度。
人力资本理论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人力资本理论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欢迎到访我的主页:/hechaoscut(文档精灵)人力资本理论与反贫困问题研究【作者】赵曦【作者简介】赵曦四川成都middot;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middot;610074人力资本是在本世纪60年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结构激剧变化的总体态势下,在西方经济学中迅速崛起的一种经济理论,主要探讨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和人力投资的成本与效益。
人力资本理论的生产,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内涵,而且对于近40年来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战略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直接来自于19世纪末形成的新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生产函数概念,它表明了一定的产量来自一定的生产要素组合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投入。
以后的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者在柯布(charles cobb) 道格拉斯(Paul Douglas)生产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对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进一步的区分,从而阐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新古典学派提出的资本生产率、资本边际生产率只涉及对物的投资,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者们以此为出发点,扩大了投资所包括的范围,提出关于人力资本及其经济效果的概念。
19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middot;李斯特(Friedrich List)首次提出了物质资本与精神资本概念,强调教育、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两个家长、两种投资的模型将这一思想形象地表述出来。
1924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strumilin)在其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中率先提出了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他用劳动简化计算法算出,对工人进行一年的初等教育可比同样时间在工厂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1.6倍,他是最早用数量计算方式来阐述教育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
193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沃尔什(Wolsh)发表了《人力资本论》一文,从个人教育费用和以后收入相比较来计算教育的经济效益,用教育费用效益的分析方式来计算高中和大学在经济上是否有利的问题。
人力资本与贫困脱贫策略
人力资本与贫困脱贫策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变得愈发凸显。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而在贫困人口的脱贫过程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便成了一项重要策略。
首先,加强基础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关键。
教育是人力资本的主要源泉,通过基础教育的普及,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能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优质教育机构,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以确保贫困地区孩子接受同质化的教育。
此外,还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口掌握就业所需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其次,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是激发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
贫困人口往往因为缺乏社会保障而无法全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能有效地减轻他们的负担,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发放低息贷款、开展创业指导等方式,鼓励贫困人口自主创业,提升他们的经济能力。
此外,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产业扶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样也能够提升人力资本。
贫困地区通常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就业机会有限,致使贫困人口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扶贫、吸引优质企业等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还可以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另外,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也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举措。
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能力。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完善医疗设施和医疗设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注重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在贫困脱贫策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致贫背景下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财富管理
教育致贫背景下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财富管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力资本已经逐渐成为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致贫背景下,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财富管理对于帮助贫困家庭走出贫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育致贫背景下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财富管理。
理解教育致贫的背景对于制定合适的家庭财富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教育致贫主要指的是因为贫困家庭无力支付子女的教育经费,导致子女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影响他们的就业前景和收入水平。
教育致贫的背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贫穷、父母受教育水平低、教育资源不足等。
要解决教育致贫问题,家庭财富管理策略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教育致贫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指的是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个体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提升他们的劳动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贫困家庭在面临教育致贫问题时,应该积极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这包括让子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等。
家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比如为子女提供奖学金、申请教育贷款等。
家庭财富管理策略应该充分考虑教育致贫的特点和局限性。
教育致贫问题不仅仅是缺乏资金的问题,还涉及到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教育质量的不稳定等。
家庭财富管理策略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等。
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还应该考虑到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避免过度投资造成负担过重。
政府在教育致贫背景下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财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教育补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方式,鼓励和支持贫困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政府还可以通过改进教育体制和政策,提高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致贫问题。
教育致贫背景下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财富管理对于帮助贫困家庭走出贫困具有重要的意义。
贫困家庭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政府在家庭财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通过提供教育补贴、改善教育环境等方式来支持和鼓励贫困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健康、贫困与代际支持的理论分析
健康、贫困与代际支持的理论分析本研究运用健康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家庭健康的负向冲击——疾病对贫困的传导路径,以及健康在贫困代际传递间的作用。
进一步,本文在家庭养老的视角下,分析了父代家庭的健康负向冲击——疾病通过自上而下的代际传递路径影响子代家庭贫困的作用机制,并继而通过子代自下而上的代际支持影响父代老年时的健康及贫困状况的理论逻辑。
标签:健康;贫困;代际传递;代际支持2014 — 09 — 20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健康经济学,农村发展。
一、引言健康是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而贫困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更是基本能力的剥夺和机会的丧失,因此父代的健康冲击一方面造成了家庭医疗支出的增加,另一方面降低了家庭的收入获取能力,从而加大了父代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父代家庭在健康方面的大量支出会挤占子女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投资,使得子女欠缺足够的营养、医疗保障和完整的教育,限制了子女成年后自我能力的提升和未来创造财富能力的发挥,最终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
与此同时,目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以子女对父母是支持为核心的家庭养老仍然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而贫困的子代家庭赡养老人的能力都受到削弱,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从而进一步对父代老年时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甚至加剧家庭的贫困程度。
因此,本研究将运用健康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家庭“因病致贫”的传导路径,以及在家庭养老的视角下,父代家庭的健康负向冲击——疾病通过自上而下的代际传递路径影响子代家庭贫困的作用机制,并继而通过子代自下而上的代际支持影响父代老年时的健康及贫困状况的理论逻辑。
二、健康与贫困的关系分析贫困不仅是物质的匮乏,而且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水平。
阿玛蒂亚·森也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更是基本能力的剥夺和机会的丧失,包括受教育权利的剥夺、疾病的冲击等。
贫困具有动态性,对同一家庭来说,外在因素的改变可能使其从非贫困陷入贫困,或从贫困中解脱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12 消费导刊
96
贫困代际传递就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 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父母传递 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 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 素传递给后代这样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 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 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 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本文主要基于人力资 本的视角,研究我国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 素和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敬宝。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以人力 资本投资打破我国农村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J]财经 问题研究,2004,(5) [2]李晓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J]广西青年干部 学院院报,2006,(2) [3]李晓明。防止贫困代际传递---中国反贫新目标 [J]宁夏党校学报,2006,(5) [4]顾佳怡。试述人力资本与反贫困[J]市场周刊, 2004,(12)
一、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因素 人力资本是投资的产物,它指对人或人 力资源进行开发性投资所形成的,凝结于劳 动者体内,并能带来价值增殖的知识、技 能、品性、资历、经验和健康的总和,它表 现为劳动者所具有和运用的科学文化知识, 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健康以及 劳动者的地理分布等。人力资本与贫困之间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影响贫困代际传 递的主要因素。 (一)受教育程度对代际贫困的影响。 美国学者米歇儿(2003)指出:无论是 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教育是降低贫穷、创造 财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许多研究结果显 示,贫穷影响家庭,继而使贫困家庭的子女 学业成就降低,最后导致贫困家庭出现世代 贫穷的趋式。因此,教育是影响贫困代际传 递的主要因素。表1列出了贫困家庭中父辈和 子辈的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它的基本原理表 示某一受教育程度的父辈,其子辈接受各种 受教育水平的可能性。从表中我们可以大致 得出,随着父辈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子辈 的文化程度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他们 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父辈的受教育程度 对子辈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之间有代际传承 的作用。因此较低的文化水平往往是其陷入 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健康对代际贫困的影响 迈克.格罗斯曼指出,健康既是一种消费 品,因为它可以使消费者良好,同时又是一 种投资品,因为健康状态将决定消费者可利 用的用于工作和闲暇的时间的多少,生病天
数减少的货币价值就是健康投资的回报,也 就是说,“如果人们将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 医疗保健支出从而使自己保持健康状态,那 么人们就可以通过增加用于工作的时间,提 高工作效率,获得新的工作机会等方式增加 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这种投资的收益即是 疾病损失的避免,收入的增加和个人福利的 改进。收入增加又反过来促进健康水平的提 高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进一步增加,从而 使健康与福利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关系。相 反,健康水平低下使人们丧失人力资本投资 的能力和改善自身境遇的机会,造成了收入 的减少和贫困的发生,后者又进一步制约着 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最终形成了健康水平 低下---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贫困---健康 水平再度恶化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可以 得出这样的结论,健康水平低下既是贫困发 生的原因,也是贫困造成的后果,并且是造 成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
二、面对贫困的代际传递,我们将采取 的措施
(一)加大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 教育投资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
式,它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进个人 和社会福利。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能够有效减少因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的贫 困代际传递现象。要更加全面的普及初等教 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 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及 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利用状况,尤其是基础教 育的发展,会给贫困人口带来非常高的知识 效应和非知识效应,其社会收益率高达 24% ̄28%,越是低收入地区教育投资的社 会收益率就越高。所以,教育和贫困之间有 着不可磨灭的联系,近年来,尽管国家采取 各种措施来扩大教育的覆盖范围,但是在我 国的许多贫困乡村,文盲比例仍然非常高。 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落后造成的后果是恶劣 的,社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贫困地区 家庭规模较大,人口健康状况恶化,生活态 度消极都与过低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并且 这些现象越来越形成了一个代际传递的怪圈 一直发展下去。因此,更加全面的普及初级 教育,扩大教育人力资本的覆盖范围是解决 贫困人口低教育状况,增强贫困者自身发展 能力的唯一出路。
(二)重视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近年来,健康与贫困之间的联系日益增 强,增加健康投资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已成为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一环。因 此,要继续不断地扩大我国的社会保障范 围,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加强政府对 药品生产,销售和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防止药品价格的飞涨。 (三)转变贫困地区或家庭的生活态度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渠 道引导贫困地区或家庭,使之认识到人力资 本投资是其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必须学习 知识、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其次,态度决定一切,贫困地区或家庭的人 们要主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能一味的 甘于现状,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 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 的社会分化现象也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拉大 并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在中国目前已存 在的两千多万贫困人口中,一些家庭的贫困 已经陷入代际传递的怪圈。“贫困代际传 递”成为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已经引 起我们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管理视野
Consume Guide ·Management Vision
基于人力资本的代际贫困研究
■ 吴莹莹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
[摘 要]人力资本和贫困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它是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通过对受教育程度、 健康状况和生活态度的分析研究,提出要更加全面的普及初级教育,增加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转变贫困地区或家庭的生活态度等措施来切 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怪圈。 [关键词]贫困代际传递 人力资本 措施